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届广东省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卷
高三历史月考试题及答案-广东省2016届高三12月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综试卷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6届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反映出东汉来年A.郡县制最终形成 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C.已经取消监察制 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25.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说:“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至北宋末期,东京的瓦子勾栏已热闹非凡了。
这体现了北宋A.写诗足以谋生 B.文艺商业化 C.经济重心南移 D.已暂停抑商26.郭嵩焘在总结自己的观点时写道:“顷数十年,汽轮车船夺天地造化之奇,横行江海,无与为敌。
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
”郭嵩焘在此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A.炫耀武力 B.开办工厂 C.通商谋利 D.占领中国27.中华民国外交官顾维钧曾指出,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督军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要求“巴黎代表团应采取明确的爱国立场,拒绝签字,以符民意”。
这从侧面反映出A.民意就是外交方针 B.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C.官民联合成为潮流 D.学生成为救亡运动的主力28.观察下面某历史学者的数据统计表。
可以说明表1 1923年广东省桑地面积和从事养蚕业的人口表2 1874—1929年顺德丝厂数一览表A.广东自然经济并未遭到破坏 B.顺德民族工业来受外资的影响C.顺德成为广东外贸出口中心 D.顺德工业带动了农副业的发展29.中国政府办国有企业的目的在于让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私人企业不应该生产经营的项目,并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安排职工就业,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稳定社会。
这表明A.国有企业发挥了调控经济的重要作用 B.国有企业是私营企业的补充部分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激发生产活力 D.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大部分30.有位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
2016广州一模文综试卷历史部分及答案讲解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试题历史部分及答案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
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A.尊崇和颂扬先人B.缓和君臣关系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D.巩固儒学地位25.据记载,徐元庆之父被县尉所杀,后徐元庆杀县尉报父仇。
审案时武则天主张无罪释放徐元庆,而大臣陈子昂建议,宜正国之法,置之以刑,然后旌其闾墓,嘉其徽烈。
在激烈的争论后,依陈子昂的意见做出最后的判决。
《新唐书》记载了8个类似的案件与争论。
这反映了当时A.专制皇权弱化B.宗法观念受到冲击C.地方吏治废弛D.注重礼法矛盾的调和26.王阳明认为“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李贽则认为“盖天生一人,自有一人之用,不待取给于孔子而后足也。
”据此可知A.王阳明挑战孔子的权威B.李贽反对孔子的思想C.两者都是对现实政治的叛逆D.两者的主张具有共性27.苏州城外黄家巷,在明代“尚系近城旷地,烟户甚稀”,到了清代前期,“生齿日繁,人物殷富,闾阎(泛指门户、人家)且千,鳞次栉比。
”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小农经济发展推动人口增长B.商品经济发展带动市镇繁荣C.政府鼓励垦荒,城郊得到开发D.对外贸易繁荣,社会财富增加28.鸦片战争后,松江府所属州县“均栽种棉花,禾稻仅占十中之二”.原来不种棉花的华亭县也开始“改禾种花”。
由于扩种经济作物,原来是余粮区的浙江余姚成了缺粮区;广东则靠越南、缅甸每年输入百万石大米维持。
这反映了当时中国A.被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B.传统手工业的发展C.自然经济统治地位的丧失D.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29.有学者指出,纪年的改革是“皇帝倒了”的结果,但对中华大地上远离革命风暴中心的人们来说,正是纪年的改革才使他们相信皇帝已经倒了。
广东省2016届高三历史上学期第二次联考试题
广东省2016届高三第二次学科质量监测考试文科综合试卷2015.10.23第I卷(选择题共140分)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西周频繁举行朝聘、盟会、享宴、祭祀等活动,各诸侯未必都娴于礼仪,但又不能闹笑话,这就得有一个熟悉礼仪的人在旁边帮助指点,这个人就叫“相礼”。
春秋时,。
相礼,,演变为。
上层人物的高级助手”之意,也就有了后来“丞相”的雏形。
这反映出八丞相制度在西周时期就已经出现 B.丞相的主要职责是防止诸侯失仪C.西周时期的礼仪制度已相对完善 D.丞相自出现就可能拥有较高权力25.北宋真宗在位期间,宰相王旦曾言,都城开封“资产百万者至多,十万而上比比皆是”。
南宋高宗在位时,临安府有“珠子行人姓任者”,“其珠铺珠子,约十余万缗”。
这在—定程度上反映了宋代A商业环境相对宽松 B.已不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C.商业经济成为主流 D-政府重商政策已初见成效26.当代英国著名学者李约瑟作出如下结论:“倘若没有中国古代科技的优越贡献,我们西方文明的整个过程,将不可能实现。
试问若无火药、纸、印刷术和罗盘,我们将无法想象,如何能消灭欧洲的封建主义,而产生资本主义。
”材料认为四大发明A是西欧社会转型的决定性力量 B改变了西欧社会发展的趋势C在西欧才开始发挥其应有价值 D.是中国对世界文明的最大贡献27.明朝张居正实施考成法以后,内阁开始全面侵夺六部职权,尤其是人事权和兵权,百官进退亦基本由内阁操控,当时六部对阁权扩张极为不满,彼此攻讦不断。
这反映出A设置内阁不利于政局稳定 B阁部争权造成了社会动荡C当时的权力运作比较混乱. D.皇权日渐受到内阁的威胁28.有学者针对中国近代某条约的一个条款指出,“他们只要交纳5%的关税,就能通过条约口岸中的任何一个口岸,运进洋货或输出土产;他们只要再交纳进口税额的一半,作为子口税,就能把洋货运至内地和由内地运出土货”。
广东省肇庆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统测(期末)历史试卷
试卷类型:A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统一检测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24.柏拉图说:“事物都存在着正反两面,美的事物身上有丑的成分;好人有时候也会做坏事。
”以下观点与之相似的是A.“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B.“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C.“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D.“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25. 唐太宗说:“工商杂色之流……止可厚给财物,必不可超授官秩,与朝贤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北宋允许商人中“奇才异行者”应试。
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商人社会地位提高B.统治者的偏好C.重农抑商政策的改变 D.商品经济的发展26.明成祖朱棣后,宦官逐渐被委以重任,皇帝给予他们出使、采办、提督市舶、监军、巡视、镇守,刺探情报等大权,其结果是“相权转归于寺人。
于是朝廷之纪纲,贤士大夫之进退,悉颠倒其手”。
这表明A.中央集权加强B.君主专制加强C.宦官取代六部D.宦官权力失控27.“道光年间(1820-1850年)湖丝出洋,其始运至广东,其继运至上海销售。
七里(村)所产丝尤著名,出产既富,经商上海者乃众……镇之人业此因而起家者亦不少。
”这反映了A.传统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B.五口通商客观上刺激了湖丝对外贸易C.上海开放程度高于广州 D.“海禁”政策使湖丝只能经广东出口28.郑观应在《商务叹》中写道:“轮船招商开平矿,创自商人尽商股。
办有成效倏忽变,官夺商权难自主。
名为保商实剥商,官督商办势如虎”。
作者实际上A.赞扬商办企业取得的成就 B.肯定商界企业主的积极性C.否定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 D.主张政府加强对企业的控制29.1915年,陈独秀认识到:“要救中国,先要从思想革命开始,否则政治革命就只能是走形式,辛亥革命推翻皇帝却换上另一个独裁者就是例证。
”这反映出A.辛亥革命没有起到思想解放的作用B.陈独秀全盘否定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将思想革命作为救国的根本D.新文化运动从反对尊孔复古逆流开始30.1938年,学者熊十力在《中国历史讲话》中写道:“中华民族,由满汉蒙回藏五族构成之。
广东省2016届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广东省2016届六校高三毕业班第一次联考历史试题六校分别为:广州二中、中山纪中、东莞中学、珠海一中、深圳实验、惠州一中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为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
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考生号的标号涂黑;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及学校名称填写在答题卷的密封线内。
3.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卷及答题卷上。
4.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的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5.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和答题卷的整洁,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和答题卷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答案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1.吴光玲在《闽东传统民居的地理经济选择及文化内涵》一文中指出:中国传统民居中,堂屋是住宅的主体,是宗法制家族的象征,是家族的礼制中心、教化中心。
据此推断,假如是在汉代,下图中有资格继承住宅堂屋的是()A.①B.②C.③D.④【考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宗法制【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①是长女,故A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而②是次女,故B项错误;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③是嫡长子,故C项正确;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④是次子,故D项错误。
【答案】C2.《论衡》中记载“深耕细锄,厚加粪壤,勉致人工,以助地力”,“地力盛者,草木畅茂,一亩之收,当中田五亩之分”。
这体现出我国古代农业生产中()A.“重农”的思想B.“靠天吃饭”的观念C.“不误农时”的思想D.“精耕细作”的特点3.某同学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引用了下组数据。
广东广州市2016届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试卷类型:A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二)文科综合历史2016.4第I卷24.西周的铜器铭文里有关于周王赐臣下"一田" "十田""卅田""五十田"的记载。
这说明当时A.士地私有制度形成B.分封制按等级授田C.诸侯国的力量增强D.有固定的土地面积计量单位【知识点】古代中国的土地制度【试题解析】西周时期实行井田制,是土地国有制,土地私有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等级不同分赐土地不同,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诸侯国实力增强的内容,故C 项错误;从‚一田‛、‚十田‛,可知古代有土地的计量单位,故D项正确。
【答案】D25.汉武帝时期,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宫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
这一措施A.解决了封国对中央的威胁B.改变了政府税收的主要来源C.体现了政府的抑商政策D.抬高了部分地区的商品价格【知识点】‚重农抑商‛政策【试题解析】材料措施没有触及封国势力,故不能起到解决封国对中央威胁的作用,故A项错误;从‚改变了过去郡国贡献各自为政的办法,统一派遣官吏将所要征收的贡赋,折成当地出产丰饶的土特产品收上来‛,可知政府仅对郡国所交贡赋内容做了改正,没有改变税收的主要来源,故B项错误;从‚一部分运往京师供应朝廷,另一部分像商贾那样运往需要这些物品的地区转手获利‛,可知政府贩卖商品,是与商贾争利,体现了抑商政策,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政府抬高物价的内容,故D项错误。
【答案】C26.唐太宗时期编撰《氏族志》,将皇族定为第一等,外戚为第二等,山东崔氏等大士族为第三等。
后在新兴庶族地主的努力下,武则天主持改《氏族志》为《姓氏录》,武氏成为第一等,其余各等按照当朝官品高低划定。
造成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科举制的进一步推行B.中央集权的加强C.女性政治地位的提高D.宗法制得到完善【知识点】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试题解析】科举考试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使寒门子弟成为新的贵族群体,故导致了按姓氏划分等级转变为按官品划分等级,故A项正确;中央集权是指中央对地方的有效控制,与等级划分的变化无关,故B项错误;在古代女性地位的变化不大,不会带来等级划分标准的变化,故C项错误;宗法制在春秋战国时期瓦解,故D项错误。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
广东省汕头市2016届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文综历史试卷 Word版含答案汕头市2015-2016学年度普通高中毕业班教学质量监测试题历史一、选择题24.韩非认为,君臣关系是利害矛盾。
君主用官爵来换取人臣的死力,臣下为达到富贵目的,必然用死力来换取君主的官爵;君主计算臣所出力量的大小,臣也计算君主所出爵禄的高低,君臣之间犹如买卖关系。
这反映了A.宗法血缘选官制度渐趋瓦解B.儒家伦理确立正统思想地位C.法家思想成为当时社会潮流D.君臣关系演变促进社会变革25.东汉时期,宦官专权和外戚干政的局面交替出现。
即“宗室权落,外戚兴起;外戚势衰,而宦官又盛”。
这一现象的根源是A.皇帝权力的渐趋衰微B.宗族观念的根深蒂固C.君主专制制度的弊端D.地方割据势力的膨胀26.元代理学家许衡说:“大而君臣、父子,小而盐米细事,总谓之文(礼节);以其合宜之义,又谓之义(道义);以其可以日用常行,又谓之道。
文也道也,只是一般(相同)。
”在此,许衡A.全面论证理和道两者的辩证关系B.阐发了重视民生日用的个人观点C.重申了君臣父子的封建等级观念D.批判继承了阳明心学的思想精华27.唐代中叶以前,人们讲地理、论食货必首推关中地区的情况;明末顾炎武的《天下郡国利病书》在篇幅上华北、江南地区居多,浙江、广东、四川、湖广次之。
这种变化集中反映了A.南方商品经济的发展B.关中地区经济的衰落C.政治经济重心的转移D.进步思潮影响力扩大28. 鸦片战争前,中国粮食产量中商品粮比重在10%以下;鸦片战争后,这一比重上升至17%。
材料直接反映了A.外资入侵破坏民族工业B.传统自然经济逐渐瓦解C.中国被迫卷入世界市场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29. 甲午战后的“戊戌新文化运动”和五四时期的“五四新文化运动”都是爱国救亡为目的的政治思想运动。
其影响的共同之处在于A.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与封建制度B.全面颠覆了民族传统与守旧观念C.有效促进了思想启蒙与救亡意识D.深刻变革了政治制度与社会形态30. 一位军事院校的教员在讲述“隧道”一词时,因举了一个“纽约地铁”的例子,而受到上级严厉的批评,被指责为“崇美”,他被告知,应举“莫斯科地铁的例子”。
2016年广东高考文综历史题带答案
——摘编自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高仙芝成为唐朝名将的时代背景。(9分)
时代背景:唐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军事实力强大,国力雄厚;唐朝民族政策开明,军队中吸纳 很多少数民族士兵和将领;唐朝在西域开疆拓土,加强对西域的控制。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书高仙芝的功过。(6分) 功过:高仙芝震慑降服西域诸国,扩大了唐王朝的版图,有利于加强唐朝对西域的控制,有利于民
A
4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5分) 材料一:清朝康、雍、乾长达一个多世纪中,社会总体稳定,清政府取消了人头税,根据耕地面积确定
税额,减轻了下层百姓负担。农业上普遍采用了轮作、复种、多熟等农作制。玉米、甘薯等耐寒、耐旱、高 产作物不断推广,人们将林木覆盖的山地和草原广为开垦,人口从清初的1.8亿增加到鸦片战争前夕的4亿之 众,引起了一系列变化;一些地区“游手好闲者更数十倍与前”“田地责少,寸土为金”,水土流失和草原 沙化现象凸显,农业人均收入递减,各地民变此起彼伏。
C
28.19世纪中期以后,中国市场上的洋货日益增多,火柴、洋布等用品“虽穷乡僻壤,求之于 市,必有所供”。这种状况表明
A.中国关税主权开始丧失 B.商品经济基本取代自然经济 C.民众生活与世界市场联系日趋密切 D.中国市场由被动开放转为主动开放
C
29.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 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中国
2016广一模历史答案
2016年广州市普通高中毕业班综合测试(一)文科综合(历史)参考答案第Ⅰ卷本卷共35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答案 C D D B A C B D D B A C第Ⅱ卷40.(25分)(1)作用:加强了南北交流,巩固了中央集权的统治;促使运河沿岸市镇的兴起,工商业的繁荣;连通海上丝绸之路,推动了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9分)(2)19世纪中后期,中国大运河逐渐衰落。
(2分)原因:内忧外患,政府无力维护;铁路交通的兴起;海运的发展。
(6分)同一时期的苏伊士运河日渐繁忙。
(2分)原因: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市场的基本形成;资本主义国家进一步加强殖民扩张,把越来越多的地区纳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之中;苏伊士运河地理位置重要。
(6分)41.(12分)评分说明:说明一等(12~9分)①紧扣材料概括观点,观点明确;②运用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准确;③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
二等(8~5分)①运用部分材料信息概括观点,观点较明确;②运用史实进行论证,史实准确;③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
三等(4~0分)①偏离材料,观点不明确;②运用史实不够准确或未运用史实;③论证欠缺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示例:偶然性事件的背后隐藏着客观必然性,历史必然性又是通过复杂的偶然性现象表现出来,而且偶然的因素对历史的进程产生影响。
如十月革命的发生和胜利有其必然性。
它是俄国社会形势发展和阶级力量对比发生变化的必然结果。
至于何时夺取政权、怎样才能取得胜利则取决于在不同的发展条件下,敌我双方力量的不断分化与组合,国际条件的变化以及国内各种非主要矛盾等综合因素,从而使革命在胜利的进程、方式等方面带有一定的偶然性。
如革命的时机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成为革命的催化剂,并为革命的胜利创造了一定的有利条件;革命的方式方面,“七月流血”事件后,促使布尔什维克党决定由和平夺权转向武装起义;革命的领导者方面,列宁的领导对革命的胜利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等等。
广东省2016届高三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数)
广东省2016届高三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数学(文科)第I 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若集合A={ x |x <4},集合B={ x Z ∈ | x >-1},则A B 等于A .{0,1}B 、{1,2,3}C .{0,1,2,3}D .{-1, 0,1,2,3} 2.设i 是虚数单位,则复数(12)(2)z i i =-+的实部为A .4B .1C .一2D .0 3.设命题p :,则p ⌝是4、已知向量,则向量c 可以是A 、(-3,6)B 、(4,2)C 、(2,4)D 、(-4,2) 5.盒中装有5个零件,其中有2个次品.现从中随机抽取2个,则恰有1个次品的概率为A 、710B 、12C 、35D 、136、若以双曲线2222x y b-=1(b >0)的左、右焦点和点(1则b 等于A 、12B 、1CD 、2 7.古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术》有如下问题:“今有女子善织,日自倍,五日织五尺,问日织几何?’’意思是:“一女子善于织布,每天织的 布都是前一天的2倍,已知她5天共织布5尺,问这女子每天分别 织布多少?”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可求得该女子第3天所织布的尺 数为 A .2031 B 、35 C 、815 D .238.如图是一个程序框图,则输出的n 的值是A 、3B .5C .7D .99、如图是高为4的直三棱柱被削去一部分后得到一个几何体,它的 直观图和三视图中的侧视图、俯视图如图所示,则该几何体的体 积是原直三棱柱的体积的A 、34B 、14 C 、12 D 、3810、已知函数在区间(-3,1)上是减函数,则实数b 的取值范围是11、若,则()f x =的最大值为12、已知函数f (x )是奇函数,当,若不等式且恒成立,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是13、已知n S 是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其中,,15,382=-=a a 则=6S14、如果实数x ,y 满足条件的最小值为15、已知倾斜角为23π的直线l 过抛物线214y x =的焦点,则直线l 被圆22450x y y ++-=截得的弦长为16、在三棱锥A 1-ABC 中,AA 1⊥底面ABC ,,则该三棱锥的外接球的表面积为三、解答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70分。
广东省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三第一次统一检测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试题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一次统一检测题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历史第Ⅰ卷(选择题)24.据清人顾栋高统计,春秋一代,国君被杀的有33人,周天子被赶出国都的有3人,诸侯国君被赶下台的有12 人,卿大夫据封地叛国有6人,以武力从外面打进国都夺权事件有3 起。
材料现象最能说明A.宗法制度遭到了严重的破坏B.分封制已不适应形势的需要C.周天子已丧失“共主”地位D.诸侯间的争霸战争日趋激烈25.隋朝儒学家提出“三教合归儒”的主张,又称“三教合一”,主张以儒学为主并吸收佛教、道教理论。
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的政策,即尊道、礼佛、崇儒。
这一变化的出现是由于A.儒学正统地位不断受佛道冲击B.需要发展和完善儒家思想C.唐朝中外思想文化的广泛交流D.统治者要加强对思想文化的控制26.明万历朝,内阁首辅赵志高曾说:“同一阁臣也,往日势重而权有所归,则相率附之以谋进。
今日势轻而权有所分,则相率击之以博名。
”材料所述现象A.表明内阁大臣有职无权 B.表明内阁大臣相互制约C.说明内阁内部矛盾尖锐D.是皇权专制加强的结果27.清人在《论南洋事宜书》中写道:“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户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
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
居者苦艺能之无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意在说明海禁政策A.不利于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不利于农业、手工业的发展C.不利于工商业的发展D.不利于民生和社会稳定28.史学家麦迪森《世界经济千年史》统计,1820年中国国内生产总值(GDP)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2.9%,西欧各国的总和占23.6%,美国和日本分别占1.8%和3%。
该统计表明当时的中国A.是世界上最先进的国家B.经济总量远超欧美各国C.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迅速D.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9.下图数据来源于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
读图可知1838—1852年英国制造品对华贸易A.改变了对华贸易逆差局面 B.并未真正完全打开中国市场C.在沿海地区迅速发展D.造成中国自然经济解体30.1921年陈独秀发表《青年的误会》一文,其中说:“你说要打破偶像,他就连学行值得崇拜的良师益友也蔑视了。
广东省佛山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广东省佛山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一)文综历史试题2016.1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24.对比《商代形势图》和《西周分封形势图》,可分析得出西周A.分封制是对商代方国制的继承和发展 B.宗法制是政权、族权和神权结合的产物C.分封诸侯控制商代残余贵族势力D.政治中心东移扩大了疆域【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A项说法错误,分封制是西周首创的;B项中的宗法制图片中看不出来;C项正确,西周将商的先代贵族封到地方做诸侯,诸侯要对周天子承担义务,受到中央的控制;D项说法错误,政治中心应该是西移的。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分封制25.战国城市有固定的产品交易场所一一市。
据史书记载,“市”上有金铺、粮铺、珠宝玉器铺、绸布铺、皮铺等,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
此记载表明当时A.工商业以迎合贵族的需要为主B.手工业促进了商业的繁荣C.私有制促成手工业兴盛D.从事商业利润丰厚【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由“促使城市手工业竞相为“末作奇巧”,生产“悦在好玩”之品”可以看出当时的工商业生产主要是为了迎合贵族的需要的,故本题答案选A项。
B项与材料不符,材料体现的是市上的各种商铺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CD项材料中没有体现。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结构的特点·古代中国的手工业·手工业的特点26.713年伊斯兰帝国大使到访,拒绝向中国皇帝行跪拜礼,中国皇帝也放弃了这项礼仪的要求。
对此解释最为合理的是当时中国A.迫于伊斯兰国家的压力而让步B.害怕引发外交冲突C.因国家积贫积弱而妥协退让D.因国力强盛而自信宽容【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正确解读材料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广东省佛山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
广东省佛山市2016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文综历史试题2016.424.据《左传》记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
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这反映了A.盟约成为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准则 B.周王与部分诸侯王关系近乎平等C.周王与诸侯是大宗与小宗的关系 D.成王通过签订盟约成为天下共主【知识点】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西周政治制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所以出现成王“赐之盟”可知二者关系的近乎平等,符合题意的是B项,A项不是题干主旨,题干反映的不是宗法制,排除C项,D项中的“天下共主”在题干中没有体现,排除。
【答案】B25.汉武帝采用董仲舒的意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使之成为政府设立的最高学府,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
由此可知汉代A.诸子百家的成分发生了新的变化 B.原始的民主思想彻底消失C.知识分子的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 D.孟子地位发生了新的变化【知识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汉代儒学,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根据题干中汉武帝时期“在中央设立太学,置儒家的五经博士,后又为之置弟子员”“学习经学成为入仕的正式途径”可知汉朝熟读经学儒家经典的知识分子通过学习可以正式入仕,即知识分子构成发生新变化,符合题意的是C项,题干中没有涉及到百家思想,排除A先个,B项中的“彻底”表述错误,D项在题干中没有涉及。
【答案】C26.黄仁宇在《中国大历史》中说,当时(宋代)中国的商品交换的价值,合计相当于1500万至1800万盎司黄金,折合成现在的价值,约合60亿至70亿美元。
这种现象导致A.纸币产生成为必然 B.坊市制度被打破成为必然C.宋代政府重视对外贸易 D.白银成为主要流通货币【知识点】古代中国的经济【试题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宋代经济,旨在考查分析比较相关所学的能力。
【全国百强校】广东省华南师大附中等四校2016届高三上学期期末联考文综历史试题(解析版)
第Ⅰ卷本卷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士”阶层,如《论衡·效力》所言:“六国之时,贤才之臣,入楚楚重,出齐齐轻,为赵赵完,畔魏魏伤”。
“士”对中国文明形成的贡献不包括:A.“士”的流动对春秋战国政治影响极大B.促进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礼乐征伐自诸侯出”已成为社会常态D.主持一些诸侯国的变法改革【答案】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贤能之士作用25.《汉书•食货志》中说:“于是,罔疏而民富,役财骄溢,或至并兼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
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室庐车服僭上亡限。
物盛而衰,固其变也。
”以上言论表明,班固认为财富分布不均的根源在于A.豪党之徒兼并土地B.社会风气过度奢靡C.徭役负担过于繁重D.权力介入经济过程【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古代中国工商业发展相关知识的把握。
根据题干材料可知考查的是重农抑商政策。
从题中可知,国家放宽管理时,民富。
而国家加以干预时由盛而衰。
因为它问的是根源,结合材料可知D符合题意。
而A错误,材料讲的是对他们的兼并。
B只是表象,C属于D。
所以答案选D。
考点:古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与“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重农抑商26.宋明理学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C.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D.规范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答案】D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宋明理学·出发点【名师点睛】宋明理学是儒家学说在宋明时期的新发展。
主张理是世界的本源,体现在人身上是要求人们遵循儒家伦理道德,方法论上强调格物致知或者发明本心致良知,其主要的目的是维护封建统治,包括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两大派。
【历史】广东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试题
肇庆市中小学教学质量评估2016届高中毕业班第三次统一检测文综历史能力测试本试卷共12页,48题(含选考题),全卷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注意事项:1. 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所在县(市、区)、姓名、试室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卷上对应位置,再用2B铅笔在准考证号填涂区将考号涂黑.2. 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答案不能写在试卷或草稿纸上.3. 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题区内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Ⅰ卷(选择题)一、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
共14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朱熹曰:“盖闻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古圣贤教人为学,非是使人缀缉言语,造作文辞,但为科名爵禄之计,须是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而推之以至于齐家、治国,可以平治天下,方是正当学问。
”由此推知朱熹认为治学应该A.使学生追求科举功名B.完善自我、成就理想人生C.为现实统治服务D.使学生造作文辞25.元代以前中国主要根据山川地形来划分行政区,从元代开始则任意把自然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行政区。
这表明A.元代地方势力强大B.民族文化影响制度C.君主专制得到加强D.中央强化地方管理26.明代胡应麟在分析小说盛行的原因时指出:“古今著述,小说家特盛……夫好者弥多,传者弥众,传者日众则作者日繁。
”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A.小说成为明代唯一受欢迎的书籍B.明代商品经济发达,市井生活丰富C.明代社会精神追求日益下降D.明代小说呈现世俗化特征27.下图为明清时期各地集市变化统计表。
表中数据变化说明,自明朝嘉靖至清朝道光年间A.南方商品经济发展较快B.经济重心完全南移C.农产品大规模流入市场D.重农抑商政策出现松动28.文学家沙汀在回忆故乡——川西北的绵阳在辛亥革命后服装的变化时说:“那时,大家把辛亥革命称为光复,意思是兴汉灭清。
广东省2016届高三12月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语文试卷.doc
广东省2016届高三12月百所学校质量分析联合考试语文试卷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21世纪是影视剧极盛的时代,视觉艺术以其声光色影和感官直觉,从文学作者和读者群中分流了很大的数量。
这表明文化生活的丰富性和个人嗜好的选择性的拓展和多样化,这本来是无可厚非的。
值得警惕的是文学作品日益影视化的负面影响。
不少作家在写小说之初,就是以流行的中外电影电视剧为创作目标的,奔着有朝一日将小说改编为影视剧的目标而去,期冀获得经济上的高额回报,或者是将已经拍摄完成的影视剧本敷衍成小说,让那些影视剧的追捧者再做一番回味。
其对文学造成的最大的伤害有二:一是只顾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的营构,严重忽略文学语言的独创性,只求浅层次、直观性的表情达意,而忘却了对文学语言的自觉追求;二是只注重那些具有视觉和听觉特征、容易将其转化为画面和声音的场景,而忽略了对人性和生活的更具广阔性的精致描写,作品越来越粗疏简陋,作家的语言贫乏化,作家对人性和心灵的关注日渐空缺,文学的本体性因此越来越弱化,这值得我们高度关注。
文学是语言的艺术,这句话看似老生常谈,但它蕴含着文学的真谛。
影视剧以直观形象的艺术手段见长,它可以诉诸人们的视听感官,在短时间内形成很大的观众群,文学则把语言作为自己唯一的工具,同时在更高的层面上,语言的新颖独特,准确传神,以个人的或者集体的文学创作,丰富一个民族乃至整个人类的精神表达的能力。
因而,文学大师,一定也是语言大师。
据专家统计,莎士比亚的作品中,共使用了两万个词,在古今作家中居于第一位,排在第二位的是托尔斯泰,他拥有1.6万个词汇。
道理一目了然,作家的词汇量,就像建筑师的材料库,能够娴熟地选择和运用的词汇越多,越能够变化多姿和准确到位地表述出作家想要传达和抒发的精神情感,也越能反映出作家对纷纭万状的人性和生活的观察体验的能力。
文学文本与影视作品的线性时间和一次性完成的特点不同,它可以打乱时空顺序,突破直观性的生活场景的局限,而在多个层面上展开,为揭示复杂的现实和人性提供足够的空间,读者也可以打乱文本顺序而反复地玩味作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东省百所学校2016届高三质量分析联合考试文综历史试题24.东汉末年(黄巾起义后),刺史改州牧,拥有赋政治民之权,州由监察区变成了行政区,州牧位居郡守之上,掌握一州的军政大权。
这反映出东汉来年A.郡县制最终形成B.中央集权得到巩固C.已经取消监察制D.刺史职能发生变异25.北宋著名的瓦市艺人张山人说:“某乃于都下三十余年,但生而为十七字诗,鬻钱以糊口。
”至北宋末期,东京的瓦子勾栏已热闹非凡了。
这体现了北宋A.写诗足以谋生B.文艺商业化C.经济重心南移D.已暂停抑商26.郭嵩焘在总结自己的观点时写道:“顷数十年,汽轮车船夺天地造化之奇,横行江海,无与为敌。
而究其意之所极,贾市为利而已。
”郭嵩焘在此认为西方侵华的目的是A.炫耀武力B.开办工厂C.通商谋利D.占领中国27.中华民国外交官顾维钧曾指出,当时国内公众团体以及某些省份的督军省长们甚为焦急,纷纷致电代表团,要求“巴黎代表团应采取明确的爱国立场,拒绝签字,以符民意”。
这从侧面反映出A.民意就是外交方针B.中华民族的民族意识觉醒C.官民联合成为潮流D.学生成为救亡运动的主力28.观察下面某历史学者的数据统计表。
可以说明表1 1923年广东省桑地面积和从事养蚕业的人口29.中国政府办国有企业的目的在于让国有企业生产经营私人企业不应该生产经营的项目,并在经济不景气的条件下,安排职工就业,从而控制国民经济命脉,稳定社会。
这表明A.国有企业发挥了调控经济的重要作用B.国有企业是私营企业的补充部分C.多种经济成分并存可以激发生产活力D.国有企业占国民经济总量的大部分30.有位老人这样描述他们当时的结婚证:除了双方姓名、年龄外,正中央是毛主席像,下面写有“大海航行靠舵手”几个大字。
内页印着“最高指示”:我们作计划、办事、想问题,都要从我国有6亿人口这一点出发,千万不要忘记这一点。
这体现出A.阶级斗争决定国家政治生活B.个人崇拜是十年动乱的主题C.国家政治局势影响人民生活D.意识形态制约社会价值取向31.约公元前150年,《阿梯钮斯法》中规定:不论什么被偷的东西,对它们的追索权都是永久性的。
此语重申了《十二铜表法》第8表第17条关于盗窃物不能以时效取得的禁令。
这反映出A.罗马法不断完善B.《十二铜表法》存在野蛮性C.古罗马依法治国D.古罗马重视保护私有财产32.伏尔泰在针对各种形式的镇压、狂热、偏执的“丑行”时说:“因为意见不同而迫害他人的人与怪物无异。
”据此可知,伏尔泰意在强调A.法律的权威B.宗教信仰自由C.人人平等D.人的思想自由33.“现在英国强调的是贸易货栈和战略基地,而非17世纪那样的殖民拓殖。
”这与谢尔本勋爵在1782年所讲的“我们贸易优先于统治”是吻合的。
这一变化反映出A.自由主义贸易思想得到贯彻B.海外扩张需要政府的有力支撑C.英国对海外市场的依赖加深D.工业资产阶级政治地位的提高34.1922年3月“十一大”上,列宁就把对新经济政策的强调重点放到了从政治上把握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问题上了,认为新经济政策“是两个不共戴天的敌对阶级(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又一斗争形式”。
这实质上是A.列宁准备放弃新经济政策B.暗示新经济政策的过渡性C.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重启D.以阶级斗争作为经济手段35.丘吉尔呼吁美国人在与苏联的对抗中,不要忘了联合英国人;实现“英语国家兄弟般的联日”,以阻止苏联势力和共产主义的“无限扩张”。
这一呼吁A.迎合了美国的战略意图B.加深了美英双方的矛盾C.表达了英国的称霸企图D.道破了苏联称霸的企图40.(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在古代中国,从男尊女卑的观念出发,统治者制定了一整套法律、伦理道德的原则,用以规范和限制女性的行为……中国古代把“主内”作为对女性的角色定位,把相夫教子作为女性的天职……——摘编自《中国古代社会女性的独特贡献》材料二19世纪末,中产阶级的女性地位发生了变化,人们对中产阶级女性的主要期待不再是做家务,而是做母亲。
书刊杂志和社会舆论都在宣传这样一种观念:母亲应该关心全家人的身心健康……人们也期待着母亲们能够保留传统的美德和保持女性的特点。
油画《贝尔利一家》中……作为丈夫和父亲的男人坐在桌子前的椅子上,这暗示着他是与事业和家外的世界相连的;而作为妻子和母亲的女人站在孩子们中间,则表明她处于“主内”地位。
——《19世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文化探析》材料三“口红效应”这一20世纪30年代提出的理论也在海外媒体上不断亮相。
所谓“口红效应”是指在美国,每当经济不景气时,口红的销量反而会直线上升。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人们仍然会有强烈的消费欲望,所以会转而购买比较廉价的商品。
尤其是战争期间,政府和传媒都鼓励妇女们涂抹着口红进入工厂或军队,唇间一抹亮丽的红色成了鼓舞士气的法宝。
由于大工厂多转产战备物质,各个时装公司纷纷承担起口红生产的任务,这保证了口红在战争期间的供应。
美国海军特地开办培训课程,让女兵们学习,如何快速完美地化妆,同时还规定,从军女性的口红颜色必须与她们制服上红色臂章和帽子上红色细绳相搭配。
——《美丽与禁忌:口红的历史》(1)根据材料一、二,概括古代中国女性与近代西方女性的地位和职责,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指出二者社会地位和职责形成的背景。
(12分)(2)根据材料三,指出美国“口红效应”出现的原因。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13分)41.(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唐帝国初期,执政者为了解决魏晋南北朝以来的对地方治理的困境,其所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中央政府经常性地派出特使巡省天下,以便监察州县”。
景云二年(公元711年),唐中宗发布政令“分天下为二十四都督府,察刺以下善恶”,这等于在州县之上另臵一级机构,朝廷经过一番激烈的辩论,最后以权重难制为理由取消上述改革,依然设臵十道巡察使。
“开元二年(公元714年)改为按察采访处臵使,至四年又罢,八年复臵,十年又罢……这样臵而旋罢、罢而复臵的举措,充分说明了唐王朝既惧怕地方事权过重,又无力直接控制千百个郡县的矛盾心理”。
——陆贽《集权与分权的相对平衡》材料反映的是中国唐代的治国方略。
结合史实,从一个或多个角度展开讨论。
(12分)请考生在第45、46、47、48四道历史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作答时,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题目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45.(15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唐代考试,有公卷通榜之制。
所谓公卷,是由考生把平日诗文成绩呈送到中央时,遍送政府中能文章有学问的先进大僚阅看。
……在未考之前,早已有许多知名之士,获得了客观的地位。
通榜是考后出榜,据社会及政府先辈的舆论,来拔取知名之士,却不专凭考试之一日短长。
……但有些人便要借此制度之宽大处作弊,于是政府不免为要防弊而把制度严密化。
但制度逐渐严密化,有事反而失却本义,而在防弊上着想。
宋代考试制度,是远比唐代严格了,那时则糊名之制,所凭则真是考试成绩,其实考试成绩,只是一日之短长,故有主考官存心要录取他平日最得意的门生从学,而因是糊名,寻觅不出该人之卷,而该人终于落第的。
如是则考试防制严了,有时反而得不到真才。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1)根据材料,指出唐代选拔人才的依据,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政策的不足。
(7分)(2)根据材料,指出与唐代相比,宋代考试制度进行了怎样的革新。
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影响。
(8分)46.(15分)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材料一洛克以为,那种关于把全部权利上交给主权者的主张荒唐得近乎滑稽。
人们组成国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自由、财产和安全,如果把一切权利都转让了出去,使君主有权任意处臵自己的自由及生命,那么这与自然状态下有何区别?这等于是为了防止臭猫和狐狸的侵袭,却甘心被狮子吞噬,甚而还以此为安全!天赋人权绝不可转让或遭剥夺,保护这些权利正是政府存在的目的,抹煞人权的国家没有存在的意义,而侵犯人权的政府即是暴政、专制。
材料二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克顿说:“权力是腐蚀人的,绝对的权力就会造成绝对的腐蚀。
”权力是一把双刃剑,运用得好会造福一方,反之则会贻害无穷。
所以对于权力要设臵一定的限制,为它戴上枷锁时刻控制着它,而不能让它被随意的行使。
权力的泛滥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权力控制底下的人的苦难、挣扎,最终会造成反抗,而权力的主导者最终也会被迫走下属于他们的神坛。
因而对于权力的制约有相当大的必要蛀。
对于权力的控制方面民主和法治是我们最熟悉的,除了这两个之外的另一个重要的方法就是权力的分立理论了。
——以上材料均摘自陈绪纲《读(社会契约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洛克的思想主张。
(6分)(2)根据材料二,指出材料的观点。
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以近代资本主义国家民主政治为依据对材料观点加以说明。
(9分,选取—个国家即可)47.(15分)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前的1870年至1913年间,恰恰是经济全球化的大发展期。
这波全球化的动力是英国,其在对外商业扩张的同时,使一大批“新兴国家”如美国、德国、日本在那一时代崛起,而英国的全球领导地位日益受到削弱。
当时的世界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在英国已越来越无力领导世界的情况下,它还一味维持在海外的大量利益,其正当性已经越来越显薄弱;另一个是“新兴国家”们普遍奉行的乃是国家主义,在全球秩序逐渐陷入瓦解的情况下,世界却缺乏新的领导者来维护基本秩序。
1914年秋,正当一个又一个欧洲国家卷入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际,英国外交大臣格雷评论道:“灯光正在整个欧洲熄灭。
”——《“一战”发生机理时刻警醒当今世界》(1)根据材料,概括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的原因。
(9分)(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以史实说明英国外交大臣格雷的评论。
(6分)文综历史试题参考答案2015.12背景:中国:以农业为主导的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儒家和理学思想宣传伦理道德,女性地位受到压制。
西方:文艺复兴等推动了欧洲思想解放;工业革命的开展,加速了社会与家庭的分工。
(8分)(2)原因:为刺激经济复苏,美国政府采取鼓励消费的政策;为提振危机后人们的精神;美国军方为提振士气,要求女兵化妆;等等。
(6分)关系:女性地位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一定时期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状况决定了女性的社会地位;她们的地位也会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而得到不断的提高;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也将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
(7分,符合逻辑推理和社会发展即可)41.(12分)示例:观点:为了加强中央集权,古代统治者不断调整对地方的行政管理政策。
(4分)论述:中国古代大多数王朝都是因为地方权力过大,导致地方势力割据一方,最终演变为战争,因而历朝统治者大都非常重视中央与地方的关系。
他们通常通过设立新一级的行政机构或者监察机构米管理地方郡县,如:两宋增设一级地方行政机构“路”;元朝设行省;明朝设地方一级行政机构“省”,并且一直沿用到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