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学者桑原骘藏研究

合集下载

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另类学者——桑原骘藏

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另类学者——桑原骘藏
理 的状 态 , 在 利用 它 之 前 , 务 必 首 先 用科 学 的方 法 加 学精神 , 被京都学派的学者们尊重和推崇。狩野直喜

纳 西方 史 学 研 究 的方 法 , 在 中 国史 、 东 西 交通 史 的研 关 于 蒲 寿庚 的研 究 持续 近 二 十 年 , 一 直 到去 就 。然 而 , 他 对 京都 学 派 另两 不断进 行订 补工作 。因此 , 后来 的学 者 在 评论 桑 原 的
第3 0卷
Vo 1 . 3 0
第1 1 期
No . 1 l
兰州教 育学 院学报
J OURN AL OF L AN Z HOU I NS T I T U T E OF ED UC A ̄ ON
2 0 1 4年 1 1 月
NO V.2 01 4
日本 东洋 史学 京 都 学 派 的 另类 学 者— — 桑 原 骘藏
帝 国大学 教授 , 京都 学派 的代 表人 物 。他 一 生 主要 致 的种 种相 关资料 及作 者 的考证 辨 析 , 这种 研 究 常 常为 力 于 中西 交 通 史 和 中 国文 化史 、 中 国法 制 史 的研 究 。 后人 所称 道 。《 历史 上所 见 之南 北 中 国 》 《 张 骞 的远 其研 究 所 引 用 的资 料 非 常 丰 富 , 考证 翔 实 , 赢 得 了学 征》 《 蒲寿庚考》 等论文都是采用这种方式撰写的。例 术界 的广 泛 赞 誉 , 在 中国 、 日本 以及 西 方 汉学 界都 产 如 , 《 蒲寿庚考》 全 书正文译成 中文仅一万字左右 , 极 生过 很 大 的影 响 。桑原 骘藏 的历 史 观 、 中 国观 与 同时 为简 明 , 而每个 本 文 之 下 的 “ 参照” , 字 数 篇 幅却 达 到 期京 都学 派 的很多 学者差 异 较大 , 在 京都 学 派 中独 树 本 文 的十几 倍 之 多 。如 果 某 一 问 题 相关 的史 料 不 全

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和文明主义社会》导读

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和文明主义社会》导读
《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和文明主 义社会》导读
高明
宫崎市定(1901.8.20~1995.5.24), 日本东洋史学派专家,战后日本“京都 学派”导师,20世纪东洋史研究第二代 巨擘之一。1901年8月20日出生于日本 长野县下水内郡静间304番地。1922年 高中毕业慕名报考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 史学科学习,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 羽田亨,狩野直喜等人专攻东洋史。 1931年担任京都大学文学部讲师,1933 年任京都大学文学部副教授,1935年赴 法留学,1944年升任京都大学文学部教 授,1947年获博士学位,1950年任京都 大学文学部部长,1955年起任东洋史学 会会长,1958年因《九品官人法研究》 一书日本最高学术大奖——学士院奖。 1967年当选英国伦敦大学AA研究所院 外会员,1978年法国科学院授予居里安 奖,1989年被日本政府授予文化劳动者 勋章。1995年五月二十四日逝世。
何谓东洋史?
1898年桑原骘藏出版《中等东洋史》,首次提出
“东洋史”概念。 在中国“东洋”指的是东邻日本,而此处的“东洋” 则是指的是并非区域意义上的东洋而是与“西洋” 对立的文化概念,在研究对象上包括东方各国、各 民族的文化,其研究方法强调对文化现象的综合性 研究。 内藤湖南认为东亚地区的文化是在中国文化的影响 下发展起来的,整个东洋史即使中国文化的发展史。
参考书目
【日】谷川道雄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基本问
题总论》 《魏晋南北朝隋唐史学到的基本问 题》 中华书局 2010年10月第一版 【日】宫崎市定 《东洋的朴素主义民族和文 明主义社会》 商务印书馆1962年8月初版 据 1940年(昭和十五年)本《東洋に於素朴主 義の民族と文明主義の社会》译出 韩昇 《宫崎市定与九品官人法》 《九品官人 法研究 科举前史》 2008年三月北京第一版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写火星人都能看懂的历史:宫崎市定与他的《亚洲史论考》素材

高中历史史学动态写火星人都能看懂的历史:宫崎市定与他的《亚洲史论考》素材

写火星人都能看懂的历史:宫崎市定与他的《亚洲史论考》宫崎市定是日本东洋史学界的代表人物,其研究领域横跨东亚史、中亚史、西亚史和欧洲史等,范围之广在同时代学者中无人能出其右。

《亚洲史论考》是宫崎在亚洲史研究领域的一大力作,全书叙事体系宏大,共收录相关单行本和学术论文达46种,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

2017年8月,上海古籍出版社推出该书的中译本,为中国学界和广大历史爱好者吹来了一阵新风。

本文作者马云超,为此次中译本的译者之一,特撰文介绍宫崎市定的学术生涯和相关成就,以使读者能够更好地了解这位日本学界巨擘。

宫崎市定一、求知立说,著作等身作为战后京都学派的领军人物,宫崎市定以横贯东西的研究视野驰名学界,其目光所及,不仅是东洋史,也是亚洲史、乃至世界史。

如此广阔视野的形成,首先得益于宫崎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

1901年8月,宫崎出生于日本长野县东北部的今饭山市静间,父亲是当地小学的教师。

1922年,他考入京都帝国大学文学部史学科,师从内藤湖南、桑原骘藏、羽田亨、狩野直喜等知名学者,开始了在东洋史领域的探索。

1925年,宫崎升入京都大学研究生院,毕业后任教于冈山第六高等学校和京都第三高等学校。

时隔不久,“一·二八事变”爆发,宫崎应征入伍来到中国,其间担任过马厂的厂长。

退伍归来后,宫崎转任京都大学副教授。

1936年起赴法国进修,在巴黎东方语学校学习阿拉伯语,1937年时游历西亚各国,详细记录下当地的风土人情和历史变迁。

内藤湖南1944年5月起,宫崎升任京都大学教授。

此时正值太平洋战争结束前夕,宫崎再度入伍,但很快随着日本的战败而重返讲坛。

1947年,宫崎以论文《五代宋初的通货问题》获得博士学位,随后出任京都大学文科部长(相当于系主任)。

1960年,宫崎作为巴黎大学的客座教授奔赴法国,回国不久又获聘哈佛大学客座教授,旅居美国直至1962年。

三年后,宫崎从京都大学退休,受聘为名誉教授,同时兼任汉堡大学和耶鲁大学的客座教授。

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

“唐宋变革”论的由来与发展(1)进入21世纪,唐宋史学界不约而同的认识到,打通唐宋断代界限,是提高唐、宋史研究的重要途径,而要打通唐宋研究,在20世纪有影响的“唐宋变革”论是一个不可回避的话题,故受到国内学者们的关注。

但是,何谓唐宋变革?唐宋变革论的首倡者是谁?唐宋变革期的起始如何界定?如何看待唐宋社会性质等等,迄今仍有很大争议。

纵观20世纪以来发表的一系列相关论著,就会发现有很多问题是因缺乏学术史的梳理,才导致众说纷纭现象的出现。

所以搞清唐宋变革论的由来和发展对于打通唐宋断代界限,提高唐宋史研究水平,乃至客观评价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历史意义很有必要。

实际上对于唐宋之际社会变革的讨论有两条主线索,一是从南宋以来迄20世纪中国本土学者对唐宋之际或之间社会变动的认识;一是20世纪初叶日本学者内藤湖南先生提出宋代是中国近世的开始而后演化成为“唐宋变革论”。

这两条线索在20世纪国内唐宋史研究领域基本是泾渭分明,只是进入20世纪后“唐宋变革”才与唐宋变动或变化相混淆,两条线索才绾结在一起出现泛化的倾向。

下面就这两条线索的由来和发展变化分成四个方面进行简要梳理。

一、南宋以来中国学者对唐宋之际历史变动的认识依据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划分历史阶段是历史学科的一项重要任务。

台湾《中国通史论文选》的编辑者说的好“历史的最大特性就是‘变’,研究历史就是要明了它的变化情形,若不分期,就不易说明其变化真相。

历史分期的目的即在于帮助我们找出历史的变点,进一步观察它的质变和量变,从而了解各时代的特性。

”[1]“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是中国史学的优良传统。

唐宋之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大变动时期。

对于这种变动从南宋初期就已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并提出了很有见地的看法。

郑樵《通志》卷二十五《氏族略》称:“自隋唐而上,官有簿状,家有谱系,官之选举必由于簿状,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

”“自五季以来,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

”这段名言言简意赅,不是枝枝节节的史料,而是高屋建瓴的史论。

《蒲寿庚考》读书报告

《蒲寿庚考》读书报告

《蒲寿庚考》读书报告摘要:《蒲寿庚考》是日本学者桑原骘藏在东西文化交流史方面的代表作,该书由民国时期的陈裕菁先生翻译,陈在翻译过程中补充了相关内容。

全书以南宋末年泉州提举市舶蒲寿庚为研究对象,讲述了“自八世纪初至十五世纪末…凡八百年间”中国与阿拉伯在海上通商贸易的事情,作者在文中采用注释考证的方法,广泛引用中外史料,对该时期藩汉通商之大势、藩客侨居中国之状况、蒲寿庚之先世、蒲寿庚之仕宋与降元等展开详细论述。

该书自出版已来,一直受到史学界的重视,成为研究中西海外贸易史的经典著作。

关键词:《蒲寿庚考》;桑原骘藏该书作者桑原骘藏,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代表人物,师从日本著名东洋史学家那珂通世。

桑原骘藏于1909担任京都帝国大文科大学教授,讲授东洋史,一直留校直到退休。

该书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视野广阔,详略有序。

东洋史由那珂通世于1895年提出,他认为“在西洋史之外,另立东洋史学科,讲授以中国历史为主的东亚诸国的历史。

”桑原骘藏对东洋史的看法是,“在地域上,以东亚中国为主,兼涉与东亚历史有关的南亚、中亚的意识沿革涵盖了满蒙、西藏等边疆地区以及印度、西域、朝鲜、蒙古、安南等周边异族民族和国家。

在内容上,是以中国历史为主,还宽泛地包含了地理、经济、宗教、艺术、政治等诸多领域在内的大历史。

”他的观点在《蒲寿庚考》一书中都有所体现。

全书以中国东南沿海的港口为为中心,讲述各个贸易港的兴衰与管理、居民生活等情况,在相关注释中介绍与中国通商的东南亚各国的位置、风土人情等。

这要结合具体章节说明,如第二章藩客侨居中国之状况,讲的是对藩商的管理、藩商在中国的生活情况以及他们的社会习俗,考证了昆仑国的位置,大食到中国的航程时间,介绍南洋贸易船只的构造、与航海有关器械的使用,外国人对国人的称呼,该章涉及的内容较多,较全面的体现了东洋史的研究范围。

其次是作者精于国学,引经据典。

一直以来,日本研究中国的学派分为两大主流,一是东京学派,一是京都学派,按照学术谱系来看,桑原骘藏属于京都学派,该学派精通中国的传统典籍,有深厚的国学根基,在论证问题上经常旁征博引。

试论日本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

试论日本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

1桑原骘藏生平
桑原骘藏 ( 8 0 一 9 1 ,80年 l 月 7日 17 - 13 ) 17 2 出生于 日本福井 县敦贺。桑原 的父亲桑原久兵卫经营着一家 叫做 “ 鸟之子屋” 的和 纸店 , 桑原家中有三兄弟 , 桑原骘藏排行第二 。 桑原骘藏大学毕业后师从那珂通世, 门研究东洋史 。 8 8 专 19 年 毕业留校任教于第三高等学校 , 教授东洋史课程。同年他 自己在研 究生期间完成第一部 著作 《 中等东洋史 》 上下卷。 8 9 19 年任东京 高 等师范学校教授。 9 1 5 , 10 年 月 桑原当选为当时在史学界最有影 响 的史学会评议员。 9 3 l 月结婚 , 10 年 O 翌年长子桑原武夫出生。 9 7 10 年4 月前往中国开始 为期两年的官 费留学和研究。留学期满后 , 于 1 9 4 9 年 月就任刚成立不久 的京都帝大文科大学教授 ,担任东洋 0 史第二讲座 。第一讲座主持者为内藤湖南和富冈谦藏0 因此桑 原 , 和内藤几乎成了京都 大学东洋史 的代名词 。11 年获文学博 士学 90 位 , 桑原一直在京都大学工作 , 其后 先后在该校执教 2 年 , 1 直到退 休。桑原曾担任京大研究专刊 《 艺文 > 编辑委员 、 史学研究会机关 杂志 《 史林 》 评议员等学术职务。1 2 年 , 出版 《 93 因 宋末的提举市 舶西域人蒲寿庚事迹 > 而获得 日 本学士 院奖。 13 年 , 9 1 在京都大学夏期讲习会 上 昏 , 再没有离开过病 倒 此后 榻。病倒后还 曾经以不能再进行学习为由要求安乐死 , 家人 十分 使 困扰和痛苦。同年 2 月被授予东京帝 国大学 名誉教授称号 , 月 2 5 4 E l 在京都塔段 的家中去世, 享年 6 岁。 l
2 桑原骘藏在 中国

日本当代文学中的“战国海商”与南洋

日本当代文学中的“战国海商”与南洋

日本当代文学中的“战国海商”与南洋
不仅可以考察日本当代作家的“战国海商”以及南洋想象,也可以从中寻绎特定 历史时期日本与这一地区的特殊商贸方式以及日本人的“南洋/东南亚”观及亚 洲区域意识的嬗变,对于我们研究历史上的东南亚(南洋)区域之形成,特别是 研究东南亚区域形成中的中国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的。这些小说对“海贼商人”“引込町人”的掠夺贸易及对因之而盛的南洋“日本人町”的
¶ ·¸¹º»¼
描写,是对战国时代日本与南洋之间的贸易往来和文化交流的呈现,同时也从一个侧面表现
Z[ABC! TU"fgSK2ABC! xaµ¶ìÎeñÕ=·"-/
了历史上东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繁荣,值得我们从东方学及东亚区域研究的角度、使
(项目编号:20FYB038)的阶段性成果。
aµ¶¶#! ÌÏ»4¼½& GÁϾfg¿ÁÂÃ6À]Áá! ý #-0
fÂ' GϾfg»YÂäà ( 7538952:52) »6]"Ä ( ;652< '<23) ! 对于历史上日本在东南亚地区(史称“南海”“南洋”)的海外贸易及海外
ý #"" f Â$ ¾  ä à o Ì Á Ï ) Å » ¼! » Æ c! a » ù D 2 Ç È 移民活动,史料上虽有记载,但失之粗略。现代日本“东洋学”家藤田丰八、 ( =2>;<?) ! ý !#" fÂ' ÉÌÁÏ)Å»4! sÁÂü½! ý -" f 桑原骘藏等曾做过一些研究,但因史料局限,历史现场感仍嫌不足。相对于历史 Â$ ¾fg»¼! ÌÁϵ¶a»ÊȨ̈ ( 723>52@A<BC26) ! ý &" fÂ$ 记载的浮光掠影,反而是日本当代一些以战国时代南洋贸易为题材的历史小说, oÌÁÏðÄ%ìd2üý2µ¶! ¾fgÍÒÎÏÐÑ! »ÒÓðË! ÔyÔ 在史料的基础上合理想象、丰富了细节,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史料的一种补充与延 伸Õ。! >站ý在中!#国" f立Â场$上,从东亚—东南亚区域交流的角度,对这些作品进行分析,

最新-历的今天1931年5月24日日本的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逝世 精品

最新-历的今天1931年5月24日日本的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逝世 精品

历的今天:1931年5月24日日本的东洋史学家桑原骘藏逝世桑原骘藏1871~1931,1871年1月27日出生于日本福井县敦贺,他的父亲名为桑原久兵卫,经营着一家和纸店。

桑原骘藏是家中次子,兄长名为桑原制一郎,弟弟为桑原贽三郎。

桑原骘藏的小学和中学在京都府立中学度过,之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当时有名的京都第三高中。

高中毕业之后,桑原骘藏考取了东京帝国大学文学部汉学科,并且在大学毕业后直接考取了东京帝国大学的大学院日文中的汉字大学院即中国的研究生院,师从那珂通世,专门研究东洋史。

桑原骘藏擅长英语和法语,因此选择了在当时尚属冷门的东西交通史作为其主要研究范围。

1898年,桑原骘藏毕业,就职于东京第三高中,教授东洋史课程。

同年,他自己在研究生期间开始撰写的第一部著作《中等东洋史》完成并出版。

1899年转任东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

1907年4月,桑原骘藏前往中国,开始为期两年的官费留学和研究。

在这期间,他游历了陕西、山东、河南、内蒙古东部等地。

桑原骘藏在途中以日记形式作了详细的考察报告邮寄给当时的文部省,在《历史地理》杂志上分别以《雍豫二州旅行日记》即《长安之旅》《山东河南地方游历报告》即《山东河南游记》《东蒙古旅行报告》即《东蒙古纪行》为题连载。

这些考察报告在桑原骘藏逝世之后由森鹿三等弟子进行整理,加上桑原骘藏游历期间的另外两篇短文《观耕台》和《寄自南京》,1942年由弘文堂书房出版,即《考史游记》。

1909年,桑原骘藏结束了为期两年的留学生涯,回国就任刚成立不久的京都帝国大学文科大学的东洋史第二讲座教授,负责东西交通史和风俗史的教学与研究。

桑原骘藏用与内藤湖南和狩野直喜等人不同的世界史的眼光来看待东洋史,并凭借他在东西交通史和风俗史方面的研究在京都帝国大学站住了脚跟。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浅谈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及代表学者摘要京都学派是日本近代从事东洋史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其研究在学术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对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由来及其代表学者和学术成果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以期对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

关键字: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引言日本是东亚地区重要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受中国文明影响,并对中国文化多有吸收和扬弃。

由于日本与中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关系,使得日本的东洋史学学者多以中国为主要关注和研究对象,同时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流派--京都学派。

正文“京都学派”的几种定义“京都学派”先后有几种不同意义的指代范围和相关概念,包括哲学京都学派、东洋史学京都学派、新京都学派等。

按照中国学术界历来的固有习惯,是把“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简称“京都学派”。

经过几百年来中日学术界之间的理解、互动和交流,至今对于这一学派的理解也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日本学术界。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京都学派”这一概念,实际上有两大不同学术层面的理解,其一是哲学意义的,其二则是东洋史学意义的。

本篇论文也是从东洋史学意义层面开展讨论的。

顾名思义,“京都学派”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有很大的关系。

从上述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考察,它们的产生有事实上的先后顺序,哲学层面的“京都学派”产生在前,东洋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产生在后。

所谓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是以京都帝国大学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和田边元二人的思想为基础,涵盖与他们有直接师承关系的一批学者组成的一个日本哲学学派。

这一学派主要侧重于思想哲学方面,研究日本传统思想及其在现代的转化和发展。

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有西田几多郎、田边元、炒永三十郎、西谷启治、波多野精一士等人。

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有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自觉中的直观和反省》、《无的自觉限定》;田边元的《作为忏悔道的哲学》、《种力理论辩证法》、《数理哲学研究》等专著。

东洋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最初名称为“京都支那学派”,是以京都帝国大学东洋史教授内藤湖南和狞野直喜、桑原骘藏三人的学术观点为基础的,与三人有着直接的师承关系的一批学者构成的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和文学的一个日本汉学学派。

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中国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作者:傅丽莉来源:《决策探索》2014年第10期唐代佛教对日本的影响唐朝建国以后,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来到中国。

使团的规模由开始时的两艘遣唐使船,后来增至四艘,乃成定制,总人数由一次二百多人增至五百人以上。

除正式遣唐使以外,还有许多留学生和学问僧随同来到中国,唐朝也有道睿、鉴真等名僧东渡日本传播佛法。

通过中日频繁的交往,佛教在日本得到了广泛传播。

日本僧人道昭先从玄奘学法相宗义,后又到相州隆化寺随慧满学禅宗。

日僧灵仙精通梵语和汉语,德宗贞元二十年(804年)来到长安,曾与僧人般若共同翻译佛教经典。

在浙江天台山学法,带回日本国佛教典籍230部,为日本天台宗开山大师。

圣德太子派遣使者来中国时,学习佛法是主要目的之一,强调“闻海西菩萨天子重兴佛法,故遣朝拜,兼沙门数十人来学佛法”。

现已在唐长安城遗址中发掘出两处与日本入唐名僧关系密切的寺院遗址。

日本平安时代入唐求法的“学问僧”“请益僧”往来长安者日益增多,空海是“入唐八大家”之一。

他于贞元二十年到达长安,在青龙寺从慧果学习密宗,宪宗元和元年(806年)回国后传播密宗,成为开创“东密”之大师。

近年来,考古发掘中发现有唐代名僧的墓葬。

1984年,在河南省洛阳市龙门唐代宝应寺遗址,发现禅宗名僧菏泽神会的坟墓。

神会师于禅宗六祖慧能,玄宗天宝四载(745年)兵部侍郎宋鼎请他入东都洛阳行法,对南宗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从其墓中出土的鎏金青铜柄香炉、鎏金塔形合子、黑漆钵等器物在传世的日本奈良时代的佛具中都有,由此可以看出,奈良时代的铜制佛具正是受到唐代佛教文化的影响而制造的。

唐代汉字对日语形成之影响唐代的汉字对日语的形成也起到了不小的影响。

汉字东传之前,日本“无文字,唯刻木、结绳”。

5世纪时,在移居日本的汉人帮助下,相当一部分日本人已经能够准确使用汉语了。

他们称汉语为“真名”,最古老的日本书籍都是用这种“真名”写成的,学问僧空海曾编成日本史上第一部“真名”字典——《纂录万象名义》30卷。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日本收藏汉籍的图书馆和汉籍书目

一、藏有汉籍图册的日本文库、图书馆1、内阁文库与德川幕府藏书内阁文库为日本国立公文书馆下属。

馆内所藏汉籍,基本上由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昌平黉和江户医学所旧藏这三部分组成。

其历史可以追溯到丰臣秀吉时代和其后的德川幕府时代的“红叶山文库”。

十六世纪末,关白丰臣秀吉的养子丰臣秀次随丰臣军征服关东时,将利足学校连同藏书一起运往京都。

又将原藏于金泽文库的包括宋元版的全部藏书,称名寺的宋版经卷,镰仓古寺院的大量墨宝也一并带回京都。

丰臣的家将们也协助秀次蒐集,将万历朝鲜战争中朝鲜半岛掠夺的朝鲜古籍和宋版提供给秀次。

秀次也成为16世纪末日本最大的藏书家。

1591年将关白之位让给养子丰臣秀次,自称太阁。

1598年丰臣秀吉去世,位居五大老之首的德川家康与秀次争夺领导权。

1615年5月大今大阪之役,丰臣秀次战败自杀。

秀次的藏书尽归德川。

德川家康将原利足学校的藏书和金泽文库送回关东旧址,其余余下的书籍藏于自己的红叶山文库。

德川本人很好学,翻刻了许多汉文古籍,如《孔子家语》、《六韬》、《三略》、《贞观政要》、《周易》、《武经七书》、《大藏一览集》、《群书治要》等。

在日本翻刻的汉籍被称为“和刻本”。

德川时代的和刻本主要有“伏见版”和“骏河版”。

家康在骏府(今静冈市)去世后,其藏书一分为四:一部分运回江户,其余分给尾张、纪州、水户的德川氏三家。

这就是所谓“骏河御让本”。

尾张德川为此设立蓬左文库,纪州德川家设立南纪文库,水户德川的藏书则保存于藩校彰考馆。

整个江户时代,其“红叶山文库”起着一种国家图书馆的功能,不仅从中国运来的书籍由其优先购置,诸藩也将最好的书籍进贡给“红叶山书库”如九州大分佐伯藩主毛利高标(1755—1801)就将其藏书中精品两万余册无偿进献。

昌平黉之藏书,起源于林罗山为首的林家私家藏书。

到宽正九年(1797)林述斋时代林家家塾被改组成幕府的官学以来,其藏书已变成官学附属的图书馆。

明治维新后归属中央行政机关太政官属下太政官文库。

桑原骘藏的中国意象重塑及其政治用意

桑原骘藏的中国意象重塑及其政治用意

究, 《 宋 末提 举 市 舶 西 域 人 蒲 寿 庚 的事 迹 》( 即 中译
上写 有 “ 世 界 的历史 家 桑原 骘藏 ” 。1 8 9 3年 , 因东 京 帝 国大学 尚未 开设 东 洋 史 学 专业 , 桑 原 选 择 了汉 学
本《 蒲寿庚考》 ) 更使他在 1 9 2 6年获得 日本帝 国学
响”; 邱文 科认 为桑 原是 “ 一 个 严谨 的实 证 主 义史
《 桑原骘 藏全集》 中有关 中国文 明、 时事论 策等 内
容, 以辛 亥革 命 和 五 四运 动 为 界 , 在 桑 原 骘 藏 的 中 国学 研究 脉络 中 , 梳 理他 对 中 国文 明 中种 种 意象 的 重新 塑造 , 复原桑原 中国观的具体表象 , 再 从 思 想

系列极力渲染 中国负面意象 的话语构建 中, 充斥着孤 证 、 曲解 、 矛盾和 以结论作 前提 的错误 , 绝非严谨 的学
术研究。桑原 骘藏刻意塑造 的黑 暗中国意象, 并非是 甲午战争 以来 日本对 华蔑视论 的被 动消费者 , 而是这 一
话语的主动生产者 , 借“ 科学历史 学” 的学术假 面在暗 中呼应 日本 的侵华国策。
关键词 : 桑原 骘藏 ; 中国意象 ; 东洋史学 ; 五 四运 动; 中国蔑视论 作者简 介 : 孙 志鹏 , 东北师范大学历史 文化 学院讲师 , 长春 , 1 3 0 0 2 4 项 目来 源: 教 育部 人 文 社 会 科 学 研 究青 年 基 金 项 目“ 近代 日本 学 界 的 中 国 意象 重 塑 与 国策 呼应 ” ( 1 5 Y J C 7 7 0 0 2 9 ) 、 吉林省“日本侵华历史研 究 中心” 、 “ 伪 满 洲 国历 史研 究 中心 ” 项 目( 2 0 1 4 Z X 1 )阶段性 研 究

《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

《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

2020年第6期(总第284期)THENORTHERNFORUMNo 6,2020TotalNo 284《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所见中外交流与东方外交陈奉林[摘 要]桑原骘藏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著名代表,一生写下了多部深有影响的著作,成为中国学者反观日本学者研究中国的参考书。

《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无疑是占重要的位置,至今仍有积极意义与不朽价值。

这部著作考证精详,内容丰富,体系宏阔,构成了自成一体、严谨周密的中国与阿拉伯海上交往史知识体系。

近年来,日本学者的中国史研究日益受到重视,许多著作被介绍到国内来,不断再版发行。

桑原骘藏一生以中国史为志业,对中国历史、文化之熟悉,造诣之深厚一直受到国内研究者的赞誉。

重新研究这部著作,可以帮助我们清晰地认识中国唐宋元时期的中国社会,以及当时中国社会的开放性、多元性与包容性特征。

[关键词]中国 阿拉伯 海上交通 东方外交[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东方国家整体崛起趋势下的外交史研究”(18BSS047)[作者简介]陈奉林,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历史学博士(北京 100875)[中图分类号]K0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3541(2020)06-0110-15 在日本众多的东洋史研究者群体中,桑原骘藏无疑是一位值得关注的学者。

他是日本东洋史京都学派的著名代表人物,长于海洋史和东西海上交通史研究,是一位富有成就与影响力的一代卓然大家,多部著作被译成中文介绍到国内来。

《中国阿剌伯海上交通史》(以下简称《交通史》)自20世纪70年代在我国台湾商务印书馆出版以来颇受我国读者的重视,不仅被视为研究中外交流史研究的经典,而且书中表现出来的贵实证、轻虚谈的科学治史精神广受赞誉。

这部著作集中展示了唐宋元时期中国对外交流与交往的盛况。

译者冯攸在“译者序”中说:“此书不仅搜罗旧闻,疏能证明已也,于各家之说,亦复多绳正。

”在中国历史上,唐宋时期正处于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与对外交流急剧发展时期,孕育着社会的重大变革。

“矛盾”的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学者

“矛盾”的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学者

摘要:桑原?s藏是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著名史学家,学术态度严谨,成就很高。

但其历史观、中国观存在部分自相矛盾之处,在京都学派中独树一帜,可谓“矛盾”的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学者。

关键词:东洋史学;京都学派;桑原?s藏作者简介:赵恒楠(1991-),女,黑龙江哈尔滨人,黑龙江大学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史学理论及史学史专业硕士研究生在读。

[中图分类号]:k06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8--02桑原?s藏是20世纪日本著名的东洋史学家,是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三大创立者之一。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风俗史、中西交通史和中国法制史,在中西方汉学界都产生了巨大深远的影响,赢得了广泛的赞誉。

然而,考察其研究成果可发现桑原?s藏的中国观、历史观以及研究方法都存在“自相矛盾”的地方,在众多京都学派学者当中可谓特立独行。

一、矛盾的“科学的历史学”从桑原?s藏本人的言论和著作中可清晰地发现,他一生都不遗余力的提倡“科学的历史学”,即在历史研究中讲求真凭实据不能有半点含糊,强调在历史研究中的科学性和客观性,他曾说过“在研究上,一忌粗略,一忌含糊不清” [1]184因此其严谨的学术态度一直被学术界所公认。

桑原?s藏在中西交通史方面的力作《蒲寿庚考》,是其历年研究蒲寿庚的集大成之作,一直持续不断的订补更正达二十年之久。

全文条理清晰考证翔实,通过“参照”“备考”等注释方式将正文和注解紧密地结合起来,旁征博引的相关资料和作者自己的考证辨析几乎达到全文篇幅的一半,此书出版后,以其精湛的考证功夫被授予为日本帝国学士院奖,被推荐为东洋史专业学生入门必读书目。

桑原?s藏在读研期间编纂的《中等东洋史》这部教科书是他另一个影响深远的学术成就,它打破了以往史书只注重中国自身朝代兴旺发展顺序的编写体例,参考大量欧美人的著述的同时注重周边国家民族与中国的交流活动,从世界史的角度对中国历史进行梳理。

王国维甚至在此书中文译本的序中悲鸣到“以吾国之史,吾人不能作而他人作之,是可耻也”,[2]70足可见对这本书的高度赞赏。

从《寒食帖》题跋印章考察其庋藏递传历史(下)

从《寒食帖》题跋印章考察其庋藏递传历史(下)

○二艺52二期五、近现代(1840—1949年)(一)题跋有五题跋,其中:罗振玉和郭彝民之语另写他纸,浮帖于后。

1.颜世清题跋颜世清题跋71字,从“东坡寒食帖山谷跋尾”开始至“嗣为吾乡冯展云所得”结束。

文字大意:《寒食帖》在清代乾隆时期藏于内府,后于1860年英法联军攻入圆明园,被劫走,流入民间;帖上有烧伤的痕迹;后为颜世清的同乡冯展云所得,等等。

颜世清(1873或1868—1929),字韵伯,足跛,人称颜跛子,广东连平人,寄居北京,为颜钟骥(江西抚州知府擢浙江布政使)之子。

他自幼聪颖过人,后在政界多年,历任湖南长沙关监督等职;工书画,善鉴赏,收藏之富为当时北京之最。

[27]在其收藏品中常有其题跋,如北京故宫博物院今藏元代鲜于枢《老子道德经卷》。

[28]颜世清钤有三印,分别是“寒木堂”“龙髯”“颜世清印”。

冯展云,名誉骥,字仲良,号展云,广东高要(今广东肇庆)人,书画鉴藏家,道光二十一年(1841年)进士,历充道光编修,咸丰侍读侍讲,同治光绪内阁学士、侍郎、巡抚,诗、书、画载誉国内。

2.(日本)内藤虎次郎题跋二前跋从“苏东坡黄州寒食诗”至“大正甲子四月内藤虎书”止,后跋从“予于丁巳(1917年)冬尝观此卷于燕京书画展览会”至“虎又书”止。

[29]前跋文字大意:1924年4月应菊池晋二(号惺堂)之请,内藤虎次郎记述《寒食帖》书法传世经过以及从中国辗转递藏至日本之大概情形。

大正壬戌(1922年),颜世清(韵伯)来日本江户时携《寒食帖》,以6万元卖给菊池晋二(号惺堂)。

1923年9月,东京大地震引发大火灾,全城十毁六七。

菊池惺堂家历代收藏,荡然一空。

危急之际,菊池晋二亲冒万死,抢出此卷,在日本一时传为佳话。

后跋文字大意:日本关东大地震之后,菊池晋二将《寒食帖》寄藏于内藤虎次郎家中。

内藤虎次郎四印,分别是“内藤虎印”“湖南”“虎”“炳卿”。

内藤虎次郎(1866—1934),号湖南,一般称为内藤湖南,日本羽后(今秋田县)人,毕业于秋田师范学校;曾任京都大学东洋史学讲座教授二十年,与同事狩野直喜、桑原骘藏组成“京都学派”。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东洋史学京都学派

浅谈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及代表学者摘要京都学派是日本近代从事东洋史学研究的重要学派,其研究在学术上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

本文对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的由来及其代表学者和学术成果进行简要的概括和分析,以期对日本东洋史学京都学派进行初步了解和认识。

关键字:东洋史学;京都学派引言日本是东亚地区重要的国家之一,自古以来受中国文明影响,并对中国文化多有吸收和扬弃。

由于日本与中国之间有着特殊的地理和历史关系,使得日本的东洋史学学者多以中国为主要关注和研究对象,同时创建了独具特色的史学流派--京都学派。

正文“京都学派”的几种定义“京都学派”先后有几种不同意义的指代范围和相关概念,包括哲学京都学派、东洋史学京都学派、新京都学派等。

按照中国学术界历来的固有习惯,是把“东洋史学京都学派”简称“京都学派”。

经过几百年来中日学术界之间的理解、互动和交流,至今对于这一学派的理解也已经极大的影响了日本学术界。

然而,从严格意义上来讲,“京都学派”这一概念,实际上有两大不同学术层面的理解,其一是哲学意义的,其二则是东洋史学意义的。

本篇论文也是从东洋史学意义层面开展讨论的。

顾名思义,“京都学派”与日本京都帝国大学有很大的关系。

从上述两个不同的学术领域考察,它们的产生有事实上的先后顺序,哲学层面的“京都学派”产生在前,东洋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产生在后。

所谓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是以京都帝国大学哲学教授西田几多郎和田边元二人的思想为基础,涵盖与他们有直接师承关系的一批学者组成的一个日本哲学学派。

这一学派主要侧重于思想哲学方面,研究日本传统思想及其在现代的转化和发展。

这一学派的主要成员有西田几多郎、田边元、炒永三十郎、西谷启治、波多野精一士等人。

这一学派的经典著作有西田几多郎的《善的研究》、《自觉中的直观和反省》、《无的自觉限定》;田边元的《作为忏悔道的哲学》、《种力理论辩证法》、《数理哲学研究》等专著。

东洋史学意义的“京都学派”,最初名称为“京都支那学派”,是以京都帝国大学东洋史教授内藤湖南和狞野直喜、桑原骘藏三人的学术观点为基础的,与三人有着直接的师承关系的一批学者构成的主要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思想和文学的一个日本汉学学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但 目前 对其 研 究 甚 少 。 本 文 对 桑 原 骘藏 的 生 平 , 其 主要 研 究 成 果 , 学术 界 对 桑 原 骘 藏 的研 究 情 况 进 行 概 要 介 绍 ,
以形 成 对 桑 原 骘 藏 最 初 步 的 了解 和 认 识 。
[ 关 键词] 东洋史学; 京 都 学派 ; 桑 原 骘藏


桑 原 骘 藏 的生 平
桑 原 骘藏 出生 地 是 福 井 县 敦 贺 郡 敦 贺 町 , 他 的 父 亲 是 当地 一 家 名 叫“ 鸟 子 屋 ” , 专 门生 产 日本 纸 的小 作 坊 主 , 名 叫桑 原 久 兵 卫 。桑 原 骘藏 是 家 中 的 次 子 。
在桑原骘藏兄弟三人 中 , 兄 长 继 承 了父 亲 的造 纸技 术 ,
2 0 1 4年第 8期 ( 总第 1 5 0 期)
牡 丹 江教 育学 院学 报
J OURNAL OF M UDAN儿ANG COLL EGE OF E DUC AT1 0N
N o.8。2 O1 4
S e r i a l No . 1 5 O
日本 东洋史 学 京都 学 派 学 者 桑原 骘藏 研 究
翻刻 : 1 9 0 3 年 宝 庆劝 学 书 舍 校 刊 了《 东 洋史要 》 ; 1 9 0 4年 成
他 的 弟 弟 学 会 了修 表 。桑 原 骘藏 在京 都 上 完 府 立 小 学 和 初 中, 后 来 以优 异 的 成 绩 考 取 了当 时 最 有 名 的京 都 第 三高 中 。 桑 原 骘 藏 曾在 读 书 期 间 在 自 己 的 日记 中 写 下 了 “ 世 界 历 史 家桑原骘藏” 这 几 个 字 。高 中 毕 业 后 , 桑 原 骘藏 又考 上 了 东
主张要科学地研究历史 , 丰 富 地 占有 史 料 和 严 密 地 考 证 , 这
中在 《 东 西 交 通 史论 丛 》 , 后 收于《 桑 原骘 藏全集 》 。其 中 最
主要的研究成果有 : 《 宋 末 提 举 市 舶 西 域 人 蒲 寿 庚 的事 迹 》 、 《 张骞远征 》 、 《 明清时期在 中国的耶稣教 士 》 、 《 关 于大宛 国 的贵山城》 、 《 波 斯 湾 的东 洋 贸 易 港 》 、 《 隋 唐 时 往 来 于 中国 的 西域人 》 等著作 。 桑原 骘 藏 在 研 究 生 期 间 编 写 了《 中等东洋史 》 , 这 是 一 本在题材 和内容上均有创新 的教科 书 , 在 他 学 术 生 涯 中 是 十分 重 要 的组 成部 分 , 也 是 近 年 来 被 学 术 界 常 常 提 及 但 很 少 有 关 注 和研 究 的 部 分 。在 编 写 过 程 中 , 桑 原 除 了 以 中 国
邵 茜
( 福 建师 范 大学社 会历 史学 院 ,福州 3 5 0 0 0 1 ; 闽江师 范高 等专科 学 校 ,福 州 3 5 0 0 0 1 )
[ 摘 要 ] 桑 原 骘藏 是 日本 近 代 著 名 的 东 洋 史 学 京都 学 派 的 学 者 , 其研 究在学术上 有重要 的地位和影 响,
的史 籍 为 基 础 之 外 还 参 考 了 大 量 欧 美 人 的 著 述 , 使 该 书 无
论 在 题 材 还 是 内容 的深 度 、 广 度 上 与 以 往 的 此 类 教 材 有 很 大 的 不 同 。该 书 在 中 国也 一 度 受 到 关 注 。 1 8 9 9年 《 中 等 东 洋史 》 一 书由樊炳清译 , 王 国维作序 , 东 文 学 社 印行 。 这 是 近 代 第 一 本 译 自 日本 的 史 书 。译 本 出版 后 , 在 中 国被 多 次
[ 中 图分 类 号 ]K3 1 3
[ 文 献标 识 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9 — 2 3 2 3 ( 2 0 1 4 ) 0 8 — 0 0 1 9 — 0 2
校担 任 教 授 。1 9 0 9年 就 任 京 都 帝 国 大 学 文 科 大 学 教 授 ” 是 一 个 研 究 中 国 古代 历 史、 思 想 和 文 学 的 日本 汉 学 学 派 。它 是 以 日本 京 都 帝 国 大 学 东 洋史 教 授 内 藤 湖 南 和 狩 野 直 喜 、 桑 原 骘 藏 为 主 要 代 表 的, 包 括 和 他 们 有 着 直 接 师 承 关 系 的一 批 日本 汉 学 学 者 。 近 代 日本 的东 洋史 学 研 究 备 受 世 界 各 国汉 学 家 们 的关
注, 而京都学派的研究更是表现突 出, 并 赢 得 了汉 学 界 的无
至1 9 3 0年 退 休 。1 9 3 1年 5月 2 4日, 桑 原 骘 藏 因 肺 病 卒 于
京 都 市 上 京 区 塔 之 段 町 自己 的 家 中 。
二、 桑 原 骘 藏 的 主 要 研 究 成 果 桑 原 骘藏 主 要 的 研 究 范 围 是 东 西 交 通 史 和 中 国 文 化
史、 中 国 法 制 史 等 。东 西 交 通 史 的研 究 是 桑 原 骘 藏 重 要 的 研究课题 , 在 这 一研 究 领 域 其 成 果 也 较 为 丰 富 , 主要 成 果 集
比尊 重 和 关 注 。作 为东 洋史 学京 都 学 派 创 始 人 之 一 的桑 原 骘藏 , 生 前虽出版的著作不多 , 但 其 学 术 造 诣 非 常 高 。桑 原
为 他 赢 得 了“ 精致 坚实的考证学东洋史大家” 的 美誉 。其 研 究 方 法 和 研 究 成 果 不 仅 被 日本 学 界 推 崇 , 近 现 代 的 国 内外
学者 在 进 行 相 关 研 究 时 也 会 时 常 参 考 和 引 用 他 的 研 究 成
果, 并 纷 纷 给 予 过 高 度 的 评 价 。 目前 在 历 史 学 界 对 于 桑 原 骘藏 本 人 及其 学 术 研 究 还 缺 少 系 统 的研 究 , 学 术 界 对 于 其 评 价 也各 不 相 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