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实验教案

合集下载

高中化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高中化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高中化学小实验教案大全
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掌握酸碱反应的实验方法。

实验材料:
1. 玻璃试管
2. 稀盐酸溶液
3. 碳酸氢钠溶液
4. 酚酞指示剂
实验步骤:
1. 取两支试管,分别装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和少量酚酞指示剂。

2. 在另一支试管中倒入少量碳酸氢钠溶液。

3. 用滴管往试管中滴加稀盐酸溶液,同时观察溶液颜色的变化。

4. 当观察到酚酞指示剂从无色变成粉红色时,即表示中和反应发生。

5. 再用滴管继续滴加稀盐酸溶液,直至酚酞指示剂变回无色。

6. 记录中和反应所需要的稀盐酸溶液的用量。

实验原理:碳酸氢钠和盐酸发生中和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

酚酞指示剂作为指示剂,在酸性条件下呈无色,在碱性条件下呈粉红色,可以帮助我们观察酸碱中和反应的发生。

实验注意事项:
1. 操作时要戴上手套和护目镜。

2. 小心使用稀盐酸溶液,避免溅到皮肤。

3. 实验结束后要将废液正确处理,不可直接倒入下水道。

实验结果:
1. 碳酸氢钠和盐酸中和后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为:NaHCO3 + HCl -> NaCl + H2O + CO2
2. 记录中和反应所需的盐酸用量及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情况。

拓展实验:
1. 用不同酸性溶液和碱性溶液进行中和反应实验,观察不同溶液所需的酸用量的差异。

2. 尝试使用其他指示剂,比如甲基橙、溴甲酚绿等,观察其在中和反应中的颜色变化情况。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

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化学实验的基本方法教案三篇篇一: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学习目标】1.树立安全意识,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习惯,并能识别一些化学品安全标识。

2.通过粗盐提纯实验,进一步掌握溶解、过滤、蒸发等基本操作,在此基础上练习蒸馏、萃取等分离方法。

3.通过实验中杂质离子的检验与除杂方法的讨论,加深对提纯原理和方法的理解。

重点:混合物的分离与离子的检验难点:物质检验试剂的选择,蒸馏、萃取的操作,分离与提纯过程的简单设计。

【要点梳理】知识点一:化学实验安全(一)、避免实验事故,进行实验应注意的问题1.遵守______________。

当你走进化学实验室时,首先要认真阅读并牢记实验室的安全规则。

2.了解____________。

了解危险化学药品在存放和使用时的注意事项,着火、烫伤和化学灼伤的处理、如何防止中毒、意外事故的紧急处理方法,以及灭火器材、煤气、电闸、报警电话等的位置和使用方法等。

3.掌握________________。

例如,掌握仪器和药品的使用、加热方法、气体收集方法等。

4.重视并逐步熟悉污染物和废弃物的处理方法。

答案:1.实验室规则2.安全措施3.正确的操作方法(二)、基本实验操作及应注意问题1.药品的取用(1)固体药品粉末状或小颗粒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块状药品:用________取用。

(2)液体药品少量液体:用____________吸取;一定量液体:用________量取;较多量液体:可____________。

2.加热(1)给液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给固体加热时,可使用________或________。

(3)加热时,容器外壁不能有水,底部不能与灯芯接触。

烧得很热的容器,不能立即用冷水冲洗或直接放在冷桌上以防止骤冷炸裂。

3.收集气体的方法根据被收集气体的性质的不同,可选用不同的收集方法,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范文5篇为大家整理的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化学初中安全实验教案精选篇1一、教学目标1、理解氨水的碱性以及氨与酸的反应;了解氨的水溶性;2、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和分析,提高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应用化学实验学习新知识的能力。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望,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氨的化学性质与物理性质。

【难点】氨的化学性质。

三、教学过程环节一:导入新课【教师多媒体投影】①2007年10月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德国化学家格哈德·埃特尔,理由是他发现了哈伯—博施法合成氨的作用机理。

②1918年,德国化学家弗里茨·哈伯因为发明合成氨方法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③1931年,卡尔·博施因为改进合成氨方法获得诺贝尔化学奖。

【教师】为什么关于合成氨的反应多次受到诺贝尔奖的垂青呢?氨对于我们生产生活又有哪些重大的意义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氨,了解氨的性质。

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理性质【教师多媒体出示新闻】2004年4月20日上午10时,杭州市一制冷车间发生氨气泄漏事件,整个厂区是白茫茫的一片,方圆数百米,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浓烈的刺激性气味,进入厂区呼吸都感到困难。

厂区内寒气逼人。

同学们能从材料中获取到哪些氨气的物理性质?【学生】刺激性气味,液氨易挥发,液氨汽化会吸收大量的热。

【教师】那么氨气除了这些物理性质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性质呢?【演示】喷泉实验。

同学们仔细观察,实验结束后说一说你们都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学生】烧杯里的溶液由玻璃管进入烧瓶,形成喷泉,烧瓶内液体呈红色。

【教师】为什么会形成喷泉?这又说明了什么?【学生】较大量的氨气溶于少量的水中,使烧瓶内的气压明显小于瓶外气压,在大气压作用下,水迅速进入烧瓶,形成喷泉。

说明氨气极易溶于水。

【教师】没错,氨气的溶解度是非常大的,1体积水大约可以溶解700体积的氨气。

氨气溶于水后,与水也可以发生反应,生成一水合氨,溶液叫做氨水。

化学教案:常见化学反应实验

化学教案:常见化学反应实验

化学教案:常见化学反应实验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化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在化学实验中,常见的化学反应实验是教学中重要的一环。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化学反应实验及其教学目的,分别包括酸碱中和反应、氧化还原反应和沉淀反应。

二、酸碱中和反应实验1. 实验名称:酸碱中和反应实验——制备盐和水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学习盐的形成和水的生成过程。

实验过程:1. 在两个试管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2. 注意保持试管倾斜,让两种溶液缓慢混合。

3. 混合溶液中出现棕红色的沉淀即为制得盐的标志。

4. 用滴管取出少量混合溶液,加入酞菁酸钠溶液,若溶液变为蓝紫色即为制得水的标志。

实验结果及分析:混合溶液中出现棕红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结晶体。

加入酞菁酸钠溶液,溶液变为蓝紫色,说明盐酸和氢氧化钠中和生成了水。

三、氧化还原反应实验1. 实验名称:硫酸与铁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学习金属与非金属之间的电子转移过程。

实验过程:1. 取一个干净的试管,在试管内加入少量浓硫酸。

2. 用镊子夹取一小块铁,将其放入试管中。

3. 观察试管内的现象,记录下变化。

实验结果及分析:放入试管中的铁片逐渐溶解,溶液的颜色也发生变化,由无色变为棕红色。

这是因为铁被硫酸氧化,产生了二氧化硫和水,并伴随着电子的转移,形成了硫酸盐。

四、沉淀反应实验1. 实验名称:氯化银与氯化钠的反应实验实验目的:通过这个实验,学生能够了解沉淀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学习沉淀物的形成过程。

实验过程:1. 取两个试管,分别加入适量的氯化银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2. 将两个试管放入水浴中加热。

3. 观察试管内的变化,记录下产生的现象。

实验结果及分析:加热后,试管内出现了白色的沉淀,这是因为氯化银与氯化钠反应生成了不溶于水的氯化银沉淀。

小学化学教案: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

小学化学教案: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

小学化学教案:常见的化学实验操作一、引言化学实验是小学化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本文将介绍几个常见的小学化学实验操作,包括安全注意事项、材料准备、步骤介绍和实验结果等内容。

希望通过这些实验,能够让小学生体验到科学探索的乐趣,并且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

二、酸碱中和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酸碱溶液中和反应,初步了解酸碱中和现象。

2. 材料准备- 盐酸(HCl):5毫升- 碳酸钠(Na2CO3):5毫升- 高锰酸钾(KMnO4)溶液:适量- 蓝色石蕊指示剂:适量3. 实施步骤步骤一:将盐酸倒入试管中。

步骤二:向盐酸中滴加蓝色石蕊指示剂。

步骤三:将碳酸钠溶液倒入另一个试管中。

步骤四:一滴一滴地将碳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同时观察颜色变化。

4. 实验结果当碳酸钠溶液滴入盐酸中时,会产生气泡,并且颜色由蓝色逐渐变成粉红色(或无色)。

这是因为碳酸钠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生成了二氧化碳气体和盐。

三、金属与非金属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对金属和非金属的实验操作,观察它们在空气中的表现,初步认识金属与非金属的性质差异。

2. 材料准备- 铁钉:1根- 铜片:1块- 锌片:1块- 纸张:适量3. 实施步骤步骤一:将铁钉放在室温下的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二:将铜片放在室温下的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三:将锌片放在室温下的空气中静置一段时间。

步骤四:依次观察铁钉、铜片和锌片的表面变化。

4. 实验结果经过观察可以发现,铁钉会在空气中慢慢出现红褐色锈迹;铜片没有明显的变化;而锌片会变得亮闪闪。

这是因为金属与非金属对空气有不同的反应,金属容易被氧化形成氧化物。

四、溶解实验1.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记录溶解实验,初步了解固体溶解于液体的现象。

2. 材料准备- 白糖:适量- 水:适量- 盐:适量3. 实施步骤步骤一:取一杯水倒入一个玻璃容器中。

步骤二:将适量的盐倒入另一个玻璃容器中。

化学教案(通用6篇)

化学教案(通用6篇)

化学教案(通用6篇)第一篇,化学的基本概念。

1. 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物质、元素、化合物等。

2. 教学内容:物质的概念,物质是构成世界万物的基本单位,是由原子或分子组成的。

元素的概念,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纯净物质,具有特定的化学性质。

化合物的概念,化合物是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物质,具有新的化学性质。

3. 教学方法,通过实例和图表的方式,让学生理解物质、元素和化合物的概念,并进行讨论和总结。

4.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物质、元素和化合物的基本概念,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解释这些概念。

5. 教学过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物质、元素和化合物的存在,然后进行概念的引导和解释。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问题和练习,让学生巩固对物质、元素和化合物的理解。

第二篇,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

1. 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包括化学方程式、反应类型等。

2. 教学内容:化学反应的概念,化学反应是物质之间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的过程。

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化学方程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

反应类型的概念,包括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和氧化还原反应等。

3. 教学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让学生了解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然后引导学生总结反应类型和编写化学方程式。

4.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化学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反应类型,能够编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5. 教学过程,通过实验和观察,引导学生发现化学反应的过程和产物,然后进行概念的引导和解释。

6. 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简单的化学方程式和反应类型的练习,让学生巩固对化学反应的理解。

第三篇,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

1. 目标,让学生了解化学键的概念和类型,包括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等。

2. 教学内容:化学键的概念,化学键是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或转移电子而形成的连接。

离子键的概念,离子键是由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力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的概念,共价键是由原子之间共享电子而形成的化学键。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化学实验方案的设计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酸碱滴定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会使用滴定管和酸碱指示剂进行酸碱滴定实验;2. 熟悉酸碱滴定反应的特点及滴定终点的判断方法;3. 掌握实际应用中酸碱滴定分析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滴定管、烧杯、容量瓶等;2. 试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氨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使用滴定管精确地量取指定体积的试剂。

2. 确定滴定前找到试剂的适量取样点,并装入滴定瓶中。

3. 酸溶液的滴定:a. 用滴定瓶从底部滴加盐酸到溶液中,同时轻轻摇动容器,使试剂均匀混合;b. 滴加过程中,每滴1-2滴,摇动的幅度适度,注意加滴速度;c. 当滴定剂滴加到一定程度时,即滴定终点。

4. 确定滴定终点的判定:a. 通过颜色变化来判定滴定终点,使用酸碱指示剂;b. 一般滴定终点为溶液中颜色的明显改变。

5. 滴定计算:a. 根据滴定初始值和体积计算出滴定的一定的体积;b. 根据滴定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计算含量。

四、注意事项:1. 滴定过程中要保持试剂均匀混合,发现溶液不均匀时,应加以调节。

2. 滴定定量时要用干燥的试剂,并精确地读数。

3. 滴定终点的判定要准确,避免过滴和欠滴的情况。

教案二:制备氢氧化钠的实验方案一、实验目的:1. 学习氢氧化钠的制备方法;2. 了解氧化反应的特点;3. 掌握实际应用中氢氧化钠制备的方法及技巧。

二、实验器材与试剂:1. 实验器材:量筒、容量瓶、玻璃棒等;2. 试剂:氧化铝、金属钠、水等。

三、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a. 清洗实验器材,保持清洁;b. 准备容量瓶并标定,使其准确度为0.01mol/L。

2. 氧化铝的制备:a. 称取一定质量铝粉放入坩埚中,并在热板上加热燃烧一段时间,得到氧化铝;b. 冷却后,将氧化铝转移到密封瓶中。

3. 氢氧化钠的制备:a. 在准备好的容量瓶中加入一定体积的水,注入一定质量的氧化铝,摇晃溶解;b. 当溶液温度降低到室温时,过滤溶液,得到氢氧化钠溶液。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7篇】作为一位不辞艰辛的人民教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教案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那么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作者精心整理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初步学会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2.练习连接仪器的基本操作。

过程与方法能够根据反应物的状态和反应条件,选择制备气体的发生装置,根据生成物的性质选择收集气体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明确反应原理、确定反应装置、实验步骤,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和探究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二、教学重点实验室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方法和原理三、教学难点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选择和实验操作。

四、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铁架台、大试管、带导管的胶塞、酒精灯、水槽、集气瓶、火柴高锰酸钾药匙棉花五、教学过程新课导入9月20日天舟三号载物飞船发射升空,你知道发船发射用的助燃剂一般用的是什么吗?空气行不行?而纯净的氧气又是如何制得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制取氧气。

合作探究(一)自主学习请同学们阅读黑板上的资料卡片,总结归纳出工业上制取氧气的方法。

(二)实验探究1.实验室制取气体的装置探究(1)发生装置A固固加热型 B固液常温型(2)收集装置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a排空气法:向下排空气法:收集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b排水集气法:收集不易溶于水且不与水反应的气体2.高锰酸钾制取氧气(1)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2)实验装置:发生装置:固固加热型收集装置:排水法(3)实验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4)实验现象:a导管口有气泡产生,集气瓶中的水逐渐减少,产生无色气体。

b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5)实验注意事项:A检查装置气密性b试管口要略向下倾斜c导管伸入试管内要稍微露出橡皮塞d试管口塞一团棉花e收集气体要等到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f实验结束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六、小结经过这节课的学习,你获得了哪些知识?七、课堂小测八、拓展板书设计:制取氧气一、工业制氧气:分离液态空气法(物理变化)富氧膜法二、实验室制取氧气原理: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步骤:查装定点收离熄化学教学论实验氧气制备教案篇2(第一课时)教材分析《制取氧气》课题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九年级)第二单元课题 3 的内容。

化学实验教案全

化学实验教案全

实验名称1: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目的:1、培养观察和描述的能力。

2、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实验器材:蜡烛、小木条、烧杯2个、澄清石灰水实验步骤:1、点燃前,观察蜡烛的颜色、状态、形状和硬度;观察把蜡烛投入水中的情况。

2、燃着时,火焰分几层,用小木条比较火焰不同部分温度的高低,用烧杯推测燃烧后的生成物。

3、燃灭后,用火柴去点白烟,蜡烛能否重新燃烧。

实验现象:1、蜡烛是乳白色,柱状固体、无味,能被轻易切成处,放于水中飘浮于水面上。

2、火焰分为三层。

小木条上外焰接触的部分被烧焦得最厉害,干燥的烧杯内壁有水珠,涂有石灰水的烧杯变浑浊。

3、白烟能被点燃。

分析及结论:1、蜡烛难溶于水、质软。

2、外焰温度最高,蜡烛燃烧有水和CO2生成。

3、吹灭蜡烛后的白烟是可燃物。

实验名称2:对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的探究实验目的:探究人体吸入的空气和呼出的气体有何不同实验器材:水槽、集气瓶4个、玻璃片4块、滴管、石灰水、饮料管、小木条实验步骤:1、用吹气排水法收集两瓶呼出的气体。

2、收集两瓶空气。

3、在1瓶空气和1瓶呼出气中滴入石灰水、振荡。

4、将燃着的木条分别插入空气和呼出气中。

5、对着干燥的玻璃片呼气。

实验现象:1、滴入石灰水后,充满呼出气的集气瓶更浑浊一些;2、插入呼出气中的木条立即熄灭,插入空气中的木条正常燃烧过了一会儿才熄灭;3、呼气后干燥的玻璃片上有较多的水珠。

分析及结论:人体呼出的气体中有CO2含量较高,吸入的空气中O2含量较高,呼出气中H2O含量较高。

实验名称3: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实验目的:熟练掌握药品的取用,给物质的加热,仪器洗涤的操作实验器材:镊子、药匙、试管、量筒、滴管、酒精灯、试管夹、试管刷、锌粒、盐酸、碳酸纳粉末、氢氧化钠溶液、硫酸铜溶液实验步骤:一、药品的取用1、用镊子夹取了粒锌放入试管中,并将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2、取少量碳酸钠粉末放入试管中,并半试管放在试管架上。

3、量取2ml盐酸加入到试管2中,往试管一中滴加盐酸。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

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精选7篇)作为一名老师,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是备课向课堂教学转化的关节点。

写教案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下面是由给大家带来的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人教版初中化学实验教案(篇1)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一、教材分析:可采用对比的方法,说明化学方程式与热化学方程式的联系与区别,使学生理解书写热化学方程式时,为什么要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H的“+”与“-”以及为什么各物质前的化学计量数可以用分数等,使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

重视对学生分析推理能力的培养以及热化学方程式书写技能的训练,注意热化学方程式书写的规范化。

二、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热化学方程式的意义并能正确书写热化学方程式2、能力目标:通过讨论、分析、对比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主动探究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尊重科学、严谨求学、勤于思考的态度,树立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唯物主义观点三、教学重点难点: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四、学情分析:热化学方程式是学习热化学的重要工具,教材从化学方程式只能表明反应物分子转化为生成物分子时原子重新组合的情况,而不能表明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这个局限入手,说明介绍热化学方程式的必要性及热化学方程式的定义,重点介绍了书写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化学方程式与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化学键知识联系紧密,通过学习,要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掌握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技能。

五、教学方法:对比、归纳、总结等方法六、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预习课本上相关的知识,完成课前预习学案。

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实物投影仪,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

七、课时安排:1课时八、教学过程(一)检查预习,了解学生对已有知识的掌握程度及存在的困惑。

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是教学具有针对性。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大全初中
实验名称:彩色火焰
实验目的:通过观察不同金属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了解金属的燃烧特性。

实验材料:烧杯、酒精灯、镊子、盐酸、氢氧化钠、锌粉、铝箔、盐、硼酸等金属或金属化合物。

实验步骤:
1. 将烧杯放在桌子上,倒入少量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制备出氢氧化钠酸性溶液。

2. 分别取一根镊子夹一小块锌粉和铝箔,在氢氧化钠酸性溶液中进行清洗。

3. 将清洗干净的锌粉或铝箔放在镊子上,点燃酒精灯。

4. 将锌粉或铝箔在酒精灯火焰中燃烧,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

5. 重复以上步骤,添加少量盐或硼酸等金属化合物,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实验原理:金属在燃烧时会释放出特定的颜色,这是由金属原子在激发态的电子跃迁引起的。

不同金属原子的电子跃迁能量不同,所以产生的颜色也不同。

安全注意事项:
1. 实验过程中要小心操作,避免发生意外。

2. 学生必须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实验。

3. 实验结束后,要彻底清洁实验器材。

拓展实验:
1. 将不同种类的金属或金属化合物放在火焰中燃烧,比较它们产生的火焰颜色。

2. 利用火焰颜色进行金属成分鉴定实验。

3. 分析金属原子的电子结构,探讨火焰颜色变化的原因。

以上是趣味化学实验教案,希望能给您带来一些灵感,欢迎尝试和创新。

祝实验成功!。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15篇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⑴了解几种碳的性质和用途。

⑵了解金刚石、石墨、C60的微观结构。

⑶掌握单质碳的化学性质2.能力目标:学生辨别解决问题的能力;认识到同一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的物质,初步认识物质组成的多样性。

3.情感目标:通过物质的结构影响其性质,性质又决定用途,增强学生对事物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认识。

教学重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单质碳的化学性质教学方法:演示实验法、讨论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前面我们学习的不同元素可以组成物质,不同元素可以组成不同物质,那么同几种元素是可以组成不同物质吗?同学们请讨论一下并将其结果汇报好吗?(二)讲授新课:一、碳的单质]⑴金刚石:⑵石墨:⑶C60观看科利华软件(1)上述三种单质有哪些物理性质?(2)它们的性质和用途之间有什么关系?二、碳的化学性质:用墨(用碳黑制成)书写或绘制的字画能保存很长时间而不变色,木桩埋在地下之前,常要把埋入地下的一部分的表面稍稍烤焦?)1、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1)冬天生煤炉能引起煤气中毒,为什么?(2)氧气的有哪些化学性质?2、碳跟氧气的反应可燃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碳完全燃烧:碳不完全燃烧:木炭与氧化铜的反应。

(1)观察实验现象,(2)共同分析反应原理,(3)板演方程式。

3、碳跟—某些氧化物的反应——还原性(1)反应现象:(2)反应方程式:这个反应的特点:在这个反应中,氧化铜(含氧化合物)失去氧而变成单质铜;木炭得到氧化铜中的氧而使氧化铜还原为铜,导出:a.还原反应,b.氧化反应c.木炭具有还原性木炭的还原性在冶金工业上的应用(三)课堂练习:(四)小结:(师生共同完成)(五)布置作业:书P109习题1-6课后记:本节内容简单,学生比较容易掌握。

初中化学实验课教案精选篇2一、指导思想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本节我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利用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7篇初中化学实验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金属材料等具体事例,认识金属材料与人类生活和社会发展的密切关系;(2)了解常见金属的物理性质,知道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但还需要考虑其他因素,如价格、资源、回收等;(3)认识合金,知道生铁和钢等重要的合金,以及合金比纯金属具有更广泛的用途。

过程与方法:(1)学习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

(2)学习运用比较、分析、归纳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观点,逐步形成合理使用物质的观念。

(3)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金属材料的物理性质。

(2)物质性质与用途的关系。

教学难点:能正确区别物质的变化。

教学工具投影仪、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金属制品的挂图(如飞机、坦克、轮船等)、铁架台(带铁圈)、铁片、酒精灯、绿豆粒大小的焊锡、锡、铅、火柴等教学过程学习情景展示金属制品(如曲别针、铝箔、铜丝、水龙头等)和金属制品的图片(如飞机、坦克、轮船等)。

介绍:以上这些实物或图片中的物质都是由金属材料制成的.。

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以及它们的合金。

设问:看到这些实物或图片,你想到了什么?学生发表感想]如:1.想到金属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

2.感到金属在各个领域都有广泛的用途。

3.想要知道它们是由什么金属制成的。

4.想知道制造不同的东西根据什么选用金属。

[新课引入]通过大家刚才的发言,可以看出大家对金属材料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的认识,而且也对它们很感兴趣,当然也有很多疑问。

本单元我们就来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

初中化学实验教案2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一些常见金属如铁、铝、铜等的矿物,了解从铁矿石中将铁还原出来的方法。

(2)会根据化学方程式对含有某些杂质的反应物或生成物进行有关计算。

化学实验课教案模版四篇

化学实验课教案模版四篇

化学实验课教案模版四篇第1篇:生物化学实验课授课教案《生物化学实验》教案蛋白质的呈色反应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构成蛋白质的基本成分及主要连接方式;2.呈色反应的基本原理;教学内容纲要1 凡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肽键的物质,在碱性溶液中双缩脲与铜离子作用生成紫红色化合物2 肽键的数目不同,产生双缩脲反应的颜色也不完全相同,在淡红色与紫红色之间3 一切蛋白质都有双缩脲反应4凡含有游离a-氨基酸的蛋白质,胨,多肽及氨基酸(脯氨酸及羟脯氨酸除外)均可在中性溶液中与茚三酮共热呈现兰紫色反应,即茚三酮反应思考题:举例几种代表性的蛋白质呈色反应?主要参考书: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20XX赵永芳《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XX 实验学时:学时1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蛋白质的变性、沉淀、凝固教学目的和要求1.了解观察各种理化因素对蛋白质性质的影响2.分析和掌握变性、沉淀、凝固之间的联系和差别。

教学内容纲要1.重金属盐类(铅、铜、银、汞等盐类)可与蛋白质的游离羟基生成不溶的蛋白盐沉.2.蛋白质溶液加热,增多分子碰撞,当分子动能达到凝固温度临界值时,其冲动力使键断裂破坏分子内部立体构型,而失去天然蛋白质的性质,溶解度减小,而形成不可逆的沉淀3.蛋白质水溶液中加酒精至相当浓度时,酒精使蛋白质胶体粒子脱水,从而降低蛋白质在溶液中的稳定性,而产生沉淀,若迅速加水,稀释减低酒精浓度,沉淀可复溶。

但如酒精接触时间过长,引起蛋白质变性,则沉淀不能复溶。

思考题:蛋白质变性的主要原因有哪些?主要参考书:陈毓荃《生物化学实验方法和技术》,科学出版社,20XX赵永芳《生物化学技术原理及应用》(第三版),科学出版社,20XX 实验学时:学时2 《生物化学实验》教案蛋白质的两性反应和等电点的测定教学目的和要求1.学习了解蛋白质两性解离性质。

2.掌握测定蛋白质等电点的方法。

教学内容纲要1 蛋白质由氨基酸组成,虽然大多数的氨基与羧基以肽键结合,但总有一定数量自由的氨基和羧基,以及酚基、巯基、咪唑基等酸碱基团,因此蛋白质和氨基酸一样是两性解离电质。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精选5篇)为大家整理的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如果大家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

九年级化学实验教案【篇1】教学目标⒈知识与技能:⑴知道化石燃料是人类重要的自然资源,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同时,知道石油炼制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

⑵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⒉过程与方法:通过一些探究活动,进一步认识与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化石燃料的不可再生性,认识合理开采和节约使用化石燃料的重要性,及注意环保问题。

教学重难点⒈煤、石油、天然气三大化石燃料⒉化学变化中能量的变化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教学过程引入课题播放生活中的图片,设问:1、家庭中炒菜、做饭、洗浴等使用什么燃料?2、汽车、轮船、飞机、拖拉机等使用什么燃料?3、炼钢厂、热点厂等常使用什么燃料?(配以多媒体播放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 边看边联系已有生活经验,思考:柴、煤、煤气。

汽油、柴油。

煤阅读教材,观看录像,回答问题。

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由古代生物的遗骸经一系列复杂变化而形成的。

使学生联系生活,关心生活从已有的经验入手,引出新知识,强调在学习中要注意新、旧知识的联系。

让学生了解生活,了解社会,知道燃料的`种类、化石燃料的形成过程和用途。

知识拓展1、煤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2、煤分解的产物有哪些?3、煤分解这个过程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播放录像:煤的用途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混合物2、焦碳、煤焦油、煤气3、化学变化,因为反应前是碳,反应后生成新物质:焦碳、煤焦油、煤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思维1、石油可以直接用作燃料吗?为什么不把石油直接用作燃料?2、石油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为什么?3、石油是根据什么原理进行炼制的?播放录像:石油的用途介绍石油的用途。

学生带着问题观看录像学生讨论并回答问题:1、不可以,因为这样会浪费资源,不经济,不科学,应该综合利用。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 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

九年级化学教案化学实验基本操作9篇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1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2.结合实物,讲述一些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注意事项:⑴试管⑵试管夹⑶玻璃棒⑷酒精灯⑸胶头滴管与滴瓶⑹铁架台⑺烧杯⑻量筒⑼集气瓶⑽漏斗⑾长颈漏斗⑿锥形瓶⒀蒸发皿⒁导气管⒂其它仪器三、简要进行课堂小结。

四、巩固练习:对照课本图3、图4,说出这两个实验中所用到的各种仪器的名称。

第二课时课题:药品的取用教学目标:1.了解取用药品的注意事项, 学会正确取用药品的基本操作.2.培养学生认真、细致的良好习惯。

3.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重点:固体药品与液体药品的取用方法难点:滴管的使用方法。

教学方法:讲解、实验实验准备:固体药品、液体药品、药匙、镊子、小纸槽、滴瓶、胶头滴管、教学过程:一.教师授新:(一)药品的取用:1. 讲解要注意的事项;三不原则;节约药品原则;用剩药品的处理方法。

2. 操作原理(教师边讲解边演示):取用粉末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块状固体的正确方法;取用液体药品的正确方法;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液体的正确方法;[1][2][3][4]下一页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2教学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基本要求,认识化学实验的常用仪器。

2.激发学生严肃认真科学的态度.重点:常用化学仪器的名称、用途难点:常用化学仪器的使用注意事项。

教学方法:讲述、演示。

实验准备:各种常用化学仪器教学过程:一.导入:以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基础自然学科为题,导入新课。

二.授新课:1.结合课本P191内容,讲解、强调化学学生实验的要求。

化学教学教案(最新10篇)

化学教学教案(最新10篇)

化学教学教案(最新10篇)化学教学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水的组成。

(2)知道氢气的有关性质,能说出氢气验纯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根据实验现象进行推理、分析、判断。

从水的电解的实验探究中,学会对实验现象的分析,进一步得出结论。

在合作与讨论中,学会主动与他人合作交流、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过程和方法,培养勤于思考、勇于创新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电解水的实验。

教学难点:通过电解水的实验归纳、分析得出水的组成教学准备:直流电源、水电解器、电解用水、火柴、木条、酒精灯等。

教学过程:一、设置情境,激趣引课由海水燃烧的故事引课。

二、探究新知:(一)水的生成1、学生自学课本:完成表格学生自学后,得出氢气的物理性质:色、味、态、密度、溶解性。

教师小结:上面表格中主要体现的是氢气的物理性质,那么氢气还有什么化学性质呢?学生回答:氢气具有可燃性。

教师强调:纯净的氢气可以安静的燃烧,不纯的氢气燃烧时可能发生爆炸。

如何检验氢气的纯度呢,请同学们认真观察演示实验。

2、演示实验:氢气的验纯方法及氢气的燃烧实验。

教师总结:氢气的验纯方法。

检验氢气纯度的操作:氢气燃烧实验:学生观察演示实验中的实验现象。

描述氢气燃烧的实验现象。

氢气燃烧的现象:(1)产生淡蓝色火焰(2)放出热量(3)有水滴产生思考:a. 上述实验中有无新物质生成?发生了什么变化b. 上述实验中有什么物质生成?属于什么反应类型?点燃C 写出文字表达式:教师:我们知道氢气在空气或氧气里燃烧能生成水之后,就会思考水在一定的条件下会不会分解呢?下面我们就通过实验来试一试。

(二)、水的分解。

演示实验,教师接通直流电源,演示水的分解实验。

同时观看水电解的录像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在实验的过程中,介绍水电解器,并强调:(1)是直流电源。

(2)水中可加适量的硫酸钠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以增强水的导电性。

指导学生观察并记录两个电极附近和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

化学教学教案(优秀7篇)初中化学优秀教学设计:燃烧和灭火课题:燃烧和灭火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燃烧的条件,认识探究问题的方法2、认识对比实验在化学学习中的作用3、体会运用归纳、概括等方法对信息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化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对化学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2、增强日常生活中防范灾害的。

意识,并注意采取安全措施教学重点:1、认识燃烧的条件2、认识灭火的原理教学方法:实验探究、小组讨论课前准备:大烧杯镊子药匙试管胶塞红磷白磷热水学教学案课题名称:第一单元化学改变了世界第一节奇妙的化学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感受化学在促进社会发展和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的重要作用,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2.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激发对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提高学习化学的兴趣。

3.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5.认识化学的两面性,初步树立绿色化学观。

重点、难点:1.认识物理变化、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2.知道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粒子构成的,初步形成物质构成的微粒观。

3.初步树立为民族振兴、为社会进步学习的志向。

教学过程(91aixue.c):[创设情景]在我们正式学习化学课前,请同学们谈谈你在生活中所感知的与化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

[学生活动]交流生活中对化学的感知。

一、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提出问题]化学给我们带来了什么?[学生学习]天然材料和人工制造材料。

[学生活动]设想来到与世隔绝的荒岛,没有了化学制品,你的生活会是什么样子?二、观察化学变化[阅读分析]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定义。

[活动天地]观察化学变化的现象。

引导观察现象,认识仪器,准确地记录并记忆实验现象。

部分环节由学生参与完成,活跃课堂气氛。

总结以下几点:1.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化学实验教案
通榆县新发学校
教案学部:中学部
学科:化学
任课教师:马志强
授课班级:九年一班
授课年度:2016-2017学年度第二学期
通榆县新发学校教导处制
教案编写说明
一、编写原则
1.教案编写要依据课程标准和教材,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精心设计。

一般要符合以下要求:(1)明确地制订教学目标,具体规定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2)合理组织教材,突出重点,解决难点,便于学生理解并掌握系统的知识。

(3)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面向大多数学生,同时注意培养优秀学生和提高后进生,使全体学生得到发展。

2.教师应在学期提前备出一周课,平时提前备出两节课,并在每次授课时携带教案授课。

二、编写说明
1.“授课时间”、“章节名称”必须填写。

2. “教学目标”:依照课程标准要求,本课程学生应掌握、熟悉、了解的要点。

3. “教学重点”是依据教学目标,在对教材进行科学分析的基础上而确定的最基本、最核心的教学内容,一般是一门学科所阐述的最重要的原理、规律,是学科思想或学科特色的集中体现。

它的突破是一节课必须要达到的目标,也是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

4. “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

难点不一定是重点,也有些内容既是难点又是重点。

5.“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为了实现共同的教学目标,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运用的方式与手段,包括讲授法、现场演示法、讨论法、练习法、案例分析法等。

6.“课程资源准备”:包括教具准备、多媒体或电子教案准备、教学参考资料等内容。

7.“教学设计”:主要包括本次授课的主要教学内容(板书设计)、时间分配、教学模式(如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等设计内容。

通榆县新发学校
教案
授课时间年月日星期第节课章节名称金属的物理性质和某些化学性质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巩固和加深对金属性质的认识。

(2)培养学生实验设计能力。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认识金属的性质,初步学会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并用文字和化学语言表达有关信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发展学生敢于质疑、勤于动手的科学精神,激发求知欲和探究激情,感受科学探究对知识构建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1)金属的物理性质
(2)金属的化学性质及活动性强弱探究。

教学难点金属活动性强弱的探究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
课程资源
准备
ppt
教学设计二次备课三次备课教学准备:试管、试管架、酒精灯、坩埚钳、
电池、导线、小灯泡、
火柴、镁条、锌粒、铝片、铁片、铁粉、铜片、
黄铜片、铁丝、铜丝、稀盐酸、稀硫酸、硫酸
铜溶液、硝酸银溶液。

教学过程:
一、金属的物理性质
提起金属,同学们都不会感觉陌生。

我们家
中的日常生活用品,如锅、水壶、菜刀等,他们都是用金属材料制成的。

下面我为大家提供一些材料,请同学们仔细观察,完成以下实验。

(1)观察并描述镁、铝、铁、铜的颜色和光泽。

(2)采取相互刻画的方法,比较铜片和铝片、铜片和黄铜片的硬度。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证明金属具有导电性。

根据实验可知,金属的物理性质有。

教师引导学生根据生活常识总结金属的其他物理性质:延展性、导热性。

二、金属的化学性质
(1)用坩埚钳夹取一块铜片,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观察铜片表面的变化。

请学生写出化学方程式。

(2)向4支试管中分别放入少量镁条、铝片、锌粒、铜片,然后分别加入稀盐酸(或稀硫酸),观察现象。

如果有气体生成,判断生成的气体是什么。

反应物反应现象
稀硫酸或盐镁铝锌铜

注:1、稀盐酸、稀硫酸具有腐蚀性,教师要强调实验的安全性。

2、加入酸的体积约为试管的1/4,注意从侧面观察现象并做好记录,用拇指按住镁条与盐酸反应的试管管口10秒左右,松开拇指,用燃着的小木条放在试管口,观察现象。

请学生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请你设计并进行实验,比较铁、铜、银的金属活动性强弱。

实验步骤现象
教师指导学生设计实验并进行实验。

学生上台板写化学方程式。

思考:铁是银白色金属。

在上述实验中,你观察到的铁片和铁粉是什么颜色的?你有什么问题?查阅资料,与同学交流。

小结:请同学们谈谈本节课的收获,还有何疑惑。

布置作业:完成本次实验报告
教学
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