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干酪根镜下观察和类型鉴定
干酪根-第五章
无结构镜质体:气孔发育
b.结构镜质体 •凝胶化作用不强, •木质结构保存下来.
腔 内 空 白 腔内含沥青
3、惰质组(Inertinite)
•干酪根中的原生残碳,不透明,反射光下是白色花格状. •高等植物碎片受强烈氧化(包括火灾)剩余的残体。 丝质体
裸子植物木质部管胞
a.丝质体(fusinite) 几乎是残碳, 具有植物结构
不溶性
有机质、矿物的机械混杂物
分离干酪根可能会使某些成份损失而失去代表性
所以至今没有一种完美的物理或化学方法能够理想地分析出 它的结构,组成和性质,目前只能用各种方法从不同侧面去 探测干酪根。
干酪根研究的常用方法
显微镜
1.光学类方法
SEM——scanning electronic microscope
(二)干酪根元素组成及应用
干酪根的C、H、O元素占95%以上,一般就把测得的C、H、O 含量合算为100%,再研究C、H、O三者之间的变化。 研 究 内 容 原始有机质的组成 有机母质类型 热演化程度
1.Van Krevelen图(范氏图)
• 煤岩学家Van Krevelen通过对煤的大量研究,发现煤的 H/C 和O/C比值既能反映煤的变质程度,又能反映煤的显微组份, 在煤岩学研究中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 Van氏对煤的各种显微组份做了H/C,O/C图。 干酪根显微组份的Van氏图 煤岩组份的Van氏图
一、干酪根的显微组分和光学特征
(一)显微组分(Maceral) •这是从煤岩学(Coal-Petrology)引进的一种在显微镜下 直接测干酪根组成的方法 •将干酪根粉末洒在涂有甘油的载玻璃上,在显微镜下观察 •直接认识干酪根的原始生物组成,细菌和埋藏后改造情况, •直接对干酪根进行分类和生油气性判断。 从岩石中分离出来的干酪根一般是很细的粉末,颜色从灰褐到 黑色,肉眼看不出形状、结构和组成。 显微镜下看,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为具有形态和结构的、 能识别出其原始来源的有机碎屑,如藻类、孢子、花粉和植物 组织等,通常这只占干酪根的一小部分; 而主要部分为多孔状、 非晶质、无结构、无定形的基质,镜下多呈云雾状、无清晰的 轮廓,是有机质经受较明显的改造后的产物。 显微组分就是指这些在显微镜下能够认别的有机组分。
干酪根
干酪根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又不同于一般的 纯有机化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统一的元素组成
干酪根的元素 组成测定方法
元素分析仪
元素 分析 仪的 基本 原理
有机物在氧气燃烧,用 氧化剂使其充分氧化,使 各元素定量的转化为其对
应的氧化物
热导池检测器
柱色谱
C转化为CO2 H转化为H2O N转化为N2O、 再还原为N2
能团。
低演化阶段
高演化阶段
芳香族环状化合物 饱和环状化合物
杂环化合物 脂族链
II 型干酪根中心分子排列的构造模式
(Tissot,1975)
o
10 A
直径一般小于10A 浅处
层间距 3.4A~8A
深处
层间距 3.4A~4A
每一层由 7~8个芳 香核组成
5~6层单层 碳网组成
d Lc
La
d=3.352A
深 度(m) 孢粉颜色 主要反应
—1,000
浅黄,橙 黄
生物化学
1,000 —4,000 橙 —— 褐 热催化
轻质油,湿 气
低挥发分的 烟煤
75 —85
1.3 —2.0
0.69 —— 0.62
150 —200
4,000 — 6,000
深褐
热裂解
准变质阶段
高温甲烷 半无烟煤,无
烟煤 85 — 2.0 —
重
轻
-10
-15
-20
-25
-30
-35 13C
果胶 蛋白质 半纤维素 总碳水化合物 总有机碳
乙醇抽提类脂物 纤维素 木质素 氯仿抽提类脂物 海相高等植物 湖沼高等植物 陆生生物 浮游生物 淡水浮游生物
重
-20
第2章_干酪根ppt(改动), 教授级
轻
-10
-15
-20
-25
-30
-35 13C
果胶 蛋白质 半纤维素 总碳水化合物 总有机碳
乙醇抽提类脂物 纤维素 木质素 氯仿抽提类脂物 海相高等植物 湖沼高等植物 陆生生物 浮游生物 淡水浮游生物
重
-20
-25
-30 13C
1000 1500 2000 2500 3000
3500
4型
3型
2型
干酪根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又不同于一般的 纯有机化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统一的元素组成
干酪根的元素 组成测定方法
元素分析仪
元素 分析 仪的 充分氧化,使 各元素定量的转化为其对
应的氧化物
热导池检测器
柱色谱
C转化为CO2 H转化为H2O N转化为N2O、 再还原为N2
3、有机质官能团特征(红外光谱)
基团类型
烷基类型 (H)
芳基类型 (C)
含氧基团 (O)
主要吸收频带(cm-1)
反应的基团振动特征
代表符号
2930 2860 1455
1375 720
1630~1600 870 820 750
3600~3200 1710
1100~1000
脂肪链的甲基(—CH3)、次甲 Ka1
13C
0 00
(13C /12C)样品 (13C /12C)标准 (13C /12C)标准
1000
通用PDP标准是美国卡罗林纳州白垩系Peedee中的 箭石13C/ 12C,其值为1123.72*10-5。
我国石油系统采用的标准为周口店奥陶系灰岩,其值
13C/ 12C,为1123.6*10-5。
重
具形态 部分
干酪根类型和生烃能力评价
干酪根类型和生烃能力评价干酪根(Kerogen)一词最初被用来描述苏格兰油页岩中的有机质,它经蒸馏后能产出似蜡质的粘稠石油。
现在为人们所普遍接受的概念是:干酪根是沉积岩中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与其相对应,岩石中可溶于有机溶剂的部分,称为沥青。
一、干酪根基本情况:(1)干酪根定义:为腊状有机物质。
是动植物遗骸(通常是藻类或木质植物)在地下深部被细菌分解,除去糖类、脂肪酸及氨基酸后残留下的不溶于有机溶剂的高分子聚合物。
除了含有碳、氢、氧之外,也含有氮和硫的化合物。
(2)干酪根来源石油及天然气来源于沉积有机质。
对生成石油及天然气的原始物质而言,以沉积物(岩)中的分散有机质为主。
沉积物(岩)中的沉积有机质经历了复杂的生物化学及化学变化,通过腐泥化及腐殖化过程形成干酪根,成为生成大量石油及天然气的先躯。
干酪根是沉积有机质的主体,约占总有机质的80%-90%,研究认为80%以上的石油烃是由干酪根转化而成。
干酪根的成分和结构复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没有固定的结构表达式。
(3)干酪根成分:有固定的化学成分,主要由C、H、O和少量S、N组成,没有固定的分子式和结构模型。
Durand等对世界各地440个干酪根样品的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平均C占76.4%,H占6.3%,O占11.1%,三者共占93.8%,是干酪根的主要元素成分。
又称油母质、油母。
来源于希腊字keros,是蜡的意思。
1912年,布朗(A G Brown)首次用该术语表示苏格兰油页岩中的有机物质,它们经过蒸馏生成蜡状稠油。
以后的学者通常将干酪根与生油母质联系起来。
1980年,杜朗(B Durand)在《干酪根》一书中将其定义为:沉积物中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所有有机质,包括各种牌号的腐殖煤(泥炭、泥煤、烟煤、无烟煤)、藻煤、烛煤、地沥青类物质(天然沥青、沥青、焦油矿中的焦油)、近代沉积物和泥土中的有机质。
这个定义的内涵太广泛,于是将其简化为:干酪根是沉积物中的溶于非氧化的无机酸、碱和有机溶剂的一切有机质。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 实验教案2
主要实验内容及步骤
一、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演示
1.试剂的准备
2.烃源岩入巳纯化过的滤纸筒中,与93:7(V:V)的二氯甲烷和甲醇混合溶剂一起装入索氏抽提器系统中;在混合溶剂的沸点下,用水浴加热装有混合溶剂的索氏承接瓶,使混合溶剂在系统内循环,混合溶剂不断的淋滤装在索氏抽提器中的样品,将所有的有机化合物从样品中溶解出来,溶解于承接瓶的混合溶剂中;计算氯仿沥青百分含量。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学》实验教案
指导教师(签名)20年月日
课程性质
课内实验
实验名称
实验二油气地球化学分析
实验性质
验证性实验
开课专业
资源勘查工程
开课班级
资工1041~1044
人数
177
实验
目的
①了解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
②干酪根有机显微组分镜下观察;
③地球化学指标的含义及应用。
实验
原理
烃源岩的地球化学分析可应用于油气生成、油气运移及油气聚集方式和成藏时间等的判断,通过对烃源岩中可溶有机质萃取、不溶有机质干酪根的分离,对其地球化学指标进行测定,分析数据应用于烃源岩的评价及成烃、成藏史分析。
实验操作重点及难点
重点:了解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流程;岩石中可溶有机质萃取;干酪根显微组分镜下观察;TTI值的计算和成烃史分析。
难点:烃源岩地球化学分析数据的应用。
实验要求
1.作岩石中可溶有机质萃取时,样品表面要用少量的二氯甲烷冲洗有机污染物,然后用蒸馏水冲洗样品,自然条件下晾干;抽提前将少量铜片放入底瓶,供脱硫用。
2.根据实验观察和讲课内容,总结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特征及生烃潜力。
3.根据计算的某井TTI值,分析该井的成烃史。
干酪根分类方法及优缺点
干酪根分类方法及优缺点以下是 7 条相关内容:1. 咱先说镜质体反射率分类法,这就好比是给干酪根分班级一样。
比如说在低成熟阶段的干酪根,那镜质体反射率就比较低呀。
你看,就像小孩子在幼儿园,还嫩着呢!优点呀,就是比较直观简单。
但缺点嘛,它对一些特殊类型的干酪根可不太适用哦。
2. 还有元素分析分类法呢,就像是给干酪根做个全面体检。
通过分析碳、氢等元素的比例来划分。
嘿,就像医生通过各种指标判断你的健康状况一样。
好处是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干酪根特点,可麻烦的是,这分析过程可不简单呢!3. 热解分析分类法也很有意思呀,就好像给干酪根来个“加热测试”。
比如能看它在不同温度下的表现。
哇,这多有趣!优势呢就是能获得很多详细信息,可它的设备和操作要求也不低呀。
4. 岩石热解分类法知道不?就像是研究干酪根在岩石环境里的状态。
咦,这就如同了解一个人在他生活的地方是啥样。
它的优点是结合了岩石情况,可要是没掌握好,也容易有误差呢。
5. 生物标志化合物分类法,哇,这简直是找到干酪根的“基因密码”。
就好比你通过一些特征能认出特定的人。
好处当然是很精准啦,但要搞懂这些复杂的化合物可不轻松哦!6. 稳定碳同位素分类法呢,像是给干酪根一个独特的“标签”。
就像每个人独特的性格一样。
这种分类法的优点是稳定性强,可它也有局限性呀,不是啥情况都适合呢。
7. 最后说的有机相分类法,就如同给干酪根划分不同的“部落”。
哎呀,这多形象!有利于从整体上认识干酪根,可难点在于怎么准确界定这些有机相呢。
总之,这些分类方法都各有特点,咱得根据具体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呀!。
干酪根实验流程
干酪根实验流程Cheese root experiment is a fascinating process that allows us to observe how plants grow and develop. This experiment involves growing plants in a unique way by germinating them on a piece of cheese. The cheese provides nutrients for the plant to grow, and over time, we can see the roots of the plant developing on the surface of the cheese.干酪根实验是一个迷人的过程,让我们能够观察植物的生长和发展。
这个实验涉及以一种独特的方式种植植物,即在一块干酪上发芽。
干酪为植物提供营养,随着时间的推移,我们可以看到植物的根在干酪表面生长。
One aspect that makes the cheese root experiment so intriguing is the visual aspect of it. As the roots of the plant grow on the surface of the cheese, it creates a unique and visually appealing appearance. It is interesting to observe the intricate patterns and structures that the roots form as they spread across the cheese, creating a beautiful display of nature's ingenuity.让干酪根实验如此迷人的一个方面是它的视觉效果。
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的若干问题的探讨
涂建琪;王淑芝
【期刊名称】《石油实验地质》
【年(卷),期】1998(020)002
【摘要】本文运用透射光-荧光分析手段,通过对国内外大量样品的镜下分析,并结合有机地化和有机质的成因来源分析,对目前干酪根有机质类型划分中存在的若干问题进行了探讨,提出了一些新的认识。
【总页数】6页(P187-191,186)
【作者】涂建琪;王淑芝
【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石油勘探开发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P618.130.2
【相关文献】
1.生油岩可溶物的显微荧光在划分有机质类型中的应用 [J], 李佩珍;张学军
2.可溶物的荧光光谱在划分有机质类型中的应用 [J], 李佩珍;李辉祥
3.荧光在干酪根类型划分中的应用 [J], 黄擎宇;王淑芝
4.干酪根类型划分及评价的TEM新技术 [J], 于冰
5.大巴山前缘五峰组-龙马溪组干酪根碳同位素特征与有机质类型 [J], 门玉澎;余谦;戚明辉;孙媛媛;闫剑飞;康建威;林家善;赵安坤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干酪根
元素 分析 仪的 基本 原理
有机物在氧气燃烧,用 氧化剂使其充分氧化,使 各元素定量的转化为其对 应的氧化物
C转化为CO2 H转化为H2O N转化为N2O、 再还原为N2
热导池检测器
柱色谱
3、有机质官能团特征(红外光谱)
基团类型 主要吸收频带(cm-1) 2930 2860 烷基类型 (H) 1455 1375 720 1630~1600 芳基类型 (C) 反应的基团振动特征
具形态 部分
惰质组
粗粒体 菌类体
碎屑惰性体
有机碎屑
镜质体
菌藻类
颗石藻
层状藻
葡萄藻
菌解无定形
结构镜质体
惰质体
条 带 镜 质 体
菌 孢
菌核
菌核
角质体
孢粉体
孢粉体
孢粉体
暗色泥岩-藻类体
暗色泥岩-壳质组
暗色泥岩-镜质组和惰质组
2、干酪根的元素组成 干酪根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又不同于一般的 纯有机化合物,因而没有固定统一的元素组成
Ⅲ型干酪根
具有生气能力
五、干酪根的类型划分
深 成 作 用
干酪根类型及演化图
2.0
潍北盆地北部凹陷 Ek 潍北盆地灶户断鼻 Ek 苏北盆地 Ef 1
Ⅰ型
1.5
苏北盆地 Ef 2 苏北盆地 Ef3 苏北盆地 Ef 4 黄骅坳险Ek
Ⅱ1 型
H/C
Ⅱ2 型
1.0
Ⅲ型
0.5
Ro =1 .0 %
=0 Ro .5%
不饱和脂肪酸
绿河页岩的干酪根网络的亚单元模式
萜
类胡萝 卜素
甾
甾
甾
干酪根基本类型及烃源岩评价
问题?
I 型干酪根、 II 型干酪根、 III 型干酪根、 IV 型干酪根
类脂组型、壳质组型、镜质组型、
惰性组型、藻类型、
无定形干酪根、 草本型、木本型、惰性型、
答案
3.按有机显微组分的分类
显微组分--显微镜下可以识别的有机质的基本组 成单位。
类脂组型--- I 型干酪根
壳质组型--- II 型干酪根
干酪根的分类有好几种方法,但其核心 问题是要解决不同类别的干酪根在化学组 成、生物来源、演化的生油生气和成煤特 性等方面的区别。
分类应简洁明了,易于应用。
能源地质学
主要有四种分类方法
能源地质学
分类
1. 按有机质来源的分类(传统的)
特点: 简单明了,来源和演化清楚,文献中常
见,如:P. Tissot, 1978. (结合了元素分类)
II 型:H/C 1-1.5, O/C 0.1-0.2;
III型:H/C < 1, O/C 0.2-0.3;
IV 型:H/C < 0.6, O/C >0.25.
特点:将元素分析的结果投在图上,减少 了人为的误差,比较客观,所以文献中最 常用。如: Tissot, 1980,
Tissot, 1980, 引自《油气地球化学》, 1988.
镜质组型---III 型干酪根
惰性组型---IV 型干酪根 (氧化了的有 组分)
特点:利用了现成的煤岩学术语,反映有机质的来
源和化学性质。文献中也常见,如: 《Geoscience, Canada》1984
《Geoscience, Canada》 Barnez,1984
问题? I 型干酪根、 II 型干酪根、 III 型干酪根、
统计表明,我国中、新生代陆相主力生油岩 有机碳含量均在1.0%以上,平均值在1.2%~2.3% 之间,最高达2.6%。暗色泥质生油岩有机碳含量 的下限为0.4%,较好生油岩为1%左右。
干酪根的性质对油气形成影响的研究
新 疆 克 拉 玛 依 油 田
夏 6井
艾 参 一 井
9.16
2345
2376
D.33
O. 5
尽 管 如 此 ,随 着 油 气 勘 探 工 作 的 深 人 ,仍 有 一 些 理 论 上 和 实 际 上 的 问 题 ,需 要 人 们 重 新去 认识。 为此 ,本文选择 了 三类陆相生 油岩样品(表 1)进 行 系统研 究 ,它们 的干酪根 类 型 如 图 1所 示 。
烷 烃 馏 分 GC 分 析 和 千 酪 根 热 重 (TG)分 析 GC分 析 是 在 日本 产 的 GC一7A 上 完 成 (oviOl,4' ̄/min);TG 分 析 在 美 国 杜 邦 951 型 热 重 分 析 仪 (联接 1 090热 分析 系 统 )上 完 成 。
二 、实验结果与讨论
第 一 怍 者 简 舟 : 裴 荐 屠 男 25岁 助 理 研 究 员 有 机 地 化 专 业
期
维普资讯
裴 存 民等 :干酪 根 的性 质 对 曲 气 形成 影 响的 研 究
0
●
0
-
\
量
Z
T m ax (。C )
圈 1 干 酩 根 HI—T… 分 类 图 (图 例 见 表 1)
P85o1 O.33 l0.6102 I}.9 2 P8521 O.55 0、0871 7.4 P8541 0.42 0 130{ 7.7
P85O3 0.50 l0.1}89 3.6{ P8523 0.60 0.0}6l 3.57 P85¨ 0.55 0、040 2.‘
1989 年 12月
地 球 化 学
GEOCH IM ICA
0304干酪根研究的物理学方法-cfq
(3)顺磁仪分析原理
•电子是带电体,它总是以一定的频率绕轴自旋,并产生磁极矩。 •如果外加一个较弱的高频磁场,并调节其频率,当高频磁场的 频率与电子运动的频率相同时,就发生共振吸收。 •吸收的能量又以电磁感应的方式与磁场垂直的方向发射出去, 而回到低能状态,它发射的能量被接受记录下来,顺磁共振谱图 一般物质的绝对自由基浓度 不易直接测得,但是通过与 标样的对比测量,就得到样 品自由基浓度N。单位:自 由基数量/g样品,干酪根的 自由基浓度在1019/g干酪根 数量级上。
共振频率:ν=γH0/2π γ—磁旋比,同种核的γ是常数。 有机化合物中的13C和1H原子核可产生,它在不同的化 学基团中共振频率不同,如图所示:
由上可见,各基团中氢核的共振频率是有差异,但差异不 太大,不易精确测定它们的绝对值。一般以标准物作参照 物,测出各峰相对标准物峰的距离—化学位移δ: δ=106×(H0样品- H0标准)/ H0标准
(2)指标应用 区分有机质类型 干酪根2920、2860、7460、1380等为脂肪结构的吸收峰, 以它们其中一个吸收峰与1700含氧吸收峰和1600作三角图:
Ⅰ型干酪根分布在1460区 Ⅱ型干酪根为过渡状态 Ⅲ干酪根靠近1700区
总之,红外光谱反映干酪根中官能团的性质和分布情况。干 酪根中它主要有三类吸收峰:a.与脂肪结构有关的;b.与苯 结构有关的;c.与含氧基团有关的.
结合干酪根元素分析得到的C、H含量,将以上五个氢原 子的相对含量用面积归一法求出,求出各种氢的重量%: 芳烃氢 HA′= HA×H 环烷氢 HN′=HN×H 链烷氢 HP′=(Hα+ Hβ+ Hγ)×H
剪式弯曲振动键角在变化平面摇摆振动键角不变化非平面摇摆振动氢向前或后振动卷曲摇摆振动一个向前一个向后有机官能团的红外光谱特征基团类型主要吸收频带cm1反映的基团振动特征代表符号29302860脂肪链的甲基ch官能团的伸缩振动al1455ch14551375ch1375烷基类型反映类脂化合720脂肪链ch720163016001630芳基类型反映芳烃含量及缩聚程度870810750芳环ch的面外变形振动aro36003200oh的伸缩振动oh35003100nhnh伸缩振动26002500sh伸缩振动1710羰基羧基的co的伸缩振动171016501560nh的变形振动16001500的不对称伸缩振动13001250的对称伸缩振动12201040的对称伸缩振动含氧氮硫杂原子基团类型反映杂原子含量11001000芳基烷基中醚cococ伸缩振动11001甲基亚甲基及链状烃等的ir三干酪根中各基团的振动及红外特征吸收位置基团性质振动形式红外吸收位置伸展振动28502970cm1弯曲振动13701390cm1146520cm1长链烷烃ch平面摇摆振动724722n47267801它主要为伸展振动
干酪根的介绍
摘录:干酪根的介绍一、干酪根的定义及制备干酪根(Kerogen,曾译为油母)一词来源于希腊语Keros,指能生成油或蜡状物的有机质。
1912年Brown第一次提出该术语,表示苏格兰油页岩中有机物质,这些有机物质干馏时可产生类似石油的物质。
以后这一术语多用于代表油页岩和藻煤中有机物质,直到1960年以后才开始明确规定为代表不溶于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
但不同学者的定义还是有着一定的差别。
Tissot 和Welte (1978)将干酪根定义为沉积岩中既不溶于含水的碱性溶剂,也不溶于普通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有机组分,它泛指一切成油型、成煤型的有机物质,但不包括现代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腐殖质)。
Hunt(1979)将干酪根定义为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溶剂和有机溶剂的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
Durand(1980)认为,干酪根系指一切不溶于常用有机溶剂的沉积有机质,它既包括沉积物、也包括沉积岩中的有机质,既包括分散有机质,也包括富集有机质。
王启军(1984)的定义中去掉了Hunt定义中的“分散有机质”,但认为实际应用时,重点还是在古代沉积物和沉积岩中的分散有机质。
比较可以看出,关于干酪根定义的差别体现在以下三方面:(1)是否包括富集状态的有机质(如煤)?(2)是否包括沉积物中的不溶有机质?(3)是否限定为“不溶于非氧化的酸、碱溶剂”的有机质?关于第一点,由于富集状态的有机质也是生油气母质,而从后面的讨论中将可以看到,干酪根被视为是主要的产油气母质。
因此,本书认为,干酪根的定义中应该包括像煤这样的富集状态的有机质。
关于第二点,尽管沉积物中的腐殖质和沉积岩中的不溶有机质并没有一个严格的界线,沉积岩中也存在溶于酸碱的腐殖酸,表明腐殖质在演化过程中事实上延伸入沉积岩中,但由于油气基本上是由沉积岩中的有机质转化而成的,因而油气地球化学更为关注的对象是沉积岩而不是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因此,作为生油气母质的干酪根的定义应该反映这一点,即不包括沉积物中的有机质。
2.7 干酪根的分类
0.5
Ⅰ Ⅱ
Ⅲ
链状结构多,富含类脂和蛋白质 0.5 分解产物;芳香结构和杂原子键少。
0 0
CO2、H20等杂原子化 合物 石油
天然气
成熟作用增强
0.1 O/C 0.2
0.3
干酪根类型范氏(D.W.Van Krevelan)图解
(据Tissot和 Welte,1974)
成
I
岩
型
作
干 酪 根
用 初 期
Ⅰ型、Ⅱ型、Ⅲ型
0.5
0 0
CO2、H20等杂原子化 合物 石油
天然气
成熟作用增强
0.1 O/C 0.2
0.3
干酪根类型范氏(D.W.Van Krevelan)图解
(据Tissot和 Welte,1974)
2.0
•Ⅰ型干酪根 1.5
H/C
原始H/C原子比高( 1.25 ~ 1.75
),O/C低( 0.026 ~ 0.12)。
(据Tissot和 Welte,1974)
•Ⅲ 型干酪根
2.0
Ⅰ
1.5
Ⅱ
原始H/C原子比低(0.46 ~
H/C
0.93),O/C高( 0.05 ~ 0.30)。 0.5
Ⅲ
芳香结构及含氧官能团多;饱和
烃少,只含少数脂肪族结构,且主 0.5
要为甲基和短链,常被结合在含氧
基团上。
0 0
CO2、H20等杂原子化 合物 石油
成
Ⅱ
岩
型
作 用
干
初
酪
期
根
结
构
模 型
深 成 作
图
用
后
期
•Ⅱ 型干酪根
2.0
干酪样坏死病理学实习报告
实习报告实习内容:干酪样坏死病理学实习时间:2023实习单位:XX医院病理科一、实习背景干酪样坏死是一种特殊的病理改变,常见于结核病等疾病。
本次实习主要目的是学习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二、实习过程在实习过程中,我参加了病理科的日常工作和学习,观察了干酪样坏死病理切片的制作、染色和镜检过程。
同时,我还向病理科医生请教了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三、实习收获1. 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干酪样坏死是由于组织细胞坏死后,局部脂肪含量增加,使得坏死组织呈现出黄色、质软、状似干酪的特点。
镜下观察,干酪样坏死表现为无结构颗粒状红染物,不见坏死部位原有组织结构的残影,甚至不见核碎屑,是坏死更为彻底的特殊类型凝固性坏死。
2. 干酪样坏死的诊断方法干酪样坏死的诊断主要依靠病理切片镜检。
在切片制作过程中,需注意取材、切片、染色等环节,确保切片质量。
镜检时,重点观察组织形态、细胞结构、坏死程度等特征,结合临床病史,作出准确诊断。
3. 干酪样坏死的临床意义干酪样坏死是结核病等疾病的典型病理改变,对其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干酪样坏死的出现,提示病情较为严重,需及时治疗。
此外,干酪样坏死的程度和范围还可反映病情的进展和治疗效果。
四、实习体会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干酪样坏死的病理特征、诊断方法及其临床意义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实习过程中,我认识到病理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理论知识和实践操作相结合才是学习的关键。
同时,病理学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具有重要作用,为临床医生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五、实习总结本次实习使我受益匪浅,不仅提高了我的病理学实践操作能力,还加深了我对干酪样坏死等病理改变的认识。
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我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自己的病理学水平,为临床医疗服务。
干酪根镜下观察和类型鉴定PPT精选文档共28页
36、“不可能”这个字(法语是一个字 ),只 在愚人 的字典 中找得 到。--拿 破仑。 37、不要生气要争气,不要看破要突 破,不 要嫉妒 要欣赏 ,不要 托延要 积极, 不要心 动要行 动。 3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 素。(注 意:传 统观念 认为勤 奋和机 会是成 功的要 素,但 是经过 统计学 和成功 人士的 分析得 出,乐 观是成 功的第 三要素 。
39、没有不老的誓言,没有不变的承 诺,踏 上旅途 ,义无 反顾。 40、对时间的价值没有没有深切认识 的人, 决不会 坚韧勤 勉。
56、书不仅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四、实验内容
一、干酪根的分离和制备 实验方法-- 采用化学和物理方法,除去岩石中无机物和 可溶有机质,最后使干酪根和无机矿物分离。
实验步骤
抽提过的 粉末样 加入1:1HCL/HF 加入1:1HCL 除去碳酸盐 1:2比例混合酸 除去硅 及可溶矿物 酸盐类 放入80℃恒温水浴 放入80℃恒温水浴 锅中加温4-6小时 锅中加温4-6小时 除去新 生盐类 加入1:1HCL 放入80℃恒温水浴 锅中加温4-6小时 放入恒温60℃ 的烘箱中烘干
横切面细胞间无间隙,呈不规则鳞 片状结构,纵切面呈叠瓦状结构 多层扁平的长方形或砖形木栓细胞 组成,排列规则。纵切面呈叠瓦状 结构,弦切面呈不规则的鳞片状结 构,细胞腔内有时充填团块镜质体 有 机 碎 屑
树脂体,成层分布,广西软州,N1,I煤层,R0max 为0.41%,反射荧光,蓝光激发
显微组 显微 显微亚 分组 组分 组分
呈厚度不等的细长条,外缘平滑而 陆生植物叶 黄色一橘 内缘作锯齿状,多顺层理分布,有 微 角质体 、芽、枝的 红色,透 深灰色 时被挤压成叠层状,有时为上下两 化 最外层 明度好 片锯齿相对,以镶边的形式与镜质 石 具 中等, 体伴生 组 形 亮绿黄 木栓 质体(褐黄),鞣质体(红)。云 壳质 高等植物的 深灰色,可 叶绿素体,荧光体,木栓质体。台湾基隆瑞 成 态 稳定组 浅黄白色 色、亮 体N ,茨营组 树脂、蜡质 见红色内反 石化后常呈纺锤形、椭圆形、圆形 南华宁, 2 煤层, R 为 和煤矿, 、柠檬黄 黄色至 N1,石底层,反射荧光,蓝光激发 部 2 O.max 树脂体 、树胶、香 射,表面均 或小杆状,常充填在细胞腔中,有时 色,没有 分 0.30%,透射光, 205×。 。 匀,无突起 黄褐色 脂和油脂等 也呈分散状或层状出现 结构 分泌物 或低突起 高等植物木 黄到橙黄 深灰色,低 木栓体 栓化组织细 色 突起 胞 色调不均 柠檬黄、 植物的表皮 匀,为灰黑 表皮体 金黄、橙 组织 色至深灰 红及红色 色,微突起 横切面细胞间无间隙,呈不规则鳞 片状结构,纵切面呈叠瓦状结构 多层扁平的长方形或砖形木栓细胞 组成,排列规则。纵切面呈叠瓦状 结构,弦切面呈不规则的鳞片状结 构,细胞腔内有时充填团块镜质体 有 机 碎 屑
树脂体,微树脂煤(中部),山西大同玉龙沟, C2,太原组 煤层, R0max为0.62%,反射荧光,蓝 显微组 8显微 显微亚 生物来源 透射光 反射光 光激发 分组 组分 组分
高等植物孢 黄色到橙 深灰色,低 孢粉体 子和花粉的 红色 突起 外壳层
荧光
电镜扫描 大孢子体直径一般为0.1~3mm,呈 扁平体,纵切面呈封闭的长环状, 折曲处为钝圆形;外缘一般平整光 滑,有时具瘤状、刺状等纹饰,小孢 子体一般小于0.1mm,多呈扁环状、 蠕虫状、短细线条状或似三角形状
横切面细胞间无间隙,呈不规则鳞 片状结构,纵切面呈叠瓦状结构 多层扁平的长方形或砖形木栓细胞 组成,排列规则。纵切面呈叠瓦状 结构,弦切面呈不规则的鳞片状结 构,细胞腔内有时充填团块镜质体 有 机 碎 屑
角质体,角质微亮煤,山东济宁,P12,山 西组3煤层,R0max为0.78%,透射光
角质体(黄),云南华宁,N2,茨营组2 煤层,R0max为0.31%,透射光
形态完 整性
高等植物孢 黄色到橙 深灰色,低 孢粉体 子和花粉的 红色 突起 外壳层
陆生植物叶 黄色一橘 角质体 、芽、枝的 红色,透 最外层 明度好 稳定组 壳质 体
深灰色
高等植物的 深灰色,可 浅黄白色 树脂、蜡质 见红色内反 、柠檬黄 树脂体 、树胶、香 射,表面均 色,没有 脂和油脂等 匀,无突起 结构 分泌物 或低突起 高等植物木 黄到橙黄 深灰色,低 木栓体 栓化组织细 色 突起 胞 色调不均 柠檬黄、 植物的表皮 匀,为灰黑 表皮体 金黄、橙 组织 色至深灰 红及红色 色,微突起
结构藻类体,贵州水城大河边,P31,龙潭组C406 煤层中腐泥煤夹层,R0max为0.72%,反射荧光, 蓝光激发
藻类体,陕西子长南家嘴煤矿,T3,瓦窑堡组 5煤层,R0max为0.74%,反射荧光,蓝光激发
显微组 显微Βιβλιοθήκη 显微亚 分组 组分 组分生物来源
透射光
反射光
荧光
电镜扫描 大孢子体直径一般为0.1~3mm,呈 扁平体,纵切面呈封闭的长环状, 折曲处为钝圆形;外缘一般平整光 滑,有时具瘤状、刺状等纹饰,小孢 子体一般小于0.1mm,多呈扁环状、 蠕虫状、短细线条状或似三角形状
呈厚度不等的细长条,外缘平滑而 内缘作锯齿状,多顺层理分布,有 时被挤压成叠层状,有时为上下两 片锯齿相对,以镶边的形式与镜质 中等, 体伴生 亮绿黄 色、亮 石化后常呈纺锤形、椭圆形、圆形 黄色至 或小杆状,常充填在细胞腔中,有时 黄褐色 也呈分散状或层状出现
微 化 石 具 组 形 成 态 部 分
生物来源
透射光
反射光
荧光
电镜扫描 大孢子体直径一般为0.1~3mm,呈 扁平体,纵切面呈封闭的长环状, 折曲处为钝圆形;外缘一般平整光 滑,有时具瘤状、刺状等纹饰,小孢 子体一般小于0.1mm,多呈扁环状、 蠕虫状、短细线条状或似三角形状
形态完 整性
高等植物孢 黄色到橙 深灰色,低 孢粉体 子和花粉的 红色 突起 外壳层
加入0.5 mol/L 氢氧化钠 反复进行
重复以上三步
除去 碱液
在离心机下 重液浮选
取出上部 用蒸馏水洗涤至 无卤离子为止 干酪根
注意:以上每一步加酸除去各种盐类后,都要用蒸馏水洗 涤至中性。
二、干酪根显微组分镜下观察 1、干酪根薄片的制作 将重液浮选分离洗净后的干酪根样品用聚乙烯 醇制片法或甘油胶制片法制成薄片。 2、干酪根显微组分的镜下鉴定
形态完 整性
陆生植物叶 黄色一橘 角质体 、芽、枝的 红色,透 最外层 明度好 稳定组 壳质 体
深灰色
高等植物的 深灰色,可 浅黄白色 树脂、蜡质 见红色内反 、柠檬黄 树脂体 、树胶、香 射,表面均 色,没有 脂和油脂等 匀,无突起 结构 分泌物 或低突起 高等植物木 黄到橙黄 深灰色,低 木栓体 栓化组织细 色 突起 胞 色调不均 柠檬黄、 植物的表皮 匀,为灰黑 表皮体 金黄、橙 组织 色至深灰 红及红色 色,微突起
显微组分组 显微组分 显微亚组分 生物来源 化石藻质体 稳定组 藻质体 碎屑藻质体 藻类
透射光
反射光
荧光
电镜扫描
形态完整性
深灰色、油 椭圆形、外缘 浅黄至棕黄 强、鲜黄 微化石 具形态部 浸下近黑色 不规则、外表 色,明亮,透 色、黄褐 分 、微凸起、 蜂窝状群体、 明或半透明 、绿黄色 有机碎屑 有内反射 见黑色斑点
在400—600倍镜下鉴定,必要时进行彩色照相。 用显微镜的透射光、反射光、荧光和高倍电子显 微镜扫描,可以直接观察干酪根的有机显微组分, 从而了解其生物来源。
(1)化学分类
Ⅰ型腐泥型,是分散有机质干酪根中经细菌改造的极端类型,或藻质型,富含脂肪 族结构,富氢和贫氧,原始H/C原子比高,一般为1.5-1.7,而O/C原子比低,一般小 于0.1,是高产石油的干酪根。 Ⅱ1型干酪根为腐植腐泥型 Ⅱ2型干酪根为腐泥腐植型
形态完 整性
高等植物孢 黄色到橙 深灰色,低 孢粉体 子和花粉的 红色 突起 外壳层
陆生植物叶 黄色一橘 角质体 、芽、枝的 红色,透 最外层 明度好 稳定组 壳质 体
深灰色
高等植物的 深灰色,可 浅黄白色 树脂、蜡质 见红色内反 、柠檬黄 树脂体 、树胶、香 射,表面均 色,没有 脂和油脂等 匀,无突起 结构 分泌物 或低突起 高等植物木 黄到橙黄 深灰色,低 木栓体 栓化组织细 色 突起 胞 色调不均 柠檬黄、 植物的表皮 匀,为灰黑 表皮体 金黄、橙 组织 色至深灰 红及红色 色,微突起
显微组 显微 显微亚 分组 组分 组分
生物来源
透射光
反射光
荧光
电镜扫描 大孢子体直径一般为0.1~3mm,呈 扁平体,纵切面呈封闭的长环状, 折曲处为钝圆形;外缘一般平整光 滑,有时具瘤状、刺状等纹饰,小孢 子体一般小于0.1mm,多呈扁环状、 蠕虫状、短细线条状或似三角形状
形态完 整性
高等植物孢 黄色到橙 深灰色,低 孢粉体 子和花粉的 红色 突起 外壳层
陆生植物叶 黄色一橘 角质体 、芽、枝的 红色,透 最外层 明度好 稳定组 壳质 体
深灰色
高等植物的 深灰色,可 浅黄白色 树脂、蜡质 见红色内反 、柠檬黄 树脂体 、树胶、香 射,表面均 色,没有 脂和油脂等 匀,无突起 结构 分泌物 或低突起 高等植物木 黄到橙黄 深灰色,低 木栓体 栓化组织细 色 突起 胞 色调不均 柠檬黄、 植物的表皮 匀,为灰黑 表皮体 金黄、橙 组织 色至深灰 红及红色 色,微突起
呈厚度不等的细长条,外缘平滑而 内缘作锯齿状,多顺层理分布,有 时被挤压成叠层状,有时为上下两 片锯齿相对,以镶边的形式与镜质 中等, 体伴生 亮绿黄 色、亮 石化后常呈纺锤形、椭圆形、圆形 黄色至 或小杆状,常充填在细胞腔中,有时 黄褐色 也呈分散状或层状出现
微 化 石 具 组 形 成 态 部 分
实验二
干酪根镜下观察和类型鉴定
一、目的要求
1、了解干酪根的分离和制备方法 。
2、了解各种类型干酪根镜下显微组分的特征。
二、主要实验仪器及材料
仪器:全自动搅拌抽提仪、蒸空干燥箱、酸反
应罐、离心机、光学显微镜。
材料:盐酸、氢氟酸、氢氧化钠、重液、各种
玻璃器皿。
三、掌握要点 1、干酪根的概念及性质及分离制备方法 ; 2、各种类型干酪根镜下显微组分的特征 ; 3、总结不同类型干酪根的特征及生烃潜力 。
Ⅲ型干酪根为腐植型,由陆生植物组成,以成气为主
(2)光学分类
孢粉学法--透射光
将干酪根放在显微镜透射光下观测,划分出藻质、
无定形、草质、木质和煤质五种组分。 随着埋深加大,地温升高,上述组分的生油潜能按 藻质-无定形-草质-木质-煤质顺序依次降低, (H/C)原子比也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