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上海大学人事处
大连理工大学教职工考核实施意见-大连理工大学人事处
附件:大连理工大学教学、科研人员年度工作考核量化方法教学、科研人员年度工作的量化以该年度的工作数量和质量为依据,采用以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管理工作量五项之和的方法计算,即W = 5i 1W i =∑式中W 为考核量化总值,式中W i (i=1,2,3,4,5)为教学﹑科研﹑成果﹑奖励﹑管理对应的工作考核量化值。
教学、科研人员年度工作量化值考核合格的标准为1680.1.教学工作量的量化教学、科研人员完成的教学工作量量化值的计算方法是:W 1 = 811j j Q =∑式中W 1为教学工作量量化值;Q 1j (j=1,2,……,8)为本年度完成的有关教学工作量;P 1为教学质量系数。
1.1讲课工作量一个授课班的工作量Q 11的计算方法是:Q 11= 计划学时×L ×K ×P 1式中L 为工作量系数,见表1.K 为班数系数,和授课班人数有关。
记授课班人数为n ,则当授课对象为本科生时,k 的取值见(1)式70,60100200,6010020012003,1001000nn n k n nn +⎧≤⎪⎪+⎪=<≤⎨⎪+⎪<⎪⎩(1)当授课对象为统分统招研究生时,k 的取值见(2)式45,52050110,20401006303,40500nn n k n nn +⎧≤≤⎪⎪+⎪=<≤⎨⎪+⎪<⎪⎩(2)注:k 取两位小数。
当授课对象为计划内MBA 、工程硕士时,k 取值为1。
L 取值与统招研究生相同。
对于成人教育学院、留学生等课程,须经各院(系)批准同意讲授方能计算工作量。
K 取值与本科生相同。
P 1为教学工作质量系数,取值见表2.研究生教学工作质量由研究生院负责认定。
1.2指导研究生教学工作量Q 12指导一年级研究生的教师,一名学生一年工作量为50小时。
指导二年级以上研究生的教师,一名学生一年工作量为:硕士生100小时, 博士生150小时。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
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后管理工作实施细则(2013年10月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吸引更多国内外优秀博士来校从事高水平的科研工作,促进我校学科建设和发展,加强学术交流,加快高层次创新人才队伍建设的进程,进一步规范我校博士后的管理工作,根据国家人事部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博士后管理工作规定》(国人部发[2006]149号)文件及《博士后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精神,结合我校具体情况,制定本实施细则。
第二章博士后工作的管理机构及其职责第二条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主管全国博士后工作,下设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全国博管会),负责制定全国博士后管理工作的政策、规章、规划,并组织实施。
第三条全国博管会下设中国博士后基金会,负责全国博士后工作日常管理、评估、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申报等工作。
第四条省级地方政府人事部门负责管理本地区博士后工作,承担本地区的博士后设站申报、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博士后人员进出站手续办理等相关事宜。
第五条学校由主管人事工作的校领导主管博士后工作,校人事处下设博士后管理办公室(以下简称校博管办),全面负责全校博士后管理工作,包括组织博士后流动站的建站申报,博士后流动站评估,博士后国际交流,博士后进出站手续办理,博士后在站日常管理等。
第六条各流动站负责本站博士后发展规划、招收计划的制定,博士后考核、流动站评估等工作。
设流动站负责人和干事各1人。
第三章博士后流动站的设立及评估第七条流动站的设立。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根据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和博士后工作发展规划,定期组织开展增设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以下简称流动站)工作,一般每两年开展一次,由全国博管会集中受理申请与审批,具体申请时间和增设规模由全国博管会确定。
第八条申请设立流动站的学科应具备的基本条件如下:具有授予博士学位的学科、专业和一定数量的博士生指导教师,并已培养出取得博士学位的人员;具有较强的科研实力和较高的学术水平,承担着高水平的科研项目,科研工作处于国内前列;具备必要的科研条件和科研经费,并能为博士后研究人员提供必要的生活条件。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聘任实施意见
附件3:理工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试行方案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部署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做好我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聘任工作,制订本试行方案。
一、指导原则1、通过岗位分级聘任,加强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完善人才遴选、聘任、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
2、岗位分级聘任采取履职考核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校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会的作用。
3、考核标准综合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和贡献,既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尊重历史贡献。
4、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高级别岗位向教师倾斜。
5、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岗位分级聘任工作顺利进行。
二、专业技术岗位级别及结构比例下表为我校拟上报教育部审核的专业技术职务各层次部结构比例三、考核聘任办法(一)正高级岗位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以4年为一个聘任周期,除两院院士和下述情形外,均应在聘期结束时参加履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原称岗位津贴)等级。
符合以下条件,本人申请,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委员会主任会议批准可以不参加履职考核。
(1)连续2次受聘教授岗位二级岗且第2次考核结果为A;(2)在某一级别岗位及以上受聘3个聘期及以上;(3)年龄在55岁以上,在某一级别岗位及以上受聘2个聘期及以上。
聘期有年度考核不合格,不能申请不参加履职考核。
若不参加履职考核,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不做调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含引进人才)按教授岗位的聘任周期参加履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备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受聘期间及其后的首轮聘期、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期间及其后的首轮聘期均直接聘任到正高级岗位二级岗。
全部聘期结束后,按照记录备案的考核结果或参加履职考核确定岗位等级。
1、本次岗位分级聘任办法本次岗位分级聘任为实施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首次聘任,正处于2006-2008年学校岗位聘任的中间阶段,为不打乱考核期限,正高级人员按学校原岗位津贴级别暂时过渡到相应岗位级别,待本轮聘任期满,根据履职考核结果再行调整。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
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为了适应社会更好的发展,为了促进中外文化的交流,我国设立更多的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是采用全国联考的方式进行,下面来了解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等级相关信息吧。
基本信息译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Translation and Interpreting”,英文缩写为MTI。
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的培养目标为具有专业口笔译能力的高级翻译人才。
四、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获得者应具有较强的语言运用能力、熟练的翻译技能和宽广的知识面,能够胜任不同专业领域所需的高级翻译工作。
五、招生对象一般为学士学位获得者;鼓励非外语专业毕业生及有口笔译实践经验者报考。
六、入学考试采用全国统考或联考、初试与复试相结合的办法。
七、教学内容突出口笔译技能训练,重点培养学生的翻译实际操作能力,兼顾翻译理论素质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
八、教学采用课程研讨、模拟、实训等多种形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技术手段和教学资源;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教学的互动性;加强教学实践,学生在读期间必须完成一定数量的翻译实务。
九、承担专业实践教学任务的教师必须具有丰富的口译或笔译实践经验。
十、学位论文必须与翻译实践紧密结合,可采用翻译项目的研究报告、实验报告或研究论文等形式。
十一、课程考试合格、完成规定的翻译实务并通过学位论文答辩者,授予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
十二、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由经国家批准的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单位授予。
十三、翻译硕士(MTI)专业学位证书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统一印制。
2报考条件国民教育序列大学本科毕业(一般应有学士学位),具有良好的英汉双语基础的在职人员。
应届本科毕业生也可以通过全国研究生考试报考符合报考条件的人员,资格审查表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填写推荐意见。
各类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单位名单
各专业学位培养单位名单专业学位类别:1.法律硕士专业学位2.教育博士专业学位3.教育硕士专业学位4.工程硕士专业学位5.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6.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7.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8.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9.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10.兽医博士专业学位11.兽医硕士专业学位12.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13.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14.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15.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16.会计硕士专业学位17.体育硕士专业学位18.艺术硕士专业学位19.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20.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专业学位21.翻译硕士专业学位22.社会工作硕士专业学位法律硕士专业学位: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辽宁大学大连海事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中国刑事警察学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院黑龙江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对外贸易学院华东政法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中南民族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广西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民族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政法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政法大学兰州大学西北民族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大学青岛大学烟台大学扬州大学甘肃政法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北京)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宁波大学河北经贸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中共中央党校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四川省社会科学院西安政治学院教育博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西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天津师范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渤海大学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北华大学吉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厦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漳州师范学院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赣南师范学院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信阳师范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四川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延安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宁夏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师范大学青岛大学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海南师范大学工程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物资学院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理工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工程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河北理工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农业大学石家庄铁道学院山西大学太原科技大学中北大学太原理工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沈阳航空工业学院沈阳理工大学东北大学辽宁科技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辽宁石油化工大学沈阳化工学院大连交通大学大连海事大学大连工业大学沈阳建筑大学辽宁工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电力大学长春工业大学吉林农业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黑龙江科技学院大庆石油学院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齐齐哈尔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上海海洋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江苏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南京工业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理工大学温州医学院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理工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东华理工大学南昌航空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景德镇陶瓷学院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济南大学青岛理工大学山东建筑大学山东轻工业学院山东理工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理工大学郑州轻工业学院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程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湖北工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科技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南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农业大学深圳大学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重庆邮电大学重庆交通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华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安石油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程大学长安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天津城市建设学院青岛大学三峡大学广州大学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扬州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宁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解放军理工大学炮兵学院防化指挥工程学院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后勤工程学院军事交通学院装备指挥技术学院装甲兵工程学院军械工程学院海军工程大学海军航空工程学院海军大连舰艇学院空军工程大学空军雷达学院第二炮兵工程学院建筑学硕士专业学位: Top清华大学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建筑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同济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浙江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昆明理工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临床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苏州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山东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医进修学院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首都医科大学北京中医药大学天津医科大学天津中医药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华北煤炭医学院山西医科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内蒙古医学院内蒙古民族大学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辽宁中医药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长春中医药大学北华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徐州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浙江中医药大学安徽医科大学蚌埠医学院皖南医学院安徽中医学院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南昌大学江西中医学院山东大学济南大学潍坊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滨州医学院山东中医药大学郑州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中医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湖北中医学院中南大学湖南中医药大学南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广州医学院广东医学院广州中医药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广西中医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成都中医药大学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贵阳中医学院昆明医学院云南中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陕西中医延安大学兰州大学甘肃中医学院青海大学宁夏医科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中医科学院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医进修学院工商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北京邮电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工业大学中国民航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华北电力大学华北电力大学(河北) 河北工业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财经学院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沈阳工业大学东北大学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大连海事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长春税务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海事大学东华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上海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河海大学江南大学江苏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浙江大学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浙江工商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工业大学安徽财经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华东交通大学江西理工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科技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青岛科技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山东经济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大学河南财经学院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长沙理工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南华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深圳大学广东商学院广西大学桂林电子科技大学桂林工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石油大学西南科技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贵州财经学院云南大学昆明理工大学云南师范大学云南财经大学云南民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理工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安科技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兰州大学兰州理工大学兰州交通大学兰州商学院青海民族学院宁夏大学新疆大学石河子大学新疆财经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浙江财经学院湖南工业大学宁波大学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山东财政学院河北经贸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外语外贸大学长江商学院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农业推广硕士专业学位: Top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北京林业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民族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大连水产学院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苏州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江南大学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海洋学院浙江林学院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集美大学江西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理工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江大学武汉工业学院华中农业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湖南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东海洋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学院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兰州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宁夏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烟台大学扬州大学仲恺农业工程学院宁波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兽医博士专业学位: Top中国农业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扬州大学兽医硕士专业学位: Top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农学院河北农业大学山西农业大学内蒙古农业大学沈阳农业大学吉林大学延边大学吉林农业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东北农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农业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江西农业大学山东农业大学青岛农业大学河南科技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湖南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农业大学西南大学西南民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甘肃农业大学新疆农业大学石河子大学扬州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北京科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央财经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政法大学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师范大学天津财经大学河北大学山西大学山西财经大学内蒙古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理工大学东北大学大连海事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燕山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华东政法大学南京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徐州)南京农业大学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徽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财经大学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武汉理工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湘潭大学湖南大学中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海南大学广西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贵州大学云南大学云南财经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长安大学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民族学院新疆大学青岛大学扬州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宁波大学山东财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国防科学技术大学口腔医学博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山东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四川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内蒙古医学院中国医科大学辽宁医学院大连医科大学吉林大学佳木斯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同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温州医学院安徽医科大学福建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医科大学泸州医学院贵阳医学院遵义医学院昆明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兰州大学宁夏医科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第二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公共卫生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天津医科大学河北医科大学山西医科大学中国医科大学吉林大学哈尔滨医科大学复旦大学苏州大学东南大学南京医科大学浙江大学安徽医科大学南昌大学山东大学郑州大学武汉大学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中山大学汕头大学广西医科大学四川大学昆明医学院西安交通大学新疆医科大学青岛大学南方医科大学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第二军医大学第三军医大学第四军医大学军事医学科学院会计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北京交通大学中央财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财经大学东北财经大学吉林大学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南京大学厦门大学江西财经大学中国海洋大学武汉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大学中山大学暨南大学重庆大学西南财经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体育硕士专业学位: Top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体育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天津体育学院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山西师范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体育学院吉林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体育学院哈尔滨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体育学院苏州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徐州师范大学南京体育学院浙江大学浙江师范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江西师范大学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鲁东大学山东体育学院郑州大学河南大学河南师范大学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湖北大学武汉体育学院吉首大学湖南大学湖南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州体育学院广西师范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西南大学四川师范大学西华师范大学成都体育学院云南师范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体育学院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广州大学扬州大学宁波大学军事体育进修学院艺术硕士专业学位: Top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首都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央美术学院中央戏剧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北京电影学院北京舞蹈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天津音乐学院天津美术学院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辽宁大学大连工业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沈阳音乐学院鲁迅美术学院延边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吉林艺术学院。
《格致书院课艺》中的科学内容研究
申请上海交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格致书院课艺》中的科学内容研究Research on the Scientific Content of The Shanghai Polytechnic Prize Essay Contest作者姓名: 沈立平指导教师: 纪志刚教授院系名称: 人文学院学科专业: 科学技术史学 号: 1060909018上海交通大学2009.03.01《格致书院课艺》中的科学内容研究摘 要格致书院是晚清最具特色的书院,也是晚清传播科学技术的重要基地。
课艺是格致书院最重要的活动之一,现存的《格致书院课艺》是1886—1894年间书院所举办的历次季考中优胜者答卷的汇编。
本文主要以《格致书院课艺》中科学内容为考察对象,借鉴历史学和文献学方法,力求深入考察课艺在晚清科学传播中的作用,全文主要内容如下:绪论部分,简要介绍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学术价值,简略回顾学术界对《格致书院课艺》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本课题主要研究的四个方面。
第一章,“背景分析”。
概述课艺之前西学在中国传播的情况以及格致书院创办、课艺实施过程。
第二章,“课艺对西学总体认识”。
对西学的早期认识“格致”以及与原有概念的比较,“西学中源”说在认识及接受西学知识中起的媒介作用,最后是大众对近代科学体系架构的认识。
重点分析了格致之学中西异同论、西方格致学说源流、泰西格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周髀经与西法平弧三角相近说、西历称善适承明季之衰试证之几篇课艺。
第三章,“典型科学类课艺分析”。
根据各门具体科学间联系,分为天地类、理化类、医学类三类课艺分析,重点研究了西法测量绘图、化学元素命名、西人声、热、光、电度量,中西医理比较几篇课艺。
第四章,“课艺与西学传播”。
从课艺的内容、命题者、参与者无不反映出洋务运动的深刻影响,课艺为维新变法培养了人才基础,课艺引申的维新派对洋务派科技政策的改良,以及课艺在清末科举改革中起到的作用。
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模板
专业(工程领域):学号:指导教师:完成日期:大连理工大学Dali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独创性声明作者郑重声明:所呈交的学位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研究工作所取得的成果。
尽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内容和致谢的地方外,本论文不包含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其他已申请学位或其他用途使用过的成果。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若有不实之处,本人愿意承担相关法律责任。
学位论文题目:日期:年月日摘要电子鼻是一种用来对气体进行识别的仪器,通常由一些传感器阵列和模式识别策略所组成。
自诞生以来,电子鼻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并且在在人类的生产生活当中不断被改进,精度一再提高。
影响电子鼻精度的因素大概包括流速、气温、湿度等等,本文着重研究气压对于电子鼻的精度影响,并提出有效方案来减小气压对电子鼻检测精度的影响。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硕士学位论文The Format Criterion of Master’s Degree Paper of DUTAbstractContents of the abstract. Times New Roman.Key Words:Write Criterion; Typeset Format; Master’s Degree Paper- II -1 正文格式说明 (2)1.1 论文格式基本要求 (2)1.2 论文页眉页脚的编排 (2)1.3 论文正文格式 (3)1.4 章节标题格式 (3)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4)1.6 正文中的编号 (4)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5)2.1 图的格式说明 (5)2.1.1 图的格式示例 (5)2.1.2 图的格式描述 (5)2.2 表的格式说明 (6)2.2.1 表的格式示例 (6)2.2.2 表的格式描述 (7)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8)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8)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8)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8)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8)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8)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9)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9)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10)2.5.1 使用方法 (10)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0)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3)2.6.1 名词术语 (13)2.6.2 数字 (13)大连理工大学专业学位硕士学位论文题目2.6.3 外文字母 (13)2.6.4 量和单位 (14)2.6.5 标点符号 (14)3 打印说明 (15)3.1 封页 (15)3.1.1 封皮 (15)3.1.2 封一 (15)3.1.3 封二 (15)3.2 中英文摘要 (15)3.2.1 中文摘要 (15)3.2.2 英文摘要 (15)3.3 目录 (15)3.4 正文 (15)3.4.1 正文 (15)3.4.2 授权书 (15)4 第四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行) (16)4.1 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6)4.1.1 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16)4.2 第二节题目 (16)4.2.1 第二节一级题目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21)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2)致谢 (23)大连理工大学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24)- IV -电子鼻系统受气压影响的研究引言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起始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民办高校教师离职原因和对策研究——以泉州某民办高职院校为例
华侨大学硕士专业学位论文
The analysis on the turnover intention is for the strategies for private institutes. Through the practice of the strategies, the turnover of the teachers would be reduced, enhanc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vocational institutes.
关键词:民办高校 离职倾向 工作满意度 组织承诺
I
Abstract
Abstract
The thesis mainly aims at sorting out the relationship among Job Satisfaction, Organization Commitment, Subjective Perception and Turnover Intentபைடு நூலகம்on, and whose influence from individual teacher in different types. Questionnaire will be adopted, which focus on “certain” college in Quanzhou,on the basis of Subjective Intention. The thesis tries to find out the Incentive Mechanism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xcellent teachers in vocational institutes.
本研究得出如下主要结论: 第一,通过何种方式重点打造学院内涵,让教师对学院的发展建立足够的 信心,让他们为教师的身份而骄傲,并愿意在学院发展平台上实现自我理想和 价值,这是所有高校管理者工作的重点和目标。工作本身、工作卷入度和离职 倾向三者之间有着紧密的联系,对工作满意度越高,代表工作卷入度越高,那 么教师离职可能性就越低。 第二,对组织承诺的调查的目的在于检验教师对组织的认同感的高低,它 包括情感承诺、持续承诺以及规范承诺三个方面。研究结果显示,差异性类别 的教师在规范承诺方面呈现出较低的认同感。 第三,在社会和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教师选择其他职业的可能性也越 来越高。民办高校能为教师提供的待遇和平台较为有限,教师离职倾向在最近 几年间也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如果不能通过积极的措施对教师进行激励, 极有可能陷入大量教师离职的困境。 第四,不考虑工作本身的话,离职倾向和工作满意度以及组织承诺也有着 负相关关系:所以,本文认为组织承诺是处于工作满意度和离职倾向之间的变 量,并以此展开研究和分析。 对离职倾向的研究和分析是为了民办高校制定有效的对策方案。通过方案 的实施,民办高校的教师离职率将会明显降低,为民办高校的长期稳定发展提 供人力资源保障。
大工研究生开题、中期和延期报告解读
附件一:博士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论文题目:姓名:学号:学科专业:培养类型:□统招生,□硕博连读,□直博生指导教师:入学日期:报告日期:报告地点:研究生院制表说明博士生的学位论文开题考核是博士生课程学习结束后开展学位论文工作的基本要求,是保证学位论文质量、工作进度和博士研究生培养质量的首要环节。
一、考核内容:首先,考查博士生对本学科专业的基础理论与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课程学习情况、是否具备应用所学知识进行创造性科研工作能力;其次,考查博士学位论文工作准备情况,包括论文选题、文献阅读、工作难度、研究思路、预期成果与创新性、研究基础、写作能力和答辩表达能力等;此外,还要考查博士生参与学术活动情况、政治思想素质、及学习和工作态度等。
二、考核时间:统招博士生和硕博连读博士生的开题应在博士阶段第2学年的第1学期进行,最迟不超过第3学年的第2个学期;直博生的开题应在博士阶段第3学年的第1学期进行,最迟不超过第4学年的第2个学期。
三、报告撰写:开题报告正文字数不少于15000字;参考文献数量不少于50篇,其中,外文资料不少于二分之一,近5年文献不少于三分之一;正文及参考文献等撰写要求参见《大连理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格式规范》。
四、考核办法:由学部(学院)组织5-7名本学科领域教授(其中,博导人数不低于1/2,可有一名外专业专家,且导师与合作导师除外)组成评审专家组以答辩的方式进行。
博士生进行口头陈述时间不得少于20分钟。
专家组给出考核成绩和是否通过的意见。
五、报告保存:博士生开题报告一式两份,签字后分别由学部(学院)和博士生保存。
六、信息登录:博士生开题后,登录研究生信息管理系统上传开题报告(PDF文档)及考核结果。
开题报告正文撰写大纲:1.课程学习情况(附成绩单)、参加科研和学术活动等情况;2.学位论文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3.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4.主要研究内容、研究目标、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5.研究方案及其可行性分析(包括研究方法、技术路线、试验手段、关键技术等);6.年度研究计划及预期创新性点;7.现有的研究基础及成果;8.现有研究条件及可能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分析。
基于单目视觉的实时测距方法研究
目标物的距离,符合高速行驶车辆对实时性的要求。 关键词:单目视觉;车道线检测;摄像机标定;目标测距
4.1.1基于小孔成像原理的测距模型………………………………………33 4.1.2基于单帧静态图像的测距模型………………………………………34 4.1.3基于序列图像的测距模型……………………………………………34
4.2单目视觉测距………………………………………………………………..35 4.2.1测距模型选择与实现…………………………………………………35
of camem.111rough the
more
aCcurately measure
nle distallce of the ta略et a11ead iIl 1ine
with the requirements of lligh speed vehicles for real.time.
1(ey
Words:Monocular
绪{仑………………………………………………………………………………………………………………1
1.1研究背景及意义………………………………………………………………1 1.2测距技术的发展………………………………………………………………1 1.3国内外研究现状………………………………………………………………6
cl啪cteristics
of舶eWay
lalle line,used t11e
VaIlis啦g poillt,found
大连理工大学实行聘用合同制实施细则
大连理工大学实行聘用合同制实施细则大工校人字[1999]第17号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深化学校人事制度改革,建立现代人事管理机制,提高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保障学校和教职工的合法权益,根据教人司函[1999]191号,参照《大连市事业单位实行聘用合同制暂行办法》(大政发[1997]63号),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实施细则(以下简称细则)。
第二条本细则适用于学校全民所有制事业编制的正式教职工。
第三条本细则所称聘用合同是指学校(以下简称甲方)与教职工(以下简称乙方)之间确立聘用关系,明确双方权利和义务及违约处理方法的书面协议。
聘用合同一经签定,即具有法律约束力。
第四条学校实行聘用合同制应当遵循学校与教职工双方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按照公开﹑公平﹑择优的方式进行。
第二章聘用条件及程序第五条实行聘用合同制的部门应科学设岗,明确不同岗位的职责﹑权限和聘用条件,做到职责明确,权限清晰,聘用条件合理。
第六条聘用各类人员要在人事处核定的编制范围内,不得超过编制限额。
第七条受聘人员应同时具备下列条件:(一)遵纪守法并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二)具备相应专业技术岗位的任职资格;(三)具有全面履行本岗位职责的能力;(四)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五)与聘用岗位相适应的其它条件。
第八条聘用的基本程序是:(一)各部门根据聘用岗位的需要,公布岗位﹑岗位职责﹑聘用条件和聘用的有关事项;(二)各部门人员按照聘用的条件要求申请应聘相应的岗位;(三)各部门考核聘用小组对申请应聘人员进行考核,以公平竞争的方式择优聘用上岗。
第三章聘用合同的订立第九条除符合辞退条件外,学校均与教职工签订聘用合同。
签订聘用合同应严格执行国家法律﹑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第十条聘用合同的期限分为有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两种。
第十一条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由学校长期聘用,签订无固定期限合同;其他教职工与学校签订固定期限合同,首次聘用期为三年(含一年试用期,博士生导师无试用期)。
专业硕士介绍之工程硕士
专业硕士之工程硕士来源:万学海文考研为保证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培养质量,特制定本指导意见,供培养单位制订培养方案时参考。
一、培养目标工程硕士专业学位是与工程领域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专业性学位,培养应用型、复合式高层次工程技术和工程管理人才。
具体要求为:(一)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和方针政策,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具有科学严谨和求真务实的学习态度和工作作风,身心健康。
(二)掌握所从事领域的基础理论、先进技术方法和手段,在领域的某一方向具有独立从事工程设计、工程实施,工程研究、工程开发、工程管理等能力。
(三)掌握一门外国语。
二、学习方式及年限采用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一般为2年。
三、培养方式采用课程学习、实践教学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课程设置应体现厚基础理论、重实际应用、博前沿知识,着重突出专业实践类课程和工程实践类课程。
实践教学是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培养中的重要环节,鼓励工程硕士研究生到企业实习,可采用集中实践与分段实践相结合的方式。
工程硕士研究生在学期间,必须保证不少于半年的实践教学,应届本科毕业生的实践教学时间原则上不少于1年。
学位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
四、课程设置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实行学分制。
课程设置应包含政治理论、外语、数学和专业课。
各领域可根据全日制工程硕士研究生的特点,确定各类课程的内容和学分,以达到工程硕士学位所应具备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
(一)公共课程(政治理论、外语等)(二)基础理论类课程(数学类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三)专业技术类课程(四)选修及其他课程五、学位论文论文选题应来源于工程实际或具有明确的工程技术背景,可以是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新产品的研制与开发。
论文的内容可以是:工程设计与研究、技术研究或技术改造方案研究、工程软件或应用软件开发、工程管理等。
论文应具备一定的技术要求和工作量,体现作者综合运用科学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并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具有先进性、实用性。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要求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和博士学位授予工作细则(二OO七年四月修订)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办法》,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制定本工作细则。
第二条本校暂按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十一个学科门类授予硕士学位,按哲学、法学、理学、工学、管理学五个学科门类授予博士学位。
第三条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由学校报请国家教育部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
学位评定委员会第四条本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按博士级学位组织。
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由本校主要负责人和指导硕士、博士学位研究生的教授25-27人组成,任期二到三年,学位评定委员会设主席一人,副主席若干人。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的产生是根据各院、系授予学位的学科、专业的多少,由院、系学术委员会提出候选人,经校学术委员会全体会议征求意见和协商后,最后由校长审定上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备案后公布。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下按相近和相关学科设若干学科评定组,学科评定组设正、副组长各1人,组长和副组长应是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主席。
组员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聘任。
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由7-15人组成,任期二到三年,分委员会设正、副主席各一人,分委员会主席必须由校学位评定委员会成员担任。
分委员会的产生过程是:经院、系学术分委员会协商推荐,报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全体会议审议,最后由校长批准。
院、系学位评定分委员会成员主要由教授组成,应为本学科领域的学术带头人,有博士点的院、系,博士生导师应在分委员会成员中占较大比例。
第五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一) 校学位评定委员会职责1、听取学位评定分委员会对学位授予工作的汇报;2、作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决定;3、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决定;4、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决定;5、通过授予名誉博士学位的人员名单;6、作出撤销已授予学位的决定;7、研究和处理有争议的问题和其他事项。
(二) 学位评定分委员会职责:1、审查申请学士学位者资格,组织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作出授予学士学位的建议;2、审查申请硕士学位者资格,组织学位论文评阅与答辩,作出授予硕士学位的建议;3、审查申请博士学位者资格,推荐学位论文评阅人和答辩委员会成员名单,并组织学位论文预答辩和答辩,作出授予博士学位的建议;4、审定硕士、博士研究生培养方案,推荐优秀博士学位论文。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博士毕业要求
1)复审专家一致认为达到硕士论文水平要求者,可按同期答辩申请人授予学位;2)若有一位复审专家有异议和修改意见,申请人须对修改意见进行书面答复并修改学位论文,由校学位委员会讨论是否授予学位;3)若有两位以上复审专家有异议,则本次申请无效,申请人可在一年内修改学位论文,并再次由研究生院送相关领域专家评审,评审专家一致认为达到硕士论文要求后可申请答辩。
对修改后的送审论文,若仍有两位以上(含两位)评审专家有异议,则校学位委员会原则上不再受理其学位申请。
博士学位第十三条课程要求博士生在申请论文答辩之前必须修完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外国语、基础理论课、专业课和学术活动)并参加研究生院组织的考试、考查,成绩合格后取得规定的学分。
第十四条学术水平学位申请人通过博士学位的课程考试和论文答辩,成绩合格,达到下述水平者,授予博士学位:(一) 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二) 在本门学科上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三) 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四) 在本学科领域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
第十五条发表论文要求申请博士学位的博士生在学位论文预答辩之前,必须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而且:(一) 博士学位申请人必须是第一作者或第二作者(第一作者必须是我校的博士研究生指导教师)。
(二)论文第一署名单位应为大连理工大学。
(三)我校根据学科门类分为以下三类:1) 理科类学科各专业的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为SCI收录的外文期刊论文;2)工科类学科各专业的博士生必须在核心期刊上发表两篇以上学术论文,其中必须有一篇为SCI或EI收录的外文期刊论文;3)人文、经管、建筑类学科各专业必须在本学科指定的核心期刊(由各分学位委员会指定并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和学位办备案)上发表二篇学术论文和一篇外文期刊或外文会议论文。
(四)各门类学科的博士学位申请人在本学科指定的有重要影响力的国内外一流期刊(由各分学位委员会指定并报校学位委员会批准和学位办备案)上发表一篇文章等同于本学科发表论文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
大连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为保证硕士学位论文质量,硕士学位论文在复印前应送交指导教师审查修改,并在教研室(或研究室)进行学位论文预答辩,征求意见修改后方可复印。
有关硕士学位论文写作要求规定如下:(一) 封面硕士学位论文应使用我校统一的论文封面。
(二) 硕士论文摘要论文摘要是硕士学位论文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中英文摘要附在全文前页,篇幅分别以一页纸为限,约一千字符,大约二百个单词左右。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文中不允许出现插图,重要的表格可以写入。
(三) 内容与格式硕士学位论文是一种科学技术论文,在撰写时应符合科学技术论文的一般规格和要求。
论文的数字一般控制在两万至三万之间,插图可控制在五十至六十幅以内。
一般应包括以下列几方面:1.题目:论文题目能概括整个论文中心内容。
文字要简练、明确、醒目。
2.目录:目录是论文各组成部分的标题。
3.引言:硕士学位论文的引言,可含以下内容:①说明论文的主题和选题的范围; ②对本论文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 ③说明本论文所要解决的问题。
4.正文:正文是硕士学位论文的主体,要着重反映研究生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新的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
正文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等。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行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
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论文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
利用别人研究成果必须附加说明。
引用前人材料必须引证原著文字。
在论文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论文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5.结论:结论是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的逻辑发展,是整篇论文的归宿,结构是在理论分析,试验结果的基础上发过分析,推理,判断,归纳的过程而形成的总观点,结论必须完整、准确、鲜明、并突出与前人不同的新见解。
2020年(岗位职责)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聘任实施意见
附件3:大连理工大学专业技术岗位分级聘任试行方案按照教育部的统一部署,根据《教育部直属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暂行办法》文件精神和教育部直属高校岗位设置管理工作部署会要求,结合我校实际情况,为做好我校专业技术人员岗位分级聘任工作,制订本试行方案。
一、指导原则1、通过岗位分级聘任,加强人员分类分层次管理,完善人才遴选、聘任、评价、激励与保障机制。
2、岗位分级聘任采取履职考核方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校内外同行专家学术评价制度,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授会的作用。
3、考核标准综合考虑学术成就、学术影响和贡献,既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也尊重历史贡献。
4、强化教师的主体地位,高级别岗位向教师倾斜。
5、处理好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确保岗位分级聘任工作顺利进行。
二、专业技术岗位级别及结构比例下表为我校拟上报教育部审核的专业技术职务各层次内部结构比例三、考核聘任办法(一)正高级岗位受聘正高级专业技术岗位人员,以4年为一个聘任周期,除两院院士和下述情形外,均应在聘期结束时参加履职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确定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原称岗位津贴)等级。
符合以下条件,本人申请,经学校专业技术岗位评聘委员会主任会议批准可以不参加履职考核。
(1)连续2次受聘教授岗位二级岗且第2次考核结果为A;(2)在某一级别岗位及以上受聘3个聘期及以上;(3)年龄在55岁以上,在某一级别岗位及以上受聘2个聘期及以上。
聘期内有年度考核不合格,不能申请不参加履职考核。
若不参加履职考核,其岗位工资和绩效工资不做调整。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和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含引进人才)按教授岗位的聘任周期参加履职考核,考核结果记录备案。
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在受聘期间及其后的首轮聘期内、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在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期间及其后的首轮聘期内均直接聘任到正高级岗位二级岗。
全部聘期结束后,按照记录备案的考核结果或参加履职考核确定岗位等级。
1、本次岗位分级聘任办法本次岗位分级聘任为实施高等学校岗位设置管理的首次聘任,正处于2006-2008年学校岗位聘任的中间阶段,为不打乱考核期限,正高级人员按学校原岗位津贴级别暂时过渡到相应岗位级别,待本轮聘任期满,根据履职考核结果再行调整。
聘用约定-上海大学人事处
号码:非派遣类岗位聘用协议用工单位:聘用岗位:姓名:人员类别:户籍地址:联系地址:联系电话:甲方:(用工单位,以下简称“甲方”)乙方:(受聘人,以下简称“乙方”)身份证号码:□□□□□□□□□□□□□□□□□□性别:□男□女户口性质:□非农业□农业人员类别:□协保□镇保(期限:自年月日至年月日)□社会兼职人员(工作单位:)□退休人员(工作单位:)□学生(获取报到证时间:年月日)□其他()户籍地址:家庭住址:联系方式:(固定电话)(移动电话)(Email)为了保护甲方和乙方在工作岗位中的合法权益,调动发挥乙方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经甲、乙双方协商一致,就甲方聘用乙方在甲方从事劳务工作事宜达成协议如下:第一条岗位与岗位变更1、甲方聘用乙方在岗位从事劳务工作。
乙方的录用条件如下(该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考核标准详见甲方的规章制度或另附在本协议上):(1)、(2)、(3)、(4)、2、乙方应认真履行双方约定的岗位职责,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其本职工作。
3、聘用期间,甲方可因工作需要和乙方的工作能力,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应予以服从。
4、乙方因技能、身体等因素达不到服务、工作质量等指标,不能胜任工作时,甲方可调整乙方的工作岗位,乙方应予以服从。
5、岗位发生变更,双方协商同意变更的,上岗协议应同时进行调整,并办理变更协议手续。
第二条聘用期限1、本合同聘用期限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止。
(其中自年月日起至年月日为试工期)。
2、聘用期满,本协议即行终止。
双方如有意续签的,由甲、乙双方重新签订本协议。
第三条权利与义务1、甲方权利义务●甲方对乙方从事的工作岗位提供详尽的职位说明便于乙方执行遵循;●甲方对乙方从事的工作岗位提供必要的培训与指导;●甲方对乙方从事的岗位工作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与劳动保护;●甲方对乙方从事的岗位工作负责日常教育、管理、考核和岗位调整;●甲方根据乙方从事的岗位工作与考核情况,负责向乙方支付工资报酬。
2、乙方权利义务●乙方按照规章制度及上岗协议等的要求,做好本职工作;●乙方协议终止,岗位变动,应主动配合工作交接。
大气细颗粒物室内外穿透系数研究
The research on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of atmospheric fine particlesbetween indoor and outdoorAbstractIn recent years, haze pollution of our country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serious, so that fine particles become the primary pollutant in many cities. Compared with coarse particles, fine particles invade the human body more easily to stimulate the disease. Studies have shown that the penetration of outdoor particulates is the main source of particulate matter in the room. Compared with foreign countries, air tightness of our construction envelope is poor leading to more outdoor particles enter the room through the building crack. Therefor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study the indoor and outdoor penetrating and transport characteristics of fine particles. The paper studied the penetrating coefficient from three parts: theoretical research, experimental cabin research and experimental study.First, based on the theory of penetration mechanism, the study introduced the calculation formula of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and it is concluded that the main influencing factors of penetration factor were pressure difference, crack length and crack height, particle siz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Second, the study built experimental cabin to discuss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The experimental chamber contained all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of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introduced by the theoretical formula, which can study the influence of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crack condition, the particle size, the temperature and the humidity on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Compared with the previous study, the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creased the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links, having more comprehensive parameters. It can controlled the parameters more quickly and accurately through the design of the system, which improved the accuracy and operability of the experiment.During the experiment, the pressure gradient were set to 4Pa, 6Pa, 8Pa, 10Pa and 12Pa, the crack height were 0.25mm and 1mm, the crack length were 4.3cm and 9.4cm, the temperature was controlled at 5- 25 ℃, relative humidity was in the 30-70%.Based on the experimental data,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factors and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was made. At H = 1mm,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unified with a non-linear function. At H = 0.25mm,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and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can be unified with a linear function. There were gravity sedimentation displacement and the brownian diffusion displacement under the action of gravity and brownian diffusion. When the crack height close to or less than the maximum net- II -displacement (the maximum between the two),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was proportional to the crack height, inversely proportional to the crack length; when the crack height far greater than the maximum net displacement, within a certain rang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did not change with the crack height and the crack length.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decreases with increasing particle size, and the smaller the H, the longer L, the smaller the pressure difference, the greater the decrease. There is a nega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particle size and the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 an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m can be expressed by the cubic equation. There is no significant correlation between temperature and humidity and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within the range of sample data. Based on the above correlation analysis and the theory of penetrating coefficient, a semi - empirical formula of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is established. With high accuracy, the form of the semi - empirical formula is simple and easy to be used in the measurement.Finally, the investigation of the particulate matter pollution of 8 office buildings in Dalian City was carried out,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tested objects was changed between 0.75 and 0.90. At last, the measured value was compared with the calculated value of the semi-empirical formula. Considering the material roughness into the model, the accuracy of the model was improved.Key Words:Fine particles (PM2.5); Penetration coefficient; Experimental cabin; Semi - empirical formula; Field Survey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1 绪论 (1)选题来源 (1)研究背景与意义 (1)国内外研究进展 (3)1.3.1 穿透系数现场实测调查 (4)1.3.2 基于实验舱体的穿透系数研究 (6)1.3.3 基于理论的穿透系数研究 (7)本文研究任务 (9)1.4.1 现有文献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9)1.4.2 研究内容 (9)1.4.3 研究方案 (10)2 细颗粒物在缝隙中的穿透特性研究理论基础 (12)围护结构常见缝隙类型 (12)细颗粒物运动特性 (12)细颗粒物主要受力 (13)2.3.1 重力 (14)2.3.2 拖曳力 (14)2.3.3 布朗力 (15)细颗粒物在缝隙内的主要沉降作用 (15)2.4.1 重力沉降 (15)2.4.2 布朗扩散 (17)2.4.3 惯性拦截 (18)基于理论的细颗粒物在缝隙中的穿透系数构建 (19)本章小结 (20)3 细颗粒物室内外穿透系数实验舱体构建 (21)实验舱体结构概述 (21)实验舱体组成设计 (22)3.2.1 大小舱体 (22)- IV -3.2.2 缝隙装置 (23)3.2.3 压差控制系统设计 (24)3.2.4 颗粒物测试装置选择 (28)3.2.5 温湿度控制系统设计 (29)3.2.6 颗粒物混合装置选择 (30)3.2.7 过滤装置设计 (30)颗粒物源 (31)实验方法 (31)本章小结 (32)4 基于实验舱体的穿透系数半经验公式建立 (33)实验数据分析方法 (33)4.1.1 实验标准差 (33)4.1.2 相关性 (33)4.1.3 回归分析 (34)穿透系数的影响因素分析 (35)4.2.1 压差 (35)4.2.2 缝隙尺寸 (39)4.2.3 粒径 (43)4.2.4 温湿度 (45)基于舱体实验数据的穿透系数计算经验公式 (47)本章小结 (51)5 大气细颗粒物室内外穿透系数实测调查及模型验证 (52)实测调查概述 (52)5.1.1 调查对象 (52)5.1.2 调查内容 (53)实测调查结果分析 (55)5.2.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 (55)5.2.2 实测调查中穿透系数计算 (59)5.2.3 穿透系数的实测值与半经验公式计算值的比较分析 (64)本章小结 (67)结论与展望 (68)参考文献 (70)附录A 论文中主要符号的意义及单位 (7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78)致谢 (79) (80)- VI -1绪论选题来源本选题来源于国家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项目—我国大气颗粒物室内外渗透系数与污染防治对策研究(201509063)。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编号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资助项目结题报告〈项目名称〉项目执行人:所在单位:入选时间:填表时间:中共上海市科技教育工作委员会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二〇〇八年制总结报告内容,格式具体参考见如下本文给出了结题报告的写作规范和排版格式要求。
文中格式可作为编排结题报告的格式模板,供参考使用。
摘要部分说明:“摘要”是摘要部分的标题,不可省略。
标题“摘要”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报告摘要是结题报告的缩影,文字要简练、明确。
内容要包括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
单位制一律换算成国际标准计量单位制,除特别情况外,数字一律用阿拉伯数码。
摘要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个汉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篇幅以一页为限,字数为600-800字。
摘要正文后,列出3-5个关键词。
“关键词:”是关键词部分的引导,不可省略。
关键词请尽量用《汉语主题词表》等词表提供的规范词。
关键词与摘要之间空一行。
关键词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黑体,小四,加粗。
关键词:写作规范;排版格式;结题报告The Format Criterion of Master’s Degree Paper of DUTAbstract内容应与“中文摘要”对应。
使用第三人称,最好采用现在时态编写。
“Abstract”不可省略。
标题“Abstract”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多倍行距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标题“Abstract”上方是报告的英文题目,字体:Times New Roman,居中,字号:小三,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Abstract正文选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Times New Roman,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Key words与Abstract之间空一行。
Key words与中文“关键词”一致。
词间用分号间隔,末尾不加标点,3-5个,Times New Roman,小四,加粗。
Key Words:Write Criterion;Typeset Format;Master’s Degree Paper结题报告目录摘要 (I)Abstract (II)引言 (1)1 正文格式说明 (2)1.1 报告格式基本要求 (2)1.2 报告页眉页脚的编排 (2)1.3 报告正文格式 (3)1.4 章节标题格式 (3)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 (4)1.6 正文中的编号 (4)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 (5)2.1 图的格式说明 (5)2.1.1 图的格式示例 (5)2.1.2 图的格式描述 (5)2.2 表的格式说明 (6)2.2.1 表的格式示例 (6)2.2.2 表的格式描述 (7)2.3 公式的格式说明 (8)2.3.1 公式的格式示例 (8)2.3.2 公式的格式描述 (8)2.4 参考文献的格式说明 (8)2.4.1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示例 (8)2.4.2 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引用的书写格式 (8)2.4.3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 (9)2.4.4 参考文献的书写格式示例 (9)2.5 量和单位的使用 (9)2.5.1 使用方法 (9)2.5.2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 (10)2.6 规范表达注意事项 (12)2.6.1 名词术语 (12)2.6.2 数字 (12)结题报告格式规范2.6.3 外文字母 (13)2.6.4 量和单位 (13)2.6.5 标点符号 (13)3 打印说明 (14)3.1 封页 (14)3.1.2 封皮 (14)3.1.2 封一 (14)3.1.3 封二 (14)3.2 中英文摘要 (14)3.2.1 中文摘要 (14)3.2.2 英文摘要 (14)3.3 目录 (14)3.4 正文 (14)3.4.1 正文 (14)3.4.2 授权书 (14)4 第四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 (15)4.1 第四章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5)4.1.1第四章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15)4.2 第四章第二节题目 (15)4.2.1第四章第二节一级题目 (15)5 第五章题目(黑体,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 (16)5.1 第五章第一节题目(黑体,四号,1.5倍行距,段前0.5行) (16)5.1.1第五章第一节一级题目(黑体,小四,1.5倍行距,段前0.5行) (16)5.2 第五章第二节题目 (16)结论 (17)参考文献 (18)附录A 附录内容名称 (19)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20)致谢 (21)结题报告版权使用授权书 (22)结题报告引言从引言开始,是正文的起始页,页码从1开始编排。
引言包含的内容:说明报告的主题和选题的范围;对本报告研究主要范围内已有文献的评述;说明本报告所要解决的问题。
注意不要与摘要内容雷同。
建议与相关历史回顾、前人工作的文献评论、理论分析等相结合,如果引言部分省略,该部分内容在正文中单独成章,标题改为绪论,用足够的文字叙述。
注意:是否如实引用前人结果反映的是学术道德问题,应明确写出同行相近的和已取得的成果,避免抄袭之嫌。
书写格式说明:标题“引言”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再居中;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中,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引言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结题报告格式规范1 正文格式说明“正文”不可省略。
正文是结题报告的主体,要着重反映研究生自己的工作,要突出新的见解,例如新思想、新观点、新规律、新研究方法、新结果等。
正文一般可包括:理论分析;试验装置和测试方法;对试验结果的分析讨论及理论计算结果的比较等。
正文要求论点正确,推理严谨,数据可靠,文字精练,条理分明,文字图表清晰整齐,计算单位采用国务院颁布的《统一公制计量单位中文名称方案》中规定和名称。
各类单位、符号必须在报告中统一使用,外文字母必须注意大小写,正斜体。
简化字采用正式公布过的,不能自造和误写。
利用别人研究成果必须附加说明。
引用前人材料必须引证原著文字。
在报告的行文上,要注意语句通顺,达到科技报告所必须具备的“正确、准确、明确”的要求。
1.1 报告格式基本要求报告格式基本要求:(1) 纸型:A4纸,双面打印;(2) 页边距:上3.5cm,下2.5cm,左2.5cm、右2.5cm;(3) 页眉:2.5cm,页脚:2cm,左侧装订。
(4) 字体:正文全部宋体、小四;(5) 行距:多倍行距:1.25,段前、段后均为0,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1.2 报告页眉页脚的编排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页码。
页码应由引言首页开始,作为第1页。
封一、封二和封底不编入页码。
将摘要、Abstract、目录等前置部分单独编排页码。
页码必须标注在每页页脚底部居中位置,宋体,小五。
奇数页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偶数页页眉,宋体,五号,居中。
填写内容是“结题报告题目”。
模板中已经将字体和字号要求自动设置为缺省值,只需双击页面中页眉位置,按要求将填写内容替换即可。
结题报告1.3 报告正文格式正文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正文”,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或者手动设置成每段落首行缩进2字,字体:宋体,字号:小四,行距:多倍行距 1.25,间距:前段、后段均为0行,取消网格对齐选项。
模板中已经自动设置为缺省值。
模板中的正文内容不具备自动调整格式的能力,如果要粘贴,请先粘贴在记事本编辑器中,再从记事本中拷贝,然后粘贴到正文中即可。
或者使用手动设置,将粘贴内容的格式设置成要求的格式。
1.4 章节标题格式(1) 每章的章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1”,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三,1.5倍行距,段后11磅,段前为0。
每章另起一页。
章序号为阿拉伯数字。
在输入章标题之后,按回车键,即可直接输入每章正文。
(2) 每节的节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2”,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四号,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3) 节中的一级标题选用模板中的样式所定义的“标题3”,居左;或者手动设置成字体:黑体,居左,字号:小四,1.5倍行距,段后为0,段前0.5行。
正文各级标题编号的示例如图1.1所示。
图1.1 标题编号的示例Fig. 1.1 Example of headers serial number结题报告格式规范1.5 各章之间的分隔符设置各章之间应重新分页,使用“分页符”进行分隔。
设置方法:在“插入”菜单中选择“分隔符(B)…”,在弹出的窗口中选择分隔符类型为“分页符”,确定即可另起一页。
1.6 正文中的编号正文中的图、表、附注、公式一律采用阿拉伯数字分章编号。
如图1.2,表2.3,附注4.5,式6.7等。
如“图1.2”就是指本报告第1章的第2个图。
文中参考文献采用阿拉伯数字根据全文统一编号,如文献[3],文献[3,4],文献[6-10]等,在正文中引用时用右上角标标出。
附录中的图、表、附注、参考文献、公式另行编号,如图A1,表B2,附注B3,或文献[A3]。
2 图表及公式的格式说明2.1 图的格式说明2.1.1 图的格式示例图在正文中的格式示例如图2.1所示。
图2.1 样式Fig. 2.1 Manner图2.1显示了报告模板中所定义的样式选择方法。
使用鼠标选择相应的样式,对应的文字格式就发生相应改变。
2.1.2 图的格式描述(1) 图的绘制方法①插图、照片应尽量通过扫描粘贴进本文。
②简单文字图可用WORD直接绘制。
(2) 图的位置①图居中排列。
②图与上文应留一行空格。
③图中若有附注,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和右半圆括号按顺序编排,如注1),附注写在图的下方。
(3) 图的版式①“设置图片格式”的“版式”为“上下型”或“嵌入型”,不得“浮于文字之上”。
②图的大小尽量以一页的页面为限,不要超限,一旦超限要加续图。
(4) 图名的写法①图名居中并位于图下,编号应分章编号,如图2.1、图2.2。
②图名与下文留一空行。
③图及其名称要放在同一页中,不能跨接两页。
④图内文字清晰、美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