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经济工作总体思路25页PPT

合集下载

省委书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书记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省委书记在全省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提纲在当前我省经济回升向好、形势仍然十分复杂的背景下,我们召开这次全省经济工作会议,总结今年工作,安排明年任务,对于动员广大党员干部统一认识,坚定信心,卓有成效地推进各项事业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做好明年的经济工作,最根本的是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科学发展观,是指导我们思想和行动的总纲;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是安排部署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遵循。

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高瞻远瞩,重点突出,指导思想明确,工作部署周密,每段论述和每项要求都有着深刻的含义。

各地各部门一定要认真学习领会,结合实际抓好落实。

关于明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工作,全国同志将作具体部署,这里我先讲几点意见。

一、正确把握当前经济形势,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从去年四季度到现在,我们经历了新世纪以来经济发展最为困难的一年。

面对严峻的形势。

全省上下坚决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计划和政策措施,坚定信心、攻坚克难,努力化危为机,扎实做好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各项工作,有效遏制了经济增长明显下滑态势,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

主要表现为:全省经济增长逐季回升,预计全年生产总值增长10%。

特别是在钢铁等支柱产业受到严重影响、产品价格大幅下跌的情况下,全部财政收入增长7.5%,地方一般预算收入增长8.1%,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3%以上,实属不易。

稳住了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这个基础,粮食生产实现连续六年增长,主要农产品供给充裕。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万亿元大关,增速居全国前列,谋划实施了亿元以上项目2000多个,铁路、公路、港口等基础设施投资为多年来力度最大。

信贷规模大幅度增长,截至11月底新增贷款3555亿元,是去年全年的3倍多,而且资金投向不断优化。

节能减排成效明显,在去年降幅成绩受到国家表扬的基础上,又朝着完成“十一五”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

本刊特稿深入理解和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基本内涵和重大意义◎中央宣讲团成员民政部副部长詹成付“‘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 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 第一个五年,我国将进入新发展阶段。

”这是以习近平 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把握国内国际发展大势作出的 重大战略判断,指明了“十四五”乃至更长时期我国发 展所处的历史方位。

新发展阶段内涵丰富、意义重大,我们要深刻理解、学懂弄通,并在实践中自觉推进。

新发展阶段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中的大跨越阶段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 伟大的梦想。

众所周知,在近代,由于封建制度的腐朽 没落和帝国主义的侵略欺凌,中华民族陷入积贫枳弱、任人宰割的悲惨境地。

鸦片战争之后,中国人民和无数 仁人志士苦苦寻求中国现代化之路,但在半殖民地半封 建社会的条件下中国现代化不可能取得成功。

只有中国 共产党指引人民走上了现代化的正确之路,并不断取得 惊人的成就。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斗,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于1949年建立了新中国,确立 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 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

从1949年到1978年,党领 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 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有效维护了国家主权和安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迈出了坚实步伐。

改革开放以来,邓小平同志提出了 “三步走”战略:第 一步,到20世纪80年代末解决人民温饱问题;第二步,到20世纪末使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世 纪中叶基本实现现代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进入 21世纪,党又提出,到建党100年时全面建成惠及十几 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年,到新 中国成立100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 主义现代化国家。

党的十九大站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对 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作出分两个阶段推进的战略安 排,即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本世纪中 叶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 强国。

国内国际形势政策教育讲座讲稿doc

国内国际形势政策教育讲座讲稿doc

本学期形势政策教育方案2011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和辛亥革命100周年,也是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的开启之年。

今年10月,党中央将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

下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紧密结合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的实施,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和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念,凝聚力量,为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

本学期学院形势政策课程安排要按照教育部总的要求,结合学院的实际情况,由各系按各年级学生数合班进行安排上课。

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要求统一。

教师由各系党支部书记、副书记担任。

可聘请学院领导、学工部领导、思政课老师担任。

课时费按照批准的课表与教学情况由思政部统一发放。

要求各系在10月28日前报方案。

讲授要点如下:国内“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一、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成为青年学生的自觉追求和共同的精神支柱党中央决定在今年10月召开十七届六中全会,研究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问题。

大力推动社就要坚定不移地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化。

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思想精神上的旗帜。

中国共产党已经成立90年、在全国执政62年、领导改革开放33年,推动中国发生了人类历史上少有的深刻变革和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从本国国情出发,依靠自己力量开辟的创新之路,是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国对世界的历史性贡献,是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最重要、最鲜活、最有力的教材。

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

当前,在青年学生中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一是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精神,引导青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历史责任感和使命感,把个人成长进步与党和人民的事业紧密结合起来,激励青年学生怀抱崇高理想、充满奋斗激情,努力学习,在为党和人民建功立业中实现个人的人生价值。

讲稿: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方位

讲稿: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方位

正确认识国际国内形势,准确把握中国发展方位一、我们为什么要经常讲形势?1、经常讲形势是我们高等学校培养目标的要求。

青年是国家的未来。

青年一代对21世纪世界政治、经济战略格局能否有一个恰当的把握与判断,对我国在国际战略格局中的应有位置以及应取的正确战略对策,能否有一个正确的理解与认识,对于我国在新世纪能否坚持改革、发展和稳定,坚持把发展作为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专心致志搞建设,增强综合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帮助学生和教职工了解形势,干部必须先学一步,“以其昏昏,使人昭昭”是不行的。

通过学习,努力做到: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师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努力帮助他们学会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观察、分析国内外形势,全面准确地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2、正确认识形势是我们干部自身发展的内在需求。

现代社会经济、科技的迅猛发展,政治多极化的逐步演变,经济全球化的加速推进,使得我们生存的这个星球正在变成一个“地球村”,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联度越来越高(例如:在美国发生的“911”事件,就牵动了全球的神经;两次海湾战争的发生,国际石油供应格局的变化,任何一个大国都不敢掉以轻心;等等。

)。

而二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已经使得我国的综合国力获得极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我国与外部世界的联系日趋紧密,中国对国际事务的参与度也大大增加。

我们个人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未来紧密相联。

关心祖国的未来,关心国际事务,也就是关心我们自己的未来。

为此,作为一个现代人而言,要正确认识国内形势,正确认识我国在21世纪国际政治、经济战略格局中的战略方位,国际问题知识已成为现代人知识结构中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

二、关于国内形势1、关于国内经济形势2006年是“十一五”发展的开局之年,经济发展保持了增长较快、效益较好、物价水平较低的态势,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速度较快。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神解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神解读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神解读一、引言新发展理念是首次提出并系统阐述的重大理论成果,是新时代我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行动指南和行动纲领。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任务。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对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精神进行深入解读,并探讨其深度和广度。

二、概念解读1. 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在2015年9月在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提出的,是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汇聚我国梦的伟大实践中科学总结新时代我国发展经验、深刻把握世界新形势、适应国内新要求的重大理论成果,概括起来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

2. 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完整”指的是不片面、不偏颇地贯彻新发展理念,对新发展理念进行全面、系统的把握,不偏离、不变形发展理念的原意;“准确”是指要全面、深入理解新发展理念,不断提高对其内涵和外延的深刻认识,正确把握新发展理念的要求和目标;“全面”的意义是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全方位体现新发展理念在各领域的具体实践。

三、深度解读1. 创新新发展理念将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强调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创新不仅仅是指科学技术的创新,更是指制度、体制、管理方式的创新。

创新精神贯穿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各个方面,驱动着国家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

2. 协调新发展理念提出了协调发展的理念,强调各种资源要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形成良性循环。

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我们要看到协调发展的重要性,不仅要协调地区之间的发展,还要协调不同产业、不同领域的发展。

3. 绿色绿色发展是新发展理念的重要内容之一,要推动构建绿色经济体系,调整经济结构,改善环境质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我们要深刻理解绿色发展理念的内涵,将绿色发展理念贯彻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4. 开放新发展理念强调开放发展,提出了推进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要求。

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

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

《形势与政策》课程介绍开课单位:思想政治理论教学部课程性质:必修课总学时:18学时.学分:1学分适用专业:所有专业(大学一年级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等学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

形势与政策课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每个学生的必修课程,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着重要使命,具有不可代替的重要作用。

本门课程是由教育部根据中宣部关于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部署,每年制定两期形势与政策教学要点,于春、秋两季学期开学前印发全国各地教育部门和高等学校,作为教学参考资料。

教学任务:形势与政策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紧密结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际,针对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和思想特点,帮助学生认清国内外形势,教育和引导学生全面准确在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坚定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和决心,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伟大事业。

教学要求: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形势与政策课要根据新世纪新阶段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加强教育教学的针对性,要着重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和基本经验教育;进行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教育;进行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重大活动和重大改革措施教育;进行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策,世界重大事件及我国政府的原则立场教育;进行马克思主义形势观、政策观进行教育。

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点2009年是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推进“十一五”规划顺利实施的关键一年,也是应对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变化、保持我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重要一年。

2009年上半年高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要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30周年大会上重要讲话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有针对性地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认识当前国内外形势,统一思想,坚定信心,以实际行动投身到国家经济社会发展中去,为推动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而发奋学习。

形教课

形教课

一、正确认识当前我国经济形势,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控的预期方向发展。

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夏粮再获好收成,投资消费增长趋于协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取得积极成效,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进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

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问题还不少。

正确认识今年下半年我国经济形势,一是要清醒认识当前我国经济运行面临的困难和挑战,充分认识做好下半年工作对巩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取得的成效、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全面完成“十一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十二五”时期发展奠定较好基础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形势的分析判断和对工作的总体部署上来。

二是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这就是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提高政策调控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努力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把工作重点放在坚持搞好宏观调控上,以稳定政策为主基调,以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和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为宏观调控的核心,始终把握好政策实施的力度、节奏和重点。

三是要准确把握今年下半年经济工作的七项主要任务: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继续做好农业发展工作,抓好防汛抗旱、防灾减灾各项工作;继续构建扩大内需的长效机制;继续加强对经济结构调整的支持和引导;继续推进节能减排;继续深化改革开放;继续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二、气候变化与低碳经济候变化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

这并不是一个新问题。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谈谈大学生应如重点

结合当前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国家发展战略,谈谈大学生应如重点

中国经济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中国的经济正一天又一天的发展,这不仅仅是国家宏观调控的成果,更是我们人民对国家经济向好的信心,世界在变,中国在变,中国人民的生活也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

当前国内主要面临通货膨胀形势,经济增长速度回落:一是对2011年居民消费指数(CPI)的预测值。

主要研究机构在2010年11月份之前预测值都在4%以下,但自12月初纷纷大幅上调了原有预测值,目前对CPI 的预测已经均在4%以上,最高预测达到5.5%。

主要有:王志浩(渣打银行大中华区研究主管)预计CPI为5.5%;陆挺(美银美林中国区首席经济学家)预计为4.5%;中金公司和高盛的预测均为4.3%;中国人民银行通货膨胀监测分析小组、曹远征(中银国际首席经济学家)、刘世锦(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的预测均为4.2%。

二是关于2011年CPI走势。

主流观点均认为CPI呈前高后低的走势,月度涨幅的高点出现在上半年。

主要原因是:本轮通胀率加速上升是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的,这决定了2011年上半年翘尾因素比较大。

三是对通货膨胀原因的分析。

许多专家认为,除农产品价格上涨等推升2010年CPI的因素将持续存在外,2011年需要更加关注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和国内劳动力成本上升等因素。

对于国际输入型通胀压力的分析主要有:王建(中国宏观经济学会秘书长)估计,日本资产泡沫破灭后形成的坏账损失大约是资产泡沫高峰时价值的10%,美国资产泡沫只要破掉5%就是大约30万亿美元,如果美联储不得不购买这些不良资产,前两轮的货币增发量仍远远不够,预计可能仍会实施新一轮宽松货币政策;刘明康(中国银监会主席)认为,目前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金融市场上约有50万亿美元的资本市场投资资金,它们配置在新兴市场的资产比例约为3%~7%,未来该比例上升1个百分点,就意味着有4850亿美元的新增资金流入新兴市场,新兴市场国家将面临严峻的资产泡沫和通胀压力;哈继铭(高盛香港投资银行部董事总经理)估计,2011年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将继续攀升,油价将涨至105美元/桶,铜价涨至11000美元/吨,黄金涨至1700美元/盎司。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新华社北京12月22日电中共中央、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从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围绕改善民生推进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筑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提高依法管理民族事务能力、加强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六个方面提出25条意见,旨在切实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努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意见》指出,要深刻认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基本国情,我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国家,在长期历史进程中,各民族共同开发祖国的辽阔疆域,共同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形成了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

要全面理解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基本内涵,必须牢牢把握以下基本要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维护祖国统一,坚持各民族一律平等,坚持和完善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坚持打牢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思想基础,坚持依法治国。

要准确把握当前我国民族工作阶段性特征,包括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并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市场经济起步晚、竞争能力比较弱;民族地区经济加快发展势头和发展低水平并存,总体上与东部地区发展绝对差距拉大、民族地区之间发展差距拉大问题突出;国家对民族地区支持力度持续加大和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仍然薄弱并存,历史欠账较多,一些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比较落后;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趋势增强和涉及民族因素的矛盾纠纷上升并存,影响民族关系的因素更加复杂;反对民族分裂、宗教极端、暴力恐怖斗争成效显著和局部地区暴力恐怖活动活跃多发并存等。

要进一步明确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指导思想,共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意见》指出,要明确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基本思路,紧紧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改善民生为首要任务,以扶贫攻坚为重点,以教育、就业、产业结构调整、基础设施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着力点,以促进市场要素流动与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相贯通为途径,把发展落实到解决区域性共同问题、增进群众福祉、促进民族团结上,推动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民族地区特点的科学发展路子。

2024年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2024年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

2024年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2024年大学生学习《形势与政策》的心得体会1(约1906字)当今社会,日新月异。

世界形势,国家政策都要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

作为当代大学生如何把握时代脉搏,跟随时代形势显得特别重要。

通过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使我们了解如何去分析,判断形势的变化与政策的制定。

为我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打好基础。

通过对《形势与政策》课的学习,我对当今变幻多端的国内外的形势与政策有了更深刻、更全面、更真实的了解。

作为一名大学生,深刻、全面地了解国内外的形势是非常必要的,而学习这一门课程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的立场和观点。

是对我们学生进行形势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主要阵地,是我们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程,在我们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中担负了重要的使命,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更好地贯彻落实了中央的有关精神,是我们当代大学生关注的热点问题,是帮助我们掌握正确分析形势立场和观点的方法。

有助于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思想的成熟、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通过了解世界的经济政治形势来了解整个时代的主题。

当今世界形势发展变化很快且十分复杂,正处于旧格局解体走向新格局的过渡时期,中国当前国际形势总体和平、缓和与稳定态势,但局部性的动荡与紧张有所加剧。

中国现正在处于一个非常关键的时期,既是机遇也是挑战。

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

中国在国际事务上越来越显得举足轻重,为维护世界和平做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开设《形势与政策》课非常必要。

因为,高等学校形势与政策教育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开阔胸怀视野、增强责任感和大局观十分重要的方面,它使我们更深刻地了解当今国内国际的形势与政策不仅是帮助当代大学生取得成功的一方良药,也是帮助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精神面貌的一种有效途径。

使我在思想上迈进了一大步,也为我们走出学校进入社会提前上了一课,让我们感受到社会的形势和国家政策,好让我们更有准备的为人民服务,为国家作出应有的贡献。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形势与政策》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形势与政策”是国家教育部规定的高等学校大学生的必修课(无先修和后续课程),是“两课”教育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的有效途径,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课程教学目标1.总体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教学目标是帮助学生全面、正确地认识党和国家当前所面临的政治、经济形势和国家改革发展所处的国际环境、时代背景,自觉拥护党的基本路线、重大方针和政策,深刻理解党和政府治国方略,积极关注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科学分析我国和平发展进程中的国际环境和社会特征,冷静思考国际阵营面对中国崛起的种种反应,主动增强实现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的国家荣誉感、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信心,刻苦学习、勤奋求实、不断进取、开拓创新、主动成才、报效祖国,全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2.分项目标(1)能力目标通过教育,实现三个基本的能力目标:一是认知时事,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知国内外重大时事,为分析国际、国内形势积累必要的知识和阅历。

二是认同政策,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同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和政策,从而激发投身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热情。

三是认清趋势,即通过“形势与政策”教育教学使大学生认清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大局和大趋势,对未来形势的趋向有一定的前瞻性。

“形势与政策”课教育教学的最终目标是使学生树立科学的形势观和政策观,让学生掌握科学分析国内外形势的方法,形成正确理解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立场、观点,为今后独立地把握好形势与政策发展趋势和大局,积累一定的经验和智慧。

(2)知识目标《形势与政策》课是一门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高校培养目标为依据,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系列课程中的一门必修课,是对学生进行形势与政策教育的主要渠道。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 坚定发展信心

正确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坚定发展信心实现经济稳中求进的目标,必须全面准确把握当前我国经济形势。

这是统一认识、明确任务、做好当前和下一步经济工作的基础。

经济增长缓中趋稳、夏季粮油再获丰收、物价涨幅进一步回落、新增就业持续扩大——今年以来,在复杂多变的国际政治经济形势中,在“GDP增速大幅下滑”的担忧中,我国保持了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社会和谐稳定。

这与世界上许多主要经济体经济持续下滑、失业状况迟迟得不到改善形成鲜明对比。

好成绩来之不易,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正确决策的结果,是全国人民齐心协力、共同奋斗的结果,也是宏观调控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提高的结果。

这充分说明,中央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坚持稳中求进、把稳增长放在更加重要位置,正确处理速度、结构、物价关系,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方针政策是正确、及时、有效的。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依然严峻。

向外看,国际金融危机的深层次影响还在不断显现,世界经济复苏一波三折,脆弱的市场信心更不易恢复,极易导致国际外汇、证券、大宗商品等市场持续波动,全球经济增长低迷可能还会持续较长一段时间。

向内看,我国经济趋稳的基础尚不稳固,扩大有效需求面临不少制约因素,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加大,结构调整任务艰巨,实现全年农业丰收尚存在不确定因素,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

对此,我们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对困难和风险高度重视,又要增强责任意识,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坚定经济发展的信心和决心。

强调忧患意识,就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估计经济运行中已经显现以及潜在的问题、困难和风险。

不能认为经济增速趋稳,就是最困难的时期已经过去;不能认为物价涨幅回落,保持物价稳定、抑制通货膨胀就可以高枕无忧;更不能认为一些关键领域的宏观调控和改革措施初见成效,就可以放松甚至放手。

必须密切跟踪监测经济运行变化,及时发现新情况新问题。

对一些不确定性因素可能带来的新冲击,既做好应对短期突发影响的准备,也做好长期打算,提高抵御风险的能力,牢牢把握主动权。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

如何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并,一切条件都还不成熟。

不管经济建设还是文化建设都应该循序渐进,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做。

而不是急于求成。

这只能是拔苗助长。

最近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增长速度逐步放缓,在国内外引发广泛关注和议论。

有人认为调结构、促改革就要以增长为代价,也有人对我国经济前景产生疑虑和担忧。

刚刚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正确看待经济增长速度,对做好经济工作至关重要,对做好各方面工作影响很大。

为此,有必要结合当前国内外的总体经济形势、结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进行全面分析。

回顾2003年至2007年,我国经济年均增长11.6%,2008年至2011年年均增长9.6%,2012年至2013年都是7.7%,今年上半年是7.4%,从中可以清楚看到经济增速在由高增长向中高速增长“换挡”。

这其中有近几年人口结构变化、工资成本上升、储蓄率和投资率下降导致经济潜在增长率下降的规律性原因;有全球经济进入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的常态慢增长,以及我国出口竞争力的减弱,外部需求增长速度出现趋势性下滑的阶段性原因;有工业主导型经济逐步向服务主导型经济转变的结构性原因。

这些趋势性变化,是客观环境、客观条件和客观规律使然,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基本判断依据。

深刻认识影响经济增长速度的因素,有利于我们全面、科学、理性地认识各种经济现象和经济关系,从中把握规律,制定正确的方针政策。

例如,尽管增速明显“换挡”,一些人所担心的就业问题却并未出现。

今年上半年我国新增就业人口700多万人,完成全年目标的70%左右,这说明我们可以把GDP增长7.5%左右作为确定改革发展稳定平衡点的重要指标。

再如,我国正处于城镇化加速发展的历史阶段,投资增长快有其必然性,同时这一时期的生态约束矛盾也最为突出,如果投资增长太快,资源环境将难以承受。

把握了这个阶段性特征,就可以恰当地选择投资政策,积极扩大有效投资,力避投资超越支撑条件的过快增长,把重点放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上,拉动没有水分、实实在在的经济增长。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基本走向

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基本走向

形有波动势仍向好——当前我国经济形势与基本走向∙2015年10月15日《求是》2015/20 宁吉喆∙T中当前国内外发展环境错综复杂,准确把握我国经济形势和基本走向,既要纵向比也要横向比,既要观其形更要察其势,才能避免一叶障目、不见泰山。

今年以来,世界经济增长低于预期,外部环境复杂性增加,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困难和挑战明显增多。

党中央、国务院审时度势、果断决策,主动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加强多重目标、多种政策、多项改革的协调配合,适时加大定向调控力度,着力培育发展新动力,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同时稳中有难、稳中有险。

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突出表现为“五个稳”。

一是经济增速“稳”。

一季度、二季度和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均增长7%,符合年初预期。

需要指出的是,当前7%的增长是一个调速不减势的增长,是在我国经济总量已经很大并迈向高收入国家进程中实现的,带来的增量与上世纪90年代中期全年经济总量相当,比去年7.3%和前几年两位数增长还要多,也比今年世界各主要经济体的增量都要多,中国仍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动力源。

二是就业形势“稳”。

前8个月全国城镇新增就业952万人,失业率继续稳定在较低水平。

重点群体就业得到较好保障,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稳中有升,创业和参与创业的大学生同比增加6.8%。

二季度末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总量为17436万人,同比增加18万人。

三是居民收入“稳”。

居民收入保持“双快”增长格局,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7.6%,继续快于经济增速;农村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长8.3%,快于城镇居民人均收入实际增速1.6个百分点。

四是农业生产“稳”。

夏粮产量14107万吨,增产447万吨,增产3.3%;夏收油菜籽产量1388万吨,比上年增加16万吨,增长1.2%;早稻产量3369万吨,产量与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秋粮长势良好。

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的根本遵循

2024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也是改革开放46周年,做好经济工作意义重大。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面总结2023年经济工作,深刻分析当前经济形势,对2024年的经济工作做出系统部署,会议指出尽管面临诸多不利因素,但我国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要唱响中国经济光明论;重申要“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的同时强调“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的方法论;总结提出“五个必须”的规律性认识;定调部署2024年“九大任务”等。

这些重要论断和重大部署,对于做好2024年经济工作,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指导意义。

经济形势: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形势决定任务。

“怎么干”取决于“怎么看”。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以“综合起来看,我国发展面临的有利条件强于不利因素,经济回升向好、长期向好的基本趋势没有改变”的判断,从而在顶层设计层面为人们正确认识现阶段的经济形势进而团结向前,凝聚起了强大共识。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所面临的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烦恼,要增强信心和底气”“什么时候没有困难?一个一个过,年年过、年年好,中华民族5000多年都是这样。

爬坡过坎,关键是提振信心”。

当前,推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确面临着来自国际和国内的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给予清醒认识。

从国际看,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阴霾未散,世界经济复苏乏力;新冠肺炎疫情三年全球大流行,逆全球化加剧,令原本就不稳定的世界更加动荡;气候变化、物种灭绝、环境恶化、公共卫生危机、核威胁、人工智能挑战等全球性问题种类繁多且复杂多变,俄乌、以哈等地缘热点问题此起彼伏,霸权主义、强权政治、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等有所上升……当今世界处于动荡变革期,不稳定、不确定因素增强。

在“东升西降”“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大背景下,随着中国崛起步伐加快,美西方的焦虑有增无减,极力推动“脱钩”“断链”“小院高墙”“选边站队”,奉行冷战思维、零和博弈,极尽遏制、打压之能事,不仅如此,还利用“市场经济体”“国有企业”等话题予以议程设置,大搞西方叙事等,客观上构成我国谋求进一步发展壮大的险恶外部环境。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大发展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大发展新常态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九大发展新常态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9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分析当前国内外经济形势,总结2014年经济工作,提出2015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

李克强在讲话中阐述了明年宏观经济政策取向,对明年经济社会发展重点工作作出具体部署,并作总结讲话。

会议指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和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我们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决策部署,加强和改善党对经济工作的领导,牢牢把握发展大势,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全面深化改革,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创新宏观调控思路和方式,有针对性进行预调微调,扎实做好各项工作,实现了经济社会持续稳步发展,全年主要目标和任务可望较好完成,经济运行处在合理区间,经济结构调整出现积极变化,深化改革开放取得重大进展,人民生活水平提高。

同时,我国经济运行仍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结构调整阵痛显现,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部分经济风险显现。

九大“经济发展新常态”会议认为,科学认识当前形势,准确研判未来走势,必须历史地、辩证地认识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准确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

从消费需求看,过去我国消费具有明显的模仿型排浪式特征,现在模仿型排浪式消费阶段基本结束,个性化、多样化消费渐成主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通过创新供给激活需求的重要性显著上升,必须采取正确的消费政策,释放消费潜力,使消费继续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基础作用。

从投资需求看,经历了30多年高强度大规模开发建设后,传统产业相对饱和,但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一些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商业模式的投资机会大量涌现,对创新投融资方式提出了新要求,必须善于把握投资方向,消除投资障碍,使投资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关键作用。

从出口和国际收支看,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前国际市场空间扩张很快,出口成为拉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的重要动能,现在全球总需求不振,我国低成本比较优势也发生了转化,同时我国出口竞争优势依然存在,高水平引进来、大规模走出去正在同步发生,必须加紧培育新的比较优势,使出口继续对经济发展发挥支撑作用。

出监教育

出监教育

浅谈如何加强出监教育日期:2004-4-28 14:14:43出监教育是对罪犯整个教育改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最后一个环节。

出监教育的好坏,对罪犯服刑期间教育改造成果是否巩固,罪犯是否顺利走向社会有一定影响。

出监教育是目前教育改造罪犯工作中的一个薄弱环节。

笔者就怎样加强出监教育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一、罪犯临出监的几种心理状态由于离出监的时间越来越近,罪犯的思想由原来的相对稳定而变得动荡不安,想法也比较多,大体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一)“翘尾巴”型。

少数罪犯思想改造不彻底,罪犯意识较差,临近出监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表现在行动上:一是对民警没有礼貌,说话气也粗了,嗓门也大了,没有脱下囚服,好像自己已经不是囚犯了;二是逃避劳动;三是作风散漫,不起床,不参加学习,不搞个人卫生,视监规纪律而不顾。

(二)“欢天喜地”型。

这部分罪犯的特点是刑期短,感觉没费什么劲就熬到头了。

家庭条件好,所以没什么压力,要刑满释放了只有高兴。

(三)“愁眉不展”型。

这部分罪犯思想顾虑比较多,压力较大,有的是因为判刑丢了工作,对出监后如何谋生心里没谱,有的是因为判刑离了婚,认为出去后无所投奔,有的二十几岁犯罪,由于刑期长,出监时已过“而立之年”,生活、婚姻没有着落,因此悲观失望。

这些思想问题如不及时解决,势必使罪犯背着思想包袱或带着疑虑走向社会,对重新开始的人生之路缺乏信心,甚至成为重新犯罪的隐患。

二、目前出监教育的现状目前一些监狱的出监教育还处在分散的状态。

由于出监罪犯不集中,出监教育主要是由分监区管教具体负责,有的管教民警在罪犯临出监前才找其谈话,还有的民警则认为出监教育可有可无,表现出一种漠然置之的态度,就更谈不上帮助罪犯解决出监前的具体困难了。

三、加强出监教育的对策加强出监教育是对罪犯改造的重要一环。

通过针对性的教育,通过个别思想教育工作,使罪犯放下思想包袱,消除疑虑正确对待家庭,正确对待社会,无疑是他们出监后走好人生之路的有力保证,这项工作不是可有可无,而是必须认真抓好怎样抓,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出监教育的内容设立出监监区、集中进行出监教育,是提高出监教育质量的保证。

稳预期工作名词解释

稳预期工作名词解释

稳预期工作名词解释稳预期工作的意思是指稳定预期的工作。

稳预期工作其实就是为了让当地的经济形势更加稳定一些,其中包括金融方面、投资方面以及交易方面等等。

稳稳预期工作看似一个简单的词汇,但实际操作起来却非常困难。

当前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然要求,也是坚定信心、稳定稳预期工作的治本之策。

面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提出要做好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稳稳预期工作工作,以更好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六稳”工作件件重要,其中稳稳预期工作是重要落脚点,稳就业、稳金融、稳外贸、稳外资、稳投资是稳稳预期工作的基础,能帮助稳定和提振企业和百姓的信心;反过来,稳预期工作改善有利于投资、消费等保持活跃,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基础。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们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及时回应社会关切,坚定发展信心,做好稳稳预期工作工作,以高质量发展不断破解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新矛盾。

稳预期工作是指一种心理活动,是在对现实情况认知基础上形成的未来心理判断。

在经济学中,稳预期工作是不同经济主体对经济发展趋势的判断,并由此采取相应的行为。

一般来说,在信息足够充分的情况下,经济主体能够更好地认识影响经济发展的长远因素,从而做出正确判断并采取理性行为,这是理性稳预期工作;但是在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经济主体可能只注重当下情形,受短期因素影响,从而形成对未来的非理性稳预期工作,做出错误判断。

当前,我国经济在复杂环境下呈现出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的发展态势,主要宏观经济指标保持在合理区间,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推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积极因素增多。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依然复杂严峻,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大,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

可以说,当前经济面临下行压力的原因是方方面面的,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市场稳预期工作走弱,市场主体对经济发展具备的长期基础和向好因素把握不准,从而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消费、创新等。

认清形势 反思过去 真抓实干 稳中求进

认清形势 反思过去 真抓实干 稳中求进

认清形势反思过去真抓实干稳中求进一、认清形势俗话说的好:“看风向使舵”、“入乡随俗”、“到什么山上唱什么歌”。

一个人、一个企业,如果不和客观外界形势相融合,要想成功,要想发展是根本不可能的。

目前,国内外经济形势复杂严峻,世界经济增速回落,复苏乏力,国内经济发展中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矛盾和问题仍很突出,经济运行又出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

所以,国内外经济形势是:有利条件很多,困难挑战不少,欢欣与烦恼交织,进步与麻烦共存。

***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走到今天这一步,是上下齐心、团结拼搏的结果,是实事求是、真抓实干的结果,也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结果。

获得的成绩和今天的发展的确来之不易,我们深感创业的艰辛!目前,公司受国内外大形势、大气候的影响,我们不能不认真审视公司发展的“天时”、“地利”和“人和”。

从“天时”讲,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私有企业,在政策上给予了扶持和支持;金价虽有升降起伏,总的趋势还是攀升了。

但仍受国内经济形势和调控政策的制约和影响。

从“地利”讲,公司位于程村西沟,属程村村地域,且选厂、生活区、建筑设计布局合理,有水有鱼,有树木花草,环境优雅舒适。

秦岭山脉又有***平方公里的采矿权区,为解决选厂的资源问题,提供了有利条件。

但矿山目前矿石资源匮乏,品位低微,对公司经济的发展带来很大的影响。

再说“人和”,从外部说,我们有各级党委、政府领导和主管部门领导的关心支持,有社会贤达、有识之士、经济能人的鼎力相助;内有120多名共同奋战的干部员工。

若真正形成一种“合力”,力量不可小视。

每一个干部员工都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理出一个清晰的思路。

只有充分利用各种有利因素,不断纠正我们方方面面的问题,排除各种不利因素的干扰和影响,真正在思想认识和行动方面有一个彻底的改变,从根本上有一个彻底的解决,我们公司才能赢得持续发展。

二、反思过去对于过去,我们应该经常来个回头看。

正如毛主席说的:“发扬成绩,纠正错误,以利再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 我国当前经济工作主要任务
当前我国经济增长的内在动力结构已经发生积极变化,市场 驱动的投资、消费和出口共同拉动经济增长的格局初步形成, 但基础尚不稳固。内需增长尤其是投资增长对政府力量仍有一 定依赖,房地产投资存在较大的回调风险,影响外贸出口的不 稳定性因素较多,经济运行尚未进入新一轮平稳可持续增长轨 道。宏观经济政策应以稳步微调为本,在稳定防泡沫。抑通胀 成效的基础上,增强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化解诸多矛盾和 风险,防止出现大的起落,逐步实现经济政策由应对危机型向 常规型的平稳过渡。在不断增强内生性增长动力的同时,加快 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变,为“十二五”开局奠定良好础。
(四)继续深化改革,增强经济发展动力
围绕建立健全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 制,积极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继 续深化财政体制、金融体系、垄断行业、资 源产品价格等改革。积极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积极做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五项重点工作, 推动各地落实已出台的各项改革措施。扎实 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试点,做好相关 政策的衔接。抓好涉及企业的收费清理整顿, 严格按照规定进一步加强行政事业性收费管 理。
(三)积极推进结构调整和节能减排
加大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 级和对外竞争力提升。继续抓好重点产 业调整和振兴。推动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鼓励淘汰落后产能,促进兼并重组。坚 决抑制部分产能过剩行业上新项目。积 极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设立创业 投资基金支持新兴产业发展。认真落实 国务院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各项政策。 毫不放松地抓好节能减排工作, 强化目 标责任制,加快节能环保重点工程建设, 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适应消费升级和国 际市场变化。调整外贸生产及进出口结 构。坚持节约资源能源,对外实行出口 升级和进口的替代战略。引导金融机构 进一步优化信贷结构! 加大对民间投资、 中小企业、 三农的支持力度,政策
实施有针对性的、灵活的 货币政策,保持货币信贷适 度增长,优化信贷结构,将 重点从保增长转移到调结构 和转变发展方式上来,引导 金融机构推进信贷均衡增长, 合理配置信贷资源,特别是 加大对小企业融资的支持力 度,有效防范信贷风险。信 贷投放重点从配套政府基础 设施投资转向促进结构调整 优化升级和发展方式转变上 来。
(五)继续实施各项促进就业的政策措施
坚持保增长与保民生相结合,加大就业资金投入,鼓 励自主创业,加强对就业困难人员职业技能培训,努力保 持就业局势基本稳定。着力做好高校未就业毕业生、农民 工和困难群体等的就业工作。落实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和 提高中低收入者收入政策。加快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推 进社会事业和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继续做好扶贫开发作, 妥善安排生活困难群体和灾区人民群众的基本生活。
(一)国内经济形势具体表现
6.体制改革力度明显加大,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7.高度关注结构性矛盾,经济基本面不会改变 8.关于调控政策的思考
(1)平稳调整财政货币政策 (2)大力促进房地产业健康发展
(二)宏观经济运行情况及特点
1.地区生产总值增长继续加快 2.财政收入和支出双双继续保持较快增长 3.投资增速继续在高位运行,结构性矛盾突出 4.市场销售增速稳步加快,居民消费价格结构性上涨 5.对外贸易顺差过大,外汇储备增长过快
(一)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 的货币政策
1.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 政策
在实施结构性减税, 加大对结构调整,技术 创新,扩大就业等支出 的同时,进一步推进财 政税收体制改革,推动 消费税、资源税、 增 值税和个人所得税等改 革,完善中央和地方的 分税制,健全中央对地 方以及省对县市的转移 支付制度。
(三)几个经济社会发展热点问题
“楼市热”
流动性过剩
人民币升值
二、 我国当前经济工作的总体思路
2019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环境和各种重大挑 战,党中央、国务院科学判断,沉着应对,坚持实施应对国际金 融危机冲击的一揽子计划,有针对性地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积 极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国民经济继续朝着宏观调 控的预期方向发展。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夏粮再获好收成,投资 消费增长趋于协调,物价总水平基本稳定,节能减排和结构调整 取得积极成效,改革开放积极推进,就业持续增加,人民生活进 一步改善,经济社会发展态势总体良好。同时应看到,当前我国 经济发展正处在由回升向好向稳定增长转变的关键时期,经济发 展面临的国内外环境仍然错综复杂,制约经济平稳运行的矛盾和 问题还不少。
一、 2019年我国经济发展形势
2019年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新成绩,这突出表现在经济增长速 度加快,并初步呈现出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的良好发展势头。 同时,各地区加快发展经济的积极性高涨,许多指标均创近几年新高。 但 是,经济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除了某些行业盲目投资、 低水平重复建设的现象有所抬头,还有一些片面的认识和做法。如有的地 区对加快经济发展的热情很高,对可能引发的经济过热警惕性不够;对加 大投资力度研究得多,对启动消费需求考虑得少;对发展城市经济的对策 多,对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少;对增加经济总量比较关心,对调整经 济结构关注较少;对经济发展态势的正面效应认识充分,对可能产生的负 面滞后效应估计不足。
(二)继续巩固经济回升的增长势头
要促进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持续增长,要以保持内部需求稳定增 长为重点,注重消费需求的扩大,继续落实、完善促进消费和提高居民收 入的各项政策,增强居民特别是低收入人群的消费能力,积极推动最终消 费的扩大。科学合理地安排投资计划,保持投资合理增长,推进中央投资 项目建设,确保项目质量和安全。抓紧出台鼓励和促进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的办法。落实好中央外贸发展基金,出口信用保险和融资担保政策,稳定 和逐步恢复外贸进出口。有关方面认为,外贸提高一个百分点,可拉动消 费0.68 个百分点,拉动投资0.74个百分点,所以,要提升开放型经济水平, 完善稳定外需的政策,促进对外贸易平稳增长,努力提高利用外资和对外 投资合作的水平。
(一)国内经济形势具体表现
1.经济增长态势强劲,已回归平稳较快增长通道
2.物价温和上涨,通胀压力犹存
3.消费、投资、外贸三大需求结构有所改善,经济回升基础 进一步巩固,呈现消费稳、投资降、净出口升的特点 4.金融运行保持平稳,货币供应增速继续明显回落,新增信贷
规模大幅下降,货币政策基本回归正常化
5.经济平稳较快增长,群众得到更多实惠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