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哈萨克族马鞍的构造材质与装饰特征

合集下载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哈萨克族研究》课件
姑娘追”等。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
哈萨克族的传统习俗包括婚礼、葬礼、节庆等方 面,这些习俗都有严格的规矩和仪式。
哈萨克族的饮食文化也具有特色,以羊肉、牛肉 、马肉等为主,同时也食用乳制品和面食。
哈萨克族在日常生活中注重礼仪和尊重长辈,强 调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02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哈萨克语的发展历程
《哈萨克族研究》ppt课件
目录
• 哈萨克族概述 • 哈萨克族的语言与文字 • 哈萨克族的宗教信仰 • 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 •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 哈萨克族在现代社会中的发展与挑战
01
哈萨克族概述
哈萨克族的历史背景
哈萨克族起源于古代乌孙,是古代西域三十 六国之一。
哈萨克族在历史上经历了多次迁徙和融合, 形成了独特的文化。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哈萨克族的传统音乐与舞蹈也在不断发展变化 。
一些传统的音乐和舞蹈形式逐渐被现代化的音乐和舞蹈所取代,同时也 有一些传统音乐和舞蹈在保持原有特色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和发展。
在现代化进程中,哈萨克族的音乐与舞蹈也在逐渐走向世界,与其他国 家和地区的音乐和舞蹈进行交流和融合。
05
哈萨克族的传统手工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
哈萨克族的马鞍制作技艺是一种独特的传统 工艺,其制作过程需要精湛的技艺和丰富的 经验。马鞍是哈萨克族牧民生活中必不可少 的工具,因此马鞍制作技艺在哈萨克族中传
承了数百年。
马鞍的形状和结构需要根据不同的用途和场 景进行设计,例如狩猎、放牧、赛马等。因 此,哈萨克族马鞍制作技艺需要丰富的想象 力和创造力,同时也需要考虑到实用性和舒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
01
哈萨克族的刺绣技艺是一种独 特的传统工艺,其历史可以追 溯到古代游牧时期。刺绣是一 种通过针线在织物上刺绣出各 种图案和花纹的工艺,广泛应 用于哈萨克族女性的生活中。

阿拉善鞍具面面观

阿拉善鞍具面面观

阿拉善鞍具面面观作者:王秀梅来源:《神州·上旬刊》2018年第10期马鞍不仅仅是马背民族实用的鞍具,亦是罕见的艺术奇葩,是游牧民族的智慧结晶,托起游牧文明。

马和骆驼是北方游牧民族的主要生产生活伴侣,也是茶马古道和丝绸之路上的主要交通工具。

东汉末年之后,马鞍的使用逐渐清晰。

马鞍的发明和使用,使蒙古人跃上马背。

鲜卑人发明马镫,使马变成一种所向无敌的生产力和战斗力,英雄与骏马创造着一个个奇迹和神话。

马背时代,“人靠衣装,马靠鞍妆”,马鞍的品质,就是主人身份和地位的象征。

马背是蒙古人的摇篮,骏马造就了蒙古民族社会的文明和历史的荣光,蒙古民族在马背上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民俗文化、宗教信仰、传统技艺等,因此骏马在蒙古人心目中形象高大,地位崇高,受到崇拜和尊敬,他们也很重视装饰鞍具。

这种浓厚的民俗文化和历史传统,孕育了鞍马文化艺术,是蒙古族马文化不可或缺的部分。

马鞍的制作和装饰脉源久远,工艺古老传统,已形成一门独特的技艺。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类的文明,马背时代正在随着历史的车轮渐行渐远,为了留住这些早已淡出我们生活的物品,挽救那些流失的草原文化,阿拉善地区涌现出许多鞍马文化的守护者,他们的鞍具收藏纪念和记录了这些几近遗失的民族文化,是阿拉善鞍马文化艺术的永久记忆。

“中国马鞍收藏第一人”、阿拉善“八骏马鞍馆”馆长曹格别立格先生的鞍具收藏最具典型。

马背摇篮里长大的曹先生,对马有着深厚的情愫。

在高科技时代,当游牧民族所特有的风俗习惯、常用物件正随着历史的发展渐渐流失之际,身为小学教师的曹先生毅然决然地走乡串户,收集那些看似平常却意义非凡的老物件,借此留住乡愁,传承鞍马文化,成为中国鞍具第一人。

久闻曹先生大名,近日,与之熟识于他的“八骏马鞍馆”。

123平米的展馆,简直是一个一应俱全的蒙古族用品大观园。

琳琅满目的展品中,三分之一是蒙古刀具、民族饰品、银碗等物件,三分之二是鞍具。

曹先生善于收藏蒙古族民俗类文物,其中鞍具是他的收藏主题,藏品达300副,种类繁多、品质优良,做工考究,特色鲜明。

哈萨克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及色彩意义

哈萨克族服饰图案的特点及色彩意义

戴帽子。冬天 的帽子一般是 用水獭皮 或羊 羔皮 制成 的圆顶或 四 住头 、肩及腰部 ,直到臀部 以下 戴上后只露 出面部 。“ 克衣米 楞 的帽子 ( 如图 1 ,哈萨克族 中帽子有 吐马克 ” 或 “ ) 库拉帕 谢克 ” 齐拉吾什 ”套头 巾绣有”颊 克 ” .“ 花纹 ( 如图 4 .三 四 ) 热 ”两种 。“ 吐马 克”有两个耳扇 ,一个尾扇 ,呈四棱尖顶状 . 十岁 以下 的妇女佩戴 的 克衣米谢克 ”则绣有各种 图案。年长
样, 都是把艺术与生活紧密相连 , 反映出不同时期人民的生活状况。 同时也反映出不
同的时代 内容和 民族精 。
在 人 类 社 会 发展 演进 过程 中 ,人 的 自我 生 存 和保 护意 识不
断加强 用 以遮身护体和取暖 为目的的服装便在人类社会发展
的早期 出现 。早期的服装是非 常简单 的 ,古人只是 用身边 能够 找到的各种材料 ( 如树皮 、树 叶、动物 的皮 毛等 )做 成粗 陋简
子和袖 E、前襟 上绣有漂亮的图案 ,颜色 以两种 为限 ,多以蓝 则穿条绒 棉大衣 ,脚穿皮靴和套鞋。 l 白或黄 白、 金色搭配 . 常美观 . 非 也具有 民族风味 。 衬衣外面套 坎肩 . 肩上穿短衣 . 时还再套 “ 坎 有 袷袢 ”( 图2 。男子还喜 如 ) 欢扎腰带 ,腰 带上 镶嵌 各种 宝石作为饰品 .再配一把精美戴鞘
在岁月的长河中哈萨克族艺人在不断地寻找变化和进步不断地创新使其服饰的装饰图案内容和形式更加多彩丰富他们在沿袭前人的基础上自己也在坚持不懈地进行新东西的挖掘和创88服饰设计花香等优美的自然环境和丰富多彩的色彩关系尤其在夏季的哈萨克草原上满山遍野都是万紫千红盛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花朵犹如花卉博览园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内容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内容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文章内容
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哈萨克族及其周边地区传统技艺、习俗、生活方式和文化表达方式等非物质文化成果的总称。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
1. 传统音乐和舞蹈:哈萨克族传统音乐和舞蹈深受大自然和历
史的影响,具有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例如,《卡尔梅克变奏曲》、《哈萨卡克舞曲》等传统乐曲是哈萨克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2. 哈萨克族传统服饰:哈萨克族传统服饰以其独特设计和染色
技巧而著名,包括长袍、裤子、围巾、手套等。

这些服饰不仅是哈萨克族身份和地位的象征,更是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体现。

3. 传统农业和畜牧业:哈萨克族是草原民族,其传统农业和畜牧业是其经济生活的基础。

传统农业包括种植小麦、土豆、葡萄等,而传统畜牧业则包括养牛、马、骆驼等。

这些传统技术和生活方式,不仅保证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更是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4. 哈萨克族刺绣:哈萨克族刺绣是一种具有独特风格的手工艺,其图案包括动物、人物、花草等,反映了哈萨克族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

5. 传统食品:哈萨克族传统食品丰富多彩,包括烤肉、煮面、奶茶、炖肉、奶酪等。

这些食品不仅符合哈萨克族人民的口味,更是传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体现。

6. 传统婚礼和葬礼:哈萨克族传统婚礼和葬礼是其文化和宗教
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婚礼包括结婚誓言、新婚夫妇的仪式、新房的装饰等。

而传统葬礼则包括葬礼仪式、送葬者的传统服装、坟头的装饰等。

以上就是一些常见的哈萨克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的生活和价值观念,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新疆哈萨克族马鞍的构造材质与装饰特征探析

新疆哈萨克族马鞍的构造材质与装饰特征探析

民族 民 间文化 研 究 ・大 众 文 艺
新疆哈萨克族马鞍的构造材质与装饰特征探析
王 晓玲 ( 新疆师范大 学美术学 院 新 疆乌鲁木 齐 8 3 0 0 5 4 )
摘要 :马鞍是哈 萨克族民 间手 工艺的典型样式 ,作 为游牧 生活的重要 工具,它 艺术地观照物 质世 界并成为 民族文 化 的审 美对 象与审美载体。哈 萨克族马鞍充 满浓厚 的草原文化 气息 ,它的装饰特 点表 现为对 自然的贴近。马鞍的制作
实 中来 看 ,包 括 哈萨 克族 在 内的 中亚各 游 牧 民族 一直 以游 牧 生 活 如 外 出行 旅 、娱 乐 、体 育 竞技 也都 是在 马 鞍上 进行 。因此 马鞍 根 为传 统 的栖 居 方式 ,在文 化 形态 上 也形 成 了 自己的独 特标 准 及 观 据 不 同类 别 的人 就 细化 分 为 “ 男式 鞍 ” “ 女式 鞍 ” “ 儿童 鞍 ”三


的臀 部 比男 人大 ,游 牧 及转 场 期间 要长 时 间在 马鞍 前部 驮 一个 孩 子 ,因此 女 式鞍 的 尺寸 就相 对 较大 些 。哈 萨克 族 马鞍 设计 通常 是
作 为游 牧 生活 不 可或 缺 的用 具 , 哈萨 克族 马鞍 的工 艺形 制 是 前 高后 低 , 女式 鞍 前 面 是 一 个 半 月 形 的鞍 头 , 而男 式 的鞍 头 较 民族 化风 格 的 典 型体 现 。从 马鞍 装 饰制 作 材质 来看 ,可 分为 木 制 小 ,是一 个类似 猴 头状 的形状 。 雕 刻 漆 画鞍 、 木制 包 皮铆 钉鞍 、木 制包 皮烤 花 鞍及 木 制镶 玉 鞍 四 再从 马鞍 造 型 的实用 角 度分 析 “ 男 式鞍 ”与 “ 女式 鞍 ”就 会 种 类 型 ,它们 分 别具 有不 同 的特征 : 发 现 ,它 们极 其 符合 男 性与 女性 的 身体 生 理机 能 。女性 身 体弱 , 其一 ,木制 雕 刻漆 画 鞍选 用 优质 木 料制 成 ,在 马 鞍鞒 上雕 刻 宽大 的鞍 头可 以抵挡 草 原上 的劲 风 使身 体 免受伤 害 。尽 管 这种 鞍 各 式 花纹 图 案 ,并用 多种 色彩 的油 漆进 行装 饰 ; 头 设 计平 面化 、空 间接触 面 大 ,容 易 降低奔 跑速 度 不利 于疾 驰 ,

浅析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

浅析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

浅析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一、哈萨克族的服饰特征和文化心理从古至今, 牛羊与哈萨克民族的衣食住行结下了不解之缘羊皮袍、狐皮帽、毡筒、皮靴等已成为草原服饰的重要标志比骨针缝合兽皮更进一步的是服装面料的革新与创造, 可以根据人体特征体裁衣, 出现了具有领、襟、袖的上衣和前后开胯的裤子, 其造型和缝制技法也更灵活多样, 体现出人类服饰发展的不断进步。

哈萨克族先民大部分生活在新扭北部和中亚等区域, 一直保持着以农牧业为主的生活方式。

他们以牛羊为伴, 在长期的生活劳动过程中融合外来文化, 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趣味和审美标淮。

黑白相间中点缀着艳丽的色彩以及纷萦的装饰性图案都成为哈萨克族服饰的主要审美特点。

这种独特的服饰艺术是哈萨克族悠久历史文化的载体,从中可以反映出哈萨克族人民的审美文化心理和民族情感积淀。

哈萨克族服饰的基本图式, 多为单独或四方连续的植物纹样、三角形、几何形或连续的花纹形状, 在方和圆之间找到形式的互补与和谐在大量的西城考古发现中, 三角纹是最常见的纹饰母题哈萨克族牧民大部分生活在高原山区地带, 四季明显, 光照强烈, 浓艳鲜明的色彩是哈萨克族普迫喜爱的色彩。

在草原戈壁的冷色环境中生活, 他们选择红色来装饰毡房和服饰, 在色彩心理上可以起到抵御外界寒冷和调节环境单调的作用, 历代传承和地理环境成为影响哈萨克族服饰颇色和审美心理的主要因素。

在纹样的题材上多以传统的植物、果实、兽角为原型, 变异成各种几何形, 具有浓厚的民族意蕊。

在哈萨克族服饰的发展过程中, 我们可以感受到服饰与图腾崇拜、巫术礼仪有着密切的关系。

无论是象征性的拟态, 还是巫现的活动, 都离不开炽热的歌舞, 而这些歌舞必须能够打动人心, 引起信徒的虔诚膜拜。

因此, 那些图腾崇拜仪式或巫术礼仪执行者的服饰往往是该部落、该民族的服饰中最具典型性的部分, 并且, 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些图腾崇拜的意识和代表灵物逐渐转化成具体的图案保留在服饰中。

一至九年级美术理论知识汇总

一至九年级美术理论知识汇总

一年级1、线条:直线、折线和曲线2、手工制作方法:用撕、剪、粘贴3、认识颜色:冷色有:蓝、绿、紫暖色有:红、黄、橙4、各种各样的形:圆形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半圆形平行四边形梯形扇形水滴形这些也称基本型5、色彩搭配:深色配线条6、像形:进行添加夸张变形的方法7、折:有对折对角折-----剪-----折8、卡通形象是运用了夸张的手法9、橡皮泥:泥塑是用竹棍通过揉、搓、捏、压的方法塑造形象10、新疆的水果:苹果桃无花果葡萄哈密瓜西瓜梨11、干果有:葡萄干巴达木杏干核桃枸杞枣果脯12、手工制作:做头饰:用剪卷对折包裹捆揉等多种方法13、中国国花:梅花牡丹菊花兰花等14、岩画是人类最早的绘画艺术,是记录在石头上的形象性史书,在新疆阿尔泰,康家、石河子等地。

15、维吾尔小花帽:南疆喀什产的男式巴旦木帽与和田产的女式格子架花纹小花帽最有名气,图案纹样大都以新疆花卉果实形象为素材,其中比较常用的团花卉有石榴花、奇曼花,巴旦木和其他花卉变形等。

16、洗手壶是维吾尔哈萨克塔吉克柯尔克孜等民族加重必备的用品,它既是生活用品,又是精美的工艺品。

17、维吾尔工匠用枣树、桑树等木料制作木碗、木盘、木勺的历史非常悠久。

二年级:1、树的结构“树干树枝树叶2、学会用明暗对比大方法,注意虚实3、绘画的表现形式:中国画、油画、雕塑、摄影、水粉、水彩、版画等。

4、新疆克拉玛依油城英吉沙小刀骆驼舞蹈等5、线有粗细、较软流畅曲折的线疏密的变化6、世界上有各式各样的塔,结构形式各异,造型千姿百态,是民族文化和历史7、扇子的结构:扇面和扇炳,具有欣赏和实用价值。

8、钟表的结构:表盘、表针和数字组成。

9、画面结构:大小、前后、疏密、遮挡关系10、剪纸有:月牙纹、柳叶纹、圆点、羽毛纹、飞燕纹、瓜子点、三角形。

11、表现节日:从服装、色彩、内容、环境布置等方面来欣赏。

12、以旧变新:用添加、装饰、贴、扎、剪等方法。

13、春节,贴年画写春联剪窗花吃年饭放鞭炮穿新衣逛庙会舞狮子看花灯等来表达节日的喜庆气氛。

马的牧养和哈萨克非物质文化

马的牧养和哈萨克非物质文化

的保 护 。
马 在 哈 萨 克 的 “ 畜 ” 里 居 于 首 位 . 见 马 在 四 ② 可
时候 , 马鞭 是不可少 的神 器 。据说 , 马鞭 是 同恶灵 搏 斗 的武 器 , 是萨满 巫师 的乘骑 。在 马 当中 , 也 白色 的 马 尤其受 到 尊崇 , 同哈 萨克 族 尚 白有关 , 谓 “ 这 所 白
21 年 1 0 1 2月
第 4期
伊犁 师范学 院学 报 ( 会科学 版 ) 社 Junl f i om l nvri ( 0i cec dt n o ra o l N r a U ies yS ca S i eE io ) Y i t l n i
De 201 c. 1
里。 跟着母 亲 在 马背上颠 簸转 场 了。 在小孩 子长 到 3 至 5岁 的时候 要 举行 骑 马礼 。届 时 , 辈们 替 孩子 长 准备 好 了一 匹一 岁 马 和专 为儿 童使 用 的小 马鞍 , 以
及 精 巧 的小 马鞭 .受 ¥ J 童在 长 辈 指 点 下学 习认 LL 蹬 、 马 嚼 、 驭乘 马 等等 , 勒 驾 自此 便 开 始 了 独 立 的 马
牧 , 是指 一 匹 种 公 马带 几 匹母 马组 成 一个 yi, 干 J 若 r 个 y r 加 上被 阉过 的马等 等 合为 一个 tb n 或称 j群 i a ̄ (
q s, 马群 。马群 规模 的大 小一 般视 阿吾 勒① 牧 o)即 所
养 的 马 的数量 和 牧地 的规模 而定 。一个 大 的马群甚
收 稿 日期 :0 1 0 — 0 2 1- 6 2
血 驹 ” 牧 民注意 到这种 热胎 配种 的受 胎率 高 。有 经 ,
作者筒介 : 毕杼 , , 央 民族 大 学哈 萨克语 言 文 学 系教授 。 男 中 一一来自堡型 整堂院 报( 社会科学版)

哈萨克图案22

哈萨克图案22

一、哈萨克图案的特色
角纹图案、羊角纹图案、独角纹图案、断角纹图案、盘羊角图 案 驼掌图案、驼峰图案、驼眼图案、驼颈图案、双驼图案 鸡心图案、双翼图案、鹰爪图案、燕尾图案、鹰喙图案 杖形图案、飘带图案、斧形图案、羚羊角图案、头骨图案、水 波图案 狗尾巴图案、百花图图案、胫骨图案、椎骨图案、鼠印图案、 梳齿图案、印纹图案、双圆图案、星光图案、蝶翅图案、复合 图案、水滴图案、波浪图案、鱼钩图案、鹅掌图案、双角纹图 案、四角纹图案········
精 美 的 哈 萨 克 图 案
一、哈萨克图案的来源和形式
• 哈萨克人有一种图案叫muyiz,哈萨克语的意思是角(羊角,牛角等)。 图案(muyiz)来源于模仿牛角,羊角等动物的角。
• 哈萨克图案造型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内容从草原到自然天象,从飞禽 走兽到各种花卉,从几何形纹样到符号标志无一不用。
2020/020/7/26
2020/7/26
2020/7/26
2.地 毯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3.饰 品 及 生 活 用 品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4.建 筑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2020/7/26
5、乐 器
2020/7/26
三、哈萨克图案的制作手法
哈萨克图案的制作手法是多种多样的, 有绣制、编织、剪贴和雕刻等。
2020/7/26
绣制是用各种颜色的线将不同的图案绣在毡子或织物上,如帽子、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课件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课件
这个民族的文化内涵。
哈萨克族服饰在文化交流中的影响
通过展示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 这个民族的文化和历史,促进文化多样性和相互理解 。同时,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也可以作为一种独特的 艺术形式,与其他文化进行交流和互动。
随着全球化的进程,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越来越频繁 。哈萨克族服饰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现象,在文化交 流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哈萨克族服饰简介》ppt课 件
目录
•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 哈萨克族服饰的种类与款式 • 哈萨克族服饰的材料与工艺 • 哈萨克族服饰的图案与色彩 • 哈萨克族服饰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与影响
01
哈萨克族服饰概述
哈萨克族服饰的起源与历史
哈萨克族服饰起源于古代游牧文 化,具有悠久的历史。
随着历史的演变,哈萨克族服饰 不断吸收周边民族的文化元素,
02
哈萨克族服饰的种类与款式
哈萨克族男装
01
02
03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男装以简洁、粗 犷为主,注重实用性。常 见的有长袍、马甲、长裤 等。
颜色选择
多以深色为主,如黑色、 蓝色、灰色等,象征着稳 重和力量。
面料材质
常用羊毛、皮革等耐寒、 耐磨的材料,适合哈萨克 族游牧的生活方式。
哈萨克族女装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女装相对华丽, 注重装饰性。常见的有长 裙、绣花上衣、围巾等。
颜色选择
以鲜艳的颜色为主,如红 色、黄色、绿色等,展现 出女性的柔美和活力。
面料材质
多采用丝绸、棉布等轻柔 、舒适的材质,适合女性 的身体特点。
哈萨克族儿童服饰
款式特点
哈萨克族儿童服饰以可爱、活泼 为主,常常带有卡通图案或动物
形象。
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也强调舒适和实用性,对现代时尚观念产生了影响。现代时尚越来越注 重舒适和实用性,这与哈萨克族的传统服饰理念不谋而合。这种观念的变化也影响了时尚产 业的发展方向,推动了更加注重实用性和舒适性的时尚潮流的出现。

伊犁哈萨克族木器造型艺术研究

伊犁哈萨克族木器造型艺术研究
1 . 餐饮 器具 的造 型 艺术
地取 材 ,锯 树 木制 作 出 了木 质器 具 ,如 今 ,我 们 仍然 有据 可 查 的 玩 具送 给孩 子们 。

储粮 箱等 。 马鞍 作 为哈 萨 克族 民族 民间 马饰 系 列工 艺 品 的集 大成 者 ,它 体 现 着 哈萨 克族 民族 民 间文化 的 鲜 明特 色 。世 代 生活 在伊 犁 的 哈

美术与设计 ・
大 众 文 艺
伊犁哈萨克族木器造型艺术研究
杨 波 ( 伊 犁师 范学 院 艺术 学院 新疆 伊 宁 8 3 5 0 0 0 )
摘要 :对 于伊 犁哈 萨克 族的牧 民来说 ,木 器是牧 民游牧 生活 中 的 。 因为 ,历 史上 哈 萨克 族是 以游 牧 生 活为 主 的 民族 ,这种 生 活 不可或缺的物 品。其种类与造型各有其 明晰的划分 ,并且能够反应 与 方式 使 得该 民族 的历 史脉 络少 了许 多文字 书 籍 的记 载 ,游牧 继 承
承栽着伊 犁哈 萨克族的历史与文化 。本 文试从 木质餐饮器具 、马鞍 、
些分析和研究。
与流 传 下来 的 哈萨 克族 文 化艺 术 ,更 多 的则 是通 过 哈萨 克族 民族 哈萨 克 民族乐 器分 为 以下 四个部 分 :

乐器等 角度对伊 犁哈 萨克族木器的分类 、造型 艺术、民族特点进行一 乐器 和器 乐 曲故事 口口相传 的 。
伊 犁 哈萨 克族 民间 的木 质餐 饮器 具 , 多数 比较 稚 拙 、淳朴 。 木 碗 、木 勺会 比我们 使用 的铜勺 、铜 碗 厚好 几 倍 。而 且 ,生活 在
伊 犁 哈 萨 克 自治 州 地 处 中 亚 内陆 腹 地 ,境 内有 着 着 许 多 高 乐器 类 ,包 括 库布 孜 等 。例 如 : 毛弦 库 布兹 ( h e I h O b e 山峻 岭 ,又 分布 着 广 阔的 山间平 原盆 地 和河 谷 地 , “ 三 山两 盆两 z),据 民间传 说 ,这种 h e l h O b e z的流传 历 史相 对 比较 谷 ”组成 了这里 的 主要 地 理地 貌 。 自古居 住 在 这里 的 哈萨 克人 , 长 , 有两 根 弦 ,通 过 弓子 来 演 奏 。 H e l h O b e z的制 作 工 因伊犁 特 有 的地 理环 境 和 自身的 生活 、 生产 方 式 ,形 成 了具有 本 艺 是用 干 木材 雕 刻而 成 的 ,表 面 用 皮进 行加 封 ,然 后用 马 尾 巴的 民族特 色 的 民族 民间木 器 艺术 。时 间不 断 的流逝 ,对 动植 物 的崇 毛 当作 琴 弦 ,因 为马 尾 巴毛细 长 ,所 以这种 乐 器就 被命 名 为毛 弦 拜 、 宗教 信 仰 、对 审美 的 追求 等 原 因 ,使 得 木 器上 逐 渐有 了图案 库 布兹 。三是 吹 奏乐 器类 ,包 括 斯布 孜 禾 ( 竹 笛 )等 ,斯 布孜 禾 纹 样 。在 历 史长 河 的发 展演 进 中 ,木 器 制作 逐渐 成 了哈萨 克人 别 ( 竹笛 ),这 种乐 器 是吹 管乐 器 中最 古老 的一种 ,于 1 8 0 0年 具 一格 的文化 艺 术 ,木 器制 作 工 艺在 不 断 的成熟 与 发展 着 。木 器 左右 发 明 ,它 的制 作 工艺 是可 通 过干 木 、铜 来制 造 的 。四 是打 击 的种类 也 在不 断 的增 加 着 ,木 器 的造 型与 纹 样则 在 历 史的 长河 中 乐器 类 ( 包 括达 吾勒 帕孜 等 )。 逐 渐 的丰 富起来 。

少数民族介绍之哈萨克族课件

少数民族介绍之哈萨克族课件

06
总结与展望:哈萨克族的传承 与创新之路
总结:哈萨克族的文化特色与传承之路
游牧文化
哈萨克族是典型的游牧民族,其文化特色主要体现在游牧 生活方式、马背文化和马上运动等方面。
音乐舞蹈
哈萨克族的音乐和舞蹈具有独特的风格,如“阿肯弹唱” 、“姑娘追”等,这些传统艺术形式在哈萨克族文化传承 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音乐舞蹈
哈萨克族音乐以马头琴 、冬不拉等乐器演奏为 主,舞蹈则以奔放的风
格著称。
宗教信仰
哈萨克族主要信仰伊斯 兰教,也有部分人信仰 藏传佛教或信义宗而出
生的。
哈萨克族的生活方式
游牧生活
哈萨克族以游牧为生,逐水草而 居,主要饲养马、牛、羊等牲畜

狩猎与采集
在游牧之余,哈萨克族人也会进行 狩猎和采集活动,以补充生活所需 。
现代社会中哈萨克族与其他民族的关系
民族区域自治
在中国,哈萨克族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与其他民族共同管理国家
事务。
经济发展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哈萨 克族地区的经济也得到了快速发 展,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日益
紧密。
文化交流
随着全球化的推进,哈萨克族与 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日益频繁,
相互了解和尊重成为主流。
多元文化背景下哈萨克族的未来发展
保护传统文化
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哈萨克族需要保护和传承自己的传统文化,保 持民族特色。
促进文化交流
通过与其他民族的文化交流,哈萨克族可以吸收其他文化的优点, 丰富和发展自己的文化。
推动经济发展
在经济发展方面,哈萨克族需要借助其他民族的资源和优势,推动本 地区的经济发展。同时,也需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宗教信仰对哈萨克族社会生活的影响

简论传统蒙古族马鞍的设计与制作

简论传统蒙古族马鞍的设计与制作

简论传统蒙古族马鞍的设计与制作马鞍是蒙古族马具中的基本,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器具,其在形制、选材和制作工艺上彰显了蒙古族的特有传统。

此外,蒙古族的马鞍设计统和了马鞍具及相关辅助用具,构建起相互关联的整体马具系统。

蒙古族马鞍的源起马鞍,蒙古语称“博胡日格”或“额木额格尔” ,用以架设在马背上,便于骑马者乘坐(图 1 蒙古族马鞍作者摄于内蒙古大学民族博物馆)。

马鞍是蒙古族马具中的基本,亦是最具代表性的核心器具。

最早有史可考的马鞍,是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匈奴马鞍,其形态仅仅是拴系在马背上的软垫,真正具有蒙古族马鞍雏形的是西汉晚期的高鞍,其中部凹陷,更便于骑乘。

及至后世,魏晋南北朝时期,东胡的鲜卑支族发明了前后鞒凸起的马鞍,马鞍前后两端翘起,形成前后鞍鞒,作用是防止骑者身体前后滑动,保证了其横向的稳定性,史称“两鞒垂直鞍” 。

隋唐之际,突厥人改进了马鞍,加高前鞍鞒,向下倾斜后鞍鞒,即为“后鞍鞒倾斜鞍” 此类马鞍,方便骑者上下马,是为一大进步。

蒙元时期,马背上的蒙古族根据先人制鞍经验,进一步创新,发明了后桥较低的征战马鞍,还有前后鞒平缓,乘坐更加舒适的生活马鞍等等。

一般常见的蒙古族马鞍,前后鞍鞒顶部间距在30 至45 厘米之间,鞍翅长度大约为35 至45 厘米,鞍翅外缘宽度在30 到40 厘米左右。

聪慧的蒙古族制鞍工匠还通过调整鞍鞒和鞍座形状大小,分别制作适合男性、女性和孩童骑乘的不同马鞍。

明清时期,蒙古族马鞍在制作工艺和装饰技法、用料等方面上亦有长足的发展。

宋朝彭大雅在《黑鞑事略》中描述了蒙古族马鞍的先进性:“其鞍辔轻简,以便驰骋,重不盈七八斤,鞍之雁翅,前竖而后平,故折旋而膊不伤。

”蒙古族马鞍的另一重要性是在原有传统马具基础上统和马鞍具及辅助用具,构建相互关联的整体马具系统。

蒙古族马鞍的分类与传统制作工艺图1  蒙古族马鞍迁徙游牧的蒙古族部族众多,而且分布的区域广阔,各地气候、地理、人文环境亦各不相同,这种差异性折射在马鞍之上,便彰显出蒙古族精彩纷呈,鳞次栉比的马鞍种类与制鞍工艺。

《西域文明》(14)新疆古代金银器饰品

《西域文明》(14)新疆古代金银器饰品

《西域文明》(14)新疆古代金银器饰品镶绿松石金耳饰高2.4厘米重2.34克车师前国交河故城沟北墓葬出土整体为一抽象牛头型,并在鼻、角金框内镶有绿松石。

色泽层次分明,造型富于想象力。

镶嵌红宝石金戒指指孔径2.2厘米乌孙(汉)昭苏县夏特墓地出土镶嵌红宝石金戒指北朝(公元5-6世纪)戒面长2.1厘米重16.5克1997年伊梨哈萨克自治州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镶宝石金杯北朝口径8.5厘米高5厘米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波斯风格八角金杯北朝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粟特风格镶红宝石金面具北朝高17厘米宽16.5厘米重245.5克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金丝编织带北朝长9厘米、5.7厘米宽2厘米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错金银瓶北朝高17.2厘米口径7.4厘米底径5.5厘米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颈部有错金带饰,宽2厘米,有上下两道捶錾的连续圆圈纹边,边内饰四瓣菱花图案。

镶嵌红玛瑙虎型柄金杯北朝高16厘米口径8.8厘米底径7厘米重725克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此杯的手柄为一老虎,虎耳树立,四肢强健,腰身细长,通体錾刻斑纹。

构思精巧。

镶红宝石金盖罐北朝高14.7厘米口径7.2厘米底径5.7厘米重489克1997年昭苏县波马墓葬出土镶嵌红宝石包金剑鞘北朝长21.4厘米宽4.3-5.8厘米重66克1997年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剑鞘一面有纹饰,一面素面。

有纹饰一面中间以细金点焊出3列宝石嵌座,内嵌红宝石,在镶嵌的宝石之间及鞘身边缘,点焊出细金珠拼组的三角形,菱形,线形等图案。

金指和护臂北朝1997年昭苏县波马古墓出土护臂:长48厘米,宽20厘米;指:长7.2厘米,宽2.6厘米。

金箔捶揲而成。

西域文明新疆古代金银器饰品PPT编辑:赵小鹏2012年3月乌孙故地——伊犁大草原串珠项链唐(公元618年-907年)共119粒1971年若羌县瓦石峡遗址出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藏该串珠项链共有119颗,大小不等,由红,黄,蓝,绿色料珠组成,有圆形,椭圆形及多面体形,整体鲜艳美观。

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现状研究

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现状研究

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现状研究新疆哈萨克族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少数民族之一,其独特的生活方式、文化传统和服饰风格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关注。

在哈萨克族的传统婚礼中,女性的婚礼服饰更是备受关注,其独特的设计和精美的手工艺让人们为之倾倒。

本文将通过对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现状的研究,探讨其设计特点、手工艺技术以及对当代时尚的影响。

一、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概述哈萨克族是一个以畜牧业为主的游牧民族,其特有的游牧生活方式和环境影响了他们的服饰风格。

在传统婚礼中,哈萨克族女性的婚礼服饰通常包括头饰、上衣、裙子、腰带、鞋子等多个部分。

这些服饰的设计采用了丰富多彩的颜色和图案,而且还注重对绣花、刺绣、编织等手工艺技术的运用,以展现出哈萨克族女性的美丽和高贵。

二、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的设计特点1.颜色: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的颜色通常以红色、绿色、蓝色等为主,这些颜色在哈萨克族的传统文化中具有特殊的含义,如红色代表幸福和喜庆,绿色代表生命和自然,蓝色代表智慧和坚韧。

这些颜色的搭配和运用使得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看起来既充满活力又不失庄重。

2.图案: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的图案设计多为自然界的元素,如花朵、草原、动物等,这些图案反映了哈萨克族人民对自然的敬畏和热爱。

而且,这些图案的设计还体现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审美情趣和民族特色,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

3.手工艺:哈萨克族的婚礼服饰在设计上充分体现了传统手工艺技术的精湛和华丽,如绣花、刺绣、编织等。

这些手工艺技术不仅使得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在视觉上更具观赏性,而且还传承了哈萨克族人民的历史文化和民族精神。

三、新疆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的影响传统的哈萨克族女性婚礼服饰不仅在民族文化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且还对当代时尚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文化的交流,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和喜爱传统的哈萨克族婚礼服饰,将其作为时尚的元素融入到自己的服饰中。

一些设计师也受到哈萨克族服饰的启发,将其设计理念和手工艺技术融入到自己的设计中,创作出了一系列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的婚纱服饰,这些服饰不仅受到了年轻人的青睐,而且还在时尚界引起了一定的轰动。

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的色彩特征

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的色彩特征

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的色彩特征作者:唐莉霞来源:《美术界》 2012年第12期TEXT / 唐莉霞生产生活器物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本着以实用和审美相结合的原则,透过生产者和使用者指尖的温暖,谱写着人类文明及文化艺术历史,而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在中国乃至世界文明史上更是绚丽多彩、令人过目不忘。

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种类繁多,从工艺上主要可分为四类:金属器物、陶制器物、木制器物、马具皮具。

人们对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过目不忘的,除了它们具有地域特色和民族风情的形制外,那异彩纷呈的色彩常给人以视觉冲击,成为新疆少数民族民间工艺的一种标识,究其原因则在于扎根于新疆多元民族文化土壤中的独特的色彩表现语言。

新疆少数民族生产生活器物所呈现出的色彩具有人类本能自发冲动的对色彩选择和搭配因素,也有几千年传统习俗及宗教对于生于斯长于斯的人们色彩观念的影响,还有在这片广袤土地上东西方文化交流碰撞所打下的烙印,这种表现语言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

第一、表现为对极端的鲜明色彩的选择。

各族人民在自己生活劳动中所接触到的自然界美丽的色彩,直接留给人愉悦的印象。

如红色鲜花、绿色的草原和树木,蓝色的天空、白色的流云、黑色的夜幕等。

这些物象色彩以它们本身的面貌被少数民族直接的纯朴的反映出来。

在各少数民族的各类图案中使用红、绿、黄、兰、橙、紫的高纯度色彩搭配方式,使用黑、白两个极色衬托与对比,被作为色彩明快的配值原则和配色习惯自然的传播及留传下来。

第二、色彩运用和配合还受到宗教的影响而形成民族彩色心理。

新疆少数民族大多信仰伊斯兰教,这种宗教的心理状态的潜移默化,形成自己民族色彩的象征意义。

如:黑色象征勇敢,代表穆罕默德的胜利,被视为“神圣”强大的象征。

十一世纪的古维吾尔建立第一个伊斯兰政权,就冠以“黑”字,称为“喀喇汗国”——黑汗国。

白色象征和平、安宁、纯洁、宽宏大量,对伊斯兰的虔诚。

阿訇头缠白布,维吾尔有黑色为底,白色巴坦姆为纹的小花帽,其色与形的选用都有象征意义。

哈萨克斯坦传统服饰的造型及面料研究

哈萨克斯坦传统服饰的造型及面料研究

哈萨克斯坦传统服饰的造型及面料研究郑勇;齐业雄;姜亚明【摘要】哈萨克斯坦传统民族服装有其鲜明的特点,但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传统民族服装濒临灭绝.作为一带一路沿线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哈萨克斯坦与中国贸易往来密切.文章填补了对哈萨克斯坦民族服装研究的空白,为保留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民族服装做出贡献,同时又为中国服装及服饰文化在哈萨克斯坦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传播和融合奠定基础.【期刊名称】《纺织导报》【年(卷),期】2017(000)011【总页数】3页(P101-102,104)【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服装;Shapan;Koilek;Kalpak;Zhezde【作者】郑勇;齐业雄;姜亚明【作者单位】天津工业大学艺术与服装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天津工业大学纺织学院【正文语种】中文哈萨克斯坦地处欧亚大陆中心,作为我国“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国土面积最大、矿产资源最丰富、发展潜力最大的国家,从古至今都是我国极其重要的贸易通道。

“中国制造”的服装在其市场畅销多年。

如今,“一带一路”国家战略使得中哈“湖商贩客,日奔塞下”的繁荣场景再次浮现。

据《后汉书·五行志》记载,东汉灵帝时期“胡服”传入中原,并风靡于唐、宋、明、清。

胡服与哈萨克斯坦的服饰风格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对其服饰的研究有利于促进中哈的文化交流和相互融合,也对服饰文化的对外输出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哈萨克斯坦的传统服饰简单又理性,可适应不断迁徙的游牧生活和复杂多变的天气状况。

日常穿着的服装以舒适为主,辅以简单装饰,布、皮、毡、毛都是常用的传统材料。

正装则由丝绒、天鹅绒、绉纱、丝绸、锦缎等昂贵的进口面料制成,并配以金线、银线、刺绣图案和珍珠、珊瑚、玛瑙装饰,这种面料精美、造型华丽和装饰鲜明的服装,突出草原居民独特的优雅与魅力。

沙番是哈萨克斯坦最为古老的男女传统外套(图1),在18、19世纪,富裕的哈萨克斯坦人用精美的刺绣装饰麂皮服装,结合亚洲古法的剪裁方法,在宽松的长袍中间开缝以适应在帐篷里席地而坐和骑马时穿着,裙子的流褶最大限度地隐藏身体形态,这既适应当地人的生活方式又符合穆斯林的道德准则。

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几何元素

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几何元素

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文化中的几何元素木尔扎别克·阿不力卡斯;吴和敏【摘要】哈萨克族传统建筑文化是少数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蕴含的数学思想体现了哈萨克民族的数学智慧.分析归纳了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的几何元素、所对应的各种几何图形及其内在联系.对农牧区本土中小学数学课程特有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有现实意义.【期刊名称】《图学学报》【年(卷),期】2015(036)001【总页数】6页(P1-6)【关键词】哈萨克族建筑;传统建筑文化;几何元素;本土课程资源【作者】木尔扎别克·阿不力卡斯;吴和敏【作者单位】新疆教育学院数学学院,新疆乌鲁木齐830043;新疆教育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新疆乌鲁木齐830043【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G750数学课程基础教育的新理念是,学生应能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增进对数学的理解和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数学课程应体现文化、美学、艺术、实用价值,其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1]。

目前中小学使用的是国家统编数学教材,对少数民族地区中小学数学教学不太适宜。

在现行数学教材中出现的现代化城市建筑,如,上海东方明珠塔的球形、现代化厂房结构、大桥结构与形状为范例讲解相关几何知识;我国西部边远地区少数民族学生对这些建筑非常陌生,教学效果不好。

为了让我国农牧区的学生在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来学习几何,并用日常生活中的知识理解所学的几何知识,增进他们对几何(数学)的兴趣,增强他们学好几何的信心,研究者在哈萨克族传统建筑的结构研究过程中,手绘画图和拍摄了大量哈萨克族传统建筑图片并搜集了相关资料。

哈萨克族传统建筑中蕴藏许许多多的几何知识,若把这些知识引用到中小学数学教学中是非常有意义的,这对于新疆、内蒙古等农牧区的学生从日常生活中感受到数学的存在,体验“空间与图形”对当今社会生活的重要作用,有利于培养学生从几何(数学)的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