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颈椎曲度、活动度及肌电图F波传导情况观察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颈腰痛杂志2019年第40卷第2期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19,Vol.40No.2

·

·收稿日期:2018-03-29;修订日期:2018-05-03

作者简介:杨贺军(1978-),男,河南籍,副主任医师,

硕士研究方向:脊柱外科电子邮箱:hjyang07@

神经根型颈椎病是骨科常见颈椎病类型,牵引

治疗操作简便、

经济,能够提升患者颈椎稳定性,改善生理曲度[1]。近年来,

三维曲度牵引仪逐渐应用于临床,其通过电脑对牵引时间、力度进行准确控制,对照试验证实其见效更快、效果更优,能够最大程度、最快地缓解颈椎疼痛及活动受限[2]。为进一步研究三维曲度牵引治疗颈椎病的疗效与机理,现进行

前瞻性试验,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纳入2014-03-2017-03,于我院治疗的

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

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23~66岁,平均(41.23±6.45)岁。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25~70岁,平均(42.04±5.87)岁。两组一

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传统枕颌套牵引治疗,其常规治疗

方案不再详述。

观察组患者行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采用BA300型颈腰椎三维曲度牵引仪(陕西巴赫曼

健康产品有限公司)

,以电脑控制三维空气推举治疗为工作原理。

嘱咐患者取卧位,根据生理曲度仿生状态下产生对颈椎的弧形循环力,曲度推举力力量释

放舒适、均匀,

增大椎体间距解除椎间盘压迫。内部压力感受器根据不同患病程度产生适当的牵引力。首次治疗约15min ,初始设置牵引力0.3kg/cm 2,

以患者耐受为准则逐渐提升牵引力,最大牵引力低于0.50kg/cm 2。每次治疗时间30min ,每天治疗1次,

每周5次后休息2d ,连续治疗4周。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采用常规正、侧位X 线检查Cobb

角、椎间高度。颈椎活动度:

嘱咐患者保存站立位,转动、侧屈度数为颈椎左、右转动、左、右侧屈最大度数相加的平均值;

后伸、前屈为后伸、前屈的最大角度。采用NDI-092型肌电图/诱发电位仪

(EMG/EP System )(上海海神医疗电子仪器有限公司)

,嘱咐患者取仰卧位,分别放置刺激电极于肘部尺神经

与正中神经干上,调至矩形脉冲电流进行刺激,

频率、脉宽分别为1Hz 、0.2ms ,记录F 波潜伏期。采用VAS 评分评价其疼痛改善情况,JOA 评分评价其颈椎神经功能情况。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1.00统计软件,

计数资料采取“%”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

颈椎曲度、

活动度及肌电图F 波传导情况观察杨贺军1,刘强2

(1.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椎间盘病诊疗中心,河南郑州450046;2.河南省直第三人民医院康复科,

河南郑州450046)摘要:目的

探讨三维曲度牵引仪对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颈椎功能及生理曲度的影响。方法纳入96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

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8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电脑枕颌套牵引治疗,观察组采取三维曲度牵引仪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疗效指标。结果

治疗后,两组的Cobb 角、椎间高度,以及颈椎转动、侧屈、后伸、前屈范围均显著增加,且

观察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 波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治疗后疼痛(VAS )评分、颈椎功能(JOA )评分均显著改善,且观察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三维曲度牵引仪牵引治疗能显著改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的颈椎生理曲度与活动度,改善肌电图F 波传导情况,降低疼痛症状并改善颈椎功能。

关键词:三维曲度牵引仪;颈椎病;颈椎功能;生理曲度中图分类号:R681.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7234(2019)02-0237-03

DOI :10.3969/j.issn.1005-7234.2019.02.029·经验交流·

237

颈腰痛杂志2019年第40卷第2期The Journal of Cervicodynia and Lumbodynia 2019,Vol.40No.2

··

(下转第241页)表示,行x 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x ±s ”表示,行t 检验,以P <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结果

2.1Cobb 角、椎间高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Cobb 角、椎间高度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两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Cobb 角、椎间高度比较

(x ±s )注:治疗前后比较a P <0.05,组间比较b P <0.05。

2.2颈椎活动度比较

两组治疗后,颈椎转动、侧屈、后伸、

前屈均显著增加,且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均显著大于对照

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两组颈椎活动度比较(°,x ±s )

注:治疗前后比较,a P <0.05;组间比较,b P <0.05

2.3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 波潜伏期比较

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 波潜伏期均显著降低,且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两组尺神经、正中神经F 波潜伏期比较

(x ±s )注:治疗前后比较,a P <0.05;组间比较,b P <0.05

2.4VAS 评分和JOA 评分比较

两组治疗后的VAS 评分、JOA 评分均显著改

善,且观察组治疗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

见表4。3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颈椎活动度均

显著大于对照组(P <0.05),同时症状、功能评分更优

(P <0.05),表明常规牵引治疗虽然能够有效改善颈

椎病病情,但三维曲度牵引效果更优。其原因在于常规枕颌套牵引为一维牵引,

牵引力模式以间歇、持续的线性为主,牵引力作用位置为整个颈椎且各部位作用力相当,治疗期间采取坐位,无法有效进行颈部韧带、肌肉等软组织的放松训练[3]。既往关于颈椎病

预后的评价,除Cobb 角、椎间高度等客观指标外,

主要通过医生及患者的主观判断,这种以治疗有效率评价的方式受到主观性影响,包括年龄、认知能力、

疼痛耐受等。

本研究通过对尺神经、正中神经F 波潜伏期的比较,能够有效直接量化神经传导速度,反映了神经压迫程度。本研究观察组F 波潜伏期均显著

低于对照组(P <0.05),表明观察组神经受压得到更

显著的改善。同时,治疗后VAS 评分、JOA 评分、NDI

指数等症状、

功能评分方面,组间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与邓莉等[4]研究结果一致。

综合相关文献与本观察结果,我们认为三维曲度牵引仪具有以下优势[5-6]:(1)通过外置牵引参数

精确牵引力为0.3kg/cm 2,智能压力感受系能够以

患者不同颈部接触面积、

体重自动设置适用个体的牵引参数,实时电脑自动调整,使颈椎韧带、

肌肉持续处于放松状态,

能够避免牵引力过大造成的格外拉伤;(2)充分符合人体颈部力学原理,使用330°的圆弧形牵引,保证全部颈椎受力,且中段受力最大,

符合中段颈椎病变率为主的病理改变特点;

双模式气囊充气的推举治疗方式可调整0~15cm 的充气

高度,根据颈部接触面积、

体重适当调整;(3)与常规间歇式牵引不同,

三维曲度牵引仪采用逐渐增加充气时间并持续15min 结束的施力方式,使患者弯曲、僵直、疼痛的颈椎能够舒适且保证安全恢复至正常生理曲度。

综上所述,

三维曲度牵引仪组别时间Cobb 角(°)椎间高度(mm )观察组(n=48)

治疗前15.43±1.32 4.37±0.45治疗后19.67±1.42a 6.23±0.65a 对照组(n=48)

治疗前15.40±1.35 4.40±0.43治疗后

17.44±1.38ab

5.56±0.54ab

组别

时间

转动

侧屈

后伸

前屈

观察组(n=48)治疗前62.34±4.3436.76±3.2336.76±3.2337.03±4.34治疗后69.87±5.33a 41.04±4.03a 40.34±4.02a 41.87±5.03a 对照组(n=48)治疗前61.67±4.1236.49±3.4336.58±3.2136.88±4.01治疗后65.34±5.07ab 38.13±4.11ab 38.66±3.78ab 39.32±5.04ab

组别时间尺神经正中神经观察组(n=48)

治疗前31.34±3.4330.76±3.21治疗后21.63±2.43a 22.24±2.45a 对照组(n=48)

治疗前31.32±3.4230.65±3.32治疗后

25.45±2.34ab

25.53±2.54ab

组别时间VAS 评分JOA 评分观察组(n=48)

治疗前 5.65±0.347.45±1.41治疗后 1.45±0.21a 13.22±1.66a 对照组(n=48)

治疗前 5.54±0.457.41±1.42治疗后

1.89±0.26ab

11.48±1.56ab

表4症状、功能评分比较(x ±s )

注:治疗前后比较,a P <0.05;组间比较,b P <0.05

238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