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历史秦朝的统治例题解析 旧人教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秦朝的统治-例题解析
【经典题】
例1 (2000年上海高考题)秦朝时候,郡的临御史主要负责
A收取赋税 B征发兵役 C管理军事 D监察郡守
【解析】本题是有关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这一考点。

本题涉及的这一知识在书上没有直接内容,考查学生知识应用的迁移能力。

课本提供的是中央政府内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丞相处理政事,而太尉则管理军事。

依照这种职权的分工,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当为郡守、县令之职。

管理军事是郡尉之职。

郡的临御史自然是负责监察郡守。

【答案】D
例2(2000年广东卷考题)秦朝施政主要依据的学说是
A儒家学说B墨家学说C道家学说D法家学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分析、综合历史问题的能力。

教材没有明确提出秦朝时施政所依据的学说,但是秦统一后,实行严刑峻法。

教材明确指出了韩非子的理论主张,可以看出秦始皇的施政符合韩非子的主张。

【答案】D
例3 (2001年天津卷考题)秦始皇推行“书同文”的措施
A 适应了政治统一的需要B用隶书取代其他文字
C导致秦朝实行焚书坑儒D成为后人批判秦始皇的原因
【解析】本题主要针对秦始皇的文化措施设计,秦始皇时的统一文字本质上是为政治上的统一服务的,其他的项都不合史实。

【答案】A
例4 (2000年津赣卷考题)秦始皇“焚书抗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④加强思想控制
A①②③B①②④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从角度对焚书坑儒的目的加以思考,解题关键是把历史事件放到特定的历史环境中去思考,如“③毁灭文化”是该条措施一定程度上产生的影响,并非是当时统治者的主观意图。

【答案】B
例5 (1995年上海卷试题)简述秦始皇建立封建专制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措施,并作简要评价。

【解析】本题是一道简述题,所考内容“中央集权制”是教学重点,命题角度一般,难度不大。

第一问“秦始皇建立中央集权制的措施”,考查具体内容在教材中有现成的归纳,只要考生记忆准确即可回答出来,能力考查层次偏低。

第二问要求在第一问的基础上作简要评价,回答时要能够把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进行分析和评价,要
充分肯定其积极作用。

【答案】①建立皇帝制度,集政治、经济、军事大权于一人。

②)中央政府设丞相,御使大夫、太尉协助皇帝处理政事、监察军事事务。

③在全国范围内废除了分封制度,实行郡县制,郡守、县令由皇帝直接任免,负责地方行政。

(2)秦始皇建立的封建专制的中央集权制度,一方面巩固了封建国家的统一,另一方面也加强了对广大人民的统治。

例6 (2002年广东卷考题)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秦始皇)收泰半(三分取其二)之赋,发闾左之戍。

男子力耕不足粮饷,女子纺织不足衣
服,竭天下之资财以奉其政,犹未足以赡其欲也。

材料二(汉高祖)约法省禁,轻田租,十五而税一。

……文帝即位,躬修俭节,思安百姓……遂除民田之租税。

后十三岁,孝景二年,令民半出田租,三十而税一。

至武帝之初七十年间,国家亡(无)事,非遇水旱,则民人给家足,都鄙廪庾尽满,而府库余财。

——均摘自《汉书·食货志》请回答
分别概括材料一、材料二所反映的历史现象。

结合材料分析封建统治者的赋税政策与经济发展、社会安定的关系。

【解析】本题材料一是关于秦朝暴政,赋税徭役沉重的史料。

解题时现象概括和关系一定要扣住材料。

材料二反映的史实也可以通过阅读史料初步把握。

【答案】秦朝的暴政,赋税繁重,超过社会承受能力,导致民不聊生,甚至天下之乱;文景之治,轻徭薄赋,有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安定。

【原创题】
例7 秦王朝所推行的“郡县制”的含义是①郡县都是地方行政单位②郡县长官由皇帝直接任免③长官负责管理人民,收取赋税,征发兵役和徭役④通过郡县制把地方权力控制在皇帝手中
A.①②③④B.①③④ C.①②④D.②③④
【解析】本题是考查再认知识的概念类的选择题。

“郡县制”是地方行政制度(与西周以来的分封制相对应),教材有明确的解释。

①是从性质上对郡县制进行解释,②是对郡县制长官产生方式进行说明,③是对郡县长官职责进行解释,④是对郡县制的作用进行说明。

因而A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A
例8.秦始皇大量迁移人口到边远地区,这些边远地区是①河套一带的北方地区②辽东一带的东北地区③南越一带的南方地区④闽越一带的东南地区
A.①③B.①④C.②③D.③④
【解析】“边远地区”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在不同的时代有不同的含义。

因此需要掌握秦代的边远地区当然是秦朝所控制区域的周边地区。

河套、辽东、闽越、南越均属此列。

秦始皇派蒙恬夺取河套地区后,迁徒内地人民到那里建城设县、发展生产。

又派军队征服珠江流域的越族,迁50万中原人到此地生活。

因而A项为正确选项。

【答案】A
例9.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①崇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③毁灭文化加强④思想控制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D.①③④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再认再现历史概念的能力。

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根本目的是巩固统治,其主要方面包括:①祟法反儒②防止旧势力复辟④加强思想控制。

秦始皇采纳了丞相李斯的建议,把秦国以外的历史书和民间收藏的诗书及诸子百家书,通通烧毁,只有医药、卜筮和种植的书不烧。

因此③毁灭文化不符合历史史实,也不是焚书坑儒的目的,故不能入选,本题对我们的启示是:要准确把握历史概念的内涵,牢固的掌握基本历史史实,只有如此,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答案】B
例10 秦始皇对我国历史做出的最重要的贡献在于
A它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B、建立了一整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D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学生对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的意义或影响的阐释能力。

解题时,要掌握“最重要的贡献”的内涵,这对解答本题是至关重要的,B、D两项相比较,D项对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贡献和影响无疑是最大的。

【答案】D
例11.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建立的农民革命政权地点是在
A大泽乡 B陈 C张楚 D咸阳
【解析】熟悉所列四个名词,A是农民起义的首发地;B是农民革命政权建立的地点;C是农民政权的名称,而非地名;D是秦朝的都城。

【答案】B
例12.下列关于秦末农民战争的影响,不正确的是
A迫使汉高祖“反秦之弊,与民休息”
B大大削弱了奴隶制残余
C使汉初出现了“布衣将相”局面
D使汉初废除了郡县制,实行了封国制
【解析】汉初实行封国制,主要是因为汉初的统治者错误地认为,秦亡于郡县制,而吸取其教训,与秦末农民战争并无关系。

【答案】D
【点击思维题】
例13 秦始皇在全国范围内确立了封建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中央集权指
A全国有统一的货币、度量衡B全国有通行的统一文字
C以皇权至高无上为最基本的原则D中央机构对地方机构实行直接有效的行政管理
【解析】本题考查秦朝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解答本题,首先要弄清中央集权是概念,它是指国家统治权力集中统一于中央政府的制度。

在这种制度下,地方政府统一服从于中央政府,并根据中央政府的政策、法令办事。

其次要弄清中央集权与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联系与区别,君主专制中央集权是在中央对地方集权的基础上皇帝独裁制度。

根据这一理解,中央集权应是指D项,而C项强调皇权至上,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可以排除。

A、B两项与中央集权有很大关系,但并不是中央集权本身。

【答案】D
例14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我国自确立后绵延了二千余年,从根本上讲是因为
A地主阶级政治家的先后传承
B封建小农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
C与这西方国家相比这一制度具有优势
D这一制度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抵制外来侵略
【解析】解答本题用政治常识的基本原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封建小农经济要求强有力的中央政权维护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保护小农经济再生产过程。

【答案】B
例15 对秦始皇的评价应着重于
A开拓疆域
B统治残暴
C南攻越族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D统一中国,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评价人物要一分为二,主要看在历史上的作用及影响。

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这是影响最大最远的一面。

【答案】D
例1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商鞅)令民为什伍而相枚司连坐。

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

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僇(努)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收为孥(奴隶)。

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食行于期年(一年)……于是太子犯法。

卫鞅曰:“令之不行,自上犯之”……行之十年,秦民大说(悦)。

——《史记·卷68商君列传》材料二《商君列传》记载商鞅变法,“行之十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

”又说,经过变法,“秦人富强”。

《河渠书》记载秦修郑国渠,“渠就,用注填阏之水,溉泽卤之地四万余顷,收皆亩一钟。

于是关中为沃野,无凶年,秦以富强,卒并诸侯。


——《史记》根据以上材料,分析秦国一统天下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秦统一的历史条件,考查分析能力。

战国时期诸侯割据,秦国在七国中最弱。

经过多年的政治、经济方面的调整,特别是商鞅变法,秦国进入封建社会。

生产关系的调整,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的发展,秦国一跃而成七国最强,为统一全国奠定物质基础。

当然,其它方面也应涉及。

对于社会原因的分析,必须从经济、政治、思想文化等多方面分析。

本题侧重于从材料中提炼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答案】(1)商鞅变法,使秦国经济发展,成为战国时期诸国最强的国家,为统一奠定了基础。

(2)兴修水利,发展经济,社会安定,是统一的前提。

(3)秦国采取正确的战略战术,灭六国,一统天下。

例17.阅读《史记·秦始皇本纪》的记载
材料一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内,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

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

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

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材料二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

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材料三……越言乃三代之事,何足法也?……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

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今,惑乱黔首。

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材料四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赖宗庙,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
请回答:
(1)材料中辩论的焦点是什么?材料一对此持何态度?
(2)材料二是谁的言论?你的根据是什么?
(3)材料二与材料三的建议各有其根据,明显不同的用词是什么?
(4)材料三提出了什么建议?其目的是什么?
(5)材料三体现了战国哪位思想家的主张?你的根据是什么?
(6)材料四中秦始皇赞成哪一种主张?他的理由是什么?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的处理、历史问题的阐释、文字表达的各项能力。

解题时首先要读懂材料,这就要有一定的古汉语功底,从而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然后充分理解掌握的有效信息,将问题
的解答一一落到实处,,材料一是歌颂郡县制,材料二是赞成分封制,材料三是主张师今而不师古,要烧了以古非今的儒家经典,材料四认为分封诸侯是天下战乱的根源,把握这些材料的精神实质,问题都是不难解决的。

【答案】(1)地方实行郡县制还是分封制。

材料一拥护郡县制反对分封制。

(2)淳于越。

材料三的反驳说:“越言乃三代之事”。

(3)“师古”和“师今”。

(4)材料三提出焚书的建议,目的在于钳制儒生的思想,从而维护郡县制度。

(5)材料三体现了战国韩非子的主张,其根据是“法令出一”、“士则学习法令辟禁”、“若有学法令者,以吏为师”。

这些言论充分体现丁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6)秦始皇赞成“师今”、实行郡县制的主张,理由是:“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即诸侯国的存在是战乱的根源。

【跨学科综合题】
例18.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相关知识回答:
苏洵在《六国论》中说:“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敝在赂秦。

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西汉的贾谊在《过秦论》中说:“然秦以区区之地,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1)六国是指、、、、、,秦国的国都是咸阳,
在今天的——省境内。

“一夫”是指。

(2)综合对秦灭六国和秦朝灭亡的认识,分析评论苏洵和贾谊的观点。

(3)综合所学哲学知识,分析评价苏洵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
【解析】本题提供了苏洵、贾谊有关秦国兴亡的两段材料,主要考查对历史、政治、地理学科相关知识的掌握。

第一问,是历史学科方面的,只要结合相关史实,很容易回答。

秦统一六国和秦朝灭亡的原因,是当时社会矛盾和历史发展的结果。

苏洵和贾谊的现点,仅是反映了一些表象原因。

并未从根本上进行阐明。

要根据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结合相关史实,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1)齐;楚;燕;韩;赵;魏;陕西;陈胜
(2)秦灭六国,最根本的原因是人民渴望统一,察顺应这一历史潮流,符合当时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

其次,秦国的商鞅变法使秦国成为七个诸侯国中最强大的国家,为灭六国奠定了经济基础。

再次,秦在灭六国的过程中,采用了远交近攻的军事策略,各个击破。

六国纷纷向秦割地求和(赂秦)是六国灭亡的表面原因。

苏洵将这说成是惟一原因是错误的。

六国破灭,根本原因是分裂不符合人民利益,再加上六国的任何一国都不具备实现统一的实力,所以面对秦国的强大攻势,才竞相割地求和,以求得苟延残喘。

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阶级矛盾越来越尖锐,终于导致农民起义的爆发,推翻了秦朝的统治,贾谊将秦亡的原因总结为“仁义不施”,如果“仁义”指统治者以德治民,爱惜民力,不误农时,减轻刑税,这一观点则有一定的合理性。

但贾谊仍是站在地主阶级立场上,把陈胜起义说成是“一夫作难”,其目的在于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

(3)现象是事物的表面特征和外部联系,是多变的,能为人的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本质是事物相对稳定的内部联系,是事物的根本性质,只能靠人的理性思维去把握。

本质离不开现象,本质总要表现为现象;现象离不开本质,现象是本质的表现。

苏洵只看到了六国向秦割地求和这一现象,并把它说成是六国灭亡的惟一原因,而没有透过现象认识到事物的本质,也没有从主要原因去分析,因而是错误的,不全面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