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恒芳物理 高考物理第二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孙恒芳教你学物理-----高考物理二轮主题复习探索
第一讲运动
【线索一】从力与运动的性质,力与运动的轨迹两方面,掌握力和运动的关系(1)物体的运动性质完全取决于其受力情况:当物体不受外力或所受合外力为零时,物体将保持匀速直线运动或静止状态;当物体所受外力为恒力时,一定做匀变速运动;当物体所受外力为变力时,一定做变加速运动.
(2)物体的运动轨迹与它的受力情况有关: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在一直线上时,不管合外力的大小是否改变,它的轨迹一定是直线;当物体所受合外力与速度方向不在一直线上时,不管合外力的大小如何,它的轨迹一定是曲线.
【线索二】从几种典型运动模型入手,掌握各种运动的规律及受力情况
模型1:匀速直线运动→运动规律 [x=vt,v=c(c为常数),a=0]→受力特征(F=0;
模型2:匀变速直线运动(特例:自由落体运动、竖直上抛运动)→运动规律[x=v0t+ at2/2,v t=v0+at,v t2-v02=2ax,x=(v t+v0)t/2]→受力特征(F=恒量,且F与v在一条直线上);
模型3:平抛运动→运动规律(水平方向:v x=v0,x=v0t;竖直方向:v y=gt,y=gt2/2)→受力特征(F=恒量,但F与v不在一条直线上,且F⊥v0);
模型4:圆周运动(特例:匀速圆周运动、天体运动)→运动规律(对于匀速圆周运动有v=2πr/T=ωr,a=v2/r=ω2r)→受力特征(F方向总是指向圆心,对于匀速圆周运动来说,F大小不变).
【线索三】理解掌握运动学、动力学图像
(1)运动学图像有v-t图像、x-t图像等,对于v-t图像、x-t图像,要理解图像的物理意义,能根据图像识别物体运动的性质,能认识图像截距、斜率、交点、拐点、图像面积的物理意义,会借助图像描述物体的运动.
(2)动力学中的图像有F-a图像、F-t图像等.对于F-a图像,首先要根据具体的物理情境,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然后由牛顿第二定律推导出两个量间的函数关系,根据函数关系式结合图像,明确图像的斜率、截距等的意义,从而由图像给出的信息求出未
知量.对于F-t图像,要结合物体的受力情况,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求出加速度,会分析每一时段的运动性质.
【线索四】以加速度为桥梁,分析动力学的综合应用问题
运动和力的问题集中体现在牛顿运动定律的运用上,无论哪类问题,正确理解题意、把握条件、分清过程是解题的前提,正确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是解题的关键,而加速度就是联系物体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的桥梁.
在具体应用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确定研究对象.可根据题意选某物体(题设情境中有多个物体时尤显必要)或某
一部分物体或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所选研究对象应是受力或运动情况清楚便于解题的物体.有的物体虽是涉及对象但受力或运动情况不明不能选为研究对象,需要根据牛顿第三定律转移研究对象分析.
(2)全面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正确画出受力示意图,再根据力的合成知识求得物体所受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3)全面分析研究对象的运动情况,画出运动过程示意简图(含物体所在位置、速度方向、加速度方向等).特别注意:若所研究运动过程的运动性质、受力情况并非恒定不变,则要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几个不同的运动阶段详细分析.
【线索五】以两个公式的巧妙运用为突破口,攻克高考热点——天体运动问题万有引力提供卫星绕中心天体运动的向心力,在复习时关键是理解两个基本公式,即(1)GMm/r2=ma向心=mv2/r=mω2r=m4π2r/T2(万有引力提供星体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式中r指星体运动的半径)
(2)GMm/R2=mg,即GM=gR2(万有引力近似等于天体表面物体的重力,式中的R是指天体本身的半径)
对于天体运动问题,只要根据题设条件灵活选择公式(1),大部分问题可以解决,当给出中心天体表面的重力加速度时,一般还需要结合公式(2)进行解题.
【线索六】从三类模型入手,攻克竖直平面内圆周运动的问题
竖直面内的圆周运动是典型的变速圆周运动,一般只研究最高点和最低点,常见有三种模型(以小球运动为例):
(1)绳模型:绳和轨道只能提供指向圆心的力,可以归为一类;此情况小球恰能通过最高点的临界状态是重力等于向心力,即mg=mv2/R,得:v=(gR)1/2.
(2)杆模型:杆或管或环对球既可以提供指向圆心的力,又可以提供背离圆心的力,球过最高点的条件是:球在最高点的速度v≥0.当01/2时,杆或管或环对球的弹力F随v增大而减小;当v=(gR)1/2时,弹力F=0;当v>(gR)1/2时,弹力F随v增大而增大.
(3)外轨模型:球在最高点时,若v<(gR)1/2,将沿轨道做圆周运动,若v≥(gR)1/2,将离开轨道做抛体运动.
第二讲能量
【线索一】掌握两个“概念”——功和功率
正确认识功和功率的概念,计算各种条件下力所做的功及功率:
(1)恒力做的功: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时,明确作用力F、物体的位移l 以及力与位移之间的夹角α,将它们代入公式W=Flcosα,就可以直接求出恒力做的功。当物体在恒力作用下做曲线运动时,可用W=Fl′求功,式中l′是物体沿力F方向所发生的位移.
(2)变力做的功:①微元法,将全过程中力做的功转化为各微小位移内恒力做功累积求和求出的总功;②图像法,由F-l图像的“面积”求功;③将变力转化为恒力再求功,如力是均匀变化的,可用平均力将变力转化为恒力;④耗散力若大小不变,所做功的大小等于力与路程的乘积;⑤应用动能定理求功,由动能的变化量求出合外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再进一步求出某一力所做的功.
(3)求功率的方法通常有两种:①先求功,再求功率;②直接由P i=F i v i cosα求功率.
【线索二】突破一个“定理”两个“定律”
1.一个“定理”——动能定理
(1)掌握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①选取研究对象,明确其运动过程;②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个力的做功情况;③明确研究对象在过程始末状态的动能E k1、E k2;④列出动能定理的方程W合=E k2-E k1和其他必要的解题方程,进行求解.
(2)掌握动能定理的应用技巧:①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腅k与合外力对它所做的功W具有等量代换的关系.这种等量代换的关系也提供了一种计算变力做功的简便方法.②动能定理中涉及的物理量有F、s、m、v、W、Ek等,在处理含有上述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