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3 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掌握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及其获取思路;

2)会用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与前n 项和有关的问题.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用方程的思想和基本元的思想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的理解、推导及应用;

难点:灵活应用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三、教学方法

启发式、讨论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高斯是伟大的数学家,天文学家,高斯十岁时,有一次老师出了一道题目,老师说: “现在给大家出道题目:

1+2+…100=?”

过了两分钟,正当大家在:1+2=3;3+3=6;4+6=10…算得不亦乐乎时,高斯站起来回答说:

“1+2+3+…+100=5050。

老师问:“你是如何算出答案的?

高斯回答说:因为1+100=101;2+99=101;…50+51=101,所以101×50=5050”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1)作为数学王子的高斯从小就善于观察,敢于思考,所以他能从一些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和寻找出某些规律性的东西.

(2)该故事还告诉我们求等差数列前n 项和的一种很重要的思想方法,这就是下面我们要介绍的“倒序相加”法.

(二)师生互动,探究新知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的推导

证明: 2

)(1n n a a n S += 证明: n n n a a a a a S +++++=-1321 ①

1221a a a a a S n n n n +++++=-- ②

①+②:)()()()(2123121a a a a a a a a S n n n n n ++++++++=--

∵ =+=+=+--23121n n n a a a a a a

∴)(21n n a a n S += 由此得:

2

)(1n n a a n S += 用上述公式要求n S 必须具备三个条件:n a a n ,,1

把d n a a n )1(1-+= 代入上述公式即得: 2

)1(1d n n na S n -+= 此公式要求n S 必须已知三个条件:d a n ,,1.

2.探究:n S 与n a 之间的关系:

由n S 的定义可知,当n=1时,1S =1a ;当n ≥2时,n a =n S -1-n S ,

即n a =⎩⎨⎧≥-=-)2()1(11n S S n S n n

. (三) 公式应用

例1.在等差数列{n a }中,已知n a =11-3n,求n S .

例2.在等差数列{n a }中,d=3, n a =20, n S =65,求首项1a 和n.

例3:已知一个等差数列的前10 项的和是310,前20项的和是1220,由此可以确定求其前n 项和的公式吗?

分析:只要根据已知的两个条件求出首项a 1和公差d 即可.

例4.在等差数列{n a }中,73a a +=20,求S 9

分析:已知条件只有73a a +=20,求不出首项a 1和公差d,只有a 1和d 的关系2a 1+8d=20. 课堂练习:P45. 练习1

(四)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

)(1n n a a n S +=或2)1(1d n n na S n -+= {}n

n n n n S n q a a a p a a a a 项和则求前(项和后项和前中在等差数列

例),8n 8,8,.567821≥=+++=+++--

2. S n 与n a 之间的关系:即n a =⎩⎨⎧≥-=-)

2()1(11n S S n S n n .

(五)作业

课本P46习题A 组1,2,3,4,5,6

2.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和前n 项和公式;

2)会利用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的公式研究n S 的最值;

2.过程与方法:

经历前n 项和公式应用的过程,用方程的思想和基本元的思想方法进行相关计算;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前n 项和的应用价值,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熟练地解决问题.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熟练掌握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

难点:灵活应用求和公式解决问题.

三、教学方法

讨论式,讲练结合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复习上节课学习了以下内容:

1.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2

)(1n n a a n S +=或2)1(1d n n na S n -+= 2. S n 与n a 之间的关系:即n a =⎩⎨

⎧≥-=-)

2()1(11n S S n S n n .

(二)师生互动,公式应用 例1. 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n 2

+0.5n ,求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这个数列是等差数列吗?如果是,它的首项与公差分别是什么?

解:当n=1时,

当n>1时,

当n=1时,a1也满足上式,

23

211211=+==S a )]1(21)1[(21221-+--+=-=-n n n n S S a n n n 21

2-=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