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语文上册《我爱故乡的杨梅》教案 语文A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爱故乡的杨梅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故乡杨梅的可爱,感受作者对家乡的热爱。

2、学习作者按一定顺序,抓特点的观察方法,培养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习惯。

3、理解“贪婪”、“吮吸”、“细腻”、“故乡”等词语的意思。

4、模仿课文练说一段话。

二教学重点

学习作者是怎样把杨梅果的形状、颜色、味道等特点具体写出来的。

三教学难点

了解杨梅树的可爱,学习作者观察事物的方法。

四教学准备

课前布置学生查找王鲁彦的资料。

多媒体

甜津津

甜丝丝

甜蜜蜜

酸溜溜

辣丝丝

香喷喷

美滋滋

辣乎乎

辣酥酥

咸津津

甜津津甜丝丝甜蜜蜜酸溜溜辣丝丝香喷喷美滋滋辣乎乎辣酥酥咸津津香馥馥臭烘烘

苦涩涩香喷喷臭烘烘酸辣辣苦飕飕甜滋滋香飘飘甜津津甜丝丝甜蜜蜜酸溜溜辣丝丝香喷喷美滋滋辣乎乎辣酥酥咸津津香馥馥臭烘烘苦涩涩,酸溜溜,香香甜甜,甜丝丝,酸酸甜甜,麻辣辣

第一课时

一、看图揭题,简介作者。

1、出示杨梅图,问瞧,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什么?(板书:杨梅)喜欢吗?你能说一句自己喜欢它的话吗?

(板书:我爱)齐读“我爱杨梅。”这是个完整的句子吗?

有位作家也很喜欢杨梅,为此他还写了篇文章。(板书:故乡的)一起读读课题吧!

这个课题是个完整的句子吗?

此时你有问题吗?

(预设:

1、为什么作者要在杨梅前加上“故乡的”?

2、作者的故乡在哪里?)“故乡”是指出生或长期生活过的地方;“家乡”是自家世代居住的地方。用上“故乡”,你觉得作者还

王鲁彦

初曾在北京大学旁听鲁迅的《中国小说史》课程,大受裨益,开始创作时遂用笔名“鲁彦”以表达对鲁迅的仰慕之情。

作者写这篇文章时,已经有十六七年没有尝到故乡的杨梅了,因为工作的原因他很少回老家,偶而回到故乡,不是在严寒的冬天,便是在酷热的夏天,或者杨梅还未成熟,或者杨梅已经落完了。这中间,曾经有两次,在异地见到过杨梅,比故乡的小,比故乡的酸,颜色又不及故乡的红。品尝后总觉得没有故乡的杨梅味浓。

此时,你知道作者问什么要在杨梅前加个“故乡”了吗?

理解了课题后,你认为课题该怎么读呢?

如果这篇文章叫你来写,你会写些什么呢?

(大小、形状3(看摸)、颜色4(看)、味道5(尝))

咱们在家预习过,文中有写到这些吗?

二感知全文,了解内容

默读课文,写杨梅形状、颜色、味道的部分分别在哪个小节?

三逐段品读

1.学习第四自然段

我请一位同学来读这段,其余同学思考:作者喜爱它的形状吗?你从哪句话体会出来?请用括号表示出来,并用波浪线划出重点词语。

预设:

师:作者是如何描写杨梅的形状的?请读句子:(出示两个句子)

1.杨梅是圆的,生着小刺。

2.杨梅圆圆的,和桂圆一样大小,遍身生着小刺。

师:读完后大家一定发现了,第一句简单些,第二句具体些。你能比较一下,第二句具体在什么地方吗?

师:再读读句子,看看从这个词你还可以体会出什么别的东西来?(生再读,体会)

(还可以体会到这些杨梅果特别可爱,作者特别喜欢它们。)

师:用了重叠词,不仅写出了杨梅果的形状,还能表现出作者对果子的喜爱之情。同学们试着读读这一句话,读出杨梅果的可爱。(生练习朗读)

师:杨梅果形状最突出的特点是什么?

(它全身长满了小刺。)

师:请大家读一读具体写小刺的句子,看看课文是怎样描写小刺的。(生齐读)

出示句子:等杨梅渐渐长熟,刺也渐渐软了,平了。摘一个放进嘴里,舌尖触到杨梅那平软的刺,使人感到细腻而柔软。

你从这两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通过用手摸感受了刺会随着杨梅的渐渐成熟而变软;通过品尝让人感受到小刺的细腻和柔软。体会到作者对杨梅的喜爱之情。

随机解释:细腻,查字典理解腻的意思。

【释义】①食物中脂肪过多,让人不愿意吃:油腻|肥肉腻人。②因次数过多而感觉厌烦:腻味|腻烦|吃腻了。③积在人身上或物体上的脏东西:尘腻|垢腻。④细致;光润:细腻。你认为在此处应该选择哪一种解释?

你觉得奶奶的手和婴儿的手做比较的话,谁的手细腻?我们班谁的皮肤特别细腻?

细腻而柔软的小刺你喜欢吗?你能用朗读让大家感受到你对杨梅的喜爱之情吗?

作者为什么能这么生动地写出杨梅的特点呢?他是怎样观察的?(看、摸、尝)

师:对!正是因为作者对杨梅进行了十分细致的观察,才能这么生动地写出了杨梅的特点。3.学习五自然段:

杨梅果是什么颜色的?请大家默读课文的第五自然段,用横线画出有关颜色的词。(生默读课文,画词,并在老师的引读下感知“淡红”、“深红”、“黑红”、“鲜红”这四个词。)师:用上这些词,准确地写出了杨梅果成熟时颜色的变化,作者用了哪些词语把颜色变化的词语连接起来的?(先……随后……最后……)

出示句子:

杨梅()是淡红的,()变成深红, ( ) 几乎变成黑的了。

观察了外面的颜色,作者觉得不过瘾,还咬了一口,观察了里面的果肉呢!

齐读句子:

你轻轻咬开它,就可以看见那新鲜红嫩的果肉,嘴唇上舌头上同时染满了鲜红的汁水。师:你从哪些词语感受到作者对杨梅的喜爱?

指导朗读。

(用上“染”字说明杨梅的汁水给“我”的嘴唇、舌头染上了颜色,而且这红色能保持很久。)

师:杨梅果的颜色是多么美丽、多么鲜艳呀!让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个自然段,感受它颜色的美丽。(生齐读)

师:你们能不能用上连接的词语把瓯柑颜色的变化说出来。

(出示幻灯)

师:如果同学们在观察事物的颜色时,也能这么仔细地观察,用上这样的词语准确地进行描写,一定能写好作文。

4.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了杨梅的味道,这是同学们最感兴趣的,请大家自己读一读。(生自由读课文)

师:杨梅的味道是怎样的?请划出相关的词语。

(未熟的杨梅又酸又甜,熟透了就甜津津的了。)

“甜津津”的意思吗?

(“津”有三点水,“甜津津”的意思是水分多、汁水甜,很好吃。)

师:你们吃过什么东西,吃起来也是甜津津的?

(水蜜桃也是甜津津的。

我吃过西瓜是甜津津的。

还有梨子也是甜津津的。)

师:说得不错。那么熟透了的杨梅是“又酸又甜”、“酸中带甜”、还是“甜中带酸”呢?师:作者把杨梅的味道写得多清楚啊!为了说明这一点,作者还接着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我们一块来读一读。

(生齐读课文)

师:同学们在以后的写作中,也可以用举例子的方法来说清事物的特点。

师:作者写自己爱故乡的杨梅,只是写了杨梅的颜色、形状和味道吗?

那还写了什么呢?(板书:杨梅树)

6、学习第二自然段。

师: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二自然段,想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地方没读懂?(生自由读课文)

师:“吮吸”我们在喝什么的时候会做这个动作?

师:在课文里“甘露”指的是什么?

生:(齐)春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