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既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市未成年人保护法(草案)》近日接受人大审议,有家长向记者反映,对未成年网络安全问题解决也是一个迫在眉睫的事情。尤其是本月初,小童星林妙可在微博上受到公众言语伤害的事情出来后,更是把未成年人使用社交网络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记者日前了解到,在广州,“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率先进入11个小学,已经有学校组织全部学生和家长签订上网协议,目的就是为了帮助孩子从小学会辨别信息和理性表达。
小学生开微博成时尚
日前公布的《2012广州市少年儿童媒介素养教育研究报告》上显示,在广州,有近三成的孩子每天都会使用微博,超过一半的孩子拥有自己的手机,近七成的孩子接触过IPAD 或者类似平板电脑设备。对于新媒介、社交网站,有些孩子比家长懂得更多。记者随机询问了一些小学生,发现在高年级的小学生中,QQ是必备,微博已经成为时尚。
六年级的小成(化名)在一年前就开通了微博。他说,大部分是和同学之间“互粉”,还会关注下自己喜欢的明星、名人。放假的时候,会拿着父母的手机刷微博,还会将一些八卦、笑话、故事@给好友相互讨论、偶尔也对身边的事吐一下槽。
是否用社交网站和陌生网友聊天?五年级的小文(化名)早在三年级时就有QQ,一般不会限制陌生人加自己,有过和陌生人聊天的经历,对待这类人的关注则持无所谓的态度,但不会私下见面。
对学生上网进行指导
“孩子周末做完作业的情况下可以上网,我不太管他上的内容和时间,我就是担心对孩子的眼睛不好”、“小孩子聊QQ、微博应该没有太大关系吧”、“我几乎不让孩子上网,有严格的控制”,记者在采访时,发现家长要不就是让网络做“电子保姆”,直接把孩子丢给电脑,然后去做自己的事情;要不就视网络如洪水猛兽,完全堵住不让接触。
明日之星艺术小学校长杜润群说,“互联网对未成年人来说的确有潜在的危害,比如色情、暴力信息或虚假信息等,孩子的自我保护能力非常薄弱;但它也可以增进师生间的交流,锻炼表达能力,关键是怎样运用它”。
这学期,明日之星艺术小学趁着家长开放日的机会,引导家长正确地使用媒介,并督促全校1000多名学生与家长签订了“亲子协议书”——对孩子的上网时间和内容都有“约法三章”,实行有效引导,到目前为止,很多家长向学校反映此方法不错。
“这只是第一步,后面还有一系列的做法,比如在5月初,我们将推行…我与爸妈一起学媒介‟这个课程,通过学习让家长起到表率作用”。
媒介素养教育迫在眉睫
广东省社科院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课题组组长张海波告诉记者,媒介素养学习在国际上是大趋势,英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已经把其作为必修课程引进课堂。
“现在的00后,他们是数字时代的…土著‟,每天都在跟庞杂的信息打交道,如果媒介素养较低,很容易成为受害者。媒介素养可以教会学生分辨信息,理性表达。”
其实早在2008年,广州市少年宫就开设“媒介素养”课程,就开始对媒介素养进行试验,这项课题的研究在中国已走在前列。张海波介绍,这学期开始,“儿童媒介素养教育”已进入广州11所小学,比如在白云区明日之星艺术小学开展学生与家长学校之间的媒介互动,而在员村小学,则用少先队分级活动的形式开展活动。每个学校各有特色,最终形成课题成果,目的就是为了希望能够在全部小学大规模地推广。
我们所面对的时代是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时代,我们所生存的社会是一个媒介无处不在的社会。媒介既然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那么我们不能不对媒介本身、对其从事的信息传播活动的性质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和把握,这正是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活动的重要目标。
随着我国社会信息化程度的
提高,随着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介的普及和互联网、移动媒体等新媒介的发展,媒介素养教育也越来越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不少学者正在对媒介素养教育的宗旨、目标、意义以及方法技术进行着认真地研究和探索。邵瑞的《中国媒介教育》(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出版)一书,就是这方面的研究和探索。
《中国媒介教育》是在广泛研究发达国家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媒介教育的三大目标,即树立科学的传播观、培养积极主动的受众观、培养负有责任的传播行为。这三大目标有深刻的内涵:我们要形成对媒介的理性认识,对信息的价值、真伪、益害的科学判断,养成批判地取舍鉴别媒介和信息的能力,目前少数青少年在媒体和网络有害信息影响下走上犯罪道路,正是由于缺乏这种识别能力造成的。同时,我们也不能因为媒体信息内容有负面影响而完全拒绝它,相反应该在批判和扬弃的同时去积极地接触它、使用它,通过积极和负责的传播行为,去参与知识财富的创造,不仅为社会做贡献,而且健康地实现个人自身的价值。
《中国媒介教育》从历史、内容、目标、意义和方法各个方面,在各个层次对这一课题进行了论述,有许多独特的见解与开拓创新的学术视野。例如,文中对媒介教育内容的设计、对媒介教育学科内涵的规划、对媒介教育教学及保障措施的探讨、对开展媒介教育基地的构
想,这些创见不仅具有理论的学术的价值,而且对媒介教育学的学科建设和社会实践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据我所知,邵瑞开始关注媒介素养和媒介教育这一课题已有一些年,还在山东省菏泽地区进行了3年较大面积的社会调查,她的硕士论文《信息时代的中国媒介教育》对媒介教育和媒介素养的基本概念和基本问题进行了全面梳理,对中国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媒介教育的历史和现状进行了比较,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在我国尤其是不发达地区全面推动媒介教育的必要性、紧迫性和可行性。《中国媒介教育》一书,正是在硕士论文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完善充实,又增添了其后两年切身的媒介教育课堂教学实践内容,以较完整的体系呈献给同行和读者的。
邵瑞的理想是把菏泽当作媒介教育的科研和实践基地来进行建设。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在学校和当地领导的积极支持下,她在学校开设了媒介教育课程,培养专业人才。另外,她还联系了一批包括大中小学教师、当地媒体从业人员以及政府人员在内的有识之士,形成了关心和支持媒介教育的社会群体,为开展媒介教育实践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更希望帮助中国的人拥有媒介素养,在这个时候我们就做了很多课程上的开发,比如说从08年开始我们就进入到小学,就在这个黑芝麻胡同小学我们做了三年的课程实验,开发了一套针对小学高年级学生上下两学期,每个学期15讲这样的课程,希望系统地帮助我们的孩子追上时代的步伐,能够成为一个驾驭时代巨龙的人,像这个课程里面包括动画片、像镜头是一种语言,声音也是一种语言,如何利用多媒体,多媒体是一种全方位的表达等等把这些内容在课程上跟孩子们进行系统地讲解,让孩子们理解他们所处的时代。
接下来就是我们再做这个课程的时候我们发现一个问题,就像刚才卜卫老师遇到的困难,中国时代发展太快,孩子学的东西太多,如何防灾,如何在地震中保护安全,我们觉得像这种独立式课程,我们这个课就像语文数学一样,是编在课程表里面的,但是,不是每个学校都有这么充裕的课时,因此我们就跟北京定福庄第二小学开这样融合式的课,我们在黑芝麻胡同小学做的时候,很多语文数学老师都来听,老师说你讲的这些东西其实我在数学课也有涉及,只是我不知道有媒介素养这个词儿,我们在第二个实践开展了这种融合式媒介素养教育,前期先跟孩子的品德社会课融合,现在尝试跟数学语文等等这些学科来进行融合,在融合的过程中我们告诉老师的一句话就是数学语文可能每个时代都有,但是每个时代的数学语文应该是具有时代特征的。在信息时代我们讲具有媒介素养意识的语文课,因此现在老师们也在积极地和我们合作。
接下来除了学校,我们就觉得孩子们学校教育当然非常重要,我觉得学校教育是最高效,因为孩子有一个专门的时间场地专门在那儿学习,可是家庭更重要,就像刚才各位讨论的时候,就会说可能是父母的影响导致学校教育的效果不能得到巩固,甚至是可能不可能很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