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探测专业技术标准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9.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红外线的发现和本质 1672 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
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同时,牛顿做出 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色光更简单的著 名结论。使用分光棱镜就把太阳光(白 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各色单色光。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1800 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 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同时InSb和PtSi都没有波长可调性和多色探测能 力。
掺杂Si有很宽的光谱带宽,但是也不具备波长可 调性,而且必须工作在很低的温度。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1959年Lawso研制出碲镉汞(HgxCd1-xTe) 的长波长红外探测器,这是红外技术史 上的一次重要进展。
它是目前性能最好,也是最广泛应用的II -VI族红外探测器。它是利用带间吸收, 因此具有极高的探测率和量子效率。通 过调节Hg的组分x可以实现带隙从00.8eV的连续可调。因此它所能探测的 波长范围覆盖了中波红外(3-5μm)和 长波红外(8-14μm)两个波段。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 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 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 种人眼看不见的 “ 热线 ” ,这种看不见的 “ 热线 ” 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 一样的本质,红外线的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认 识的一次飞跃,对研究、利用和发展红外技 术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广阔道路。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 的电磁波辐射。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 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 红外线。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 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 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 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 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电磁波谱
物质内部的带电粒子的变速运动都会发射或吸收电 磁辐射.电磁辐射按其波长(或频率)的次序排列成 一个连续谱,称为电磁波谱.
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 传播速度,称为光速:
c3.0180 m/s
光速C与电磁波的频率
和波长 的关系:
c
在介质中,同样频率 的电磁波长为
'
,传播速度为
则有: ' 故有:
c '
式中, nc/称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
二、电磁波谱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在光谱学中,除用波长 和频率 来表征电磁波 外,还经常使用波数 ,它为波长的倒数:
1//c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量子性双重属性.
础和实验依据。 红外探测通过对各种物质、不同目标和背景红外
辐射特性的研究,实现对目标及其周围环境 进行深入的探测与识别,特别是在夜间作战 过程中提供清晰的目标与战场情况。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红外探测器及其技术的发展 (一)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一个国家红外探测器的技术水平代表着 其红外技术发展的水平。 最早的红外探测器是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耳发明的水银温度计,随后 发明了热电偶、热电堆,1880年美国的 Langley发明了测热辐射计。
光子的能量为: E hhc h/c
式中,
h 称为普朗克常数:
h(6 .626 0 .00 7)0 5 10 3 0J 4 0s4
可见,光子能量与频率、波数或波长之间具有完全 确定的关系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三、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似的特性:
按直线前进、服从反射和折射定律、也有干涉、 衍射和偏振特性;同时,它又有粒子性,即 它以光量子形式发射和吸收。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最初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电探测器, 直至1917年Case研制出第一只硫化铊光电
导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比热电探测器灵 敏度高,响应也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认识到了红外技术 在军事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开始对红外 技术极为重视,寻找新的材料和制作方 法。19世纪40年代初,以PbS为代表的 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随后又出现了 硒化铅、碲化铅探测器。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次大战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红外探测 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InSb、HgCdTe、掺 杂Si、PtSi。
InSb的灵敏度较高,但是带隙只有0.22eV,所以 只能探测低于5.6μm。
PtSi由于它的高均匀性和可生产性,可以做成大 的焦平面阵列,但是其截至波长为5.7μm,也 只能用于中短波范围,而且量子效率很低。
还有与可见光不一样的独特性能: 1、对人的眼睛不敏感,需用红外探测器接收; 2、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小; 3、热效应比可见光要强的多; 4、更易被物质吸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在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9.2 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一、红外线的研究意义 红外探测以红外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和分析红外
的产生、传输及探测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 对产生红外辐射的目标的探测识别提供依理论基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而利用MBE生成的III-V族材料体系制成的量子 阱材料正好可以弥补碲镉汞方面的不足,
III-V族材料生长、器件制作工艺成熟,适于制 作大面阵探测器。同时III-V族材料组分容 易控制和调节,通过调节化合物的组分,可 以比较容易的改变量子阱的阱宽、垒高等参 数,进而可以调节探测波长。可以覆盖三个 主要的大气窗口。因此III-V族材料在实现 多色探测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有望与 HgxCd1-xTe材料并驾齐驱,在军事上和民用 上都发挥重要的应用。
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的唯 一的窗户用暗板堵住,并在板上开了一个矩 形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 棱镜时,便被分解为彩色光带,并用温度计 去测量光带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为了与 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胥尔用在彩色光带附 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 境温度。试验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 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室内 其他温度的批示数值高。
9.1 红外辐射的基本知识 一、红外线的发现和本质 1672 年,人们发现太阳光(白光)是由各
种颜色的光复合而成,同时,牛顿做出 了单色光在性质上比白色光更简单的著 名结论。使用分光棱镜就把太阳光(白 光)分解为红、橙、黄、绿、青、蓝、 紫等各色单色光。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1800 年,英国物理学家 F. W. 赫胥尔从热的观点 来研究各种色光时,发现了红外线。
同时InSb和PtSi都没有波长可调性和多色探测能 力。
掺杂Si有很宽的光谱带宽,但是也不具备波长可 调性,而且必须工作在很低的温度。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1959年Lawso研制出碲镉汞(HgxCd1-xTe) 的长波长红外探测器,这是红外技术史 上的一次重要进展。
它是目前性能最好,也是最广泛应用的II -VI族红外探测器。它是利用带间吸收, 因此具有极高的探测率和量子效率。通 过调节Hg的组分x可以实现带隙从00.8eV的连续可调。因此它所能探测的 波长范围覆盖了中波红外(3-5μm)和 长波红外(8-14μm)两个波段。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经过反复试验,这个所谓热量最多的高温区,总 是位于光带最边缘处红光的外面。于是他宣 布太阳发出的辐射中除可见光线外,还有一 种人眼看不见的 “ 热线 ” ,这种看不见的 “ 热线 ” 位于红色光外侧,叫做红外线。
红外线是一种电磁波,具有与无线电波及可见光 一样的本质,红外线的发现是人类对自然认 识的一次飞跃,对研究、利用和发展红外技 术领域开辟了一条全新的广阔道路。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红外线辐射是自然界存在的一种最为广泛 的电磁波辐射。温度在绝对零度以上的 物体,都会因自身的分子运动而辐射出 红外线。它是基于任何物体在常规环境 下都会产生自身的分子和原子无规则的 运动,并不停地辐射出热红外能量,分 子和原子的运动愈剧烈,辐射的能量愈 大,反之,辐射的能量愈小。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电磁波谱
物质内部的带电粒子的变速运动都会发射或吸收电 磁辐射.电磁辐射按其波长(或频率)的次序排列成 一个连续谱,称为电磁波谱.
电磁波在真空中具有相同的 传播速度,称为光速:
c3.0180 m/s
光速C与电磁波的频率
和波长 的关系:
c
在介质中,同样频率 的电磁波长为
'
,传播速度为
则有: ' 故有:
c '
式中, nc/称为介质对真空的折射率.
二、电磁波谱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在光谱学中,除用波长 和频率 来表征电磁波 外,还经常使用波数 ,它为波长的倒数:
1//c
电磁辐射具有波动性和量子性双重属性.
础和实验依据。 红外探测通过对各种物质、不同目标和背景红外
辐射特性的研究,实现对目标及其周围环境 进行深入的探测与识别,特别是在夜间作战 过程中提供清晰的目标与战场情况。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红外探测器及其技术的发展 (一)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红外技术发展的先导是红外探测器的发展,
一个国家红外探测器的技术水平代表着 其红外技术发展的水平。 最早的红外探测器是1800年英国天文学家 威廉·赫歇耳发明的水银温度计,随后 发明了热电偶、热电堆,1880年美国的 Langley发明了测热辐射计。
光子的能量为: E hhc h/c
式中,
h 称为普朗克常数:
h(6 .626 0 .00 7)0 5 10 3 0J 4 0s4
可见,光子能量与频率、波数或波长之间具有完全 确定的关系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三、红外辐射特性 红外线与可见光具有相似的特性:
按直线前进、服从反射和折射定律、也有干涉、 衍射和偏振特性;同时,它又有粒子性,即 它以光量子形式发射和吸收。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最初的红外探测器主要是热电探测器, 直至1917年Case研制出第一只硫化铊光电
导探测器,这种探测器比热电探测器灵 敏度高,响应也快。 第二次世界大战,人们认识到了红外技术 在军事应用中的巨大潜力,开始对红外 技术极为重视,寻找新的材料和制作方 法。19世纪40年代初,以PbS为代表的 光电型红外探测器问世,随后又出现了 硒化铅、碲化铅探测器。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二次大战后,半导体技术的发展推动了红外探测 技术的发展:先后出现了InSb、HgCdTe、掺 杂Si、PtSi。
InSb的灵敏度较高,但是带隙只有0.22eV,所以 只能探测低于5.6μm。
PtSi由于它的高均匀性和可生产性,可以做成大 的焦平面阵列,但是其截至波长为5.7μm,也 只能用于中短波范围,而且量子效率很低。
还有与可见光不一样的独特性能: 1、对人的眼睛不敏感,需用红外探测器接收; 2、光量子能量比可见光小; 3、热效应比可见光要强的多; 4、更易被物质吸收。
Βιβλιοθήκη Baidu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在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9.2 红外探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一、红外线的研究意义 红外探测以红外物理学为基础,研究和分析红外
的产生、传输及探测过程中的特征和规律; 对产生红外辐射的目标的探测识别提供依理论基
第九章 红外探测技术
而利用MBE生成的III-V族材料体系制成的量子 阱材料正好可以弥补碲镉汞方面的不足,
III-V族材料生长、器件制作工艺成熟,适于制 作大面阵探测器。同时III-V族材料组分容 易控制和调节,通过调节化合物的组分,可 以比较容易的改变量子阱的阱宽、垒高等参 数,进而可以调节探测波长。可以覆盖三个 主要的大气窗口。因此III-V族材料在实现 多色探测方面也有很大的优势。因此有望与 HgxCd1-xTe材料并驾齐驱,在军事上和民用 上都发挥重要的应用。
他在研究各种色光的热量时,有意地把暗室的唯 一的窗户用暗板堵住,并在板上开了一个矩 形孔,孔内装一个分光棱镜。当太阳光通过 棱镜时,便被分解为彩色光带,并用温度计 去测量光带中不同颜色所含的热量。为了与 环境温度进行比较,赫胥尔用在彩色光带附 近放几支作为比较用的温度计来测定周围环 境温度。试验中,他偶然发现一个奇怪的现 象:放在光带红光外的一支温度计,比室内 其他温度的批示数值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