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报

合集下载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报_楷书82种写法

汉字书法课件模板:报_楷书82种写法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68.李放鸣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69.柳公权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70.颜真卿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71.陈天俊源自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72.魏碑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73.印刷体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74.阎锐敏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0.微软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1.于佩安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2.颜真卿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3.何绍基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4.欧阳询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5.颜真卿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6.赵孟頫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7.微软
汉字书法 报
楷书82种写法 课件模板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1.颜真卿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2.宋徽宗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3.阎锐敏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文徵明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5.柳公权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6.赵孟頫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5.欧阳询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6.褚遂良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7.杜慧田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8.魏碑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49.袁强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50.赵孟頫
汉字书法:报_楷书82种写法

书法家简介——精选推荐

书法家简介——精选推荐

傅万焱傅万焱,又名万一、十二砚斋、无是斋主人,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第五届书法硕士研究生。

六四年八月生,12岁研习书法,曾问学于舒同、张度、丛文俊、张牧石、仲贞子、王镛、毛峰等名家。

王镛书法工作室(09——10年)全国首届现代篆刻大展全军首届书法篆刻大展作品发表于《中国青年报》、《重庆日报》、《书法报》、《解放军报》、《青少年书法报》等20家报刊杂志。

冷石冷石,原名张琼,号云根道人。

1972年4月生于湖北,9岁开始学习书法,至今已有三十余年。

曾驻湖北省楹联学会编辑会刊《荆楚楹联》,参与编篆楹联巨卷《中国对联集成*湖北卷》。

现系湖北省楹联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湖北省云梦县政协委员、北京安迪圆梦园特聘公益讲师。

其楹联及书法作品在省级和全国大赛中多次获奖。

1997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芸香杯”庆祝香港回归大赛二等奖、“祥酒杯”庆祝香港回归大赛乙等奖。

1999年“沱牌杯国庆礼赞”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的海内外大赛一等奖,并出席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的颁奖仪式,原中共中央副主席和原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司令员张廷发将军出席颁奖仪式。

2004年中国楹联报社联合多家单位举办的“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5周年全国楹联书法篆刻大赛”三等奖。

2010年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书画大赛一等奖。

其书法劲健而不失飘逸,灵动而不失雄浑,作品被海内外各界人士及单位广为收藏,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欣赏价值和收藏价值。

李明德李明德,号望江山人、山人、清风阁主人。

湖北黄冈人,1976年出生,现为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

湖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自幼酷爱书法,临池不缀,入古出新,涉猎诸体,尤以楷行、隶、草为佳。

作品入编《全国当代名家书画经典博览》、《中华当代书画名家墨迹选》、《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国际书画交流展》等,部分作品被鄂州莲花山碑林、广东观音山森林公园等刻石收藏。

李述林李述林,1972年出生,10岁开始学习书法,曾受到当地名家陈义经老先生指点。

兰亭书画协会社团简介

兰亭书画协会社团简介

兰亭书画协会:淮南师范学院书法协会成立于2002年,2013年更名为兰亭书画协会至今历经十届,累计会员达3472人(包括离校校友),现有在校会员846人,遍布淮南师范学院各系。

这其中包括曾获“65周年毛泽东诗词全国书画大赛”金奖的李登校友、曾获“纪念《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发表65周年硬笔书法大赛”金奖的夏云青校友、曾获“庆祝长征胜利70周年全国书画大赛”书法银奖的潘孝勤校友等。

2003年4月,书法协会创办《书法报》,至今已出版15期,前期的出版经费主要依靠校外赞助,后在淮南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张中和等领导的支持下,《书法报》的出版经费纳入了校财务,有力地促进了该刊物的发展,《书法报》也逐渐得到了学生的认可和喜爱,上面不仅有优秀的书法作品,还有独到的书法赏析,既让同学们欣赏到了好的书法,也学习了很多书法知识。

每学期书法协会至少举办两期书法篆刻大赛,比赛面向全校学生,影响甚广。

每年书法协会也会走出校门,积极加强与兄弟高校的联系,举办联谊活动;积极深入社区、街道,宣传节约用水;举办送春联、办少儿习字班等活动。

近年来,在淮南师范学院校团委的指导下,书法协会不断取得优异成绩,多人多次在国家级和省级书法大赛中获奖,多次被安徽省教育厅评为“社团先进集体”,协会的发展和取得的成绩也得到了淮南师范学院党委书记王肃的肯定和表扬。

2008年,在“人文奥运全国大学生书法大赛”中有8人获得大奖,多幅作品被展出;2009年,在“全国规范汉字书法大赛”中获得三等奖的多达9名;2010年,淮南师范学院代表团参加了由安徽省语言文字工委、安徽省教育厅主办的“第二届全国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安徽赛区)复赛”,学生获奖人数位居全省高校首位;2010年,淮南师范学院有34位学生参加了“第六届华夏杯全国青少年书画艺术大赛”并全部获奖,其中有2人获全能奖,指导老师朱亦平、毕传华荣获“园丁奖”;2010年,参加中国国际艺术协会举办的“第四届奥林匹克国际青少年儿童书画大赛”,获得金奖8名、银奖16名、铜奖20名和优秀奖若干,并被授予“中华百佳素质教育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著名书法大家洪坤江创作音乐诗歌墨宝作史证做公益被永久珍藏

著名书法大家洪坤江创作音乐诗歌墨宝作史证做公益被永久珍藏

匚人物风采著名书法大家洪坤江:创作音乐诗歌墨宝作史证做公益被永久珍藏洪坤江(自署洪昆冈),字璞生,中共党员,斋号甲戌墨苑、瞻璞斋,中国著名书家,现为甲戌书院院长、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汕头市书法家协会会员。

1994年春创办的甲戌书院,至今己走过了26个春秋。

近来,岀自他笔下的墨宝多次在拍卖会中备受青睐,多年来累计募集千余万公益款,助力公益事业。

洪坤江自幼酷爱书法,多年来苦练书法技艺,勤于墨海。

岀版有《洪坤江书法集》、《玉岀昆冈洪坤江书法展》作品集,书法作品被《潮人纵横》、《汕头日报》、《汕头特区晚报》、《深圳晚报》、《国际日报》、中国书坛主流媒体一一《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当代名家专版还有深圳电视台、汕头电视台、中联卫视、中国新闻网、今日头条、腾讯视频、西瓜视频等知名电视台 和网媒所报导。

书法作品参加2013年春季中国书画专场艺术品拍卖会,先后在中国书协省、市的书法大赛中入展、获奖。

2016年5月在汕头市开辟坊成功举办“玉岀昆崗”洪坤江书法精品展,2017年5月19日在深圳大鹏画院举办“玉岀昆冈洪坤江书法展”,并于同年11月24日受邀为访华的韩国中学生授课。

其书法作品多被个人、文化机构及海外友人所喜爱并收藏,被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中华梅州客天下永久珍藏。

作为一名退役的军旅书法大家,洪坤江老师多年来可谓是德艺双馨,苦练书法技艺的他,用他笔下的墨宝募集了大量公益款项,助力中国的公益慈善事▲德艺双馨的退役军旅书法大家业,无论是书法技艺,还是为人处世的品德,政治思想觉悟各方面,他都让人钦佩!他是全心为人民群众办实事,而且求真务实的书法大家!记者从第三方书画经纪工作室获悉,两件中国著名书家洪坤江手书墨宝《潮汕》、《唱给人民的信》或作历史存证或公益拍卖。

最初只是情怀,《潮汕》和《唱给人民的信》公益歌曲MV刷屏后,那受到许多藏家致电询问。

书画经纪工作室表示,洪坤江老师手书的《唱给人民的信》书作版权归属甲戌书院,因此将询问并遵从洪老师意愿,由第三方策展、拍卖或公益机构处理,也有可能作为见证抗击疫情历史证据,列入地方博物馆、历史馆,或进行公益竞价拍卖,款项用于助力中国的公益慈善事业。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中国书法是以笔、墨、纸、砚等工具及材料,通过汉字书写来完成并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表现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的一种艺术实践,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代表性符号,已成为一种相对独立的艺术形式,千百年来被不断地传承并发展着。

随着人们书写手段的变换,书法艺术的传播显得十分重要,本文从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与前景展开论述,阐述书法艺术传播发展可以提升全民素质、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达到人类文明可持续发展的愿景。

书法艺术是我国的国粹,书法艺术传播也面临来自各方面的挑战,保护书法文化将不断增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其对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从而促进书法艺术的传播发展,进而促进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实现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艺术作品只有通过传播,让接受对象欣赏,创作者的意图才能得以实现。

当前书法艺术传播面临的环境有利有弊,如何扬长避短,构造和谐的书法生态环境,促进而不是代替书法的发展,书法的前景仍然光明。

书法艺术传播发展的优势1.书法艺术传播形成了以政府主导、梯次完备的体系为了弘扬和传承书法艺术,目前我国已形成政府为主导,中国书法家协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各高等院校和研究机构协力推进的局面。

国家加大书法艺术传播的力度,成立于1981年初的全国最大的书法专业性人民团体——中国书法家协会,至今已拥有会员8000余人,2004年国家又成立了国家级书法艺术研究与创作中心——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书法院,同时在部分高等院校设置了书法专业,并形成从专科到博士研究生的梯次完备的高等教育体系;2009年国家教育部通过开展大中小学生规范汉字书写大赛,在各级各类学校推广与普及书法艺术;各地也都有由书法家组成的协会和社团从事书法艺术研究与传播。

2.书法艺术传播媒介多元化当今书法艺术传播的发展,除了学校教育和传统传播方式以外,还出现了许多崭新的艺术现象,如“另类书法”、“翻转书法”、“火星文”等。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作品精选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作品精选

【】《中国钢笔书法杂志》作品精选郏永明硬笔行书苏轼答秦太虚书郏永明,1962年生,上海市嘉定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主席团成员,金山区政协常务委员,金山区书法协会会长。

出版有《郏永明作品集》等。

书法作品在中国书法家协会主办的全国第六、第七、第八届中青年书法作品展中展出。

作品曾参加第二、第三回中日书画作品公开征集展;上海大阪书法交流展;曾获全国石油化工系统第一、第二届书画摄影展书法一等奖;在文化部举办的全国第八届“群英奖”中获书法银奖。

硬笔书法曾获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

仇寅硬笔楷书清人题画诗四首仇寅,1962年生于江苏涟水。

著名硬笔书法家。

编写出版有《仇寅钢笔字》、《仇寅书外国名诗》、《雷锋日记选钢笔字帖》、《古帖新临多体钢笔字帖》等。

1高中毕业后考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工程技术学院,1982年分配到解放军福建某部。

现在福州某公司从事设计策划工作。

曾获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1987年第一届文明杯钢笔圆珠笔段位大赛一等奖、1988年“兰花杯”中国钢笔书法精英擂台赛银奖、1988年首届国际钢笔书法大赛一等奖、2004年第二届“北大方正奖”印刷字体设计大赛“正文字优秀奖”、“评审委员奖”。

出版硬笔字帖多部。

仇寅硬笔楷书郑板桥题画竹姜国庶钢笔录朱柏庐治家格言姜国庶,男,1965年12月生。

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书法作品获中书协研修班成果展二等奖两次;入展全国第四届正书大展;全国第五届篆刻艺术展览。

发表于《书法》、《中国书法》、《人民日报》等40余种报刊。

传略收入《书画百家》、《中国当代中青年书画三百家》等专集。

《青少年书法报》头版、《中国书画报》曾作专题介绍。

姜国庶硬笔行书现代散文林似春硬笔行书节录孙过庭书谱林似春(1917-1996),原名暄,字似春,以字行。

浙江宁波慈溪人。

历任中国硬笔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书法家协会会员,上海市闸北区文化馆百老艺苑副理事长,上海市闸北区职工书法协会顾问。

艺无止境,行者无疆

艺无止境,行者无疆

艺无止境,行者无疆如今书画市场空前繁荣,但缺乏规范,没有标准,鱼龙混杂,泥沙俱下。

许多毛笔字确实不敢恭维,也的确不能称之为书法,只能说是在使用毛笔写字,虽然也能辩认得出,但离书法艺术相去甚远。

这可能是我孤陋寡闻,或者说是对当今书坛的一种偏见。

近日仔细阅读了青年书法家殷涛的一些作品,感觉大不同,蔚为壮观,令人鼓舞,令人兴奋。

初识殷涛最早认识殷涛,是6年前在北京位于公主坟环岛东北侧的一个画廊里。

这是老战友梁宝平跟另外一个投资人合伙开办的画廊。

当时,殷涛还是一个为了艺术梦想在北京求师学艺的追梦青年,属于“北漂”一族。

长得高高瘦瘦,平和,率性,话不多,但目光如炬,坚毅刚强。

经战友介绍,知道这位高高瘦瘦的青年人叫殷涛,来自孔孟之乡——山东济宁,是画廊签约青年书法家。

这是我第一次跟殷涛的不期而遇,也是第一次看到他的书法作品。

让我惊讶的是这位年轻人的书法,与他20多岁的年龄很不相符,年纪轻轻就擅长行草,那一手“流行书风”,随意,率性,他的书法作品虽见笔墨才情,不拘泥章法,具创新精神,但却看不出多少中国传统书法的灵魂,不免让人有些眼花缭乱,目不暇接。

但是作为一个刚刚出道、只有20多岁的书法爱好者,有这么好的才情,实在难能可贵。

星移斗转,一晃6年过去了。

今年5月,再次见到殷涛的作品时,发现书风大变,作品取向完全脱离了以前“流行书风”,回归到传统法度,呈现在眼前的,是极富传统且具现代审美的书法作品,颇具大家风范。

仔细品赏,发现他主要取法赵之谦的行书手札,把赵之谦的北魏书笔法直接运用到行书之中,而且把这一点发挥到淋漓尽致,行笔顺畅,雄浑而不失洒脱。

自古英雄出少年提起书法,大多数人耳熟能详的是“怀素书蕉”。

说的是中国唐代书法大家怀素在芭蕉上练习书法的故事。

这个故事对于今天的人们有点儿遥远,因为今天的人们享受的是高度发达的现代物质文明,可在1200年前,相信在芭蕉叶上写字的绝对不止怀素一人。

殷涛的书法艺术之路,始于儿时在地面水泥板上的练习。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含答案

皖豫名校联盟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 语文含答案

语文(答案在最后)考生注意: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考生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书法不仅是视觉艺术,更是一种精神寄托。

笔法中的藏锋与露锋、回锋与出锋等技巧,传达出一种含而不露、意在言外的内在美。

通过线条的起承转合,空间的留白处理,墨色的浓淡变化,产生了节奏与韵律之美,使每一笔都如同音乐中的旋律,疾徐交替、轻重缓急,展现出动态的节奏美,反映了书法家内心的情感波动与意境营造。

此为书法的内涵意蕴之美。

书法的内涵意蕴之美,在于墨韵、气韵和意境。

书法以玄黑的独特线条——墨韵,展示作品的多形态之美。

一幅作品墨色的浓淡、轻重、枯润、明暗、薄厚、清浊等形成不同的审美风貌,不宜完全一样。

笔意墨象使书法线条随时间展开而构成空间形式,又使人于空间形式中体悟到时间的流动。

这种时空的转换使点画线条、结字排列和章法布局产生了无穷的变化,呈现出种种审美意趣,使书法超越单纯字形,成为具备筋骨、血肉、刚柔、神情的生命意象。

对气韵境界的创造,则集中体现了中国书法的艺术精神。

在中国哲学中,“气”是一个多维的整体,书家之气与自然之气相通相感,凝结在笔意墨象中而成为书法作品的审美内容。

作为美学意义上的“韵”,最早用来品藻人物形态风度,其后才逐渐扩大到书画诗文中,并成为写意艺术流派的理想美。

韵在书法中,是超越线条之上的精神意态。

书法之韵,通常指一种或生动自然,或缜密洗练,或委曲含蓄、意味无穷的艺术氛围。

书法得其“韵”,即达到自然随化之境。

气与韵相依而彰,气是韵的本体,韵是气的表征。

甘肃刘建文简历

甘肃刘建文简历

刘建文简历
刘建文,男,字,慈心、江山多娇,汉族,1939年9月出生,甘肃古浪县永丰堡村人,武威师范毕业,高级教师,1958年参加工作,1998年退休。

本人自幼爱好书法绘画,一直追求伟人风范、缅怀伟人情怀,六、七十年代在古浪县专业从事绘画“忠”字台大型毛泽东肖像、毛体书法临摹、临帖和写作、创作等工作,先后在甘肃省古浪县文化馆、土门镇中学、永丰学校等地从事教育、文化美术、书法创作、楼阁牌匾、墙体字画、电影院幻灯片绘制、戏台场景布置、美术教学等工作。

特别是退休以后,孜孜不倦,精益求精,潜心研究毛体书法艺术,擅长毛体书法行草创作,现中国毛体书法家协会(证书编号:0536)、中国书画家协会(证书编号:02210)、中国当代书画名家协会(证书编号:0812)会员。

其作品参加书画展出后,于2013年5月被长沙国韵书画院、国礼珍品中国红瓷组委会特授予“国礼红瓷书法艺术家”荣誉称号;2014年6月,书法作品荣获全国第二届“中国梦想杯”书画大赛“铜”奖,入选《书画中国梦作品展》,并授予中国梦优秀艺术家荣誉称号。

作品在《甘肃日报》、《书法报》、《武威日报》、《酒泉日报》、《石油工人报》上刊登,颇受当地书墨爱好者、北京、苏州、西安、延安、长沙、新疆、兰州、武威、敦煌、酒泉等地一些书法爱好者慕名而来,请“字”拜墨收藏。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1、刘承闿字承戡,原名刘恩敏,朱复戡赐名“承闿”(沿朱老笔名之一‘虎闿’)1940年生于山东济宁。

曾任山东省济宁日报社编辑,研究员。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南大美术社团团长,曾任地质部海洋研究所工程师,济宁市工艺美术厂工程师,济宁金石书画会会长。

退休后移居青岛。

原在广东某单位搞海洋研究工作,1973年改行在工艺美术厂搞设计,同年拜师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攻《金石学》、《古文字学》。

擅篆书、篆刻、草书,所书钟鼎铭文、秦诏量瓦及所刻古玺汉印、古朴典雅,厚重遒劲;其行草书取法二王,谨饬雄浑,笔势奔放,具金石气。

苏局仙老人为其题诗曰:"老眼虽昏认识真,纯青火候可迫神,胸中自有千秋志,凌厉无前追古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即应邀为各大展赛题词,为各博物馆、纪念馆、各大碑林,名胜古迹及各书法作品集题写作品,如黄河碑林、翰园碑林;周恩来故居、许慎纪念馆、蒲松龄故居,南湖革命纪念馆;《全国楹联荟萃》、《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等。

他对书道亦颇有见地。

他认为学书要取法高古,更要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气派。

书法擅篆、草及行书。

作品入选第一、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览“,“国际临书大展“等。

1987年在上海举办的“书苑撷英“书展中,篆书、行草书法作品同时入选,被评为全国37位优秀中青年书法作者之一。

有的作品被收入《全国百幅优秀作品选》。

其作品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神墨碑林等刻石。

亦擅篆刻,多以钟鼎文入印。

撰有《草书述要》等。

作品、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蒋开征字公棹,1935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

现为曲阜市书画学会会长,曲阜书协名誉主席,济宁书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高级顾问,山东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自幼爱好书画,挚着追求四十余年。

兰干武书法作品的境界

兰干武书法作品的境界

研究晨。 版 有 临 帖 与创 作 、
《 湖北代表书家 简论 》、 兰 干武作
品 自选集》 ( 八卷本)、 《 临帖技 术
指 导 三 种 、 《 隔 岸 琵 琶》 等 。 兰干 武源自家 山在 何 处 纸本设色
2 0 1 2
款识: 家 山在 何处 。 钤印: 兰干 武 ( 白)
宁圜 哥 - “ ’ 代艺术家
干武 书法作 品的境界
与兰干武 先生认识 多年 , 他的 艺术执著 和
我提出的 “ 发现 东方 ”“ 化输 出”“ 书法国
化”“ 文化书法” 等看法做过 深度报道 , 使人
术正直 给我以深 刻印象。 北大书法所成立以

干武一直 全力支 持 北大书 法所, 及时 刊发
i 之 秋 ,可堂 写 。
更准确地了解了北 大书法所的工作目标 。 干武 先生在书法理论上 用工颇 勤 , 他住
编的 书法报 在理论建树上的成就有目共哇
多篇关于 书法所的新 闻消息, 并在 书法 所刚成 立之 时, 就 对书法所的 发展 发表过专 访 , 并 将
兰十 武 ,本 名蓝于 武 , 1 9 6 3 年 生 于武 汉 。现 为 《 书法 报》 执 行 主 编 中国 书法家协 会会员,陕西师 范 大学客 座敦授 ,深圳 大学书法 研究所

书生意气_激扬文字

书生意气_激扬文字

提起斯舜威,我便想到了毛主席《沁园春》里的八个字:“书生意气,激扬文字。

”我觉得用这八个字来评价斯舜威其人其书,是颇为允当的。

“书生意气”指的是他的文人本色,作为77级中文系毕业生,他身上始终保持着浓浓的书卷气,也可以说他是新时期的“江南才子”。

早在20世纪90年代,他就加入了中国作家协会,曾经出版小说集、散文集,并在重要文学报刊发表了大量文学作品,颇具文名。

特别是他的“东白山系列”散文,乡土味浓郁,写出了青少年的时光岁月,刻画了一系列鲜明的人物形象,语言幽默,个性强烈,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Si Shunwei, majoring i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has published collections of novels and essays and a number of literary works on important newspapers and periodicals, which earned him some fame. Meanwhile, he is fond of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s. This national top-grand artist in new times has accumulated solid experience of creation before the age of 40. He has done research on the theory of calligraphy and makes effort to bring calligraphy back to daily writing. He earnestly advocates to bring scholars’calligraphy back to the tradition.书生意气 激扬文字——简评斯舜威的书法艺术The Will and Spirit of Si Shunwei文|张瑞田55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到90年代中期,他在诸暨市级机关工作,仕途看好,然而,他念兹在兹的,还是过一种相对比较自由的文人生涯。

书法报网——精选推荐

书法报网——精选推荐

书法报⽹责任编辑:李依默时间:2016/09/20徐⽆闻先⽣古⽂字集联■李⼩林徐⽆闻先⽣善于集字为联,其古⽂字书法创作很有特⾊,尤其是最早将中⼭王篆书引进书法创作,影响深远。

徐先⽣《殷墟甲⾻书法选》后附有专门的集联,可见其⾃信之意、⽤⼼之深——这可视为徐先⽣“积学致远”之体道⼿段。

本⽂主要针对其甲⾻⽂、⾦⽂、中⼭王篆三种集联书法,进⾏⼀次初浅的研究。

⼀、古⽂字集联与徐⽆闻的书法创作(⼀)关于集联集联,是⼀种雅化的创作。

看似形式简单,实则需要多种能⼒,特别是要具备古⽂字、⽂学、历史、美学、书法等多⽅⾯素质,通过对古⽂字的汇集、组合、选择、⽐较,进⾏平仄、对仗、韵律、辞藻等多⽅⾯的处理,最后书写完成章法布局,进⽽形成书法作品。

集联的优劣,能看出书法家的⽂化底蕴,所以集联历代不乏⽽难见⾼⼿。

特别是随着20世纪初甲⾻⽂的发现和⾯世,研究古⽂字的专家学者罗振⽟、容庚、商承祚、董作宾、蒋维崧等,将古⽂字研究与书法创作结合起来,开辟了艺术创作的新境界。

他们都有集字作品问世,成为⼀代典范。

需要说明的是,这⾥的集联,必须是书家⾃⾏书写,借助古⽂字的外形⽽做相应的变化处理,融通出新,体现出现代美感的艺术形式。

⽽由智能电脑拼凑⽽成的“集字”,虽然省事、简单,但并不在笔者研究之列。

(⼆)徐⽆闻集字对联创作类型徐⽆闻先⽣在多⽅⾯都有杰出成就,就书法⽽⾔,不仅五体倶能,⽽且篆⾪楷⾏草皆⾯貌独具。

尤其是古⽂字书法创作,是其特长,也代表着他的审美追求:坚净、遒媚、清逸,此中尤以古⽂字篆书集联最具代表性。

其篆书的集联创作主要分为以下⼏类:1、甲⾻⽂集联:数量不少,较有特⾊。

参糅⼩篆笔法,⽽不失甲⾻⽂之挺拔。

尤其是飘逸遒媚的⼩⾏书配上甲⾻书法的直爽劲挺,显得别有情趣。

2、⼩篆集联:数量众多,圆劲婉通。

主要在其50岁以前。

因为其功深,出⼊⼆李,融合多家,多能⾃运变化。

徐先⽣喜欢⽤猪鬃笔写⼩篆,出⼊秦汉之间,线条挺拔流畅,婉转⽽通。

其观点“⼩篆为战国⽂字说”得到⼤家认可,对于了解汉字的演变有着重要意义。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

济宁著名书法家1、刘承闿字承戡,原名刘恩敏,朱复戡赐名“承闿”(沿朱老笔名之一‘虎闿’)1940年生于山东济宁。

曾任山东省济宁日报社编辑,研究员。

现为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济宁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

1965年毕业于南京大学,曾任南大美术社团团长,曾任地质部海洋研究所工程师,济宁市工艺美术厂工程师,济宁金石书画会会长。

退休后移居青岛。

原在广东某单位搞海洋研究工作,1973年改行在工艺美术厂搞设计,同年拜师金石书画大师朱复戡先生攻《金石学》、《古文字学》。

擅篆书、篆刻、草书,所书钟鼎铭文、秦诏量瓦及所刻古玺汉印、古朴典雅,厚重遒劲;其行草书取法二王,谨饬雄浑,笔势奔放,具金石气。

苏局仙老人为其题诗曰:"老眼虽昏认识真,纯青火候可迫神,胸中自有千秋志,凌厉无前追古人"。

上世纪八十年代始即应邀为各大展赛题词,为各博物馆、纪念馆、各大碑林,名胜古迹及各书法作品集题写作品,如黄河碑林、翰园碑林;周恩来故居、许慎纪念馆、蒲松龄故居,南湖革命纪念馆;《全国楹联荟萃》、《唐诗三百首四体书法艺术》等。

他对书道亦颇有见地。

他认为学书要取法高古,更要有鲜明的民族性,体现出中国气派。

书法擅篆、草及行书。

作品入选第一、三届全国书法篆刻展览,河南“国际书法展览“,“国际临书大展“等。

1987年在上海举办的“书苑撷英“书展中,篆书、行草书法作品同时入选,被评为全国37位优秀中青年书法作者之一。

有的作品被收入《全国百幅优秀作品选》。

其作品被黄河碑林、翰园碑林、神墨碑林等刻石。

亦擅篆刻,多以钟鼎文入印。

撰有《草书述要》等。

作品、传略辑入《中国现代书法界人名辞典》、《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名鉴》、《中国当代艺术界名人录》等。

2、蒋开征字公棹,1935年1月出生于山东省滕州市。

现为曲阜市书画学会会长,曲阜书协名誉主席,济宁书协名誉主席,山东画院高级顾问,山东书法家协会理事,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等。

自幼爱好书画,挚着追求四十余年。

【展赛选粹】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 ■《书法报》编辑部

【展赛选粹】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 ■《书法报》编辑部

【展赛选粹】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 ■《书法报》编辑部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中青年书法篆刻大赛获奖作品选刊主办单位 温州市委宣传部 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 温州市文联承办单位 温州书画院(美术馆) 温州市书协展览时间 2015年10月23日-11月15日展览地点 温州书画院展览厅(温州市墨池坊1号)前 言 温州古为永嘉郡,相传王羲之曾任永嘉太守,虽然正史无实证,但是温州留下了和王羲之有关的古迹逸事。

王羲之成了温州历代书家高山仰止的人文楷模,也是涵养当代温州书法的历史源泉和精神渊薮,温州当代书法即是以二王为圭臬。

相传墨池是王羲之洗砚之处,如今这里园林苍翠,烟霞散聚,亭阁楼台,移步换景,是温州书法界的圣地。

为全面展示温州当代书法篆刻的艺术成就,通过展赛选拔年轻书法人才,进一步推动温州书法事业可持续发展,温州市委宣传部、温州市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温州市文联主办,温州书画院(美术馆)、温州市书法家协会承办了温州市首届“墨池奖”书法篆刻大赛。

7月启动以来,在短短40天的征稿时间里,收到全市各界456件作品,经初评评出200件作品,复评选出122件入展作品,再复评选出20件“墨池奖”提名奖,终评选出8件“墨池奖”。

这次大赛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获奖作者年轻化。

在8名“墨池奖”中,以70后为主力,有3名是80后的作者,提名奖中也有3名是80后作者,温州书法后继有人;二是书体多样化,除了以往温州书家书写较多的行草之外,这次篆书、隶书和楷书的作品所占比例也较多,有了可喜的进步;三是书写内容有针对性,相当部分是围绕与温州有关的题材,比如《墨池记》《温州赋》等;四是女性作者数量较以往有所增加,而且也出现高水准的作品,有2位女性作者获得“墨池奖”,1位女性作者获得“提名奖”。

参展作品较好地反映了温州书法的风貌,也体现了温州书法可持续发展的潜力。

一批近年来在全国取得优秀成绩的年轻书家踊跃投稿,使这次大赛有着较高的艺术水准。

柳青凯等

柳青凯等

柳青凯等柳青凯字毅远,别署穆庄,河南新野人。

2001年入伍山东武警济宁支队,中共党员。

系E勇军成员,汉风书社社员,“引领与超越”当代篆刻网络展独立策展人。

作品曾获“武警文艺奖”书法三等奖,入展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展、河南省三届篆刻展。

论文入选“当代篆刻艺术大展(论坛)学术讨论会”。

书法、篆刻评论多篇发表于《书法报》、《书法导报》、《青少年书法报》。

黄建军广东增城人,现居珠海市。

其篆刻作品入展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入围广东省第二届“南雅奖”书法篆刻作品展,“榄菊杯”广东省首届篆刻展,多届广东省书法篆刻作品展,发表于《书法报》、《中国书画报》、《书法导报》、《篆刻》等专业报刊,并入编《当代印坛――广东当代印人解读(续)》一书。

现为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珠海市书法家协会理事、篆刻委员会副主任,珠海印社秘书长,《珠海艺丛》执行主编。

庞涌湃别署寻斋,双凤楼主人。

1970年生,河北衡水人。

师从徐正濂先生。

系河北省书协篆刻委员会委员,沧海印社社员。

2002年创办《圈里人》报,任主编。

篆刻作品入选中国书协主办的全国第四届篆刻展、第四届书坛新人展,西泠印社第四、六届篆刻作品评展等。

曾获全国青少年书法篆刻第二届神龙大赛金奖、全国篆刻艺术展铜奖、龙年龙岗杯国际书法大赛铜奖等奖项。

论文入选河北省第二届印学研讨会。

篆刻作品及艺术论文、随笔文字散见于《书法导报》、《书法报》、《青少年书法报》、《篆刻》、《书法》等专业报刊。

石双梁字怀玉、文澍,别署抱石斋。

祖籍山东莱州,1970年5月生于天津,天津师大美术学专业书法本科毕业。

现为天津印社社员,天津市书法家协会会员,天津市东丽区书法家协会副主席兼篆刻(刻字)部主任、创作部主任。

篆刻作品获西泠印社第六届篆刻艺术评展优秀奖,“中评协杯”第三届全国财政系统书法大赛金奖,天津市第五届书法篆刻大赛奖,天津市第二届书坛新人奖,全国第六届刻字展、西泠印社首届中国印大赛、《书法导报》国际书法篆刻大赛入展等。

中国书法报·经典《东汉永元五年器物簿编册》(内附高清大图)

中国书法报·经典《东汉永元五年器物簿编册》(内附高清大图)

中国书法报·经典《东汉永元五年器物簿编册》(内附⾼清⼤图)《东汉永元五年器物薄编册》《东汉永元五年器物簿编册》书于东汉永元五年⾄七年(93—95),1930年⾄1931年出⼟于内蒙古额济纳旗居延查科尔帖。

我们知道,居延汉简⼤部分都以细⿇绳编联成册,出⼟后因⿇绳腐烂断绝,原有册书尽成散简断⽚,⽽《永元器物簿》出⼟时,仍保持原状。

它由77枚简编联⽽成,其中两枚⽆字简,乃⾸批发现居延汉简⼀万余枚中完整册书中仅存的两件之⼀(另⼀件为“永光⼆年候长郑赦予宁书”,由三枚简编联⽽成),为整理其他简册提供了依据。

此册现藏于台湾“中央研究院”。

居延汉简中的草书⽂/熊双平居延汉简出⼟概况居延汉简内容多样,除⼩部分为字书、历谱外,其他⼤都属于⽂书,具体可以分为两类:⼀类是逐级上报的公⽂与簿籍档案;另⼀类是私⼈书信。

数量庞⼤的居延汉简可见汉字书体的复杂程度,现在已知的居延汉简书体有篆书、⾪书、分书、草书(章草和今草)、真书、⾏书。

其中⾪书、草书、⾏书已经表现出很成熟的书写形式。

⽬前的通⽤称谓是将居延汉简分为居延汉简和居延新简。

西汉签牌居延汉简:中瑞西北科学考查团1930年⾄1931年在⿊河流域的重要发现,这次科学考察与清末民初的外国探险家利⽤政府昏庸⽽进⾏盗掘不同,是⼀次有组织、有计划的科学考察。

本次考察活动由瑞典探险家斯⽂·赫定筹措经费,成员由中、瑞、德三国共同组成。

据双⽅订⽴的《合作协定》规定:所获得的⽂物留在中国,考察成果共同享有,并在西北科学考查团理事会统⼀规划下陆续发表。

瑞典考察成员贝格曼先⽣在居延地区主要是在卅井塞、甲渠候官、第四燧、肩⽔⾦关等处挖掘到汉简⼀万余枚。

甲渠侯官遗址居延新简:1972年⾄1976年,⽢肃省⽂化局⽂物处、⽢肃省博物馆⽂物⼯作队、酒泉地区及当地驻军等单位组成居延考古队,对居延汉代烽燧遗址进⾏调查、发掘⼯作。

甲渠候官出简7933枚,甲渠塞第四燧遗址出简195枚,肩⽔⾦关出简11577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张继谈隶书(七)
书法报:古代经典隶书众美纷呈,隶书美的体现在哪些地方?学习时应如何把握和表现?
张继: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就隶书而言,自先秦文字即萌发了李树德先兆,至西汉、东汉,历经隶变直至成熟,隶书法度达到了高度完善,形态完美“每碑一奇,莫有用者”,可谓众美纷呈,为后代留下了无数珍宝,堪称中国书法历史上一座巅峰。

然而,经典隶书风格多样,或端庄或奇宕或雄健或恣肆或方刚或遒劲或萧散或严谨,不一而足。

但格调高古、气息醇厚是审美核心,凡俗媚者、糜烂者、粗率狂野者、花拳绣腿者皆与真正之隶书艺术无缘。

若要准确及充分表现隶书之美,势必要把握好格调问题,此为关键所在。

当然,这是一个看似非常抽象问题,唯有不断欣赏、研究古今经典作品形式与内涵,从中体悟美的规律,同时加强理论方面的学习及综合修养的充实,方可逐步提高审美品位。

书法报:习隶者众多,但是真正写得好的并不多见,原因何在?
张继:如今国富民强,文化繁荣,书法更是进入到了中国历史上又一个繁荣时期。

书法艺术追随者众多,隶书亦不乏其人。

但如果我们透过表象看本质,就不难发现,目前真正高质量的隶书作品并不多见,真正优秀的隶书作者仍然缺乏。

虽然绝大多数作者内心里清楚学习隶书必须从临摹前人优秀碑帖入手,但一些作者临习不得法,没有真正把握隶书的精髓,只是追求表面形态,有其形而无其神。

还有一些作者急于求成,耐不住寂寞,不愿在继承经典上下功夫,或见异思迁,或任意挥洒,或追逐时人,作品乍看夺人眼球,实则缺乏思想,缺乏内涵,如此很难进入到隶书创作的至高境界。

书法报:隶书学习和其他书体学习有何内在联系?
张继:隶书与其他字体表面特征虽各不相同,但内在联系及其紧密。

隶书本身源于篆书,自先秦至东汉“隶变”时期的文字中均不同程度地表现出非篆非隶的成分。

此外,自东汉以后的几百年间,亦有诸多遗迹如《好太王碑》《爨宝子碑》《嵩高灵庙碑》《泰山经石峪金刚经》《广武将军碑》等表现出非隶非楷的成分,但都非常美观和谐。

由此启发我们,隶与篆、隶与楷是可以互通互融的,并且其相互融合的空间还有很大。

当然,隶书与篆书、楷书均属正书,均有端庄、工稳、严整之审美特征。

但书法艺术发展至今,其实用功能在逐渐弱化,当代人文环境在自觉不自觉地影响着人们的审美观念。

自由、洒脱、生动、多元、情调无疑都成为现代艺术家包括隶书作者的追求方向。

所以强化行草书学习,以增加隶书的生动元素,自然被隶书作者重视起来,这是很有必要的,甚至是必须的。

书法学习同其他艺术门类的学习一样,都要经历一个由专到博再回到专的过程,隶书学习亦然。

第一阶段的“专”即指初学隶书时,,尽可能将主要精力用于一家碑帖,便于通过一家深刻把握隶书的用笔、结构等方面的基本法度,避免了朝秦暮楚、精力分散所致的后果。

第二阶段实务“博”即指在对一家有了深入研习并你让那个较为准确地再现其风格特征的前提下,有意识地广泛临习各种碑帖,并有效吸纳一切有用元素,自觉不自觉地将其汇入到自己的书法之中。

从某种意义上讲,这已经有了创新的成分。

第三阶段的“专”即是经过了对其他各种书体乃至对其他艺术门类的融会贯通,再加上作者对时代及个人审美的物化,最后所表现出来的既有深厚传统,又有时代精神并独具个人风貌的独一无二的风格,这可以说是艺术创作的最高境界。

当然,达到这一高度可能要经过很长时间来锤炼,甚至是终身的追求。

书法报:学习隶书应重点解决好哪些问题?
张继:学习隶书同学习其他书体一样,对传统的深入研究与继承至关重要。

凡是对传统、对经典不给予足够重视的作者,想在创作上有大的成就几乎是不可思议的。

对传统的学习,临帖应该是最具体,也是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但不少作者在临帖过程中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或见异思迁,浅尝辄止,缺乏定力,这山望者那山高,难以深挖经典;或不守法度,草
率行事,仅得皮毛,难得精髓;或没有恒心,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虎头蛇尾,有始有终;或死临不悟,照猫画虎,生搬硬套,对范本一知半解,缺乏思考,机械为之。

如此均不能登堂入室,离古法之奥妙远矣。

学好隶书,除准确的再现能力之外,灵活的表现能力,广泛的借鉴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大胆的创造能力,综合的协调能力都是不可或缺的。

书法报:当前国展中的隶书作品存在哪些好的和不好的现象?隶书未来的出路在哪里?
张继:近年国展来稿中的隶书作品,依优劣大概可分为五个层面:
一、有比较扎实的传统功力,对隶书的理解和审美把握比较到位,并且有生动的笔墨和才情表现,有诸多创新的成分和独立的思考,整体作品再来稿中属上乘之作,但数量很少。

二、作品不同程度地受时风影响,但作者有一定的驾驭笔墨的能力,也能比较好地把握作品的整体效果,对时代审美和个性传达为敏感。

然而相对缺乏对传统经典的深入研习和挖掘。

随着基本功的不断加强和对传统的理解不断深化。

其创作水平会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此类作品虽存在诸多遗憾,但在展览中有一定的人入选率。

三、作品明显师承前人某一碑帖,有较强的再现能力。

点画造型、结字造型能比较准确地抓住所学碑帖的特征,用笔也能做到灵动自然,使人清晰地感受到作者在临帖方面所投入的较大精力。

同时在章法及整体效果上也有比较好的把握。

但作品相对比较严谨,缺乏新意,缺乏个性,缺乏对其他碑帖的借鉴和融合。

假如作者下一步能不断拓展研习范围,进一步发挥创作胆量,相信水平会有较大提升。

此类作品尽管未能尽如人意,但因为对传统的足够关注,在入展的作品中也占有一定比例。

四、作者对隶书经典碑帖有一定的认识和学习,作品已初步具备隶书某一碑帖的基本特征,但表现不够深入,不够灵活,尚处在学习阶段,或者说还不太具备创作能力。

但这些作者学书路子比较正,起点比较高,假以时日,水平也会不断提高。

五、对隶书传统碑帖缺乏实质性接触和学习,作品仅有隶书的一些表层特征,格调不高,或趋于媚俗,或趋于野俗,或信笔为体,凡此种种,尚未进入真正隶书之门径。

有的甚至已形成较为顽固之习气,短期内难以深刻地认识到存在问题的严重性,然后要痛下决心,尽早回归传统,力争开辟全新的学习途径,进入良性学习状态。

毫不讳言,在当代书法创作中,与行草书相比,隶书仍处于式微状态,如何走出这一困境,使隶书艺术得以长足发展,我认为首先要分析当前隶书弱势的真正原因。

历史在发展,人类在进步在当代大的社会背景下人们的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审美趋向豆子啊不同程度产生着变化。

思想解放、认同包容、审美多元是当今社会的一大特征,过去仅以端庄、严谨为美的隶书显然已不合时宜,追求自由、潇洒、情趣等生动感人的元素自然备受当代书法人的青睐。

但在隶书创作中,能真正表现出深厚的传统功力,又不缺乏时代审美精神和个性创意识,从而传达思想感情的优秀作品的确是凤毛麟角。

未来隶书的出路必然要在这些方面给予足够的关注。

当然这是建立在中华几千年优秀书法传统基础之上的,并非越自由、越野逸就越优秀。

传统经典永远是根、是源,唯如此,包括隶书在内的中国书法艺术才会与时俱进,才会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走向繁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