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合集下载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与实践摘要:数学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但是每个人都有相应的学习能力差异。

孔子是世界上最早实行因材施教理念的教育学家。

清代学者郑观应在《盛世危言》中言:“分门别类;因材施教。

”高中数学作业是一种非常有效地提高学生课后学习能力的方式。

所以高中数学作业对应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而进行相应合适的作业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自己合适的学习效率,也大大的提高了他们对学习高中数学的积极性,最后成绩的提高自然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1、数学作业完成现状1.1布置的作业采取一刀切的形式很多采取对所有不同数学能力的学生布置一样的数学作业,不同的情况下,数学作业的难度也不一样。

如果数学作业处于简单基础的水平,那么对于数学能力强的同学来说,对他们而言做题就比较简单,看起来如鱼得水,但是往往也没有实质性地提高和锻炼升华他们的数学解题能力。

同样的道理,如果数学作业处于难度比较大的水平,那么对于数学能力比较薄弱的同学来说,他们的基础还没有打稳扎实,就来做难度高的题,这无异于对他们来说是一种折磨,也无法真正的及时提高到他们对数学的自信心和学习的积极性。

可见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急迫性和必要性。

1.2完成时间不同。

一般来说,布置的数学作业难度不会很大,最多处于中等偏难的程度,是适合中等数学能力基础的学生的,但是这样的作业设计覆盖不全面不精准,没有针对性,也照顾不到所有同学的作业需求,而数学能力上层的学生和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两类同学对于这种中等程度的作业的完成情况所用的时间差异很大,数学能力较强的学生可能从看到题目到阅读题目结束只用花一两分钟就能胸有成竹,了然于胸知道解法,然后就这么顺其自然的完成题目,做一道题也就只需要几分钟时间而已。

但是对于数学能力较差的学生,他们可能不自己去寻找资料,不自己去上网搜索相关的知识点或者是请教老师或者同学,仅凭他们自己做题,可能花的时间会到一个小时左右,这也给他们完成其他作业的时间打了折扣,同时可能也会大大的打击他们的自信心,消磨他们的学习兴趣。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随着教育领域的不断发展,教学模式也在不断改革与完善。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正是针对学生的学习差异和学习需求,为了提高教学效果而提出的一种新型作业设计模式。

分层设计,即将学生根据不同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分成不同的层次,并针对每个层次的学生提供相应的作业内容和难度。

这种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习效果,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教学模式。

分层设计的课后作业可以分成三个层次:基础练习层、进阶训练层、拓展挑战层。

首先是基础练习层。

对于学习基础薄弱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些简单而基础的练习题,帮助他们夯实基础知识,增强信心。

这些练习题可以是一些简单的应用题,也可以是一些基本的计算练习,主要是针对基础知识的巩固和提升。

最后是拓展挑战层。

对于学习较为优秀的学生,需要提供一些具有较高难度并且富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帮助他们拓展知识,挑战自我。

这些练习题可以是一些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也可以是一些需要一定逻辑推理和思维拓展的综合性练习,主要是针对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的提升。

通过以上的分层设计,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来说,提供简单的练习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巩固基础知识,增强信心;对于学习扎实的学生来说,提供一定难度的练习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提高解题能力,增加学习兴趣;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来说,提供具有挑战性的练习题,可以让他们更好地拓展知识,激发学习潜能。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水平,合理安排课后作业,将分层设计的理念贯穿于教学之中。

通过不同层次的作业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除了教师的作业设计,还需要学生和家长的配合。

学生需要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时间,完成相应层次的作业内容。

家长可以适当引导和督促学生完成作业,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教案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教案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教案一、教学目标:1. 复习和强化高中数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点;2. 提高学生解题能力和应用数学知识的能力;3. 培养学生分层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根据学生的数学水平和能力分层设计作业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应用题的练习与解析等内容。

三、教学方法:1. 分层设置作业内容,根据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在解题过程中相互讨论和交流,共同提高;3. 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互助学习活动,促进学生之间的学习合作和交流。

四、教学步骤:1. 将学生按照不同的能力水平和学习状况分为不同层次,例如基础班、提高班和拓展班;2. 每周设计相应难度的作业内容,包括基础知识的巩固与拓展、应用题的练习和解答等;3. 每周集中时间对学生完成的作业进行批改和评价,及时反馈学生学习情况和成绩;4. 定期组织小组讨论和合作学习活动,加强学生之间的互助和交流,提高学习效果。

五、评价方式:1. 根据学生完成的作业和课堂表现,定期给予评价和反馈;2. 根据学生的成绩和进步情况,及时调整分层设置和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果;3. 定期组织考试和测验,检验学生的学习水平和掌握情况。

六、教学反馈:1. 教师定期与学生和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2. 教师定期举办家长会和学生座谈会,促进家校之间的联络和合作,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

通过以上分层作业教学方案,不仅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不同能力和水平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共同进步,为学生的整体发展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

课程设置不断优化,教学内容更加贴近生活和实际应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而在这样的实施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也显得尤为重要。

分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质量。

一、分层设计的意义1. 个性化学习分层设计可以帮助老师更好地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水平,根据学生的实际能力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设置。

这样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学习任务,避免了学习难度过大或者过小的情况。

2. 提高学生学习兴趣通过分层设计,可以让学生在合适的学习范围内进行学习,避免了学习过于简单或者过于困难的情况。

这样可以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增加他们的学习动力。

3.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分层设计可以让学生在适当的学习任务下进行学习,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作业任务,以此提高他们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1. 教学目标确定分层设计的首要原则是教学目标的确定。

在进行分层设计时,首先要明确教学目标是什么,这样才能更好地进行分层设置,并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达到教学目标。

2. 学生水平分析分层设计需要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水平分析,包括数学基础、学习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

只有了解了学生的实际情况,才能更好地进行分层设计。

3. 差异化设置分层设计要求设置差异化的作业任务,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差异化设置,让每个学生都得到适合自己的作业任务。

4. 监测和反馈分层设计需要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监测和反馈,及时调整分层设置,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得到良好的学习效果。

1. 初步分层教师要通过平时的课堂观察和学生的平时表现,对学生进行初步分层。

可以将学生分为基础较差、基础一般和基础良好的三个层次。

2. 作业设置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需要对每个层次的学生设置不同的作业任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高中数学课程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重要阶段,对于数学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课程难度和深度也有了一定的提升,如何设计合理的课后作业,更好地辅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成为了老师们面临的一项挑战。

为了更好地帮助学生提高数学水平,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成为了一种有效的方式。

这种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学习特点,有针对性地布置课后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中得到挑战和提高。

下面将结合高中数学课程的特点,对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详细的阐述。

一、分层设计的原则1. 考虑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特点分层设计的关键在于考虑学生的水平和学习特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中得到提高。

2. 突出基础能力的训练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需要突出基础能力的训练,即在各个难度层次的作业中都要包含一定比例的基础能力训练题目,帮助学生夯实数学基础。

3. 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分层设计的作业还要注重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不仅仅是题目的难度不同,更要通过题目的设计和内容的结构,激发学生的思维,锻炼他们的推理能力和创新思维。

4. 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分层设计的作业还要鼓励学生的自主学习,让学生能够在适合自己水平的作业中找到乐趣,保持学习的积极性,从而提高学习效果。

二、分层设计的具体实施1. 基础层次基础层次的课后作业以巩固和提高学生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为主要目的。

可以涉及到基本的数学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方程的解法等内容。

这些内容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需要反复练习和巩固,因此在基础层次的作业中应该有一定比例的这类题目。

3. 拓展层次拓展层次的课后作业是对学生知识的一个更深层次的挑战和提高。

这类作业可以包括一些较为复杂的数学问题,例如利用代数方法解决几何问题、运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等。

这些题目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是为了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学习需求,进行个性化的作业布置,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

分层设计的具体实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根据课程内容设置不同难度的作业题目。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程的内容通常包括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拓展应用三个层次。

在设置课后作业的时候,可以根据这三个层次的内容,分别布置不同难度的题目。

对于基础知识,可以设计一些简单的选择题和填空题;对于基本技能,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运用公式和定理的计算题;对于拓展应用,可以设计一些需要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题目。

二、根据学生的水平设置不同要求的作业。

学生的数学水平有高有低,有的学生需要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有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技能但需要提高解题策略和思维能力。

在分层设计中,可以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设置不同要求的作业。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本的题目,要求他们能够熟练掌握基础知识;对于已经掌握基本技能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需要运用思维和方法解题的题目,要求他们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三、引入拓展性的作业内容。

为了培养学生的综合思维和创新能力,在分层设计中可以引入拓展性的作业内容。

这些拓展性作业可以是一些开放性的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和探索。

还可以引导学生选择一些与课程内容相关的研究性学习或实践性课题,鼓励他们动手实践和深入探究,培养科学研究和创新意识。

四、注重作业的设计和反馈。

在分层设计中,作业的设计要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和启发性。

作业题目要清晰明确,具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性,并能引导学生巩固和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

在作业的批改和反馈上,要及时给学生指出错误和不足,并引导他们进行自我纠正和提高。

对于一些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提供一些额外的辅导和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所学内容。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高中数学作业分层是指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能力和兴趣等因素,将同一门课程的作业分为不同层次,供学生自主选择和完成。

其目的是既能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需求,又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一、作业应有选择的余地高中数学作业应有一定的选择性。

具体而言,就是在一些基础题目的基础上,增加难度较大的运用类题目,以及可选择但有挑战性的课外拓展作业。

这样,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自己适应水平的范围内自由选择题目练习,避免了对有困难的学生的太大压力,也对有兴趣的学生有了足够的发挥空间。

二、注意差异化教学高中数学作业的分层,是要在差异化教学的基础上进行的。

这样,就可以满足不同学生在学习阶段和兴趣方面的不同需求,充分考虑学生的差异性,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能力和兴趣完成作业,有效提升学习效果。

三、注重兴趣引导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关键是兴趣引导。

数学是一门需要不断思考和探索的科学,在学生缺乏兴趣的情况下,完成作业就显得十分枯燥和无聊。

因此,数学教师需要从学生的兴趣角度来设计作业。

如通过一些有趣的题目、游戏等,引导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主动性。

四、合理安排时间和难度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要合理安排时间和难度。

在时间上,应根据作业的难易程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调整,避免让学生在完成作业时出现太大的时间压力。

在难度上,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基础水平,科学地设置作业,避免过于简单或过于复杂的题目,使学生具有挑战性。

五、鼓励自主、合作完成任务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还应鼓励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让学生享受学习的快乐,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

此外,数学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需求和能力,鼓励学生进行合作完成作业,通过交流合作,促进学生之间的相互帮助和学习,让学生在合作中实现共同进步。

总之,高中数学作业分层重在针对学生差异化教学,注重兴趣引导,注意安排时间和难度,鼓励自主与合作完成任务等方面进行设计,目的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推动学生全面发展。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

关于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思考与实践研究引言一、分层作业的意义和作用高中数学是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它不仅涉及到数理逻辑和推理能力,还包括数学基本概念和解题方法。

设计合理的数学作业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至关重要。

分层作业的意义和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照顾学生不同的学习水平和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地会遇到学生学习水平不同的情况。

有的学生对数学的理解和应用能力较强,而有的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困难。

通过分层作业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能力,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2.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和解决问题能力。

分层作业的设计,可以让学生在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根据自己的能力和需求选择适合自己的题目进行练习。

这样一来,学生可以更好地发挥自己的学习特点,提升自己的学习动力和解决问题能力。

3.促进学生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能力。

在进行分层作业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能力进行合作学习和交流,相互讨论和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良好合作关系,培养他们的交流能力和团队意识。

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的设计原则在进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时,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以确保作业设计的有效性和实用性。

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关注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

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需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特点和需求,了解他们的学习水平和学习能力,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设置不同难度的题目,以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2.注重题目的连续性和递进性。

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需要注意题目的连续性和递进性,确保作业中的每一个题目都是在前一个题目的基础上进行拓展和延伸的。

这样一来,既可以巩固学生的基础知识,又可以逐步提升他们的思维能力。

4.注重作业的反馈和辅导。

在进行分层作业设计时,需要注重作业的反馈和辅导,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效果,向学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建议,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解决数学问题。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思考

新课程背景下对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策略思考高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是根据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和学习目标的需求,将作业内容划分为不同层次的任务,使得每个学生都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进行学习和完成作业。

在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高中数学作业的分层设计需要关注以下几个策略:1.建立学生的数学素养基础。

在高中数学教学的初期,可以通过对基础知识点的复习和讲解,加强学生对数学概念和公式的理解和掌握。

作业设计可以围绕着基础知识进行,通过课堂练习和作业内容要求,帮助学生夯实基础知识,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2.注重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的教学目标不仅仅是为了学生的应试需求,更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作业设计中可以适当增加一些拓展性的问题,鼓励学生进行探究和思考,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进行分层设计。

每个学生的数学能力水平是不同的,有些学生可能已经具备一定的数学才能,而有些学生则相对较弱。

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可以将作业内容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提供不同难度和深度的问题。

对于具有较强数学能力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拔高的问题,提供更高层次的挑战。

对于较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性的训练,帮助他们温故知新,逐步提升能力。

4.鼓励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数学作业的设计不仅可以是个人的学习和思考,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和交流讨论。

通过分组合作完成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他们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的理解和思考能力。

5.及时反馈和评价。

对学生的作业及时给予反馈和评价,是作业设计的重要环节。

及时的反馈可以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提高学习效果。

评价不仅仅是单纯的给出分数,还可以根据学生的表现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力。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分析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的策略分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数统计、格式要求等等。

高中数学作业的布置对学生的学习有着重要的影响。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教师们在布置作业时也逐渐意识到了分层布置作业的重要性。

传统的作业布置模式往往是一刀切的方式,没有考虑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和学习水平的不同。

随着教育理念的更新和研究的深入,分层布置作业逐渐受到重视。

研究表明,分层布置作业能够更好地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积极性。

通过有针对性地布置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在不同层次上得到有效的学习和提升。

分层布置作业能够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习难度不匹配的问题,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兴趣。

研究如何科学有效地进行高中数学作业分层布置成为了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采取分层布置作业的策略,并分析其对学生学习成绩和学习动机的影响。

通过研究分层布置作业的具体原因、策略、实施方法、效果评估以及优劣势,来总结分层布置作业在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和促进学习动力方面的重要性。

通过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提出建议,为高中数学教师和学生提供更有效的教学和学习方法。

研究目的不仅在于理论层面上对分层布置作业进行深入探讨,更重要的是为实际教学提供借鉴和指导,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工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水平。

通过研究分层布置作业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可以更全面地理解分层布置作业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为提升教育教学质量提供借鉴和参考。

1.3 研究意义研究意义是指研究的重要性和价值所在。

在高中数学教育中,对作业进行分层布置是一种重要的策略。

其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层布置作业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

不同学生在数学学习上的水平和能力存在差异,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让每位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水平上进行学习,提高学习效果。

分层布置作业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设计分层作业 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设计思考

设计分层作业 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设计思考

中学教育2019 年 5 月150设计分层作业 促进共同发展——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设计思考张 影 吴俊佳(四川省乐山市夹江县夹江中学校 四川乐山 614000)摘 要:目前,素质教育已经被应用到教学中,素质教育提倡教学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进行教学。

这就要求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认真对待学生间的差异,设计出适合每个学生的作业设计和教学方法。

本文通过对分层作业设计含义进行分析,探究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方法,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现教学目标提供保障。

关键词:分层作业 高中数学 设计方法引言为了适应素质教育背景下,高中数学教学所面临的挑战和要求,老师将分层教学引用到数学教学的过程中,特别是作业设计的环节,更要确保分层设计的实践性与灵活性,才能达到因材施教的目标。

一、设计分层作业的含义素质教育背景下,设计分层作业的方式是较受欢迎的教学方式。

将作业进行分层更加符合学生的需要。

这种理论其实在我国古代就渊源流传,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就强调过对于学生要因教施材。

学生们对于学习内容的理解能力、接受能力都存在着不同的差异,更了使学生能够更好的提高学生效果,老师在教学过程中必须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学习能力,给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适合的学习方法和作业训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还能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1]二、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方法1.学生分层高中数学的学习对于很多学生来说都感到吃力,因为高中数学不像初中数学那样简单易懂,而是更为抽象,算法更为复杂。

并且由于学生对于高中数学学习接受能力不同,学生学习成绩产生不同的差异。

高中数学分层作业设计之前,老师要对学生进行调查分析,对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数学基础等做详细的了解,才能确保老师制定的数学分层作业更加的适合学生,才能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学生分成是高中数学作业分层的前提,因此,老师应更加重视学生的分层工作。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江苏省如皋中学赵本宏邮编226500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数学作业是教学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学生巩固、深化课堂所学知识的主要方式,它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提高独立思考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老师也可通过学生完成作业的情况及时了解课堂教学的效果,了解学生学习中的困难,及时调整教学设计,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教育家吴也显先生在《教学论新编》中阐述:“作业系统如果安排得好,对学生自学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改进教学方法”。

因此,数学作业在数学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由于每个学生所处的文化背景、家庭环境不同,各自都有不同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能力也各有差异,因此教学活动面临的是一个个不同的个体。

《新课标》提出“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基本理念,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活动关注每一个学生,满足他们不同的发展需要。

作为教学活动重要环节的课后作业,更应体现《新课标》的基本理念,使能力相对差一些的学生能品尝到成功的喜悦,能力中、上等的学生能有充分施展才华的舞台。

对这一活动的主导者数学老师来讲,如何精选作业,怎样布置作业,如何提高作业的有效性,使位于不同水平的每个同学通过完成作业都得到实实在在的提高,使面向全体的教育落到实处,是要深刻思考的问题。

在目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全面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的新形势下,这个问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对于课后作业的布置,很多老师只是根据课堂内容选几道习题,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要求所有学生按同样的要求完成。

这对老师来讲是省事了,但这样做能否使每个学生都有所收获,使得作业的效果达到最大化,就要打个疑问号了。

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题目难了,那些基础差的学生做起来有困难,花很多时间却理不出一点头绪,看到基础好的同学做起来得心应手,他们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产生自卑心理,从而丧失自信。

既然花了不少时间还做不出来,那还不如不做,为了完成任务,抄袭便成了他们必然的选择。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传统的数学课后作业往往以题量大、难度高为主,对学生的要求较为统一,这样的作业往往难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容易让学生感到厌烦和无所适从。

有必要对高中数学课后作业进行分层设计,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学习水平进行差异化设置,以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学习和提高教学效果。

本文将从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具体实施方式、在高中数学课后作业中的应用、效果评价以及改进建议等方面进行探讨,旨在为高中数学教师提供有效的教学指导和实践经验,以推动高中数学教学的不断创新与发展。

【字数:238】2. 正文2.1 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建立在教育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理论基础上的。

其核心思想是根据学生的不同能力水平和学习特点,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进行教学和作业设计。

分层设计理论基础中的教育心理学理论包括认知发展理论、学习风格理论和动机理论等。

根据认知发展理论,学生处于不同的认知发展阶段,对知识的接受和理解能力不同,因此需要根据他们的认知水平来设计不同难度的作业。

学习风格理论强调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偏好和方式,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风格来设计作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效果。

动机理论则告诉我们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对学习效果的影响很大,因此分层设计需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水平。

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还包括教育学中的课程差异化理论和个别化教学理论。

课程差异化理论指出不同学生有不同的学习需求和能力,需要将课程分成不同层次,使每个学生都能在适合自己的学习水平下学习。

个别化教学理论则强调每个学生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需要根据学生个体的需求和特点来设计教学和作业。

2.2 分层设计的具体实施在实施分层设计过程中,首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组。

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兴趣爱好以及学习方式等因素进行分组,将学生按照不同的层次进行分类。

需要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和形式的作业。

对于基础薄弱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基础题目来巩固他们的基础知识;对于学习较快的学生,可以设计一些拓展性较强的题目来挑战他们的思维能力。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1. 引言1.1 背景介绍分层设计是指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兴趣,将学生分为不同层次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模式。

通过分层设计,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提升教学效果。

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教学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分层设计能够为实现这一目标提供有效的支持。

本文将对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进行深入研究,探讨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重要性、实施方式、应用案例分析以及效果评估,从而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

1.2 研究意义高中数学作为学生学习的重要科目之一,在新课标下具有更高的要求和标准。

而针对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分层设计可以根据学生的不同学习水平和能力进行个性化设置,使每个学生都能够获得适合自己的作业内容,从而更好地发挥潜能,提高学习效果。

通过分层设计,可以提高教师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和把握,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和指导,促进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

分层设计还可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对于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个体发展以及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

通过对不同能力水平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可以有效地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质量。

此外,研究还旨在探讨如何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设计不同难度和类型的作业,以促进他们的学习兴趣和提高学习动机。

通过开展这项研究,可以为高中数学教学提供有效的教学策略和方法,为教师们提供参考和借鉴,提升教学效果和学习成绩。

最终目的是希望通过分层设计的高中数学课后作业,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的未来学习和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 正文2.1 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分层设计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教育学和心理学领域的相关理论支持。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

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随着新课标的实施,高中数学课程也进行了大规模的更新和改革,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和能力,在学科的内容、深度和难度上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而在这样一个高质量的课程体系下,课后作业作为中小学重要的学习方式之一,同样需要进行更加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知识,提高学习效果和学科素养。

基于这种背景和需求,本文将探讨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课后作业的分层设计方案,旨在给广大教师提供一些可行性比较高的建议和思路,帮助教师更好地根据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和差异化学习水平,划分和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任务,使得学生能够在系统性、完整性和可操作性上得到更好的体验和提升。

一、分层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开始具体的分层设计之前,我们需要先强调一些分层设计的基本原则,以避免出现设计上的失误和不良后果。

具体而言,目前比较普遍适用的分层设计原则包括:(一)目标明确性分层设计的首要原则就是要具备明确的目标。

教师必须首先明确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要点和技能要求,以此为基础确定分层的层次和任务,保证每个层次的学习目标都得以落实和实现。

(二)递进性和延伸性分层设计应该具备递进性和延伸性,即从易到难或从表层到深层逐渐展开和扩展自己的知识体系和认知层次。

在任务的设计上,也需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成果和实际水平,适量增加作业的数量和难度,帮助学生拓宽学科视野,深入、系统地理解和运用所学知识。

(三)针对性和个性化分层设计应该具备针对性和个性化,即根据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能力、兴趣爱好和学科特长等因素,确定适合其自身特点的任务内容和难度,让学生在作业中体验到适度的挑战与成就感,从而培养他们的自信和学习兴趣。

(四)反馈性和引导性分层设计应该具备反馈性和引导性,即在作业完成后及时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认知、澄清可能带来的误解或混淆,从而增强对学科的掌握和应用能力。

二、分层设计的操作步骤了解了分层设计的基本原则之后,我们需要进一步学习具体的操作步骤,以便实现更加明晰、系统和科学的分层设计。

大单元分层设计 高中数学案例

大单元分层设计 高中数学案例

大单元分层设计高中数学案例
以下是一个高中数学大单元分层设计的案例,以“三角函数”单元为例:
单元概述:
本单元将介绍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性质和应用。

学生将学习正弦、余弦、正切等函数的定义、图像和性质,以及三角函数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学习目标:
1.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包括周期性、振幅、相位等。

2. 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能够描述其变化规律。

3.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实际问题,如物理问题、几何问题等。

4.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层设计:
1. 基础层:
掌握三角函数的基本概念和性质,能够进行简单的计算和应用。

通过大量例题和练习,加深对三角函数的理解。

适用于数学基础较弱的学生。

2. 提高层:
深入理解三角函数的图像和性质,掌握图像的变换规律。

能够运用三角函数解决较为复杂的实际问题,如物理问题等。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适用于数学基础较好的学生。

3. 拓展层:
深入探究三角函数的性质和应用,如傅里叶变换等。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探究能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

适用于对数学有浓厚兴趣的学生。

教学建议:
1.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进行教学。

2.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用不同的评价标准和方法,以充分激发学生的潜力。

分层作业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分层作业教案模板范文高中

课时:1课时年级:高中学科:数学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分层作业,帮助学生巩固所学数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1. 理解并掌握分层作业的概念和意义。

2.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分层作业。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进行分层作业的设计。

2. 如何在分层作业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

教学过程:一、导入1. 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谈谈对数学学习的看法。

2. 提出分层作业的概念,让学生了解分层作业的意义。

二、分层作业设计方法1. 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确定分层标准。

2. 根据分层标准,将学生分为A、B、C三个层次。

3.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内容,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有所收获。

三、分层作业示例1. A层作业(基础题):完成课本中的例题和练习题,巩固基础知识。

2. B层作业(提高题):在完成A层作业的基础上,尝试解决一些难度稍大的题目。

3. C层作业(拓展题):探索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分层作业实施1. 教师布置分层作业时,要明确每个层次的作业内容和要求。

2. 学生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层次进行作业。

3. 教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分层作业完成情况,给予必要的指导和帮助。

五、分层作业评价1. 教师对学生的分层作业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进步和不足。

2. 鼓励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总结经验教训。

3. 根据评价结果,调整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实施策略。

教学反思:1. 教师在分层作业的设计和实施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确保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

2. 在分层作业的评价中,要注重学生的全面发展,既要关注学生的成绩,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

3. 教师要不断优化分层作业的设计,提高分层作业的质量和效果。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高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的探究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对高中数学分层布置作业的探究

教学篇•学业评价作业是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教与学的交叉口,它能让学生亲身实践课中所学,使知识进一步深化;它是教师用来了解学生学习状况,调控和驾驭教学的一种重要途径。

作业也是课堂学习内容的巩固与内化,是知识和能力的深化,是对学生一节课学习效果的检查,也是教与学的交汇点。

所以作业布置与批改对教学实效性有很大的影响。

一、传统的数学作业内容和形式过于僵化,阻碍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首先,传统数学教学中,作业形式、手段单一,内容枯燥,仅局限于课本知识范围;作业量大,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使不少学生对数学产生了很大的厌学情绪,教师批改负担也非常重。

除了部分由于对所学知识不理解而不能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外,许多成绩还不错的学生写作业也不认真,他们虽然大多情况下能够上交作业,但经常抱怨作业量太多,对作业中的题目,简单的不愿做,而稍难的又不会做,也不愿动脑去想,等着老师讲解。

所以学生严重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

其次,因为每个学生受到先天智力、后天环境等各种因素的影响,他们的认知水平也会存在差异。

再次,传统的数学作业注重知识的模仿练习,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学生学得太死,造就一批高分低能的学生。

因此,怎样布置作业能够让各个段的学生都进步也是我们所面临的问题。

二、分层布置作业的必要性鉴于以上存在的各种问题,对作业布置形式的改革迫在眉睫。

新课标要求教师因材施教,在作业布置上我们也应该尝试着因人而异。

我认为通过分层布置作业可以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题做、会做题,而且作业量不会太大,从而减小学生的压力,也可以节省时间,使学生能够有时间和精力去思考、回味,使知识完整化、系统化。

分层布置作业还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同学都获得成就感,基础差的同学会做题了,中等同学在抓基础的同时拓展延伸一些,可以跳一跳摘桃吃了,基础好的同学就可以把难度加大,挑战自我了。

这样同学们就不会讨厌数学,会对学数学充满信心,有助于他们以后更好地学习。

【高中数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要求

【高中数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要求

【高中数学】数学作业分层布置要求学生随着年龄的增加,年级的升高,数学学科的难度及知识量也相应增大了,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开始感到学数学很吃力,学习劲头明显没有以前足了,两极分化的现象开始萌芽。

初中数学作业普遍存在:一是作业机械重复性较多;二是作业形式单调,缺乏思维问题;三是作业量分布不均;四是忽视学生间差距和潜能,形成“一刀切”的局面等。

学生对这样的数学作业非常反感。

大量的作业占去学生的课余大部分时间,抑制了他们自身兴趣爱好的发展,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严重影响了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

本案例通过对作业层次化设计的研究和探讨,从分析影响初中生作业效率低下的原因入手,旨在实现从原来所谓的“任务”向学生自主学习的需求的转变。

我们尽量考虑改变作业的形式和内容,考虑学生的个体差异,实施分层作业模式,帮助不同层次的学生合理有效地完成作业,达到良好的课后巩固效果。

设计不同层次的作业可以使教师从不同角度了解学生掌握知识和发展能力的综合信息。

从这些信息中,教师不仅可以准确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还可以及时发现教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进一步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为调整教学结构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

教学案例案例1整式加减是在学习了“有理数运算”基础上的提高。

在布置做教科书“整式加减”课后的“综合运用”和“拓展探究”题时,笔者在教室内进行巡视和个别指导,大半节课后,基础好的同学已经做完了所有的题,开始没有事干了;而基础差的同学一节课就在一个题上磨蹭,丝毫没有进展。

我看了很着急,问他们是怎么回事,他们说:“不会做”。

原来是他们不会分析,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可他们却完全没有收获。

他们每天的作业不是抄别人的就是不做,我也知道他们没办法,因为问题欠得太多了。

案例2:今天,我们利用课堂时间来检测“整式的加减”的掌握情况。

我把练习试卷分发给学生,学生拿着试卷后便: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地做开了。

一节课很快过去了,做得好的同学有得满分或九十多分的,做得差的有近十个人在四十分以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
作者:卜祥汉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08期
原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的“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每个学生都存在着两种发展水平,一是现有水平,二是潜在水平,它们之间的区域被称为“最近发展区”。

教学只有从这两种水平的个体差异出发,把最近发展区转化为现有发展水平,并不断创造出更高水平的最近发展区,才能促进学生的发展。

每一个学生由于先天遗传、家庭环境、社会环境等各种因素的不同,在认知方法、认知发展和能力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应该平等地对待每一个有差异的个体,还是应该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因材施教是我们应该反思的问题。

如果进行分层施教,在集体授课制下,每班的学生人数又较多,我们也会经常有这样、那样的顾虑:比如,分层施教是否会认为是把学生分成三六九等?如何界定哪些学生基础好,哪些学生基础差?基础差的学生总是回答简单问题、做简单作业,是不是永远不会提高?针对以上问题,我从2012级学生高一入校开始,一直对学生进行分层施教的教学研究,经历了两年多的时间,发现只要教师对每位学生的原有基础、认知水平、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方面非常了解,同时潜心研究分层施教的各个环节,以上的顾虑都可以避免,并在教学实效性方面取得进步,借此机会与大家一起探讨。

首先,因材施教,各有所得。

随着高中新课程的实施,广大教师更加注重了课堂教学的创新,但作为教学环节之一的作业设计却往往被忽视,作业的功能还定位于“知识的巩固”和“技能的强化”上,把作业当作是课堂教学的延伸。

我在设计和布置作业时坚持个性差异,找准学生学习的最近发展区,按照由易到难的原则,设计作业链,建立作业“超市”,把每天的作业分成A、B,A是基础题,适合基础较弱的学生完成,并要求做课本相应习题;B是中档题,中等学生可以选择做A和B。

学生也可以根据自己对本章节的掌握情况和课余时间进行自由选择,教师只是规定必须完成的量。

这样做的好处是一方面可以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不搞题海战术。

教师在精选习题时要保证每个习题具有代表性和针对性,学生做完后能从此题中总结一类题的通法,以达到以一代十的目的;另一方面,可以使学困生更加关注基础,量力而行,不必为每天完不成作业或花费大量的时间完成某科作业而烦恼;优秀的学生对于已经很熟悉的基础题或中档题完全可以放掉,只需要根据自己的水平完成A档和B档中不太熟悉的题目,并进行适当的拔高,思维能力大大增强;中档学生也不甘落后,以前他们不敢冒尖,总是不自信,有了分层布置作业后班内的交流和研究的气氛更加热烈了!
为了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我还经常变换作业形式。

A档作业基础题后可以让学生思考:“本节知识都有哪些基础题型?各类题型的解题方法有哪些?”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能力;
B档作业经常设计一题多解、多题一解,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

一章或一个单元结束后,让学生以程序框图的形式写知识结构体系,培养整体思维,好的进行展览交流。

分层布置作业采用全批全改的形式,作业的评价要结合作业的难度和学生的实际水平来定。

基础较弱的学生只要能做好A档题,我也会给他打满分,写个“好”字;对中档学生的要求要提高一个档次,有个别学生如果我认为他可以完成B档题,我会在他作业本上写到:“我认为你可以试试B档题,相信你能做出来!”即使他只做了一半,我也会对他给予肯定,并指出不足之处;对基础好的学生要更加“苛刻”,如果他们基础题出错,我会狠批他们;如果他们的方法不好,我会让他们“再想想,一定有更好的方法!”只有当他们的作业真的达到我的要求,才会给他们满分,对这类学生要提出更高的要求,以防止他们过分骄傲。

分层次布置作业不是教师把学生分成不同的等级,而是把作业设计成不同的档次,便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水平。

基础弱的学生也不是总做基础题,根据对各章节的掌握情况自由选择,一旦做出高档次的题会感到更加自信,学习兴趣大大增强。

教师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只有当自己的学生超过自己时才是真正的成功。

我一直鼓励学生之间的交流,凡讲过的题绝不讲第二遍,如果有学生问我同一个题目,我会告诉他你去找xxx,让他给你讲一遍。

后者如果能把此题讲明白,自己的能力一定会又提升一节。

我认为老师有时候也可以在学生面前“示弱”,有时我会告诉他们“这题我不会,你们想吧!”或者说:“我认为我的方法笨了,你们有没有更好的方法!”这样会极大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并以超过我为荣。

高一学生刚入校,我就开始物色数学尖子生,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有能力的搞数学竞赛,聘任他们为数学老师助理,给大家解决数学问题,辅导学困生。

其次,坚守阵地,稳步前进。

课堂应该是“群言堂”不是“一言堂”,教师必须要想尽一切办法,调动全体学生共同参与。

课堂不应是少数“高材生”的“才艺表演”,对优秀学生固然要让他们的思维和能力得到充分的发展;但同时我们也不应该忽视那些被遗望的角落——低层次的学生,也许他们在课堂中或默默不语,或注意力转移,但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同样有自己的需要。

因此在课堂教学中,采用“起点低,坡度缓,落点高”的原则,在设定教学目标和课堂提问等方面狠下功夫,让低层次的学生牢固掌握基础知识要点,掌握基本技能应用;对基本概念、基本定理教会学生抓关键字,并在此处设计判断题、辨析题帮助理解,这样也能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经常设计一些陷阱让易马虎的学生往里跳,再让其他同学把他捞上来,这样他会记忆深刻,减少思维的盲目性;有些学生计算能力差,我就经常在课前五分钟进行热身训练,吓唬他们:30秒给我答案,赶快动起来!高层次的学生以分析、综合、评价和拓展视野、发展特长为主,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实施分层施教的过程中,可遵循低层学生扶着走,中层学生小步走,高层学生主动走,各层学生都在走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