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一)
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
![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f997e3c8bdeb19e8b8f67c1cfad6195f312be8c1.png)
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普及的逐步推进,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高校贫困生的资助办法成为了社会关注的热点话题。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全面展开回答,探讨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问题。
1、背景分析当前,高校贫困生的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
由于教育资源分布不均、高考制度的局限、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许多优秀的贫困生无法接受优质的高等教育。
因此,制定合理的高校贫困生资助办法具有重要意义。
2、国家政策为了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国家在政策层面进行了重要的探索和实践。
例如,实行全面落实国家助学贷款制度,提高经济困难学生的就读机会。
另外,国家还出台各种奖助学金政策,对高校贫困生进行资助。
3、学校努力高校作为资助贫困生的具体执行机构,也积极参与到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行动中。
学校设立助学金、举办勤工俭学等活动,为贫困生提供资金和工作机会。
学校还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教材、住宿等福利。
4、社会捐助除了政府和学校的资助之外,社会的捐助也是解决高校贫困生问题的重要途径。
社会各界纷纷捐款捐物,帮助贫困生改善生活条件和学习环境。
同时,社会也通过设立基金会、扶贫项目等方式参与到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中。
5、政策落实问题尽管国家和学校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解决高校贫困生的问题,但仍存在一些政策落实问题。
例如,一些地方对贫困生资助工作重视不够,导致资助不到位;一些学校在奖助学金评选过程中不公开,缺乏透明度。
这些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和完善。
6、社会认知与关注随着社会的发展进步,人们对高校贫困生问题的认知和关注也在不断增加。
越来越多的社会组织关注高校贫困生的问题,希望通过各种方式为他们提供帮助。
这种社会关注对于改善高校贫困生的境遇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7、加强家庭经济状况的关注家庭经济状况是决定贫困生是否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主要因素之一。
因此,加强对贫困家庭的关注十分重要。
可以通过建立家庭经济状况评估机制,确保资助对象的准确性。
同时,加大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帮扶力度,使他们能顺利完成学业。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及对策研究
![高校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探讨及对策研究](https://img.taocdn.com/s3/m/0b48c50676c66137ee0619c1.png)
收入量化认识 的模糊及其个人诚信度等 因素 的存在 , 给资格认定工作带 来 助工作 中, 要注意方式方法 , 体现人 文关怀 , 激发贫 困生 的主动性 、 挥主 发 很大难度。另一 方面 , 由于街道或 乡镇民政部 门等所提 供的证 明材料 的可 体 能动 性。高校及有关部门应将人 文关怀作 为贫 困生资助 的核心理念 来 加强对贫困生的经济关怀 、 精神 关怀 、 学业关怀和能 力关 怀。贫 困生 靠程度参差不齐 , 乏系统 的公正性 , 缺 导致 的结 果是部分 非贫 困生获得 了 对待 , 必须坚持 以教育为先导 , 以育人 为 目标 , 在经济上给 予贫困生 贫困生资格 , 而部分真正贫 困的学生却 得不到应 由 的帮助 , 造成 了资助 工 资助工作 中, 资助的同时, 加强对他们的思想 和心理健 康教 育 , 关注他们 的精神 世界 , 维 作中“ 困生不贫 困” 贫 的情况存在 , 响了资助工作的公平性。 影 培养其高 尚的人格 , 给他们提供精神动 力, 真正达 贫困生资助工作缺 乏心理 疏导 和人文 关怀。高校 贫困生 是一个需 要 护贫困生的自尊和人格 , 自立 给予特殊关注 的群体 , 因为经济上的贫 困 , 他们 肩负着 家庭甚 至几代人 的 到资助的 目的和效果。采用适当的方法教 育培养他们养成艰苦奋 斗、 是解决贫 困生 问题 的根本 目 希望 ; 因为贫困, 他们 的求学之 路比 常人 艰辛 ; 因为贫 困, 他们 的内心 常常 自强的良好 品德和积极健康向上的心理 素质 , 通过有针对 性的心理疏 比较脆弱。在实际的贫 困生 资助工作 中 。 物质轻精神 的情 况比较典 型 , 的。资助工作使贫 困学生获得物质支持的基础上 , 重 人文关怀、 个人尊严 、 感情 需要和心 理抚慰 很难得到 尊重和 满足。爱心 企 导和人 文关怀使他们获得发展 的精 神动 力 , 最终融 入生活 , 实现 自身的全
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若干思考
![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若干思考](https://img.taocdn.com/s3/m/1db3f58084868762caaed5d6.png)
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的若干思考[摘要]由于我国经济发展地区间存在巨大的差异以及贫富两极分化的趋势正在不断加大,贫困大学生在我国一些偏远地区以及欠发达地区依然占有很大的比重。
大学生作为祖国未来发展的主要人才来源,是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之一,因此对贫困大学生施行资助是势在必行的举措。
然而对贫困大学生施行资助必须将贫困学生作为这项活动中的主体,使他们能够健康茁壮的成长才是我们最终的目的。
可以通过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现状、资助存在的问题以及一些改良的措施来综合性的探讨这个课题。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资助现状问题分析探讨[中图分类号] g522.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2)09—0079—03根据相关调查报告分析,我国目前在校大学生中贫困大学生的平均比重依然高达25%左右,在一些贫困地区甚至高达50%左右,这也表明我国目前有将近三百万的贫困大学生。
如此众多的贫困大学生走向校园,这给我国的教育系统以及国家政府、社会群体都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鉴于如此严重的问题以及大学生在国家发展中的重要地位,我们有必要对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进行研究与探讨,以确保我国当代青少年的健康成长以及国家人才梯队的建立。
一、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现状分析对我国贫困大学生资助的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发现其中的不足与漏洞,并据此查找问题的根源,以便于能够更好、更快地解决问题,从而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机制,确保我国现代教育的良好发展。
具体的内容主要分为以下三个方面。
(一)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体的资助体系在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上,国家主要采取的是以国家助学贷款为主要资助方式的资助体系,可以简要概括为“贷、奖、助、补、减”这五种方式,即通过助学贷款、奖学金制度、设立助学金、贫困学生补贴以及减免贫困学生学费这五种方式来实施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
为了保障这个资助体系的良好运转,教育部、财政部以及中国人民银行相继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切实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并且取得了比较好的成果,也使不少贫困学生得到了切实的帮助。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d4b93a8284868762caaed5ce.png)
南 京 林 业 大 学 学 报 ( 文 社 会 科 学 版) 人 J un l f nigF rsr ies y( maie n oil c n e dt n o ra o j oet Unvri Hu nt sadS c i cs io ) Na n y t i aS e E i
方 面也 减 轻 并 分 摊 了有 关 商 业 银 行 的工 作 压 力 和 贷款 风 险 。
( ) 五 效果
、
经 济 困难 学 生 的 就 学 问题 得 到 根
《 见 》 布 实 施 一 年 多来 , 于 措 施 具 体 、 意 颁 由
本 性 解 决
人 , 励 、 助 面约 2 。 奖 资 0 2 0 年 , 苏 省 属 高 校 ( 高 职 ) 发 放 国 08 江 含 共
家奖 学 金 1 0 8 0多万 元 , 近 23 0人 获 奖 ; 放 有 0 发 国家 励 志 奖 学 金 近 2 0 O0 0万 元 , 近 4万 人 获 有
—
—
—
1 09 —— —
南 京 林业 大学 学 报 ( 文
有2 1多 万 人 获 得 资 助 。 奖 励 、 助 金 额 共 约 资
6 0 万元 , 40 0 受助 人 数 2 万 多 人 。 5 ① ( ) 二 高校 专 项资 金通 过 有效 监 督得 到 保 障
助政 策体 系的 意见》 实施 以来 , 基本上 解决 了家庭 经济 困难 学 生的就 学 问题 , 也 出现 了一些值得 但 注意 的问题 。本文就 贫 困生认 定、 济资助 方 式 、 家助 学贷款风 险补 偿 以及 贫 困生心理 教 育等 经 国
方面进行 了一些探讨 , 以期使 贫 困生在 经济 、 心理上 得到双 资助 , 资、 物 心理上 双脱贫 。 关键词: 高校 ; 困大学生 ; 贫 经济 资助 ; 心理 资助
贫困生资助方案
![贫困生资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6bc3af53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61f2988.png)
贫困生资助方案标题:贫困生资助方案引言概述:贫困生资助方案是为了帮助贫困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其接受教育的机会和质量而设立的一种资助计划。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详细介绍贫困生资助方案的具体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资助对象1.1 确定资助对象的标准:通常是根据家庭收入、家庭人口数、生源地等因素来确定贫困生的资助资格。
1.2 优先资助对象:一般情况下,单亲家庭、残疾学生、农村学生等特殊群体会被优先考虑资助。
1.3 资助对象的范围:包括高中生、大学生、研究生等不同阶段的贫困生。
二、资助方式2.1 经济资助:主要包括生活费、学费、书费等方面的资助,以减轻贫困生家庭的经济负担。
2.2 学习资源支持:提供学习用具、教材、补习班等学习资源,帮助贫困生提升学习成绩。
2.3 心理支持:为贫困生提供心理咨询、心理辅导等服务,帮助他们树立信心,积极面对学习生活。
三、资助管理3.1 资助管理机构:设立专门的资助管理机构或部门,负责资助对象的审核、发放和监督。
3.2 资助标准:明确资助对象的标准和资助金额,确保资助的公平性和透明度。
3.3 资助监督:建立监督机制,对资助对象的学业表现和家庭情况进行跟踪,确保资助资金的有效使用。
四、资助效果评估4.1 学业成绩提升:通过资助方案的实施,贫困生的学业成绩有望得到提升,提高其学习动力和信心。
4.2 社会融入度增加:资助方案可以帮助贫困生更好地融入社会,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和竞争力。
4.3 就业机会增加:通过接受教育的提高,贫困生将有更多的就业机会,改善家庭经济状况。
五、持续改进5.1 定期评估:定期对资助方案进行评估和调整,根据实际情况不断改进和完善。
5.2 资助对象反馈:听取资助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及时调整资助方案,更好地满足贫困生的需求。
5.3 社会支持:争取更多社会资源和支持,扩大资助范围,让更多的贫困生受益于资助方案。
结语:贫困生资助方案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公益项目,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实施,可以有效帮助贫困生改善学习条件,提高学业水平,实现自身价值。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62d7dc82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70cb27a.png)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随着社会的发展,高等教育已经成为了许多家庭的梦想。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等原因,一些学生无法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本文将就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做一些浅析和探讨。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是指高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经济援助或其他帮助的一系列政策和措施。
这些措施的目的是帮助这些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避免因为经济因素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那么,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的具体内容是什么呢?一般来说,这些措施包括了学费减免、勤工助学、贷款资助、奖学金资助等。
学费减免是指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减免一定的学费,甚至是免除整个学费。
勤工助学是指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校内的兼职工作机会,让他们通过勤奋工作来赚取一部分生活费或学费。
贷款资助是指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低息或无息贷款,让他们能够借款支付学费和生活费。
而奖学金资助则是指学校为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提供一定数额的奖学金,以鼓励他们勤奋学习,克服困难,取得更好的学业成绩。
除了以上所提到的具体资助措施外,高校还会根据不同学生的具体情况,提供一些个性化的资助措施。
对于家庭经济情况较为特殊或困难的学生,学校可能会提供一些特殊的资助政策,或者给予一些特别的帮助和照顾。
这种个性化的资助措施,可以更好地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让他们能够更好地完成学业。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措施在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正、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资助措施可以帮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顺利完成他们的学业,避免因为经济原因而影响到他们的学习和发展。
这些资助措施可以激发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们的学习积极性和上进心,让他们更加努力地学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这些资助措施可以帮助高校招收更多优秀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丰富校园多样性,促进学校的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
这些资助措施也可以帮助培养更多的人才,推动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
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
![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de57d22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3d43c04.png)
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近年来,我国高校学生贫困问题日益凸显,困扰着无数学生和家庭。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应运而生。
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是为贫困学生提供经济支持和社会关怀的计划。
它包括政府资助、社会捐赠、助学贷款等多种形式,旨在帮助贫困学生克服经济障碍,实现教育目标。
一、政府资助政府资助是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政府的资金支持,贫困学生可以享受到学费减免、生活补助、奖学金等福利。
政府资助的实施,使得贫困学生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接受教育,减轻了其经济负担。
二、社会捐赠社会捐赠是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的重要来源之一。
通过各种形式的捐款和物资捐赠,社会各界为贫困学生提供了温暖和帮助。
企业、机构、个人可以通过设立助学基金、捐助助学物资等方式,共同关注贫困学生的教育权益,为他们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
三、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提供的低息或无息贷款,贫困学生可以解决学费、住宿费等问题,同时减轻了他们的经济负担。
助学贷款的方式既满足了贫困学生的需求,又鼓励他们努力学习,争取更好的未来。
四、加强辅导和就业指导除了提供经济资助,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还应该加强对贫困学生的辅导和就业指导。
通过心理咨询和职业规划等活动,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并为他们提供就业指导和就业机会,帮助他们成功就业,并摆脱贫困。
五、建立家庭访问制度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应建立家庭访问制度,了解贫困学生的家庭情况,为他们提供更精准的帮助。
通过走访贫困学生的家庭,了解他们的经济状况、家庭背景和困难,针对性地制定资助救助方案,确保帮助到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
六、加强与社会机构合作学生贫困资助救助方案需要与社会各界进行合作,共同帮助贫困学生。
学校可以与慈善组织、企业合作开展助学活动,共同筹集资金和物资,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通过加强合作,可以更好地整合资源,提高救助效果。
资助贫困大学生方案
![资助贫困大学生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ba4174cce43a580216fc700abb68a98271feacfb.png)
资助贫困大学生方案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教育被视为人才培养和国家发展的重要基石。
然而,在我国庞大的贫困群体中,仍有大量优秀的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无法接受高等教育。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和社会各界积极响应,纷纷实施了各种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方案。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资助贫困大学生方案,并分析其优点和局限。
一、国家助学金国家助学金是由政府设立和拨款的一种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方案。
该方案主要通过贷款、免息贷款、奖学金等多种形式来帮助贫困学生完成学业。
1.1 助学贷款助学贷款是由政府提供贷款来帮助学生完成学业的方案。
学生可以在就读期间向政府申请贷款,并在毕业后按照一定的还款计划进行还款。
助学贷款的优点是灵活性强,能够满足学生不同的经济需求,但也存在还款压力大和利息问题的局限。
1.2 免息贷款免息贷款是国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的一种贷款形式,学生在就读期间无需支付利息。
免息贷款的优点是减轻了学生的经济负担,帮助他们专注于学业,但也存在申请难度较大和资金来源缺乏的问题。
1.3 奖学金奖学金是国家通过评选、选拔等方式来奖励和资助优秀贫困大学生的方案。
奖学金的优点是能够激励学生的学习动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但也存在奖学金数量有限和评选过程不公正的问题。
二、学校资助体系除国家资助方案外,各大学也会设立自己的资助体系,以帮助贫困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
2.1 学校助学金学校助学金是由学校根据学生的经济困难程度和学业表现进行评选和发放的方案。
学校助学金的优点是针对性强,能够更好地满足学生的经济需求,但也存在资金来源有限和评选标准不统一的问题。
2.2 兼职工作为了帮助贫困学生解决经济问题,一些学校会提供兼职工作机会。
这不仅能够帮助学生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还能够培养他们的社会经验和工作能力,但也存在影响学习的问题。
三、社会资助力量除了国家和学校的资助方案外,社会上还存在着一些慈善机构和企业组织等提供资助贫困大学生的方案。
3.1 慈善机构资助一些慈善机构会通过捐款、义卖等方式筹集资金,专门用于帮助贫困大学生完成学业。
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实施方案
![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实施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20edc7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3f.png)
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实施方案在当前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贫困户大学生资助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话题。
为了帮助那些有志于学习却因家庭贫困无法支付学费的学生,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纷纷出台了各种资助政策和实施方案。
本文将就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实施方案进行详细探讨。
首先,针对贫困户大学生资助,政府应当建立完善的资助政策体系。
这一体系应当包括国家、省级、市级和县级各级政府的资助政策,确保每一个贫困户大学生都能够得到相应的资助。
同时,政府还应当建立健全的信息公开和监督制度,保障资助政策的公平公正。
其次,学校应当加强对贫困户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学校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助学金、勤工助学岗位等方式,帮助贫困户大学生解决学费、生活费等问题。
同时,学校还可以加强对这部分学生的心理辅导和就业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大学生活,提高就业竞争力。
此外,社会各界也应当积极参与到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工作中。
企业可以通过设立助学金、提供实习机会等方式,为贫困户大学生提供更多的帮助。
同时,社会组织和个人也可以通过捐助款物、提供志愿服务等形式,为这部分学生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
最后,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工作需要建立健全的监督和评估机制。
只有通过不断的监督和评估,才能确保资助政策的有效实施,确保每一个有需要的学生都能够得到应有的资助。
综上所述,贫困户大学生资助实施方案是一个涉及政府、学校和社会各界的系统工程,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够取得实质性的成效。
希望通过各方的努力,能够帮助更多的贫困户大学生实现自己的学业梦想,为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https://img.taocdn.com/s3/m/59a4802ccd1755270722192e453610661ed95ad5.png)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摘要:《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就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以及贫困生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使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物资、心理上双脱贫。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心理资助Abstract: Since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Opinion on Constructing & Integrating the System of Financing and Assisting Impoverished Students in Universities, Colleges and Vocational Schools, the problem of students' absence fr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ue to financial difficulties has been solved on the whole, however,there also exist some trends that are worth atten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problems such as the identification of impoverished students, the ways of financial aid, the risk compensation of national student loan and the psychological instruction, so that they can get rid of poverty both financially and mentally.Key words: university; impoverished student; financial aid; psychological aid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
浅谈当代高校贫困生资助体制
![浅谈当代高校贫困生资助体制](https://img.taocdn.com/s3/m/b0cfce8b02d276a201292e03.png)
困生 的心理 方面 重 视程 度不 够 。困难 学 生进 入高 校 以 后 的 自卑 、孤 僻 、 自我封 闭等情 绪 ,是较 难发 现 的 ,然 而 这 些 问 题 如 果 没 有 及 时 发 现 , 有 可 能 会 弓 l 起 更 大 的 问题 。
现 行我 国高校贫 困生 资助体 制存在 的问题 二 、完善高校 贫 困生资助体 制的建 议 ( )贫 困生 的认定 和资 助程度难 以把握 一 ( ) 加 强 对 贫 困生 资 格 评 定 工 作 一 由于 学生来 自全 国各地 ,高校 管理部 门往往 只能 首 先 ,学 校 要 建 立 专 门机 构 负 责 贫 困生 评 定 资 依 据 生 源 地 政 府 或 民 政 部 门 开 据 的 “ 困 证 明 ” 及 助工 作 ,给每 一 个贫 困生 建 立资 助档 案 ,做好 其家 贫 学生 提供 的家 庭 经济 收入 状况 ,来判 断是 否 为贫 困 庭 、 经 济 来 源 及 其 在 校 受 资 助 等 情 况 的统 计 、登 生 ,是否 应该 受 到资 助以 及资 助 的程 度 。但事 实 上 记 、核 实工 作 ,然后 对其 身 份进 行评 定 ,做 出困难 由于 当前 社会 诚 信体 系 尚未建 立 健全 ,一 些 “ 困 贫 证 明 ” 含 有 较 多 水 分 ,有 些 学 生 尽 可 能 少 报 或 不 报 家庭 收入 ,并 不 完全 真实 的描 述 家庭情 况 ,难 以 完 全 认定学 生是 否真正贫 困和 贫困的真 实程 度。 程 度 判断 ,划分 出等 级 ,这样 学 校可 以有 针对 性地 为 其 提 供 更 好 的 帮 助 。 其 次 , 我 们 还 应 建 立 一 套 对 学 生 真实 经济 状 况与 受资 助状 况 的监督 机 制与 动态
学生贫困学生资助与关爱方式
![学生贫困学生资助与关爱方式](https://img.taocdn.com/s3/m/d7c54bbb05a1b0717fd5360cba1aa81144318f3f.png)
学生贫困学生资助与关爱方式学生贫困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贫困学生面临种种困境,如缺乏基本学习条件、心理压力过大、缺少家庭关爱等。
针对这些问题,社会和学校应该提供多种方式的资助与关爱,来帮助这些学生克服困难,获得更好的发展。
一、提供经济资助许多贫困学生因为家庭的经济原因无法享受到基本的学习资源和生活条件。
因此,提供经济资助是扶助他们脱离贫困的重要一环。
学校和政府可以设立资助项目,向贫困学生发放生活费或学习用品补助。
同时,设立奖学金制度,激励他们努力学习、取得好成绩。
这样的经济资助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业,减轻经济压力。
二、提供学习资源一些贫困学生因为无法购买教辅材料、电脑等学习工具,使得他们在学习上处于劣势地位。
因此,学校可以建立学习资源库,为贫困学生提供免费的学习材料和设备。
同时,鼓励富裕学生捐赠他们不再使用的教科书和学习工具。
通过这样的方式,贫困学生可以获得更好的学习资源,提高学业成绩。
三、开展心理辅导贫困学生在面对种种困境时,常常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
学校可以配备专业的心理辅导老师,为这些学生提供关怀和倾听。
开展心理辅导活动,帮助他们减轻心理负担,增强心理韧性。
此外,也可以开展精神健康教育,增强学生们对心理健康的重视,使他们能够更好地面对学习和生活中的压力。
四、加强就业指导贫困学生毕业后往往面临着就业难的问题。
为了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学校可以开设就业指导课程,教授他们求职技能和职场礼仪。
同时,与企业合作,举办校园招聘会,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就业机会。
这样的措施可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增加就业机会。
五、鼓励社会参与社会参与是贫困学生资助与关爱的重要一环。
社会组织、企业和个人都可以参与其中,为贫困学生提供帮助。
社会组织可以设立专项基金,接受社会捐赠,用于资助贫困学生。
企业可以提供实习机会,帮助学生积累工作经验。
个人也可以通过志愿者活动,或者直接资助学生的学费和生活费来关爱他们。
社会参与的力量可以为贫困学生提供更多的机会和资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437395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c5.png)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高校的普及率也在逐年提高。
贫困的大学生问题依然存在,这已成为高校教育领域的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解决贫困大学生的困境,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积极参与,提供资助和帮助。
本文将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进行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主要形式有助学贷款、奖学金和勤工助学等。
助学贷款是指通过银行或政府提供的低息或无息贷款,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等问题。
奖学金是通过评定学业成绩或优秀表现等,授予贫困大学生一定金额的资金支持。
勤工助学是指学生在校外工作,以获取一定的工资和经济收入,用于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等。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实施存在以下问题:一是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不够完善。
目前,我国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并不完善,对于贫困大学生的帮扶力度不够,资助标准和范围也有一定限制。
二是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渠道不畅通。
很多贫困大学生并不知道有关资助政策和渠道,导致资助工作的落实出现问题。
三是资助资金不足。
由于贫困大学生数量庞大,资助资金不足是普遍存在的问题,导致资助标准和资助范围无法满足需求。
针对以上问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
完善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和机制。
政府应加大对贫困大学生的资金支持力度,提高资助标准和范围。
建立健全资助政策的宣传和申请渠道,确保贫困大学生能及时了解和申请到相关的资助政策和项目。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帮助。
高校应设立专门的贫困生资助部门或机构,负责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落实和监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并提供必要的心理辅导和关怀。
加强与社会组织和企业合作,提供勤工助学的就业机会,增加贫困大学生的经济收入。
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政府和高校应加强对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监督和评估,确保资助工作的公正公开和高效运行。
建立贫困大学生资助工作的长效机制,为贫困大学生提供持续的帮助和资金支持。
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是一项重要的社会工作,需要政府、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8b291e12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6.png)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教育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普及。
相对于发达地区的学生来说,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仍然面临着许多困难。
他们面临着家庭经济拮据、生活费用高昂、学业压力大等问题,这些都成为了他们顺利完成大学学业的障碍。
为解决这一问题,政府、学校以及社会各界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政府通过制定政策来帮助贫困大学生。
国家设立了一系列的奖助学金计划,以资助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
这些奖助学金计划包括国家助学金、国家奖学金、国家励志奖学金等,每年都会资助大量的贫困大学生。
政府还设立了各种特殊资助项目,如农村贫困地区大学生资助项目、城市义务教育毕业生资助项目等,来帮助特定群体的贫困大学生。
高校也积极采取措施来资助贫困大学生。
大部分高校设立了资助贫困学生的专项基金,用于发放奖学金、助学金以及临时困难补助等形式的资助。
高校还建立了完善的资助管理制度,确保资助金的公正分发。
一些高校还积极开展勤工助学,提供临时就业机会给贫困生,以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
社会各界也参与到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
社会捐款和赞助成为了资助贫困大学生的重要途径之一。
很多企业、社会组织以及个人都积极投入到公益事业中,捐款设立奖学金基金、助学金基金,为贫困大学生提供资助。
一些社会组织还开展了一系列的帮扶活动,如帮助贫困大学生找工作、开展技能培训等,以提高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尽管有各方力量的支持,贫困大学生资助问题仍然存在一些挑战。
贫困地区的大学生仍然面临资助渠道不畅的问题。
在一些偏远地区,信息交流和资助信息的获取困难,导致贫困大学生无法获知和申请到合适的奖助学金。
一些资助政策的执行也存在一定的滞后性,使得一部分贫困大学生无法及时从中受益。
贫困大学生的资助金额相对较少。
虽然政府、高校以及社会各界都提供了一定数量的资助金,但是由于财政压力和需求量大,每位贫困大学生获得的资助金额有限。
这导致一部分贫困大学生在应对高昂的学费和生活费用时仍然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
学校贫困生资助
![学校贫困生资助](https://img.taocdn.com/s3/m/56f7f031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7b.png)
学校贫困生资助近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继续接受优质教育,这对于个人和社会的发展都造成了一定的障碍。
因此,学校贫困生资助成为了一项重要的工作。
本文将探讨学校贫困生资助策略,并提出改进和完善的建议。
一、目前的贫困生资助策略我国政府高度重视教育事业,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措施来帮助贫困生接受教育。
学校贫困生资助是其中的重要环节,主要包括奖学金、助学金、勤工俭学等形式。
首先,奖学金是一种常见的贫困生资助形式。
奖学金通过评选优秀学生,并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鼓励他们在学业上取得更好的成绩。
奖学金的发放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继续接受教育。
其次,助学金是另一种常用的资助形式。
助学金主要面向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通过申请和审核来确定资助对象。
助学金的发放可以帮助贫困学生缓解经济压力,保证他们正常的学习和生活。
此外,勤工俭学也是一种常见的贫困生资助方式。
学校提供一定数量的校内工作岗位,供学生兼职工作,通过劳动来获取补贴。
勤工俭学不仅能够减轻学生的经济负担,还能培养他们的动手能力和实际工作经验。
二、贫困生资助策略存在的问题虽然目前的贫困生资助策略在帮助一部分学生解决经济问题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首先,资助金额的不足。
当前一些贫困生资助项目金额较低,无法满足学生的实际需求。
有些学生申请到的奖励或助学金金额过低,无法解决其基本生活和学习费用,影响了他们的学业进展。
其次,资助对象的筛选不够精准。
目前的贫困生资助主要通过学生和家庭的申请来确定资助对象,容易出现信息失真或申请作假等情况。
这导致一些真正需要帮助的学生无法得到及时的资助,而一些不需要帮助的学生却能够获得额外的资助,存在资源浪费的问题。
最后,资助项目的多样性不足。
目前主要的贫困生资助项目集中在奖学金、助学金和勤工俭学三个方面,形式较为单一。
对于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贫困生,如家庭中有重病人员或残疾人,丧失劳动能力的学生,资助项目并没有针对性地提供相应的帮助。
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
![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https://img.taocdn.com/s3/m/a4c9a54191c69ec3d5bbfd0a79563c1ec5dad7e9.png)
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得到了巨大的发展和进步。
然而,仍有一部分学生因家庭贫困无法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他们需要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帮助。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展开论述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重要性、具体措施以及所带来的好处。
一、贫困生资助办法的重要性贫困生资助办法是一个涉及到教育领域和社会领域的重要问题。
首先,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有助于解决教育资源不均衡的问题。
在我国,城市和农村之间、贫困地区和发达地区之间的教育资源差距仍然存在。
通过资助贫困生,可以缩小这种差距,实现教育公平。
其次,贫困生资助办法有助于激发贫困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
由于家庭经济困难,贫困生可能面临辍学的风险。
通过提供资助,可以让他们更好地专注于学业,从而提高学习成绩和综合素质。
最后,贫困生资助办法是一个体现社会关爱的具体措施,可以改善贫困生的生活条件,提升他们的自尊心和自信心。
二、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具体措施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不仅包括经济资助,还包括心理关爱和教育培养等方面的支持。
就经济资助而言,学校可以设立贫困生奖学金计划,通过评选出优秀的贫困生进行资助,既能够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又能够缓解家庭经济压力。
此外,还可以为贫困生提供免费的住宿和学费,为他们提供食物和衣物等基本生活保障。
同时,学校也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的心理关爱支持,建立心理咨询机制,提供咨询师的支持和指导,帮助贫困生解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的种种困难。
另外,学校还应该加强对贫困生的教育培养,开展针对性的辅导和培训,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好处学校贫困生资助办法的实施会带来多方面的好处。
首先,贫困生资助办法有利于提高贫困生的学习成绩。
通过资助贫困生,可以减轻他们的家庭经济负担,降低他们辍学的风险,使他们能够更好地专注于学习。
其次,贫困生资助办法有助于培养贫困生的社会责任感和自我价值感。
通过社会资助的帮助,贫困生能够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从而更好地融入社会。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几点建议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几点建议](https://img.taocdn.com/s3/m/c8bcc9c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a.png)
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的几点建议
针对高校贫困生资助方式,我认为应该采取以下几点建议:
1.加快贫困生受助审批过程:高校学生资助申请环节应尽量简化,以便贫困生能够及时受到更有效的帮助。
2.加大贫困生资助的力度:应重视贫困生的学习和生活需求,提高贫困生的受助金额以缓解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
3.构建系统性的帮扶体系:高校及相关部门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帮扶体系,包括资助和学术指导等,以切实帮助贫困生摆脱困境。
4.开展志愿者服务:高校应该建立贫困生志愿者服务,邀请学生自愿参与,为贫困生服务,提供心理和学习上的支持。
5.建立严格的安全机制:为了确保贫困生获得更多的资助,高校应该构建严格的审核机制,以防止贫困生被滥用和挪用资助款。
只有通过上述措施,才能让贫困生受到充分的资助保障,缓解他们在学习和生活上的困难,并促进他们尽快完成学业并获得学位。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59750431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ef.png)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随着社会进步和教育普及的发展,中国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成为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
因为贫困大学生的学费、生活费等费用相对较高,他们的家庭往往无法负担这些费用。
高校和社会各界都积极参与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以期能够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顺利融入社会。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可以通过设立奖学金来实现。
奖学金是对学业好、品学兼优的学生的一种奖励,可以让这些学生免除或减轻部分学杂费。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奖学金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资助方式。
它可以激励学生努力学习,提高他们的专业能力,同时也可以减轻他们的经济压力,让他们更加专注于学业。
高校可以建立相关的助学贷款制度来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资金问题。
助学贷款是一种提供紧急资金给予借贷的方式,贫困大学生可以利用这些贷款解决学费和生活费的问题。
与奖学金不同的是,助学贷款需要学生在毕业后还款。
这一方式对于一部分家庭经济状况相对较好的贫困大学生来说,是一种比较好的资助方式。
因为他们可以通过打工等手段在毕业后还款。
除了高校的支持,社会各界也需要积极参与到对贫困大学生的资助工作中。
社会可以设立各种形式的捐赠基金,通过公益活动等方式筹集资金,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大学生。
社会也可以提供就业机会和实习机会给贫困大学生,让他们有机会实践所学,提高自己的专业能力,增加自己的收入。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还需加强监督和管理。
一方面,高校需要建立完善的贫困大学生资助制度,保证资助政策的公平和公正。
高校还需要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对资助的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确保资助的权益落实到每一个需要的贫困大学生身上。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高校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参与和努力。
通过建立奖学金、助学贷款制度,加强社会捐赠和提供就业机会等方式,可以帮助贫困大学生解决资金问题,迈向美好的未来。
高校还需要加强对资助政策的监督和管理,确保每一个贫困大学生都能够获得公平合理的资助。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cd2412b3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5b.png)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分析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直接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教育和发展。
本文将从资助种类、资助政策、资助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探讨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途径和策略。
针对高校贫困大学生的资助种类主要包括奖学金和助学贷款两种形式。
奖学金是根据学业成绩和综合素质进行评定,通过竞争获得的生活费和学费补贴。
助学贷款是一种通过贷款形式对贫困大学生进行资助,帮助他们完成学业后再逐步还款。
这两种形式的资助各有优缺点,奖学金激励了学生的学业表现,但存在着评定标准主观性较强的问题;助学贷款解决了资金短缺问题,但对学生未来经济压力较大。
应该在奖学金和助学贷款相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索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多元化形式,如勤工助学、校外兼职等,让贫困学生在获得资助的同时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经济状况。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政策需要更加健全完善。
目前,很多高校已经建立了贫困生资助体系,但在政策具体执行中存在一些问题。
一方面,资助政策标准过于一刀切,忽视了不同学生的差异性。
应该根据家庭经济条件、综合素质等方面,制定差异化的资助政策。
资助政策的信息传递不畅,很多贫困学生对资助政策不了解或不清楚。
应该加强资助政策的宣传,提高贫困学生的信息获取能力。
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效果需要进一步评估与改进。
目前,很多高校虽然提供了资助,但缺乏对资助效果的跟踪和评估。
应该建立健全资助效果评估体系,及时了解资助资金的使用情况和学生的学业成绩、就业等情况,以便对资助政策进行调整和改进。
需要加强对贫困学生的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提高自身能力。
提高高校贫困大学生资助的途径和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增加资助经费,提高资助覆盖面。
二是加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筛选,确保资助对象的公平性和合理性。
三是加强与企业、社会力量的合作,通过设立基金会、引入社会捐赠等方式,扩大资助渠道。
四是加强对贫困大学生的关怀和支持,提供心理辅导和职业指导等服务,帮助他们克服困难,更好地发展自己。
贫困学生资助方案
![贫困学生资助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0add6453f08583d049649b6648d7c1c709a10b7d.png)
贫困学生资助方案背景介绍:在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中,教育一直被视为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途径。
然而,贫困家庭的学生由于经济条件限制,常常面临着接受高等教育的困境。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贫困学生资助方案被广泛实施。
一、国家资助计划国家资助计划是解决贫困学生问题的重要举措。
首先,国家提供各类奖学金,包括助学金、励志奖学金等,可以帮助贫困学生支付学费和生活费用。
其次,国家设立贷款计划,贫困学生可以申请贷款用于支付学费,毕业后再逐步偿还。
二、地方政府资助计划地方政府也积极响应,制定各种贫困学生资助计划。
首先,他们提供补助金,直接给予学生一定的经济援助。
其次,地方政府免收学费或者降低学费标准,减轻贫困学生的经济压力。
此外,地方政府还提供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学生毕业后尽快实现自我价值。
三、高校自立自强计划高校自立自强计划是高校为解决贫困学生问题而推出的措施。
首先,高校会设立专门的资助机构,负责筹集资金和管理资助计划。
其次,高校为贫困学生提供勤工俭学的机会,鼓励他们通过兼职等方式来减轻经济负担。
此外,高校还开设晚自习课程以提供额外的学习机会。
四、企业社会责任计划企业社会责任计划是企业为改善社会而采取的主动性举措。
首先,企业可以与高校合作,提供奖学金和实习岗位给贫困学生,帮助他们更好地完成学业。
其次,企业可以设立基金会,专门为贫困学生提供资助。
此外,企业还可以提供职业培训和就业机会,帮助贫困学生顺利毕业并获得好的工作。
五、社会组织资助计划社会组织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资助计划帮助贫困学生。
首先,非营利组织可以筹集善款,为贫困学生提供奖学金和生活费用。
其次,社会组织还可以提供辅导服务,帮助贫困学生解决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
此外,社会组织还可以组织义工团队,为贫困地区的学生提供志愿支援。
六、家庭帮扶计划家庭帮扶计划是通过家庭的力量来解决贫困学生问题。
家长在经济能力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为孩子提供学习所需的资金和物品。
另外,家庭也可以提供精神支持,鼓励孩子努力学习,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立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一)
摘要:《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实施以来,基本上解决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但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本文就贫困生认定、经济资助方式、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以及贫困生心理教育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探讨,以期使贫困生在经济、心理上得到双资助,物资、心理上双脱贫。
关键词:高校;贫困大学生;经济资助;心理资助
ofstudents'absencefromcollegesanduniversitiesduetofinancialdifficultieshasbeensolvedonthewho
ationalstudentloanandthepsychologicalinstruction,sothattheycangetridofpovertybothfinanciallya
Keywords:university;impoverishedstudent;financialaid;psychologicalaid
自我国实施高等教育大众化战略以来,高校在校生规模不断扩大,大学生中经济困难的人数随之不断增加。
“特困生”问题日益成为高校和社会关注的热点和焦点,引起了从中央到地方各级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
2007年5月国务院专门就此下发文件《国务院关于建立、健全普通本科高校高等职业学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的意见》(国发2007]13号)(以下简称《意见》),明确提出了“加大财政投入,落实各项助学政策,扩大受助学生比例,提高资助水平,从制度上基本解决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
同时,进一步优化教育结构,维护教育公平,促进教育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目标。
笔者结合实践,对几个问题进行探讨。
一、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根本性解决
《意见》颁布实施一年多来,由于措施具体、贯彻有力,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就学问题得到了根本性解决。
表现
如下:
(一)财政专项资金落实到位
2007年6月,在北京“后义务教育财政问题高层研讨会暨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财政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上,教育部、财政部有关官员向与会的中外学者透露:2007年末全国普通本科、高职院校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将约达到2700万人,中央与地方财政专项资助困难学生的预算为154亿元,其中仅国家助学金一项,中央财政就安排了95亿元。
(注:资料来源:江苏省教育厅财务处。
)
从落实情况看,2007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近1800万元,有近22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17000多万元,有近35000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近39000万元,共有19万多人获得资助。
奖励、资助金额共计近58000万元,受助人数近23
万人,奖励、资助面约20%。
2008年,江苏省属高校(含高职)共发放国家奖学金1800多万元,有近2300人获奖;发放国家励志奖学金近20000万元,有近4万人获得奖励资助;发放国家助学金42000多万元,共有
21多万人获得资助。
奖励、资助金额共约万元,受助人数25万多人。
(二)高校专项资金通过有效监督得到保障
自恢复高考招生以来,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的工作从来没有中断过。
学校财务部门一直设有“助学金”科目,专门用于预算和核算资助学生的支出。
“从学费收入中提取足额10%的经费”,“用于学费减免、国家助学贷款风险补偿、勤工助学、校内无息借款、校内奖助学金和
特殊困难补助等”政策一直被高校视为己任。
实行部门预算和国库集中支付后,高校资助经济困难学生专项资金安排与实际支出像玻璃一样透明,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
变得更为实时、有效。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第8卷第4期
2008年总第32期卢玄玄:贫困大学生资助方式探讨
(三)社会资助逐年增加
每年经过新闻媒体的大力宣传,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对高校特困生的资助日益增多。
除“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中国扶贫基金会—新长城助学项目”等全国性公益慈善机构外,许多企事业、社会团体和个人都在有关高校设立奖助学金,或直接对特困生个人进行定向资助。
规模更大、知名度更高的综合性大学接受社会捐助的资金则更多。
(四)国家助学贷款政策得到进一步完善和落实
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并建立“贷款学生诚信系统”以来,国家助学贷款在多数地区和高校开展得比较顺利。
在我校,凡提出申请的学生基本上都能得到工商银行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资助。
为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国家助学贷款,江苏省在2002年率先试行“农村信用社生源地贷款”。
2007年,财政部、教育部和国家开发银行联合发文,将“生源地贷款”扩大到江苏、湖北、重庆、陕西、甘肃等五省市试点。
试行“生源地贷款”后,一方面减轻了高校向经办银行申请授信的压力、办理过程中的工作量和学生毕业后催还贷款的压力及工作量,另一方面也减轻并分摊了有关商业银行的工作压力和贷款风险。
(五)效果
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统计口径不一,各方说法不一。
虽然有人认为在西部地区可能高达50%,但各高校建档比例一般都控制在20%~30%。
根据建档比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以来,高校经济困难学生的学费和住宿费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基本可以得到解决;日常生活费开支通过国家奖、助学金至少有在校生总数20%的人得到或部分得到解决,再加上学校按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或学费中提取的10%)和从社会各界获得的捐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问题应当全部能得到解决。
二、实践层面的不足倾向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政策体系构建后,贫困生的学费可通过国家助学贷款渠道解决,在学校的日常开支可通过“奖、勤、补、助”得到根本性解决。
然而在实践也出现了一些新的、值
得注意的倾向性问题。
(一)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准确认定有困难
对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无偿的奖、助学金资助,首先必须对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进行调查、认定。
根据江苏省规定,各高校都参照学校所在地城乡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来确定本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标准,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和认定实施办法。
从表象上看,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工作应当无懈可击,但现实中仍然存在漏洞。
学校认定的依据之一是《高等学校学生及家庭情况调查表》和《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申请表》,其中前一张表由生源所在地乡镇民政部门盖章证明,后一张表由学生本人填写。
实际上,不少地方出具的证明水分很大,相反,一些家处偏远山区、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的贫困农民却不一定能开出证明。
对刚入学的新生来说,由于学校不知底细,仅凭本人申请和地方证明进行认定,难免不出差错。
同时,虽然各校都将在校生的家庭人均收入、日常消费及影响学生家庭经济状的特殊因素等都纳入到认定依据,但由于办学规模普遍很大,学工人员工作量极大,但要做到准确无误很
难。
同学之间虽说相互了解,但要撕破脸皮揭发需要一定勇气。
(二)国家助学金的负面影响
设立国家助学金对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正无疑具有重大意义。
但由于数额很大,且只要是“家庭经济困难、生活简朴”就可以申请,也容易产生负面影响。
首先,对于家庭经济真正困难而获得了国家助学金资助的学生来说,可能被部分人视之为天上掉落的馅饼,取之心安,受之理得。
既没在学业上起到激励,也没在劳动上有所付出,更难说在心灵上有所感恩。
其次,家庭经济条件从最富有到最贫困之间应当是没有级次、没有台阶的直线,人为的分档定级会使因名额受限而未能享受国家助学金资助的那部分学生心理失衡。
再次,与高校“三好学生”、“三好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等传统荣誉称号的奖励发生冲突。
“三好学生”等荣誉称号一直是高校用以激励学生“德、智、体、美、劳”等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行之有效的措施,过去一直以精神奖励为主,物质奖励为辅。
建立国家奖、助学金制度后,国家助学金最高额度为3000元、最低额度为元,远远高于各种荣誉称号的奖励,无形中冲淡了传统的各项评优,使不少学生产生“自身再努力,不如弄个证明,当贫困生实在”的想法。
此外,《国家助学金管理暂行办法》中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的4%~6%是用于资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学校的各项评优奖励经费的来源成了一个难以解决的问题。
(三)国家助学贷款出现的政策偏差
一是从2004年实行“政府招标、财政贴息、风险补偿”政策以来,有的经办银行获得的风险补偿金并未按规定进入“坏账准备金”,而是作为当年利润上缴。
当年出现的贷款逾期仍让高校另外承担。
有的高校为了继续获取国家助学贷款的资助,不得已而接受银行这一要求。
于是一年中得支付两笔风险补偿金,一笔上交教育主管部门,一笔直接支付给银行。
二是承办生源地贷款的某些邮政储蓄银行为了增加本单位的储蓄额,不是按规定将发放的国家助学贷款打入学校提供的银行账号,而是以种种理由存入学生本人的邮政储蓄卡,让学生异地取现而获得额外的手续费。
其结果一是增加了贫困生的经济负担,二是如果学生心理不成熟,可能将卡上的贷款取出自己零花而欠着学费不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