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进动态生成 打造生命活力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促进动态生成打造生命活力
长期以来“认真钻研教材,精心设计教学过程,以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一直是教师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这种在教学预设上长期的“精雕细啄”,使教师“以本为本”,习惯于从既定的教案出发,用一连串的问题“牵”着学生,学生只能跟着教师,被动地接受一个个数学结论。
在对课堂教学的实践与反思中,笔者感到: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动态过程。
因此教学中应该突破“预设”的囚笼,变“预设”为“生成”,善于捕捉动态生成性资源,让数学课堂涌动生命的灵性。
如何打造这种生成性的动态课堂呢?
一、在灵活、精心的预设中期待生成
教学是一项复杂的活动,它需要教师课前做出周密的策划,教师要尽可能地多了解学生,根据学生的原有经验、知识结构、个性等。
预测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从主观上努力穷尽各种可能。
对课堂进行多维预设,预设越周密,考虑的越详尽,则转换为切实有效的课堂教学的实际流程的可能性越强,才能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做到游刃有余。
案例1 问题:甲、乙两人从a、b两地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骑摩托车,沿同一条路线相向匀速行驶,出发后经3时两人相遇。
已知在相遇时乙比甲多行了90千米,相遇后经1小时乙到达a地,问甲、乙行驶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就此问题,老师先启发学生画线段图、思考片刻,有一些学生举
手,其中生1答:设甲行驶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相遇前甲行驶的路程为3x千米,乙行驶的路程为(3x+90)千米,乙行驶的速度为(3x+90)/3千米/时,由题意,得〔(3x+90)÷3〕×1=3x,老师并没有就此罢手,在寻找不同的等量关系上引领学生深入思考。
接着问:换个角度思考还有其它解法吗?(课堂内有效地生成了学生认知上的非平衡态,“难道还有其它解法吗?”)生2说:我有一种解法,设甲行驶的速度为x千米/时,则乙行驶的速度为3x 千米/时,由题意,得3(3x)—3x=90。
继续鼓励学生“再想想,有没有别的解法?”。
一种合作讨论的场面自然而成,终于生3举手说:设乙行驶的速度为x千米/ 时,由题意得3x—x=90。
思维的层次不断得到提升,这些都源于学生间的相互倾听与交流,源于思维间的相互碰撞,它的价值远远超过教师的分析与讲解。
二、在适时调整预设中灵活生成
课堂教学是千变万化的,再经典的预设也不可能预见课堂上可能出现的所有的情况。
课堂是处于一种流变状态的,正如古希腊的哲学家所讲的“一个人不能两次淌进同一条河流”一样,一个教师也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个课堂,所有这一切,都时刻挑战着教师的智慧,要求教师必须根据变化的情形不断调整自己的行为,根据师生交往互动的具体进程来整合课前的各种预设。
案例2 《因式分解应用》教学片段:
师:请大家合作学习讨论,若a·b=0,下面两个结论对吗?
(1)a和b同时为零,即a=0,且b=0;
(2)a和b中至少有一个为零,即a=0,或b=0。
生:第2句正确。
因为零乘以任何数都得零。
师:说得对极了。
若a·b=0,则a=0,或b=0。
同学们能用上面的结论解方程(x+4)2=9吗?
生:老师,这很简单。
x+4=3,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
姑且不论这个学生的答案是否正确,这个学生的解题方法就不是我预设的方法。
可是,这时我明白我不能否定此学生的方法,因为这样,极有可能会扼杀他们的数学思维,于是我急忙调整了我预先的设想,而顺着该学生的思路问。
师:大家觉得这位同学的做法对吗?
(学生议论纷纷,很快有学生举手了)
生:我觉得不对。
因为±3的平方都等于9,所以x+4=3或x+4=-3,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1,x2=-7。
这位学生的回答得到了一致的肯定,我趁机问。
师:这是个很好的方法。
开动脑筋,你们还有其他的解题方法吗?生:老师,我还有一个方法。
可以这样做:先移项得(x+4)2—9=0,将左边因式分解得(x+4+3)(x+4-3)=0,即(x+7)(x+1)=0,所以x+7=0或x+1=0,所以原方程的根是x1=-1,x2=-7。
师:你说得太好了!你能总结一下你的解题步骤吗?
……
教学又沿着预先的轨道顺利进行。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不再死抱“预设”,而是以智启智,善于抓住契机,及时关注到了课堂的“生成”,对来自学生中的课程资源巧妙利用加以整合,促进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资源共享。
既让学生学到了新的知识,更保护了学生的自尊心,培养了学生敢于提问的精神。
三、在适度拓展预设中促进生成
数学知识有机联系,纵横交错,解题思路灵活多变,这就要求我们拓宽数学思维,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
过去,我们往往把随机拓展看成是不“紧扣教材”而加以否定,如今在新课程的理念下,应当加以肯定。
因为在真正意义上的自主学习中,”旁枝逸出”是完全正常的。
关键是看教师怎样把“旁枝”利用好,来促进教学的生成。
案例3 上完《勾股定理》,为了学生方便计算,我在黑板上写出一些勾股数:32+42=52,52+ 122=132,72+242=252,92+402=412,要求学生记住这几个比较特殊有用的式子。
话一说完,同学甲马上就说:老师,我知道了,等式的三个数中,第三个数的底数都比第二个多1。
同学乙经过一番探索,终于又得出了:后面两个数的底数的和刚好等于第一个数的平方。
有了这一发现,我们就能更容易地记住这些等式并写出类似的等式了。
如第一个数是52,因为
52=25=12+13,那么52+ 122=132,又如第一个数如果是132,因为132=169=84+85,那么就有132+ 842=852。
讲到这里,又有一同学丙激动地说:“我把上面的这些等式根据
加法和减法的关系改写成:32=52-42,52=132-122,72=252-242,92=412-402,我又发现,一个奇数的平方等于两个数的平方差,而这两个数相差1。
”我表扬了这位同学并鼓励学生继续思考:(1)是不是所有奇数的平方都能写成两个数的平方差?(2)偶数行不行?(3)用更简练的话总结出你的发现。
学生又经过了讨论、试验与验证,最后得出:除1外,任何一个奇数的平方都能等于两个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差。
新课程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双向互动,而双向互动必然引发思维的碰撞,观点的交锋和情感的共融,进而迸发出新的思维火花,拓展生成出新的信息,推动思维向纵向发展,思维水平不断飞跃。
总之,教学中要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只有课前精心预设,才能在课堂动态生成,用智慧将教学演绎得更加精彩,从而让数学课堂在预设与生成的融合中焕发生命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