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教学中应给予重视的几个观点

合集下载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
教材内容应当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

传统的教材往往过于抽象和理论化,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更不可能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我们应该选择那些与学生生活相关的题材和故事情节,让学生能够通过阅读和学习中文语言真正感受到语言的力量和魅力。

新教材应当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传统的教材注重的是知识的输入,而忽视了对学生实际运用能力的培养。

新教材应该更注重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比如通过课堂讨论、写作、口语表达等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逻辑思考、表达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新教材应该反映当今社会的发展和变化。

我们生活的世界在不断变化和发展,我们的教材也应该紧跟时代的步伐。

新教材应该重视当代文化和社会问题,让学生能够了解和思考当今社会的变化和挑战,从而培养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创造力。

新教材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

每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兴趣爱好都不相同,因此教材应该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和个性化。

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状况,选择适合他们的教材和教学方法,让他们能够在学习中展现自己的才能和特长,提高学习的效果和成果。

新教材在语文教学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培养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和综合素质。

我们应该不断更新教材,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个性发展,让他们在学习中感受到中文语言的美丽和力量。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

新观念·新教材·新教法在当今快速发展的社会中,教育领域也必须不断适应变革的需求。

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材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学生的需求,所以,我们需要一种新观念、新教材和新教法来适应这个时代的要求。

首先,新的教育观念应该以学生为中心。

传统的教学通常是老师将知识传授给学生,而新观念强调学生的主动参与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学生应该成为知识的创造者和运用者,而不仅仅是被动接受者。

他们应该能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从而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其次,新的教材应该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兴趣。

传统的教材往往过于理论化和抽象,难以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

而新教材应该通过丰富多样的案例和实例,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

教材内容的选择应该与学生的兴趣和职业发展方向相结合,帮助他们建立与实际生活相关的知识体系。

最后,新的教法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传统教学中,重点往往放在知识的传授和考试的应试技巧上,而忽视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新教法应该通过项目制学习、团队合作和实践活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批判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同时,新教法也要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价值观,使他们具备良好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际交往能力。

总而言之,新观念、新教材和新教法将教育从传统的知识传递转变为学生能力培养的过程。

通过以学生为中心、贴近学生生活和培养综合素质的方式,我们可以更好地适应时代的需求,为学生提供更有意义和实用的教育。

这样的教育方式将有助于培养学生成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社会栋梁。

继续推行新观念、新教材和新教法是为了更好地应对当今社会的挑战和变化。

如今,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迅猛发展,给社会和经济带来了新的需求和变革。

传统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再适应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我们需要更灵活、创新和实用的教育方法来培养学生的能力和素质。

首先,新的教育观念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教材的理念和评价方法

新教材的理念和评价方法

新教材的理念和评价方法一、新教材的理念:第一、重视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主义的观念。

第二、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从学生熟知的、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手,在实践中分析和探索物理现象和规律。

在应用学到的物理规律分析解决生活、社会中的物理问题。

第三、重视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1、科学探究:(七要素)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论证、评估、交流与合作。

2、常用的学习方法:阅读、讨论、实验、练习等学习方法。

提倡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的学习方式。

第四、注重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

第五、构建新的评价体系。

改变过去的甄别和选拔为目的的考试,从促进学生发展这一根本前提来构建评价体系。

从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出发,在知识与技能、科学探究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方面进行全面评价。

二、新的评价体系: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采取人文和发展的模式来理解教育和人类发展的关系:1、理念体现:A、评价的功能:淡化甄别和选拔功能;B、在评价的内容上从单纯的物理知识向重视学生全面综合素质的评价过渡。

C、方法上:强调评价的方式多样化,质性与量性评价相结合。

D、评价主体多元化:学生、教师、家长、专业人士等。

E、对象上:从过分关注结果向过程评价转移。

2、评价要求:A、提倡记录学习情况;B、开卷与闭卷结合;C、评价“综合”的分数或等级,不以统一模式要求所有学生。

3、在物理教学过程中,以以下几方面操作:A、平时测验与期末测验结合;B、口试、笔试与面试结合;C、课内与课外结合;D、“等级制”与评语结合;E、自我评价与他人评价结合。

4、倡导的评价方式:A、质性评价;B、发展性评价;C、过程评价。

三、常用的教方法:1、讲授法;2、谈话法;3、练习法;4、读书指导法;5、演示法;6、实验法;7、科学探究法。

新教材教学中应给予重视的几个观点[1]

新教材教学中应给予重视的几个观点[1]

新课程教学中应重视的几个观点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内容编写及其体系设置的认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年多来,笔者致力于新教材的教学与研究之中,深有体会;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编写上不难发现,编者更希望语文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语文教师应致力于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的教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循序惭进的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注重新旧知识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阅读材料,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既感悟到生活中的语文,又使德育教育渗透于无形之中。

这些特点,彰显着新教材的个性,然而如何运用好新教材,使其为新课程和语文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历经两年多的新教材教学与研究,笔者认为,以下的几个观点应给予高度关注:(一)“研”应先于“教”,“教”中时时“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更应该是行动的研究者。

在这些角色的定位中,笔者认为“教师是行动的研究者”应位列之首。

这是因为,一个新课程下的教师,是具备了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师,而现代教师不应只是被研究的对象,自己应该就是研究者,因为惟有教师最能了解自己的教学问题,也惟有教师经由研究自己以及同事的教学实际,才能促进专业的成长,落实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案例]两种教学思路,迥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受到名师语文教学的启发,进入到光合作用一节的教学前,笔者向本组的10名教师发起了“教研型集体备课”的倡议,由于诸多原因,仅有四名年轻教师积极响应,于是“教研课”与“传统课”开始了正面的比对,五人小组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如下专题进行研究:1:新旧教材的内容编写及体系设置的差异。

2:这些差异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的理念?(弄清编排的目的与意义)3:内容的调整降低了难度,如何在教学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能力的培养?(依据教材的特点,大家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开展问题教学法,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编写了分层作业,其中有基础作业,能力作业,探究报告作业等)4:你在教学中将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新教材新理念

新教材新理念

新教材新理念──对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小学语文实验教科书,以全新的内容和编排形式及崭新的教育理念呈现在实验区内广大师生面前。

它既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又为学生的全面、持续和终身发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新教材对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行为的新要求,在理念上至少应该有以下八个方面的转变。

一是以“知识传授”为重点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转变。

在以往的传统教学中,人们对知识传授的重视程度是不言而喻的,但却忽视了人的能力的发展。

新课程改革要求语文教师以人为本,呼唤人的主体精神。

强调“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这就要求由从前的“知识传授”为重点转变到以“学生的发展”为中心上来。

所以说,教学过程既是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又是一个身心发展和智力开发的过程,教师引发并适应学生的观念,参与学生开放式的探究,引导学生掌握真正的研究方法和步骤。

二是由重教师的“教”向重学生的“学”转变。

传统教学中的教师的“教”,是老师牵着学生走,而学生则围绕教师转,这是“以教定学”。

例如,以往的阅读教学,教师过多的讲解、琐碎的分析、问答式的教学比比皆是。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从教学观念上来看,教师仍然把自己作为教学的中心,担心学生学不会课文。

于是乎包办代替便成为最佳的教学方式。

用语文课程标准的新理念来观察,不仅要看“教”,而且要看“学”;还要以学生如何“学”这个基点上来看待教师怎样“教”。

这就是我们所倡导的“以学定教”的又一新型的理念。

正如叶圣陶老先生所说的“最重要的是看学生,而不是光看老师讲课”。

三是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

过去的语文教学在“统一内容,统一考试,统一教材,统一教参,统一标准”的背景下,导致教学方法的单一化、模式化、机械化和公式化。

而今,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要求教师要树立特色意识,形成个性化教学。

老师要创造出学习氛围和某种学习环境,设计教学活动,表达自己的教育理念,使创造性体现在个性教学风格上。

教学是一种艺术,教学风格就是教学艺术的创造。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体会与思考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体会与思考

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体会与思考近年来,我国的教育一直处于改革中。

新的课程和教材在不断实施中,这为我们的教育带来了一些新的思考和体会。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一些我的观察和看法,希望能够对未来的教育发展有所帮助。

一、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意义新课程新教材的推出主要是为了适应时代变革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素质教育。

与传统教育不同,新课程强调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注重学生的实际能力和综合素养的培养。

同时,新教材也更注重学科交叉和对学生兴趣和需求的关注,帮助学生更好地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二、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困难和挑战实施新课程新教材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首先,教师的素质和态度是影响教育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一些老师可能已经习惯了老的教育模式,对新课程和新教材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不同,这会影响到他们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习惯也会影响到教学的效果。

一些学生可能会抵触或者不愿意接受新的教育方式和模式,这会给教育改革带来困难。

同时,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制定和推广也需要金钱和时间上的投入,这也为实施带来一定的经济负担。

三、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体会和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深深认识到实施新课程新教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通过近几年的实践,我也逐渐发现了一些新课程和新教材的实施体会和思考。

首先,我认为执行力和责任意识对于新课程新教材的实施至关重要。

学校和教师要有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心,切实负起教育的重任,落实新课程新教材要求,在日常教学中积极贯彻新课程的理念和教育原则。

其次,需要加强师资队伍的建设。

教师是推动教育改革的主要力量,通过不断提升教师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提高教师在新课程和新教材落实中的能力和效果,推动教育改革的持续发展。

最后,需要增强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在新课程的实施中,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创造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学校和教师应该通过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和思维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学习激情,提高他们的主动性和教育创造性,培养他们适应未来社会发展的能力。

新教材中教学的思考

新教材中教学的思考

新教材中教学的思考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验的正式启动,为新一轮教学改革指明了方向,是中国素质教育的具体体现,是中国的现代教育理念与世界的接轨的产物。

同时也为教师的发展指明了道路,时代呼唤的是研究型、学者型,甚至是专家型的教师,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必须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和现代教学教育理论,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学实践并上升到理性思考,把理论与实践真正结合起来,尽快跟上时代的步伐。

经过一阶段的学习接触,给本人带来的感触很多,现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反思。

一、教学理念新课程标准理念要求教师从片面注重知识的传授转变到注重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

在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教师的引导作用,不能按着以往教学中的“经验传递”进行教学,要求教师首先解放思想,敢于让学生去探索新知,自己找到答案。

教师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引导学生探究学习,让学生亲历、感受和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素养和创新思维能力,重视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

我们必须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指导下,更新教育观念,真正做到变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变学生被动听课为主动参与,变单纯知识传授为知能并重。

接受新课标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观察,让学生自己思考,让学生自己表述,让学生自己动手,让学生自己得出结论。

正确认识自我,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而奋斗。

二、学习过程课堂教学应将学生的学习过程由“接受──记忆──模仿和练习”转化为“探索──研究──创新──总结”,从而实现由传授知识的教学观向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教育观转变,逐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反思自己教学行为的同时,观察并反思学生的学习过程,检查、审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到了什么,遇到了什么,形成了怎样的能力,发现并解决了什么问题,这种反思有利于学生观察能力、自学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高。

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深圳市华富中学摘自:《深圳市华富中学》一、关于选文新教材的选文,贯彻了“三个面向”的精神,注意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关注人类,关注自然,理解和尊重多样文化,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也比较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密切联系学生的经验世界和想象世界,有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新精神。

新教材增加了一批富于时代气息、体现时代特点,同时又考虑到初中生阅读兴趣的文章或文学作品作为课文。

根据课程标准的规定,初中语文课要让学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多年来的语文教学实践证明,就阅读兴趣和年龄心理特点来说,文学作品比其他类型的文章更受初中学生的欢迎。

教材中新选的一些能反映时代精神和现代意识、文质兼美的文学作品较为学生所喜爱。

如七年级上册有《在山的那边》(走一步,再走一步》《第一次感觉真好》《人生寓言》《山中访友》《风筝》等,七年级下册有(爸爸的花儿落了》《丑小鸭》《黄河颂》《土地的誓言》《伟大的悲剧》《鲁滨逊漂流记》《真正的英雄》等,八年级上册有《芦花荡》《蜡烛》《老王》《信客》《桥之美》等。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信息时代,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科技的发展正在迅速改变着我们的生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这次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就是要培养新一代公民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

从教学实际来看,初中生也喜欢读科学、科普类作品。

新教材选取科学、科普类作品意在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方面的陶冶。

如,七年级上册“科学”单元,选有《化石吟》(张锋)、《看云识天气》(朱泳羰)、《绿色蝈蝈》(法布尔)、(月亮上的足迹)(朱长超),七年级下册的“探险”和“动物”两个单元都与科学有关。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

新教材语文教学之我见在新时代背景下,语文教学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出来。

一语文是人类最重要的交流工具之一,能够沟通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传递知识和信息。

因此,新教材语文教学必须符合现代教学理念,强调实践性、创新性和交互性教学。

对此,我提出以下几点见解:一、培养学生的情感和人文素养在新教材语文教学中,应重视情感教育和人文素质的培养。

语言是表达情感的工具,语文教育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能力,增强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此外,人文素质是人类的灵魂,是引导学生正确思想道德观的重要载体。

因此,新教材语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提高学生对文化传承的认识。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语文教育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要想让学生愿意学习语文,必须把学生兴趣作为教学重点之一。

新教材语文教学应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性强的教学方法,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热情和兴趣。

三、突出实践性和应用教育新教材语文教学应以实践性和应用教育为主题,注重教学与实践的紧密结合。

语文教育不仅是语文技能的传授,还应该涵盖与生活、工作紧密相关的各种知识和技能。

因此,应该采取多元化的教学手段,实现语文教育与现实生活的紧密结合,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语文语言能力及语言表达和交流技能。

四、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是新时代教育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培养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要途径。

新教材语文教学应该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发掘自己的优点和缺点,不断探索,创新并进步。

最后,新教材语文教学的框架和理念应该是学生为中心,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加强语言表达能力与交流接触为主要特点。

在学习语文的过程中,需要不断深化语文教育改革,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实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发掘潜能,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积极向上的心态,让每个孩子都能在语文教学中得到全面的成长和提高。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摘要】高中语文教材分析需要重视学生观点,因为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教学效果。

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也是需要考虑的因素,只有符合学生需求才能更好地激发学习兴趣。

学生参与教材编写可以有效地增加教材的多样性和实用性,学生观点对教材的更新和调整也具有积极影响。

教师应当引导学生积极发表自己的观点,以促进学生思维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重视学生观点有助于提高教材质量,不同学生对教材的看法可能会有很大差异,但学生参与教材分析能够激发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从而提高语文教学效果。

【关键词】高中语文教材、学生观点、理解、接受程度、实际需求、参与、教材更新、影响、教师引导、看法差异、提高质量、学习兴趣、积极性。

1. 引言1.1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在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中,重视学生观点是至关重要的。

学生作为教材的直接接受者,他们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

了解学生的观点和需求,针对性地进行教材调整和更新,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独特的学习特点和需求,教材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需求是关键。

只有通过了解学生的观点和反馈,才能更好地调整和更新教材,使其更符合学生的学习需求。

学生参与教材的编写过程,有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教师应该积极引导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鼓励他们参与教材分析和讨论。

通过与学生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意见,从而更好地调整和改进教材,提高教学质量。

高中语文教材的分析和更新,需要重视学生观点,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学生的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2. 正文2.1 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是评价教材质量的重要标准之一。

高中语文教材内容涉及到文学作品、课文内容、语言知识等方面,学生对这些内容的理解和接受程度直接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对新教材的认识和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对新教材的认识和教学中的一些思考

教育管理 >>218对新教材的认识和教学中的一些思考阮丽利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崧厦中学在新教材的实施过程中,对新教材也慢慢有了一些认识,但在教学中缺乏大胆的尝试,下面就如何走出原来按部就班的教学模式,真正在教学中实践新教材的理念,谈一些想法。

课程标准将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凝练为“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方面,这是语文课程要达到的终极目标。

而教材是按照人文主题和学习任务来构建框架体系的。

必修上册,一类是以读写为主的单元,以课文或整本书的阅读为基础,要求融合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等学习活动,将学生引向深度阅读、深度写作,从而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另一类是以语文综合实践为主的单元,不设传统意义上的课文,以一体化设计的学习活动为核心。

如第四单元和第八单元。

另外,就写作这一块,新教材是把写作任务融人到了“单元学习任务”中,但仍有一个相对独立的写作序列,并在任务后边以补充材料的形式附有简要的写作指导。

对于新教材的这些特点,起初是忐忑、迷惘、不知所措,譬如活动类单元怎么教?整本书阅读怎么教?作文教学怎么安排?月考、期中考试卷怎么出?其他几个阅读单元的教学仍像原来一样交吗?怎样才能体现新教材的理念?随着教学的开展,细细翻阅了教参和《乡土中国》的教师用书,又重新看了暑假有关新教材培训的相关资料,对新教材加深了理解,开展教学也有了一些底气。

下面就《乡土中国》和作文教学谈谈我的看法。

其实我们老教材中《论语》选读也是整本书教学,但因为内容、风格迥异,所规定的教学课时也不一样,按规定《乡土中国》和《红楼梦》总共1学分,18课时,如果平均分配,最多9课时,所以虽然是整本书,但它只是作为单元的教学内容来安排,所以学习方式,教学方式和《论语》是完全不同的。

在正式教学之前,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粗读,分五次布置阅读任务,第一次是让学生读序言、后记,了解写作背景、写作目标;第二次读第一篇到第三篇;第三次读第四篇到第七篇;第四次读第八篇到第十一篇;第五次从第十二篇到第十四篇。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1. 引言1.1 高中语文教材分析要重视学生观点随着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高中语文教材分析也逐渐受到了更多的关注。

而在这个过程中,重视学生观点显得尤为重要。

学生是教材的直接接受者和使用者,他们的观点和感受往往能够为教材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思路。

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观点对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学生作为教材的主要受众群体,他们的意见和看法能够直接反映教材在实际教学中的效果和作用。

了解学生对教材的评价和反馈,有助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和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学生在语文教材中的实际感受也是教材分析的重要参考。

通过了解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体验和感受,可以及时调整教学方向和方法,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和实际情况。

从学生角度出发进行教材分析是十分必要的。

教师应该倾听学生的意见和建议,引导学生对语文教材进行批判性思考,从而促进教学的深入和发展。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也需要更好地倾听学生观点,不仅要关注学生的语文学习情况,还要关注学生的真实需求和感受。

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指导学生,提升教学效果。

2. 正文2.1 学生观点对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学生观点对于教材分析的重要性在高中语文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学生是教材的直接接受者,他们的观点和反馈能够直接反映教材的有效性和适用性。

通过倾听学生观点,教师和教育者可以更好地了解学生的需求和学习情况,从而不断改进和完善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

学生观点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

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和兴趣爱好,他们对于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的反应也会有所不同。

通过仔细倾听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使教学更加贴近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学生观点能够帮助教师更全面地评估教材的有效性。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对教材内容和教学方法提出建议和意见,这些反馈可以帮助教师更客观地评价教材的优缺点,从而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通过倾听学生的观点,教师可以不断优化教材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实现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

我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我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我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白艳青我对新教材的几点看法新课程标准的实施,无疑是基础教育的一场革命。

新课标下数学教学过程是教师组织和引导学生主动掌握数学知识,发展数学能力,形成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的认识与发展相统一的过程,而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要以教材为中介,教材把他们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教材的编写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法。

新课程标准的观念强调我们教师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

在新课标的观念下所编写的新教材将数学知识形成的基本过程和基本方法贯穿始终,教师善于发掘出新教材优点,转变教育观念,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新型人材。

我本人的教学,主要从新教材具有的几个突出的优点着手,进行教学。

一、新教材从学生的身边出发,确实把知识体现在现实生活中,教师引导学生回忆,让学生产生对知识的浓厚兴趣。

“教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教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在的生活经验出发。

数学教材每一章开始,都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引入,体现整章的核心,而每节课开始,也安排生活中的例子。

在学习平面直角坐标系时,教材创设电影院的情境。

在电影院内如何找到电影票上所指的位置?此时学生七嘴八舌地说出自己的意见,有的说先看第几排再看第几号,而有的同学说还要看是几楼(因为有的电影院是两层甚至是多层的)这是每一位同学都很熟悉的,即使平时考试成绩很差的同学也不陌生,能充分引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此时教师作适当的鼓励,学生的热情就更高了。

并顺势引出,在电影票上”6排3号“与”3排6号“中的”6“和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从而导出新知识,如果将”8排3号“简记作(8,3),那么”3排8号“如何表示呢?(5,6)表示什么含义呢?这样的引入学生学起来不容易混淆,应用不着教师费心的讲解了,只需作适当引导,归纳就可,把学习的自主权还给学生。

又如,学习旋转知识中,举出生活中钟、车的方向盘等,观察它们在转动过程中其形状、大小、位置是否发生改变,从而导出旋转的概念,化抽象为直观,教师点出有的知识虽然抽象但有可直观理解,消除学生对几何知识的恐惧心理。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新课标下的教材观
首先,教材注重多元化。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和多元文化背景。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多元化,包含不同的文化和价值观。

其次,教材注重实用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实用性,能够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因此,教材编写应该注重实用性,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中。

第三,教材注重创新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开放性和创新性,能够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创新性,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和特点,开展有趣、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最后,教材注重发展性。

新课标要求教材内容要具有发展性,能够引导学生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学习知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因此,在编写教材时,应该注重发展性,设计合理的教学目标和教学步骤,帮助学生逐步掌握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综合素质。

- 1 -。

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新教材的几点看法

新教材的几点看法从2019年开始新课程新教材到现在,我们逐步走入了新课程,新教材。

对于年年变,年年新的新教材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一、形式活泼多样,适合初中生的学习需求新教材一改以往老教材的严肃面孔,由单纯的说理说教,转变成为形式活泼多样,版面设计丰富的新面孔。

书中的插图由以往呆板的黑白素描图变成颜色丰富的彩色照片,在第一时间吸引了学生的视线,使得数学书的阅读不再单调乏味,后花园的设置满足了局部学生对数学探讨的需求。

新教材时时为学生着想,适当降低难度,在课文中穿插许多图表,形数结合、直观形象,便于抽象概括;应用题教学中图表的运用,丰富了学生的表象,降低了思维的难度;课本中随处可见“注意〞,在方法、技巧、思路等方面作了大量的提示。

卡通人物小明和小丽各执己见,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讨论,在全书中起到了穿针引线的作用,更使得学习充满乐趣。

二、教材的内容更精练,注重与生活的联系新教材选取代数、几何中最根本、最有用的局部作为教学内容,将斜三角形的解法、分数指数与根式、一元二次不等式和绝对值不等式等一局部与高中联系密切的内容移至高中学习,繁分式等与日常生活联系不大作用不大的内容予以删除。

通过内容的删减,更加突出了根底知识和根本技能的地位,使得教材内容更精练,实用性针对性更强。

在习题的选择上注重与生活的联系,剔除了局部只讲解题技巧而脱离生活实际的题目,如水池同时进水同时排水,多长时间能注满水池的问题,因严重脱离生活实际不再出现在新教材中,而出租车资费, 资费等问题因与生活联系密切而频频出现在课后习题与测试中。

三、新教材的流程设计更符合学生的思考轨迹,学生更容易接受新教材将教学流程设计为情景创设,探索活动,例题教学,小结,课堂练习,等5 大环节。

情景创设提出问题,探索活动讨论问题提出结论,例题教学那么是对讨论的结果用实际题目进行验证,小结由老师进行本课内容的总结,课堂练习复习稳固虚席讨论的内容。

这样的流程设计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主要是以引导者评价者的身份出现,教师所担当的任务就是组织活动、引导发现数据中所隐含的规律与信息、与学生合作共同完成教学活动。

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

新教材体现了素质教育的要求,以思想品德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主线,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学思想品德、用思想品德的意识,使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从实际出发,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会学生学习,教会学生思考,教会学生探索,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在新课标的指导下,我认为新的课堂教学应该注意以下问题:1、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关注学生体验的关键是要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引导学生自己去体验。

由于受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的影响,我们的课堂教学往往忽视学生这一生命主体的存在,视他们为知识的容器,习惯于灌输和说教;在学习过程中,强调学生的死记硬背,忽视学生应有的自我体验,使学生始终处于被动的学习状态之中。

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成为真正的课堂主人呢?在一节思想品德课上,我向全体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假如你现在有一百万元巨款,你会干什么?学生们在愣了几秒钟之后,就七嘴八舌地说开了。

“我要去顺通吃一顿”,“我要买汽车”,“我要去投资”……五花八门的答案就这样出现在课堂上。

在这么多的答案中,大部分的答案都是以自己享受为主。

从这一点来看,是很正常的。

一个十三四岁的孩子有了钱之后当然就会想着自己平时想做又无法去做的事情。

我对每一个学生的回答都予以一个甜甜的微笑。

学生在老师的鼓励下有了更多的答案。

在学生回答完之后,我又问:“大家对消费都非常在行,那么大家觉得应该怎么来赚这一百万呢?”学生的思维又活跃起来。

我通过层层设问,让学生在角色中体验、选择。

这堂课让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把课堂还给学生,使其真正成为了课堂主人。

由此可见,在体验式教学中教师要把空间让给学生;要把机会留给学生;要把时间留给学生;要把思考留给学生。

教师应学会民主教学,把思想交流和碰撞交给学生,鼓励学生进行创造性体验,促使其不断超越自我,增强创造能力。

2、在角色扮演中体验这是初一的思想品德课,上课的内容是“孝敬父母”。

理解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 用好新教材

理解新教材用好新教材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也在不断地进步和改革。

为适应新时代的需求,新教材也随之出现。

新教材是教育教学的基础,对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至关重要。

因此,我们应该深入理解新教材,认真用好新教材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首先,我们应该深刻理解新教材的特点。

新教材强调学习的质量和效果,注重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创新意识的激发。

新教材的编写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学习需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让学生在不断探索中学习知识和技能。

因此,我们对于新教材应该更加注重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思考,自主发展。

其次,我们应该正确使用新教材,将其转化为教学实践的有效工具。

用好新教材应该注重阅读和理解教材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要适当进行调整和补充。

同时,我们要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发挥新教材的优势,创新教学模式,提高教学质量。

要把学生和教材紧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体验知识的乐趣和价值。

第三,我们应该从多个维度上宣传和普及新教材。

首先,要加强对教师的培训和指导,让他们深入了解新教材的特点和核心要求,培养他们的教学创新意识和教学能力。

其次,要引导家长正确理解新教材的意义和价值,积极参与学生的教育教学过程,加强与学校和教师的沟通交流。

还要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实践活动,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新教材,充分发挥新教材在学生自主发展和实践中的积极作用。

总之,新教材是推进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载体,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其意义和价值,切实掌握其核心特点和要求,深入挖掘其教育价值,加强教师和学生的宣传和普及工作,真正做到理解和用好新教材,为推进教育现代化作出积极的贡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教材教学中应给予重视的几个观点―“人教A版”教材教学与研究的体会与思考吴忠中学马利军随着新课程的全面推进和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广大一线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对新教材内容编写及其体系设置的认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两年多来,笔者致力于新教材的教学与研究之中,深有体会;新教材更注重学生创新意识与能力的培养,从教材的编写上不难发现,编者更希望数学教学成为再创造、再发现的教学,数学教师应致力于教学观念的转变,积极推进讨论式教学和探究式的教学,重视现代教育技术的应用。

循序惭进的教学体系,强调教师应充分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教师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注重新旧知识的交流,加深对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通过阅读材料,帮助教师提高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使学生既感悟到生活中的数学,又使德育教育渗透于无形之中。

这些特点,彰显着新教材的个性,然而如何运用好新教材,使其为新课程和数学的教育教学发挥更大的作用,引起了广大教师的积极思考和讨论,历经两年多的新教材教学与研究,笔者认为,以下的几个观点应给予高度关注:(一)“研”应先于“教”,“教”中时时“研”新的课程改革,要求教师应是课堂教学的促进者,学生成长的引导者,学生发展的评价者,教师应是终身学习者,更应该是行动的研究者。

在这些角色的定位中,笔者认为“教师是行动的研究者”应位列之首。

这是因为,一个新课程下的教师,是具备了新课程理念的现代教师,而现代教师不应只是被研究的对象,自己应该就是研究者,因为惟有教师最能了解自己的教学问题,也惟有教师经由研究自己以及同事的教学实际,才能促进专业的成长,落实课程改革与教学创新。

[案例]两种教学思路,迥然不同的两种效果。

受到数学必修(1)教学的启发,进入到数学(4)“三角函数”一章的教学前,笔者向本组的10名教师发起了“教研型集体备课”的倡议,由于诸多原因,仅有四名年轻教师积极响应,于是“教研课”与“传统课”开始了正面的比对,五人小组经过反复讨论,确定了如下专题进行研究:1:新旧教材的内容编写及体系设置的差异。

研究结论:(1)形式上:(2)内容上:①新教材引入了计算器计算②任意角三角函数一节弱化了正弦线,余弦线,正切线,强调了坐标运算。

③新教材弱化同角关系式结构,强调运用与推导。

④诱导公式加入了正切公式,位置与顺序做了调整。

⑤新教材将两角和差的正余弦公式放在“三角函数图与性质”之后⑥新教材将“)sin(ϕω+=x A y 的图象”一节放于正切函数图象之后⑦新教材删去了“已知三角函数值求角”的内容⑧新教材增加了“三角函数模型的应用”的内容。

⑨旧教材中只有“弧度制的由来”,“同频率正弦电流相加,频率不变”两个阅读材料。

新教材有“三角学与天文学”、“信息技术应用”、“利用正切线画函数x y tan =图象”,阅读与思考“振幅、周期、频率、相位”,探究与发现“利用单位圆中的三角函数线研究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性质”,探究与发现“函数)sin(ϕω+=x A y 及函数)cos(ϕω+=x A y 的周期等。

⑩例习题中出现了许多高考习题,以及方法与思维较为灵活的综合习题等。

2:这些差异体现了哪些新课程的理念?(弄清编排的目的与意义)3:内容的调整降低了难度,如何在教学中既注重基础知识又加强能力的培养?(依据教材的特点,大家展开了积极的研究与讨论,最终确定开展问题教学法,教学中注重分层教学,辅助以多媒体教学手段,编写了分层作业,其中有基础作业,能力作业,探究报告作业等)4:你在教学中将如何开展自主学习,如何培养创新思维。

(此专题可在教学中进行,以小结报告形式汇报)四个专题的设置,使每位教师投身于研究之中,并关注每节课堂里实施的效果。

共同组织听课、评课,及时对教法进行调整,两章内容下来,大家对新课程的内容要求了然于心,驾驭课堂的能力有了较大的提高,学生学习也变得轻松积极,探究问题的热情高涨,而“传统课”的教师仍旧老调老式的开展教学,没有更深的研究教材及其学生,反面埋怨教材编写太乱,删去了有用的,增加了没用的知识,几次测试下来,两种教法的结果差距在12分左右,老教师们这才发现“研究”的价值,变种“研”先于“教”,“教”中时时“研”的观念得到了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教师进行的研究工作,更多的是“行动研究”,而不是“理论研究”,当然,研究的内容必须是准确的、有价值的,研究与教学是不可分离的,“研”先于“教”,关系于教的方向,教中时时“研”更多左右着教的质量。

(二)“教”是为了“不教”数学学习的实质就是把客观的数学知识结构内化为个体的认知结构,是内在的过程和内化的结果,面对于“教”的理解通常包括两层含义:传道、授业、解惑;启发、诱导、点拔。

教数学就是传授数学知识,数学思想方法,学习策略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教什么?如何教?是每个人都在关注的问题,但人们却忽视了教的本质,笔者以为那就是“不教”,这其实是一个“授之以渔,还是授之以鱼”的问题。

新课程理念下要求教师要把提高课堂效果与质量作为追求的目标,教必不可少,教的终极目的就是为了不教,同类的问题,几遍的教,考试时学生仍旧不会,这已不是学生学习的问题,而是教师的教学问题,教的目的,旨在使其融会贯通,当忘记所教的知识后,其解决问题的思想与方法还在学生的记忆之中。

两年多新教材的教学,笔者更注重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利用课本中的“探究”与“思考”调运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意识,所教的学生自学能力好,解题能力强。

[案例]一题五解,妙在其中。

在学习了直线方程的五种形式后,笔者留给了学生一道作业,收交后从中整理出了五种不同的解法,开了一节“体会”课。

题目:过点)1,2(P ,作直线l ,与x 轴、y 轴正半轴分别交于A ,B 两点,O 为原点,求ABC ∆面积的最小值及此时的直线方程。

学生A :设直线方程为)2(1-=-x k y令0=y 得kk x 12-=,令0=x ,得k y 21-=B A ,∴两点坐标为)21,0(),0,12(k B k k A --B A , 是l 与x 轴、y 轴正半轴的交点⎪⎩⎪⎨⎧>->-<∴0210120k kk k)414(21)21(122121k k k k k OB OA S AOB --=-⋅-⋅==∴∆ 由04,01>->-k k ,有4)4)(1(241=--≥--k k k k 当且仅当k k 41-=-,即21-=k 时k k 41--最得最小值4AOB S ∆∴的最小值为4,此时l 方程为042=-+y x学生B :设l 的方程为)0,0(1>>=+b a b ya x点)1,2(P 在l 上,112=+∴b a 又b a b a 12212⋅≥+421≥∴ab当且仅当2112==b a 即2,4==b a 时A OB ∆面积ab S 21=有最小值4,此时l 方程为124=+yx学生C :由解法1可知)21(1221k k k S -⋅-⋅=整理得01)2(242=+-+k S k0144)2(4,2≥⨯⨯--=∆∈S R k ,解得4≥S 且当4='S 时21=kAOB ∆∴的面积最小时,l 的方程为042=-+y x学生D :由解法(2)可知:112=+∴b aAOB ∆∴的面积最小值为4,此时l 方程为124=+yx学生E :如图过点P 分别作x 轴、y 轴的垂线,并设BPN PAM ∠=∠=θ,则AOB ∆面积4tan cos 2122tan 2cos 212tan 2221cos 12122=+≥++=⨯⨯+⨯⨯+=++=∆∆θθθθθθBPNPAM S S S 当且仅当θθtan 2cos 21=即21tan =θ时,S 有最小值,此时21-=kl 的方程为042=-+y x 实际上,任何主导作用下的教,都要落到一个相对独立的主体身上,教师教的一切内容都要通过一个独立的主体为载体和中介而发生作用,就理论上讲,教师讲解本身不是目的,而是为了唤起学生学习的愿望,启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的手段。

以上的五种方法概括起来无非是判别法和利用均值不等式法,但其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体现得淋漓尽致,各种数学思想得到发展,整堂课中用了同一题目引导学生转换视角寻求不同解法对学生创造性能力的提高大有裨益,突破思维定势不拘泥于常规的课堂教学法,课前思考,课中品味,“教”是为“不教”。

解法的巧妙与其独到之处是长期对学生自主探索培养的结果,要做到“不教”,对于教师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教师应充分利用教材,积极开展自主学习与探究式学习。

(三)用教材搭建创新的平台,以课堂作为合作的阵地。

新教材的编写很大程度上体现了编者们对于广大中学教师的迫切期望和要求:创新与合作。

这是关于教法与学法上需要不断探索完善的观念,新教材为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在一次听一节“点线距离公式”的解析几何课时,讲课教师就充分利用了新教材的特点,上了一节“尝试性问题”课,其问题如下:求如下点P 到直线l的距离。

(1)?,0:),4,2(==-d x l P(2)?,0:),4,2(==d y l P(3)?),0(0:),,(00=≠=+d B C Bx l y x P(4)?),0(0:),,(00=≠=+d a C Ay l y x P(5)?,0:),4,2(==-d y x l P看似平凡的小问题,却使我们看到了一节生动的好课,说明它堪当助猜,启证分式的重任,请看:(1)(2)告诉我们下手不难(还“负责”特例检验),(3)(4)的结果分别为B CBx d +=0和A cAy d +=0,从而预示一般公式的形状和结构,(5)“负责”两件事,①剔除假猜想:B A cBy Ax d +++=00和B A cBy Ax d +++=00,以其结果2引向有根的猜想;②其求解过程提示了证明的途经(画坐标线时,正好交出一个直角三角形)。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平凡的小题,却像“基因组”一样孕育了我们期盼的知识生长过程中的坑坎波折,教学中师生不断的交流与合作,以“尝试性”教法拉动教学设计的过程,调动每个人的每根神经,教无定法,创新是教学的灵魂,教学中,以教材为基本,充分发挥教材的指导作用,又不拘泥于教材的题型设计,“变式”、“拓展”大胆运用,以合作学习为学习的手段,充分 利用好课堂的40分钟,积极探寻更好的教法与学法。

同时,我们会从对它的探索求解中认识“旧方法”之不能与不足,从而呼唤新知新法的降临,它无异于沧海的航船、通幽的曲经。

创新需要更大的勇气,合作需要更多的智慧。

新课程的改革中,我们面临着许多的困难,只有不懈的努力,不懈的钻研,满怀信心面对每一个挑战,始终将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扎扎实实的将理念落实于实际的教学之中,定会走在课改的前列,为新课程推进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