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规定cha
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
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茶艺课程考核是对学习者在茶艺技术、知识、礼仪等方面的综合评价,目的是检验学习者在茶艺领域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
为确保考核结果的公正和科学,制定以下茶艺课程考核规范及标准。
一、考核内容茶艺课程考核包括理论与实践两个部分。
1. 理论考核理论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对茶艺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茶叶的品种、分类、贮存与保鲜方法、冲泡技法、茶具的种类与用途等。
考核方式可采用笔试、口试或组织茶艺知识讲座等形式。
2. 实践考核实践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制茶、冲泡、品饮、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术和能力。
考核项目应综合考察学习者的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创新能力和应变能力。
考核方式可采用现场操作、茶艺比赛等形式。
二、考核标准茶艺课程考核标准应根据学习者的不同等级和要求进行制定。
一般可分为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等级。
1. 初级考核标准初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对茶艺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
学习者应能准确辨识常见茶叶的外形、色泽、香气和口感,并能熟练进行基本茶叶的冲泡和品评。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基本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
2. 中级考核标准中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茶叶品评、冲泡、制茶和茶艺表演等方面的技能与能力。
学习者应能熟练使用各类茶具进行茶叶冲泡,并根据茶叶的特点和顾客的需求调配出适合的茶饮品。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较高水平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
3. 高级考核标准高级考核主要测试学习者在茶叶制作、冲泡、技法创新和茶文化传承等方面的技能与能力。
学习者应能熟练掌握茶叶的深加工技术,并能根据茶叶的特点和市场需求进行创新研发。
此外,学习者还应具备高水平的茶艺表演技巧和茶道礼仪,并能传授茶艺技术和茶文化知识。
三、考核流程茶艺课程考核应分阶段进行,并按照理论和实践分别进行评测。
1. 考核前准备考核前应通知学习者考核时间和地点,并提前告知考核内容和标准。
同时,学习者应准备好相应的考核工具和茶具。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适用专业: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建议课时数:36制订人:审定人:一、课程性质与任务《茶艺》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程。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为了满足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需求,陶冶学生生活情操,学习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普及学生学习识茶、泡茶、品茶的知识,进一步了解茶艺茶技、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提高茶艺服务技能。
二、学科核心素养与课程目标本课程目标与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相吻合,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学生自身气质,强化学生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的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对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着重学习茶叶知识和茶艺鉴赏。
(一)专业能力目标1.了解茶的起源和发展;2.涉猎茶文学作品和相关故事传说;3.清楚制茶工艺与分类,根据六大茶类的基本特征对其加以区分;4.了解茶艺礼仪常识;5.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相应的冲泡和品饮茶具;6.能利用所学进行茶艺解说;7.能根据茶艺要求进行我国主要茶类的冲泡和品饮。
(二)方法能力目标:1.具备自主学习和终身学习能力;2.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3.具有知识迁移能力和创新能力;4.具有适应环境变化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三)社会能力目标:1.具有规则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气质;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5.能在茶艺活动中不断规范礼仪举止,提升人文素质;6.能在茶艺活动中培养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增强综合素质;7.能在茶艺活动中陶冶生活情趣,不断提升生活品质。
三、课程结构四、课程内容五、学业质量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现场教学法、任务驱动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示范教学法、讨论法、项目导向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茶艺和茶文化课程标准cha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6007)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
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
《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
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
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
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和作用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
茶艺与茶文化教学大纲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编码:2.课程名称:茶艺与茶文化3.适用专业:旅游管理4.课程简介:(课程简介应包括课程性质、简要内容)茶艺与茶文化》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程,茶文化是人类对茶的认识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应用和创造等过程,而茶道则是茶文化重要的精神内涵,荼道与艺术的结合,成为茶文化体系中最具特征性的部分,成为茶文化的核心内容。
本课程用人类文化学、民俗学、社会学、农学、经济学等理论和方法,介绍了茶文化历史、荼与人的健康、茶道的形成与表现、茶的沏泡艺术、品饮艺术、人们的饮茶俗、饮茶趋势、茶与文学艺术的结缘、茶文化的发展等内容,突出茶道艺术内容,引导培养学生茶文化方面的知、说技能,茶叶的品、评、鉴赏技能。
二、课程说明1.教学目的和要求:我国自古就有“茶禅一味”之说,也是因为品茶要达到吧情感、情绪、心境引向宁静、淡薄、深远,引向对人生、对世界、对宇宙的审美感悟。
中国历代文人士大夫之所以喜欢在山水中品茶,就是因为更能体验到XXX的“真我”,禅的“瞬刻永恒”,在大自然与茶艺的融合中,忘怀得失,拜托厉害,从而获得生命的力量和生活的乐趣。
2.与相关课程衔接:在《旅游文化》后,第三学年开设3.学时、学分:总学时32,平均每周学时2节4.开课学期:第三学年上学期5.教学方法:课堂讲授、实训6.考核方式:考试7.教材:《茶艺》(XXX,作者XXX、XXX)8.教学参考材料:《茶艺师根蒂根基知识》(XXX)、《茶韵禅风》(农村读物出版社)。
三、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第一章茶文化基础知识教学目标:通过本章研究,要求学生了解茶的起源与历史,熟悉茶文化的概念及内涵,了解饮茶与健康的关系,掌握科学饮茶的方法。
教学重点:茶饮的历史教学难点:茶饮的历史授课时数:4节教学内容:一、茶的历史二、中国茶文化简介三、科学饮茶与健康第二章茶叶的选择教学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熟悉茶叶的基本类型,学会对茶叶的品质进行鉴别,并了解茶叶的保存方法。
2021茶艺与茶叶专业 《茶艺基础》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茶艺【适用专业(岗位)】旅游服务与管理一、课程性质本课程是我校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的拓展课程。
以培养和提高茶艺服务人员的操作技能和综合素养为目标。
通过系统学习,使学生们具备茶艺高级技术的能力,对实践操作具有直接的指导意义。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着“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的设计理念,重在培养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紧紧围绕茶艺技术的工作任务来组织实训内容,落实实训要求,在注重专业基本技能的培养和训练的同时,合理把握与其它相关课程间的联系和侧重点,让学生在《茶艺》课程的学习中掌握知识,提高技能,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和从事相关工作夯实基础。
各项实训内容的教学活动安排在课堂上组织进行,其训练提高则可安排在专门的技能训练时间或课余时间内进行目标达成。
三、课程目标(一)总体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训练,要求学生掌握茶的基本知识、能描述茶文化发展史和茶事服务流程,遵循茶艺礼仪规范,并根据茶叶的特点选择正确的茶具和冲泡用水,选择冲泡方法,向宾客介绍茶叶和茶具并提供茶事服务。
(二)知识目标(1)了解茶文化的发展史以及茶叶的分类制作。
(2)了解饮茶用具的分类和茶具的选取。
(3)体味茶文化的美妙以及茶的功效。
(4)了解泡茶用水及泡茶程序。
(5)了解十大名茶的茶艺技术。
(三)能力目标(1)通晓茶文化的发展史和制作工艺以及茶叶的分类制作。
(2)掌握饮茶用具的种类特性和茶具的选取。
(3)用心体味茶文化的美妙以及茶的健康功效。
(4)掌握泡茶用水的选择及泡茶程序。
(5)熟练掌握十大名茶的茶艺技术。
(四)素质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对茶文化的理论知识有进一步的认识,熟练掌握本课程要求的各项实训能力项目,能够胜任茶艺技术的操作技能、掌握茶叶的分类选取以及茶具的运用、能选择适合的水质泡出香茗,体味悠悠水心,浓浓茶情,你侬我侬。
斗余味兮轻醍醐,斗余香兮薄兰芷。
培养学生探索创新的能力。
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健康向上的生活态度,培养学生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信息二、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是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选修课。
主要讲授茶叶基本知识、茶事活动中的器与水、茶文化、茶席设计、茶与健康、玻璃杯茶艺、盖碗茶艺、紫砂壶茶艺、茶艺表演等知识。
通过课程学习,了解茶知识,感受茶文化,领悟茶之道。
三、课程目标总体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
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通过本课程的实践教学,在课程建设一开始就注重将相关《茶艺师》标准融入课程标准。
能力目标:1.能进行我国主要茶类的冲泡和品饮2.能向客人介绍茶的起源、发展和相关故事传说3.能够分辨六大茶类4.能够根据不同的茶叶选择相应的冲泡和品饮茶具5.能够进行席间茶水茶点服务知识目标:1.掌握茶文化的起源、发展2.掌握六大茶类的基础知识。
3.掌握茶器具的基础知识。
素质目标:1.具有规则意识2.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气质3.具有团队合作意识4.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四、课程内容与教学要求五、课程实施(一)教学方法建议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要求和课程特点以及有关学情,选择适合于本课程的最优化教学法。
综合考虑教学效果和教学可操作性等因素,本课程项目驱动、案例分析、分组讨论、情景模拟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积极思考、乐于实践,提高教学效果。
项目驱动教学法是:本课程一共涉及4个模块设计,每个模块的设计都以完成项目的形式出现,让学生带着任务进入学习。
案例分析教学法:采取优秀案例分析的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注意给学生更多的思维活动空间,发挥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2
酒店管理专业资源库
《茶文化与茶艺》 版权所有:天津职业大学 第二部分 课程目标
通过对茶艺服务基本知识的讲解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准确掌握茶艺 服务的日常操作流程,使学生具备从事茶艺服务实际工作要求的技能,具备良好 的服务礼仪、礼貌,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精神。
一、职业知识目标
通过理论知识的讲授,能够全面把握茶艺服务前、服务中和服务后的各项 工作,能准确识别各种茶类和茶具,并能全面理解茶类和茶具的搭配原则。
二、职业技能目标
通过对茶艺与茶艺服务基础知识的讲解,了解茶的分类、特点,掌握茶艺馆 的日常经营工作程序,掌握不同茶类、茶具的服务方法与服务标准。
三、职业素质目标
通过岗位真实任务的项目实践,能养成爱岗敬业、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能 遵守操作规程,认真负责、实事求是、坚持原则、一丝不苟地依据服务标准进行 实践操作,并在工作实践中遵守劳动纪律,注意安全,具备良好的敬业精神和协 作精神,具有良好的接人待物、察言观色等职业素质,具备良好的服务礼仪、礼 貌,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具有职业敏感性,具有一定的创造力,具备成本意识, 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协调能力,坚持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可持续发展的基 础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4
第四部分 课程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教师应依据任务中的典型产品为载体安排和组织教学活动。
2. 教师应按照项目的学习目标编制项目任务书。
项目任务书应明确教师讲 授(或演示)的内容;明确学习者预习的要求;提出该项目整体安排以及各模块 训练的时间、内容等。
如以小组形式进行学习,对分组安排及小组讨论(或操作) 的要求,也应作出明确规定。
3.教师应以学习者为主体设计教学结构,营造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激 发学习者参与教学活动, 提高学习者学习积极性, 增强学习者学习信心与成就感。
4.教师应指导学习者完整地完成项目,并将有关知识、技能与职业道德和 情感态度有机融合。
二、教材编写建议打破传统的学科教材模式,以本课程标准为依据进行教材编写。
教材编写以 职业技能的需求为依托, 以培养高技能人才的要求为目标, 注重能力本位的原则, 力求突出“理论够用、重在实操”和“简单明了、方便实用”的特色,内容应具 有较强的应用性和针对性,编写的目的主要是为了培养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具有 一定理论知识、具有较强操作和服务实践能力、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为茶艺 师岗位所欢迎的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以项目为导向,以服务任务为核心,从有利于各专门化课程的学习出发,以 够用为度为原则,设定能力目标,能力标准,引入高职学生所必需的理论知识,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教材应图文并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 茶艺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对于涉及本专业岗位的实践活动,教材应以茶艺师岗位 的操作规程为基准,并将其纳入其中。
为教材配置专门的多媒体光盘,以满足教 师教学与学生自学的需要。
三、评价建议本着过程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的原则,建立多方位考察、全面评价、 重视过程的多元化考核评估模式。
1.学生学习要教师评价和学习者互评相结合、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 课内评价和课外评价相结合、理论评价和实践评价相结合。
2. 本项目课程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相结合。
茶道与茶文化课程标准
《茶道与茶艺》项目课程标准(36学时)商学院赵明明一、课程概述1、课程性质与任务茶道与茶艺课程就是高等职业学校饭店服务与管理专业得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也可作为选修课。
茶道与茶艺就是茶文化得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茶文化得核心。
随着茶文化得发展以及茶艺师职业认证得推行,茶道与茶艺发展为得一门应用性学科,成为学生提高生活情趣、提升其综合素质、拓广就业渠道、传承国粹得一门很好得课程。
本课程得主要目得就是使学生获得茶事活动过程中必须得茶道与茶艺得基本知识与实际技能。
通过本课程得学习,使学生掌握各种茶叶泡饮方法,培养其相当于高级茶艺师得基本素质、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
本课程得基本要求:结合茶艺师职业岗位得要求,通过课堂讲授与实训,使学生系统地学习茶道与茶艺得基础知识与基本原理,较全面地掌握中国茶道得基本理论与基本精神,了解中国茶道得形成与发展过程。
掌握茶艺得基本要素及其相互关系,掌握泡茶得基本技法与技艺,熟练掌握红茶、绿茶、普洱茶、乌龙茶、黄茶、白茶、花茶得冲泡技艺,了解各种民俗茶艺,掌握科学饮茶与茶叶贮藏保管得基本知识,能进行茶席设计,具有茶艺服务得技巧,具备高级茶艺师得基本素质与知识、技能水平,获得从事茶事服务工作得能力。
2、课程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程适应高等职业学校学生得专业学习与茶艺师鉴定考核要求,提高学生得职业能力水平。
有助于学生熟练掌握茶艺师鉴定考核要求,满足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得需要。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茶艺文化及茶艺服务中接待服务得礼貌礼节、语言表达艺术、接待艺术·识别绿茶等各类茶得品级·识别茶具质量、配置等·了解有关泡茶用水知识·了解茶艺表演场所布置知识·了解茶艺表演基本知识·了解中国各地名茶、名泉·了解艺术品茗知识2、能力目标:·识别各种茶叶得能力,并能判定品级·学会识别茶具质量,懂得茶具配置·掌握泡茶基本程序·掌握碧螺春、乌龙茶、普洱茶、茉莉花茶、红茶得冲泡3、情感与态度培养目标:了解中国茶文化,体会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给学生艺术得熏陶与美得享受。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3
第三部分 内容标准模块一:茶艺的基本认识与服务礼仪 8学时模块二:茶艺的冲泡方法与技巧 22学时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学时任务一:玻璃杯冲泡法(上投法) 掌握玻璃杯上投法的冲泡技巧;能熟记冲泡流程及代表茶叶的特征。
能熟练运用玻璃杯上投法冲泡以洞庭碧螺春茶为代表的茶,并能描述冲泡流程,介绍茶汤的口味与风格特点。
2任务二:玻璃杯冲泡法(中投法) 掌握玻璃杯中投法的冲泡技巧;能熟记冲泡流程及代表茶叶的特征。
能熟练运用玻璃杯中投法冲泡以黄山毛峰茶为代表的茶,并能描述冲泡流程,介绍茶汤的口味与风格特点。
2任务三:玻璃杯冲泡法(下投法) 掌握玻璃杯下投法的冲泡技巧;能熟记冲泡流程及代表茶叶的特征。
能熟练运用玻璃杯下投法冲泡以西湖龙井茶为代表的茶,并能描述冲泡流程,介绍茶汤的口味与风格特点。
2任务四:玻璃杯冲泡法综合练习 综合掌握玻璃杯冲泡的三种方法;能熟记三种能根据不同茶类的要求来正确选择并熟练运用不同2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学时任务一:茶艺服务和接待的艺美基 本功 能掌握茶艺服务和接待过程中的各种礼仪要求和技巧。
能按照行业规范熟练进行茶艺服务和接待过程中的站姿、坐姿、手势的展示,能运用英语进行茶艺接待的日常会话。
2任务二:茶艺文化基础知识及泡茶 用水、茶食的认识与服务 能掌握基础的茶艺文化知识,掌握各类泡茶用水和茶食的特点,以及与不同茶类的搭配条件。
能按照行业规范熟练进行各种茶类泡茶用水、茶食的选择和准备。
2任务三:茶具的认识与服务 能识别各类茶具,包括主泡器及辅助泡茶用具的名称。
能按照行业规范熟练进行各类茶具的选择以及持姿的演示。
2任务四:茶类的认识与服务 能识别各种茶类,了解十大代表性名茶的名称、产地、主要特征以及储存方法和条件。
能按照茶的外形特征熟练辨别茶的名称、产地。
2方法的冲泡流程及代表 茶叶的特征。
的玻璃杯冲泡法来冲泡茶 叶,能描述冲泡流程,介绍 茶汤的口味与风格特点。
教学内容 知识目标 技能目标 学时任务五: 盖碗冲泡法 掌握盖碗的冲泡技巧;能熟记冲泡流程及代表茶叶的特征。
《茶文化》课程标准
茶文化》课程标准一、课程基本情况•课程名称:茶文化(TeaCulture)•课程代码:0200112•课程学时:56,其中理论教学学时36,实践教学学时20•课程学分:4•适用专业: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二、课程性质与设计思路(一)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必修课,是专业核心课程、职业基础课程;是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标准》和浙江旅游职业学院《2021级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修订的。
本课程以中学(高中或职高)阶段的历史、语文等课程学习为基础,平行课程包括《茶艺茶道》、《茶学概论》等课程,后续课程包括《茶会活动策划》、《茶事艺文》《茶席设计》等职业技术课和岗位选修课程。
该课程以茶文化基础知识核心,结合时代发展趋势,重点培养学生对茶文化的理解、领悟和表现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就业和创业所需的茶文化基础专业知识及实践技能的同时,具备良好的诚信品质、责任意识等职业素养,同时使学生达到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证书的要求。
(二)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是依据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中的茶文化服务、茶艺茶道展示等职业岗位需求和创业需求为导向,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出发,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以国家中级茶艺师资格标准为指导,根据时代发展不断调整优化,组建课程模块,实施“课堂+实地认知+项目”的教学模式,整合教学资源、序化教学内容。
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充分考虑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旅游新业态与“旅游+”新形态下,文旅融合发展对理论知识学习的要求,坚持立德树人,注重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教学始终,同时融合了学生综合素质提升、创新创业能力培养、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并融合了相关职业资格证书对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要求。
有效依托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教学资源库及智慧职教的职教云、X学院和慕课学院、学习强国等平台,有序推进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自主开放式教学,使之成为休闲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品牌核心课程。
《茶艺》课程标准
《茶艺》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茶艺》学时:40(一)课程定位《茶艺》课程是酒店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40学时。
通过课堂讲解、技能训练、观看影像资料等活动组织教学,采用教、学、练三者结合以练为主的教学方式。
通过学习,学生可以进一步了解茶技茶艺、茶风茶俗、茶具茶事等活动。
(二)课程设计思路通过茶文化和相关技能的培养、教育和训练,能修炼自身气质,强化规则意识,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此外在“以茶会友,以茶传情”的氛围中,启发广大学生科学地饮茶、艺术地品茶,有助于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品性和陶冶美好的心灵,更好地为其专业学习和今后的职业发展服务。
对酒店服务专长的学生,着重茶艺表演和茶水服务。
(三)与其他课程的关系(四)课程的目标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项目教学,让学生了解中国的茶文化,熟悉茶叶知识,掌握初级的茶艺技能;完善专业知识结构,提高自身修养和欣赏水平。
五)、教学建议与进度要求(六)教材选择1.教材选取原则1.教材应充分体现职业性、实践性、开放性和实效性的课程设计思想。
2.教材内容应以茶室经营管理工作过程为导向,按照职业教育的理念,根据酒茶室经营管理的现代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设置项目教学内容。
3.教材实训项目活动设计内容要具体,并具有可操作性。
2.推荐教材:(1).版本::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2).主编:何国松(3).书号:3.参考资料:杨学富《茶艺与茶道》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七)课程教学资源的使用与建设在实施《茶艺》课程项目教学的过程中,采用多种的教学方法,如讲授法、演示法、引导自学法、视频教学法等。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按照建构主义的课程观,引导学生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案例学习、问题学习、项目学习,实例引证、实景训教等;有效地使用网络信息、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
(八)学习场地、设施要求(九)教师要求本课程的任课教师由校内专任教师与企业兼职教师共同组成。
校内专任教师要求具有较强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讲师以上职称,有企业挂职经历;企业兼职教师要求有三年以上茶室经营和管理经验,在茶行有良好的声誉和一定的影响力。
茶艺校本课程纲要2024
引言:茶艺是一门古老而精妙的艺术,其渊远的历史和博大的文化内涵使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茶艺作为一门学科,在教育领域中的地位日益重要。
本文旨在介绍茶艺校本课程纲要的第二部分,为学生提供全面、系统的茶艺学习指南。
概述:茶艺校本课程纲要(二)是茶艺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培养学生在茶艺方面的技能和专业知识。
通过细致的课程规划和专业的教学方法,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茶文化,掌握茶艺的基本技巧和扎实的理论基础。
正文内容:一、茶叶品鉴与评估1. 茶叶的种类和产地详细介绍主要茶叶的种类和产地,比如绿茶、红茶、白茶、乌龙茶等等。
学生将学习如何辨别不同种类的茶叶,并了解每种茶叶的特点和适宜饮用的方法。
2. 茶叶的外观、香气和口感评估学生将学习如何通过观察茶叶的外观,闻茶香、尝茶汤等方法,评估茶叶的品质和品味。
他们将学会运用专业的茶叶评估标准,判断茶叶的质量和口感。
二、茶具使用与保养1. 茶具的分类和特点介绍各种常见的茶具分类及其特点,包括茶壶、茶杯、茶盘等。
学生将能够了解不同茶具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2. 茶具的保养和清洁学生将学习如何正确保养和清洁茶具,以确保茶具的质量和使用寿命。
他们将了解使用不同茶具时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妥善地存放茶具。
三、茶礼与茶道1. 茶礼的历史与意义学生将了解茶礼的起源、发展和意义,明白茶礼在茶文化中的重要地位。
他们将学习不同茶文化中的茶礼仪式,并能够运用于实践中。
2. 茶道的流派和要素介绍茶道的主要流派,如日本茶道、中国茶道等,以及茶道的要素,包括动作、礼仪、服饰等。
学生将学会茶道的基本步骤和规范,培养优雅、细致的茶艺气质。
四、茶文化与茶艺史1. 茶文化的源流及其影响学生将了解茶文化的源流及其对世界文化的影响。
他们将学习茶文化的文学、艺术、哲学等方面的内容,理解茶文化的丰富内涵。
2. 茶艺史的发展与演变介绍茶艺的历史发展轨迹和重要里程碑,包括茶道的起源、明清茶艺的繁荣等。
学生将了解茶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演变和发展趋势。
《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
文化视点《茶文化与茶艺》课程标准毕 露一、课程性质《茶文化与茶艺》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也是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重要的技能之一。
本课程是连接学生与就业之间的重要课程,对学生职业能力培养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支撑和促进作用。
本课程与前导专业基础课程及其他课程、后续课程关系紧密,起着强化前导课程的效果,同时也是实习前专业能力的最后强化,使学生能力与企业要求、岗位要求、工作能力达到零距离对接。
二、参考学时及学分72学时;3学分。
三、课程目标通过对基础茶文化的讲解和操作技能的训练,使学生掌握茶艺服务的日常操作流程,具备从事茶艺服务实际工作要求的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礼仪、礼貌,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的精神。
(一)能力目标1.能够识别各种茶叶2.能够根据不同茶叶配置茶具3.能够设计并布置茶席4.能够冲泡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绿茶、红茶并进行茶艺表演(二)知识目标1.了解茶的发展历史2.掌握“六大茶类”的特点、性质3.了解中国十大名茶及四大产茶区4.了解茶艺服务中的接待礼仪5.掌握恩施土家茶文化6.掌握花茶、乌龙茶、普洱茶、绿茶、红茶的冲泡技巧与方法(三)情感与态度目标1.培养爱岗敬业、热情主动的工作态度2.培养团结、协作精神3.培养细心、周密、热情的服务意识4.形成良好的职业素养和勤奋工作的基本素质5.了解茶文化,培养学生感受美、创造美、享受美的能力6.了解恩施茶文化,提高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热情四、设计思路本课程以“行业需求为导向、职业能力为核心”,设定能力目标,引入茶艺服务所必需的茶文化等理论知识,加强实际操作能力的训练。
紧紧围绕任务和课程内容,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结合茶艺职业资格考核要求,使学生达到初级茶艺师标准。
本课程根据茶艺服务职业岗位要求,将教学内容分为个2个教学模块、4个服务任务,教学模块的顺序按照先基础后技能、先理论后操作的原则来安排。
依据各学习模块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学习模块的课时数。
教学标准-茶文化
《茶文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茶文化·适用专业学院开设各专业▪ 1.前言近年来随着茶文化热的不断升温,茶艺馆、红茶坊等如雨后春笋春笋般地涌现,甚至还出现了以经营茶叶菜肴为特色的饭店,使饮茶之风再度兴起。
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茶叶的各种医疗、保健功能不断地被发现,茶叶将重新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和社会生活中,占据新的、重要的地位。
1.1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从介绍茶文化历史开始直至讲述各类茶叶的冲泡方法,主要包括:茶文化历史、茶叶知识、茶艺知识、泡茶技艺、茶保健知识等。
内容充实,实用性强,让学生在掌握泡茶技艺的同时陶冶情操,净化心灵,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建立和谐的关系。
1.2设计思路本课程在内容设计方面突出体现茶艺师岗位职业能力本位,紧紧围绕完成工作任务模块的需要来选择课程内容;从“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出发,设定职业能力培养目标;变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动手能力的培养,打破传统的知识传授方式,以“项目”为主线,创设工作情景,将中级茶艺师职业技能考证的相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 2.课程目标使学生具有高素质茶艺员所必需的茶艺方面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项目的解决,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各类行茶法,为学生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 3.课程内容和要求▪ 4. 实施建议1.建议本课程标准教学可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
2.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
3.学生学业评价建议采取理论考核与实操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重视学生的过程性学习,在教学活动中结合学生自评、他评和师评的形式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要充分考虑个人在小组合作中的贡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标准(课程代码:066007)2014年,我院增设了都市园艺专业。
如何在新形势下,培养出社会需求的符合现代农业需求的高技能型人才,如何将高职教育与职业需求相结合?我们进行了广泛的调查与思考。
《茶艺与茶文化》课程的开设,便是探索的结果之一。
《茶艺与茶文化》是适应当前茶艺行业发展及生态观光旅游需求的。
课程紧密结合现代茶艺职业需求情况,使得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质量符合和适应现代生态观光旅游发展需求。
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中华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中华名族之国粹。
中国在茶业上对人类的贡献,主要在于最早发现并利用茶这种植物,把它发展成我国的一种灿烂独特的茶文化。
中华茶文化是我国传统饮茶风习和品茗技艺的结晶,具有东方文化的深厚意蕴。
茶文化之核心为茶道,中国器物文化能上升到道的层次的唯有茶文化,茶道是茶与道的融合与升华。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对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追求的质量在不断提升,人们对茶的需求已不仅仅停留在传统的饮茶上,而逐渐上升为对茶文化的品味上,是高雅的休闲娱乐、以茶悟道的精神需求。
传承和弘扬中华茶文化是时代发展的要求。
目前,茶艺展示在茶叶营销、旅游餐饮、休闲酬宾等领域广泛应用。
开设《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旨在通过茶艺展示弘扬传承中华茶文化,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二、课程性质和任务1、课程性质和作用课程性质:《茶艺与茶文化》课程是都市园艺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实用性、技能性很强的应用学科。
课程作用:本课程通过介绍茶叶、茶文化、茶艺展示,使学生具有茶艺、茶文化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使学生能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同时能陶冶情操,净化心灵,建立和谐人际关系,提高综合人文素质;适应社会需求,提高职业技能,拓展就业空间。
2、课程任务在教学过程中,强化学生职业能力和素质的培养,充分体现技能培训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
通过本课程系统的学习,培养学生具有茶艺与茶文化方面扎实的理论基础知识,理解茶叶相关知识与发展,掌握茶艺发展、茶艺场景布置要求及茶艺表演等知识。
并培养学生具有自我发展、创作高水平茶艺表演的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职业素质,为学生毕业后在茶艺与茶文化岗位顶岗实习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培养学生成为真正的茶艺师,最终实现在茶艺行业的零距离就业。
三、课程设计基本理念本课程教学内容分为3个教学模块,在每个模块中均明确了课程内容和教学任务要求。
在这三个模块中,采用了递进式关系,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设计项目。
第一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打好文化基础知识。
第二个模块的工作任务是掌握不同茶叶性质及冲泡技术。
第三个模块是技能训练茶艺馆的管理。
前置课程:《植物及植物生理》、《花卉生产与销售》等。
后续课程:《插花与茶艺设计》、《盆景制作与养护技术》、《毕业实习》等。
四课程设计的基本思路1、课程标准设计的总体思路通过三个模块教学,逐项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具有茶艺方面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通过项目的解决,使学生能根据要求设计各类茶法,为学生正确运用茶文化知识,提高综合素质,增强职业变化的适应能力及继续学习能力打下一定基础;从而培养学生团结协作、敬业爱岗和吃苦耐劳的品德和良好职业道德观。
掌握茶艺服务的日常操作流程,具备从事茶艺服务实际工作要求的技能,具备良好的服务礼仪、礼貌,具有较好的服务意识、职业道德。
2、课程内容设计本课程理论与实践结合,将整个课程划分为三个部分,一为基础知识,介绍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及茶艺工作等知识;二是茶艺表演;三是技能训练等知识。
教学内容紧密结合茶艺发展特点及茶叶基本知识,以现代茶艺发展需求为目标,重点介绍茶叶基础知识与茶艺表演,突出现代茶艺设计技能,注重介绍新知识、新技术、新方法,突出了实用性、应用性,充分体现教学内容的新、实、特。
本课程分两个模块:理论课模块(50学时)和实践课模块(58学时)。
理论课模块又分:基础知识模块(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茶事服务等)和专业知识模块(结合主题需求进行茶艺表演,根据职业面向掌握茶艺馆的经营与管理等)。
实践课模块又分:实践知识模块;专业技能实践模块;顶岗实习模块。
第二部分课程目标一、技能与素质目标1、课程的知识目标了解中国茶文化、茶叶基础知识,掌握茶事服务相关知识与技能,掌握不同茶艺表演特点及技能,能根据需求对茶艺馆进行主题场景布置及管理等相关知识。
2、课程的专业能力目标能通过不同的主题、环境、空间独立设计并完成不同茶艺表演,以满足不同消费对象及活动需求。
3、课程技能目标掌握茶叶基础知识;掌握不同茶艺表演技艺;掌握茶艺馆管理与经营相关知识。
4、课程的社会能力目标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养成求真务实、吃苦耐劳、严谨认真的工作作风,具有较强团队协作能力和社会适应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统一《茶艺与茶文化》课程实践性强,课程教学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促进学生掌握相关内容与技能,并能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合理的造型。
2、“教、学、做”三位一体以操作融《茶艺与茶文化》于情景教学之中,实现“教、学、做”相结合的实践教学“情景”。
3、教学方法目标(1)积极开展现场教学合理安排课程教学计划,教学计划根据教学内容合理安排。
我们组织学生从课堂教学走向花艺馆,进行现场教学,使学生能够更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起来,并将所学的各种茶叶加以分析比较,使学生能够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并能更好的树立今后的职业目标。
(2)合理利用项目导向教学从注重“教法”转到注重“学法”,将学生的学习与学生发展密切结合起来,采用师生互动型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教师是活动的引导者,学生是活动的实践者。
如我认真利用教学实习完成项目导向教学,首先将实践实习的项目告诉学生,让学生自己根据课前所学的内容,拟定实习方案,再将该方案与教师的方案相比较,使学生真正理解实践教学的重要性,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该教法不仅让学生“学知识”,而且还“学会学习”,倡导学生参与教学的全过程,重视学习过程的体验。
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通过参与实践教学的全过程而实现的。
(3)加强直观教学结合本课程的特点,积极进行直观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挂图、相关教学视频组织教学,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直观性。
(4)教学互动在课堂教学中,我经常结合以前学过的内容联系到后续教学内容中,让学生自己充分思考再进行回答,最后我再进行讲解和总结。
如问常见的茶艺类型有哪些,学生有各种不同的回答,我再进行总结,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或每次课结束时,针对下次上课的内容,提出问题让学生充分思考;上课时,先让学生回答或讨论这些问题,最后有老师归纳分析讲解,师生间形成了良好地教学互动。
第三部分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三个教学任务6个教学情境43个子教学情境,108个学时,详见下表。
《插花与花艺设计》课程教学内容设计与课时安排表第四部分实施建议一、教学建议1、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应尽可能利用本市与周边城市的有利条件,进行现场教学,使所得的经验更贴近实际,注重“教、学、做”相结合。
2、教学内容与茶艺发展密切联系起来。
3、充分利用多媒体、视频等进行直观教学。
注重理论知识的积累。
4、注重学生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
5、注重综合素质教育的培养。
6、教学场所应实现讲解和训练一体化,使学生能够边听边看,边听边练。
7、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同学多关注茶艺发展动向,能学以致用。
二、教学实施建议1、教学设计根据该课程标准,学校在教学实施前,要组织相关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明确课程实施的载体,制定课程实施具体方案,细化考核标准和确定评价方法。
2、教学方法建议采取项目教学法、实操法、小组合作学习法、教师演示法、讨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形式进行;建议充分利用投影、多媒体课件、网络资源等,为学生创建茶艺服务的仿真环境,更好地掌握和运用茶事服务的技能技巧。
三、教学评价1、评价建议--课程考核标准(1)能够熟练掌握茶叶的分类方法与制作技艺。
(2)熟悉茶的功效及科学的饮用方法;熟悉茶叶的选购与品质的鉴别方法;掌握茶叶的储存方法。
熟悉茶艺的概念;熟悉泡茶的器具;掌握茶叶的冲泡方法;掌握各类茶的茶艺;掌握茶艺中的品茶艺术;熟悉茶艺人员的礼仪要求。
(3)寻找相当数量的客户群,并与之建立联系,做到表达条理清晰,内容完整清楚。
(4)编制简单协议和合同,符合合同、协议文本的基本要求。
(5)能在项目现场独立检查、监督茶艺表演工作,并与顾客良好沟通,避免出现安全事故,符合职业道德标准。
(6)能及时发现茶艺表演现场的问题,灵活处理简单突发事件,避免或减少损失。
2、评价方法建议本课程考核原则是坚持评价主体、评价过程、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即教师的评价与学生的相互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企业评价相结合;过程性考核与结果性考核相结合,逐步建立学生的发展性考核与评价体系;定量考核与定性评价相结合。
在考核方式上可采用笔试、案例分析、项目综合评价等多种形式。
(1)课程考核分为理论考试、实践技能操作考核、平时考核三个部分组成。
理论考试主要采用闭卷方式,着重考察学生的茶叶基础知识、茶文化知识、茶叶冲泡及行茶礼仪等相关基础知识。
(2)实验实习技能考核在理论考试前一周进行,根据授课教师计划安排及事先制定的考核标准进行综合考评。
(3)理论考核与实践考核的成绩比例按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执行,共占70%。
平时考核是根据学生的出勤情况、实训态度、作业完成情况、课堂交流等方面综合评定,占课程总成绩的30%。
3、学生评价通过教学效果反馈调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
通过学生对教师的测评,全面了解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情况(见:学生对任课教师评教反馈表)。
通过对互动环节中学生提问的分析,了解学生学习成效和自评情况。
学生对《茶艺与茶文化》任课教师评教反馈表4、教师同行评价通过教研室和系(部)同行对教学效果的评价,全面了解教师教学情况(见: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通过随机抽取学生提问和技能操作检验,点评和了解学生学习成效。
加强学生考勤,对学生学习态度进行考查。
教师同行评教反馈表四、教材编写建议教材依据职业教育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和现代茶艺发展特点,广泛搜集近几年茶艺发展的相关资料,本着“理论够用,突出技能”的原则,突破现有专业教材在体系和内容等方面已不能完全适应我国高等职业教育培养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的需要,压缩理论部分,将教学内容与职业岗位技术紧密结合,按照工作过程编排教学内容,突出技术操作的过程性。
在编写形式上,每章前面安排了学习要求,技能要求,学习重点、学习方法和内容提要。
每章结束后进行了知识要点的框图归纳;并安排相关的实习实训项目,以促使学生的学与教师的教目的性明确一致,真正达到“教、学、做”三位一体,体现教材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