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明月 走月亮》公开课教案_1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5篇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5篇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篇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
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2.交流记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二)学词1.出示词语。
淘洗柔和坑坑洼洼浇灌银毯闪闪烁烁风俗运载低垂气息沟水汩汩2.学生自由读。
北师大版《走月亮》 教案

北师大版《走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的写作特点。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学会通过关键词概括文章主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学会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2)学会珍惜亲情,关爱身边的人。
(3)激发学生对自然的热爱,培养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分析课文结构,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引导学生从文中提取有用信息,进行思考和分析。
三、教学准备1. 课文课件或黑板。
2. 生字词卡片。
3. 相关背景资料。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课文作者及背景。
(2)学生朗读课文,感受文章氛围。
2.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读,勾画出生字词。
(2)教师讲解生字词,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理解课文(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4. 分析课文结构(2)教师点评,引导学生了解文章写作特点。
5. 情感教育(1)学生讨论作者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2)教师引导学生珍惜亲情,关爱身边的人。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3. 调查家人对家乡的了解,分享彼此的故事。
六、教学过程6. 探究活动(1)学生分组讨论,探讨文章中描绘的景色和情感之间的关系。
7. 应用拓展(1)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谈谈对家乡的情感。
(2)学生进行写作练习,以“我心中的家乡”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八、课堂小结九、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根据课文内容,写一篇读后感。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二 明月 走月亮》优质课教学设计_2

《走月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四个生字,运、载、拱、烁(找出其形近字或同音字,在对比记忆中拓宽学生的识字量。
学生可以利用已有的识字经验进行认读,与已认识的字进行对比认读,如“运——远、洪——拱、”值得关注的还有“载”正确读音是——zài。
2、会写田字格里的十个生字。
照、阿、满、味、灰、抱、运、载、温、暖(注意满字的结构是左右结构,不要写成上下结构,温和湿要区别记忆)教学重点、教学难点:正确认读生字,会写田字格生字。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 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
走月亮语文教案6篇(课文《走月亮》教案)

走月亮语文教案6篇(课文《走月亮》教案)下面是分享的走月亮语文教案6篇(课文《走月亮》教案),欢迎参阅。
走月亮语文教案1《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主题单元——明月单元的一片精讲课文。
这是一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的充满了诗情画意的抒情散文。
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深沉。
首先,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而且此句反复出现,流畅的将作者走月亮到溪边、果园、庄稼地的所见所闻,所感所想串联了起来,让文本结构清晰而完整。
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如“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林间的大道和小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不仅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教学本课,我将学生的能力训练点放在了有感情的诵读课文,认识排比句体会这种修辞手法的妙处上,放在了层层质疑中,明了文章布局谋篇上,放在了合作小组利用“读、画、议、展“的方法进行文本阅读和理解上。
课堂教学如预设的一样,让我欣喜。
本课教学设计我预计了四个环节。
一是初读课文,对前置性字词学习予以复习,初步感知课文内容,二是理清文章脉络,明白我和阿妈走月亮去了溪边,果园,还有许多的地方。
第三个环节:以探究点“我和阿妈每到一个地方都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为统领组织同学自读勾画,小组交流,明确内容,展开小组间的竞赛,对学习成果予以汇报,随机穿插优美句段的朗读指导,让孩子在美读中感受夜晚月光照耀下田间地头的美景,我和阿妈走月亮的愉快幸福心情。
第四个环节:巧设疑问“课文的前三个自然段一点都没用,下次编入课本干脆取了它吧?”让孩子在争辩中明了交代事件的文章一开头必须写明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周围的环境以及人物,这样文章才能完美。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2明月 走月亮教案

1走 月 亮2 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①这句话交代了什么?]段导读:总体交代月亮升起来了。
盘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是在洱海里淘洗过吗?[②这句话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写出了月光的什么特点?]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③这个句子有什么特点?接连用了四个“照亮了”有什么作用?]3段导读:写出了月亮、月光的特点,为“走月亮”制造氛围。
时候,阿妈喜欢牵着我,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着。
走啊走,啊,我和阿妈走月亮![④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⑤加点的词语让你有什么感受?]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⑥从这句话中你能感受到什么?]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裳,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❶许多新鲜的花瓣……[⑦这句话写了什么内容?]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我们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4[⑧这句话表达了“我”怎样的心情?]1☜ 2 ①交代了时间、月亮升起的地点及方向。
②比喻。
写出了月光柔和、妩媚的特点。
③重点句解析:这句话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勾勒了一幅山村月夜图:柔和的月光下,高高的山头,村头的树、林间的路,呈现出幽静、美好、祥和的环境。
连用四个“照亮了”说明了月光的皎洁以及月亮的伟大。
3 ④在这样美丽的月景下,“我”和阿妈去散步,“我”既高兴又激动,同时也照应了文题“走月亮”。
⑤可以感受到花香沁人心脾,月光如水般倾泻下来。
⑥难句解析:“抱”用得十分巧妙。
月光下,每个小水塘中都映出月影,如同母亲怀抱着孩子,充满了温馨、甜美之情。
在作者的眼中,小水塘也变得可爱起来,这都源于美好的意境、快乐的心情,让人读后心中也涌起浓浓的暖意。
❶载,在这里读zài ,不读zǎi。
⑦写了白天与阿妈在一起的乐趣,洋溢着浓浓的亲情。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0篇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0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要怎么写好教案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年级语文上册《走月亮》教案1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统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抒情散文。
课文描写“我”和阿妈在月光下“走月亮”时的所见和所感;全文语句优美,意韵悠长,情感深沉,充满了诗情画意。
重点:通过文章优美的语言,感受作者在“走月亮”的过程中的所见,所感,所想。
通过课程的讲解,能与作者感同身受。
难点:因为“走月亮”这种习俗对于生活在都市里的孩子来说,是非常陌生的,如何联系孩子的实际,让他们感受到文章中作者走月亮的快乐?全篇文章思路:先切入孩子们散步经验,然后再让孩子们联系实际,然后抓住“奇妙”二字,贯穿全文的所见,所思,所感。
二、教学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7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重点指导“卵”“俗”的书写;2.弄清楚作者走月亮时的所见、所思、所感。
3.联系自己生活体会,通过文字,感受作者为何在走月亮时感觉特别的快乐?4.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4自然段;三、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月亮图)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它是那样明亮,那样柔和,古往今来,这一轮明月让无数的文人墨客为之沉醉,为之赞叹;李白曾经在月色写下了《古朗月行》,苏轼在月色中写下来《水调歌头》。
如今的月色和那时的月色几乎也无太大的区别,那我们现代人会在月色下做什么呢?2.请同学们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在月色下做过什么事?预设答案:散步、逛街、看星星3.下面,老师给你们介绍一位好朋友,他叫吴然,是白族人,生活在云南普洱,我们一起来看文章,看他在月色下做什么。
预设答案:走月亮(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我们从题目知道了,吴然啊,他在月色下和阿妈走月亮。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明月 走月亮》公开课教案_1

走月亮教学设计第一课时一、师生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和妈妈一起散过步吗?你们去过什么样的地方?当你和妈妈在一起时,你有什么感受?今天,就让我们跟随一位小朋友和她的妈妈一起散步,再来感受一下吧。
(板书课题:走月亮)二、学习生字词1、教师朗读课文,配以多媒体课件(文章伴随着钢琴曲出示)。
2、学生自读课文。
(先要求学生独立阅读,初步扫除语言障碍;再请学生在小组中互相帮助纠正读音;最后点名分段阅读课文,达到全班师生集体正音。
)3、分段检查(开火车分段朗读课文)4、交流不明白的词语此时教师可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5、认读生词。
(自读,指读,开火车读)教师此时要特别注意指导“载”的读音,在这里是“运载(zài )”。
6、让学生说说自己记住生字的方法。
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通过读课文,谁能说说“走月亮”是什么意思?2、本文讲了一件什么事?3、读完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感受?第二课时一、导入师:这节课,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品读课文(一)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然后找出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并试一试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全班交流,指导朗读。
1、学生可能谈到秋天月夜的美好。
第二自然段:秋天“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照亮了……也照亮了……”月光洒满人间,月光下的各种景物清晰而又静谧,这迷人的月夜使“我”和阿妈感受到月夜景色的美好。
(让学生根据文本展开想象,月光还照亮了哪些地方。
)第四自然段: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月光下的溪水清澈美丽,“我”和阿妈欣赏到清澈美丽的溪水,闻到了溪水中山草和野花的香味,看到倒映在溪水里的月亮,看到了鹅卵石间的无数个可爱的小水塘和倒映在小水塘里的数不清的月亮。
北师大版《走月亮》 教案

北师大版《走月亮》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欣赏月光下的美景,提高审美能力。
(3)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作者对家乡、对亲人的热爱之情。
(2)培养学生的亲情观念,懂得珍惜家人。
(3)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1. 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 学习生字词,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 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三、教学难点1. 理解课文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 学会从多角度分析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 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四、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月光下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感受课文所描绘的美景。
2. 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1)播放月光下的美景视频,引导学生感受月光的美丽。
(2)板书课题《走月亮》,让学生齐读课题。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朗读课文,感受作者的语言风格。
(2)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3. 合作讨论(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修辞手法有哪些?作者是如何描绘月光下的美景的?(2)全班交流:各组分享讨论成果,互相学习。
4. 分析与鉴赏(1)引导学生分析课文中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情感。
(2)让学生联系自己的家乡,谈谈对家乡的热爱之情。
5. 情感升华(1)引导学生懂得珍惜家人,培养亲情观念。
(2)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增强环保意识。
6. 课堂小结7. 作业布置(1)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写一篇关于家乡的美景的作文。
(3)观察大自然,拍摄一张月亮的照片,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语文北师大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1

《走月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会认“淘,洼”等七个生字,会写“盘,柔”等6个生字。
理解“风俗、柔和、闪烁”等词语。
2、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选择喜欢的段落背诵。
3、情感目标通过品味语言的美,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
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以及“我”的幸福与快乐。
教学重难点:品读语段的美,感受月光下魅力的景象。
体会文中快乐、幸福的亲情。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预习重点:1、重点生字:盘、柔、牵、俗、兔、银。
2、品读语段的美,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色,体会我和阿妈浓浓的亲情。
3、边读书,边做批注笔记。
本文是抒情散文,学生接触的很少,可以让学生根据课本20页金钥匙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和散文的有关知识,尤其是散文的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并把它们记录下来,并提出不懂的问题。
一、导入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 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二、出示课时目标1、自学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柔和、风俗、田埂、坑坑洼洼”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整体感知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小组交流,检查预习情况1、下面小组开始检测读书情况,教师巡视。
2、小组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3、小组检查课文的主要内容。
四、全班交流1、小组课文朗读汇报2、汇报生字词学生汇报:我们小组来汇报生字,先看X字,我有好办法记住这个字。
课文词语中X 字的意思是_____。
四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明月4走月亮备课教案北师大版

走月亮【教材分析】本单元以“明月”为主题,《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是作家对童年时代美好的回忆,充满童真童趣。
第一、第二自然段,作者以月、山、树、路等自然景象,寥寥几笔便勾画出一幅山村月夜图,树与山融,月与人融,创设了一个静谧、美好、祥和之境。
在这样的境界里,快乐、幸福之情,恬淡、雅静之趣跃然可见。
三次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却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
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不仅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得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容相沫的爱。
【学情分析】这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
在教学本文时,需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创设情境,品读感悟,使学生不仅感悟到温馨、快乐、幸福的亲情美,而且体会到月色下的意境美。
但根据学生的朗读水平,要读出意境并不容易,所以需要利用课件及教师的语言创设情境,把学生带入意境。
让学生在读中感知,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受到情感的熏陶。
以读代讲,通过“品读”来代替文章的讲解,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品味重点语句,体悟感情。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本文分一个课时来授课。
教学中,要通过读引导学生透过文字想象画面,让学生在轻声、自由读的同时边读边想象。
在学生脑海中呈现一幅幅的画面,教师适时引导学生再去读书,想想怎样读,才能读出画面的境界,读出画面的情感,实现从画中再到语言文字的回环过程。
读与品味语言相结合,着力引导学生加以品味,引导学生学会借助字典、联系上下文、联系生活实际等方式理解、品析语言。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2、过程与方法:在读中感受月下景色的美丽。
体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并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细心体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

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走月亮》教案篇一教材分析《走月亮》是北师大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我国南方一些地区的习俗,常在有月亮的晚上,到户外月光下游玩、散步、嬉戏,为“走月亮”。
“走月亮”不同于在月光下赶路,也不是满怀心事地走在月光下,而是特意到月光下走,散步,因此“走月亮”的说法充满了诗意。
学情分析本班共有学生61人,大部分学生基础较好,进入第二单元的学习,正值农历八月十五中秋佳节,良好的背景为学习本文奠定了基础。
但我们身处北方,因此对走月亮这一习俗不够了解,因此课前应让学生多做以了解。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了解“反复”这一形式的表达效果。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积累好词佳句。
2、过程与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通过想象理解课文内容,在感情朗读中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体验月下景色的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壮丽山河的感情。
体会浓浓的亲情,激发学生爱父母,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操。
教学重点和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课件展示秋夜月景图,一个小姑娘在明亮的月光下,甜美的想象和阿妈一起散步时的情景,并配上音乐。
学生欣赏后谈感受。
2、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多媒体播放朗读录音,并配以《月亮船》,文章内容随着朗读滚动着显示在屏幕上。
2、学生自读课文。
3、交流不明白的词语。
教师向学生介绍云南、洱海、白族。
多媒体出示有关云南风景图片,使学生对美丽的云南风景有初步的印象。
4、通读课文,画出自己喜欢的词语、句子,作批注。
(思考这些词句表达了怎样的感情?并在读的过程中想象美丽的画面。
)三、品读课文1、找出文中喜欢的地方,有感情地朗读,并说说为什么喜欢。
师:请同学们体会着月色下的`美好意境自读课文,并找出你最喜欢的自然段,多读几遍,试一试怎样才能读得更好。
北师大版语文四年级上册《走月亮》教学设计

借助在线教育平台、社交媒体等工具 ,实现线上线下的互动教学,提高教 学效率。
鼓励学生自主寻找和分享学习资源
学习资源推荐
引导学生利用图书馆、书店、互联网等途径,自主寻找与课文相关的学习资源,如背景资料、作者介绍、作品赏 析等。
学习资源共享
鼓励学生将找到的学习资源进行分享,可以是口头分享、书面报告或电子展示等形式,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 作。
小组合作法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 共同探究课文中的主题和 意义,提高学生的协作能 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朗读指导法
通过教师范读、学生自读 、互评互读等方式,提高 学生的朗读水平和理解能 力。
03
教学过程设计与实施
导入环节:激发兴趣,引入课题
情境导入
通过播放柔和的月光音乐,展示美丽的月夜图片,营造宁静、温馨的课堂氛围 ,带领学生进入月夜的世界。
05
教学资源开发与利用
挖掘教材内外的教学资源
教材内资源
充分利用《走月亮》一课的课文内容,包括课文中的生字、生词、句子、段落和 篇章结构等,作为教学的基础资源。
教材外资源
结合课文主题,引入相关的课外读物、诗歌、散文等,丰富学生的阅读体验,拓 宽视野。
利用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丰富教学手段
多媒体技术
运用PPT、视频、音频等多媒体手段 ,创设与课文内容相符的情境,激发 学生的学习兴趣。
THANKS
感谢观看
及时总结教学经验,优化后续教学
分析教学效果
对本次教学进行总结分析 ,评估教学目标是否达成 、教学方法是否有效以及 学生反馈情况等。
反思教学不足
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 不足进行反思,思考如何 改进教学方法和策略,提 高教学效果。
2023年《走月亮》 教案_1

2023年《走月亮》教案2023年《走月亮》教案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3、正确认读本课4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过程与方法:1、在学习过程中,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2、展开小组组讨论,对课文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新课师:孩子们,你们在晚上总能见到月亮,你眼中的月亮什么样?(学生交流)月亮下的景物又是什么样?(交流、讨论)今天我们就和一位朋友一起去《走月亮》好不好?(好)板书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认识新词1、学生自由读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问老师,同学,等方式来解决;2、在读文过程中,勾画出自己不明白的地方;3、谈一谈读完课文后的感受;4、“是呀,如此皎洁的月光,如此美丽的景象给我们带来了诗一般的意境,让我们感受到了爱的怀抱是如此的温馨。
”接下来,我要看一看词语宝宝是否找到了主人。
三、品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我们已经初步感知了月光下的美妙,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先欣赏一下老师给你们带来的一首歌曲,(欣赏《月亮船》,会唱的跟着唱,随着做一些简单的动作),歌声是如此的甜美,文中的语言描写又怎样呢?听老师读课文,闭上眼睛感悟月光下的美好意境。
(听读课文,想象画面)慢慢地睁开眼睛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自由谈感受)。
那就让我们再次走进课文用心来体会它的美吧!自由读文并思考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自由读课文,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再在全班交流)预设:1、月儿是那样的明亮,月光是那样的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师:应怎样读这么祥和的山村月夜呢?(指导学生朗读)想一想它还有可能照亮什么地方?(进行发散思维训练)2、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第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师:读的可真好,你能想象当时的画面吗?(说一说)这么迷人的夜晚,动听的旋律,谁还想读?3、阿妈温暖的手拉着我……在我仰起脸看阿妈的时候……走着,走着……师:此时此刻你感到了什么?(说一说,突出主题——爱)这诗情画意般的__,把我们带入了爱的天堂,到处充盈着快乐,幸福温馨,甜美之情。
北师大版四年级语文上册《 明月 走月亮》公开课教案_22

《走月亮》教学设计单位:姓名:《走月亮》教学设计教材简析:《走月亮》北师大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优美的抒情散文。
本文语言看似平白,但韵味无穷;语言浅近,但情深沉。
首先,反复写到“我和阿妈走月亮”,看似重复,实则妙笔之句,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无比幸福和喜悦之情,细细咀嚼这种情致、意趣,虽是秋夜,却让人心中涌起融融的暖意。
其次,排比句式的大量使用,如“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林间的大道和小路……”“走过月光闪闪的溪岸,走过石拱桥,走过月影团团的果园,走过庄稼地和菜地……”不仅增强韵律感,使语言富有气势,更使描写细腻,形象生动。
让人在脑海中呈现的不仅仅是一路美丽的景致,而更多的是真真切切的情,相融相沫的爱。
文本优美的语言和真挚的感情给读者带来情感的熏陶、审美的愉悦、思想的启迪,是指导学生感悟语言,学习语言运用的好文本。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2.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练习独立识字。
积累文中优美的句子,背诵喜欢的部分。
3.在学习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进行创编,提升语言表达能力。
4.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结合生活体验,发挥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体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一句反复出现在表达情感和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初步感受散文的特点。
教法:情景教学法、赏析教学法学法:阅读批注、诵读品味、合作交流法教学用具:课件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略)教学目标:1. 会认“淘、洼”等七个生字,会写“盘、柔”等6个生字。
理解“风俗、柔和、运载、闪烁”等词语。
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初步理解课文内容。
3. 选择喜欢的段落练习背诵。
教学准备:学生:预习课文,书写摘录笔记。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用具:教学课件教学过程:一、直入质疑1. 板书课题,质疑。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

北师大版小学四年级上册语文《走月亮》教案篇一教学目的:⑴通过朗诵,调动所有感官领会月色下的美妙意境。
⑵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领会月光中作者取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领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进入本文所营造的宁谧、淡中蕴浓的气氛。
教学难点: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的美丽景象,领会月光中作者取得的无限乐趣,并由景及情,领会“我”和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你仔细看过晚上陪伴我们的月亮吗?听一段体现月夜静谧的音乐,放朦胧的月景图。
师:让我们把耳朵、眼睛、鼻子和心都唤醒,带着它们去月光下散漫步。
板书课习题:《走月亮》评价课习题读法,重新试读。
(轻而柔)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打开课本,咱们到书本上去看看月亮。
请大家自由朗诵课文,并感受课文哪些地方吸引了你?三、再读课文,研读重点师:要想走月亮,先得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来读读,连课习题读读。
师:这不是月亮升起来,月亮什么时候升起来?生:晚上。
师:晚上四周环境有什么特点?生:很安静。
师谁再来读,接着读。
师:还没读过书的请举手。
请你读。
生读:月儿是那样明亮,月光是那样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师:挺好!谁还想读?师:读得有点急。
“柔和”的月光是什么样的?谁能读出来?师:下面我需要课堂特别安静。
注意听!听我读这三个“照亮”,你能听出什么味道?是从远处照到近处呀,还是从近处照到远处……看听不听得出来。
师:远处的景物在月光朦胧中能看分明吗?(生齐:不能)所以读起来模含糊糊,到了村头的大青树就看得分明点了,看得最真切的是脚下的路,所以就有不同的读法。
谁能读读?生读。
(学生读得很好)师:踩着月光的银辉,我和阿妈走月亮。
这柔和的月光,团团的月影中一定有很多地方吸引了你,快快带着你的眼睛、鼻子、耳朵和心一起走月亮,并与你的小搭档交流并分享。
Ppt溪边田埂视觉(眼看)听觉(耳听)嗅觉(鼻嗅)感觉(心想)重点报告讨论点⑴ 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四年级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

四年级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四年级语文《走月亮》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识字,学会本课的6个生字,认识7个生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生活细节的能力。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体会月光下作者获得的无限的乐趣。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结合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感受文章的意境美教学准备:课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识记理解新词。
2.熟读课文,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意境和情感。
一、导入新课1.(出示月亮)同学们,看到月亮,谁能吟几句有关月亮的诗词?2.古人总是仰望柔情似水的月亮,埋头创作了许多流芳百世的诗词,也让我们产生了无限的遐想。
除了这些古诗,还有许多美妙的歌曲陶冶着我们的情操。
你们想听吗?老师今天给大家带了一首动听的《月亮船》,希望大家静下心来,认真地听,细细的品,让月夜的温馨、月光下妈妈浓浓的爱走近你我的心田。
(播放《月亮船》)。
吟过古诗,赏完歌曲,我们的心情也如同月夜一样平静,伴着妈妈的笑眼弯弯,我们感觉好幸福!让我们在这种心境下跟随作者一起到月光下散步,一起走月亮!(板题:走月亮)读课题。
二、识字学词(一)识字1.自主识字。
①请同学们翻开书,默读课文,利用课后拼音认识生字并注音,标出文章段落序号,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②学生自学,老师巡视。
设计意图:告诉学生将要学习的内容,使其明确教学目标。
让学生知道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并知道怎样才能学好。
确保学生自学的时间,使其能自主、自由地学习。
2.交流记字方法。
①课件出示生字,学生自由读。
(要求读准字音,声音洪亮。
)②引导学生运用学过的识字方法识字(如形近字比较的识字方法,如“兔”和“免”,“俗”和“裕”。
)3.指名读生字。
4.齐读生字。
(二)学词1.出示词语。
淘洗柔和坑坑洼洼浇灌银毯闪闪烁烁风俗运载低垂气息沟水汩汩2.学生自由读。
北师大2001课标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二 明月 走月亮》优质课教学设计_1

《走月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景。
2、体会“我”与阿妈之间浓浓的亲情。
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从语言文字中感受月光下美丽的景象,体会“我”与阿妈浓浓的亲情。
教学难点:充分调动学生的生活体验,发挥学生的想象,让画面浮现于学生的脑海中,激起学生读的欲望,让情感在读中体悟、升华,真正使学生感受文章的意境美,品味文章的语言美。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师:(播放图片)在这么美的月色下,能被妈妈温暖的手牵着,看月光流水,听鸟语花香,那是一件特别幸福的事。
这节课就让我们再次随着作者一起和阿妈手牵着手漫步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走月亮”吧。
二、复习巩固推火车读词语,巩固字词。
(出示幻灯片)三、出示学习目标四、整体感知课文师:请同学们自读课文,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然后找找文中出现了几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每次“我”和阿妈都是在哪里走月亮?学生自读课文,并交流:第一次,在小路上走月亮。
第二次,在小溪边。
第三次,在田埂上。
第四次,只是静静地走着。
走过了许多地方。
过渡:“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句话将我和阿妈走过的这些地方很自然串连在一起,使这篇文章结构清晰,自然。
那么,我每到一个地方都看到些什么,听到些什么,又想到些什么呢?五、任务导学,理解课文。
(一)学习第一部分1、请同学们出声朗读1—3自然段,我和阿妈在小路上走月亮时都看到了什么?他们的心情是怎样的呢?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这月亮还会照亮哪些地方呢?(二)学习第二部分1、自由朗读4、5自然段,思考我和阿妈在小溪边走月亮时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又想到哪些往事呢?2.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①你闻到了什么?画出小溪流香的句子。
②你看到了什么?(重点体会“抱”的温暖)师:每个小水塘里都“抱”着一个月亮,为什么说“抱”呢(是因为许多鹅卵石中间,有一些水,是个圆圆的小水塘,水面上映着月亮倒影,就像环抱着月亮一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激情导入
师:(出示月亮图片)同学们,看到这幅画面,你想说些什么?(自由发言)
预设: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圆圆的月亮像个大玉盘;我想到了有关月亮的诗句: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师:多美的意境呀,在和上一首曲子就更美了,听,这是什么?哦,是贝多芬的《月光曲》,让我们伴随着这优美的旋律,一起和阿妈手牵手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去走月亮吧!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走月亮》(板书,指导读课题“走“缓慢地;月亮轻轻地柔柔地静静地)二、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情感
师:我想伴着这音乐读一遍课文,你们愿意给老师这个机会吗?(愿意)
师: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听老师读课文,边听边体会月色下的美好意境。
(生听读课文,想象画面。
师范读)
师:慢慢地睁开你们的眼睛,告诉我你此时此刻的感受。
生谈感受:甲1:这篇课文很美。
甲2:课文写的很温暖。
甲3:我感到母女的感情特别深。
甲4:我感觉到了快乐。
三、默读课文,理清脉络
师:你们听得真认真,说的可真棒!这么美的文章你肯定还想在读,请同学们按照老师的要求快速默读课文,一会咱们交流。
学生交流:《走月亮》描写了()和()在月明之夜手牵手()的情景。
()的月光下,阿妈牵着“我”的小手,走啊走,走过(),走过(),走过()……处处体现出“我”的()、()之情。
一(1-3)月亮升起来了;二(4-5)小溪边走月亮三(6-7)田埂上走月亮四(8-9)多美的夜晚啊。
四、细读品味,理解感悟。
师:你们可真会学习,这篇文章描写的景色怎样?(美)哪儿美?怎么美?请你们再次走进课文,把你觉得美的语句画一画,多读几遍,并写一写感悟,一会交流。
(一)学习第一部分
(出示第一部分文字)
1. 引导理解“秋天的夜晚,月亮升起来了,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
”重点体会“从洱海那边”升起来的意境。
①要想走月亮,得先让月亮升起来,哪儿写月亮升起来了?谁想读读。
②月亮已经升起来了,为什么偏偏还要加上从洱海那边升起来了呢?为什么不说从花园那边升起来?③引导体会:天上一轮月亮,水中一轮月亮,天上的月亮静静的,水中的月亮随波荡漾的美景。
④齐背这几句话。
2. 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重点体会:
“月亮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亮了,照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3.在这样的情境下,“我”和阿妈在洒满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心情怎样?把你的感受读出来。
4.学生配乐朗读。
总结:多么温馨的月光小夜曲呀!我和阿妈来到哪走月亮?
(二)学习第二部分
1.指名配乐朗读。
学生想象,体会。
理解: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
读这句时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溪水在唱歌,小溪边长满了山草和野花,一位阿妈牵着孩子的手,来到了小溪边。
闻到了野花的香味。
)
2.学生交流。
重点引导:哟,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重点体会“抱”的温暖)③此时此刻,文中的“我”是想到了什么?④假如是你是文中的孩子,此刻和妈妈在一起,你会做些什么?(结合生活经验感悟)
3.小结:是呀!其实,只要我们和阿妈在一起,不管做什么游戏,都会感到快乐!都会感到幸福!
4.把这种快乐和幸福传递给你的同桌,互相读一读。
(三)自学第三、四部分
过渡:老师领大家学习了第一、二部分,接下来请同学们独立阅读和分析,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你喜欢一个部分自学。
1.默读自己喜欢的段落。
要求:把你感受深刻的地方标记下来,可以是一个字,一个词语,一个句子,甚至一个标点符号。
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
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2.小组交流。
3.全班交流。
4.小结:是呀,我和阿妈走在这样柔和的月光下,伴着虫鸣、鸟飞以及果园那边飘来的果香,边走边聊,多么甜美、多么幸福呀!即使什么也不说,什么也不做,只是静静地走,温情也始终互相感染着,多美的夜晚啊!
五、合作探究
1、课文为什么反复写“啊,我和阿妈走月亮”?(这样反复地写,充分表达了“我”和阿妈走月亮时的幸福和喜悦之情。
它也是本文的线索,起到贯穿全文的作用。
)
2、为什么说这是一个“多美的夜晚”?因为这个夜晚有明亮的月亮,有美丽的风景;在走月亮中,还感受到阿妈的温暖和我们之间浓浓的亲情。
六、播放视频歌曲《母亲》,情感升华。
孩子们,看到文中的孩子和阿妈在一起度过的幸福时光,你们有没有和妈妈在一起感到幸福的时刻?(自由发言)
说到亲情,我们眼前会浮现出这样的画面:小路上妈妈伸展双臂迎接蹒跚学步的幼儿,风雨中爸爸手持雨伞呵护着放学归来的孩子,月夜下奶奶教孙子数天上的星星……
在浓浓的亲情中,我们学会了独立行走,我们一步步长大成人。
这伴随生命每一刻的亲情,你感受到了吗?
我能运用修辞手法(比喻、排比等)赞美亲情:
母爱像一杯浓浓的香茶,饥渴时给我们带来芳香;母爱像一道-------------------,失落时给我们带来希望;母爱像一轮火红的太阳,-----------------------------;母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