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观评课记录及教学反思《荷叶圆圆》是人教部编版一年级下册第 13课,是一篇轻松活泼的散文诗。
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根据课文特点,李老师制定了以下学习目标:1、认识“珠、摇”等 12个生字和身字旁 1个偏旁;会写“亮、美”等 7个字。
2、能借助插图、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停机坪、摇篮、透明”等词语的意思;通过做动作知道“躺、展开”等词语的意思。
3、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感受夏天的美好。
4、学习并仿照“荷叶圆圆的,绿绿的”的句式说话。
陈老师:优美图片渲染学习的氛围,激发兴趣。
上课一开始,教师由春天去了,夏天还远吗?引发学生思考,让学生欣赏碧绿的荷叶,从而把学生引入了课文的情景中,增加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识,使学生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圆圆的、绿绿的,进而仿照句式说话,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说一句完整的话,注重学生语句的训练。
刘老师:有层次的,形式灵活的、反复的、扎实的进行识字教学。
结合一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认得快忘得快的特点,李老师在识字教学中,采用“我来做,你来猜,编顺口溜,猜谜语,摘苹果”等游戏,在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基础上,灵活采用多种识字方法,由带拼音的字,到去掉拼音的字,到词语,有层次的,引导学生轻松识字,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
李老师:以读为主,以读激趣,以读悟情。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领会课文潜在内涵的重要途径。
李老师在课上让学生通过自由读、分角色读、接读、边做动作边表演读、齐读等多种形式的读,感受到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喜欢荷叶的心情。
特别是创设了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边做动作边表演朗读,调动了学生的触觉、听觉等多种感官,感悟深刻,读到深处,情自流出。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荷叶圆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荷叶圆圆教案与反思(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13荷叶圆圆教案与反思第1篇】一、教材概述《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
是一篇轻快活泼的散文诗,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
课文文字优美,语言生动有趣,每个自然段结构相近,读起来让人感到亲切,琅琅上口,适合背诵。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12个字,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体会荷叶给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和小鱼儿带来了欢乐。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想像能力,表演能力。
2.过程与方法: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荷叶的可爱,夏日的乐趣,学习识字、理解词句,体会课文思想感情的基本方法。
荷叶圆圆说课稿_荷叶圆圆说课设计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让学生体验夏日的生机,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思想感情,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能正确流利地朗读并了解课文内容,能感受到夏的美好。
四、学习者特征分析夏天是孩子们的,欢乐是孩子们的,梦想是孩子们的。
孩子们对夏天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夏天是炎热的,知了在树上唱起歌;荷花展开了笑脸;小伙伴们穿上了汗衫和花衣裙,吃上了西瓜和冰淇淋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许多客观事物,能说出他们的名字和一些现象,还能简单地表达自己的意愿。
但是,那仅仅是一些零碎的、不规范的语言。
为了使他们正确理解和运用语言,在课堂上必须联系他们的生活实际,创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帮助他们学习、积累、感悟语言。
我所执教班级的学生喜欢阅读,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大部分学生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
部分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能积极参加讨论,发表自己稚嫩的见解。
个别学生则缺乏自信,较为胆怯,学习的主动意识不够,对意愿的表达较为模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牟老师这堂课讲授的是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荷叶圆圆》。
看完这堂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有很多值得我学习的地方。
1.激趣导入,引出课题。
牟老师首先通过多媒体展示出荷叶、青蛙、水珠等,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引出课题,自然流畅。
2.牟老师注重了常规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在老师板书的过程中,学生同时“书空”,这种习惯可以促进学生及时学习到本课生字的书写笔顺,还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3.运用多种识字方法,增加趣味性。
如:“蹲”“捧”“立”引导学生做动作,“透明”“摇篮”等词通过联系生活,让同学们发现新的词语,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4.注重学生说话能力的培养。
课堂上,牟老师特别重视培养学生说话的能力,根据一年级孩子的特点,让学生从最低段开始,学说一句完整的话。
如:__________说:“荷叶是我的__________。
”_________ 在荷叶____________。
采用了补充句子的方式来培养孩子们说话的能力。
其实整堂课下来,牟老师都无时无刻不在注意说话能力的培养,这是值得我学习的宝贵经验。
5.灵活运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
老师能够抓住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把孩子带进喜闻乐见,贴近儿童生活的情境中,比如开始的导入环节。
而在教学过程中的做动作演一演,做游戏认字等方式,都能够活跃课堂气氛,提高课堂实效。
6.牟老师的语言富有亲和力,教态自然大方,注意调动学生的兴趣和情绪,不是简单的读或听,而是通过让学生听、读、想、说、演等多种方式来学习课文。
授课优点:牟老师《荷叶圆圆》的教学中,能抓住课文难点和重点,以生为本,以读为主,让学生在反复的朗读中体会小水珠、小青蛙的快乐心情。
准确把握阅读教学课堂的目标。
充分利用文本,采用“读读、演演、认认、记记、写写”的基本教学策略,落实语言文字的学习。
师生关系极为融洽,在课堂上教师亲切的话语,特别是对孩子恰当的评价,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无论是在读书时还是回答其他相关的问题时,真正做到了以生为本。
观课报告范文10份

观课报告范文10份观课报告 1《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第14课。
《荷叶圆圆》是一首轻快活泼的散文诗。
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想象。
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让他们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到夏天、大自然的美好。
观看了贾艳老师执教的《荷叶圆圆》的教学实录,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贾老师的语言非常生动、活泼,浅显易懂。
这一点很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特点。
作为低年级教学的老师,值得我们学*借鉴。
一、创设情境,直观教学一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占优势,他们的注意力易被那些新鲜、形象、直观的事物所吸引。
在导入环节,贾老师给学生创设了一个轻松、活泼的氛围。
如:“今天老师带来一片叶子,这是一片什么叶子?”,手执一片荷叶,很直观地呈现给学生,从而引出课题。
这样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学*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二、朗读感悟,语言轻松活泼贾老师在教学中始终以“读”为主,并采用多种形式的朗读。
在读中学*,在读中感悟,让学生读出了夏天的美好和对大自然的热爱。
贾老师巧妙地运用了很好的衔接语,自然地过渡到小伙伴们对荷叶的喜爱。
三、多种方式进行识字教学一年级学生识字的一个特点就是“认得快,忘得快。
”因此,在识字教学中,对生字的识记我采用多种方式,反复识记。
在朗读中学*生字、词语,加强了生字词语在语境中的意思。
例如:对“摇篮”这一词语的认识。
老师提问:“见过摇篮吧?摇篮是做什么用的?“随机出示(摇篮的图片)这就是摇篮,妈妈用手摇啊摇,小宝宝躺在摇篮里睡得真香!”通过随文识字,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得到了巩固。
四、指导写字,自主评价在教学中通过让学生将要写的两个生字进行仔细的观察,学生可以自主地学*书写。
譬如贾老师在教学“美”的书写时,首先提问:“哪个字最难写?”,这个时候就有学生认为“美”字最难写。
老师就和学生一起分析字形:“咱们就一起看一下这个字。
荷叶圆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

荷叶圆圆说课稿及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并掌握《荷叶圆圆》这篇课文的基本内容,认读生字新词,并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对荷叶特点的描述和比喻手法的学习,激发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和热爱,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 理解课文内容,掌握生字新词。
(2) 学习并运用比喻手法,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2) 体会荷叶的美感,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1) 荷叶实物或图片,多媒体课件。
(2) 生字卡片,课文朗读录音。
2. 学生准备:(3) 预习课文,准备与荷叶相关的图片或物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 展示荷叶图片,引导学生观察荷叶的形状、颜色等特点,并进行描述。
(2) 引出课题《荷叶圆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学习新词(1) 教师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互相帮助记忆生字。
3. 理解课文(1) 学生自读课文,标记不理解的词语。
(2) 教师讲解难点,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3)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体会文中的比喻手法。
4. 拓展延伸(1) 组织学生讨论荷叶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荷叶饭、荷叶茶等。
(2) 引导学生进行创作,用比喻手法描述自己喜欢的自然景物。
5. 总结反馈(1) 学生总结本课所学内容,教师进行点评。
(2)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收集更多关于荷叶的资料和图片。
五、教学反思1. 成功之处:(1) 通过直观的图片和实物,有效地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学生之间的互动增多,提高了学习效率。
(3) 通过角色朗读和创作活动,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创造力得到了锻炼。
《荷叶圆圆》教案设计及反思荷叶圆圆教案及反思

教案名称:《荷叶圆圆》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荷叶的外形特征,了解荷叶的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荷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荷叶上的露珠和青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荷叶的外形特征。
2. 基本部分:(1) 教师讲述荷叶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2) 幼儿观察荷叶上的露珠和青蛙,引导幼儿描述现象。
(3) 教师带领幼儿动手操作,绘制荷叶和露珠。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荷叶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对荷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名称:《荷叶圆圆》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荷叶的外形特征,了解荷叶的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幼儿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荷叶的外形特征和生活环境。
2. 荷叶上的露珠和青蛙。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出示荷叶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说出荷叶的外形特征。
2. 基本部分:(1) 教师讲述荷叶的生长环境和习性。
(2) 幼儿观察荷叶上的露珠和青蛙,引导幼儿描述现象。
(3) 教师带领幼儿动手操作,绘制荷叶和露珠。
3. 总结部分:教师引导幼儿总结荷叶的特点,培养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兴趣。
2. 评价幼儿对荷叶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案名称:《荷叶圆圆》课时:1课时年级:大班教材来源:《幼儿园大班语言领域教材》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荷叶的外形特征,了解荷叶的生长环境。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观察、描述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一、选取背景本次观课是在一所小学的语文课堂上进行的,授课老师的主题是《荷叶圆圆》。
此课文是一篇经典童话,讲述了一只小青蛙的故事,旨在让学生们了解童话故事的特点和美学意蕴。
从课文中获取有趣的内容并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语言的发展和文学素养的提高。
二、课前预习在上课前,我提前对课文进行了一定的预习,对如何向小学生展现这个故事,也有了自己的想法和期望。
我希望让学生们在听故事的过程中,能够从中领悟到勇气、忠诚和坚韧的精神,并提高他们的语文表达和阅读能力。
三、课堂内容在上课过程中,授课老师首先通过PPT介绍了课文的选题背景、内涵和作者。
这样做不仅能够让学生更好地了解故事,也能够增加学生们对作者和作品的认识度,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接着,老师对整个故事进行了梳理讲解,并重点分析了故事中的主要角色“荷叶圆圆”所体现的品质和精神。
通过老师的讲解,学生们对故事的情节和内涵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同时也启发了学生的思考,了解故事背后的哲理内核。
在讲解过程中,老师还穿插了一些互动环节,让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加深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记忆。
比如课堂上,老师让学生们自己分析小青蛙战胜种种困难的原因,并且进行口头表达,互相交流思路,非常有助于提高学生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最后,老师通过反思班级和个人的学习情况,对本节课进行了总结,评价了学生们的表现,并鼓励他们要在今后的课程学习中不断进步。
四、个人感受在此次课堂观摩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教师带来的高超教学技巧和丰富的教学经验。
通过本课程的观摩,我对我自己今后教学的方向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计划,也更加注重在课堂上加强与学生的互动交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性。
同时,我认为在教学中应该灵活应对不同年级阶段的学习特点,通过有趣的内容和互动的环节,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兴趣。
另外,在教学上要注重引导学生拓展思路,多进行引导式教学。
总之,此次观课让我收获颇丰,我会将这些要点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更好地指导学生的成长和发展。
张颖《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荷叶圆圆》是部编本一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语言优美,想象丰富。
文中圆圆的、绿绿的荷叶成了小水珠的摇篮,小蜻蜓的停机坪,小青蛙的歌台,小鱼儿的凉伞。
全文字里行间都洋溢着童真童趣,让读者感受到夏天的美好。
这节课,张颖老师亲和的话语、张弛有度的教学流程更使课堂增色许多,整个课堂学生乐在其中,受益其中。
首先,在导入环节,张老师创设情境:“每到夏天,荷塘的景色可美了,你们愿意去看看吗?”然后带领学生欣赏荷塘美景,然后通过“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练习说话,并引出课文,让学生置身荷塘的美景里,读出情感,然后仿照荷叶句式,练习说苹果、香蕉,训练叠词的使用,在轻松地交谈中达到训练说话和学习叠词使用的目的。
其次, 在教学生识字时,张老师先出示带拼音词语,指生读,教师正音;再去掉拼音,指生读,小老师领读;最后将单个生字拿出来开火车检查,再齐读巩固。
出现学生认读有困难的地方,相机进行识字方法的交流。
在学习生字时,张老师通过做动作,让学生理解了“躺”的身字旁,加深了对“躺”的印象,理解字义认识了“晶”,又让那个学生回忆在哪里见过“停”字,既认了字又学习了在生活中识字的方法。
然后,课堂上教师引导学生不离课文、不离读书,从课文中质疑,又在课文中寻找答案,让学生在读中求懂,在读中学会,在读中获得读的能力。
最后,张老师设计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的环节,一方面让学生及时回顾课文,另一方面将背诵的目标分解,降低了难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信心。
完成效果很好。
我们知道,语文教学中,教师都是尽其所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之乐学、善学,在课堂上通过师生交往,构建平等的和谐的师生关系,营造一个宽松和谐、敢于发表自己独立见解的氛围,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张老师做的到位。
总之,张教师富有激情、充满赞美、激励的语言感染着学生,让学生充满力量、充满自信,勇于表现。
这些鼓励学生的话语充满童趣,极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乐于学习,乐于表现。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背景简介本次观课主题为《荷叶圆圆》,是一堂小学二年级语文课。
主要内容为教授学生如何写一篇小学作文。
教学目的本课旨在帮助学生了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和写作要领,提高学生的语文写作水平,让学生能够自己动手写出一篇小学作文。
教学内容和步骤1.教师首先通过引入和导入的方式,介绍了荷叶圆圆这个小故事,并引导学生猜测可能出现的故事结局。
2.接着,老师简要地讲解了小学作文的基本要求和结构,并且模拟写了一篇关于荷叶圆圆的作文,让学生理解作文的基本步骤。
3.在示范性作文结束后,老师讲解了作文的细节要求。
例如,要注意段落的组织和即时点明文章主题等。
4.接下来,老师分别让学生自己练习写作文的每个步骤。
他流畅地引导每一个关键点,让学生能够更好地了解作文的细节要求。
5.在完成练习后,老师邀请了几个学生上台发表自己刚刚写的文章。
并通过学生朗读他们的文章,来激励学生的写作动力和提高他们的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和评价本堂课主要以互动式教学方式进行,学生能够积极参与课堂互动,并在每一次练习的过程中得到老师的指导和鼓励。
通过这种方式,学生能够更好地掌握了小学作文的写作要领和基本步骤,同时也提高了他们的语文表达能力和写作水平。
除此之外,本堂课还让学生在互动中体验到了集体的力量和学习的快乐,激发了他们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和热情。
总结本次荷叶圆圆观课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也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体验到了快乐的学习氛围。
通过互动式教学方式的应用,学生得到了更好的教育和书法指导,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己的学习能力。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观看了《荷叶圆圆》一课,感觉语文课上得生动有趣,值得我们大家学习。
下面我来谈一下我的收获。
教师情境引导,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一上课引导学生看课件,一片绿绿的荷塘,荷叶莲莲,让学生看到了绿绿的荷叶,使学生感受到了《荷叶圆圆》上课氛围,渲染了气氛,让学生有了身临其境的感觉,仿佛就在荷花池边,拉近了课堂与生活的距离。
这一情境教学很好,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面向全体教学,保护学生的学习热情。
教师关爱每一个学生,比如让每一个学生起来读词语,看起来有点繁琐,但正是这一举动,抓住了每一个学生的心,给了每一个学生自信,调动了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一年级学生刚刚踏入校门,他们的世界是平等,博爱,民主的,教师的每一个举动,都影响着今后的学习。
教师满足了他们的这一需求,使课堂在积极活跃的气氛中进行。
注重朗读教学,培养学生语感。
先让学生整体朗读词语,让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朗读课文,在读中解决问题,在读中读懂了课文,在读中感受荷塘里的小伙伴们的诗意对话,最后小组分角色朗读,各种形式的朗读,使学生最大限度的参与了语文学习实践活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朗读是低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好方法。
注重字词教学,培养学生的独立识字能力。
教师板书课题时不失时机的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既集中了学生的注意力,又复习了识字的方法。
教师没有挨个生字教给学生怎么记,怎么认识,而是让学生自己探索,交流,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这在低年级是一个新的探索,值得我们借鉴,学习。
教师带领学生一遍遍的朗读字词,体现了字词教学的重要性,我们不能忽视字词教学,尤其低年级更是学习的重点。
情境表演,丰富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表演能力。
教师先引导学生复述重点段落,再进行情境表演,使表演成为学生乐于表现的事情,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学生进行的小动物的生动表演,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表演能力。
总之,这堂课值得我们示范教学,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荷叶圆圆》的观课报告

观课报告:《荷叶圆圆》背景介绍《荷叶圆圆》是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小说,作者是顾城,著名作家、诗人,曾获得过反修文艺奖和星星诗集奖等多项荣誉。
电视剧《荷叶圆圆》是根据顾城的小说改编而成,于2020年在中国中央电视台上映。
该剧讲述了在文化大革命时期的某个小村庄里,少女荷叶圆圆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和家庭,不断逆境而生的故事。
该剧获得了很高的评价,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反映时代背景和人性的作品。
观后感我认为,《荷叶圆圆》是一部值得一看的电视剧。
从叙事方式到情节安排,都很有特点,让人印象深刻。
下面,我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详细分析该电视剧,以及它给我带来的感受。
剧情紧凑电视剧《荷叶圆圆》的剧情非常紧凑,每一个情节都扣人心弦,让人无法自拔。
剧中,主人公荷叶圆圆家中遭遇意外,一家人的生活因此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在这个时期,人们的命运并不是他们自己可以掌握的,而是由当时的政治环境和个人立场所决定的。
荷叶圆圆为了保护自己心爱的人和家庭,经历了一系列的逆境,但她始终没有放弃,在不断地奋斗中,最终权利了自己和家人。
人物形象深刻在电视剧《荷叶圆圆》中,每一位演员都把人物形象演绎得淋漓尽致。
各个角色的形象刻画都非常到位,真实地反映了当时人们内心的想法和生活的状态。
特别是主人公荷叶圆圆,她的性格坚强而又理性,敢于直面压力和困难,这使得观众对她的认同和喜爱更加深入。
意义深远作为一部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荷叶圆圆》不仅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状态和政治大环境,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人文关怀和价值观。
荷叶圆圆面对生活的磨难,虽然身处逆境,但始终保持着自己的尊严和底线,用自身的力量去影响和改善身边的人们。
这种人文关怀和价值观,让观众同时也受到了沉重的触动。
总结在电视剧《荷叶圆圆》中,主人公荷叶圆圆的经历,是一个充满勇气、坚韧、爱和人性光辉的故事。
无论在什么时代,这种品质都是应该被我们所传承和珍视的。
整部电视剧虽然讲述的是一段历史,但这种人性的品质和情感,却一直渗透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准备会记录陈老师这堂课中,很多地方的设计和操作是值得借鉴和称道的:一、猜谜语导入,激起了儿童学习新课的兴趣老师上课时先出示了谜语:圆圆大绿盘,浮在水面上,水珠拿它当摇篮,小鱼拿它当凉伞。
猜猜这是什么?小朋友们一下子兴奋起来,孩子们的学习兴致也提了起来,如静静的湖面荡起了涟漪,大家一齐说这是“荷叶!”“今天学习的这篇课文就与荷叶有关。
”于是轻松愉悦地进入了新课。
二、注意运用多种方法开展字词教学本文的生字较多,为让学生记得快、记得牢,李老师设计了多种方法让孩子们学习。
教师领读;开火车读;去掉拼音读;男生女生比赛读。
把难记的字用红色标注,引起学生注意,教学生认识“躺”这个字时,告诉学生,身字旁的撇没出头;教学生书写时,选择了几个难写的字,先范写,问学生注意什么,再组词。
如教学花朵的“朵”字,强调上面的“几”没有钩。
注重了细节,丰富了学生的词语记忆,并培养了留心观察、认读身边字词的好习惯。
三、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创设情境开展阅读训练情境体验是低年段语文教学中需要经常运用的方式,李老师在教学第二段时,出示摇篮的动画,让孩子想象躺在摇篮里的感觉,学生们说“温柔、舒服、温暖”等词语,虽然不一定贴切,但我们能体会到孩子们知道躺在摇篮里是什么样的感觉,在朗读上便能读出感觉了。
同样在教学小青蛙那一段时,李老师出示一幅正蹲在荷叶上歌唱的小青蛙的图片,孩子说这是一只勇敢的、自信的小青蛙,陈老师便引导学生读出小青蛙的自信,学生便很有感觉。
四、整体把握内容,开展语言训练老师这堂课注意语言内容,更注意语言形式。
四种小动物对荷叶的喜欢通过“荷叶是……”的比喻句式和重复结构来体现,这也是本课的显著的语言形式,李老师用小白兔、乌龟、小朋友、蚂蚁四幅图片指导学生模仿课内句式练习说话,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又体现了课内外的沟通,以此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但我觉得,如果能多出时间让学生用此句式说说图片之外的小动物会更好。
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一、观察地点:一年级一班教室二、观察内容:《荷叶圆圆》三、观察主题:多种策略突破重点四、观察意义:《荷叶圆圆》是义务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语文的一篇课文。
本文通过小水珠、小蜻蜓、小青蛙、小鱼儿四个小伙伴的对话体现了荷叶的美,从而突出夏天的特点,使学生热爱夏天这个季节五、观察现象及分析:(一)简单游戏激发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要尊重学生的爱好,王老师从一开始的读词语做游戏,学生兴趣盎然,在放松的学习环境下,学生容易产生乐学的情绪。
而游戏的本身是从课文中的词语挖掘出来的,即是对新词语初步的感知,同时经过做动作,也是理解的一种好方法。
“蹲着、立着、”等这些词语老师读,学生做相应的动作,这里我觉得也可以让学生来读,因为有些识字量多的同学已经认识了这些字,现在也可以给他展示的机会,让学生做学习真正的主人。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对于一年级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师揭题后,就以“课文写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各把荷叶当作什么?”这一问题,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在此基础上再将课文请若干小朋友再读读(同时也是检查读)。
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老师的指派来代替学生的阅读,从一开始就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内容(课文写了哪些小伙伴,他们各把荷叶当作什么?喜欢哪段就读哪段。
),并逐步培养起对课文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所以在学生将课文完整自由读的基础上,让学生将自己喜欢的段落多读一读,注意把字音读准,课文读通顺;再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个别读,读后评价(对读得好、有进步的同学提出表扬和鼓励),最后读给同桌或好朋友听。
六、观察建议及体会:一年级的孩子学习课文还应该多给他们一些读课文的时间与空间。
课堂上应是书声朗朗。
还有,对于朗读的指导不仅仅是教给学生朗读的技巧,还应该注重学生的朗读感悟。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巨野县经济技术开发区万福路小学谢雪梅《荷叶圆圆》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4课的课文,这篇课文是一篇散文诗。
诗中描写了圆圆的、绿绿的荷叶。
荷叶是小水珠的摇篮;是小蜻蜓的停机坪;是小青蛙的歌台;是小鱼儿的凉伞……整篇课文洋溢着童真、童趣。
有利于启迪学生的智慧,激发他们的想像。
通过观看刘老师的《荷叶圆圆》一课,我收益颇多。
现总结如下:一.《荷叶圆圆》这篇课文刘老师教学的是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明确、具体。
关注了学生语言文字运用能力的培养,体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教学重点、难点突出,符合学生认知规律;问题解决指向明确,教学设计新颖别致。
拓展延伸设计恰到好处。
教学效果较好,孩子们成了这节课的主人。
短短的一节课中,刘老师指导了孩子们读书的姿势和写字的姿势,旨在是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教学前,刘老师先让学生欣赏一幅荷叶图,说说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荷叶什么样?课一开始就吸引住了孩子们的眼球,激发了学生强烈的兴趣,创设了乐学的氛围,让学生一开始就有了一个较好的学习状态,从而自然的导入了新课。
三.刘老师采用随文识字的方法,用多媒体教学图片轻松的学习了“摇篮”、“停机坪”等一些词语。
如“摇篮”一词:小水珠把荷叶当作什么了?你们见过摇篮吗?见过的小朋友能告诉我摇篮做什么用的?师随即出示摇篮实物图,这样使学生对生字的识记既有了高涨的兴趣,又得到了巩固。
四.“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
有些诗文要求学生诵读,以利于积累、体验、培养语感。
”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刘老师十分重视读的训练,始终以读为本。
朗读的形式也是多样的。
由读通到读懂,再到有感情地读,并在读后给予激励性的评价。
五.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正因如此,在拓展延伸环节,刘老师出示了“小鸟蹲在荷叶上、小鸭子在荷叶下游、蚂蚁在荷叶上爬、小朋友手举着荷叶”等,让学生充分发挥想像力,如:小鸟说:“荷叶是我的座位”。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荷叶圆圆是一位备受瞩目的教育界新秀,其独特的教学方法和深受学生喜爱的个人魅力备受赞誉。
本文将围绕荷叶圆圆老师的一堂观课课程展开分析和评价。
课程名称:启发思维,开拓视野课程目标:通过引导学生进行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拓宽学生的视野。
课程内容:1. 激发新思维:课程一开始,荷叶圆圆老师就通过一个富有启发性的问题引起学生的思考。
她提问:“在你们生活的周围,有没有什么看似平凡,但实际却蕴含着无限可能性的事物?”这个问题既引发了学生们的好奇心,又激发了他们的思维。
学生们积极举手回答,其中有的提到了身边的自然景观,有的指出了生活中的种种细节,这为课程的进一步展开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 探索源泉:接下来,荷叶圆圆老师引导学生们一起思考,这些看似平凡的事物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力量和道理。
她以“水滴穿石”为例,鼓励学生们从微观的角度思考,剖析出其中所蕴含的力量。
通过场景的描述和引导问题,学生们渐渐深入思考,启发了他们发散思维的能力。
3. 拓展思维:为了进一步拓宽学生的视野,荷叶圆圆老师设计了一个小组活动。
她将学生们分成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取一个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并从不同的角度进行分析和解读。
这个活动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也让他们更加全面地认识了事物的复杂性。
4. 总结分享:在课程的尾声,荷叶圆圆老师鼓励学生们分享自己小组的发现和心得。
学生们通过口头介绍和展示,向全班同学分享了他们对事物解读的不同角度和思考过程。
在分享过程中,学生们相互借鉴和启发,充分展示了他们的创造力和独特的思维模式。
评价:荷叶圆圆老师的这堂观课让我受益匪浅。
她通过提出启发性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将传统的教学方法给予了新的诠释。
通过小组活动,她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了他们的合作与探究能力。
同时,她注重学生的个别差异,尊重每个学生的独特思维,鼓励学生们从不同的角度进行思考,充分展现了学生们的创造力和独特性。
《荷花圆圆》观课报告

《荷花圆圆》观课报告荷花圆圆观课报告1. 观察背景本次观课是观察小学二年级的语文课,主题是《荷花圆圆》的诵读与赏析。
2.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和语感- 培养学生对《荷花圆圆》诗歌的理解与赏析能力- 提升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3. 教学过程3.1 导入环节老师在开始上课前,通过展示荷花图片和播放荷花的纪录片,引导学生产生对荷花的兴趣和好奇。
3.2 诵读与讲解老师首先指导学生整齐地诵读《荷花圆圆》这首诗歌,并重点讲解了一些生字词的意思和发音。
3.3 赏析讨论随后,老师带领学生共同赏析《荷花圆圆》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学生积极参与,纷纷发表自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受。
3.4 创作活动为了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造力,老师提出了一个创作任务:请每位同学用自己的话编写一段关于荷花的小故事。
3.5 朗读分享最后,学生们轮流上台朗读自己编写的荷花故事,并分享彼此的创意和想象。
4. 教学效果通过本节语文课的观察和分析,可以得出以下教学效果:- 学生们朗读的准确度和语调得到了明显的提升,表现出了较好的语感- 学生们对《荷花圆圆》的理解更加深入,表达出了独特的观点和感受- 学生们在荷花故事创作中展现了丰富的想象力和语文表达能力5. 总结《荷花圆圆》观察课是一节富有趣味和启发性的语文课。
通过诵读、赏析、创作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促使学生在语文研究中全面发展。
通过观察和分析教学过程和效果,我深刻体会到了培养学生的语感和创造力的重要性,在今后的教学中会更加注重这些方面的培养。
同时,在引导学生赏析诗歌时,会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表达的能力。
总之,本节观察课给我带来了启示和思考,我会通过进一步的学习和实践来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
《莲叶圆圆》观课报告

《莲叶圆圆》观课报告
莲叶圆圆观课报告
导言
本观课报告旨在分享我对于《莲叶圆圆》观课的体验和感受。
该课程是一堂以莲叶制作为主题的手工课,通过参与者亲自制作莲
叶工艺品,加深对莲叶的认识和欣赏。
课程内容
在课程开始之前,老师向我们介绍了莲叶的来源、种类及其在
文化中的重要意义。
随后,老师以简洁明了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制
作莲叶工艺品的步骤和技巧。
我观察到老师对于莲叶制作非常熟练,并且对每个环节都进行了仔细的解释。
在实际操作中,我用自己的双手亲自制作了一个精美的莲叶饰品。
老师给予了我很大的帮助和指导,使我顺利完成了作品,并且
获得了制作过程中的乐趣。
个人体会
通过参与《莲叶圆圆》手工课,我对于莲叶的美丽和独特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莲叶制作的过程虽然需要一定的耐心和技巧,但通过亲手创作,我感受到了一种与自然亲近的愉悦。
这门课程不仅让我学到了手工艺术的知识,还让我感受到了手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同时,与其他参与者的互动和交流也增添了我对于莲叶艺术的兴趣。
总结
《莲叶圆圆》观课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通过亲自制作莲叶工艺品,我加深了对莲叶及其制作过程的理解,并且收获了手作带来的乐趣和满足感。
我相信这门课程将继续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莲叶艺术的世界中,并且让更多人欣赏和传承这一独特的手工艺术。
参考资料。
《莲叶小圆圆》观课报告

《莲叶小圆圆》观课报告介绍本次观课是由我校教育学院组织的一堂小学语文课观摩活动。
观摩的课程为《莲叶小圆圆》,该课程是一节以“莲叶小圆圆”为主题的综合素质拓展课。
本次观摩课的目标是让学生在欢乐的课堂氛围中培养对大自然的热爱,并通过研究莲叶小圆圆的故事,探讨孩子们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亲子关系等主题。
内容概述本节课以多种教学手法呈现,充分调动学生的参与性和研究兴趣。
老师通过幻灯片、图片、音乐等多种媒体形式引入故事,让学生从多个角度感受到莲叶小圆圆的魅力。
教学过程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环节:1. 热身:老师通过唱歌、手拍等活动帮助学生放松身心,为接下来的研究做准备。
2. 导入:通过展示莲叶小圆圆的图片和音乐,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好奇心。
3. 讲授故事:老师以生动有趣的语言讲述莲叶小圆圆的故事,通过绘声绘色的描述,让学生们像身临其境一样感受到故事中的情节。
4. 探讨主题:老师引导学生对故事中的主题进行思考和讨论,包括与自然的关系、亲子关系等。
学生们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观点,并与同学进行交流。
5. 总结:老师通过回顾课程内容,对学生们的表现进行肯定和总结,鼓励他们保持对大自然的热爱,并加强与家人的沟通和互动。
教学特点本次观摩课的教学特点如下:1. 创造性教学手法:老师通过多种媒体形式和活动手段,增加了课程的趣味性和吸引力,使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其中。
2. 引发思考和讨论:教师不仅仅是传授知识,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通过讨论和交流,激发学生对主题的思考,并培养他们的合作精神。
3. 关注个体差异: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关注每个学生的研究差异,根据学生的兴趣和能力进行个别指导,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研究体验。
教学效果通过本次观摩课,我认为学生们获得了以下收益:1. 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通过莲叶小圆圆的故事,学生们更加了解和热爱大自然,增强了环境保护意识。
2. 提高了思考能力: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思考和讨论故事中的主题,锻炼了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篇一:《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观课报告
《荷叶圆圆》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下册中的一篇课文。
这是一篇轻松、活泼、充满童趣的散文诗。
文本中富有童话人性色彩的语言另我印象深刻。
因此,指导学生生动、有趣地读好课文是教学本文的重点。
听了崔老师上的这堂课,总感觉很轻松,很快乐,也让我受益匪浅。
她那亲切的笑容,自然的教态,都是非常值得我学习的。
她的课总的给我的感觉有以下几点:
一、优美小诗,渲染学习气氛,激发兴趣
教师一开始出示荷叶的图片,问孩子:“荷叶是什么样子的?”色彩明丽的图片顿时吸引了学生一下子融入与这份安静和谐的氛围中。
小朋友看着那一幅幅碧绿的荷叶,仿佛就置身与一片荷塘中。
不知不觉也跟着引出了课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获取知识,培养创造思维的巨大推动力。
教学是学生的引导者,崔老师通过创设这种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很容易产生乐学的情趣,也很容易马上融入本篇课文的学习。
通过生动形象的图片,增加学生对荷叶的感性认
识,使学生最后能用自己的语言,说出荷叶的样子。
让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二、字、词教学扎实、牢固
学好字、词是阅读教学的基础。
崔老师采用的是随文识字,在课文的讲解过程中采用儿童化的语言,让学生在语文活动中快乐识字,轻松识字,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在写字教学时,教师先
让学生观察字形,并引导学生仔细观察结构及笔画,然后示范写。
在这一环节大约15分钟,看来老师把握了低年级的特点,将写字基础打好。
同时崔老师将学生写的字进行展示,并让学生提出意见,加以改正,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
在欣赏别人的字的同时,找到自己的不足,提高写字水平。
三、阅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读
对于一年级的小学生而言,语文教学应培养他们喜欢阅读、敢于阅读、乐于阅读的愿望。
整体感知的教学设计可以实现这一目的。
老师先出示大大的荷叶,并让学生做动作,初步喜欢这大大的荷叶,然后出示读课文的要求,学生有目的地去读。
很自然地让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一遍课文。
教师用优美的语言引导孩子自由读自己喜欢的,然后让孩子读给同位听。
学生在老师优美的语言动作中跟着音乐读小水珠,很容易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