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化学非选择题高频考点讲与练:高频考点2 化学实验方案设计(含解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考点综述】
1. 化学实验探究的基本环节:
(1)发现问题:就是在学习和实验的过程中所遇到的值得探究的问题和异常现象等。(2)提出猜想:就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对所发现的问题的解决提出的几种可能的情况。(3)设计验证方案:就是根据猜想,结合实验条件设计科学、合理、安全的实验方案,对各种猜想进行验证。
(4)具体实施实验:就是根据实验方案选择仪器、组装仪器、按步骤进行操作实验的过程。(5)观察现象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就是认真全面观察实验中出现的现象并及时记录所得数据,然后进行推理分析和数据分析,通过对比归纳得出结论。
2. 化学实验探究的解题策略
(1)设计实验过程中应注意反应条件的设置与控制;回答问题时注意题给限制条件;不要想当然或默认某些条件等错误。
(2)实验探究中不要将待探究的结果当成已知内容进行设计,造成明确的探究指向错误。
(3)实验探究过程中提出的假设要完整,不要遗漏某种情况,造成方案不完整。
(4)实验设计思路应从已知数据中找到合理的规律,将综合实验解答完整。
【典例讲评】
例1某些资料表明:NO、NO2不能与Na2O2反应。某小组学生提出质疑,他们从理论上分析Na2O2和NO2都有氧化性,根据化合价升降原则提出如下假设:假设Ⅰ. Na2O2氧化NO2;假设Ⅱ. NO2氧化Na2O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同学设计如图1所示实验装置:
图1
①试管A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待试管B中收集满气体,向试管B中加入适量Na2O2粉末,塞紧塞子,轻轻振荡试管内粉末,观察到红
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再将带火星的木条迅速伸进试管内,木条复燃。甲同学据此认为假设Ⅱ正确;乙同学
认为该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为达到实验目的,应在A、B之间增加一个装置,该装置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乙同学用改进后的装置,重复了甲同学的实验操作,观察到红棕色气体迅速消失,带火星的木条未复燃。得出结论:假设Ⅰ正确。NO2和Na2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
(2)丙同学认为NO易与O2发生反应,应更易被Na2O2氧化,查阅资料知:ⅰ)2NO+Na2O2===2NaNO2;ⅱ)6NaNO2+3H2SO4===3Na2SO4+2HNO3+4NO↑+2H2O;ⅲ)酸性条件下,NO或NO-2都能与MnO-4反应
生成NO-3和Mn2+。丙同学用图2所示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探究NO与Na2O2的反应:
图2
①b装置中观察到的主要现象是_______________,f装置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②在反应前,先打开弹簧夹,通入一段时间N2,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充分反应后,检验d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实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①Cu+4H++2NO-3===Cu2++2NO2↑+2H2O②除去生成的NO2中混有的水蒸气③Na2O2+2NO2===2NaNO3(2)①铜片逐渐溶解,溶液变为蓝色,有气泡产生吸收未反应
的NO②将装置中的空气排出③取d装置中产物少许,加入稀硫酸,若产生无色气体,遇到空气变为红棕色,则产物是NaNO2,反之为NaNO3
【考点综述】完整的化学实验方案包括“四大环节”,即:实验原理、实验装置和药品(其中包括:装置类型、仪器的组装等)、实验步骤(其中包括:加装药品、气密性检查、除杂干燥、主体实验、安全措施等)、实验现象的观察、记录及实验数据的分析处理等。设计合理的实验方案必须掌握比较全面的实验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要做到:设计原理正确、实验程序合理、操作步骤简便、现象明显、相关结论正确。实验设计的解答策略如下:
1. 明确目的原理:首先必须认真审题,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弄清题目有哪些新的信息,综合已学过的知识,通过类比、迁移、分析,从而明确实验原理。
2. 选择仪器药品:根据实验的目的和原理,以及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性质、反应条件,如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状态,能否腐蚀仪器和橡皮、反应是否加热及温度是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等,从而选择合理的化学仪器和药品。
3. 设计装置步骤:根据上述实验目的和原理,以及所选用的仪器和药品,设计出合理的实验装置和实验操作步骤。学生应具备识别和绘制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的能力,实验步骤应完整而又简明。
4. 记录现象数据:根据观察,全面而准确地记录实验过程中的现象和数据。
5. 分析得出结论:根据实验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通过分析、计算、图表、推理等处理,得出正确的结论。
【典例讲评】
例2肼是重要的化工原料。某探究小组利用下列反应制取水合肼(N2H4·H2O):CO(NH2)2+2NaOH+NaClO===Na2CO3+N2H4·H2O+NaCl
实验一:制备NaClO溶液(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配制30%NaOH溶液时,所需的玻璃仪器除量筒外,还有________(填标号)。
A. 容量瓶
B. 烧杯
C. 烧瓶
D. 玻璃棒
(2)锥形瓶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因后续实验需要,需利用中和滴定原理测定反应后锥形瓶内混合溶液中NaOH的浓度。请选用所提供的试剂,设计实验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供的试剂:H2O2溶液、FeCl2溶液、0. 100 0 mol·L-1盐酸、酚酞试液
实验二:制取水合肼(实验装置如图所示)。控制反应温度,将分液漏斗中溶液缓慢滴入三颈烧瓶中,充分反应。加热蒸馏三颈烧瓶内的溶液,收集108~114 ℃馏分。(已知:N2H4·H2O +2NaClO===N2↑+3H2O+2NaCl)
(4)分液漏斗中的溶液是________(填标号)。选择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
A. CO(NH2)2溶液
B. NaOH和NaClO混合溶液
实验三:测定馏分中水合肼的含量。称取馏分5. 000 g,加入适量NaHCO3固体,加水配成250 mL溶液,移取25. 00 mL,用0. 100 0 mol·L-1的I2溶液滴定。滴定过程中,溶液的pH 保持在6. 5 左右。(已知:N2H4·H2O+2I2===N2↑+4HI+H2O)
(5)滴定过程中,NaHCO3能控制溶液的pH在6. 5左右,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6)实验测得消耗I2溶液的平均值为18. 00 mL,馏分中水合肼(N2H4·H2O)的质量分数为____。
答案:(1)BD(2)Cl2+2NaOH===NaClO+NaCl+H2O(3)取一定量锥形瓶内的混合溶液,加入适量的H2O2溶液后,滴加2~3滴酚酞试液,用0. 100 0 mol·L-1盐酸滴定,重复上述操作2~3次(4)B如果将氢氧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装在烧瓶中,反应生成的水合肼会被次氯酸钠氧化(5)NaHCO3会与滴定过程中产生的HI反应(6)9%【考点测评】
1. 次氯酸及其盐作为水处理剂时,次氯酸在加热或光照的条件下易分解,其杀菌消毒效果降低。某学习小组同学查阅资料发现NCl3可作杀菌消毒剂,该小组在实验室中利用如图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