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学生用)

合集下载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二讲: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含例题精析+答案)人教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第二讲:概括文章的中心(主旨或主题)(含例题精析+答案)人教部编版

小升初语文阅读技巧——-努力并不等于成功!消除阅读理解误区随着年级越来越高,小学生无论是阅读量还是阅读理解能力都在相应提高,而阅读理解丢分似乎也变得更常见。

这究竟是何故?要想找到原因,不妨先弄明白以下三个不等式。

一、阅读量≠理解力阅读量就是指广义阅读的总量,包括读书、读报刊、读图、读屏等等。

理解力涉及到文本认读感知能力、理解鉴赏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表达运用能力、探究迁移能力。

阅读理解要做好,大量阅读少不了。

但读过很多书,是否就意味着一个人的理解能力强呢?很显然,它们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相反,读书少并不意味着理解能力就弱。

准确来说,理解能力的强弱不在阅读数量,而在阅读质量和效果。

比如精读、深读、经典阅读等更能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当然,提高阅读理解能力还要从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多方面努力。

二、理解力≠答题力所谓答题力,是指实际做题的应试能力。

基本理解能力强就能拿高分吗?事实并非如此。

阅读理解能力强只能说明,你在阅读的理解上相对更深、更到位、更全面,分析概括能力、表达运用能力等更强。

但想要阅读理解得高分,仅有这些显然是不够的。

阅读理解得高分,需要基本阅读理解能力、基本常识掌握能力、基本答题策略能力三个条件,阅读理解能力只是其中之一。

比如说,你虽能读懂文本,但表达时所涉及的基础常识掌握不牢,不明白答题的角度和策略,分数照样会大大流失。

例如,你答题的角度不对,且答题时不按固定答题模式,不分条不按要点,不看赋分分值,最终拿到的分数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理解能力强并不等于答题能力就强,基本常识掌握是否到位、答题技巧是否掌握同样是得分的关键。

三、大题量≠高分数对阅读理解如何拿高分,估计仍有不少学生还在迷信题海战术,寄望于熟能生巧。

但遗憾的是,试题没少做,分却照丢不误,原因何在?阅读理解要拿高分,适量的试题训练当然不可或缺。

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大搞题海战术,题做得越多越好。

语文阅读理解与数学等其他学科规律不同,很难靠大量试题来实现分数的提升。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讲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Word版含解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教案:第二讲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Word版含解析

考点二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基础点:一、依内容来划分,散文可分为:1.写景状物类散文写景状物类散文是一种篇幅短小、题材广泛,通过描写特定的景或物的形态、色彩、神韵等及其特点,来表现作者内心情感、人生理想和生活情趣的散文。

写景状物类文章,或描摹山川名胜,抒写地域景致,叙述特定事物;或游览参观,寻踪探微;或借物喻人,托物言志。

在所有的文章样式中,写景状物类文章最能够展现散文的语言魅力,也是最值得大家精读品味的选择对象,它对于丰富自己的人文视野,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陶冶自己的人格情操,具有重要的作用。

如2014 年福建卷《祖屋》,全国大纲卷《听雨》即是此类。

2.写人记事类散文这类散文以写人记事为主,对人和事的叙述和描绘较为具体、突出,同时表现作者的认识和感受,也带有浓厚的抒情成分,字里行间洋溢饱满的感情。

(1)偏重于写人的散文:全篇以人物为中心,往往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作粗线条勾勒,偏重表现人物的基本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2013 年江苏卷《何容何许人也》即属此类。

(2)偏重于记事的散文:以事件发展为线索,偏重对事件的叙述。

它可以是一个有头有尾的故事,也可以是几个片段的剪辑。

2014 年天津卷《枣香醉人》,广东卷《鹤》都属于此类。

3.议论说理类散文哲理,是感悟的渗透,思想的火花,理念的凝聚,睿智的结晶。

它纵贯古今,横亘中外,包容大千世界,穿透人生社会,寄寓于人生百态、家长里短,闪现出思维领域的万千景观。

高明的散文作者,往往善于抓住哲理闪光的瞬间,形诸笔墨,写就内涵丰厚、耐人寻味的美文。

此类散文因其深邃性和心灵透辟的整合,给我们一种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揭示事物的底蕴、极具震撼力的审美效果。

2014 年安徽卷《独木舟之道》、北京卷《废墟之美》、湖南卷《粮食》、四川卷《山水及自然景物的欣赏》均是议论说理类散文。

4.文化游记类散文文化游记类散文将科学研究的“理”与文学创作的“情”结合起来,或讲述文化知识,或感悟文化现象,或评析世态人情,既充满思考的智慧,又不乏文化关怀和个人感受,行文缜密而不失活泼,结构自由而不失谨严。

记叙文阅读理解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记叙文阅读理解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7)母亲慢慢递下一副粗糙的手套。 (8)“这么热的天还要带手套?”“你爸好出汗,他怕手一滑,工具 会脱手掉下去,砸着人可就不好了。”我握着手里的绳子,听着绳子那头传 来的敲击声,眼睛有些湿润。以前我从来不知道父亲做的是这样的工作。 (9)突然,我感到绳子那头重重地一坠,我眼疾手快,迅速地拉住绳 子。 (10)绳子那头传来一阵声音:“踩空了,吓死我了……” (11)“你没事吧?”我和母亲焦急地问。 (12)“没事,你看儿子劲儿就是比你大。”父亲带着笑意说。我却要 哭了。 (13)绳子那头喊了声:“拉我上去一些!”我便用力把他拉回墙边。 (14)父亲艰难地爬着,他的双手有些发抖,等到他踩到空调外机上, 他的身体全部进入我的视野,我蓦地发现,这么多年,我都没有如此近距离 地观察过他。他的皮肤黢黑,长年累月,恶毒的太阳光已经侵蚀了他健康的 皮肤,深深的皱纹刻入他的额头,两鬓也白了,他已然没有了年轻时的活力, 可是他才四十多岁,岁月啊,你过早地催老了我的父亲!
脚底突然在一个雪窝里滑了一下,老大娘一把将我扶住。
“这该死的雪,真讨厌……”我忍不住嘟哝着。
“不碍事,不碍事,就快到了。”她说,“前面那个电线杆子右拐,再往 前数三个门就是。”
“大娘,请回吧,这回我认得路了……”我说着,声音忽然喑哑了。
她又重复指点了一遍,便转身往回走。刚走几步,又回过头,大声说: “不碍事,明天太阳出来,雪一化,就有路了!”
就在那个时候,我看见街边有-间简陋的平房,窗口露出一线微弱的灯 光。我抱着疲倦的身躯敲响了那家的房门。
门开了,灯光的暗影中,站着一位老大娘。她接过我那张写着地址的 纸条,眯着眼将纸条举在灯下看了看,又低头仔细地打量着我,说:“那 地方太难找,跟你说不明白,还是我领你去吧!”不容我谢绝,她已经迈 出门槛,踩在了雪地里。

中考记叙文(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中考记叙文(二)概括文章主要内容

第二章梳理故事情节第2课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一句话概括主要内容例文12010年朝阳市初中升学考试雪中小卓玛①玉树大地震之后的第七个早晨,我从震中的结古镇,驱车赶往西宁。

忽然发现前面路边悄然站立着一个藏族小姑娘,双手捧着一个奖状大小的纸板,上面歪歪扭扭却又清清楚楚地写着两个殷红似火的大字:“谢谢!”②四周是茫茫的雪山,根本看不到村庄的影子,她是从哪里来的呢?③停下车,我走过去,拉住她的手,轻轻掸去她头上的一层雪花。

这个在风雪中瑟瑟发抖的小姑娘,约有五六岁的样子,蓬乱的头发,瘦瘦的小脸上是典型的高原红,额头上还凸起一道长长的已经结痂的伤痕。

“你是哪个村庄的?”“谢谢!”“上学了没有?”“谢谢!”“你叫什么名字?”“谢谢!”④我有些纳闷了,又问她这次地震中家里的情况。

她似乎没有听懂,圆睁着大大的眼睛,迷惑地看着我,嘴里仍只是在重复着那两个字。

我猛然明白,这里是纯粹的藏族牧区,她还没有上学,自然听不懂汉语。

⑤这么冷的天,是谁让她来的呢?震中心周围的房屋几乎全部倒塌了,伤亡惨重。

她的家中,她的小村灾情如何呢。

这个小姑娘,是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请求援助呢?⑥但我马上否定了自己。

地震之后,难民们在最短的时间内都得到了政府救济,逝者安葬,伤者就医,失居者也都有了帐篷,有了粮食,有了饮水。

正是因为这些,灾区才安定下来。

⑦况且她额头上的伤口,早已经过医生处理,且已经结痂了。

身上的衣服虽然破旧,却也算干净整齐。

再看她的神情,更像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⑧我决定把车上的食品,送给她一些,还有她的家人。

那是从城市里买来的一些奶制品和肉制品,花花绿绿,包装精致。

她的眼光一亮,旋即又摇了摇头。

不仅摇头,红红的小手也在摇动着,像风中的枫叶。

⑨我坚持着,有些强行地塞给她。

她迟疑了一下,只得从其中拿了一块造型别致的巧克力,揣在怀里。

接着,恭恭敬敬地冲着我,鞠了一个躬,再次清晰地说出了那两个字:“谢谢!”之后,她细心地把巧克力塞进贴身的兜兜里。

第二讲 概括文章

第二讲 概括文章

第二讲记叙文阅读(一)概括文章内容古诗词积累——描写水的诗句①泉眼无声惜细流,。

②,不及汪伦送我情。

③天门中断楚江开,。

④,春来江水绿如蓝。

⑤山重水复疑无路,。

⑥,白银盘里一青螺。

⑦黄河远上白云间,。

⑧,浪淘风簸自天涯。

⑨水光潋滟晴方好,。

○10,疑是银河落九天。

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常用方法方法一:“六要素”串联法。

用词语把要素串联起来,就是文章主要内容。

注意:一要找准要素;二要灵活组合。

方法二:问题概括法。

方法三:标题概括法。

答题格式:本文记叙了XXX的事或本文描写了XXX景物。

课堂例题精讲孩子,请系好鞋带⑴那时,我还在读初一。

⑵学校每到年底都会组织游园活动庆祝新年的到来。

⑶记得那年的游园活动特别热闹,游戏很简单,似乎所有的人都能中奖,所以奖品很快就剩得不多了。

⑷我终于也得到了一张奖票,便兴冲冲地去领奖。

领奖处挤满了人,每个人都希望得到最后几份奖品,我也不甘示弱地往前挤。

高高的窗台,狭小的窗口,发奖的人根本看不见领奖人的脸,只能随意地从那些伸进窗口的挥舞着的手中接过奖票,再递给奖品。

突然间,我感觉手心沉甸甸的,是一份奖品!还来不及高兴旋即又感到手里轻飘飘的了——奖品被别人抢了!我忙抬起头四下搜寻,只见身旁一个大男孩正在冲我得意地笑。

⑸我冲他喊道:‚把奖品还给我!‛⑹他边走边嚷:‚每个人都有奖票,谁能抢到就是谁的,凭什么还给你!‛我拽住他的衣角,近乎哀求:‚我先拿到的,给我吧。

‛⑺他猛地推开我,没想到竟使我趔趄在地,他一溜烟跑掉了。

⑻从地上爬起来,我再也忍不住委屈大哭起来。

我边哭边走向办公区,这时我本能地想到了母亲,她是这所学校极有权威的老师,她一定能帮我!⑼母亲听我哭哭啼啼叙述完一切,沉默了半晌才说:‚孩子,先系好你的鞋带吧。

‛我低头一看,真的,鞋带不知什么时候已松开了。

我迅速系好鞋带,然后期待母亲帮我要回奖品,没想到她却平静地说:‚走吧,我们回家……‛⑽这件事早已过去,我始终没能要回那份本该属于我的奖品,为此,我心里不止一次埋怨过母亲。

第二讲概括段落大意

第二讲概括段落大意

小学生最应掌握的三种阅读能力语文阅读能力之——语言概括能力第二讲:如何概括段落大意有一个非常简单,非常有用的段落大意概括方法,即:本段中凡是“介绍、背景、引入、铺垫、具体解释(说明)、补充(强调)性内容,全部删掉,把余下的内容和在一起,就是这段话的段落大意。

也可结合平时的方法,如:提取主干法、归并法、舍次留主法、摘句法、分类法等。

方法训练:请概括下面文字的段落大意:1、旅行鸽不仅好看,而且数量繁多,曾经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鸟类之一,当它们组成庞大的队伍,唱着高昂响亮的歌儿,飞过北美洲上空时,鸟群遮住了阳光,地面上一片昏暗。

有的旅行鸽的队伍长达十五公里,宽两公里,数量足有两亿只。

答:本段的段意是2、有一天,矿上放假,独自跑到山上透透气的他,无意中发现了一些血红色的果子。

这些果子,在如此寒冷的冬季里竟也油亮亮、红火火,让他忍不住摘了一个。

一嚼,满口生津、齿颊留芳!于是,他狠狠地摘了满满两裤袋。

答:本段段意是3、回到工棚,他悄悄地数了数,有92 枚果子。

他把其中的80 枚放在了包裹中。

距离新年还有几天,他本可以亲自带着那些果子回家,但他怕时间久了果子会被风干。

为了让母亲提前感受到他的孝心,他求了老板,用快递把包裹寄往他的家里。

家乡没有电话,他在包裹里又附了一封信,嘱托家里邻旁的大姐多关照他的母亲,叫她趁新鲜把这些果子吃了。

信写毕,他感觉母亲仿佛就在面前,吃着野果,满脸荡漾着幸福。

本段的段意是4、旅行鸽和普通的鸽子非常相似。

不过,他的后背是灰色的,似乎还有些发蓝,而胸前的颜色又是鲜红的,所以看上去是那么的绚丽多彩。

本段的段意是王安石: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第2讲 概括主要内容

第2讲 概括主要内容

第2讲概括主要内容解题方法知识清单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指作者在文章中主要写了什么。

其中:1、叙事的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大致包括该篇文章所写事件的六要素(见第1讲);2、写人的记叙文的主要内容大致为该文叙述的与该人物相关的主要事件及反映出来的人物品质、性格、身份等;3、写物的记叙文(散文)的主要内容一般包括该物的形、色、大小、用途及与人物的关系等;4、写景的记叙文(散文)的主要内容大致为写了什么景物的什么特点等;5、小说的主要内容一般为小说的情节。

类型题、答题方法类型一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答题方法:一般说来,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可在初步阅读文章后,用如下公式概括:什么情况下(包括时间、地点等)的谁在什么条件下做了什么事或怎么样了,结果怎样(包括悟出来的道理等)。

或:什么在什么情况(条件)下怎么样了。

后一个公式只针对文章的主要写作对象为除了人之外的事物(包括动物、植物等)。

具体答题步骤如下所示:1、一读文章,找出文中所写的人或物。

2、二读文章,分别找出对所有人或物进行描写的句子,然后看文中对谁(什么)用墨最多,并且该人或该物体现了该文的中心。

其中最简洁的辨明该人(或物)就是文中所写的主要人物(事物)的方法,就是看该人(物)是不是文章详写的人物(事物),看该文是否是通过详写某件事或某些物来歌颂这个人的思想品质,或者通过记叙谁的某件(些)事,让我们得到一个新的认识,懂得一个道理,明白一个事理,或者歌颂什么新风貌、赞扬什么新风气,或者揭露什么丑恶本质等;或是用了大篇幅的笔墨来写某事物,以抒发作者的某种思想感情等;或者表面上是写景,实际上写人的心境、表现人物志向······如果该人或该物符合上述条件,那么该人或该物就是该文的主要人物或主要事物。

3、三读文章,按照上述公式作出本题答案。

若该文是以第一人称来写的,可按如下公式来概括:(在什么地方),我早什么情况(条件)下与其他人或物之间发生了什么事,结果怎样。

第2讲 内容要点概括类

第2讲  内容要点概括类
[例一] 目。 (2010· 湖南高考)阅读下面的文章, 完成后面的题
一朵午荷 洛 夫
这是去夏九月间的旧事,我们为了荷花与爱情的关系,曾发生过 一次温和的争辩。 “爱荷的人不但爱它花的娇美,叶的清香,枝的挺秀,也爱它夏 天的喧哗,爱它秋季的寥落,甚至觉得连喂养它的那池污泥也污得有 些道理。” “花凋了呢?” “爱它的翠叶田田。” “叶残了呢?”
第2讲 内容要点概括类
结束
第2讲
内容要点概括类
本考点要求考生能够准确理解文章每一段的内容要点, 并能 按照要求用原文或自己的话表达出来。 对阅读材料的内容要点和 中心意思的归纳、概括,需要在阅读理解的基础上,对文章进行 认真分析。 对文章内容要点的概括在近几年高考中是考查热点, 是针对 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 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体概括(针对全文)。
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末页
语文
第2讲 内容要点概括类
结束
⑧终于,水牛老了。连田也耕不动的水牛,静静蹲在牛栏中, 等待自己大限的到来。因为害怕掉膘,乡亲们往往会提前宰杀水 牛。被牛绳绑囚在树下的水牛,看到屠夫磨刀霍霍,都会掉下一颗 颗好大好大的眼泪,似有深深的不舍和无限的悲戚。想起水牛这一 辈子所求最少,干的却是最苦最脏最累的活,站在一旁的我们不禁 泪眼模糊。 ⑨现今的水乡,早已不用水牛精耕细作,而是直接向稻田抛撒 谷种,等天收粮,靠天吃饭。放眼望去,湖洲上唯有水草疯长,久 而久之便成了放养水牛的天然牧场。春天里,不再耕田的水牛被赶 至牧场,脖子上换上了刻有记号的新铃铛,直到冬天才各自牵回。 一起牵回的还有傍着公牛母牛的新生牛犊。牛犊的认领沿用的是乡 里的老规矩:将各家的大牛小牛赶至一处,看哪头牛犊跟谁家的大 牛走,哪头牛犊就算是谁家的。

【精品课件】高中散文专题2 概括文章内容(82张5课时)

【精品课件】高中散文专题2 概括文章内容(82张5课时)


“废墟”的词义变化是从欧洲的文艺复兴开始的。早在15世纪,
人们从偶然的废墟挖掘中发现了古代希腊、罗马时代那些生机勃勃
的壁画、雕塑等绝妙艺术品,受到极大的震撼和鼓舞,于是决心以 古代为榜样来复兴文学和艺术。古代那些巍峨的神庙和宫殿,尽管 多半都在战火和天灾中沦为废墟了,但它们依然令人肃然起敬,不 仅引起人们思古的幽情,更激发人们对艺术创造的热情。从那时起,
是针对分析概括作品内容、主题而设的常见题型.从近几
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它又可分为局部概括(针对段落)和整 体体概括(针对全文)。
知识梳理
局部内容要点概括既指概括一个段落内容要点,
也指多个段落(层次)内容要点。内容涵盖层意概
括、原因概括、特点概括等。” 【常见设问方式】 (1)作者这样说的理由是什么? (2)结合全文,概括XXX的主要原因。 (3)作者为什么说XXX?请简要概括。 (4)作者从哪些方面写XXX的?请分条概括。
筑遗存。

要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明确“废墟”的本质属性是什么;从文中列 举的大量例子看,废墟是一种“建筑遗存”。然后根据各段的关键 语句,概括这种“建筑遗存”的主要特点:含有历史文化信息,具
有文物价值和美学内涵。
课堂小结
层意概括“两步”“两注意”

第一步,审清题意,确定答题区域。

题干(包括分值)常常暗示了答题的区域和方向,要

第三股推动力量是1820年爱琴海米罗岛上的女性雕塑阿弗洛狄忒,即
“断臂维纳斯”的发现。这尊被认为世界上最美的女性雕塑,多少人想 复原她的双臂姿势都以失败告终,“断臂维纳斯”也由此作为残缺美的 经典永远定格,为废墟的残缺美进入美学殿堂提供了有力的依据,使保 护废墟遗址成为一种文化行为。

初中阅读理解精讲概括文章内容 铺垫与伏笔

初中阅读理解精讲概括文章内容 铺垫与伏笔

第二讲概括文章内容铺垫与伏笔一、考点解析(一)概括文章内容1.常见方法:(1)标题扩展法:先从字面上理解文章标题意思,再根据课文内容将标题扩展为一句完整通顺的话。

(2)要素概括法:理清记叙的要素,尤其是起因、经过、结果,表述时可省掉时间、地点,直接用“人物+经过(目的)+结果”的形式,这是概括记叙文内容最基本的一种方法。

(3)共性提取法:文中有多件事情,先简要概括每件事的大意,再找出这几件事的共同点,将共同点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4)抓关键词句:文中的总起句、过渡句、总结句以及抒情议论句,这些词句往往是文章内容和中心的集中表述。

2.常考题型(1)概括文章主要内容(不超过xx字)。

(2)认真读短文,依次概括作者描述的xx场景。

(3)概括指定语段的内容(二)铺垫与伏笔1.铺垫:是为了突出主要人物或主要事件,先对次要人物、事件进行铺陈描述的一种表现手法。

铺垫会对次要人物或事件进行浓墨重彩地描述,但目的却是为突出主要人物或事件。

出现的位置一般在文章的开头。

(作用:增加文章的深度,使人物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2.伏笔:上文中看似无关紧要的事,对下文即将出现的人物或事件作某种提示或暗示。

往往一笔带过,常见于文章中间。

(作用:交代含蓄,使文章结构严谨,读者读到下文时,不至于有突兀之感。

)3.常考题型(1)文中写xx内容,有什么作用?(通过对……的描写,表现了……,为下文……做铺垫,使情节更完整,内容更吸引人。

)(2)文中多处运用伏笔手法,试举一例。

(找伏笔时,要着重留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描写,有时特殊的环境描写也可作为伏笔暗示背景。

)二、课堂实战爸爸的花儿落了新建的大礼堂里,坐满了人;我们毕业生坐在前八排,我又是坐在最前一排的中间位子上。

我的襟上有一朵粉红色的夹竹桃,是临来时妈妈从院子里摘下来给我别上的,她说:“夹竹桃是你爸爸种的,戴着它,就像爸爸看见你上台时一样!”昨天我去看爸爸,他的喉咙肿胀着,声音是低哑的。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是文章的主题,我将按照指示撰写一篇深度和广度兼具的有价值文章。

文章内容采用知识的文章格式,使用序号标注,并多次提及指定的主题文字。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一、引言在七年级语文上册中,第2课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篇章。

本篇文章将按照这个主题,从深度和广度的角度对这节课进行全面评估,并撰写出高质量、有价值的文章。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探讨这个主题,为读者带来更深入的理解。

二、概述第2课的内容涉及了诗歌和韵律的表达,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

通过学习这节课,学生们能够感受到语言的美妙,增强对文学艺术的认识,提高语文素养。

这节课的教学对于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至关重要。

三、详细分析1. 诗歌与韵律第2课中,学生将学习并感受到我国古代诗歌的魅力。

诗歌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髓,通过简洁的语言概括丰富的内涵,充分展现了我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通过学习诗歌,学生们可以提高对语言的敏感度,培养自己的审美情趣。

韵律的表达也是这节课的一个重要内容,通过学习古诗的韵律,学生可以感受到语言的美妙,提高语文表达能力。

2. 我国古代文学第2课不仅仅只是教授诗歌和韵律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我国古代文学的魅力。

我国古代文学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其精髓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

通过学习这一节课,学生不仅能够提高语文素养,还可以增强对我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这对于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有着重要的意义。

四、总结与展望通过对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的全面评估,可以看出这节课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诗歌与韵律的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审美情趣,我国古代文学的学习可以增强学生对我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

我们应该充分重视这节课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文学的美妙,增强对语言和文学的热爱,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个人观点与理解:我个人认为,七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的内容丰富多彩,为学生带来了许多的收获。

初二第二讲线索以及情节概括

初二第二讲线索以及情节概括

星火教育一对一辅导教案学生姓名性别年级初二学科语文授课教师梁小燕上课时间年月日第()次课共()次课课时:3课时教学课题小说阅读之小说线索、情节梳理教学目标1、阅读理解专题之情节梳理概括。

2、在练习中提高学生的识字和词语运用能力。

3、引领学生熟适中考阅读的难度以及常考的题型。

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读懂相应的阅读材料。

难点:识记相关解题技巧并熟练运用。

教学过程: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间不容发(fā)素面朝天(cháo) 色厉内荏(rěn)前倨后恭(jù)B.物极必反(jí) 左辅右弼(bì) 素稔其人(niàn) 广袤无垠(mào)C.言简意赅(gāi)无稽之谈(jì) 臧否人物(zàng) 不虞之誉(yú)D.戮力同心(lù) 犯而不校(jiào) 颐指气使(yí) 恪守不渝(kè)2、选出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A.迷底臆测怙恶不悛自怨自艾 B.暇疵装璜舐犊情深并行不悖C.翘首溽暑负隅顽抗曲尽其妙 D.恫吓杳然食不裹腹按奈不住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作者多年积聚着的质朴纯美的情和爱,汩汩地从笔端流淌出来。

B.他对年迈的父亲这样粗暴无礼,真让老人心寒齿冷,欲哭无泪。

C.各国代表经过充分商榷,选出了本次大会的主席团成员。

D.他们把持下的工厂实际上实行的是封建法西斯专政,根本无民主可言。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A.京剧中,几个演员相互碰一下手中的木枪,吆喝几声,就表示打过一仗了,这对外国人来讲,是不可理喻的。

B.这些具有穿云裂石之功的大力士一上场,就把观众的目光吸引了过去。

C.这些故事或许已经支离破碎,或许已经面目全非,但它们留给了我们无穷无尽的猜测和遐想。

D.对于“和平号”的坠落,美国人应该高兴,因为强大的对手销声匿迹了,他们可以放下多年压在心头的石头了。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课件

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分析课件

修辞手法
比喻
通过比喻手法,使抽象 的概念变得形象生动,
易于理解。
排比
通过排比手法,增强语 势,突出重点,使读者
印象深刻。
反问
通过反问手法,引发读 者的思考,增强表达效
果。
修辞手法的作用
使语言更加生动、形象 、有力,增强表达效果
,使读者印象深刻。
语言特色
语言特色
01
简洁明了,朴素自然,富有节奏感。
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分析课件
目录
• 课文简介 • 课文结构分析 • 课文主题分析 • 人物形象分析 • 语言艺术分析 • 课文价值与影响
01
课文简介
作者介绍
作者生平
简要介绍作者的出生背景、成长 经历和主要成就。
写作风格
概述作者的写作特点、语言特色 和作品风格。
写作背景
社会背景
分析作者所处时代的社会环境、文化 氛围和历史背景。
提高社会责任感
课文中的故事往往涉及到社会问题和社会责任,能够引导学生关注 社会现实,提高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培养实践能力
一些课文中的内容涉及到实际操作和实践,能够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和实践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对个人的启示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通过学习课文中的人物故事,能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 生观和价值观,使他们更加积极向上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 和困难。
结尾分析
总结全文,呼应开头
结尾部分会对全文进行总结,强调主题,有时会呼应开头,使文章结构更加完整。
段落结构分析
逻辑清晰,层次分明
每个段落通常围绕一个主题或观点展开,逻辑清晰,层次分明,有助于读者理解文 章内容。
通过以上分析,可以更好地理解课文的结构和内容,从而更好地把握文章的主旨和 作者的意图。

中阶阅读配套练习答案

中阶阅读配套练习答案

第二讲概括文章内容(1)《喜鹊在枝头》问题.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第①段至第⑥段的主要内容。

(不超过20个字)参考答案:“我”下车步行,遇喜鹊引领,见到柿子树。

第三讲概括文章内容(2)《蜷在角落里的父亲》参考答案:⑴“我”提议父亲买空调⑵惶恐⑶“我”终于开始了解父亲第四讲提取文章信息《烟花惊艳》问题.“我”不会挤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店的原因是什么?参考答案:在年三十晚上去理发不是人多,就是小区理发店老板着急要打烊,赶火车回家。

第五讲虚实答题法将来之花园(节选)问题.说说第⑶段和第⑷段画线句中“笑”的内涵。

(2分)参考答案:第⑶段中,学生们的“笑”,是因为老师去代表大会上讲种红薯这件事感到滑稽、新鲜;第⑷段中,老师的“笑”,是为自己的技能、知识以及能被选为代表发言而感到自豪、喜悦。

(2分)第六讲人物形象分析将来之花园(节选)问题.结合内容,说说“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

(6分)参考答案:①通过“先生”扛着甘蔗、种红薯、养牛等,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位勤劳好学的人;②通过“先生”送学生吃甘蔗、从肉馆外救下老牛,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位热心善良的人;③通过“先生”为刘邓大军报喜、朗诵《鲁山山行》等事件,可以看出“先生”是一位热爱祖国河山的人。

(6分)第七讲写人类主旨分析与母亲相守50天问题:某文学刊物《腾飞》设有“人间亲情”山水游踪”“人生感悟”“古今论坛”等栏目。

你会向哪个栏目推荐本文?请分别从选材和主题的角度说明理由。

(5分)参考答案:“人间亲情”原因:①从选材上看,本文选择的是封城状态下,一个普通家庭的故事,写出了普通家庭的生活百态,写了一个个生活小事件,这是亲情最直接的体现。

文章以小见大,利用典型,以一个家庭的生活写出人间亲情之味。

②从主题上看,文章从开始的隔阂冲突到后来的和谐关怀,从一开始莉君的不理解和对母亲的嫌弃到后来的感动和感激,体现了亲情给人带来的温暖,说明了亲情有融化人间坚冰的力量。

因此,我会向“人间亲情”栏目推荐此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讲概括文章主要内容1、掌握句子排序的方法。

2、掌握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几种常见方法。

【学习重点】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就是要搞清楚全文主要讲的是什么,是领会文章中心思想的前提,是读懂一篇文章的基础。

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要做到意思准确,语言通顺、简洁。

【方法指导】如何准确、简洁、快速地概括出课文主要内容呢?【基础训练】(一)读拼音,写词语。

shātān zhēn cháyúchŭn qĭtú()()()()chèdĭlǚ yóu hǎi ōu cháo xiào ()()()()(二)先把下面词语补充完整,再选一个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

欲()又()()先()后()无其()响()云()气喘()()()()而出(四)给下面的句子排序,在()里写序号。

金钥匙:句子排序,要从整体入手,先把各句都读过,弄清这些句子大体上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找出句与句之间的相互联系,把顺序理清,组成意思明白、条理清楚的一段话。

句子之间常见的排序:(1)时间;(2)事情发展;(3)空间位置转移;(4)总—分—总等。

()透过云层,可以看到积雪的山峰层层叠叠,好像波涛汹涌的大海。

()突然,飞机遇到一股强烈的寒流,机翼和螺旋桨上都结了冰,越结越厚。

()飞机飞得又快又稳。

()飞机失去了平衡,机翼掠过一座座山峰,眼看就要撞着山尖了,情况十分严重。

()不大一会儿,机身也蒙上了厚厚的冰甲。

(一)《自然之道》选段黄昏的海岛,阳光仍很明媚。

从龟巢到海边的一大段沙滩,无遮无拦,成百上千的幼龟结队而出,很快引来许多食肉鸟,它们可以饱餐一顿了。

“天啊!”我听见同伴说,“看我们做了些什么!”这时,数十只幼龟已成了嘲鸫,海鸥,鲣鸟的口中之食,我们的向导赶紧摘下棒球帽,迅速抓起十多只幼龟,放进帽中,向海边奔去。

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气喘吁吁地来回奔跑,算是对自己过错的一种补救吧。

不一会儿,数十只食肉鸟吃得饱饱的,发出欢乐的叫声,响彻云霄。

我和同伴们低着头,在沙滩上慢慢地走。

向导一边走一边发出悲叹:“如果不是我们,这些海龟根本就不会受到危害。

”1、向导最后说了什么?请用“”画出来。

2、向导为什么悲叹着说?3、请用题目扩展法来概括选段内容。

(二)“先生,您认错人了”2010年3月5日,有一家很大的外资企业在中国招聘雇员,条件非常苛刻。

前往应聘的都是具有高学历的人。

当第一位应聘者走进房间时,主考的美国人立即露出兴奋之色,像他乡遇故知一样。

这个美国人热情地说:“你不是哈佛大学某某专业的研究生吗?我比你高一届,你不记得了吗?”应聘的年轻人心里一震:“他认错了。

”在此时,承认自己有哈佛大学的学历对应聘绝对有好处。

但这个青年冷静地说:“先生,您认错人了。

我没有到美国学习过,我只有中国大学的学历。

”说话的时候,他已做好了不被录用的心理准备。

没想到,主考的美国人透出惊喜之色。

他说:“很好,刚才就是我们考试的第一关。

下面我们进行业务考试……”用要素归纳法归纳主要内容。

(找出四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三)“我自己想出来的!”英国伟大的物理学家牛顿是在外祖母家长大的。

外祖母很疼爱他,八岁上学后,还常常给他一点零用钱。

小牛顿一不买糖果,二不买玩具,他把钱积攒起来,去买锤子和锯子。

他喜欢自己动脑筋,做一些手工制品。

一天,小牛顿兴冲冲地跑到外祖母面前说:“外婆,你看这个。

”外祖母一看:小牛顿手里捧着一块木板,中间钉着一钉子,四周画着一条条放射形的线条。

外祖母问:“这是什么呀?”“太阳钟。

太阳光把钉子的影子投到哪条线上,就可以看出是什么时间。

”“是谁教你做的呀?”“是我自己想出来的。

”小牛顿自豪地回答。

牛顿长大以后,始终保持着敢于想象、善于思考的精神。

他发现了“万有引力”,还成功地取得了许许多多别的研究成果。

用段意合并法归纳主要内容。

(提示:先按短文的内容分三段,然后写出各段的段意,最后连成两三句通顺的话。

)【提高训练】永不凋谢的玫瑰①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是乌克兰一所乡村中学的校长,早已过世了,他记下过这样一则真事:②校园里的花房里开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红艳艳的花朵就像一张可爱的婴儿的笑脸——你肯定从来没见过这么大,这么美的花儿!全校的同学都非常惊讶,每天都有许多同学来看。

③这天早晨,又有许多同学来观赏玫瑰花。

他们一边看,一边赞不绝口。

这时,来了一个大约三四岁的小女孩,她径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来,抓在手中,从容地向外走去。

④同学们惊讶极了,有的非常气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

正在旁边散步的苏霍姆林斯基校长看到了,很想知道这个小女孩为什么要摘花,他走过来,弯下腰,亲切地问:“孩子,你摘这朵花是送给谁的?能告诉我吗?”⑤“奶奶病得很重,我告诉她学校里有这样一朵大玫瑰花,奶奶有点不相信。

我现在摘下来送给她看,看过后我再把花送回来。

”女孩害羞地说。

⑥听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学们不语了,教育家的心颤动了。

苏霍姆林斯基牵着小女孩,从花房里又摘下了两朵大玫瑰花,对她说:“这一朵是奖给你的,你是一个懂事的孩子;这一朵是送给你奶奶的,感谢她养育了你这样的好孩子。

”⑦这个故事长久地激励着我。

我幻想着生活中能有这样的美好。

⑧五年前,我偶然想到,如果用这个故事的前半段出一道材料作文题,让学生续写,他们会想象出什么样的故事?⑨结果让我大失所望。

几百名高中学生,文章的内容都是写教育家如何教育小女孩不能损害公物,写教育家对儿童缺乏良好的道德教育而忧心忡忡,甚至写了教育家对小女孩做出了处罚……那些竭尽全力地从道德高度教训三四岁小女孩的全过程,让我从心底里厌恶。

⑩这件事曾强烈地刺激了我,我没想到传统的道德说教如此深入人心,让我们的学生耳熟能详。

在他们的文章中,似乎只有道德规则(虽然他的内心未必会认为这有多么重要),他们可以板着面孔说出一番大道理,他们缺乏对人性美与人情美的感悟,缺乏同情与怜悯之心——在他们的心中,似乎所有的花都已经凋谢了。

1、解词。

2、填空。

(1)第⑨自然段中的省略号表示:(2)文中“惊讶”一词出现了两次,同学们第一次“惊讶”是因为:();第二次“惊讶”是因为:()文中还有()情节,也让读者感到惊讶。

3、用心读读①—⑥自然段,用一句话概括苏霍姆林斯基记录的故事。

4、文中的苏霍姆林斯基是个怎样的人?请说明理由。

5、作者为什么以“永不凋谢的玫瑰”为题?爱心的回报一个出身贫苦的男孩,为了积攒学费而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

这天傍晚,他奔走了一整天,又累又渴又饿,可身上只剩下一毛钱。

他决定向一户人家讨一口饭吃。

可是,当一位天使似的姑娘打开大门时,他却有点不知所措了。

他不好意思张口要饭吃,只求姑娘给他一口水喝。

姑娘看出他的疲惫和饥饿,微笑着给了他满满一大杯牛奶。

男孩饥不择食地喝完牛奶,嗫嚅地说:“我应该付你多少钱?”姑娘仍旧微笑着对他说:“您不用付钱。

妈妈经常教导我们要‘施以爱心,不图回报’。

”泪水涌上男孩的眼眶,他轻轻地说:“那么,就请您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其实,男孩本来是打算退学的。

如今,他仿佛看见上帝在朝他点头微笑,他觉得浑身有劲,男子汉的豪气又迸发出来了。

若干年之后,有一位来自小城镇的姑娘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

当地的医生束手无策,只好把她送到大城市去,请专家会诊治疗。

一位有名的医生参加了会诊。

当他看到病历上记载的家庭住址时,他马上直奔病房,来到病床前,他一眼就认出了:这位病人就是当年送过满满一大杯牛奶给他喝的天使。

他回到办公室,决心竭尽所能,回报这位“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的姑娘。

经过艰辛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姑娘渐渐康复。

这位医生要求医院把账单送到他的办公室,他付清了一切费用,并微笑着签上自己的名字。

姑娘坚持要知道她应该支付多少医药费。

可是,当账单送到她的手上时,她又不敢看,因为她确信:这笔费用将会花去她所有的积蓄。

或许,还不够。

最后,她还是鼓起了勇气,颤抖着翻开了这一沓厚厚的账单。

末尾的签字锁定了她的目光,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医药费——满满一大杯牛奶。

霍华德·凯利医生。

”1.男孩讨水喝,为什么姑娘给了他满满一杯牛奶而不是一大块面包,这表明姑娘有着怎样的性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什么”满满一大杯牛奶”就能使男孩打消退学的念头并终获得成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个故事弘扬了哪种高尚品质,请用原文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姑娘不图回报,霍华德医生却给了她丰厚的回报,请用我们中国的一句熟语说明霍华德医生的行为是出于怎样的道德观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描写人外貌的词语:目光炯炯、贼眉鼠眼、唇如朱砂、齿如白玉、白发苍苍、鹤发童颜、炯炯有神、眉清目秀 粉脸含春、睡眼朦胧、满面红光、粗眉大眼、横眉竖眼、浓眉大眼、鼻歪眼斜、气宇轩昂 唇似绽桃、唇红齿白、慈眉善目、英姿飒爽2、杜甫 (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与李白合称“李杜”。

35岁到长安求仕,在长安十年,很不得志,后做肃宗左拾遗,48岁入蜀在成都营建草堂,一度任检校工部员外郎。

人称杜工部。

杜甫的诗篇反映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转变,揭露了封建当权势力的腐败和贫富的对立,展现了封建统治所造成的一系列恶果。

学过的诗有《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