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合集下载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中考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食品添加剂公众谈食品添加剂色变,是因为人们对它的认识存在许多误区。

误区一:食品添加剂=非法添加物人们这样认为是把一些非法添加物如苏丹红、三聚氰胺等的罪名扣到食品添加剂的头上,事实上食品添加剂具有许多功效,如防止变质、改善感官、提高营养价值、方便供应和加工等。

误区二:天然的食品添加剂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更安全许多天然产品的毒性由于检测手段和内容所限,尚不能做出准确的判断,而且由已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毒性小。

误区三:符合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就能安全食用食品不是每种添加剂都需要,例如:某企业采购的是完全符合生产要求的合格肉,没有添加香料剂的必要,但可以添加防腐剂山梨酸。

山梨酸起抑菌作用,其防腐效果随pH减小而增强。

山梨酸的使用标准如下:因此,我们应根据需求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

阅读上述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三聚氰胺________(填“能”或“不能”)作食品添加剂。

(2)食品添加剂的功效有________、________(写两种)。

(3)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牛肉中检测出0.015g的山梨酸,该牛肉中山梨酸________(填“超标”或“未超标”),山梨酸的抑菌作用受________影响。

(4)材料中可作为驳斥误区二的有力证据是________。

(5)根据文中信息,试推测为防止腐败,向2kg果汁中添加山梨酸的最大用量是________g。

【答案】不能防止变质改善感官(合理均可)超标酸碱性由已检测出的结果比较,天然食品添加剂并不比人工化学合成的毒性小 1【解析】【分析】【详解】(1)三聚氰胺不是食品原料,不能作食品添加剂,对人体有害,会导致结石,引起癌症等。

(2)从题目可知,食品添加剂的功效有防止变质、改善感官、提高营养价值等。

(3)根据山梨酸使用标准,肉类最大使用量为0.075g/kg,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牛肉中检测出0.015g的山梨酸,按照标准,100g牛肉最多含0.0075g山梨酸,所以该牛肉中山梨酸含量是超标了。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查阅资料) ZnSO4 +2NH3 H2O
Zn
OH 2
+ NH4
2
SO4


ZnSO4 +4NH3 H2O
Zn
NH3
4
SO4
+4H
2O

Zn
OH
2
ZnO+H2O
常温下氢氧化物沉淀时溶液的 pH 见下表:
氢氧化物
FeOH 3
FeOH2
Zn OH 2
Cu OH 2
开始沉淀时的
1.9
7.0
6.0
4.二氧化碳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物质。早在公元三世纪,我国西晋时期的张华在其所著 的《博物志》中就有“烧白石作白灰既讫……”的记载,其中“白石”即石灰石,同时生 成 CO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化石燃料的消耗量急剧增加,释放的 CO2 越来越 多…….当大气中 CO2 等气体的含量升高时,会增强大气对太阳光中红外线辐射的吸收, 阻止地球表面的热量向外散发,从而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全球气候变暖。科学家一直致力 于将 CO2 分离回收、循环利用和再生转化成资源,化学吸收法是利用吸收剂与 CO2 发生化 学反应来吸收分离 CO2 的方法,常见的吸收剂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碳酸钾溶液以及各 类胺溶液等。CO2 和 H2 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会发生生成甲醇、一氧化碳和甲烷等的一系列反 应,实现再生转化,我国科学家在催化剂研究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分别合成出了 ZnGa2O4 介孔光催化材料和单晶纳米带,并将其用于 CO2 的光还原,成功地实现了将 CO2 转化为碳
食品 最大残留量
蜜饯
葡萄酒
食糖
水果干
巧克力
果蔬汁
SO2 与化石燃料化石燃料中的煤通常含有硫元素,直接燃烧会产生 SO2 为了减少煤燃烧产生 的 SO2 污染空气,可以采取“提高燃煤质量,改进燃烧技术”的措施,例如,对燃煤避行脱 硫固硫处理;还可以采取“优化能源结构、减少燃煤使用”等措施,例如、北京大力推广的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

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①尾气中的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③汽车尾气中的NO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活性炭、煮沸(2)① 4P+5O22P2O5②2KClO32KCl + 3O2 ↑③ S+O2SO2④C25H32+33O2点燃16H2O+25CO2(3)① N2+O22NO② C ③ 2CO+2NO N2+2CO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红磷燃烧:4P+5O22P2O5;②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 + 3O2 ↑;③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④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25H32+33O216H2O+25CO2(3)①因为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2NO;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C错误,③经分析: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随着国内轿车工业的迅急发展,人们每天坐在汽车里的时间越来越长,而车内的空气质量状况也成为影响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

下图为中国科学院所属理化环境分析研究中心发布的《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选取使用年限不同的50款市场上常见的车型进行检测)。

这份空气质量报告,无疑为我们敲响了警钟。

车内空气污染到底来源于哪里?下表列举了车内空气污染的源头及主要污染物。

主要源头主要污染物源头一:车内配件、材料和装饰物车内本身的各种配件和材料释放的有害气体;买车后进行装饰,装饰物释放的有害气体。

总挥发性有机物( TVOC),包括:甲醛(CH2O)、苯(C6H6)等源头二:空调系统、死角腐物空调系统内潮湿阴暗的角落,成为霉菌大量繁殖的温床;车厢角落遗落的食品容易腐烂发霉。

胺、烟碱、霉菌及繁殖产生的霉味气体等源头三:发动机长时间运转汽车发动机长时间运转产生的热量会增加车内污染物的挥发,发动机运转中也会产生有害物质。

CO、汽油挥发成分、胺、烟碱等如何改善车内空气质量呢?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做法。

① 开窗通风:通常情况下,开窗通风是改善车内空气质量最有效的方法。

② 臭氧消毒:通过臭氧的氧化性可以去除一部分有害气体。

③ 安装车载空气净化器:某品牌空气净化器的工作原理如下图所示,空气通过HEPA过滤材料,清理空气中的尘埃及细小颗粒物,再通过活性炭的协同作用,吸附异味;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和氧气反应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具有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为满足人们对健康生活的追求,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一些新技术、新材料也会不断地优化和使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车载空气净化器工作原理图中活性炭主要起过滤和________作用。

(2)《国内汽车空气质量报告》中的测试结果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其原因是________。

(3)甲醛在蜂窝状高效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

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

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

(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

)________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答案】不是超标,判断依据是: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

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

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短文中的叙述可知,(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有些食品袋里装有一小袋铁粉作保鲜剂,化学兴趣小组对一包使用过且已经生锈的保鲜剂进行探究。

(提出猜想)保鲜剂可能的组成:①只有 Fe2O3;②Fe和 Fe2O3的混合物。

(实验探究 1)探究已使用过的保鲜剂的成份(1)取保鲜剂样品少量于试管中,加入过量稀盐酸,小组同学根据观察到的现象一致认为猜想②成立,他们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

(实验探究 2)保鲜剂中 Fe2O3含量的探究称取保鲜剂样品 1.0g 装入硬质玻璃管中,按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

开始时缓缓通入CO 气体,过一段时间后再加热使其充分反应,待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

(2)先通入CO气体一段时间后再加热的目的是______。

(3)反应前后称量相关装置和物质的总质量,其数据如下表:反应前反应后玻璃管和保鲜剂的总质量128.0g玻璃管和固体物质的总质量为127.79g①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

②分析表中的数据后,得出保鲜剂与反应后固体质量差值0.21g是______(填标号)。

a保鲜剂中铁的质量b保鲜剂中氧化铁的质量c保鲜剂中氧化铁与通过反应生成的铁的质量差反应完全后,继续通 CO 气体直至玻璃管冷却,目的是______(任意写一条)。

(4)(反思评价)图1中装置存在的不足之处是_________。

(附加题)(注意:正确回答下列问题加4分,总分不超过60分)(实验探究)在如下图所示,保鲜袋中装有保鲜剂,将O2、CO2、湿度(测水蒸气)传感器探头放入保鲜袋中(有少量空气),然后快速向袋内呼出气体直到吹满,再打开仪器开始采集数据。

采集的数据如下图所示,纵坐标均为某气体体积分数(%),横坐标均为时间(s)。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表示O2体积分数变化的曲线是______(选填“M”、“N”、“Q”),指出曲线N在0~50s内下降的原因______。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炼草成油不是梦化石能源的大量使用会产生大量CO2,同时产生一些有污染的烟气,威胁全球生态。

为了有效改善生态,有的国家利用富含纤维素的草本植物、可食用作物(包括玉米、大豆、甘蔗)为原料,制造草油。

用可食用作物制造生物燃料是最简单可行的,但是并非长久之计,因为没有足够的耕地来满足发达国家对液态燃油的需求。

其实,可转化为草油的原料有很多,从木材废料到农业废弃物,再到“能源生物”,这些原料耕作成本低、产量大。

这些植物都能够在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快速生长,它们的种植不会干扰和危及粮食作物的生长。

放眼全球,每年可利用上述物质能转化的生物燃料相当于340亿~1 600亿桶原油,已超过全球每年30亿桶原油的消耗量。

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成任何类型的燃料,如乙醇、普通汽油、柴油甚至航空燃油。

在2011年,第一个商业化生物燃料炼制厂已建成。

人类历史上的能源新纪元﹣﹣﹣﹣﹣草油时代就要到来。

(1)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当今能源发展方向,其原因是_____(写一条)。

(2)生物燃料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界中的_____能。

(3)纤维素类草本植物能转化为乙醇,乙醇属于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4)“草油的大量使用可缓解温室效应”的说法是错误的,原因是_____(写一条)。

(5)推动草油业的发展,可提高周边农户的收入,给出你的建议_____(写一条)。

【答案】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太阳可再生C2H5OH+3O2点燃2CO2+3H2O 草油燃烧也会产生二氧化碳在农田的边际土地上多种植能制作草油的作物【解析】【分析】【详解】(1)化石能源不可再生且燃烧时会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所以开发清洁可再生的能源是当今能源发展方向。

(2)生物燃料的能量来源于自然界中的太阳能。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

(2)压力要足够大。

(3)要有甲烷气源。

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甲烷水合物能稳定存在的压强和温度范围如图所示:为什么开采困难?可燃冰开采的最大难点是保证甲烷气体不泄露、不引发温室效应,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喷井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

可燃冰有哪些用途?一体积可燃冰可储载约164倍体积的甲烷气体,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因而被各国视为未来石油天然气的替代能源。

甲烷还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可制造碳黑、乙炔、氰化氢等。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_________。

A 高温高压B 低温高压C 低温低压(2)可燃冰作为能源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

(3)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4)有关可燃冰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 可燃冰不是冰B 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C 在1atm和25℃时,可燃冰能稳定存在【答案】B 能量高,燃烧值大 CH4+2O2点燃CO2+2H2O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题干信息可知,可燃冰形成的适宜条件是低温高压;故填:B;(2)可燃冰具有能量高、燃烧值大等优点,而且储量丰富;故填:能量高,燃烧值大;(3)甲烷与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故填:CH4+2O2点燃CO2+2H2O;(4)A.可燃主要含甲烷水合物,冰的成分是水,可燃冰不是冰,说法正确;B.甲烷引发的温室效应比二氧化碳厉害10至20倍,可燃冰一离开海床便迅速分解,容易发生井喷意外,还可能会破坏地壳稳定平衡,引发海底塌方,导致大规模海啸,因此可燃冰开采时若出现差错,可能引发严重的环境灾害,说法正确;B.由图象可知,在1atm和25℃时,可燃冰不能稳定存在,说法错误。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

中考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科普材料。

浩瀚的海洋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它不仅孕育着无数的生命,还蕴藏着丰饶的矿产;而海水本身含有大量的化学物质,又是宝贵的化学资源。

海水中含有多种盐类,如氯化钠、氯化镁、硫酸钙等。

利用海水制盐的方法在我国仍以蒸发法为主,它的原理很简单,即在太阳照射后,海水受热使水分蒸发,当各种盐分别达到其饱和浓度时,依次以固态形式析出。

随着科学和技术的进步,人们还利用其他方法从海水中制盐,如电渗析法、冷冻法等,用这两种方法不但可以制盐,同时也可以得到淡水。

食盐不仅是人类生活所不可缺少的物质,还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例如,作为基本化学工业之一的氯碱工业,就是通过电解饱和食盐水的方法得到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并进而生产盐酸、漂白粉、塑料、肥皂和农药等,其他如造纸、纺织、印染、有机合成和金属冶炼等,也都离不开由食盐制得的化工产品。

海水可以提取食盐,还是个巨大的资源宝库。

可以得到溴、镁等物质。

目前,从海水中提取的溴约占世界溴年产量的三分之一。

常用的技术叫做吹出法,即用氯气与溴化钠在酸性条件下反应,使其转变为溴后,用空气将其吹出。

也可以用水蒸气,使溴和水蒸气一起蒸出。

而海水中的镁,则更是一种重要的资源。

工业规模海水提镁的方法,是将海水抽入反应槽中,加入石灰乳,将海水中的镁转变为沉淀;再加入稀盐酸转化为氯化镁溶液,过滤、烘干,然后电解熔融状态的氯化镁就得到镁和氯气;氯气可以用来制取盐酸,再循环使用。

从海水得到的粗盐中含有泥沙、氯化钙、氯化镁、硫酸钠等杂质,用于电解法制碱必须经过精制。

精制食盐水常加入一些试剂,使杂质沉淀过滤出来,再加入稀盐酸调节盐水的pH。

回答下列问题:(1)根据材料可知,从海水中提取溴常用的技术叫做_______。

(2)铝和镁一样,属于活泼金属,铝在常温下具有较强抗腐蚀性的原因是_______。

(3)如果加入稀盐酸后盐水的pH=7,则溶液显_______性。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就在我们身边(1)萌萌是个爱劳动的孩子,平时自己的衣物总是自己清洗,她发现用湿手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原因是洗衣粉溶于水__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

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_____________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_______________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

(2)阅读文字,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化学方程式:安全火柴的火柴头上主要含有氯酸钾、二氧化锰、硫和玻璃粉等,火柴杆上涂有少量的石蜡,火柴盒两边的摩擦层是由红磷和玻璃粉调和而成的。

火柴着火的主要过程是:①火柴头在火柴盒上划动时,产生的热量使红磷燃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红磷燃烧放出的热量使氯酸钾分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氯酸钾分解放出的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硫与氧气反应放出的热量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最终使火柴杆着火。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汽车给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空气污染;汽车发动机是将空气与汽油(设汽油主要成分为:C8H18)以一定的比例混合成良好的混合气,被吸入汽缸,经压缩后由高压放电点火燃烧而产生热能,高温高压的气体作用于活塞顶部,推动活塞作往复运动,从而产生动力,发动机再将燃烧后的废气排出;经过研究发现,汽车尾气中含有NO、CO等有害气体。

试着回答下列问题:①尾气中的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试写出该反应的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下列关于该反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__)A.反应类型为化合反应B.可降低汽车尾气对大气的污染C.反应前后Co3O4质量改变D.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改变③汽车尾气中的NO可以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放热、活性炭、煮沸(2)① 4P+5O22P2O5②2KClO32KCl + 3O2 ↑③ S+O2SO2④C25H32+33O2点燃16H2O+25CO2(3)① N2+O22NO② C ③ 2CO+2NO N2+2CO2【解析】试题分析:(1)因为取少量洗衣粉时感觉到手发烫,所以可以判断洗衣粉溶于水放热;活性炭具有较强的吸附性,故生活用水在净化过程中常用吸附色素和异味;一般可以通过加热煮沸的方法降低水的硬度(2)①红磷燃烧:4P+5O22P2O5;②氯酸钾分解:2KClO32KCl + 3O2 ↑;③氧气与硫在点燃条件下反应:S+O2SO2;④引燃石蜡(C25H32),石蜡燃烧的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C25H32+33O216H2O+25CO2(3)①因为NO是在发动机中高压放电或者高温的时候经过化合反应产生,所以可推知,反应物应是氮气和氧气,故方程式为: N2+O22NO;②汽车尾气中的CO在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的催化作用下,低温即与O2反应生成CO2,四氧化三钴(Co3O4)纳米棒是催化剂,所以质量应该不变,所以C错误,③经分析:CO与NO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其中单质为组成大气最多的一种成分,所以单质是氮气,化合物自然就是一氧化碳,方程式为:2CO+2NO N2+2CO2考点:物质溶于水的放热现象,水的净化,化学方程式的书写2.阅读下列科普短文并回答问题:纯碱的用途非常广泛。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在离地面约25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

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

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

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

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

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硫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答案】分子结构不同臭氧+二氧化硫∆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解析】【详解】(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2)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三氧化硫为:】臭氧+二氧化硫∆(3)根据“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可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

2.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有删改)。

食品添加剂食品添加剂指在生产食品的过程中,在食品中加入的化学物质。

食品添加剂一般不单独作为食品来食用;它可以是天然物质,也可以是人工合成的物质;把它加入到食品中是为了改善食品的色、香、味,同时也能起到防腐、保鲜的作用。

到目前为止,全世界食品添加剂品种达到25000种,它们都可以食用。

但是,像三聚氰胺、孔雀石绿、苏丹红等物质却禁止在食品中添加,因为它们是化工原料。

我国《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中规定了各类食品中食品添加剂的安全用量。

如作为甜味剂的“甜蜜素”,其使用范围及最大使用量如下表所示。

甜蜜素(C6H11NHSO3Na)是白色固体,味甜,外观与蔗糖相似,甜度为蔗糖的40~50倍,是一种常见的食品添加剂,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行业,其熔点是265°C,分解温度约280°C,无明显现象。

蔗糖的熔点是186°C,在190—220℃的较高温度下,蔗糖发生反应,最终形成黑色物质。

目前,97%的食品中使用了各种添加剂,可以说,食品添加剂已成为现代食品工业生产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苏丹红__________(填“是”或“不是”)食品添加剂。

(2)某检测员在100g某品牌九制话梅中检测出1.01克的甜蜜素,判断该话梅中甜蜜素是否超标,并写出判断依据__________。

(3)鉴别甜蜜素和蔗糖的方法是_________。

(4)下列关于选购食品方法正确的是________。

A.只选择不含食品添加剂的食品B.关注食品营养表中添加剂的品种和用量C.选择加工度低的食品,以免摄入过多的添加剂D.只关注食品的营养成分,不在乎是否含有添加剂(5)我们是否需要食品添加剂?说明理由。

(任选A或B作答,若两个均作答,按A计分。

)________A.需要的理由是。

B.不需要的理由是。

【答案】不是超标,判断依据是:100g中添加1.01g甜蜜素相当于1000g中添加10.1g,10.1g〉8.0g,超出1000g话梅中甜蜜素的最大使用量。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查阅资料知:甲酸(HCOOH)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与浓硫酸混合加热的反应为:HCOOH CO↑+H2O。

实验室可利用下图装置制取CO并还原CuO。

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酸发生了________反应。

(填反应类型)(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________。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________;②________。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

【答案】(1)分解反应(2)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3)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顺序可颠倒)(4)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5)CO+CuO△Cu+CO2【解析】试题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和题中信息知,(1)甲酸发生了分解反应。

(2)实验中应先通入一段时间CO,后加热CuO,目的是防止CO与空气混合,受热后爆炸。

(3)能证明甲酸生成CO的现象是①B中黑色粉末逐渐变红②C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4)点燃D处酒精灯的目的是除去未反应的CO,防止空气污染。

(5)写出B中CO与CuO发生的反应,用化学方程式表示CO+CuO△Cu+CO2考点∶考查制取CO并还原CuO。

2.阅读下面科普短文。

2017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

你对可燃冰有多少了解呢?什么是可燃冰?可燃冰外观像冰,主要含甲烷水合物(由甲烷分子和水分子组成),还含少量二氧化碳等气体。

甲烷水合物的分子结构就像一个一个由若干水分子组成的笼子,每个笼子里“关”一个甲烷分子。

可燃冰是怎样形成的?可燃冰的形成要满足三个条件:(1)温度不能太高。

(2)压力要足够大。

(3)要有甲烷气源。

在上述三个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天然气可与水生成甲烷水合物,分散在海底岩层的空隙中。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

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

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短文中的叙述可知,(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化学用语是化学学科的专用语言,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⑴请从氧气、二氧化碳、氯化钠、盐酸、硫酸、氢氧化钙中选择合适的物质,将其化学式填写在下列横线上。

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单质_____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_____③一种不易挥发的无机酸_____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盐_____⑵铁缺乏被认为是全球三大“隐性饥饿”之首(微量营养元素缺乏),全球约有1/5的人患缺铁性贫血。

食物铁强化是目前国际公认的最经济、有效和可持续的给人群补铁的方法。

中国疾控中心研制的新型铁强化剂(EDTA钠铁)在人体内的铁吸收、利用率高于其他铁剂,是传统补铁剂硫酸亚铁的2倍至3倍。

它在酱油中的溶解性较好,不影响食品口感,不改变酱油的原有口味。

此外,EDTA钠铁在食品加工和储存过程中性质稳定,它在酱油中可稳定保持两年以上。

研究表明,应用铁强化酱油补铁效果显著。

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它是一种淡土黄色结晶性粉末,易溶于水,性质稳定,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pH在3.5~5.5之间。

根据上述信息,请回答下列问题:①EDTA钠铁属于_____。

(选填“混合物”、“有机物”、“无机物”或“氧化物”之一)②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填最简整数比)。

③EDTA钠铁中,元素质量分数最小的是_____元素。

④EDTA钠铁的化学性质有_____(至少答一条)。

⑤若经常使用铁锅炒菜做饭,也能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其反应原理的化学方程式为:(已知胃液中含有盐酸)_____。

【答案】O2 CO2 H2SO4 NaCl 有机物 5:4 H 不易被氧化,其水溶液显酸性Fe+2HCl=FeCl+H22【解析】【分析】【详解】(1)①可供给呼吸的气体是氧气,化学式为O2;②参与光合作用的氧化物是二氧化碳,化学式为CO2;③盐酸有挥发性,硫酸没有挥发性,故填H2SO4;④常用于食品调味的是氯化钠,化学式为NaCl;(2)①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属于有机物;②EDTA钠铁的化学式为C10H12FeN2NaO8,EDTA钠铁中,碳、氧原子个数比为10:8=5:4。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

【化学】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及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本文由网络文章改写)。

松花蛋又称皮蛋、变蛋、灰包蛋等,因剥开蛋壳后胶冻状的蛋清中常有松针状的结晶或花纹而得名,是一种我国传统风味食品,口感鲜滑爽口,色香味均有独到之处。

中医认为,松花蛋性凉,对牙痛、眼痛等疾病有一定疗效。

由于松花蛋会有一股碱涩味,在吃松花蛋的时候可以加入少量的姜醋汁。

松花蛋是用料泥包裹鸭蛋、鸡蛋等加工而成。

料泥是由生石灰、纯碱、食盐、红茶、草木灰(主要成分K2CO3)等原料与水按比例混合均匀制得。

料泥制作过程中,通过一系列反应,产生的强碱(NaOH、KOH)经蛋壳渗入到蛋清和蛋黄中,与其中的蛋白质作用,致使蛋白质分解、凝固并放出少量硫化氢气体和氨气。

同时渗入的碱还会与蛋白质分解出的氨基酸进一步发生中和反应,生成的盐的晶体沉积在凝胶态的蛋清中,便出现了朵朵“松花”。

而硫化氢气体则与蛋清和蛋黄中的矿物质作用生成各种硫化物,使蛋清和蛋黄的颜色发生改变,蛋清呈特殊的茶褐色、蛋黄则呈墨绿色。

下图表示松花蛋腌制时间与其中蛋清和蛋黄的pH的变化关系。

很多人在平时生活中都非常喜欢吃皮蛋瘦肉粥、凉拌松花蛋,专家提醒这种食物少吃无妨,却不能过多食用。

其一,松花蛋腌制过程中蛋白质分解、变质,导致营养价值遭到了一定的破坏。

其二,市售松花蛋还可能含铅(国家规定松花蛋中铅含量需小于0.5mg/kg)。

微量铅很容易被儿童吸收,导致铅中毒。

其三,剥开皮的松花蛋1至2小时内一定要吃完,若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非常容易感染沙门氏杆菌,沙门氏杆菌会快速繁殖,此时食用松花蛋很容易引起中毒现象。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食用松花蛋时加入少量姜醋汁可以除去松花蛋中______________味。

(2)料泥制作过程中会生成强碱NaOH和KOH,钾元素来自于原料中的_________。

生成NaOH的过程中,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

(化学)初三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解题技巧和训练方法及练习题(含答案)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原文作者:董丽颖、张永刚等,原文有删改)传统纸质纤维的易燃性是众多纸质文物损毁消失的一个主要原因。

探索基于无机材料的新型耐火纸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羟基磷灰石(HAP)是一种天然矿物质,其组成可表示为Ca5(PO4)3(OH),呈现白色,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

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后经改进,制得的HAP 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

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

这样的耐火纸有望应用于书籍、重要文件及档案的长久安全保存。

研究者还发现,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每次的吸附量如图(b)所示。

近来,一种对PM:细颗粒物有吸附作用的新型HAP超长纳米线被研发出来,并制成口罩的滤芯,这种材料有望在空气净化领域发挥作用。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Ca5(PO4)3(OH)是制造耐火纸的一种理想原料”可推测其具有的化学性质是____。

(2)与传统纸张相比,HAP超长纳米线制成纸张的优点是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3)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_______g•g-1(结果取整数)。

(4)吸附有机污染物时,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____(填“能”或“不能”)重复使用。

(5)下列说法合理的是____(填字母序号)。

A HAP纳米线的长度对耐火纸的柔韧性有较大影响B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难溶于水C 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只对氯仿有吸附作用【答案】不易燃韧性好,耐高温,不燃烧 7 能 AB【解析】【分析】【详解】(1)由“耐火”可知其具有不易燃烧的化学性质;(2)后经改进,制得的HAP超长纳米线的直径约为10nm,长度在几十微米到100ptm之间,具有超长的长度和超高的长径比,从而具有高柔韧性;用HAP超长纳米线制备的新型无机耐火纸具有高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可耐高温,不燃烧,并且具有优良的书写和打印功能;(3)由统计表中的数据可知,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氯仿的吸附量可以达到7 g•g-1;(4)HAP超长纳米线耐火纸对多种有机污染物具有较高的吸附量,可以用于处理废水,其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量如图(a)所示;用回收的耐火纸再次吸附有机物,循环使用5次;(5)A.早期制备的HAP纳米线长度较短,一般小于10p*m,柔韧性较差。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

九年级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含解析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亚硝酸盐广泛存在于自然环境和我们的生活中。

在粮食、豆类,蔬菜、肉类、蛋类等食物中,都可以检测出一定量的亚硝酸盐,蔬菜中一般都含有硝酸盐,含量高的是茎叶类蔬菜、其次是根茎类蔬、然后是瓜类蔬菜,它们在煮熟后如果久置,硝酸盐就会被分解为亚硝酸盐。

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

当体内+3价铁血红蛋白达到20%-40%就会出现缺氧症状,达到70%以上可导致死亡。

亚硝酸盐控制在安全范围内使用,是不会对身体造成危害的,而且它对预防致命的肉毒梭菌中毒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国和许多国家都批准把亚硝酸盐作为食品添加剂以防止食品腐败,改进肉类颜色。

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会产生亚硝胺,亚硝胺不稳定易分解产生一氧化氮,一氧化氮与肌红蛋白结合产生红色的亚硝基肌红蛋白,使肉制品产生稳定的红色。

为了测定煮熟后的蔬菜中亚硝酸盐含量,研究人员选用白菜进行了测定,实验1温度为20℃,实验2温度为13℃,实验中分别取放置2、4、6、8、10、12、24小时的熟白菜汁3滴,滴入1滴稀硫酸,再滴入2滴0.03%高锰酸钾溶液,若溶液的紫红色褪去,表示含有亚硝酸盐,实验记录见表: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溶质是______。

(填化学式)(2)亚硝酸盐使人体中毒的原因______。

(3)下列有关亚硝酸盐的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填字母序号)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B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快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D我国规定食品中禁止添加亚硝酸盐(4)根据实验现象,你对一次吃不完的熟蔬菜的建议是______。

【答案】KMnO4它能将人体内血红素中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 AC ①低温下贮存;②尽早食用【解析】【详解】(1)在高锰酸钾溶液中,溶质是高锰酸钾,溶剂是水;故填:KMnO4;(2)大剂量的亚硝酸盐能够将人体内血红素中的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即产生亚硝酸盐中毒;故填:它能将人体内血红素中铁元素由+2价氧化为+3价,从而使其失去携氧能力,引起全身组织缺氧;(3)A.煮熟蔬菜中的硝酸盐会被逐渐分解为亚硝酸盐,故A正确;B.冰箱内蔬菜亚硝酸盐含量低于常温下亚硝酸盐含量,则说明低温保存剩菜能降低亚硝酸盐含量,温度越低,熟蔬菜中亚硝酸盐产生的速率越慢,故B错误C.亚硝酸盐与肌肉中的乳酸作用产生亚硝胺发生的是化学变化,故C正确;D.我国规定食品中可以按照国家标准添加适量的亚硝酸盐做防腐剂,故D错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化学化学科普阅读题技巧和方法完整版及练习题一、中考化学科普阅读题1.阅读下面科普短文(改编自屠呦呦2015年12月7日瑞典演讲稿)。

很多中药古方都提到了青蒿入药抗疟疾,但当1971年开始从青蒿中提取有效成分时,结果却总是不理想。

屠呦呦研究组反复研究中医古籍,其中“青蒿一握,以水两升渍,绞取汁,尽服之”激发了她的灵感。

是不是高温下破坏了青蒿中抗疟的有效成分?屠呦呦立即改用乙醚在较低温度下进行提取,成功获得了抗疟有效单体的提纯物质,命名为青蒿素。

完成样品纯化后,通过元素分析、光谱测定、质谱及旋光分析等技术手段,测定相对分子质量为282,得出了青蒿素的化学式。

但青蒿素的具体结构是什么样的呢?有机所得专家做了一个定性实验,加入碘化钾后,青蒿素溶液变黄了,说明青蒿素中含有过氧基团;而后专家又通过X射线衍射法等方法,最终确定了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由于自然界中天然青蒿素的资源是有限的,接下来就要把自然界的分子通过人工合成制成药物。

在这一过程中,研究组又有一项重大研究成果,获得了青蒿素的衍生物。

衍生物之一是双氢青蒿素,它也具有抗疟的疗效,并且更加稳定,水溶性好,比青蒿素的疗效好10倍,进一步体现了青蒿素类药物“高效、速效、低毒”的特点。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______(填数字序号)。

① 确定结构② 分离提纯③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哪种条件:______。

(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______。

(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______。

(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确定了青蒿素的组成元素,由此就可以确定青蒿素的化学式B.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C.由于自然界中有青蒿,因此我们应用青蒿素时只需从青蒿中提取即可【答案】(1)②①③ (2)温度(多答溶剂不扣分)(3)15:22:5(4)溶液变为黄色(5)B【解析】试题分析:根据短文中的叙述可知,(1)从中国古代青蒿入药,到2004年青蒿素类药物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对抗疟疾的首选药物,经历了漫长的历程。

将下列三项针对青蒿素的研究按时间先后排序② 分离提纯;① 确定结构;③ 人工合成;(2)屠呦呦用乙醚提取青蒿素,获得成功的关键在于改变了温度和溶剂;(3)青蒿素分子中碳、氢、氧原子个数比为15:22:5;(4)向无色的双氢青蒿素溶液中加入碘化钾,实验现象为溶液变为黄色;(5)根据上述文字介绍,说法正确的是青蒿素是含有过氧基的新型倍半萜内酯。

考点:科普知识2.碳酸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吕布兰、索尔维和侯德榜为碳酸钠的工业化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

I、吕布兰法1789年,法国医生吕布兰(N.Leblanc,1742-1806)以食盐、浓硫酸、木炭和石灰石为原料,开创了规模化工业制取碳酸钠的先河,具体流程如图:(1)碳酸钠俗称__________。

(2)不断有科学家对吕布兰法进行改进,是因为此法有明显不足,请写出一条不足之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Ⅱ、索尔维法1892年,比利时工程师索尔维发明氨碱法制碳酸钠,又称索尔维法。

原理如下: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2NaHCO3ΔNa2CO3+CO2↑+H2O。

某兴趣小组采用下列装置模拟索尔维法制备碳酸氢钠,进而制得碳酸钠,实验完毕后,将三颈烧瓶内的反应混合物过滤、洗涤、低温干燥,并将所得固体置于敞口容器中加热,记录剩余固体质量,实验记录如下:加热时间/min t0t1t2t3t4t5剩余固体质量/g未记录15.313.711.910.610.6请回答下列问题:(3)装置图中,饱和NaHCO 3溶液的作用是________(用化学方程式表达)(4)有同学认为应该在长颈漏斗内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理由是______ (5)根据实验记录,计算t 2时NaHCO 3固体的分解率是________(已分解的NaHCO 3质量与加热前原NaHCO 3质量的比值)(精确到0.1%)。

若加热前NaHCO 3固体中还存在少量NaCl ,上述计算结果将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6)制碱技术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持在英、法等西方国家手中,我国化学工程专家侯德榜先生独立摸索出索尔维法并公布与众,又于1943年创造性地将制碱与制氨两种工艺联合起来,基本消除废弃物的排放,同时生产出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产品,这就是著名的侯氏制碱法。

下列认识或理解正确的是(______)A 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B “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C 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

【答案】纯碱、苏打 污染环境 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0% 偏小 ABC【解析】【分析】【详解】(1)碳酸钠俗称纯碱或苏打,故答案:纯碱、苏打。

(2)吕布兰法制备纯碱过程中有一氧化碳、氯化氢气体产生,污染环境,故答案:污染环境。

(3)稀盐酸易挥发出氯化氢气体,碳酸氢钠溶液可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故答案:322Na CO +HCl=NaCl+H O+CO H ↑。

(4)浓氨水易挥发出氨气,为防止氨气逸散,污染空气,可放置一团蘸有酸液的棉花,故答案:吸收氨气、防止空气污染。

(5)解:设原3NaHCO 的质量为x ,2t 时刻,分解的3NaHCO 的质量为y 。

Δ323222NaHCO=Na CO+H O+CO 168106x10.6g↑168x10610.6g=Δ323222NaHCO=Na CO+H O+CO 168106y106y168↑106(16.8g y)y13.7g168-+=y8.4g=38.4gNaHCO=?100%=50%16.8g的分解率答:2t时刻,3NaHCO的分解率是50%,若加热前碳酸氢钠中混有氯化钠,则最终得到固体质量偏大,由此计算得到的原固体总质量偏大,2t时刻分解的3NaHCO的质量不变,则分解率偏小。

故答案:50%、偏小。

(6)根据题意,A、科学认识是在曲折的、艰辛的积累过程中不断进步的,A符合题意;B、“科技兴邦、实业救国”是侯德榜先生回国研究的巨大动力,B符合题意;C、侯氏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它符合当今“绿色化学”的理念,C符合题意。

故答案:ABC3.阅读下面的科普短文在离地面约25km高空处有一层厚度极薄的气体层,主要成分是臭氧(O3),它是地球上一切生命的保护层。

与O2不同,通常状况下O3是淡蓝色气体,有难闻的鱼腥味。

O3不太稳定,一旦受热极易转化成O2,并放出大量的热。

O3比O2活泼的多,它能跟许多物质(SO2、CO、NO、氟利昂等)发生反应。

如除去工业废气中的二氧化硫,一种方法是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三氧化硫再跟H2O化合就得到了硫酸。

臭氧发生器可以制得O3,其原理是在放电条件下,O2能转化为O3。

从臭氧发生器出来的气体中含O3约3%。

臭氧层能吸收太阳辐射中的大量紫外线,使地球上的生物免遭紫外线的伤害。

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从而使更多的紫外线照到地球表面,导致皮肤癌的发病率大大增加。

如不采取措施,后果不堪设想。

依据文章内容,回答下列问题:(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

(2)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___。

(3)你认为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三氧化硫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答案】分子结构不同臭氧+二氧化硫∆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解析】【详解】(1)从微观角度解释O3与O2化学性质不同的原因是:分子结构不同;(2)在微热条件下,O3与二氧化硫化合成三氧化硫,O3与二氧化硫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三氧化硫为:】臭氧+二氧化硫∆(3)根据“飞机排出的废气(含CO、NO等)以及常用的制冷剂“氟利昂”会使臭氧层形成空洞”可知,保护臭氧层的有效方法是:减少废气(含CO、NO等)以及制冷剂“氟利昂”的排放。

4.科普阅读热敏纸双酚A(Bisphenol A,化学式C15H16O2)白色针状晶体。

双酚A (简写为BPA)可在热敏纸上充当显影剂和无色染料,浓度高达每克纸约20毫克。

这种热敏纸可用于飞机票,ATM机、加油机和收银机的凭据以及其它类型的小票。

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

研究者们首次证明,消费小票(热敏纸)上喷涂的双酚A(BPA),通过接触先粘附在手上,然后经过手的皮肤被人体吸收,使人体内的BPA含量显著提高。

在快餐店等场所,人们经常在进食前使用手部免洗消毒液,然后点餐时又会接触到小票,免洗消毒液中含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和乙醇等成分。

研究者们试图了解这一做法会对人体吸收BPA有何影响,为此做如下实验。

在实验中,先让被测试者一只手擦拭免洗消毒液,在还未干透的情况下,用手掌直接握住热敏纸;另一只手未使用消毒液,用干燥的手掌握住同样大小的热敏纸。

随后,对手掌表面残留..的BPA进行提取和分析。

结果如下图。

根据以上资料,回答下列问题:(1)双酚A属于_____(填“有机物”或“无机物”)。

一个双酚A分子中含有_____个氧原子。

(2)“小票”能否作为重要的证据长期保存,并说明原因_____。

(3)分析坐标图可以看出,在使用免洗消毒液后,手掌上BPA的含量的变化趋势是_____,与未使用消毒液的对比,说明免洗消毒液能_____人体对BPA的吸收。

(4)虽然关于双酚A的毒理学研究已有很多,但它对于人体的毒性目前还没有权威、确切的结论。

研究人员认为,应该开发更安全的材料或方法来代替热敏纸。

现有条件下,你认为在快餐厅就餐前谨慎的做法是_____,以防双酚A趁虚而入。

【答案】有机物 2 不能,热敏纸上显影剂的显色反应是可逆的,有色产物会不同程度地自行分解,字迹颜色会慢慢退色越来越浅淡,直至自然退色到字迹完全消失在白纸之中随时间增加,BPA含量先增加后减少加速(增强、增加等)擦拭洗手液后避免接触小票【解析】【分析】根据双酚A的化学式、性质、数据对比和生活经验进行分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