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酮病制剂1号”防治奶牛酮病效果观察

合集下载

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

2020年第9期 吉林畜牧兽医81·草食动物·CaoShi DongWu奶牛酮病的诊断与防治曲 静辽宁省朝阳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辽宁朝阳 122000奶牛的酮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日粮中能量饲料供应不足,导致奶牛自身脂肪大量动员,产生的酮体过多蓄积而引起的一种代谢疾病,以酮血、酮尿、酮乳为主要特征,伴随着血糖降低、泌乳减少以及消化功能紊乱等症状,继发营养不良与屡配不孕等。

1 酮病分类奶牛酮病根据发病时间、体况及血糖含量等可分为三类:I 型、II 型及富丁酸青贮型。

1.1 I 型酮病I 型酮病主要发生在奶牛产后1~1.5个月,大多由于奶牛产后能量摄入不足引起,跟I 型糖尿病相类似,都显示出患病动物血液中的胰岛素浓度很低。

但是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却不尽相同,前者是由于低血糖,而后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造成。

患I 型酮病的奶牛,虽然通过动用体脂功能,血液中的酮体浓度会呈现急剧增高的趋势,但是肝脏机能正常,可以将酮体转运出肝脏,这种情况比较容易治疗,及时补糖即可恢复正常。

1.2 II 型酮病II 型酮病与II 型糖尿病相类似,患病动物体内胰岛素浓度、葡萄糖浓度都很高,区别在于II 型酮病高浓度的葡萄糖可能只是暂时的。

II 型酮病又称奶牛肥胖综合症,由于奶牛产前管理不当,奶牛产前体脂动员过度,导致肝脏脂肪浸润,形成奶牛脂肪肝,这是II 型酮病的主要病因[1]。

II 型酮病的患病奶牛血清中的酮体浓度没有I 型的高,但是逆转脂肪肝,恢复肝功能治疗周期长,预后不佳。

1.3 富丁酸青贮型酮病此类型的酮病发病是由于奶牛采食了富含丁酸的饲料引起的。

在制作青贮料的时候,如果饲料水分较高导致梭菌大量生长,梭菌会将部分碳水化合物发酵成丁酸,饲喂奶牛后会引发酮病。

富丁酸青贮型酮病的特点是群发,当饲养环节发现酮病发病激增,就应该先检查青贮料的丁酸含量,一旦确认饲料有问题,应立即停喂。

2 临床症状轻症的奶牛呼出气体、乳汁和尿液有酮体的气味,并无其他明显的临床特征。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

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与防治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营养代谢性疾病,多发生在高产期奶牛身上。

下面将介绍奶牛酮病发生的原因、临床表现、诊断方法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

1. 原因:奶牛酮病的发生通常与以下因素有关:- 营养不良:奶牛高产期对能量的需求较高,如果饲养管理不当,造成能量供给不足,容易引发酮病。

- 过胖:高产期奶牛容易出现能量摄入过多,导致脂肪过多堆积在肝脏和体内,阻碍葡萄糖生成。

- 过度挤奶:过度挤乳会导致奶牛的能量消耗过大,进而引发酮病。

- 压力:包括转舍、环境改变、运输、疫苗接种等,都可能引起奶牛的压力增加,进而诱发酮病。

2. 临床表现:奶牛酮病常以以下症状表现:- 食欲减退:患病奶牛通常食欲下降,不愿进食。

- 乳量减少:奶牛酮病会导致乳量明显减少,有时甚至不产奶。

- 体重下降:患病奶牛体重会明显减轻。

- 异常精神状态:奶牛酮病患者在行动和反应方面会表现出异常。

- 尿液异常:尿液呈甜味,酮体含量增高。

- 其他症状:发腾、毛色暗淡、肌肉发质差等。

3. 诊断与防治:- 诊断:根据临床表现进行初步判断,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 防治:治疗的目标是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

可以通过以下措施进行防治:- 提供高能量饲料:如玉米、麦麸等,增加奶牛的能量摄入。

- 适量补充葡萄糖:可以通过输液或口服给予。

- 保持良好的饲养管理:合理的饲养管理可以预防酮病的发生。

- 预防压力:避免奶牛长时间处于压力状态,提供稳定的饲养环境。

奶牛酮病的发生与营养不良、过胖、过度挤奶和压力等因素有关。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食欲减退、乳量减少、体重下降等症状。

诊断主要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来确诊。

预防与治疗的关键在于提供足够的能量供给,纠正代谢障碍,并通过合理的饲养管理和减轻奶牛压力来预防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泌乳期的奶牛身上。

它是由于奶牛在产奶过程中,由于能量摄入不足或利用不良,导致体内脂肪分解过多而引起的病症。

以下是关于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的详细介绍: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泌乳高峰期需要大量能量维持牛体的正常运转,如果饲养管理不当,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将会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2. 饲料组配不当:牛群的日粮需要包含足够的糖分来提供能量,当饲料中糖分含量不足时,奶牛将无法满足能量需求,易患酮症。

3. 营养不良:饲喂质量差的饲料,缺乏维生素、矿物质等微量元素,会导致机体代谢紊乱,易患酮症。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下降:患病奶牛食欲减退,对饲料不感兴趣。

2. 产奶量减少:奶牛患酮症后,常常会出现产奶量明显减少的情况。

3. 引尿困难:奶牛在发生酮症时,常常出现尿液排出困难的情况,尿液颜色偏黄。

4. 粪便干燥: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粪便干燥的情况,有时还可能伴随便秘。

5. 贫血症状:奶牛在发病后,常常会出现粘膜苍白、黏膜可见皮下出血点等贫血症状。

6. 体温异常:患病奶牛常常会出现体温升高或降低的情况。

三、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提供高营养的饲料,正确配制牛群的日粮,确保奶牛摄入足够的能量来满足产奶需求。

2. 补充能量:可以适量添加精饲料和高能量饲料,提高奶牛的能量摄入,减少奶牛患酮症的风险。

3. 补充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适当增加饲料中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含量,提高奶牛的抗病能力。

4. 疫苗预防:定期给奶牛接种酮症疫苗,增加奶牛的抵抗力,减少酮症的发生。

5. 加强疾病监测:定期对牛群进行体温检测、粪便观察等,及时发现患病奶牛,尽早进行治疗。

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发生原因主要包括饲养管理不当、饲料组配不当、营养不良等。

临床症状包括食欲下降、产奶量减少、引尿困难、粪便干燥、贫血症状和体温异常等。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

高产奶牛酮病的防治

实验室诊断
血液检查
检测血液中的酮体、血糖、血脂等指标,以确定病情及病因。
尿液检查
通过检测尿液中的酮体、血糖等指标,辅助诊断酮病。
鉴别诊断
要点一
与其他疾病的鉴别
与乳腺炎、子宫炎等其他疾病进行鉴别,以避免误诊。
要点二
监测病情
定期监测奶牛的酮体水平及生理指标,及时发现病情变 化。
05
防治措施
预防措施
饲料中碳水化合物含量低 ,脂肪含量高,容易引发 酮病。
维生素缺乏
缺乏维生素A、D、E等, 会增加酮病的发病率。
矿物质不足
如钙、磷等矿物质不足, 会影响奶牛对饲料中脂肪 的利用。
环境因素
温度
高温环境会使奶牛产生应 激反应,从而增加酮病的 发病率。
湿度
湿度过大,容易使奶牛受 到霉菌感染,进而引发酮 病。
案例二:酮病对犊牛的影响
01
总结词
酮病可能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需注意犊牛的营养和护理。
02 03
详细描述
母牛在泌乳期出现酮病症状,可能会影响犊牛的生长发育,导致犊牛 体重和健康状况不佳。此外,母牛的乳汁也可能含有高浓度的酮体, 影响犊牛的消化和吸收。
防治建议
注意母牛的营养和健康状况,及时治疗母牛的酮病症状,同时关注犊 牛的生长发育和营养需求。
定期检查
定期对奶牛进行酮体检测,以 及时发现病情。
合理配制饲料
保证饲料中各种营养成分的平 衡,以满足奶牛的营养需求, 同时避免过量摄入某种营养成
分。
控制环境
保持牛舍的卫生和适宜的环境 条件,以减少应激对奶牛的影
响。
治疗措施
药物治疗
使用抗酮类药物,如丙二醇、 甘油等,以降低血液中酮体的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容易发生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常见于高产奶牛。

该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产后应激、饲养管理不当、饲料营养不均衡等因素。

临床症状表现为食欲不振、腹泻、体重下降、乳量减少等。

为了防治奶牛酮病,饲养管理者应注意提供充足的营养、保持良好的饲养环境,定期检查奶牛的体重和产奶量等。

对于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及时进行药物治疗、调整饲料配方,帮助奶牛恢复健康。

只有加强对奶牛酮病的重视,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才能有效预防和控制这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

1. 引言1.1 奶牛酮病简介奶牛酮病,又称为乙酰乳酸血症或酮症,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高产奶牛身上。

这种疾病通常在产后两到三周内发生,其主要病因是由于高产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导致脂肪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乙酰乳酸和酮体在血液中积聚。

这些物质的积聚会导致奶牛产生一系列临床症状,比如食欲不振、体温升高、乳品质下降等。

在严重的情况下,奶牛甚至会出现严重的脱水和体重下降。

奶牛酮病对奶牛的生产和健康造成了严重影响,因此及早发现并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对于奶牛的生产性能和生命健康非常重要。

预防奶牛酮病的关键在于合理的饲养管理和营养调控,包括合理的饲料配比、适当的运动和充足的饮水等。

及时发现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也至关重要。

通过加强对奶牛酮病的认识和重视,可以有效降低奶牛的发病率,保障奶牛的健康和生产性能。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是奶牛常见的一种新陈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在产后和哺乳期的能量需求相对较高,如果饲料配比不合理或者喂养方式不当,容易导致奶牛体内葡萄糖供应不足,从而引发酮病发生。

2. 过度瘦身:有些奶农为了追求奶牛高产,会在产后过度控制奶牛的饲料量,导致奶牛体内能量储备不足,容易诱发酮病。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发生在产后的高产奶牛身上。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可以有多种,包括饲养管理不当、能量供给不足、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等。

在本文中,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介绍。

一、发生原因1. 饲养管理不当:奶牛的饲养管理对于酮病的发生起着重要的作用。

如果奶牛的饲养管理不当,例如饲料供给不足、饲喂不规律等,会导致奶牛摄入的能量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2. 能量供给不足:奶牛在产后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满足高产奶的需求,如果能量供给不足,就容易导致奶牛饮食不足、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产生过多的酮体,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3. 运输及疾病引发的压力:奶牛在运输过程中会受到一定的压力,这些压力可能会导致奶牛摄食不畅、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奶牛在产后容易受到各种疾病的影响,例如乳房炎等,这些疾病也会导致能量供给不足,从而引发酮病的发生。

二、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在发生酮病后,食欲明显减退,不愿意进食。

2. 头部异常:奶牛发生酮病后,可能出现头部异常的症状,包括频繁摇头、抽搐等。

3. 体重下降:酮病会导致奶牛体内脂肪分解过多,从而导致体重下降。

4. 尿液异常:奶牛在发生酮病后,尿液中可能出现大量的酮体,尿液呈现甜味。

三、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养管理:对于预防奶牛酮病,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非常重要的。

需要根据奶牛的产后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饲养计划,保证奶牛摄取足够的能量。

3. 适度运动:适度的运动可以增加奶牛的食欲,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饲料的利用率,减少能量的浪费,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身体状况,包括食欲、体重、体温等,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处理,可以有效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5. 药物治疗:在发生酮病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药物治疗进行控制,包括给予盐酸二甲双胍、静脉输液等,帮助奶牛恢复正常。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多种多样,临床症状明显且严重,对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状况造成很大影响。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酮病,必须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管理不当。

奶牛的饲料供应不足或者饲养方式不当,如突然换料、过分节食、粗饲料过多等,都会导致奶牛体内的营养供给不均衡,从而引发酮病。

2. 泌乳压力大。

奶牛在泌乳期间,由于乳制品需求的增加,会在体内分解脂肪储备以提供能量。

当乳制品需求超过脂肪储备供应时,奶牛会产生酮病。

3. 精神压力和环境变化。

奶牛在繁殖、圈舍变化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容易产生精神压力。

这会导致脂肪代谢的紊乱,加剧奶牛酮病的发生。

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包括:1. 食欲不振。

患有酮病的奶牛通常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而不愿意进食。

2. 体重下降。

酮病会导致奶牛体重急剧下降,且无法补回。

3. 生产性能下降。

患有酮病的奶牛的产奶量会显著下降,乳脂肪和乳糖含量也会降低。

4. 精神不安。

酮病会导致奶牛出现精神不安、烦躁、易受惊等症状。

为了预防和控制奶牛酮病,可以采取以下防治措施:1. 合理饲养管理。

合理控制奶牛饲料供应,不发生突然换料或过度节食的情况。

要保证奶牛的饮水充足,为其提供适宜的饲养环境,减少精神压力。

2. 营养调理。

在泌乳高峰期,应增加奶牛的能量供应,适当调整蛋白质和矿物质等的比例。

可以在奶牛进入泌乳高峰期前进行补钙治疗,增加其骨骼储备,减少钙代谢紊乱的发生。

3. 合理疫苗接种。

采取适当的疫苗接种措施,预防其他疾病的感染。

因为奶牛酮病常常伴随其他疾病的发生,如乳房炎、瘤胃酸中毒等,所以合理的疫苗接种可以减少疾病的发生,提高奶牛的免疫力。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奶牛在产后常见的代谢性疾病,其发生原因主要与能量代谢紊乱有关。

奶牛在产后由于机体需要大量的能量用于乳汁合成与产后康复,需要大量优质饲料供给,而在饲料摄入不足或饲料中不平衡的营养素供给的情况下容易发生奶牛酮病。

本文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 饲料供给不足:在哺乳期奶牛需要大量的优质饲料来满足机体对能量的需求,如果饲料供给不足,会导致奶牛体内产能力下降,轻则出现瘦弱等症状,重则会导致奶牛酮病的发生;2. 饲料中营养素不平衡:在饲料中,营养素的平衡对奶牛的健康非常重要,若是饲料中缺乏某种重要的营养素,会导致奶牛代谢紊乱,容易发生奶牛酮病;3. 环境压力:产后奶牛因生理上的变化,容易受到环境压力的影响,长期处于压力状态也是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之一。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1. 食欲不振: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食欲不振的症状,不愿进食或者减少食量。

2. 体重下降:患有奶牛酮病的奶牛由于能量代谢紊乱,会导致体重迅速下降,体质变得消瘦。

3. 沉睡不醒:奶牛酮病的奶牛会出现异常的沉睡状态,呼吸深长,但并不醒着,表现出精神差的症状。

4. 产后蓄尿:奶牛酮病的奶牛在产后可能会出现蓄尿的情况,尿液呈现出蓝色或紫色,这是因为在奶牛酮病的情况下,奶牛体内产生的酮体被排泄出体外形成尿液的成分就会发生变化,造成尿液颜色发生变化。

三、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1. 合理的饲料供给:在奶牛产后,要合理供给优质饲料,确保奶牛有充足的能量供给,可以通过增加玉米、糖分等能量丰富的饲料来供给奶牛。

2. 维持良好的环境条件:在奶牛产后,给予奶牛一个舒适的生活环境,减少环境的紧张压力对于预防奶牛酮病非常重要。

3. 定期体检:对产后奶牛进行定期的体检,如果发现有病症及时给予治疗,预防奶牛酮病的发生。

4. 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合理补充奶牛所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以维持奶牛的健康。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奶牛体内酮体积聚过多引起的代谢紊乱。

酮病常见于泌乳高峰期的奶牛,特别是产后两周至两个月时。

下面将详细介绍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一、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1.能量供给不足:高产奶牛在泌乳高峰期对能量的需求非常大,如果饲养管理不当,产后饲养未及时提供充足的饲料,使奶牛体内酮体积聚过多,从而引起酮病的发生。

2.饲料缺乏多样性:奶牛饲料单一,缺乏多样性,特别是饲养大量青贮饲料的奶牛容易发生酮病。

3.水分不足:高产奶牛的患病率与站立时间和饮水量有关,水分不足会影响奶牛的采食,从而导致酮病的发生。

4.产后应激:产后应激会引起奶牛体内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泌增加,导致酮病的发生。

二、奶牛酮病的临床症状1.食欲不振:患病奶牛食欲减退,拒食或少食,产后靠喝水来补充能量。

2.体重下降:由于减食,奶牛体重会明显下降。

3.奶量减少:患病奶牛的产奶量明显减少,通常是早上奶量明显减少。

4.神经症状:严重病例会出现神经症状,如运动不灵活、肌肉震颤等。

5.体温升高:患病奶牛体温升高,常常超过39℃。

三、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1.科学饲养管理:科学合理的饲养管理是防治酮病的关键。

在泌乳高峰期,应提高饲养水平,增加奶牛的饲料供给量,特别是能量的供给要保证充足。

2.合理饲料配方:奶牛饲料应选择优质、多样性的饲料,并根据奶牛的体重和产量,合理配制饲料,以提供充足的营养。

3.充足的饮水:要确保奶牛有充足的饮水量,可以适当增加饲喂次数,保持饮水器的清洁。

4.减轻应激:产后应尽量减少奶牛的应激,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保持奶牛的情绪稳定。

5.病例隔离:发现患有酮病的奶牛应及时隔离,以防止疾病传染。

6.药物治疗:对于已经发生酮病的奶牛,可以使用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如口服酮病治疗药物等。

7.营养补充:在饲喂方面,可以适量补充营养剂,如维生素B12等,以促进奶牛的食欲和代谢。

奶牛酮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能量供给不足、饲料缺乏多样性、水分不足和产后应激等因素引起的。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摘要】奶牛酮病是奶牛繁殖过程中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表现为体内酮体过多积累引起的代谢紊乱。

发生原因包括高产奶牛体能不足、高产高油料饲粮、急性营养亏缺等因素。

临床症状有食欲不振、体重下降、消化不良等表现。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科学饲养管理、合理饲料配比、提高饲料消化率等。

对奶牛酮病的重视至关重要,及时发现并采取有效措施可有效降低发病率,保障奶牛健康和生产效益。

在日常饲养中,应注重预防为主,定期检查奶牛健康状况,避免发生奶牛酮病给养殖业带来的损失。

【关键词】奶牛酮病、发生原因、临床症状、防治措施、重视、概述1. 引言1.1 奶牛酮病概述奶牛酮病,又称为脂肪性肝病或酮症,是奶牛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之一。

该病主要是由于奶牛产后体内脂肪代谢紊乱所引起的,其主要特征是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

奶牛酮病不仅会直接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还会增加饲养成本,给养殖户带来经济损失,因此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奶牛酮病在奶牛产后60天内最容易发生,此时奶牛体内葡萄糖需求增加,同时由于产后机体调节功能不完善,易导致糖异生功能异常,使脂肪分解代谢过快,从而产生过多的酮体,引起血液中酮体浓度升高,出现酮症症状。

奶牛在疾病、营养不良或环境应激等情况下,也容易发生酮症。

了解奶牛酮病的发生机制和临床表现对于预防和治疗该病具有重要意义。

在我们将详细探讨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以及防治措施,以帮助养殖户更好地应对这一常见疾病。

2. 正文2.1 发生原因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饲料结构不合理:奶牛饲料中粗纤维不足,容易导致饲料的消化率过高,造成消化代谢紊乱,从而引发奶牛酮病的发生。

2. 营养不良:奶牛在产后由于体力消耗较大,如果不能及时补充足够的营养,容易引起体内酮体的生成过多,从而诱发奶牛酮病。

3. 疲劳或应激:奶牛在分娩后容易受到疲劳或应激的影响,从而影响体内代谢的平衡,使得酮病的发生几率增加。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奶牛酮病(ketosis)是一种常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葡萄糖代谢障碍,导致体内能量不足,产生大量的酮体而引起的。

以下将对其发生原因、临床症状和防治措施进行详细阐述。

发生原因:1.摄食不足牛的摄食量不足,导致体内能量不足,无法满足牛体的代谢需求,从而引起酮症。

2.生理期在产犊期、泌乳高峰期以及妊娠后期等生理阶段,牛的代谢需求也会显著增加,如此时摄食不足,也会引起酮症。

3.饲料结构高饲粮品质差、过度精加工饲料、马铃薯渣饲料等,都是引起酮症的因素。

4.疾病有些疾病也可能是引起酮症的原因,如乳房炎、代谢性疾病、肝病等。

临床症状:1.食欲减退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牛体内脂肪分解产生的酮体已经代替葡萄糖提供能量,所以牛对饲料的需求也相应降低。

2.体重下降体内能量供应不足,整体代谢水平下降,自然体重也会出现下降。

3.乳量下降酮症会直接影响泌乳效率,从而引起乳量下降。

4.异常行为奶牛酮症的患病,需要经历一个漫长的发展过程,慢慢地牛的神经与精神状态都开始变得异常,表现出烦躁不安、焦虑等不正常的情绪和行为。

5.其它症状口臭、早产、毛发脱落等都可能是奶牛酮症的临床表现。

防治措施:饲料的结构要合理,组成要丰富多样,供给足够的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和矿物质等物质,防止出现饲料营养成分不足的情况。

2.生活环境保持干燥、卫生、通风良好的生活环境,能够有效预防奶牛患病。

3.预防及治疗方案预防是最好的治疗方法,在生产过程中,要加强对产前、产后、妊娠期和泌乳高峰期等特殊时期的营养调控和监护;避免过度损失体重和饲料摄入不足;预防脂封乳。

当已经患病时,应及时治疗,通过给予高营养饲料、营养水剂等增加能量供应,促进能量代谢,并注意钙、镁、维生素等元素的补充,以保证牛良好的妊娠和泌乳效率。

4.定期检查定期检查奶牛的血糖、血酮体等指标,随时了解奶牛的健康状况,早期发现异常情况,及时调整饲养管理措施,预防奶牛酮症。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奶牛酮病是由于日粮中糖和过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

下面我们了解一下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与治疗方法。

1、奶牛酮病的治疗原则奶牛酮病治疗原则是补糖抗酮。

奶牛酮病是由于日粮中糖和过糖物质不足,以致脂肪代谢紊乱,大量酮体在体内蓄积的一种疾病,故需补糖抗酮。

2、奶牛酮病的治疗方法(1)代替疗法静脉注射50%葡萄糖溶液500毫升,对大多数母牛有明显效果,但须重复注射,否则可能复发。

或重复给予丙二醇或甘油(每天2次,每次500克,连用2天;随后每天250克,连用2天),灌服或饲喂,效果很好。

丙酸钠,每天120-240克口服,对牛的疗效很慢。

乳酸钙或乳酸钠,第一次720克口服,随后每天360克,连用7天。

醋酸钠,每天125-250克,口服,效果不及丙酸钠。

乳酸铵,200克,每天1次,连用5天,口服,效果良好。

(2)激素疗法对于体质较好的病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的效果可以。

因为acth兴奋肾上腺皮质,促进糖皮质类固醇的分泌,既能动员组织蛋白的糖元异生作用,又可维持高血糖浓度的作用时间。

同时应用acth200-600单位,肌肉注射,方便易行,也不需要同时给予葡萄糖先质。

然而acth也有一些缺点,它在消耗身体其他组织的同时刺激产生糖元异生作用,还可能在移除过剩酮体的同时消耗草酰乙酸。

(3)其他治疗方法水合氯醛早就应用于牛的醋酮血病和绵羊的妊娠毒血症,首次剂量牛为30克,加水口服,继而再给予70克,每天2次,连用几天。

若首次剂量较大(50克),通常用胶囊剂投服,继而剂量较小,放在蜜糖或水中灌服。

水合氯醛的作用在于能破坏瘤胃中的淀粉及刺激葡萄糖的产生和吸收,同时通过瘤胃的发酵作用而提高丙酸的产生。

“酮病康”防治奶牛酮病的应用

“酮病康”防治奶牛酮病的应用

5 “ 病 康 ”应 用 效 果 酮
应 用 “ 病 康” 治 疗奶 牛酮 病 3 酮 5例 ,治 愈 3 3
例 , 愈率 为 9 .%。 治 酮
亚 临床症 状 为母 牛 泌乳 量 下 降 , 情 迟 缓 等 , 发 尿
低, 降低奶 牛 的淘 汰率 , 减少 了经 济损失 。
补 钙 可 静脉 注射 1 %氯 化 钙 注射 液 30 5 0毫 0 0~ 0
升, 有利 于缓 解神 经症状 。
42 预 防 .
肝 以外 的其他 组 织可 以利 用的 酮体 ,但 如 果 酮体 产 生 的速率 大 于肌 肉和 其 他组 织 利用 的速 率 ,酮体 就
会 在体 内蓄积 从而 引发 酮病 。
补 中益 气 , 脾补 虚 , 健 促糖 原 再 生 , 调节 胃肠 机 能 , 主
发病率较高 , 其占产后母牛发病率的 2%, 0 并有逐年 升 高的趋 势 , 酮病 虽然 可 以治愈 , 有少 数 引起 奶 牛 也 死亡 的现 象 , 给养 牛 者造 成很 大 的 经济损 失 , 因此 防
定 期奶 牛酮 病 检测 ,在 奶 牛 妊娠 7 8个 月检 查
紊 乱 和精 神症 状 。病 牛食 欲减 退 , 愿 吃精 料 , 不 只采
食 少量 粗 饲 料 , 喜 食 垫 草 和 污 物 , 刍 停 止 , 终 或 反 最 拒食 , 便 初期 干燥 呈 球状 , 附粘 液 , 时 排软 粪 , 粪 外 有
乳 脂含 量 升 高 , 汁易 形 成 气 泡 , 似 初乳 状 , 呈 乳 类 尿 浅黄 色易形 成泡 状 。
奶 牛 产后应 用 “ 病康 ”3 5天 , 以补 中益气 , 酮 可 健 脾补 虚 , 降低 分娩 应 急 因素 , 速能 量 的合 成 与 利 加 用 , 高奶 牛的采 食量 。 提

奶牛酮病的治疗对比试验

奶牛酮病的治疗对比试验

( 参考文献从 略 )

在提高血糖浓度 的同时 ,还可 以配合激素疗法 ,氢化可 的松
方法采用 了替代疗法结合中草药疗法 , 此 法也 得到了较明显
的效果 , 但不足 的是 中草药见效慢 、 给药不方便 。 所 以还是第
二 种 方 法 比较 有 效 。
1 g , 胰岛素 5 0 U , 辅酶 A 5 0 0 U混合静注, 2次 / d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一 +
“ +
“ +
” +


・ ・ +
“ — ・ + 一 一 — — 卜 ” +
一 — ’ 一一 — 一一 — + ~ 一 — ’ 一一 — . I 一一— + . ・
意 的是 ,牛羊 养殖小 区必须 建于周边居 民生活 区域 的下风 向, 避免影响周边居民生活。
治疗酮病 的治疗方法很多 , 进行 以下试验 以确定最好 的
治疗方法 。 1 材 料 与 方 法
( 3 )替 代疗法结合 中草药疗 法
静脉注射 5 0 %葡 萄糖
溶液 5 0 0 ~ 1 0 0 0 mL , 1 - 2次 / d , 连用 5 - 1 0 d , 以提高血糖 浓度 。 为增加体 内生糖物质 的来源 , 口服丙 酸钠 1 2 0 ~ 2 4 0 # d , 连用
理和便捷同时要达 到动物防疫要求 。针对 这一要求 , 在养殖
3 结束 语
总之 ,牛羊养殖小 区的规划建设必须满足生态环保 、 农 牧产业结合 、 人 畜隔离 、 实用和超前等原则 , 只有严格遵照 以 上原则并且充分注意规划建设 中的各项问题 , 才能有效推进

奶牛酮病监测与防控

奶牛酮病监测与防控

奶牛酮病监测与防控酮病为奶牛特别是大丰收奶牛常常的常发病。

随着奶产量的不断提高,隐性及临床型丙酮病的发病率相应增加。

为次,我们于2005年至2006年,研制了肉食酮病检测试剂(酮粉试剂),主要用于奶牛场酮病的监测。

首先,我们对某蒙帕齐成年母牛200头,产奶量平均8500千克左右的牛群产后酮病监测,隐性酮病的高达20%~35%。

临床型酮病因病牛量明显的消化紊乱,脑部症状而易被诊断,而隐性腹泻酮病患牛因无典型的症状表现,常未引起牛场的重视,造成的奶产量巨大损失严重。

因此,监测体液中的酮体含量,尽早监测出牛群中牵制的隐性酮病牛并及时给予控制,则是特别是高产牛场生产中应引起重视的一项重要的技术措施。

很早以前,国外学者对体液(血、尿、乳)酮体含量已进行了大量研究。

在尿酮与血酮的科学研究中,Knodt(1942)指出,尿酮的含量左右为血酮的4倍,故有使用酮病阳性率扩大的倾向;Adler(1957)用Ross法对奶和尿酮反应相互关系的研究,牛奶试验比尿酮汽水反应更能准确地反应血酮的水平;Emery(1964)和Roggi(1966)指出,乳酮升高是酮病的早期症状,在保持牛群健康上,牛奶试验是益处的(Emery)[2]。

因此,牛奶试验一直为临床医学所采用(Baird1982)。

与此相反,Bazin(1983)对33头产后2~8周的奶牛血、奶进行了乙酰乙酸和β-羟丁酸分析,结果仅有一头显示酮病症状,故认为用奶酮值预测血酮值较低[4]。

为此,我们特在安排如下试验,选用产后1~15天的母牛,对其血、尿、乳进行酮体含量测定和酮体反应试验。

酮病的监测目的:(1)了解高产奶牛血、尿和乳酮含量及其三者间的相互关系;(2)掌握产后病牛血、尿和乳酮含量戊日和,确定母牛病性,为产后母牛病症的麻醉预防和治疗提供理论依据;(3)通过酮体反应和自体酮体含量的比较,证实乳酮和尿酮试验在产后母牛营养代谢病诊断上的实用性。

材料和方法:场地和时间:2005~2007,永乐店牛场牛只选择:(1)在健康母牛群中,随机选择产后1~15天的母牛,静脉采血15~20毫升,同时收集尿液和乳汁各20~30毫升分别放入清洁试管内。

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

奶牛酮病的防治措施单玉波(黑龙江省讷河市动物防疫站 161300)摘要:奶牛酮病又叫奶牛酮血症,是泌乳牛常见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该病对奶牛的生产性能、繁殖性能和免疫功能都有不利的影响,导致奶牛淘汰率增加。

近年来,奶牛酮病的发生率呈上升的趋势,特别在规模化养殖场发病率较高。

本文对奶牛酮病的发病原因、临床症状及防治措施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广大养殖户提供帮助。

关键词:奶牛;酮病;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奶牛养殖业的大力发展,奶牛酮病的发病率呈现逐年升高的趋势。

该病虽然可以治愈,且死亡率极低,在高产奶牛群中发病率较高,常发生于3~5胎的奶牛[1]。

引起奶牛泌乳量降低、乳质下降、繁殖率降低和内分泌紊乱等多种疾病,严重可引起营养不良和不孕症的发生,失去饲养价值。

1 发病原因母牛在干奶期饲喂标准过高,母牛产前身体过度肥胖,由于母牛产后食欲下降,导致机体内升糖物质不足,引起机体内能量负平衡,导致该病的发生;奶牛产犊后食欲较差,摄入能量和葡萄糖不能满足泌乳消耗的需要,使机体处于能量负平衡的状态,如果奶牛泌乳量较高,势必加剧这种不平衡,最终导致血液中全部的葡萄糖都将被乳腺摄取,奶牛血糖过低而引发酮病;长期饲喂大量高蛋白、高脂肪的精料,而玉米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饲料供给不足,机体生糖物质缺乏,引起能量负平衡,产生大量酮体而引发酮病。

另外,能够引起奶牛食欲减退的疾病,都将会使血糖浓度降低、酮体浓度升高而引发该病,消化系统疾病最为常见;其他疾病如生产瘫痪、子宫炎、乳房炎等,也可使奶牛食欲减退[2]。

2 临床症状病情较轻的一般临床症状不明显,在其尿液、乳汁中可检测到酮体。

病情严重的会有消化道和神经症状,病初前胃驰缓、反刍减弱、食欲下降、拒食精料而只采食少量干草,继而食欲废绝并出现异嗜,便秘,粪便上附有黏液。

症状持续数日后,体重迅速下降,腹围变小,产奶量明显降低,乳质下降并有泡沫,类似初乳状。

病牛精神沉郁,体温、脉搏、呼吸一般无变化,排出的乳、呼出的气体和尿液中有醋酮气味,加热更明显。

解决奶牛酮病,提升5千克产奶量

解决奶牛酮病,提升5千克产奶量

解决奶牛酮病,提升5千克产奶量

【期刊名称】《今日畜牧兽医》
【年(卷),期】2011(000)009
【摘要】1酮病不断反复。

产奶高峰永不再来!1.1究竟什么是酮病?酮病是由于奶牛日粮中糖和含糖物质不足所致的一种营养代谢性疾病。

牛酮病尤其是亚临床酮病的发展已成为了扼杀奶牛产奶潜力的重要杀手。

【总页数】2页(P88-89)
【作者】无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S858.237.2
【相关文献】
1.解决奶牛酮病,提升5公斤产奶量 [J],
2.饲料因素对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J], 任强;
3.饲料因素对高产奶牛产奶量的影响及解决办法 [J], 任强
4.影响奶牛产奶量的因素及解决措施 [J], 陈淑芳;陈淑兰
5.奶牛酮病与胎次、产奶量、泌乳月及季节关系的分析 [J], 刘德义;姚传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号 ”4g 分 早 晚 2次 混 于 精 料 中任 其 自由采 显著 ( O 5,但 是均 呈上 升趋势 ,I 、I 组 、 , .) 0 组 I
食 ,每 次 2g ,每 个 疗程 为 8d 1组 、Ⅳ 组奶 II组 和 I 组 分 别 上 升 了 2 .2 , 2 .7 , ; 1 1 I V 1 % 4 3 % 9 牛不给 任何 药物 ;4组奶 牛 的管 理条件 相 同。 1 2 样 品 的采集 .

登 骢


卷《
酮病 是 奶 牛 围产 期 常 发 的一 种 能量 代谢 障 凝 (0U 肝素 l 2 血 血 1 m ,3 0 d n 5 O l 0。 离 0 mi 碍 性 疾 病 。对 奶 牛 的体 质 、泌 乳 量 、乳 品质 、 m n i,分 离 血 浆 , 1 离心 管 分 装 血 浆 ,均 . ml 5 繁 殖性 能 及淘 汰 率等 均 有 不 良的影 响 ,会 给养 于一 Oq下保 存待 测 。乳 汁置于 4o保存 待检 。 2 C c 殖户造成 巨大 的直接和 间接 的经济损 失[ 目前 , 1 3 检 测项 目 ” 。 . 防治奶 牛 酮病 的药物 较 多 ,但 物 美价 廉 的 、有 1 3 1 血 糖 . . ( l) 试 剂 盒 批 号 2 0 0 4 Gu 060 , 效 的 防治药 物 很少 。因 此 ,本 试验 探 讨 自制 的 购 自长 春汇力 生物技 术有 限公 司 。 具 有 实用性 的 、廉 价 的 “ 酮病 制 剂 1 ”防 治 1 32 p 号 . . 一羟 丁 酸 ( H A B B ) 试 剂 盒 批 号 奶 牛酮 病 ,观 察其 效 果 , 为今 后推 广 应用 该 制 剂提供 科学 依据 。 1 材料 与方 法 1 1 试验 奶牛分 组 与处 理 . 0 0 9 ,购 自英 国朗道试 剂 公司 。 72 2 1 3 3 乳 酮 阳性检 测 [ .. 2 J 。 14 仪器 . 先应 用酮粉 法筛 选 等 。
93 %和 1. %。给 药 后 I组 、 Ⅱ组和 Ⅳ组 奶 .8 94 6
试 验奶 牛 分 别于 试 验 前 0d 牛 泌 乳量 上 升较 多 ,而未 给 药 的 Ⅲ组 泌 乳 量上
和 投 喂 药 物 后 第 4 d 8d 1 、 、 2 d清 晨 50 ~ 升 较 慢 。 因此 , “ :0 酮病 制 剂 1 ”能维 持酮 病 号 60 :0尾 根采 血 ,63 ~ 03 :0 1:0收 集乳 汁 。肝 素抗 奶 牛泌乳量 ,呈现 增加 的趋势 。详 见表 1 。
中图分类号 8 5 .91 89 7 文献标 识码 B 文章编 号 17 - 6 2 2 0 )4 0 0 - 3 2 9 9 (0 7 0 -0 80 6
蒲 羹 叠 羹

译 买 、萄 萌 喜 漪

葡 凌 l 辞 画 器 棼
亚临床 酮病牛 和 临床型 酮病牛 。将试验奶 牛分 4 ,每 组 5 , I 为亚临床 酮 组 头 组 舍 药组 , I 为临床 酮病给 药组 ,I 组 为酮 病 未给 药对 照组 ,I组 为健 康 未给 药对 I 组 I I V 嘞 再 给 “ 酮病制剂 1 号”前后 测定各组奶 牛泌乳 量 、血 浆 p 羟 丁酸及血糖指 标 。绋 一
维普资讯
试验研 究
¨酮 病 皋: = l 剂
1号 ¨ 防 冶 奶 牛 酮 病 效 票 观
唐晓艳 ’ ,张洪友 ,寇 力军
Hale Waihona Puke (. 1黑龙江八一农 垦大学动物科技 学院 ,黑龙江 大庆 1 3 1 ; 639 2 黑龙 江省 8 1 完达 山良种奶 牛场 ,黑龙 江 密 山 18 0) . 51 5 37
[ 收稿 日期]070—8 20—20
2 2 试验 前 后 奶 牛血 浆 一 丁酸 的 变 化 血 . 羟
2 07 4 0 .
维普资讯
试 验 研 冤。
表 1 试 验 前 后 泌 乳 量 的 变 化
完 达 山 良种奶 牛 场 2 试验 奶 牛 ,分 成 4组 , 2 试验 结 果与分析 0头 每 组各 5头 奶 牛 。 I组 为 亚 临床 酮 病 给 药 组 , 2 1 试 验 前 后奶 牛 泌 乳 量 的变 化 . 照组 ,Ⅳ组为健康 不给 药对 照 组 。
4组 奶 牛
Ⅱ组 为 临床酮 病 给 药组 , Ⅲ组 为 酮病 不 给 药对 泌 乳量 ,试验 前彼 此 差 异 不显 著 ( > . ) P O 5,但 0 是 I V组 最 低 ,其 次是 临 床 酮 病 I 组 、I 组 , I I I I 、 Ⅱ组 奶 牛 每 头 每 天 给 “ 病 制 剂 1 最后 是 亚 临 床 酮病 I ;试 验 后 彼 此 差 异 也 不 组 酮 组
应 用 S S 1. 件 进 行 数 据 PS 1 5软
微 图 9 半 自动 生化分 析仪 , 5 离心机
产 后 8 3 酮 阳 性奶 牛 ,再 用 p 羟 丁 酸 试 15 数 据 处 理 — Od乳 一 .
剂盒法检 测血 酮含量 ,选 取黑 龙江 省 8 1 地 区 分析 。 5 1
凝 表 0‘ 聚 明: ‘ 酮病制剂 1 号”使产后酮病奶牛泌乳量增加不显著 ( 00) .5;给药后,亚l 曝 束酮病 I 与临床 酮病 I 组 I 组奶 牛血浆 p 一羟丁酸显著降低 (<。1 ,血糖浓度显著士 P 0O) 跏 ( 0O ) .1;未给药酮病I组和对照I组奶 牛血浆 p 羟丁酸和血糖给药前后差异 I I V 一 愠 著。 结论 :酮病制剂 1 “ 号”通过降酮升糖 的途径发挥防治奶牛酮病的作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