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合集下载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斜面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 动不明显,也可能不会运动; 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太快,用 时太短,会增大测量时间的误 差。并且测量过程中也不能改 变斜面的坡度。
实验注意事项
实验注意事项: 2、实验时为什么每次都要让小车从静止释放?
由静止释放,则每次小 车的初速都为0,都相同 ,这样保证了实验控制 变量的要求。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2、由静止释放小车,用__停__表__测量小车从斜面顶 端滑下到撞击到挡板的时间,记为
实验:测00m
2.2s
0.32m/s
3、根据测得的 程的平均速度
,利用公式: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1.4《 测量平均速度》
温故知新
速度的定义是什么?速度的物理意义是什么? 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做速度,公式为:
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机械运动有哪些分类呢?
曲线运动
机械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温故知新 快速判断下列运动属于哪类机械运动?
直线运动
曲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的实例 观察并思考,图片中下滑的物体在做什么运动?
由公式
可知实验结果偏大。
超声波测距
倒车雷达
超声测速仪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
较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
量仪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
度约为340m/s。
超声波测距
由于超声波指向性强,能量消耗缓慢,在介质中传播的距离较 远,因而超声波经常用于距离的测量,如测距仪和物位测量仪 等都可以通过超声波来实现。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约为 340m/s。

2024年秋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2024年秋人教八年级物理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0.2
0.5
BC=______m/s;
(4)由实验看出, 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______,做

____________运动;
加速直线
(5)如果让小车过了A 点后才开始计时,
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
vAC偏_____(填“大”或“小”)。

测量平均速度
扩展性实验:用传感器测速度
测量平均速度
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 三处时
电子停表的示数。

=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

进行速度计算的;
测量平均速度
(2)为了方便计时,斜面的坡度应较____(填“大”或“小”)

40.0
(3)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______cm;t
1
BC=_____s;
vAB=______m/s;v
猜想:
小车在斜面上做加速运动。
实验原理:

=

测量平均速度
设计实验: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什么得出平均速度?分别需要什么
工具?
大家的反应速度有快有慢,如何保证释放小车时同步
计时,到达底部时结束计时呢?
实验器材有哪些,实验装置该如何设计?
测量平均速度
进行实验:
1.组装好实验装置,将小车放置在斜面
顶端。测量出小车即将通过的路程s1。
B.AC段的长度应记为80 cm
C.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为25 m/s
D.如果在某次测量中小车过了B点
才停止计时,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 会偏小
课堂练习
2. 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一条直线通过一段路程,运动
得越来越快,在通过这段路程的最后3m时,用了2s,则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课件 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3) 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sAB = _____cm;t
40.0
1
0.2
BC = _____s;v
AB = _____m/s;
0.5
vBC = _____m/s;

(4) 由实验看出,小车在下滑过程中速度越来越 ___,是在做
_________
变速直线
运动。
(5) 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后才开始计时,
过的路程s1和所用的时间t1填入表中。
s1
(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 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
t1
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
程的距离s2及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
2.实验设计
s1
t1
s2
t2
金属片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
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3.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的
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l,把小车通
射波就停止计时。根据计时器记录的时间t,仪器自动计算出发
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
发射器
接收器

超声波测量仪还可测

出运动物体的速度。

课堂小结
实验原理: =
实验:测量
物体运动的
平均速度


Hale Waihona Puke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刻度尺、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4测量平均速度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件1.4测量平均速度 (共20张PPT)

课堂小结
⒈科学探究的环节(七个环节) ⒉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平均速度 (分析过程)
典例分析
故由速度的计算公式可以得到: s甲→乙 26 cm v甲→乙=———=———= 13 cm/s , t甲→乙 2s s乙→丙 64 cm v乙→丙=———=———= 16 cm/s, t乙→丙 4s s甲→丙 90 cm v甲→丙=———=———= 15 cm/s . t甲→丙 6s ⑵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小车前段路程运 动慢,后段路程运动快,故小车全程 不是做匀速运动.
合作探究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速 度v3呢?
金属 挡板
s3=s1-s2
t3=t1-t2
合作探究
⒌通过计算可知下半段路程s3=s1- s2、下半段时间t3=t1-t2,进而可 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 速度v3.
合作探究
【设计表格】
路程/m
s1 = s2 = s3 = s1 - s2 =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 测量平均速度
典例分析
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 数字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 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 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 式是“时:分:秒”.
典例分析
⑴请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 小车由乙至丙 小车由甲至丙
典例分析
【精讲精析】 ⑴可以按照小车的左侧面对应的刻度读 数,甲位置处的刻度值为90.00 cm, 乙位置处的刻度值为64.00 cm,丙位 置处的刻度值为0.00 cm.据此可填 出小车由乙至丙的路程为64.00 cm, 由甲至丙的路程为90.00 cm. 从甲至乙运动的时间为2 s,从乙至丙 运动的时间为4 s,从甲到丙运动的时 间为6 s.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1章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练一练
例题1:某一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已 知它在前一半路程的速度为4m/s,后一 半的路程为6m/s,那么它在整段路程中 的平均速度为( B )
A.4m/s
B.4.8m/s
C.5m/s
D.6m/s
例题2:频闪摄影是研究物体运动的常用 方法,它每隔0.02秒闪亮一次,光源发光时, 底片被照亮,记录下这些物体的位置。观察甲、 乙两频闪照片,由图可以看出: (选填“ 甲”或“乙”)做匀速直线运动,请利用自己的刻 度尺,粗略求出乙球a从d到的平均速度:
基本不动
结论
1、导体要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2、做切割磁感线运动的只能是闭 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
结论
电磁感应:闭合电路的一部 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 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 电流,这种现象叫电磁感应。 产生的电流就叫做感应电流
电流中感应电流的方向与导 体切割磁感线的运动方向和 磁场的方向有关
如果是因为电路中产生的电流太小,你有什 么办法改进实验?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0 年中做了多次探索,1831年终 于取得突破,发现了利用磁场 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根据这个发现,后来发明了 发电机,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 可能,开辟了电气化的时代。
法拉第
法拉第(Michael Faraday, 1791—1867),英国物理学家、化 学家。
在1821—1831年间,法拉第进 行了多次实验,发现了电磁感应现 象。
小车沿斜面下滑运动越来越快
归纳总结
1、测量平均速度计时结束要以 听到撞击声为准。
2、要注意区分时刻和时间的概念。
3、在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注意物 理量的对应,绝不能认为平均速度 是速度的平均值。
小资料
倒车雷达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共20张PPT)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共20张PPT)

举一反三:
【变式】下面关于平均速度与瞬时速度的说法中不正 确的是( ) A.平均速度是反映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 B.平均速度只能大体上反映物体运动的快慢程度 C.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时刻运动的快 慢程度 D.瞬时速度可以精确反映物体在某一位置运动的快 慢程度 【答案】A
类型二、平均速度的计算
小车在斜面上的运动情况
S1
S2
提出问题: 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变化
情况是怎样的?
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实验目的: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源自实验原理: vs t
测量器材:刻度尺、停表
1、“手和脑在一块干是创造教育的开始,手脑双全是创造教育的目的。”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反思自我时展示了勇气,自我反思是一切思想的源泉。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的平均 速度v3呢?
S3= S1-S2
t3= t1-t2 s2
金属挡板
s3 t3
s1 t1
t2
5.通过计算 下半段路程S3= S1-S2和 下半段时间t3=t1-t2
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 均速度v3。
实验数据表格:
路 程(m) S1=0.6 S2=0.3 S3=S1-S2=0.3
A.10m/s B.4.17m/s C.6.25m/s D.5m/s 【答案】D
2. 一辆汽车从甲地驶往乙地,共用了一个小时时间,前20分钟
内的平均速度是30km/h,后40分钟内的速度是60Km/h,则该汽
车在这1小时内的平均速度是( )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把“测量物体平均速度”的验证性实验,扩 展成“50m快速跑速度测评”的探究性活动,应 用速度规律实测50m跑的各段平均速度。
我们把实验扩展到操场,把实验组扩充到10人, 通过体育课让每位学生感受运动、认识运动、描述 运动、探究运动,这样做有利于学生主动积极的学 习态度的形成,有利于学生集体意识和团队精神的 培养,为学生创造了难得的施展身手、相互协作的 空间;第一节课在小组长的组织下,用卷尺测量运 动场地的长度、用秒表测量运动过程的时间;课后, 我们利用小组的数据收集、处理;通过网络完成数 据的汇总。
第二节课,在课堂上我们不是单纯用v=s/t简 单的计算自己平均速度,完成物理学科的目标。我 们同时收集了体重、身高、脉搏等数据,还要将自 己的数据同小组成员的数据一起上传到网上,用 EXCEL电子表格的统计功能,探究体重、身高、脉 搏对这个年龄段的学生身体素质的影响,利用网络 共同分享每人的劳动成果,进行讨论、探究,完成 实验的全过程。当然还有一个猜想,我们在实验报 告中并没有提出,留着让学生去发现。
测量平均速度
1)加深对变速直线运动的理解,会应用 速度规律来实测50米跑各段的平均速度。
2)体验探索实验有关过程;学会使用秒 表计时间、用卷尺测量距离。并分析每 10米之间速度的变化。
3)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学习态度,实事 求是的科学作风,相互协作的团队精神。
4)学会使用公式v=s/t计算平均速度, 懂得用数据分析各个时段的运动情况。
1、各组在小组长的带领下进行准备活动的 练习; 2、练习时必须在自己测试场地的周围,不 得远离; 3、准备活动的内容尽量做到各关节充分活 动开,避免在正式测试时受伤; 4、准备活动时间控制在大约8分钟之内完 成。
S t 运动员1: 运动员2: 运动员3: 运动员4: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初中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课件
(1)原理:v s t
(2)实验器材:刻度尺、停表、斜面、小车、 金属片。
(3)实验装置组装:如下图
注意:调整斜面呈较小的坡度,使小车从静止释放, 可加速下滑即可,并且不会滑落斜面。
S2
注意:1.小车运动距离为车头到车头的距离。 2.小车从斜面顶端要从静止释放。 3.测量过程中不要改变斜面的坡度。
计算机把在不同时间测出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显示在屏 幕上(横轴为时间,纵轴为速度),我们就可以直观地看 出物体的速度是增大的、减小的还是不变的。
1.如图为某物体沿直线运动的路程s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下列
对该物体在0~5 s内运动情况分析正确的是( C )
A.物体在1~3 s内做匀速直线运动 B.物体在1~3 s内的平均速度为0.5 m/s C.物体在0~5 s内运动的路程为2 m D.物体在0~5 s内的平均速度为0.67 m/s
我们今天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 求出平均速度。如果我们要测量其他物体如火车、汽车……的平 均速度,你会设计实验方案吗?其实是一样的,只要能够测量 出路程和运动时间就可以利用公事了v=s/t。
在实验过程中,每个小组成员的合作与协调也是实验成功 的重要原因,只有好的实验方案配合默契的协调,客观的记录 才能得到科学合理的实验结果。
(4)实验中,应改变斜面的倾斜程度,多做几次实验, 这样得出的结论才可靠。 (5)为了方便测量时间,斜面应尽量长一些。 (6)不同小组测得的平均速度不同的原因有:斜面倾角 不同,斜面长度不同等。
扩大性实验
小车
位置传感器
实验装置
物体运动的情况还可以通过另外一种办法即时测定、 显现出来。如上图所示,A为可在斜面上自由移动的小车, B为固定在斜面一端的位移传感器。位移传感器B利用超声 波可以测出不同时刻小车A与它的距离,这样计算机就可以 算出运动的小车在不同位置时的速度。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共17张PPT)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1.4 测量平均速度 课件 (共17张PPT)

路程 s/m
10
20
30
40
4 根据上时t面/间数s 据,2计.算5 出王军4同学在5各.5段的平6均.5速度:
(1)从起点到10m处的平均速度为 m/s 。
(2)从10m处到20m处的平均速度为 6.7m/s。
8 (3)从20m处到40m处的平均速度为_____m/s 变速 (4)在这40m内王军同学跑步做的是__________运动
【跟踪练题】
1.在用测量物体测运出动小的车平将均要速通停度过表实的验路中程,,

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
撞击金属片的时间,利用公式
算小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 度较 (填“大”或“大小”)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停表,如果 计时的同学反应较慢,小车运动后才
课堂小结
实验目的:测量平均速度
实验原理: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停表、刻度尺 实验步骤:课本第23页
1、将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 尺测出路程S1;
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顶端到底端时间t1; 3、利用公式V=S/t算出全程的平均速度; 4、将金属片放在斜面中部,按步骤1、2、3操作。
6、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 图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mm)的斜面 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 时电子表的显示: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________进行测量的. (3)请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回答:
SAB=_5_._0_0_cm,tBC=_1____s,vAC=0._0_3_3__m/s.
8、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
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像可知( AC )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机械运动《测量平均速度》PPT课件
1.4 测量平均速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 机械运动
动动手:练习停表的使用
老师将一个乒乓球从高处 释放。同学听到乒乓球第一次 撞击地面的声音开始计时,听 到第二次撞击地面的声音停止 计时,并比较计时结果。
学习目标
1.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测量路程和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 2.会分析实验数据,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02 扩展性实验
尝试实验:1.测量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速度。 2.测量人行走的速度变化。
随堂练习
1、在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应该用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s,用测量 小车运动的时间t,通过公式求出平均速度v。
随堂练习
2、在用下图的方法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中,小车两次运动的平均速 度1、2不样,你认为可能的原因是什么?请简要列出两条可能的原因。
01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3.实验步骤
(1)使斜面保持一定的坡度,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 斜面的底端,测出小车将通过的路程s1。 (2)测量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 (3)根据测得的s1和t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 (4)将金属片移至s1的中点,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点滑过斜面上半 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
的(1数)字该方实框验是是小根车据到公达式A、v Bst、进C三行处测时量电的子.表的显示: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坡度较 小(选填“大”或“小”). (3)根据信息回答:
SAB= 5 cm, tBC= 1 s, vAC= 0.033m/s.
知识总结
测 量 平 均 速 度
原理: v s t
01 实验:测量平均速度
(5)根据以上的实验数据,你能否计算出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s3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课件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4测量平均速度》教学课件
• 4、一列火车以36km/h的速度,用了3min穿过长度 为1600m的一座大桥,求 这 列火车的长度是多少?
• 答案:200m
23
1 9 8 7 6 5 43 2 1 0 0
5.小明同学想利用图2中的器材探究:改变斜面的坡 度,小车沿斜面由顶端运动到底端的平均速度是 否发生变化?

• (1)你的猜想是_______图2__________ 。 • (2)请利用图2中所给器材来验证你的猜想,具
20
3.请你自己设计表格,把测量的 物理量填入表格。
次数 下落高度 (m)
1
2 3 纸片下落速度的平 均值/ m.s-1
下落时间 (s)
速度 (m.s-1)
21
巩固练习
1、一个物体沿平直公路运动,由静止起在10s内
加速到20m/s,共运动了80m,该物体在10s内平
均速度是 [ C ] A.20m/s
体实验步骤是: 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 _________________ 。
24
• 答案(1)斜面越陡,平均速度越大 (2)① 把 小木块放在长木板最右端的下方,组成一定坡度 的斜面,用刻度尺量出长木板的长度L ②让小车从长木板的最上端运动到最下端,用秒 表记录所用的时间t1 ③把小木块左移至长木板的中央偏右,重复二步 操作,记录时间t2 ④比较L / t1 和 L / t2的大小即可
25
26
第一章 机械运动
第4节:测量平均速度
1
学习目标
1.能用秒表、刻度尺正确地测量时间、距离,并 会求平均速度; 2.体会设计实验、实验操作、记录数据、分析实 验结果的过程; 3.通过实验激发兴趣,培养认真的科学态度,正 确、实事求是记录数据的作风; 重点:精确测量某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难点:如何设计实验使测得的结果更准确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