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震英一个人和一座城
心系金城魂牵规划一生奉献-写在设计大师任震英90寿辰之际
13 9 1年“ 一 八 ” 变 时 参 加 革 命 斗 争 。 1 3 九 事 93
年 加 人 中 国 共 产 党 , 为 中 共 满 洲 省 委 地 下 成
担 任 兰 州 市 政 府 副 市 长 , 到 今 日仍 担 任 兰 直
州 市 政 府 顾 问 、 建 筑 师 。 19 年 出 版 了 总 96
交 通 员 ,夜 幕 下 的 哈 尔 滨 》 书 和 同名 电 视 《 一 剧 中就 有 他 的 身 影 。 13 9 7年 1月 大 学 毕 业 。 13 9 7年 3月 逃 脱 日本 宪 兵 的 大 搜 捕 , 同 志 在
《 震 英 城 市 规 划 与 建 设 论 文 集 》 书 , 入 任 一 收 他的 6 0多篇 论 述 , 5 达 0万 字 ; 时 还 出 版 了 同 《 震 英 诗 词 选 》 赵 朴 初 题 了 书 名 ; 0 1年 任 , 20
体 规 划 编 制 工 作 , 度 成 为 我 国 城 市 总 体 规 两 划 编 制 工 作 的带 头 人 。两 次 城 市 总 体 规 划 成 果 都 成 为 推 动 我 国城 市总 体规 划 编 制 工 作 的
范 本 。 15 9 4年 l 1月 国 家 建 委 成 立 , 2月 就 l 首批 批 准 了兰 州 市 l5 — 1 7 9 4 9 4年 总 体 规 划 ; 17 9 9年 l 月 2 日 , 务 院 批 准 了 兰 州 市 0 9 国 17-20 9 8 0 0年 总 体 规 划 , 为 十 一 届 三 中 全 成
・
呼 吁 , 推 动 《 市 规 划 法 》 颁 布 发 挥 了一 对 城 的 定 的作 用 。 19 9 0年 代 , 一 再 强 调 城 市 规 划 他
.
7 6 ・
一个人和一座城作文800字
一个人和一座城作文800字在晴朗的天空中,一座城的高楼大厦仿佛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从远处看去它无比壮观,如同一种巨大的生物,屹立于山腰上。
在山腰上一个孤独的人静静的站着,面对着远方的城市,一缕微风吹拂,他的脸上洋溢着淡淡的笑容,他望着远处的城市,心中充满了宁静之感。
那座城,对他来说是一个梦想的家园,在那里,不论是进步还是理想,都能实现。
当他看着城市,满脑子都是青春、勇气和期待,他想去城市里探索,去体验自己梦想中的生活,即使眼前的风景一片荒芜,他也依然乐观地神采飞扬着,他情不自禁地冲上前去,如此,他和这座城的缘分便由此而生。
越过那条河,越过那片树林,越过那片山脉,他信步而去,一路上充满了期待和憧憬,他看到了城市那灿烂的霓虹灯光,那无数高楼大厦拔地而起,摩天大楼立足于地面,火车贯穿在城市中,人们压抑而又繁忙的身影,汽车的穿梭,一切的一切,让他惊叹不已。
他停下脚步,让自己感受着这城市的魔力,给自己满满的力量,仿佛在他的身上释放出一股宏大的力量。
他在这座城漂泊了许久,他见识到了城市的风情,他感受到了城市的繁华,他也看见了城市的危机和挣扎,他深深地体会到了这座城市的魅力,让自己对这座城变得更加喜爱和热爱,他决定在那里定居下来,静静的望着这座城努力奋斗,也感受到自己的力量和能量,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坚强。
时光流逝,岁月如梭,与城市共同成长,和城市一起见证了无数次的变迁,经历过无数次的伤害,也纪念过无数次的幸福。
在这样的一种漫长的时间里,他们一同经历着欢笑、悲伤,在这座城的每一个角落里,都洋溢着深深的感情和记忆。
最终,他走到了这座城的中央,他深深的凝视着这座城,在眼前清晰的可见的,他的脸上,洋溢着一丝满足的笑容,他感受到了自己和城市之间的联系,让自己变得无比强大,他与这座城一起奔向未来,共同实现梦想,不断前行。
一座城,一个人
一座城,一个人林玲到北京认识的第一个人是李江,第一次见李江时,林玲觉得他就是个死人,那天本来是刘成要去接她的,但是公司不给请假,作为刘成的死党兼室友,接林玲的任务就落在了李江的身上。
走出车站时,林玲就看见一个大大的纸牌上写着“林玲”,只是牌子并没有被举着,而是斜躺在地上,旁边还站着一个半死不活的年轻人,对,就是半死不活,林玲就是这样认为的,因为李江今天穿了件大号的黑色短袖,就那样垮垮的吊在身上,上边还印着一个大大的已经睡着的树袋熊,歪七劣八的就在那站着,更重要的原因是居然把她的名字仍在地上,不认为他是个死人就已经很不错了,对于表哥派来的这个人林玲是十分的不满意,想着见到表哥时一定要好好数落数落他。
当林玲走到李江面前在他眼前晃了晃手时,李江才睁开半眯着的眼睛,七月份的北京,就像个火炉似的,而生活在北京的人就像快出炉的馒头似的,一个个头上都冒着腾腾热气,李江也不例外,更让他郁闷的他还要在大太阳低下等人,都不知道在心里把刘成骂了多少句孙子了,看见有人在眼前晃,李江就觉得气不打一处来,本来就已经很烦躁了,还在人面前晃,这不是成心找事吗?这时,听见一个清脆的声音说道:“你好,我是林玲”,李江心想“小姑奶奶,您终于来了,再要是不来,我就要成羊肉串了”,睁开眼睛一看,一个靓妹在眼前晃手呢,林玲今天上身穿了一件白色短袖,下身穿了一件浅蓝色热裤,头发梳成马尾扎在脑后,再加上干净的小脸,让人看起来既清爽又干练,一双大长腿使得回头率老高,李江觉得所有的等待都是值得的。
听见林玲自我介绍,赶紧回道:“你好你好,我是李江,是刘成的好朋友,替他来接你,路上还好吧,……”。
林玲安顿下来后,李江就离开了,走到时候告诉林玲晚上和刘成一起给她接风。
林玲今年刚大学毕业,没有留在原来的城市发展,想到首都闯一闯,即使见见世面也挺好的,但是林妈担心她一个女孩子在外不方便,就把她托付给了刘成,其实,刘成是林玲的远房表哥,八竿子都打不着的亲戚,但是出门在外能够有人照顾也是不错的,本着这样的想法,林玲便奔到了北京。
北京海淀区2023学年高三语文期中考试记叙文《一个人和一座城》高分文
海淀区2022—2023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练习——记叙文标杆文一座城,是一个人身心栖居的家园;一个人,又会给一座城带来温度与活力,甚至会影响一座城的气质与精神……人和城的故事,一直都在上演着。
请以“一个人和一座城”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一个人和一座城(一类上48分)“直行!您请嘞!”温暖的阳光洒在她的脸上,和着蔚蓝的天和高大的立交桥,红绿灯一瞬间切换。
她挥着手中黄色的小旗,灿烂的笑容顺着眼角皱纹传递给每一个过路行人。
热闹快活的气氛与这个沉闷而焦虑的快节奏城市截然不同。
每天早上路过这个路口,我都会注意到她——一个交通协管员,总是操着一口标准的普通话,一身制服,一副手套,戴着“小蜜蜂”,拿着一面小黄旗,与别人无异的打扮却仿佛拥有了与年龄不符的无限活力。
明媚的笑颜时刻感染着行人,时不时地还会搭个话,对上班族常常嘘寒问暖,语速极快却又温婉地安慰和鼓舞着他们。
绿灯每每亮起,一挥旗子,一句“生活趣多多”让困倦中赶路的人都顿时有了活力。
伴随着她略带沙哑的嗓音和经典的口头禅,没有一个人不是带着笑容过马路的。
“嘿!同学!咱稍微往后点!别着急!安全第一位!”那是第一次见到她时她对我说的话。
我惊愕地回头,不好意思地蹬着自行车,后退至白线处。
她言罢满意地冲我点了个头,嘴唇前的“小蜜蜂”也好似满意地上下颤动,然后挺拔地,伸直手臂一个旋转,指挥着右转弯的车辆。
偌大的路口在她的指挥下井井有条,她熟练地转着圈,同时能专注地观察自己把守“关卡”的行人是否安全,一手优雅地高举,一手拿着旗子伴舞,犹如一个斑马线前的芭蕾舞演员。
黄色的马甲是她的舞裙,蓝天和阳光是幕顶和灯光,柏油路是她的舞台,行人是她的观众,一切都是那样朝气蓬勃。
那天她手指上缠着绷带,依然满怀热情地指挥着。
远远看到了,我稳稳地停在她的身旁,“您手怎么了?”“小姑娘!这不昨儿扎了一下,还好有咱大北京这民生保障,社区医院一下解决了!踏实!”说着她仿佛打开了话匣子,“该说不说,北京这福利真不错,像我这种退休在家闲来无事的人,哟,给我这老太婆找了个活儿干,还给工资。
一个人,一座城
一个人,一座城作者:王超杰来源:《丝绸之路》2017年第17期“与君初相识,犹如故人归。
”你去哪里,就表明你的心性是怎样的。
我宁愿相信,我与图拉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是有缘的。
前世我们仅仅是擦肩而过,只因我500次回眸,换来了他的一个转身。
一次邂逅,半个偶然。
因大学时期对托尔斯泰惊喜的阅读,我便开始不断地想象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了。
托尔斯泰晚年在日记中曾这样写道:“要是没有我的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我就很难意识到俄国,很难意识到自己对她的态度。
”直到有一天,突然闯入它莽莽苍苍的怀里时,才发现那些被我阅读得透彻如水、波澜壮阔的小说,只能诞生在这样朗润壮阔的庄园里。
而百余年来,亚斯纳亚·波利亚纳庄园一定是怀着珍藏托翁这段传奇的美好心情,才把自己保养得如此葱绿和幽静,把一座苍翠欲滴、蓊蓊郁郁的俄式庄园,向每一位观赏者自然地打开。
托尔斯泰大半生在此度过,其三部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和《复活》皆为不朽巨著,都是在这里完成的。
其实,无论对于托尔斯泰还是对于其他人而言,波利亚纳不仅仅是一座庄园,它象征着托尔斯泰全部的生活和创作,也象征着整个俄国。
从莫斯科向南200公里就到了图拉州首府图拉市,莫斯科河支流亚乌扎河蜿蜒而过,图拉的山水美在自然,美在人文,美在底蕴!自然之美,是宇宙的一种气力,给人的心灵以启迪、抚慰和震撼,而人文之美,则标志着民族文化审美精神的聚集,在看来似乎平凡的一砖一瓦中,就包含着一个民族的根本态度,包含着一个民族的辉煌与过去。
图拉作为亚乌扎河流域人文旅游资源最丰富多彩的区域之一,因蕴藏着丰富的古文化和知识,正呈现着天人合一的自然和悠闲!它是集风景旅游、科学研究、宗教朝拜于一体的胜地。
去往图拉的火车慢慢悠悠,车窗外是一望无际的平坦草地或低矮起伏的丘陵,不时有一片森林别墅出现在铁路一旁。
走下站台那一刻,我不由自主地想到了安娜·卡列尼娜和渥伦斯基在月台上相遇的那一幕,人性之美、人性之伤,仿佛定格在脑海深处,依稀有一种时空穿越之感。
一个人和一座城的故事
见的好 书 ,就在本 子上郑重记 下来 ,想有 机会买一 本读 读 。终 于因为育儿 的忙 ,把这
事忘 了。之后看 到本 子再想起 时 ,大概过 了两三年 ,在 中关村 图书大厦里一查 ,书 已售 罄 。前 几年 ,记得 是先生买 了一本 ,很让 我惊喜 ;而 在他 的记忆 中 ,却是我 给他买 了一
书 的第 一篇 《 浮世 绘 》,作 者介 绍 的即是 安J l  ̄ 4 , 城 。第一段 只有 一句话 : “ 安顺是
一
座莹 白的石头城 ” ,这让我 产生 了一种怀古 之思 。在文章 的结尾 ,戴 明贤 特别提到 ,
抗E l 战争时期 ,大江南 北 的流 亡者给小城 “ 又一次带 来一片惨烈 的繁荣和多方 位 的外来 文化 ”。2 0 世纪4 0 年代 ,作 者正值童年 ,在他看来 ,这段历史 编织成 了他童 年阶段 “ 一
期热望 ”让学生 到老年还记得 ,她凭 的是一种教育者 的 自觉 。做教育者 当如是 。 值 得 一 提 的是 ,书 中 的老照 片 很有 特 点 。安顺 城 外 的 “ 山路 ” ,城里 的 “ 小 孩 与
狗 ” ,地 戏脸谱 、屯堡银簪 ,无不显现 出小城 的古韵 古风和多姿多彩 。钱理群先 生的序为 全书增色不少 ,他说读 了这本 书之后 ,真正走进了这 “ 城”与 “ 人”的 “ 心灵”深处 。 的确 , 《 一个人的安顺 》写 出了小城 的 “ 心灵 ” ,城 和人一样 ,也是有心 的。
(《 一 个人 的安顺 》 ,戴明贤著 ,人 民文学 出版社2 0 0 4 年5 月第1 版)
6 7
懂他 的家 乡话 ,很笃定地摇 头 : “ 不 会 。”禁不住 我一再坚 持 ,他追 问了一句 ,才知确
实是上 了到安顺 的车 ,幸好车还没启动。那一 次 ,我 和这座城擦肩而过 。 以为安顺 是偏远 闭塞之地 ,看 了戴 明贤 的 《 一个人 的安 顺 》 ,才 知道安顺是很 有韵 味的古城 。是 啊 ,既然是我从小就知道的一座城 ,它的出名 ,一定有原 因。
一人一城的故事
一人一城的故事故事一:卢先生与他的故乡卢先生出生于一个小城市。
小时候,他的家人决定搬到大城市里去,以追求更好的生活和工作机会。
然而,卢先生对于他的故乡充满了无法抹去的思念。
每年的春节,卢先生都会回到故乡与家人团聚。
他喜欢走在熟悉的街道上,聆听纷乱的人声和嘈杂的交通声。
每一条街道,每一个角落都承载着他成长的点滴回忆。
他常常会坐在老长椅上,回忆起童年时与朋友玩耍的场景,回味起那些美好的时光。
卢先生特别留意着故乡的变化。
随着时间的推移,故乡的发展日新月异。
高楼大厦拔地而起,繁荣的商业街拥挤着来自各地的游客,曲径通幽的小巷变得宽敞繁华。
虽然有些让卢先生感到陌生,但他还是对这个变化中的故乡心生自豪。
卢先生除了对故乡的思念外,也对那段特殊的历史记忆充满敬意。
他的故乡曾经是一座战争遗址,留下了不少历史建筑和纪念碑。
卢先生经常会去这些地方瞻仰,回想起那段国家艰难时期的历史。
他将这些历史故事传递给下一代,希望他们能够珍惜和继承这段历史。
故事二:张女士与她的第二故乡张女士在一次旅行中,偶然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城市。
这座城市凭借其优美的风景和独特的文化吸引了她的注意。
她决定在这里定居,并投入到了当地社区的建设和志愿者活动中。
张女士很快爱上了这座城市,她开始探索城市的每一个角落。
她喜欢沿着长长的海滩漫步,欣赏海浪拍打礁石的声音;她喜欢在花园里静静地坐着,欣赏五彩斑斓的花朵;她喜欢参加当地的艺术和文化活动,与当地居民交流并学习新的技能。
虽然张女士已经在这座城市生活了很长时间,但她始终没有忘记她的故乡。
她和家人保持着密切的联系,每年都会回家看望他们。
她带着故乡的特色美食和礼物回到这座城市,与当地居民分享和交流。
她把她的故乡文化与这座城市的文化融合在一起,创造出了一种独特的氛围。
张女士也深深地爱上了这座城市的人民。
她参与社区活动,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
她与当地的居民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并成为了他们的一员。
她用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这座城市的发展尽一份力量。
一座城,一个人,一段情作文600字记叙文
一座城,一个人,一段情作文600字记叙文English:There was a city, there was a person, and there was a story.The city was vibrant and bustling, with streets filled with people and sounds.The person was me, a young girl with big dreams and a heart full of curiosity.The story was one of love and loss, joy and sorrow, growth and change.中文:有一座城,有一个人,有一段情。
这座城市充满生机与活力,街道上人声鼎沸。
这个人是我,一个怀揣大梦想、充满好奇心的年轻女孩。
这段故事关于爱情与失去、喜悦与悲伤、成长与改变。
English:I remember the first time I laid eyes on the city.It was during the winter, and the air was crisp and cold.The city was covered in a layer of frost, and everything looked so magical and surreal.I couldn"t help but fall in love with it immediately.中文:我记得第一次看到这座城市的时候。
那是冬天,空气清新寒冷。
城市被一层霜覆盖,一切看起来如此神奇和虚幻。
我忍不住立刻爱上了它。
English:The person I was talking about was a boy I met in the city.He was talland handsome, with kind eyes and a warm smile.We met by chance, and our friendship grew naturally.We spent a lot of time together, exploring the city and getting to know each other.中文:我所说的这个人是一个我在城里遇到的男孩。
讲述作家自己的故事
讲述作家自己的故事作者:金震茅来源:《声屏世界》2012年第08期作家纪录片用影像书写作家的人生道路和文学成就,成为观察中国文学发展进程的独特窗口。
本文把作家纪录片中呈现出的作家人生和作品当作一个整体来考察和观照,分析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及其文学史价值,从而引领受众深入地认识作家及其写作的全貌,达到对作家的人生经历、行为方式、精神品格和艺术境界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
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作家纪录片的叙事策略有以下五个方面:一、以作家讲述推动叙事发展。
作家纪录片用作家讲述进行叙事,让作家以“我在场”的优势,赢取受众的信任和青睐。
中央电视台推出的17集纪录片《一个作家和一座城市》,以北京的刘心武、上海的孙甘露等十位作家为主述人,作家自身的语言构成了本片的主要部分,用来推动叙事的发展,用作家的思考与感触来揭示城市的文化内涵。
首映式上,天津作家冯骥才评价说:“通过作家来解读城市的灵魂,通过城市来解读作家,这个想法非常棒”。
冯骥才认为,这部片子是影像化了的另类文本的作家传记。
柯岩在儿童文学、长篇小说、诗歌、报告文学及影视等领域都成就斐然。
中央电视台拍摄的2集纪录片《柯岩·理想的力量》采用作家叙事的方式,由作家柯岩讲述作品背后的感人故事。
一首长诗《周总理你在哪里?》让无数受众感动落泪,一部电视剧《寻找回来的世界》引发全国思考。
在这两部广为传播的作品背后,作家柯岩有着怎样的情感和历程?柯岩的娓娓道来,精彩生动的叙述,纪录片《柯岩·理想的力量》就在作家的讲述中渐次展开,并利用讲述过程中的悬念、转折、过渡,让枯燥的历史讲述变为生动的故事讲述,引人入胜,完成了纪录片的谋篇布局。
二、以地理影像贯穿叙事历程。
作家纪录片以地理影像形成一种叙事的推力,去发现和发掘作家作品的价值。
纪录片《永远的台北人——白先勇》开头以传统中国戏曲唱腔作为背景,搭配白先勇美国住家庭院里姹紫嫣红的花朵影像,设定影片古典的基调。
读书笔记 人文经典阅读课程作业 读后感 一座城一个人-------《围城》
一座城一个人-------《围城》在读《围城》的时候,你会笑,会心的笑——不笑的人也用不着担心是否忘记了笑,你只是忘记了幽默,幽默不一定要笑来表示,所以发笑的就是真幽默也未可知——所以是会心的笑,不够,还要脸红的笑,笑书上的人,笑身边的人,也在笑自己。
因为读完之后,你会感受到书上的人物的那些可悲可笑之处,你会发现你身边那些可悲可笑之处,同时,你也会发现你自己也有同样的可悲可笑之处。
看完这本书之后,在第三章中,褚慎明说英国有句古话:“结婚仿佛金漆的鸟笼,笼子外面的鸟想住进去,笼内的鸟想飞出来;所以结而离,离而结,没有了局。
”苏文纨说:“法国也有这么一句话。
不过,不说是鸟笼,说是被围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
”的确,每一个人都是生活在自己的一座城里面,你出不来,同时,别人也进不去。
在这一座城里面,拥有就只有你一个人。
小说中的一位主人公方鸿渐,他是个被动的、无能的、意志不坚定的、经不住诱惑的人,更是一个失败的人,他的失败是因为他面对现代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和严重的精神危机而缺乏与之对抗所应有的理性、信仰、热情和力量。
也许,这也是钱钟书所要讽刺当代的一些人,不过不只是那个时代,如今这个时代,像方鸿渐的人还会少吗?方鸿渐很聪明,毕竟他是留学回来的人,饱满诗书,才华横溢,但是正是因为他的这些才能,才导致他最后成为了一个失败的人。
就是因为他生活环境比其他人都要好,所以他并不需要去解决任何问题,有作为一位留学回来的人,自认为已经很厉害。
但是遇到了一些社会残酷的生存竞争,他变现的无从释手,他缺乏了与之抗衡的力量与激情。
他一直生活在自己的那座城市,不肯走出来,所以他无法接受别人的那些勾心斗角,无法接受,总是想逃避。
但是无论他逃到了哪里,他始终还是生活在他的那座城市里面。
正像我们现在一些人,在学校里变现的鹤立鸡群,其他同学羡慕的对象,然后自己也觉得很满意,便一直专注于学习,一点社会实践都没有,但是在毕业之后,他会逐渐变的无从下手,他会发现他当初在学校所一直努力学习,事实上并不能解决很多问题。
一座城,一个人
一座城,一个人作者:周卓钊来源:《美与时代·城市版》2013年第11期一座城,一个人。
车水马龙的表面,是城市光鲜亮丽的外表,略显浮躁。
而人的记忆容易停留在生命之中某一时段中。
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是爱情,对于中年人来说,也许是一场人生的赴宴,而对于垂暮之年的人来说,可能只是一段刻骨铭心的经历。
一、C城初印象06年,我来到这个城市上学。
踏上C城土地那一刻,我仿佛感受到了它的脉搏。
那种血脉喷张让人窒息的喧嚣以及浮华。
一个刚成年的人来说,第一次来到异地,会从此将它留入记忆中。
这是我第一次的感触,充满不安分的因子。
我找寻这种不安分因子的成因。
始终不能看得全面,因为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城市,承载了大小城市都兼具的特色,散发出自身独特魅力。
山水之城,这是我两个月后的感触。
随着记忆的搜索,我除了用浮躁来形容C城,再也无法用其他词汇去描述,仿佛这就是一种宿命,只是此刻我被容纳进它的世界。
美女、时尚、消费、购物,这是我对C城的初次印象。
二、渐进的记忆人的记忆真的是一个奇特的东西,上天发明出来它一定有其独特的构思。
否则,不会让人觉得唏嘘,觉得茫然,甚至,刻骨铭心。
当然,这样的记忆源于某种情感停留的时段。
对于我,一个年轻人来说,莫过于爱情开始的地方。
刚成年的我是一个情窦初开的男生,与众人一样,接纳各种诱惑的重洗,不过,追求爱情是每个人的权利,而追求忠诚,是道德的准则,我不相信那种无私的爱情,也不相信那种至死不渝的爱,那只是活在人们虚构的各种媒体与文字中,而我,的确是一个现实的动物,抛开实际我做不到。
不过,改变就开始在与她相识。
她不是一个淑女,当然与我高中时候的追求目标相差甚远,不过,她小鸟依人,这是这个城市予我的第二个印象,专门生产小鸟女人。
她不打扮,但有着天然的美。
我觉得城市与人是一样的,尤其是一个城市当中的女人,始终就是这个城市的门面工程。
城市的美,一是时代的创造,更重要的还是女性充斥其中的元素。
所以,我喜欢她朴素的华丽。
一个人与一座城
外 文艺 理论 学会 理事 。 代表 性专 著有《 自然 美 的 哲 学基 础》 《 代 身体 美学 考论》 《 ,汉 , 庄禅 与 中 国 诗 学 精神 》 《 , 太初 有 言》 《 , 物象 美 学》 《 , 中庸 的
有 人说 , 一个 人成 功 的标志 , 在 于他 此 生 就 从 故 乡出发 . 到底 走 出 了多远 的距离 。 但一 种相 反 的心 理现 象 却同 样是 真 实的 , : 是远 离故 即 越
理 想》 《 , 美丽 的 美学 》 《 望 的 倾 向》 《 ,欲 , 审美 流
变 论》 。 我 的老家在 虞城 , 距离 商丘市 较 近。 区 但 市
往北 有一 条通 往 山东 的公路 , 着 北行 约 1 顺 5公
乡或身 居异 乡 .他 在精神 上 却愈是 强化 着 对故
乡的忠诚 和 固恋。今天 , 在家 乡已没 有 了必须 我 看望 的 前年 的 大年 初一 , 携妻 将子 , 我 游
也 许 正 是 靠 了这 种 吸 引 , 先 在 郑 州 , 在 我 后 武 汉 、 京 游 走 , 移 的 居处 离 家 乡越 来 越 远 。 北 迁
许 多时候 . 走在 商丘 的街 道或 者 乡 间 , 让 总
人 产 生 与 历 史 对 接 、 融 的 幻 觉 。 种 历 史 对 现 交 这 实 的 参 与 . “ 丘 ” 一 个 地 理 概 念 跃 升 为 文 使 商 从
就 是生 活在 幸福里 。
安 至洛 阳 . 直至 有宋一 代 东移至 开封 。 封是 中 开
原 地 区最后 的皇城 . 在 大宋 南迁 的过 程 中 , 但 商 丘 再 次 成 为 具 有 重 要 象 征 意 义 的 转 折 点 。 1 2 7 1 年 , 高 宗 赵 构 在 商 丘 ( 称 南 京 ) 位 , 为 南 宋 时 即 是 宋 的 开 端 ,也 是 中 国政 治 中 心 彻 底 告 别 中原 的 最 后 一 站 。 天 , 们 一 般 将 殷 商 王 朝 视 为 中 国 今 我
【旅游】《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刘心武:抚摸北京
【旅游】《一个人和一座城市》刘心武:抚摸北京我1942年生于四川成都,在重庆渡过童年,1950年,8岁的时候,随父母到北京,从此就定居在这个城市,再也没有离开过。
我今年已是花甲,定居北京已达52年,我的生命,深深地融入了这座城市。
可以说,我的生命籍贯,就是北京。
我是北京人,而且是一个老北京。
--刘心武抚摸北京(上)从1950年到1960年,我8岁到18岁,都住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的一所大型四合院里。
现在我还能认出那个院门,但我不想再走进去。
前几年我曾贸然进去过。
里面已经是蜂巢般的杂院景象,对我来说真是惨不忍睹。
现在我们从镜头里看到的四合院,是别的胡同里的;现在像这样的保护完好,规整美丽的四合院已经不多了。
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如门口的石墩,门内的砖雕影壁,通往内院的垂花门,内院里的海棠树,以及通往附院的月洞门……等等,我都不是从书本上知悉的,那就是我童年的生活空间。
抚摸北京(下)我深深地爱着什刹海。
我还记得,那时的隆冬,在我宿舍里,夜半会听到一种突发的闷雷般的声音。
那是冰吼。
就是湖里的水上半部分全结成冰了,天气再骤冷,冰层猛地膨胀,而被坚硬的岸帮阻挡,于是发出那样的苦闷之吼。
但是到了春天,冰层破裂融化,春水里浮动着婴孩嫩舌般的春冰,溶溶漾漾,什刹海又变得那样地温柔,甚至羞涩……纪录片:《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抚摸北京(1)《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抚摸北京(2)《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抚摸北京(3)《一个人和一座城市》:抚摸北京(4)一从1950年到1960年,我8岁到18岁,都住在北京东城钱粮胡同的一所大型四合院里。
现在我还能认出那个院门,但我不想再走进去。
前几年我曾贸然进去过。
里面已经是蜂巢般的杂院景象,对我来说真是惨不忍睹。
现在我们从镜头里看到的四合院,是别的胡同里的;现在像这样的保护完好,规整美丽的四合院已经不多了。
北京四合院的特色,如门口的石墩,门内的砖雕影壁,通往内院的垂花门,内院里的海棠树,以及通往附院的月洞门……等等,我都不是从书本上知悉的,那就是我童年的生活空间。
《她是一个人的城市》读后感
《她是一个人的城市》读后感
《她是一个人的城市》是一本令人深思的小说,作者通过一位女性主人公的视角,描绘了一个独居城市中的孤独与渴望。
小说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让读者感受到她深藏的情感和思想。
在这个城市中,主人公孤独地生活着,她与周围的人群保持着一定的距离,仿佛是一个孤独的旅人。
她在城市的角落里寻找着自己的存在感,试图通过与他人的交流来填补内心的空虚。
然而,她却发现自己无法真正融入这个城市,无法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宿。
小说中的主人公不断地思考着关于生活和存在的意义,她试图通过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来寻找答案。
然而,随着故事的发展,她逐渐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和渴望。
她开始接受自己的孤独,开始珍惜自己的独立性,开始享受一个人的城市。
通过阅读《她是一个人的城市》,我深刻地感受到了孤独和渴望的复杂性。
作者通过主人公的经历,揭示了人类内心深处的孤独和渴望,让我思考自己在这个繁华城市中的位置和价值。
我开始意识到,每个人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孤独和渴望,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独立性,享受一个人的城市。
总的来说,读完《她是一个人的城市》,我对生活和存在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我开始珍惜自己的独立性,享受一个人的城市。
这本书让我思考了很多关于人类内心世界的问题,让我更加珍惜与他人的交流和沟通。
希望每个人都能读完这本书,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深刻内涵,让我们更加珍惜自己的独立性,享受一个人的城市。
规划先驱良师益友 ——纪念任震英大师
规划先驱良师益友——纪念任震英大师
任致远
【期刊名称】《规划师》
【年(卷),期】2006(022)009
【摘要】@@ "一生投身革命炼就傲骨笑傲荣辱谱就人生传奇,百年倾心规划鞠躬尽瘁尽心血亲躬金城伟业"这正是对任震英大师一生的写照.
【总页数】2页(P89-90)
【作者】任致远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辛勤耕耘心系规划——怀念任震英大师 [J], 赵金铭
2.缅怀任震英大师 [J], 鲍世行
3.生态农业理念和实践的伟大先驱——纪念许振英先生诞辰100周年 [J], 陈润生
4.古典大师与现代主义音乐先驱——纪念斯克里亚宾逝世80周年 [J], 卞祖善
5.先驱者的足迹──纪念早期的几位纪录电影大师 [J], 单万里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小城故事多:序郑金城《一个人,一座城》【陈再见文学看台1730】
小城故事多:序郑金城《一个人,一座城》【陈再见文学看台1730】....................................................................................................................广东省作家协会主席蒋述卓题................................................................................................................................................................小萝莉打电话给未婚男子叫爸爸,故事来了陆丰碣石革命先辈颜石的故事与敌人同归于尽的颜严烈士................................................................................小城故事多○陈再见................................................................................记不起来是多少年前的事了,那时我对东海县城的印象还只是停留在九十年代末来参加中考时从旅舍窗口望出去南堤边上尽是旧书摊的朴拙模样,自然对生活在县城里的文友也保持相对应的复古印象。
是夏天的某个夜晚,我夜宿县城,寄宿在龙山中学的教师宿舍里,大伙呼朋唤友,很快就凑齐了一桌人(那时人也容易凑),步行去马街尾吃鹧鸪粥。
犹记得,我们一伙人穿街过巷,聊的都是文学话题,自有一种书生意气在彼此心间流淌。
如果没记错,那是我第一次和郑金城见面,当然大名早有耳闻,只是他略显平常的姓名和他出脱的相貌形成反差,使我很长一段时间都没办法把二者严丝合缝地叠加。
当晚鹧鸪粥的味道早已遗忘,郑金城言语举止间表现出对羞涩拘谨的我有特别照料之意,却是很明显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任震英一个人和一座城作者:呼东方来源:《新西部》2015年第06期他是兰州城市发展建设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也是我国城市规划领域获得全国设计大师称号的第一人;他让兰州白塔山从古塔孤寺变成了古典公园,让百里黄河风情线的规划成为兰州独特景致。
他的“带状组团”“城市特色论”的规划理念,给规划业界和兰州以及诸多城市都留下了深深的印记。
很多外地人到兰州旅游,都选择从中山铁桥过黄河,然后登上白塔山欣赏白塔景观。
登高望远,百里黄河风情线映入眼帘。
而熟悉兰州历史的人看到这些景致,首先想到的却是一个人的名字,他就是任震英。
王一民的原型之一2008年新版《夜幕下的哈尔滨》电视剧正在热播之时,网上有人曝出“该剧中主人公王一民的原型之一,是新中国城市规划界的泰斗级人物任震英。
”任震英,字漫星,1913年4月14日出生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阿城区。
因其父母是教师,受家庭影响,任震英自幼勤奋好学,且爱好广泛,对古汉语、外语、历史、地理、文学、诗词、歌曲、绘画、书法等都有浓厚的兴趣。
1929年,刚满16岁的任震英考入中苏工业大学(今哈尔滨工业大学),攻读城市建筑及城市规划专业。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三省沦陷,他和所有不愿做亡国奴的爱国青年一道,走出课堂,走上街头,很快成了学生运动的领头人之一。
在与东北抗日联军取得联系后,任震英加入共青团。
1933年,他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担任中共满洲省委的地下交通员,中共哈工大支部书记。
他的未婚妻侯竹友的家则是1930年代中共满洲省委的联络站。
在此期间,任震英、侯竹友与同伴们经常策划抗日爱国活动,翻译苏联革命歌曲,散发传单,营救革命同志,为抗联购买药品。
任震英还机智地将伪《满洲国歌》改成了抗日内容,在东北地区广为传唱,成为当时抗日前线的传奇式民族英雄,也成为《夜幕下的哈尔滨》主人公王一民的创作原型之一。
1937年1月,任震英大学毕业,被授予工程师学位。
宛平事变后,为了躲避日本宪兵捕杀,中共地下党组织决定将他和侯竹友秘密转移到北平。
他俩化装成一对小夫妻,来到北平继续开展地下工作,不久正式结为夫妻。
婚后不久,按党组织的安排,任震英夫妻俩本来计划取道西安去延安,但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他们遇到了董必武。
据任震英后来回忆,董老动员他和妻子到兰州去。
当时的兰州也是抗日后方,为苏联政府援华物资屯积地,很需要会讲俄语的年青革命人士。
任震英和妻子商量后,决定接受董必武的提议。
小夫妻俩牵着一头毛驴,翻越120多座高山,经过一个月的颠簸,于1938年年初来到兰州。
到兰州后,任震英的公开身份是甘肃—新疆公路督办公署的工程师,实际是在谢觉哉、伍修权领导的八路军办事处工作。
由于他在甘新公路的工作出色,很快就在业内名声渐响。
随后,任震英担任甘肃省建设厅总工程师室副工程师,不久任甘肃省营造厂副主任兼主任工程师,为甘肃省政府和西北行营长官公署设计并督建了兴隆山别墅和当时兰州最气派的建筑—西北大厦。
1945年,经过考试,任震英获得了国民政府经济部建筑技师执照(全国第13号)。
1948年,他在兰州成立了自己的建筑师事务所,出任主任兼主任技师。
八昼夜修复黄河铁桥兰州的黄河铁桥,真实的名字叫中山桥,这座修建于清光绪年间的铁桥,是黄河上最早的一座铁桥。
从1949年解放兰州的战役开始,这座铁桥就深深地烙上了任震英的印记。
如今,每年8月26日这一天,兰州市政府都要举办兰州解放纪念活动。
当年这场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在解放大西北中最关键、最激烈的一次决战。
而在整个战役中,兰州黄河铁桥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争夺点。
1949年8月2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部队从三面包围兰州,21日开始进攻。
到8月25日下午时,南山各要点已被解放军攻破,国民党的“马家军”从黄河铁桥往北溃逃。
晚上7点半,铁桥争夺战打响。
激战中,一颗炮弹击中正在通过铁桥的国民党的军车,车上弹药爆炸,引起大火,致使铁桥南端两孔18节木桥面全部烧毁,一根斜拉杆被炮火击断,两岸交通中断。
据伊国清所写《兰州黄河铁桥通车百年史话》载:8月26日当晚,兰州军管会交通处立即组织公路工程技术人员黄振亚、陆书顺、王点、陶启江和铁、木工匠及公路员工300余人,在中共地下党员任震英、第七区公路工程管理局总工程师孙发端的指挥下进行抢修。
抢修的项目主要是:在桥两边人行道上搭上木排,垫上沙袋,维持行人、牲畜通行;组织木工改制方木,铺筑桥面;焊接桥东侧被炸断的钢质构件。
任震英后来也回忆说,就在8月26日那天晚上,彭德怀司令员召见了他,请他负责抢修被炸坏的黄河铁桥。
接受了任务的任震英找了4位工程师,召集了300多名工程技术人员,从8月27日开始苦干八个昼夜,克服了技术和维修中的各种困难,修复了铁桥。
9月3日夜间,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和车辆开始通行。
在黄河铁桥维修期间,彭德怀曾两次亲临现场视察慰问。
得知铁桥修复通车,他异常高兴,在兰州澄清阁设宴,亲自招待任震英和抢修铁桥的工程技术人员,表扬他们为西北野战军的及时西进,立下了汗马功劳。
修复兰州黄河铁桥后,按彭德怀司令员的要求,任震英又随解放军进军青海西宁,在途中抢修了大通河的浮桥。
西宁解放后,任震英返回兰州,担任兰州市人民政府建设科科长、工程师,负责兰州市城市拓建工作,从此开始了他对这座城市的规划建设事业。
新中国第一个城市规划很多人可能想不到,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建委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竟然是兰州,这完全归功于任震英。
如今,兰州人脑子中对各区有这样的概念划分:西固是工业区、安宁是科教区、城关是经济商业等中心区……这在规划界被称为“带状组团”理念,正是上世纪50年代由任震英提出并加以规划,从此深深影响着中国其他城市的规划布局。
据任震英四大弟子之一的规划专家沈寿贤回忆说:“他(任震英)带着我与其他同事走街串巷,对兰州做了基础调查研究。
第一次正式主持兰州市总体规划时,他就提出了利用黄河优势,开辟东西主干,铁路沿南山走向形成城市骨架,并提出对城关、七里河、安宁、西固进行功能分区,形成组团式城市布局的主张。
”兰州被国家列为第一个“五年计划”重点先建城市后,苏联专家穆欣被派到兰州,协助当地政府对兰州城市进行规划。
任震英率领兰州当地100多名技术人员在苏联专家的帮助下,开始对兰州城市进行规划。
当时,兰州的城市规划是先将兰炼、兰化、西固电厂、水厂等苏联援建的156个重点项目选址确定后,才开始其他方面的规划与编制。
任震英依据兰州“两山夹一河”的自然地理条件,提出了以黄河为发展轴,建设西固工业区、七里河工业区、市中心区、东部计划工业区、安宁堡计划工业区、庙滩子工业区、高坪居住区、段家滩、阿干镇煤矿区、修养区、风景地区、仓库地区、蔬菜瓜果供应区、果木林带、沙井驿等15个区划。
依托老城拓展中心区,建设兰州的政治、文化、教育、科研、商业中心和主要的居住区。
在整个编制过程中,任震英不仅亲自绘制规划图纸,而且亲自撰写了规划说明书。
他的这一设想和主张被规划界称为“带状城市规划的范例”。
而早在1951年,在任震英的倡导下,兰州市建委发布通告:“沿黄河两岸150米内不准搞建筑,以备修建滨河之路。
”1954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准任震英主持编制的《兰州市1954-1974年总体规划》,这是新中国批准的第一个城市规划。
1958年,兰州城市总体规划参加了在莫斯科举办的“世界城市规划展评会”并获奖。
当时我国准备参展的城市规划共有三个,另外两个就是北京和杭州。
如今,“带状组团”城市规划模式不仅在兰州应用,也被全国的许多城市采用。
兰州一版城市总规划后来还被收录入规划专业的教科书。
新建白塔公园提起白塔公园,年长一点的兰州人都知道,这座公园是任震英一手建造起来的。
与之有关的一首七言诗也广为人知:“白塔峨峨啸大风,金城有幸接元戎。
行看叱咤风云手,点燃西陲一片红。
”这首诗是1957年4月任震英陪同陈毅元帅参观白塔山时所作。
参观完后,任震英对当时只有六棵树、一座白塔的白塔山发生了兴趣,心生将白塔荒山变成公园的想法。
任震英的这一想法得到了时任兰州市委书记王观潮的支持。
1958年,任震英被委派规划设计并主持修建白塔山傍山公园,他带领500多工人师傅收集兰州城里“反封建”时拆下的大量古建筑构件、砖瓦基石、石雕、琉璃瓦、木雕花饰等古建筑构件,重新组合设计,还亲自绘制了36张施工详图大样。
他与工人师傅们夜以继日干了十三个月的时间,在白塔山上建起了占地66.7公顷、建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古典式绿色傍山公园,其中三台大殿建筑群设计,使兰州胜景“白塔层峦”更显独特风采。
公园建成后不久,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曾到兰州观赏,回北京后,便给任震英写信评价说:“我非常欣赏你的…回锅肉‟,它为兰州添了一景。
”1959年10月,周恩来总理视察兰州时,也专门去看了任震英新造的白塔山公园,并大加赞赏。
任震英的身上一直保留着东北人的脾性,性格豪迈。
1957年,他就因说话太直,被划成右派,关了八个月牛棚。
此后长时间受到排斥打击,无处施展抱负。
心烦郁闷时,便以诗寄情,断断续续留下不少诗文。
在被关牛棚期间,一个偶然的机会,任震英接触到西北窑洞,产生很大兴趣。
从牛棚出来后,开始研究钻研,写下多篇关于窑洞建筑的论文。
1980年,他组建了中国窑洞及生土建筑调研组(后改为研究会,任震英任会长),成为我国窑洞及生土建筑学科研究的奠基人和带头人。
“文革”开始后,任震英被下放到“五七”干校劳动,一去就是七年。
1973年,任震英从干校出来,就被任命为兰州市城市建设局副局长、总工程师、党组成员。
不久,担任兰州市城市规划管理局局长、总工程师、党组书记。
从1975年起,他担任甘肃省暨兰州市修改总体规划领导小组成员兼规划办公室主任,主持《兰州市1978-2000年总体规划》的编制工作。
建设“黄河风情线”,是1973年任震英首次提出的。
当时的兰州,工业污染问题已日益凸现,任震英的规划理念中增加了重视环境、重视绿化的内容,提出加强南北两山绿化和建立三个绿色长廊(徐家山—东岗—雁滩;白塔山—伏龙坪;安宁桃园—迎门滩)的设想。
在兰州市第二版规划中,任震英给这座城市保留了“两片肺叶”,即雁滩和崔家大滩大面积的菜地和绿地。
1979年10月,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获得国务院批准。
新规划中的兰州城,是一个组合式、多层次、大小中心结合、自然地势与艺术处理兼顾的带状城市形象,这在国内城市设计中是独具特色的。
无论从艺术美感、自然生态、技术处理、现代化超前性上来讲,都是国内外专家们所称道的。
兰州市的城市规划,又一次走在了全国前列。
中国城市规划大师第一人“他以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求实的科学态度,为京、津、沪、西安、深圳、福州、太原、厦门、青岛、杭州、海口、三亚、泉州等数十个城市的规划提出许多真知灼见,得到专家和当地领导的重视和采纳,特别对深圳、桂林、大连(金石滩)、泰山的规划做了大量工作,避免了一些失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