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湖南工业大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
![湖南工业大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https://img.taocdn.com/s3/m/9225e420eefdc8d376ee3210.png)
湖南工业大学一、判断题(共15,每题1分)1、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不完全互换性是指一批零件中,一部分零件具有互换性,而另一部分零件必须经过修配才有互换性。
(×)3、加工误差只有通过测量才能得到,所以加工误差实质上就是测量误差。
(×)4、现代科学技术虽然很发达,但要把两个尺寸做得完全相同是不可能的。
(√)5、实际尺寸就是真实的尺寸,简称真值。
(×)6、某一孔或轴的直径正好加工到基本尺寸,则此孔或轴必然是合格件。
(×)7、零件的实际尺寸越接近其基本尺寸就越好。
(×)8、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微米,配合公差为30微米,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9、公差可以说是允许零件尺寸的最大偏差。
(×)10、尺寸公差大的一定比尺寸公差小的公差等级低。
(×)11、偏差可为正、负或零值,而公差为正值。
(√)12、各级a--h的轴与基准孔必定构成间隙配合。
(√)13、φ80 H8/t7 和φ80 T8/h7的配合性质相同。
(√)14、某一配合,其配合公差等于孔与轴的尺寸公差之和。
(√)15、最大实体尺寸是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的总称。
(×)二、单项选择题(共30,每题2分)1、1.检测是互换性生产的()。
①保证②措施③基础④原则2.优先数系中R10数列公比是()。
①1.60②1.25 ③1.12 ④1.063.公差是用来控制产品的()。
①加工质量②机械自由度③机械结构④机械效率4、用外径千分尺测量轴径的方法属于()。
①相对测量法②绝对测量法③综合测量法④间接测量法5.尺寸公差是用来控制产品的()。
①表面精度②尺寸精度③机械结构④机械效率6.基本偏差代号为A、G、F的孔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的轴配合为()。
①基孔制配合②基轴制配合③任意制配合④过盈配合7.圆跳动的公差值()。
①为负值②前面不能加“φ”③前面能加“φ”④为零8.定向公差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试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ad5fe5bd312b3169a551a469.png)
7.端面全跳动的公差带及平面对轴线的______公差带相同[B]
A、对称度B、垂直度C、平行度D、倾斜度
8、在图样上所标注的法定长度计量单位通常是( )[C]
A、米( m)B、厘米( cm)C、毫米( mm)
9、读数值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游标上的20格的长度和尺身上39格的长度相等,其游标的刻度间距为([C])mm
5.()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7.()跳动公差带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8.()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不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9.()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不一定合格。
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
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
9.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A.0.04mm B.0.08mm C.0.012mm D.0.16mm
12.()平键联结中,键宽及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13.()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14.()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15.()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四、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10分)
(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µ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µm。
一填空题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d9a5a9155270722182ef723.png)
陕西科技大学2011 — 2012学年机电学院考试试题于18周周3前绝密《互换性与技术测量》(A卷)考核班级学生数印数考核方式闭卷考核时间120 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通用化 B. 系列化 C. 标准化 D. 优化2.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A、公差等级B、基本尺寸C、实际偏差D、基本偏差3.ø60+的孔与ø60±的轴的结合是配合;A. 间隙B. 过渡C. 过盈D. 无法确定.4.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P-ZC的基本偏差为A、上偏差, 正值B、上偏差,负值C、下偏差, 正值D、下偏差, 负值5.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下列孔、轴配合中选用不合理的是__。
A.H8/u8 B.H6/g5 C.H8/js8 D.H9/a96.当需要对某一被测要素同时给出定向公差和形状公差时,其形状公差值不得()定向公差的一半。
A.大于 B. 等于 C.小于 D.小于等于7.当被测要素是圆柱面时,其形位公差带的形状是之间的区域。
A B C D 8.孔的体外作用尺寸其实际尺寸,A、不大于B、不小于C、大于D、等于9.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A. Ra、B. RzC. R YD. R S m10..如图2-1所示车床顶尖高度尺寸链,属于减环的是( )。
A.A1 B.A2 C.A3 D.A0a) b)11.公差要求是否实现需要通过来判断。
A.计算 B.考察 C.检测 D.实验12.滚动轴承内圈与基本偏差为h的轴颈形成配合A.间隙; B.过盈; C.过渡; D.无法确定。
13. 普通内螺纹中径合格条件是 .A. D2fe≤D2min D2s≥D2maxB. D2fe≥D2min D2s≤D2maxC. D2fe≤D2max D2s≥D2minD. D2max≥D2fe≥D2min14.螺纹标注:M 20×2-7h-L 中,“7h”表示。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4套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期末试卷及答案4套](https://img.taocdn.com/s3/m/d46745d3ccbff121dc3683bc.png)
: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密———————————————封———————————————线————————————一、填空(每空2分,共30分)1.所谓互换性是指同一规格的一批零件或部件中,任取其一,不需要任何 或 装在机器上并达到规定的功能要求。
互换性的种类按照互换程度,可以分为 、和 。
2.一个完整的测量过程应包括 、 、 、 四个基本要素。
3.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为 、 、 。
4.滚动轴承是标准部件,为了便于互换,轴承内圈与轴采用基 制配合,外圈与孔采用基 制配合。
6.用量规检验产品工件时,其合格标志是 , ,反之,即为不合格品。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下列测量器具中满足阿贝测长原则的是 。
( ) A .游标卡尺 B .百分表 C .千分尺 D .量块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为了实现互换性,零件的公差应规定得越小越好。
B .公差一般为正,在个别情况下也可以为负或零。
C .过渡配合可能有间隙,也可能有过盈。
因此过渡配合可能是间隙配合,也可能是过盈配合。
D .一般情况下应优先选用基孔制。
3.决定尺寸公差带大小的是 。
( )A .公差等级B .公称尺寸C .实际偏差D .基本偏差4.下列配合零件不应选用基轴制的是 。
( )A .滚动轴承外圈与外壳孔。
B .同一轴与多孔相配,且有不同的配合性质。
C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
D .轴为冷拉圆钢,不需再加工。
5.方向公差具有综合控制被测要素 的职能。
( ) A .形状和位置 B .形状和方向C .位置D .方向和位置三、计算、作图题(总计5小题,共50分)1.根据表中的已知数据,填写表中的空格(16分)序号 尺寸标注公称尺寸极限尺寸极限偏差 公差上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上极限偏差 下极限偏差1 孔2轴φ70.041+0.011题 号 一 二 三 总分 得 分 阅卷人得 分得 分得 分***学院《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试卷2015――2016 学年第 1 学期: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线————————————学院:_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 ———————————密———————————————封———————————————线———————————— ______________专业: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学号:________________座号:___ 密 封 线 内 不 要 答 题——————————密———————————————封———————————————线———————————— 3孔φ20+0.0170.0114轴φ90φ89.9870.022 2.试判别下列各组配合中的配合性质是否相同(4分)φ25M8/h7与 φ25H8/m7; φ40H7/js6与φ40JS7/h63.将下列不合理的标注改为合理的标注(公差符号不允许更改)(14分)4. 按图示标注填表(16分)图号遵守公差原则或公差要求轴为最大实体尺寸时的几何误差轴为最小实体尺寸时允许的几何误差遵守边界及边界尺寸ab***学院试卷参考答案***学院2013~2014学年第 2 学期互换性与测量技术(A)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考试方式:闭卷(开卷、闭卷、其他)系(院):机械系年级:14 专业:14机电,五年制…………………………………………………………………………………………….注:标准答案、参考答案要点及评分标准须写清题号、每小题得分、共得分等。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e99484a9f78a6529657d5317.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一. 是非题(每题0.5分,共10分)1. ()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制造成本较低,但维修设备的费用较高。
3. ()因为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是实际偏差,故实际偏差越小,尺寸精度就越高。
4. ( ) © 10E7、© 10E8© 10E9,这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它们的下偏差相同。
5. ()基本尺寸就是理想尺寸。
6. ()测得某一批孔的任意两个实际尺寸,最小为© 50.010mm最大为©50.025mm贝U其极限尺寸的变动范围,在图样上可表示为©「I;。
7. ()在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应是零件工作状态下的要求。
8. ()尺寸©的精度低于尺寸©。
9. ( ) © 15m4 © 15m6 © 15m8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10. ( ) © 50 、© 50于,它们的配合精度相同。
11. ()间隙配合也可称为动配合,因它们只能用于孔、轴间有相对运动的结合中。
12. () 尺寸公差只有18级,分别用IT1、IT2 ... IT18表示。
13. () 公差带为k6的轴与滚动轴承内径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配合类别属于过渡配合。
14. ()轴、孔分别与滚动轴承内、外圈配合时,均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15. ()当滚动轴承的外圈受定向负荷时,与箱体孔的配合应松一些。
16. ()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有时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7. ()对承受循环负荷的滚动轴承套圈,应采用较松的配合。
18.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故其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下偏差为零)。
19. ()轮廓的最大高度R 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最大峰高。
20. ()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
二. 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1. 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可以检验以下项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5aea9951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卷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1、公差与配合中,公差带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称为。
2、允许零件尺寸和几何参数的变动量称为。
3、在配合面全长上,与实际孔内接的最大理想轴尺寸,称为孔的尺寸。
4、在孔与轴的配合中,孔的最大尺寸减去轴的最小尺寸,其差值为负值,这时的配合为配合。
此值的绝对值称为。
5、公差与配合国家标准规定的尺寸公差等级共有级。
代号由到。
6、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的配合,称为制。
7、形状和位置检测公差中,形状公差共有6项,它们分别是、、、、、。
8、检验孔径的光滑极限量规称为规,它由和组成。
9、合格的零件,光滑极限量规的应能通过,应不能通过。
10、滚动轴承国家标准规定,轴承按尺寸精度和旋转精度分为5个精度等级,它们由高到底分别是、、、、。
11、按齿轮各项误差对齿轮传动使用性能的主要影响,将齿轮加工误差分为三组,它们分别是、、。
12、按照孔、轴公差带相对位置的不同,它们可以形成的三种配合是配合、配合、和配合。
二、简述什么是互换性?(5分)三、表面粗糙度的符号Ra、Rz、Ry分别表示什么?(10分)四、已知孔与轴的配合为Ф5078f H ,试查表确定:①轴与孔的上、下偏差值,公差值。
②配合性质,间隙或过盈量。
③画出公差带图。
(20分)五、在装配图上花键联接标注为:6—2367g H ×261110a H ×6911f H ,试指出该花键的键数和三个主要参数的基本尺寸,并查表确定内外花键的各尺寸的极限偏差。
(10分)六、一齿轮的精度标注为:7—6—6 G M GB10095—88。
试指出各项所表示内容。
(10分)七、零件如图所示,要求左端面对右端轴线的垂直度公差为0.05mm,试加以标注。
(5分)八、有一孔的尺寸为Ф80H8,已知量规的公差T=4.6μm,Z=7μm。
试计算确定该量规的尺寸和偏差。
(10分)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1、尺寸公差等于减去。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e92c1d4b14e852458fb5744.png)
A、量块按级使用时,工作尺寸为量块经检定后给出的实际尺寸;
B、量块按等使用时,工作尺寸为其标称尺寸;
C、量块按级使用比按等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D、量块按等使用比按级使用的测量精度高。
二、判断(10 分)
1. 平键与键槽的配合,采用基孔制。( )
2.用多次测量的算术平均值表示测量结果比用单次测量值表示测量结果准确。( )
配合。
A、间隙 B、过渡 C、过盈 D、无法确定.
4.在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中,能充分反映表面微观几何形状高度方面特性的是 。
A. Ra、 B. Rz C. RY
D. RSm
5.便于进行工艺分析的测量方法是
A.综合测量 B.单项测量 C.多项测量 D. 量规检验
6. 下列论述中正确的有_____________
( 1 ) d 2min ≤ d 2fe ≤ d 2max ( 2 ) d 2fe ≥ d 2min, d 2a ≤ d 2max ( 3 ) d 2min ≤ d 2a ≤ d 2max ( 4 ) d 2fe ≤ d 2max, d 2a ≥ d 2min 7 .对于尺寸公差带,代号为 p-zc 的基本偏差为__。 A 、上偏差 , 正值 B 、上偏差 , 负值 C 、下 偏差 , 正值 D 、下 偏差 , 负值 8. 轴的体外作用尺寸__其实际尺寸, A 、等于 B 、 小于 C 、不大于 D 、不小于 9 . 基本偏差代号为 R~ZC 的孔与基准轴形成__配合。 A 、间隙 B 、过渡 C 、过盈 D 、不能确定 10 .决定尺寸公差带相对于零线位置的是 A 、公差等级 B 、基本尺寸 C 、实际偏差 D 、基本偏差 11 . 滚动轴承内圈与 Φ 50m 5 轴颈形成的配合与 Φ 50H6/m5 的配合相比 ( 1 )前者松 ( 2 )前者紧 ( 3 )两者松紧程度相同 ( 4 )无法比较 12. 配合是指基本尺寸相同的、相互结合的孔、轴 之间的关系。 ( 1 )标准公差 ( 2 )基本偏差 ( 3 )尺寸公差带 ( 4 )形位公差带 13.当孔、轴有配合要求时,宜采用 ; ( 1 )独立原则 ( 2 )保容要求 ( 3 )最大实体要求 二、填空题 (每空 2 分,共 30 分) 1.相对测量比绝对测量的测量精度__ 。 2.量块按“等”使用时应以量块的__作为工作尺寸 . 3.考虑到孔、轴的工艺等价性,对过盈配合,当孔的公差等级不低于__时,孔的公差等级应比轴低一级 . 4.表面粗糙度的高度特征参数 Ra 的全称是___。 5.参见下图,按要求填表。 若按图 (a) 所示技术要求加工出一轴 , ,该轴实际尺寸处处相等: d a = Ф 19.982 mm , 只有轴线的直线度误差为 Ф 0.015mm ,问该轴是否合格____ 。
精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
![精选-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3488a84c281e53a5802ffb6.png)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附加题分数一.1. ( )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 (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制造成本较低,但维修设备的费用较高。
3. ( )因为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是实际偏差,故实际偏差越小,尺寸精度就越高。
4. ( )φ10E7、φ10E8、φ10E9,这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它们的下偏差相同。
5. ( )基本尺寸就是理想尺寸。
6. ( )测得某一批孔的任意两个实际尺寸,最小为φ50.010mm,最大为φ50.025mm,则其极限尺寸的变动范围,在图样上可表示为φ。
7. ( )在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应是零件工作状态下的要求。
8. ( )尺寸φ的精度低于尺寸φ。
9. ( )φ15m4、φ15m6、φ15m8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10.( )φ50、φ50,它们的配合精度相同。
11.( )间隙配合也可称为动配合,因它们只能用于孔、轴间有相对运动的结合中。
12.( )尺寸公差只有18级,分别用 IT1、IT2 ...IT18 表示。
13. ( )公差带为k6的轴与滚动轴承内径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配合类别属于过渡配合。
14.( )轴、孔分别与滚动轴承内、外圈配合时,均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15.( )当滚动轴承的外圈受定向负荷时,与箱体孔的配合应松一些。
16.( )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有时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7.( )对承受循环负荷的滚动轴承套圈,应采用较松的配合。
18.(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故其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下偏差为零)。
19.( )轮廓的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最大峰高。
20.( )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
二. 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1. 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可以检验以下项目( )。
a.△Fβ;b.△fpb 与△fpt;c.△Fp与△f;d.△Fr与△Fw。
2. 齿轮公差中切向综合误差△Fi'可以反映(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6b23429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ce.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互换性的作用:1、从设计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2、从制造看,按互换性生产原则进行生产时,可以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流水作业以至进行自动装配,提高生产质量。
3、从使用看,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迅速换上相同规格的备用零、部件,减少了修理时间,节约修理费用。
二、填空题(5小题,共10.0分)[1]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基轴)制配合。
[2]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独立原则)。
[3]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相同)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
⑸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制造)误差。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
A .标准化B .生产现代化C .大批量生产D .协作化生产2 .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C )。
A . ESB . ElC. esD. ei3. 30g6与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C )。
A .基本偏差不同B .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 D .公差值相同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C )。
A . IT1 ?IT7B . IT2 ?IT5 C. IT5 ?IT13 D . IT8 ?IT14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C )0A .间隙配合B .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 D .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D )A .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 .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 D .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①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B )oA.两同心圆 B .圆形或圆柱形C.两同轴线圆柱面 D .圆形、圆柱形或球形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 C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77ffef63968011ca2009116.png)
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附加题分数一.1. ( )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 (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制造成本较低,但维修设备的费用较高。
3. ( )因为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是实际偏差,故实际偏差越小,尺寸精度就越高。
4. ( )φ10E7、φ10E8、φ10E9,这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它们的下偏差相同。
5. ( )基本尺寸就是理想尺寸。
6. ( )测得某一批孔的任意两个实际尺寸,最小为φ50.010mm,最大为φ50.025mm,则其极限尺寸的变动范围,在图样上可表示为φ。
7. ( )在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应是零件工作状态下的要求。
8. ( )尺寸φ的精度低于尺寸φ。
9. ( )φ15m4、φ15m6、φ15m8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10.( )φ50、φ50,它们的配合精度相同。
11.( )间隙配合也可称为动配合,因它们只能用于孔、轴间有相对运动的结合中。
12.( )尺寸公差只有18级,分别用 IT1、IT2 ...IT18 表示。
13. ( )公差带为k6的轴与滚动轴承内径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配合类别属于过渡配合。
14.( )轴、孔分别与滚动轴承内、外圈配合时,均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15.( )当滚动轴承的外圈受定向负荷时,与箱体孔的配合应松一些。
16.( )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有时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7.( )对承受循环负荷的滚动轴承套圈,应采用较松的配合。
18.(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故其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下偏差为零)。
19.( )轮廓的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最大峰高。
20.( )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
二. 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1. 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可以检验以下项目( )。
a.△Fβ;b.△fpb 与△fpt;c.△Fp与△f;d.△Fr与△Fw。
2. 齿轮公差中切向综合误差△Fi'可以反映( )。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4套)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4套)](https://img.taocdn.com/s3/m/16c0a6f6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60.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试题及答案(共4套)-------理工大学一、填空题1.轴的基本偏差代号为________~________时,与基准孔配合形成间隙配合。
2.孔和轴的公差带由__________决定大小,由___________决定位置。
3.已知某基准孔的公差为0.013,则它的下偏差为________mm,上偏差为________mm。
4.在任意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给定的一个方向上,线的位置度公差带形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圆度和圆柱度公差等级有____级,其它注出形位公差项目的等级有____。
6.孔的最大实体尺寸即孔的________•极限尺寸,轴的最大实体尺寸为轴的________极限尺寸。
7.国标按螺纹公差等级和旋合长度规定了3种精度级,分别称为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8.根据国标规定,向心滚动轴承按其尺寸公差和旋转精度分为__________个公差等级,其中__________级精度最高,__________级精度最低。
9.国标规定的表面粗糙度高度参数(名称和代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根据泰勒原则,量规通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_表面,止规的工作面应是________表面。
11.圆柱度和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________相同,________不同。
二、判断题(若正确请在题后的括弧内打“√”)1.零件尺寸的公差等级越高,其基本偏差的绝对值就越小。
()2.φ30M8/h7和φ30H8/m7的配合性质相同。
()3.作用中径反映了实际螺纹的中径偏差、螺距偏差和牙型半角偏差的综合作用。
()4.直线度公差带一定是距离为公差值t的两平行平面之间的区域。
()5.当包容要求用于单一要素时,被测要素必须遵守最大实体实效边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试卷及其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a35b016533687e21af45a932.png)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总分附加题分数一.是非题(每题0.5分,共10分)1.( )不经选择和修配就能装配的零件,就是具有互换性的零件。
2.( )具有互换性的零件,其制造成本较低,但维修设备的费用较高。
3.( )因为实际尺寸与基本尺寸之差是实际偏差,故实际偏差越小,尺寸精度就越高。
4.( )φ10E7、φ10E8、φ10E9,这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它们的下偏差相同。
5.( )基本尺寸就是理想尺寸。
6.( )测得某一批孔的任意两个实际尺寸,最小为φ50.010mm,最大为φ50.025mm,则其极限尺寸的变动范围,在图样上可表示为φ。
7.( )在图样上标注的公差应是零件工作状态下的要求。
8.( )尺寸φ的精度低于尺寸φ。
9.( )φ15m4、φ15m6、φ15m8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10.( )φ50、φ50,它们的配合精度相同。
11.( )间隙配合也可称为动配合,因它们只能用于孔、轴间有相对运动的结合中。
12.( )尺寸公差只有18级,分别用 IT1、IT2 ...IT18 表示。
13.( )公差带为k6的轴与滚动轴承内径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配合类别属于过渡配合。
14.( )轴、孔分别与滚动轴承内、外圈配合时,均应优先采用基孔制。
15.( )当滚动轴承的外圈受定向负荷时,与箱体孔的配合应松一些。
16.( )公差在一般情况下为正值,有时也可能为负值或零。
17.( )对承受循环负荷的滚动轴承套圈,应采用较松的配合。
18.( )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孔制,故其公差带在零线的上方(下偏差为零)。
19.( )轮廓的最大高度Ry就是在取样长度内轮廓的最大峰高。
20.( )轮廓中线是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基准线。
二. 选择题(每题0.5分,共10分)1.为评定齿轮传递运动的准确性,可以检验以下项目( )。
a.△Fβ;b.△fpb 与△fpt;c.△Fp与△f;d.△Fr与△Fw。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a717aed998fcc22bcd10d5f.png)
互换性的作用:1、从设计看,可以简化绘图、计算等工作,缩短设计周期,便于使用计算机进行辅助设计。
2、从制造看,按互换性生产原则进行生产时,可以实现专业化协作生产,流水作业以至进行自动装配,提高生产质量。
3、从使用看,零件磨损或损坏后可迅速换上相同规格的备用零、部件,减少了修理时间,节约修理费用。
二、填空题(5小题,共10.0分)[1]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基轴)制配合。
[2]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独立原则)。
[3]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
[5]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 工作尺寸),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制造)误差。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A )。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C )。
A.ES B.EIC.es D.ei3.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C )。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C )。
A.IT1~IT7 B.IT2~IT5 C.IT5~IT13 D.IT8~IT14 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C )。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D )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B )。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C )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期末考试试题A](https://img.taocdn.com/s3/m/cdf50715fe4733687f21aa40.png)
2008-2009学年第二学期《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考试试题(A)适用班级:机械系07级材料成形专业时量:120分钟闭卷记分:考生班级:姓名:学号:一、填空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机械制造中的互换性按互换的程度分,可分为完全互换和不完全互换两类。
2、尺寸公差带包含零线和公差带两个要素。
3、按表面轮廓的高度特征评定表面粗糙度的常用参数为 RZ (用符号表示),其名称为轮郭的最大高度。
4、GB/T 1800.3—1998将标准公差分为 20 等级,其中 IT01 级精度最高。
5、包容要求的使用在于可以用尺寸公差来控制形状误差,从而保证孔、轴的配合性质。
√6、平键联接的配合尺寸是 b ,采用的是基基轴制制配合。
7、若某配合的最大间隙为20μm,配合公差为30μm,则该配合一定是过渡配合。
8、 G 级精度的滚动轴承广泛应用于一般机构中,规定滚动轴承内、外径的最大值和最小值,主要是为了限制轴承的变形量。
9、判断工件尺寸是否合格的尺寸界限,称为验收极限。
国标规定,验收极限可以按以下两种方式确定:内缩验收极限和不内缩验收极限。
10、对于孔,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小于其实际尺寸;对于轴,其体外作用尺寸一般大于其实际尺寸。
二、判断题(共10小题,每题2分,共20分)1、位置公差是关联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
(×)2、滚动轴承单一平面平均内、外径公差带的位置均单向偏置在零线下侧。
(√)3、只要有了公差标准,就能保证零件的互换性。
(×)4、规定取样长度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减少波度的影响。
(√)5、符合极限尺寸判断原则的止规形状应该是两点接触式的(√)。
6、实际尺寸在极限尺寸之内的工件一定是合格件。
(×)7、可逆要求可用于任何公差原则与要素。
(×)8、从加工过程看,零件尺寸进入合格范围的“起始尺寸”是最大实体尺寸。
(×)9、国际规定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为了减少定尺寸孔用刀、量具的规格和数量。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29ecaa2ba8114431b80dd814.png)
题目部分,(卷面共有23题,100.0分,各大题标有题量和总分)一、判断题(5小题,共5.0分)(1分)[1]选用派生系列时应优先选用公比较小和延伸项含有项值1的数列。
( )(1分)[2]孔和轴的加工精度越高,其配合精度就越高。
( )(1分)[3]为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应尽量选用高等级量块作为基准进行测量。
( )(1分)[4]滚动轴承内圈与轴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 )(1分)[5]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轴,设计尺寸为507h φ的轴比306f φ的轴加工困难。
( )二、填空题(5小题,共10.0分)(2分)[1]基本尺寸相同的轴上有几处配合,当两端的配合要求紧固而中间的配合要求较松时,宜采用( )制配合。
(2分)[2]对于除配合要求外,还有极高形位精度要求的要素,其尺寸公差和形位公差的关系应采用( )。
(2分)[3]在同一公差组内各项公差与极限偏差应保持( )相同或不同的精度等级。
(2分)[4]检测是( )和( )的统称,它是组织互换性生产不可缺少的重要措施。
(2分)[5]量块按“级”使用时,以量块的标称长度作为( ),该尺寸包含了量块的( )误差。
三、单项选择题(2小题,共4.0分)(2分)[1]利用同一种加工方法,加工506H φ孔和1007H φ孔,应理解为A、前者加工困难 B、后者加工困难 C、两者加工难易相同 D无法比较(2分)[2]一般来说,下列哪一个表面粗糙度要求最高。
A、307h φ B、907H φ C、607h φ D、807h φ四、多项选择题(1小题,共2.0分)(2分)[1]如图所示尺寸链,封闭环A0合格的尺寸有。
A 、6.10mmB 、5.90mmC 、5.10mmD 、5.70mm五、简答题(3小题,共13.0分)(4分)[1]试举三例说明孔与轴配合中应采用基轴制的场合?(5分)[2]随机误差的评定为什么以±3σ作为随面误差的极限偏差?(12分)[4]有一孔、轴配合,基本尺寸为40mm,要求配合的间隙为(+0.025~+0.066)mm,计算确定孔、轴的公差带代号。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期末试题(有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32b1e0eaf45b307e8719777.png)
大误差
1
23.标准对平键的键宽尺寸b 规定有( C )公差带。
A.一种 B.两种 C.三种 D.四种
24.平键的( A )是配合尺寸。
A.键宽与槽宽 B.键高与槽深 C.键长与槽长 D.键宽和键高
25.矩形花键联结采用的基准制为( A )。
A.基孔制 B.基轴制 C.非基准制 D.基孔制或基轴制
27.保证齿轮传动平稳的公差项目是( B )。
决定。
8.为了以尽可能少的标准公差带形成最多种标准配合,国家标准规定了
两种配合制,即 基孔制 和 基轴制 。
9.位置公差可分为: 定向公差 、定位公差 和 跳动公差 三
类。
10.跳动公差分为 圆跳动 公差和 全跳动 公差两种。
11.某孔的直径为,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则该孔
的最大实体尺寸为 Φ50mm
一般情况下优先选用基孔制配合是考虑中、小尺寸孔常采用定尺寸 刀具加工,这样可以减少定尺寸刀具、量具的品种、规格、数量,而大 尺寸刀具则考虑习惯、方便,也采用基孔制。 4.答:测量是将被测几何量的量值和一个作为计量单位的标准量进行 比较,求得其比值的过程。测量过程应包括被测对象、计量单位、测量 方法和测量精度四要素。 5.答:“示值范围”指计量器具所能显示或指示的最低值或最高值的范 围;“测量范围”指在允许的误差限内,计量器具所能测出的被测量的范 围。 6.答: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系统误差、随机误差和粗大误差三大 类。系统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 均保持不变或按某一规律变化;随机误差在相同条件下,多次测量同一 值时,误差的绝对值和符号以不可预定的方式变化;粗大误差是超出规 定条件下预计的误差。实际测量中对系统误差用修正法消除;对随机误 差可通过概率统计方法寻求和描述规律,评定其影响程度;对粗大误差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A卷试题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2006-2007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A卷试题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2006-2007](https://img.taocdn.com/s3/m/e3ac3c7d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b4.png)
《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课程 A 卷试题及标准答案长安大学 2006- 2007 学年第 1 学期试题(A)卷课程名称互换性与技术测量考试日期年月日共七题学生姓名学院班级学号一、填空题(每空一分共15 分)1、机械设计可以分为三个阶段:运动设计;结构设计;精度设计。
2、满足互换性的条件是:不经选择;不需辅助加工和修配;满足功能上的要求。
3、 R10/3 数系的公比为 2 ,每逢 4 项,数值增大10 倍。
4、已知 IT8=25i , IT9=40i ,所以 IT8.5=31.5i。
5、基孔制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与不同基本偏差的轴的公差带形成各种配合的制度。
6、圆柱结合的使用要求可归纳为以下三类:相对运动副;固定连接;定心可拆卸。
7、孔在图样上的标注为φ80JS8,已知 IT8=46 μ m,则该孔的上偏差为+0.023 mm,最大实体尺寸为φ 79.977mm。
8、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采用基孔制,其内径公差带位于以公称内径为零线的下方,且上偏差为零。
9、滚动轴承外圈固定内圈旋转,受离心力P1的作用,则内圈承受定向(局部)负荷;外圈承受旋转(循环)负荷。
二、单项选择题:(每题一分共15 分)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④)。
①大量生产②现代化③检测技术④标准化2、优先数系中 R80 系列是(② )。
①基本系列②补充系列③派生系列④等差系列3、用内径指示表测量气缸内径的方法属于(①)。
①比较测量法②绝对测量法③综合测量法④间接测量法4、比较孔或轴的加工难易程度的高低是根据(②)。
①公差值的大小②公差等级系数的大小③标准公差因子④基本尺寸5、基本偏差代号为 a~ h 的轴与基本偏差代号为H 的孔配合属于(①)。
①基孔制间隙配合②基轴制间隙配合③基孔制过渡配合④基孔制过盈配合6、孔、轴配合的最大间隙为+54μ m,孔的下偏差为零,轴的下偏差为-33μ m,轴的公差为 13μ m,则配合公差为(①)。
某大学《互换性和测量技术》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
![某大学《互换性和测量技术》课程考试试卷A(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929ff9dd36a32d72758100.png)
某大学《互换性与测量技术》课程考试试卷A适用专业: 考试时间:12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1. 电动机的转速为:750,1200,1920(r/min),该数据属于那种系列( )。
A .R5 B .R10 C .R20 D . R402.实现互换性的前提是( )。
A .合理确定公差 B .检测C .标准化D .测量精确度3.下列有关公差等级的论述中,正确的是( )。
A .公差等级高,则公差带宽。
B .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低的公差等级。
C .标准规定,标准公差分为18级。
D .孔、轴相配合,均为同级配合。
4.属于位置公差的是( )。
A .平面度B .平行度C .直线度D .圆柱度 5. 下列配合代号标注正确的是( )。
A .φ60h7/r6 B .φ60H8/K7 C .φ60h7/D8 D .φ60H9/f96.选择表面粗糙度评定参数值时,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是( ). A .同一零件上工作表面应比非工作表面参数值大。
B .摩擦表面应比非摩擦表面的参数值小。
C .配合质量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D .尺寸精度要求高,参数值应小。
7.如右图所示尺寸链,属于减环的有( )。
A .A 1B .A 4C .A 3D .A 28.根据“入体原则”,下列正确的是( )。
A .当组成环为轴时,取基本偏差为零 B .当组成环为轴时,取上偏差为零 C .当组成环为轴时,取下偏差为零 D .当组成环为孔时,取上偏差为零9.常用尺寸段的标准公差的大小,随基本尺寸的增大而( ),随公差等级的提高而( )。
A .增大,增大B . 减小,减小C . 不变,增大D . 增大,减小10.尺寸链按应用场合可分三种,下列不属于该分类的是( )。
A .装配尺寸链 B .零件尺寸链 C .工艺尺寸链 D .角度尺寸链 11.φ50 +0.002-0.023 mm 孔与φ50 -0.025-0.050mm轴的配合属于( )配合,其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为( )和(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按要求进行标注(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将下列各项形位公差要求标注在下图上。
⑴φ505.003.0+-mm 孔的圆度公差为0.004mm ,圆柱度公差0.006mm ;⑵B 面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B 面对C 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3mm ;⑶平面F 对φ505.003.0+-孔轴线的端面圆跳动公差为0.02mm ; ⑷φ1805.010.0--mm 的外圆柱面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8mm ;⑸90°30″密封锥面G 的圆度公差为0.0025mm ,G 面的轴线对φ505.003.0+-mm 孔轴线的同轴度公差为0.012mm 。
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基础复习与练习一、 判断题1.( )为使零件的几何参数具有互换性,必须把零件的加工误差控制在给定的范围内。
2.( )公差是零件尺寸允许的最大偏差。
3.( )从制造角度讲,基孔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孔,基轴制的特点就是先加工轴。
4.( )Φ10E7、Φ10E8、Φ10E9三种孔的上偏差各不相同,而下偏差相同。
5.( )有相对运动的配合应选用间隙配合,无相对运动的配合均选用过盈配合。
6.( )若某平面的平面度误差值为0.06mm ,则该平面对基准的平行度误差一定小于0.06mm 。
7.( )若某平面对基准的垂直度误差为0.05mm ,则该平面的平面度误差一定小于等于0.05mm.。
8.( )只要离基准轴线最远的端面圆跳动不超过公差值,则该端面的端面圆跳动一定合格。
9.( )轴上有一键槽,对称度公差为0.03mm ,该键槽实际中心平面对基准轴线的最大偏离量为0.02mm ,它是符合要求的。
10.( )跳动公差带不可以综合控制被测要素的位置、方向和形状。
11.( )某轴标注径向全跳动公差,现改用圆柱度公差标注,能达到同样技术要求。
12.( )最大实体要求既可用于中心要素,又可用于轮廓要素。
13.( )采用包容要求时,若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在最大、最小尺寸之间,同时形状误差小于等于尺寸公差,则该零件一定合格。
14.( )测量仪器的分度值与刻度间距相等。
15.( )若测得某轴实际尺寸为10.005mm ,并知系统误差为+0.008mm ,则该尺寸的真值为10.013mm 。
16.( )在相对测量中,仪器的示值范围应大于被测尺寸的公差值。
17.( )量块按“级”使用时忽略了量块的检定误差。
18.( )零件的尺寸公差等级越高,则该零件加工后表面粗糙度轮廓数值越小,由此可知,表面粗糙度要求很小的零件,则其尺寸公差亦必定很小。
19.( )测量和评定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时,若两件表面的微观几何形状很均匀,则可以选取一个取样长度作为评定长度。
20.( )平键联结中,键宽与键槽宽的配合采用基轴制。
21.( )螺纹中径是指螺纹大径和小径的平均值。
22.( )对于普通螺纹,所谓中径合格,就是指单一中径、牙侧角和螺距都是合格的。
23.( )螺纹的单一中径不超出中径公差带,则该螺纹的中径一定合格。
24.( )内螺纹的作用中径不大于其单一中径。
25.( )中径和顶径公差带不相同的两种螺纹,螺纹精度等级却可能相同。
26.( )圆锥配合的松紧取决于内、外圆锥的轴向相对位置。
27.()测量内圆锥使用塞规,而测量外圆锥使用环规。
28.()齿轮传动的振动和噪声是由于齿轮传递运动的不准确性引起的。
29.()在齿轮的加工误差中,影响齿轮副侧隙的误差主要是齿厚偏差和公法线平均长度偏差。
30.()圆柱齿轮根据不同的传动要求,同一齿轮的三项精度要求,可取相同的精度等级,也可以取不同的精度等级相组合。
二、选择题1.保证互换性生产的基础是()。
A.标准化B.生产现代化C.大批量生产D.协作化生产2.基本偏差代号f的基本偏差是()。
A.ES B.EI C.es D.ei 3.φ30g6与φ30g7两者的区别在于()。
A.基本偏差不同B.下偏差相同,而上偏差不同C.上偏差相同,而下偏差不同D.公差值相同4.一般配合尺寸的公差等级范围为()。
A.IT1~IT7 B.IT2~IT5 C.IT5~IT13D.IT8~IT145.当相配孔、轴既要求对准中心,又要求装拆方便时,应选用()。
A.间隙配合B.过盈配合C.过渡配合D.间隙配合或过渡配合6.形位公差带的形状决定于()A.形位公差特征项目B.形位公差标注形式C.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D.被测要素的理想形状、形位公差特征项目和标注形式7.在图样上标注形位公差要求,当形位公差前面加注Φ时,则被测要素的公差带形状应为()。
A.两同心圆B.圆形或圆柱形C.两同轴线圆柱面D.圆形、圆柱形或球形8.径向全跳动公差带的形状和()公差带的形状相同。
A.同轴度B.圆度C.圆柱度D.位置度9.某实际被测轴线相对于基准轴线的最近点距离为0.04mm,最远点距离为0.08mm,则该实际被测轴线对基准轴线的同轴度误差为()。
A.0.04mm B.0.08mm C.0.012mm D.0.16mm10.轴的直径为mm03.030-φ,其轴线的直线度公差在图样上的给定值为01.0φmm,则直线度公差的最大值可为()。
A.01.0φmm B.02.0φmm C.03.0φmm D.04.0φmm11.最大实体尺寸是指()。
A.孔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B.孔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C.孔的最小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大极限尺寸D.孔的最大极限尺寸和轴的最小极限尺寸12.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采用独立原则时,零件加工后的实际尺寸和形位误差中有一项超差,则该零件()。
A.合格B.尺寸最大C.不合格D.变形最小13.公差原则是指()。
A.确定公差值大小的原则B.制定公差与配合标准的原则C.形状公差与位置公差的关系D.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14.被测要素的尺寸公差与形位公差的关系采用最大实体要求时,该被测要素的体外作用尺寸不得超出()。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实际尺寸D.最大实体实效尺寸15.如果某轴一横截面实际轮廓由直径分别为Φ40.05mm和Φ40.03mm 的两个同心圆包容而形成最小包容区域,则该横截面的圆度误差为()。
A.0.02mm B.0.04mm C.0.01mm D.0.015mm16.工作止规的最大实体尺寸等于被检验零件的()。
A.最大实体尺寸B.最小实体尺寸C.最大极限尺寸D.最小极限尺寸17.取多次重复测量的平均值来表示测量结果可以减少()。
A.定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18.含有下列哪项误差的测得值应该按一定的规则,从一系列测得值中予以剔除()。
A.定值系统误差B.变值系统误差C.随机误差D.粗大误差19.粗大误差使测量结果严重失真,对于等精度多次测量值中,凡是测量值与算术平均值之差绝16.测量是将与进行比较,并确定其的实验过程。
17.按测量方法分类,用游标卡尺测量轴的直径属于测量,测量以及测量。
18.按“级”使用量块时量块尺寸为,按“等”使用时量块尺寸为。
19.测量误差是指被测量的与其之差。
20.正态分布曲线中,σ决定了分布曲线的,x决定了分布曲线的。
21.测量表面粗糙度轮廓时,应把测量限制在一段足够短的长度上,这段长度称为。
22.评定表面粗糙度高度特性参数包括、和。
23.按GB/T307.3-1996规定向心轴承的公差等级分为级,级广泛应用于一般精度机构中。
24.对于普通平键,键和键槽宽共有三种配合,它们分别是、和。
25.普通螺纹的和都必须在尺寸范围内才是合格的。
26.M24×2-5g6g螺纹中,其公称直径为,大径公差带代号为,中径公差带代号为,螺距为,旋合长度为。
27.大径为30mm、螺距为2mm的普通内螺纹,中径和小径的公差带代号都为6H,短旋合长度,该螺纹代号是。
28.直线尺寸链中公差最大的环是。
29.在建立尺寸链时应遵循原则。
30.尺寸链的组成环中,减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的变动的组成环;增环是指它的变动引起封闭环变动的组成环。
四、简答题1.什么是互换性?互换性按程度分哪几类?2.配合分哪几类?各类配合中孔和轴公差带的相对位置有何特点?3.为什么要规定基准制?为什么优先采用基孔制?4.简述测量的含义和测量过程的四要素。
5.“示值范围”和“测量范围”有何区别?6.测量误差按其性质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征?实际测量中对各类误差的处理原则是什么?7.表面结构中粗糙度轮廓的含义是什么?它对零件的使用性能有什么影响?8.为什么在表面粗糙度轮廓标准中,除了规定“取样长度”外,还规定“评定长度”?9.滚动轴承内圈与轴颈的配合和外圈与外壳孔的配合分别采用哪种基准制?为什么?滚动轴承内圈内径公差带相对于以公称直径为零线的分布有何特点?其基本偏差是怎样规定的?10.与圆柱配合相比,圆锥配合有哪些优点?11.简述对齿轮传动的四项使用要求?其中哪几项要求是精度要求?12.求解尺寸链的基本方法有哪些?各用于什么场合?五.综合题1.根据表1中给出的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求出下列孔、轴的上下偏差数值:(1).7850hEΦ(2).7860mHΦ表1 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数值表尺寸分段(mm)标准公差(mμ)基本偏差(mμ)IT7 IT8 e m >30~50>50~80>80~120253035394654-50-60-72+9+11+132.按图样021.0720+ΦH加工一孔,测得该孔横截面形状正确,实际尺寸处处皆为20.010mm,轴线直线度误差为Φ0.008mm,试述该孔的合格条件,并判断该孔是否合格。
3.图1和图2分别给出了孔的两种图样标注方法,试根据标注的含义填写下表。
图1 图3图号采用的公差原则的名称边界名称及边界尺寸(mm)最大实体状态下的位置公差值(mm)允许的最大位置误差值(mm)实际尺寸合格范围(mm)124.将下列精度要求标注在图样上。
(1)内孔尺寸为Φ30H7,遵守包容要求;(2)圆锥面的圆度公差为0.01mm,母线的直线度公差为0.01mm;(3)圆锥面对内孔的轴线的斜向圆跳动公差为0.02mm;(4)内孔的轴线对右端面垂直度公差为0.01mm。
(5)左端面对右端面的平行度公差为0.02mm;(6)圆锥面的表面粗糙度Rz的最大值为6.3µm,其余表面Ra的上限值为3.2µm。
[参考答案]一、判断题1.√2. ×3. ×4. √5.×6.×7. √8.×9. ×10.×11. ×12. ×13. ×14.×15.×16. √17. ×18.×19. √20. √21.×22.×23.×24. √25. √26. √27. √28. ×29. √30. √二、选择题1.A2.C3.C4.C5.C6.D7.B8.C9.D 10.D11.C 12.C 13.D 14.D 15.C 16.B 17.C 18.D 19.C 20.A21.A 22.B 23.C 24.A 25.A 26.C 27.B 28.A 29.D 30.A三、填空题1.完全不完全2.互换性3.十进制 5 4.几何量公差公差5.大小位置公差值极限偏差6.测量7.大小位置配合公差值极限间隙或极限过盈8.基孔制基轴制9.定向公差定位公差跳动公差10.圆跳动全跳动11.Φ50mm Φ49.99mm Φ0.04mm12.实际形位误差小于大于13.形位公差实际尺寸实际要素的变动14.最大实体最大实体实效15.垂直度平面度16.测量对象单位量或标准量比值17.直接绝对接触18.公称尺寸检定尺寸19.实际测得值真值20.分散程度位置21.取样长度22.轮廓算术平均偏差Ra 微观不平度十点高度Rz 轮廓最大高度Ry23.5 0 24.松联结正常联结紧密联结25.单一中径作用中径中径极限26.24mm 6g 5g 2mm N 27.M30×2-6H-S 28.封闭环 29.最短尺寸链1 独立原则无特殊边界Φ0.03Φ0.03Φ40~Φ40.0392 最大实体要求最大实体实效边界,边界尺寸Φ39.97Φ0.03Φ0.069Φ40~Φ40.0394.2.解:该孔的合格条件:D f e≥Dmin=20mm,Da≤Dmax=20.021mm,D f e= Da-f=20.010-0.008=20.002> Dmin故该孔合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