环境污染之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与人类生活作业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境污染之大气污染
——谈谈兰州的大气污染
摘要:由于环境污染已经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在各种环境污染中,我最关注的是大气污染,因为我的家乡兰州,是一个被大气污染掩盖了的城市。

兰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之一, 其大气污染也居于世界城市前列。

由于兰州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静风和逆温,以及干旱的气候是造成兰州大气严重污染的重要条件。

而兰州的各类化工厂更是加重了大气污染的程度。

虽然治理的道路漫长而又艰难,但是我相信通过治理,一定能创造出一个碧水蓝天的兰州城。

关键词:环境;大气污染;兰州;成因;治理
一、环境与人类
千百万年以来,我们人类都生活在地球上。

在人类还没有出现之前,地球就已经存在了。

那时地球上的自然资源还是非常丰富的,地球上一切生命的存在和延续都要依赖于这丰富的自然资源,如果没有丰富的自然资源,恐怕地球上也就而不会有多姿多彩的生命了。

当然自然资源不是凭空出现的,所有的自然资源都存在于自然环境中。

可以说,是自然环境造就了我们人类,造就了我们今天的生活。

人类为了生存,为了发展,不断地向大自然索取。

从古猿的出现到现在高度发达的文明时代,人类从未停止过向大自然索取,大自然也是“有求必应”,这更滋长了人类的贪欲。

他们在地球上大肆砍伐树木,建立化工厂,排污排废……社会经济是快速发展了,曾经山青水秀,一片蔚蓝的地球现在已是满目疮痍,污烟瘴气。

这怎能不叫人寒心呢?
恩格斯说:“我们不要过分陶醉于我们对自然界的胜利。

对于每一次这样的胜利,自然界都报复了我们。

”是的,由于人类的贪心,大自然已经开始报复我们了,环境污染使人类自食了苦果。

二、环境污染之大气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

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环境污染也在增加,特别是在发展中国家。

环境污染问题越来越成为世界各个国家的共同课题之一。

让我们回顾一下历史,看看世界最著名的八大著名公害事件:1930年马斯河谷烟雾事件,1943年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1948年多诺拉烟雾事件,1952年伦敦烟雾事件,1953年--1968年日本水俣病事件,1961年日本四日市废气事件,1955年--1977年日本痛痛病事件,1963年日本糠油事件。

在这八大公害中就有五起是由大气污染造成的。

由此可见,大气污染对人类生存的危害是有多么大了。

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每时每刻都要呼吸空气。

虽然我们看不见,也摸不到空气,但是它却是真实地存在着。

试想一下,如果没有空气,我们的生活会是怎样的?没有空气的话,地球上还会有生命存在吗?很显然,不会。

然而即便如此,人类仍然在毫无节制的修建着各种各样的化工厂,排放着大量的废气,大气污染愈演愈烈。

按照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的定义,“大气污染通常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过程引起某些物质进入大气中,呈现出足够的浓度,达到足够的时间,并因此危害了人体的舒适、健康和福利或环境污染的现象”。

三、兰州,一个被大气污染掩盖了的城市
说到大气污染,作为一个从小在兰州长大的人来说,我真是深有体会。

兰州市是全国大气污染严重城市之一, 其大气污染也居于世界城市前列,特别是在冬季大气污染相当严重。

记忆里,以前看到的总是雾蒙蒙的天空,如果有哪一天天气非常晴朗,那一定是一件令人惊讶的事。

在兰州,公路两旁的行道树的树干一般都是黑色的。

冬天出门就算是戴着口罩,回家后发现鼻孔仍然是黑的。

下雨如果不打伞的话,回家就会发现衣服上全是小泥点。

而这所有的一切,全部都要“归功”于兰州严重的大气污染。

有时候,就连我们自己都会开玩笑说,兰州就是中国的“雾都”。

看似是在开玩笑,但实际上,更多的是无奈。

兰州市的大气污染始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20世纪80年代初时已非常严重,以致兰州市成为全国环境保护重点城市之一。

兰州是一座工业城市,城区全年TSP超标, 西固区是国内首先发现光化学烟雾的地区, O3等光化学污染物浓度也严重超标, 这对周围人群和生态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尽管甘肃省和兰州市政府为控制大气污染作出了坚持不懈的努力,尤其是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实施的“蓝天计划”工程,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大气质量加速恶化的趋势,但大气污染严重的局面仍未得到根本改观,兰州市也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城市之一。

四、兰州大气污染成因
兰州市是我国典型的山地城市,其西北东南分别有乌鞘岭、华家岭、兴隆山、马衔山、冷龙岭等大山,因此大风常被阻挡和屏蔽。

市区海拔1517米,南面皋兰山海拔2020米,北面九洲台海拔为1920米,南北两山相距很近,窄处仅300米。

这种
近乎封闭的山谷盆地地形在全国乃至全世界的大型工业城市中都是很罕见的。

特殊的地形一方面阻挡了气流流通,使市区大风日数极少。

冬季除个别寒潮天气外,几乎无风。

另一方面容易形成逆温天气,全年约有80%的天数出现逆温,其中夏季占60%,冬季在90%以上。

兰州市的逆温天气有两个显著特点:①逆温层厚度大。

②逆温持续时间长。

由于大气污染严重削弱了太阳辐射,致使逆温层维持时间较长,甚至终日不散,像个看不见的顶盖一样抑制了大气污染的扩散稀释。

可见,静风和逆温是造成兰州市大气严重污染最重要的气象条件。

降水可对大气污染物进行吸收和淋洗,有利于净化空气。

而兰州位于半干旱的内陆地区,降水不多且季节分配不均,冬季极少降水,被污染的大气很难得到降水的净化。

气候干旱还使得地表植被稀疏,也降低了大气对污染的净化能力。

五、兰州大气污染的污染源
无论是什么样的环境污染,都一定会有污染源,一般以工业污染最为常见。

尤其是在兰州这样的工业城市,各种工厂更是多得数不胜数。

兰州是以石油化工, 机械制造, 金属冶炼和毛纺织等工业为主的城市, 对大气产生污染的主要工业污染源有: 西固热电厂, 兰州第二热电厂, 兰化公司,兰州石油化工机器厂和兰州铝厂等企业以及大型企事业单位的采暖锅炉等, 以西固区最为严重。

这些工厂每天都会排放各种各样的废气,包括工业烟尘、粉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同时,随着交通运输业的发展,行驶在市区的机动车辆大幅度增加,机动车日排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等有害气体也达数百吨之多。

六、兰州大气污染的整治
清洁大气对人类生存具有重要意义, 一个成年人每天大约要呼吸10m3的空气, 以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 充足和洁净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是不可缺少的, 兰州市大气污染已到非治理不可的地步。

在我看来,大气污染完全是可以治理的。

首先,调整能源结构,推广使用清洁能源。

兰州市的能源结构以燃煤为主,煤炭在燃烧过程中会排放大量的烟尘、二氧化硫等废气,造成煤烟型污染。

因此,要充分利用天然气、水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和污染较小的煤气、液化石油气等二次能源,降低煤炭消耗量,从源头上减少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其次,调整工业结构,扶持高新技术产业。

应该充分利用西部大开发中中央财政向西部倾斜的各项优惠政策,大力扶持高新技术、环保产业的发展,加大对传统产业的技术改造力度,逐步淘汰能源消耗高、资源浪费大、环境污染重的产业,在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的同时,实现环境质量的同步好转。

再次,取消分散小锅炉,实行区域集中供热。

采取区域集中供暖、供热,设立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以替代分散的锅炉,有利于降低燃料消耗,在加大管网建设投入的同时,取缔分散小锅炉,最大限度地减少烟尘排放量,减轻污染治理的负担。

最后,绿化造林,加强生态环境建设。

兰州市地处黄土、内蒙古和青藏三大高原的交汇处,北距腾格里沙漠仅200公里,西北方500公里处是巴丹吉林沙漠,荒漠化的周边环境对兰州构成很大威胁。

应该大力开展植树种草,扩大绿色植被,提高城区植被覆盖率和绿化率,加快南北两山的绿化进程,并通过防护林体系建设,在兰州的周边地区种起多道绿化屏障,以改善生态环境,降低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污染,不断提高空气质量。

虽然兰州的大气污染非常严重,兰州人也已经认识到这一点,并开始进行积极的防治。

虽然在现在看来,效果并不明显,但我仍然感受到了她的变化。

至少现在,晴天的次数越来越多,绿化也越来越好。

我相信,通过我们所有人的努力,在不远的将来,我们一定能创造出一个碧水蓝天的兰州城。

七、最后的感言
大气污染仅是环境污染中的一部分,环境污染问题还有很多很多,如乱伐森林、大量排放温室气体等等无一不是人类对自然界的无知而自掘坟墓。

的确,环境问题每时每刻地困扰着整个世界。

当灾难再度落到了人类自己身上,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报复时,人类终于觉醒了,明白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人类如果想征服自然,就必须尊重自然。

对于改造自然理应慎之又慎,又要大刀阔斧,勇于实践和改良,才能控制自然,使自身利益与自然协调发展。

面对我国严峻的环境问题,我们绝不能重蹈西方发达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

“先污染,后治理”是十分不明智的选择,其治理的代价很高。

我们既要加速发展,摆脱环境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制约,又要贯彻以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来保护环境。

“勿以善小而不为”,想必大家都明白。

保护环境正是从点滴的小事做起,拾起一节被丢弃的电池、回收废品、拒绝使用超薄塑料袋等等,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做到的话,世界的环境一定大有改观。

如果你已经做到了,这意味着你已经对保护环境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如果你尚未做到,那么从今天开始坚持做下去,慢慢的,你就会发现,你所做的一切都产生了奇妙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