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级网络工程师最全网络技术复习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计算机网络的发展与形成
1.基于P2P以“非中心化的方式”的网络应用成为新的增长点
2.计算机网络形成:
(1)计算机——终端(美国军方)
(2)计算机——计算机
(3)ARPANET及OSI(高校,INTERNET前生)
(4)INTERNET
3.网络协议
(1)ISO指定OSI,国际认可
(2)TCP/IP,业内公认,早于OSI
4.信息高速公路:异步传输模式(A TM),宽带综合业务数字网(B-ISDM),高速局域网,交换局域网,虚拟网,无线网
5.搜索引擎是一种运用在WEB上的应用软件系统
6.宽带城域网
(1)包括核心交换网、接入网
(2)用户接入网分三类:计算机网络、电信通信网、广播电视网(现在数字聚合,三网融合)
7.无线网络:
(1)无线局域网(WLAN)
①传输介质:微波、激光、红外线
②IEEE801.11制定
③运用领域:传统局域网扩充、建筑物之间互联、特殊网络
④传输技术:红外线、扩频、窄带微波
(2)发展
①无线自组网(AD HOT):自组织、对等、多跳
②无线传感器网(WSN)将ADHOT于传感器结合,三要素是:传感器、感知对象、观察者
③无线网状网(WMM):标准制定IEEE802.11S
④蓝牙技术:标准制定IEEE802.15,特点:短距离,低功耗
8.操作系统
(1)Window
(2)UNIX:小型机、C语言、易移植、多用户多任务、分时、采用树状目录、系统由内核和外壳组成,内核直接对硬件起作用,外壳是用户程序
(3)在微型机运行,内核效仿Unix,开放源代码、多用户多任务、界面友好、可移植
二、计算机网络基本概念
1.计算机网络定义
(1)观点:广义、资源共享(符合网络特征)、用户透明
2.分类
(1)局域网:覆盖范围有限(方圆几公里),传输数据较快,误码率低。从介质角度:共享式介质和交换式局域网
(2)城域网:
(3)广域网:最远最大、速率低。从逻辑和功能:通信子网、资源子网
(4)个人局域网:10M内
3.网络拓扑结构
(1)分类:星型、环形、树型、网状型
①星型:中心节点是可靠性瓶颈
②环形:延迟确定,每个线路都是瓶颈
③树型:适用于汇聚数据的
(2)传输参数
①传输速率:S=1/T(T为每比特所需要的时间),记bps,每秒传输的比特数
②带宽:与传输速率有关
a)奈科斯特准则:有限带宽、无噪声信道——Rmax=2B
b)香茗定理:有限带宽、有随机噪声信道——Rmax=B*log2(1+S/N)
③误码率:平均误码率要低于10-9
(3)分包分组交换
①早起交换分为:线路交换、存储转发交换
a)线路交换:线路建立、数据传输(实时,双向)、线路释放
ﻩ优:实时性强,交互式会话类通信
缺:系统效率低,不具备数据存储,纠错功能
b)存储转发交换:报文交换、报文分组交换
②现代交换
a)数据报方式:不同分组经过不同路径、到达目的节点可能乱序、每个分组传输过程都带目的地址和源地址、传输延迟大,适合突发性通信,不适合长报文,会话式通信b)虚电路方式:在传输前源节点和目的节点建立连接、顺序连接、不携带目的地址,源地址,无乱码重复丢失,每个节点只需要进行差错检测不需要路由选择,每个节点可与多个节点建立
4.网络体系结构
(1)网络协议
①三要素
a)语法:格式和结构
b)语义:意义
c)时序:顺序说明
(2)网络体系结构
①第一个网络体系结构:IBM的SNA
a)OSI
i定义了各层服务,服务与实现无关,不是一个标准,而是概念的框架
ii各个节点具有相同层次,相邻层之间接口通信,每层使用下层服务并向
上提供服务
b)TCP/IP(传输控制协议/互联网协议)
i互联层主要协议: IP ICMP IGMP ARPRARP
ii传输层:进程间端到端通信,主要协议:TCP(可靠的面向连接的协议,无差错),UDP(不可靠的无连接协议,不要求分组顺序到达)
iii应用层:远程登录协议:Telent、ﻩ
ﻩ文件传输协议:FTP
ﻩ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ﻩﻩ域名服务协议DNS
ﻩﻩﻩ路由信息协议RIP
ﻩ网络文件协议SNMP
ﻩ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c)对比
5.P2P:最大化的为“非集中式”,不依赖DNS
6.IEEE802.2将数据链路层划分为:逻辑链路控制子层(LLC,协议必相同),介质访问控制子层(MAC,协议可不同)
7.IEEE802.3 以太网标准,定义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8.IEEE802.11 定义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9.IEEE802.15 定义近距离个人无线网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10.IEEE802.16定义宽带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MAC子层与物理层标准
三、局域网技术
1.与广域网不同,存储转发方式变为共享介质与交换方式
2.拓扑:
(1)总线型(共享介质)
①解决冲突: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令牌总线(TokenBus)
②所有节点通过网卡连接总线
③采用双绞线、同轴电缆
④同一节点只能有一个节点通过总线发送数据,冲突会传输失败
⑤优:结构简单,易于实现。易于扩展、可靠性强
缺点:不易管理,故障诊断和隔离困难
(2)环形
①数据传输方向确定,采用令牌环
(3)星型
3.传输介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无线信道
4.以太网最核心技术:介质访问控制方法:载波侦听多路访问(CSMA/CD),解决多个节点共享公用总线
5.以太网传输错误:
(1)CRC正确,判定帧长度,“帧长度错误”
CRC错误,判断帧是否为8整数倍,是则“帧校验错误”,不是则“帧比特错误”
6.以太网物理地址,按照48位编码(EUI-48),12个12进制两两一组。前三组公司,后三组生产商自配,允许分配物理地址为247个
7.高速局域网
(1)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