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合集下载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知识点

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减数分裂的概念减数分裂(meiosis)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形成生殖细胞过程中所特有的细胞分裂方式。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分裂两次,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体细胞减少一半。

(注:体细胞主要通过有丝分裂产生,有丝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复制一次,细胞分裂一次,新产生的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二、减数分裂的过程1、精子的形成过程(图1):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图1)(图2)减数第一次分裂(有同源染色体......):间期:染色体复制(包括DNA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称联会),形成四分体。

四分体中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常常发生对等片段的交叉互换。

中期:同源染色体成对排列在赤道板上(上下两侧)。

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细胞质分裂,形成2个子细胞。

减数第二次分裂(无同源染色体......):前期:染色体排列散乱分布。

中期: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点都排列在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上。

后期: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两条子染色体。

并分别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细胞质分裂,每个细胞形成2个子细胞,最终共形成4个子细胞。

2、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图2):卵巢三、精子与卵细胞的形成过程的比较精子的形成卵细胞的形成不同点形成部位精巢(哺乳动物称睾丸)卵巢过程有变形期无变形期子细胞数细胞质的分配一个精原细胞形成4个精子均等分配一个卵原细胞形成1个卵细胞+3个极体不均等分配相同点精子和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都是体细胞的一半四、受精作用的特点和意义特点:受精作用是精子和卵细胞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

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不久精子的细胞核就和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使受精卵中染色体的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的数目,其中有一半来自精子,另一半来自卵细胞。

意义: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具有重要的作用。

必修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必修一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间期: 进行染色体复制 (复制以后细胞名称叫做初级精母 细胞) 前期: 同源染色体联会形成四分体,四分体的 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 初级 中期: 四分体排列在赤道板的两侧 精母 细胞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形成子细胞,染色体减半 次级精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精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的交叉互换
A
A a a
A
A
a
a
B
b
B
b
B
b
B
b
AB、AB、ab、ab
AB、Ab、aB、ab
精子的形成过程
复制
精原细胞 联会
场所: 精巢(睾丸)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染色体 2n
初级精母细胞 2n
n
着丝点 分裂
变形
n 次级精母细胞
2n 精细胞
n 精子
减 数 第 一 次 分 裂 减 数 第 二 次 分 裂
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染色体和DNA数量比较
3、二倍体生物细胞图形的辨别
前期图
中期图
后期图
有同源染色体—— 有丝分裂 减数第一次分裂 (前、中、后) 无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二次分裂
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的方法 (1)根据概念判断 (2)根据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判断 (奇数条染色体则一定无同源染色体)
同有丝分裂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卵原细胞
复制 联会
四分体
同源染色 体分离
染色体2n
着丝点
2n
分裂
极体
着丝点 分裂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卵细胞
n
2n
n
精子和卵细胞形成的区别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二优秀课件:第二章第1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共42张PPT)
分裂过程中 细胞名称
2N→N(减半)
2N→4N→2N
0→4N→2N
精(卵)原细胞 ↓
初级精(卵)母细胞 ↓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N→2N→N(不减 半)
2N→N
2N→0
次级精(卵)母细胞 (第一极体) ↓ 精(卵)细胞 (第二极体)
要点探

2.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核DNA和染色单体的
数量变化柱形图如下(以二倍体生物的精子形成过程为
要点探 究跟踪训练
1.右图为基因型为aaBbCc的某动物细胞分裂示意图, 据此可确认该细D胞( )
A.发生过基因突变
B.将形成四种配子
C.是次级精母细胞
D.没有同源染色体
要点探

名师点睛
DNA、染色体、染色单体的几个数量关系及变化规律
(1)如果细胞内染色体含有姐妹染色单体,则核DNA分 子数=染色单体数;如果细胞内染色体不含姐妹染色单体, 则核DNA分子数=染色体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1、所有高尚教育的课程表里都不能没有各种形式的跳舞:用脚跳舞,用思想跳舞,用言语跳舞,不用说,还需用笔跳舞。 •2、一切真理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们重新发现,至少由他们重建。 •3、教育始于母亲膝下,孩童耳听一言一语,均影响其性格的形成。 •4、好的教师是让学生发现真理,而不只是传授知识。 •5、数学教学要“淡化形式,注重实质.
(4)图2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 于________期。
要点探 究
(5)图2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_______,如果
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若M的
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完整版).ppt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完整版).ppt

精子
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的主要特征: 染色体 不复制;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 无同源染色体 。
减Ⅱ相当于一般的有丝分裂 。
2、过程:
三、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1、场所:卵巢。 卵巢中有许多卵泡,每个卵泡中央有一个卵细胞。 2、过程:与精子形成过程 基本相同。 复制一次,分裂两次; 相同点: 染色体的行为 变化相同; 染色体、 DNA数目减半。
名称变化:
卵 原 复制 细 胞


级 卵


卵 母
不均等 分裂
细 胞




卵 细 不均等 胞
分裂
极 体


均等
分裂


退化 消失
不同点:
不均等分裂 无变形
1卵3极体 不能运动
注意:一个卵原细胞经分裂 只能产生一个卵细胞。
三个极体只有一个基因型与卵细胞相同 , 另外两个与卵细胞互补 。
极体的分裂是 均等分裂。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姐妹染色单体、 DNA含量加倍、 染色质状态、中心体复制、细胞体积增大。
减数第一次分裂(减 Ⅰ前期)
螺旋 变粗
初级精母细胞
联会
初级精母细胞
四分体
四分体时期之 前光学显微镜下不可见。
基本概念: 同源染色体: 配对的两个染色体 。 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 姐妹染色单体:由 同一个着丝点 连在一起的两部分。 非姐妹染色单体: 无共同的着丝点 。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单体。
2、同种生物的染色体是相对恒定的,这是
由于下列哪项生理过程决定的:
A、有丝分裂和减、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D、减数分裂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编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精编版)

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减数分裂的概念。

2.通过精子的形成过程掌握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

3.理解卵细胞的形成过程及图解。

4.理解受精作用的概念及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精子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训练学生的识图能力。

2.观察有丝分裂和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染色体特点,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

3.通过列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比较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比较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形态数目发生一系列规律性变化,通过受精作用使生物前后代之间能保持染色体数目的恒定,引导学生了解生命是运动的、有规律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方法1.教学重点及解决办法精子的形成(减数分裂)过程及图解[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的整个过程,弄清减数分裂中各个时期的特点及变化。

(2)讲清减数分裂过程在图解上的特点及染色体、dna的规律性变化。

(3)利用多媒体以动画形式表现减数分裂的全过程。

2.教学难点及解决办法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dna的数目变化[解决办法]在弄清教材图中所画的染色体、dna数量及变化的基础上,再总结减数分裂过程中它们的变化规律。

3.教学疑点及解决办法(1)染色体在精原细胞时就复制了,为什么在联会时,图上的染色体形状仍和精原细胞时一样,没有把染色单体表示出来?(2)为什么说经过第一次分裂后,染色体数目就减少了一半?[解决办法](1)讲清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是一个逐渐螺旋化变粗的过程,联会时,染色体螺旋化程度低,光学显微镜下还看不清有染色单体,四分体时期,螺旋化程度高,染色体变粗了,才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个染色体有两条单体。

(2)从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来看,染色体数目没增加,却平均分到两个细胞中。

从教材p103图上看,第一次分裂中,每个细胞有4条染色体,分裂完成时,每个细胞就只有两个染色体了。

减半的原因,是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三.课时安排2课时。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第二章第一节 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1)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特点: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7
(2)减数第一次分裂(初级精母细胞):
前期 联会四分体
中期
后期
末期
8
体细胞中有无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大小和形状一 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 母方的一对染色体
联会: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图形辨析
无:减ǁ
若均等分裂则为第一极体、次级精母细胞 若不均等分裂则为次级卵母细胞
一看有无
同源染色体 有:二看 同源染色 体行为
联会、四分体→减ǀ前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ǀ中 同源染色体分离→减ǀ后
若无上述特殊行为→有丝分裂
A
有丝分裂前期 体细胞
B
减Ⅰ前期 次级精(卵)母细胞
C
减Ⅱ前期
次级精(卵)母细胞
2、对一个四分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两个着丝点 B.有四个DNA分子 C.有两对姐妹染色单体 D.有四个染色体
减两性生殖细胞。 推理:
由上一代到下一代,体细胞中的染 色体数目会发生什么变化?(人类体细胞 中有46条染色体)
2
父亲(46)
↓ 有丝分裂
精子(46)
母亲(46)
↓ 有丝分裂
卵细胞(46)
受精卵(92)
↓ 有丝分裂
子女(92)
据此推理:某人的第40
不是 代子孙的体细胞就会有
46×240条染色体,事实 是这样吗?
二 减数分裂
精子的形成过程
1.形成场所:睾丸
精子
精原细胞
(染色体数目与体细胞相同)
5
2.精子形成的大致过程: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第二章第一节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
2、若精原细胞染色体数目为8,其所 形成的 初级精母细胞DNA分子数目 是_1_6__,染色单体的数目是__1_6__,染色 体数目是___8__.
复制前
复制后




出现同源染色体

两两配对(联会)
分 裂
、四分体以及非 姐妹染色单体之间 的交叉互换








染色体的

着丝点排列

在赤道板的
·精子细胞经_变__形__ 成为精子 ·卵细胞的形成_不__变__形__
卵细胞的形成

1.染色体复制__1__次;

2.细胞连续分裂__2__次,

3.细胞分裂的结果染色体的数目减_ 半__
3、基因型为AaBb的生物,一个精原 细胞与一个生物体在形成精子时基因 型有什么不同?
A
a
B
b
AA
第一种组合
减Ⅱ后期
要掌握的基本问题
1、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复制发生在什么时期减,Ⅰ前的间期 减半发生在什么时期。减Ⅰ末期
2、同源染色体的概念。 3、同源染色体联会发生在什么时期 减Ⅰ前期
4、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发生在什么时期。减Ⅰ前期 5、四分体出现在什么时期,能数出一个细胞里面含有多少个 四分体。 减Ⅰ前期和中期
外) (3)行为:在减数第一次分裂过程中发生
联会。 (4)功能:相同位置携带相同基因或等位
基因
判断是否有同源染色体,应同时满足3个条件:
①大小(长度)——相同 ②形状(着丝点位置)——相同
属于同源染色体
③来源(颜色)——不同
1下列几组染色体中,属于一对同源染色体的是( DE)

2.1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2.1第一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4、列四图表示只画有两对染色体的某一个高等生物的几个细胞,它 们分别处于不同的分裂时期。依图回答:
(1)属减数第一次分裂的是图___A___。 (2)属减数第二次分裂的是图__C___。 (3)属有丝分裂中期的是图___B____。 (4)属有丝分裂后期的是图___D__。
1个精原细胞

间期:染色体复制
比较项目 相同点
精子的形成过程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染色体复制一次;都有联会和四分体时期;经过第一次 分裂,同源染色体分开,染色体数目减少一半;在第二 次分裂过程中,着丝点分裂,最后形成的精子或卵细胞 的染色体数目比卵原细胞或精原细胞减少了一半。
场所
精巢
卵巢
不 分裂形式
细胞质均等分裂
细胞质不均等分裂
同 点

后期: 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末期: 形成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减 1个次级卵母细胞和1个极体
(染色体数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前期: 染色体散乱分布


中期: 染色体在赤道板上
次 分
后期: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形成染色体移向细胞两极

末期: 形成1个卵细胞和共3个极体
1个卵细胞和3个极体 (染色体数减半、无同源染色体)
8
8
8
16
8
时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数目(条) 8
8
4
4
数 量 4N
3N
2N
N
精原细胞 DNA数量
初级精母 次级精母
细胞
细胞
染色体数量
精细胞
细胞类型
数 1个初级精母细胞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含有四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E
F
1个四分体 = 1对同源染色体 = 2条染色体 = 4条染色单体
交叉互换: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 染色单体发生部分片段交换的现象。
减数第一次分裂
2、减Ⅰ 前期
减Ⅰ前: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
减数第一次分裂
3、减Ⅰ 中期
每对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两侧。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 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第一次分裂
4、减Ⅰ 后期
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分别向细胞两极移动。
减数第一次分裂
5、减Ⅰ 末期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Ⅰ
减Ⅰ
染间色体复制 前联会
(DNA复制 四分体
形成部位:睾丸
曲细精管中有大量原 始的雄性生殖细胞— —精原细胞,每个精 原细胞的染色体数目 都与体细胞相同。
高等植物 有性生殖器官
减数第一次分裂
1、减Ⅰ 间期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染色体复制(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体积稍稍增大
减数第一次分裂
2、减Ⅰ 前期
减Ⅰ前:同源染色体联会, 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成对)
2N 2N
染色单体数 0 4N 4N
4N
4N 4N 2N
0
0
DNA数 2N 4N 4N 4N 4N 4N 2N
染色体数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单体数的变化曲线
4N
2N
0
间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减数分裂染色体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对比(DNA分子数)
4n
4n
3n
3n
2n
2n
1n
1n
有丝分裂DNA分子数图像
减数分裂DNA分子数图像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方式的辨别






线

再 看 DNA 变 化
1次直线下降 连续2次直线下降
再 看 染色体 变 化
先加倍后恢复 先减再增终减半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 减数分裂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减Ⅰ(初级精母细胞)-前期
数量关系: 1个四分体=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条染色单体 =4个DNA分子=8条脱氧核苷酸链
交叉互换:四分体中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经常发生 缠绕,并交换相应的片段(交换相应的遗传物质)。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减Ⅰ(初级精母细胞)-中期
特点: 各对同源染色体排列细胞中央的赤道板两侧。 每条染色体的着丝粒都附着在纺锤丝上。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义
①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保证了每种生物前后代染色体数目的恒定,维持了 生物遗传的稳定性。 ② 通过有性生殖,新一代继承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③ 在有性生殖的过程中,减数分裂形成的配子,其染色体组合具有多样 性,加上受精过程中卵细胞和精子结合的随机性,同一双亲的后代呈现多样 性。这种多样性有利于适应多变的自然环境,有利于生物在自然选择中进 化。 ④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对于生物的遗传和变异,都是十分重要的。
联会形成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自由组合 减半
4个精子/1个卵细胞+3个极体 不一定相同
有丝分裂
体细胞、原始生殖细胞 1次
存在同源染色体 无联会、分离等现象
不出现自由组合 不变
2个体细胞、2个原始生殖细胞 基本相同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对比(染色体数量)
4n 3n 2n 1n
有丝分裂染色体图像
4n 3n 2n 1n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一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细胞分裂知识点复习
真核细胞进行细胞分裂的方式
有丝分裂 无丝分裂 减数分裂
体细胞 生殖细胞
细胞周期(以进行有丝分裂的细胞为例)
细胞分裂知识点复习
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
间期:复制合成时最长 前期:膜仁消失现两体 中期:形定数晰赤道齐 后期:点裂数加均两极 末期:两消两现重开始
睾丸里有许多弯弯曲曲的曲细精管,曲细精管 中有大量精原细胞。
精原细胞是原始的雄性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每个精原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减数分裂-间期(精原细胞)
染色体的复制
精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 胞)
初级精母细胞
作用/功能: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
➢ 课堂练习
6.如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个生物体内的三个正在分裂的细胞,请据图回答 下列问题: (1)甲图表示_初__级_卵__母__细胞,处于__减__Ⅰ_后___期, 有_8___条染色单体,分裂产生的子细胞名称 是___次__级_卵__母__细__胞__和__极__体___。 (2)乙图表示_有_丝__分__裂__后__期细胞,有___4___对同源染色体,产生的子细胞名称是 __体__细__胞__。 (3)丙图处于____减_Ⅱ__后_____期,名称是____极__体_____,有__0__对同源染色体。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Ⅰ(初级卵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除末期外,其他特点与 初级精母细胞相同。
末期
末期特殊特点: 不均等分裂 (极体+次级卵母细 胞)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Ⅱ(极体+次级卵母细胞)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前期
中期
后期
除后期和末期外,其他特 点与初级精母细胞相同。
后期特殊特点: 不均等分裂 末期特殊特点: 极体退化消失
有丝分裂、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的图像
➢ 课堂练习
1.大熊猫的体细胞有42条染色体,下列相关有关雌雄大熊猫的表 述,请判断是否正确:
(1)一只雄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精子,染色体数目一般都
是21条。(√)
(2)一只雌性大熊猫在不同时期产生的卵细胞,其染色体组合具
有多样性。(√)
➢ 课堂练习
2.假如蛙的15个初级卵母细胞和5个初级精母细胞都能够正常进行 分裂,并在最大限度内完成受精作用,则最多能够形成的受精卵的
中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减Ⅰ(初级精母细胞)-后期
特点: 在纺锤丝的牵引下,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 同源染色体分别向两极移动。
后期 (初级精母细胞)
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特征
减Ⅰ(初级精母细胞)-末期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特点: 细胞质分裂。 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 精母细胞。 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减半。
2、过程: ①精子的头部进入卵细胞,尾部留在外面 ②卵细胞的细胞膜发生复杂的生理反应, 阻止其他精子进入 ③精子的细胞核与卵细胞的细胞核融合, 使彼此的染色体会合在一起。
受精作用
精卵相互识别的基础: 细胞膜上的糖蛋白
精卵融合体现: 细胞膜的流动性
受精卵中遗传物质的来源: ①核内DNA:一半来自精子(父方),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②细胞质:几乎都来自卵细胞(母方)
减数分裂Ⅱ 前期 中期 后期
末期
染色体
2n
2n 2n 2n 2n→n n
n n→2n 2n→n
染色单体 0→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0
0
DNA
2n→4n 4n 4n 4n 4n→2n 2n 2n
2n 2n→n
同源染色体
n
n
n
n n→0 0
0
0
0
减数分裂过程各物质数量变化曲线(折线图)
数目是(B)
A.20
B.15
C.10
D.5
➢ 课堂练习
D 3.下列与减数分裂有关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癌细胞分裂形成癌细胞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 B.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的间期要进行染色体复制,减数第二次分裂 间期也要进行染色体复制 C. 减数分裂完成后形成的子细胞中有同源染色体 D. 精原细胞分裂形成精子的过程属于减数分裂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图像的辨别

奇数






偶数
减Ⅱ











减Ⅱ
三 看 同 源 染 色 体 行 为
有联会、四分体、 同源染色体分离、 着丝点位于赤道 板两侧
减Ⅰ
无上述行为
有丝分裂
➢ 课堂练习
1.右图为某哺乳动物的一个细胞示意图,它属于下列何种细胞
(C )
A、肝细胞 B、初级精母细胞 C、次级精母细胞 D、精子细胞
减Ⅰ末期
极体
次级卵母细胞
减Ⅱ前期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总结)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 ③经过减数分裂,最终形成3个极体和1个 卵细胞,3个极体会退化消失。 ④卵细胞的形成不需要变形。
3个 极体
1个 卵细胞
减Ⅱ后期 减Ⅱ末期
减数分裂过程总结
1、概念: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 半的细胞分裂。
末期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总结)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主要区别: ①初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Ⅰ进行不均等分裂, 形成大小不同的两个细胞,大的叫作次级卵母细 胞,小的叫作极体。 ②次级卵母细胞经过减数分裂Ⅱ也进行不均等分 裂,形成一个大的卵细胞和一个小的极体。在减数 分裂Ⅰ形成的极体又分裂为两个极体。
卵原细胞是原始的雌性生殖细胞,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每个卵原细胞中的 染色体数目都与体细胞的相同。卵细胞的形成过程与精子的基本相同。
卵细胞的形成过程
减数分裂-间期(卵原细胞)
染色体的复制
作用/功能: 完成DNA的复制和有关蛋 白质的合成。
卵原细胞
(原始生殖细 胞)
初级卵母细胞
特点: ①细胞体积略有增大 ②染色质→染色体
➢ 课堂练习
2.如图表示雄果蝇进行某种细胞分裂时,处于四个不同阶段的细胞 (Ⅰ~Ⅳ)中遗传物质或其载体(①~③)的数量。下列表述与图中信息
相符的是( A )
A.Ⅱ所处阶段发生基因自由组合 B. Ⅲ代表初级精母细胞 C. ②代表染色体 D. Ⅰ~Ⅳ中③的数量比是2∶4∶4∶1
受精作用
1、概念: 卵细胞和精子相互识别,融合成为受精卵 的过程

量 4n
DNA变化
3n
染色单体变化
2n
染色体变化
n
间期 前 中 后 末 前 中 后 末
间期 减数第一次分裂
减数第二次分裂
阶段
减数分裂过程各物质数量变化曲线(柱状图)
4n
3n
2n
1n
0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染色体 染色单体 DNA分子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比较
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的相同点:
B 3.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 )
A、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B、减数第一次分裂结束时 C、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D、减数第二次分裂结束时
➢ 课堂练习
4.在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过程中,共同具有的过程变化不包括
(D)
A、都有染色体的复制和染色体数目加倍阶段 B、都有DNA的复制和DNA数目减半阶段 C、都有着丝点分裂的过程 D、都有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的阶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