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2.1水稻种植业

合集下载

常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标准

常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标准

常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标准常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标准1. 概述常规水稻种植是中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提高种植效益和粮食产量,建设高质量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深度和广度两个维度,详细评估常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的标准,并分享个人对该主题的观点和理解。

2. 建设标准与要求2.1 耕地选择与准备(1)合理选择土地:选择土壤富饶、排水良好、肥力适宜的耕地,避免影响产量和品质。

(2)土地施肥与改良:根据土地类型和肥力情况,进行科学施肥和土壤改良,提高土壤质量。

(3)地块规划与管理:根据水稻种植要求,合理划分地块,方便管理和轮作,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2.2 原种选育与繁育(1)优质水稻品种选择:选择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水稻品种,保证生产基地的种植质量。

(2)繁殖材料管理:严格管理原种的繁殖材料,确保种子的纯度和质量。

(3)定期监测:定期监测种子的繁育情况,确保原种的稳定性和质量。

2.3 害虫与病害防治(1)定期巡查与病虫害监测:定期巡查田地,及时发现病虫害,进行监测和报告。

(2)合理使用农药:根据病虫害的发生情况,合理使用农药,控制其数量和频率。

(3)科学防治措施: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轮作等,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2.4 水利设施和灌溉管理(1)高效节水灌溉:使用高效节水灌溉设施,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2)水质监测与调节:定期监测灌溉水质,及时调节水质,避免对水稻生长的负面影响。

(3)排水设施建设:建设合理的排水设施,预防积水和水稻根系受损。

3. 我的观点与理解建设高质量的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对于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在建设过程中,我认为要注重以下几点:要加强科技创新,推动水稻品种的选育与培育。

通过引进和创新,培育出更适应当地环境和市场需求的水稻品种,提高品质和产量。

要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

在水稻原种生产基地建设中,要避免过度使用化肥和农药,采用生物防治和有机栽培等方法,保护土壤和水质。

水稻高产培训实施方案

水稻高产培训实施方案

水稻高产培训实施方案一、前言。

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我国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加强水稻高产培训显得尤为重要。

因此,本文将就水稻高产培训实施方案进行详细阐述,以期为相关人员提供指导和帮助。

二、培训目标。

1. 提高水稻种植者的技术水平,掌握水稻高产栽培技术;2. 增强水稻种植者的管理能力,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3. 推广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

三、培训内容。

1. 水稻生长管理技术的培训。

1.1 水稻的生长环境要求。

1.2 水稻的生长期管理。

1.3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

2. 水稻田间管理技术的培训。

2.1 水稻的种植密度和间隔。

2.2 水稻的施肥和灌溉技术。

2.3 水稻的田间病虫害防治技术。

3. 水稻收获和加工技术的培训。

3.1 水稻成熟期的判断和收获技术。

3.2 水稻的加工和贮存技术。

3.3 水稻的销售和市场开发技术。

四、培训方法。

1. 理论培训。

通过课堂讲授、专家讲座等形式,向水稻种植者传授水稻高产栽培的理论知识。

2. 实践培训。

在水稻种植基地开展实地教学,指导水稻种植者亲自动手实践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3. 现场观摩。

安排水稻种植者前往先进的水稻种植示范基地进行观摩学习,借鉴先进的水稻高产栽培经验。

五、培训保障。

1. 师资力量。

邀请水稻种植领域的专家学者和技术人员担任培训讲师,确保培训内容的专业性和有效性。

2. 培训材料。

准备水稻高产栽培的相关教材、资料和视频,供水稻种植者学习参考。

3. 后续服务。

培训结束后,建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交流平台,为水稻种植者提供后续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六、结语。

水稻高产培训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提高水稻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希望通过本方案的落实,能够为水稻种植者提供有效的技术支持和帮助,推动水稻产业的发展,为我国粮食安全作出贡献。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分析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分析

优化水稻种植技术增强水稻种植效益分析发布时间:2022-06-10T02:40:58.888Z 来源:《科学与技术》2022年第4期作者:李纳黄启兴李国科[导读] 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以水稻为主食。

李纳黄启兴李国科大埔县示范繁殖农场,广东梅州 514000摘要:水稻是我国最主要的农作物之一,全国大部分地区都以水稻为主食。

可见水稻是直接关系我国粮食安全的作物,其种植技术必须被持续优化和推广。

本文总结了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以及一些优化后的三控技术,希望能够促进水稻保产、增产,让人民吃到更多高质量的水稻。

关键词:水稻种植;测土配方;三控技术粮食安全与人们饮食健康、国家主权、抵御危机能力直接相关。

作为重要的主食,水稻产量必须得到保证,先进的种植技术必须被大力推广。

各地要加强对新型种植技术的应用和推广,保证产量,进而避免发生产量危机。

想要提升水稻种植就要从多角度充分提升种植技术,进而实现增产提效情况发生。

1水稻测土配方施肥1.1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优点测土配方施肥是指对土壤进行取样、化验和分析,以评估和判定土壤中的养分和微量元素含量的方法。

在此基础上,根据相关资料,制定施肥、田间管理等相关措施,制定合理的化肥配比,营养补充计划,施肥计划,施肥用量等,实现科学化种植。

大量的试验结果显示,采用测土配方施肥可以有效地提升肥料的利用率,从而解决了化肥和土壤养分的相互冲突,在确保粮食产量的前提下,减少了种植费用,增加经济效益[1]。

1.2水稻测土配方施肥过程1.2.1土壤测试指通过对水稻种植过程中的土壤进行监测,获取其营养成分等有关数据,为下一步的施肥方案的制定提供依据。

1.2.2配方设计是指通过对土壤的测定、水稻的种类,目前的耕作状况、当地的天气、农田中的土壤的不同等因素,对目前的水稻种植和土壤中所需的养分进行了研究从而决定施肥的总体配方。

1.2.3校正试验即在决定施肥配方并实行后,将其划分成配方施肥区、常规施肥区以及空白施肥区,通过比较不同的肥料下水稻生长状况,结合有关资料分析施肥配方,然后科学合理地进行调整[2]。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

水稻栽培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水稻作为世界上主要粮食作物,全世界超过半数人口食用稻米,中国是世界上水稻栽培历史最久的国家,拥有7 000多年的水稻种植历史。

水稻不仅是人类主要粮食,更是酿酒、饲料、建筑工业的重要原料。

山东是中国农业大省,近年来,山东省不断优化产业结构,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农业经济有了显著提升,是中国首个农业GDP超过万亿的省份。

水稻是山东省主要秋粮之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粮食品质有了更高的要求,有机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需求不断上涨。

稻米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营养、蒸煮、味道及卫生等方面,水稻品质与选址、选种、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各个环节息息相关,如果缺乏有效的管理,会造成稻米色泽灰暗、透明度降低、果实颗粒小,影响水稻经济效益。

通过探讨水稻种植技术对稻米品质的影响,对进一步提升水稻种植栽培技术水平,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1水稻品质水稻品质主要体现在碾米、外观性状、营养、蒸煮、味道、食品卫生状态等方面。

碾米品质主要指稻谷碾米后保持的状态,主要包括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等指标;外观品质指垩白米率、垩白大小、精米长、精米粒型、米粒透明度等指标;蒸煮品质主要指淀粉含量、粘稠度米胶长、糊化程度、饭裂性、蒸煮时间等;味道主要指米饭香味、适口性、软硬程度、光滑性等,不同大米味道不同;营养主要指蛋白质含量与质量,稻米蛋白质含量越高则表示营养价值越好;食品卫生主要指稻米中的有害成分,農药残留量是否符合国家标准。

稻米品质需要综合多项稻米品质因素进行评价。

2水稻栽培技术措施对稻米品质的影响2.1种植环境对稻米的影响水稻是一种喜欢高温、湿润环境的作物,对土壤要求不高,但是对温度、湿度、太阳辐射等因素要求比较严格,其中温度对稻米品质的影响最显著。

如果水稻在抽穗至成熟期间持续高温,会加快水稻的生长速度,影响籽粒充实度,增大糙米率、精米率、垩白面积,影响稻米透明度。

水稻在灌浆期如果持续高温,可能降低水稻直链淀粉含量,影响稻米蛋白质含量。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

有机水稻的种植技术1 有机稻产地环境技术条件1.1 产地环境要求,有机稻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

基地的环境质量应符合以下要求:①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48-1995中的二级标准。

②农用灌溉水符合GB5084的规定。

③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1996中的二级标准和GB9137的规定。

1.2 产地要求,产地周边5Km以内无污染源,上年度和前茬作物均未施用化学合成物质;稻农技术好,自觉性高;土壤具有较好的保水保肥能力;土壤有机质含量2.5%以上,pH值6.5~7.5;光照充足,旱涝保收。

1.3 灌溉水要求,稻田灌溉水水质符合GB5084的规定,水源为洮儿河水系,察尔森水库节制供水,水源充足、水质纯净、渠系配套,并且是分水后第一灌溉区,在灌区上游没有工业区和其他污染源。

2 育苗2.1 品种选择2.1.1 必须选择经过认证的达标的,同时经过转换的种子。

通过穗选,连续两年的有机栽培获得有机稻种。

2.1.2 选择抗逆性强、抗病虫性强、熟期适中的、适口性好的优质品种。

2.1.3 禁止使用转基因种子。

2.2 种子处理2.2.1 盘育秧每亩用芽籽4.0公斤。

2.2.2 晴天中午晒种2-3天,可杀菌并提高种子活力。

2.2.3 用黄泥选种,即50公斤水加10公斤过筛黄泥搅拌成浆放新鲜鸡蛋漂出即可,放入稻种,去除秕粒,捞出好籽清洗一遍。

2.2.4 常规浸种催芽,常温水浸种5-6天,捞出放在30℃条件下破胸,80%种子露白时,降至25℃催芽,芽出齐后散温凉芽4-6小时即可播种。

2.2.5 温汤浸种催芽,将种子放入恒定的53℃水中提温半个小时可提高种子活力和杀菌,然后进行常规催芽。

2.3 置床处理及播种2.3.1 选择河淤土或山根腐殖土做盘土,去除杂草,破碎过细筛。

2.3.2 置床翻深10-15厘米,清除杂草,打碎坷垃,整平压实,碎土块搂至四周。

2.3.3 盘土配制,选择猪粪、羊粪和牛粪的混合腐熟农家肥农家肥腐熟可杀死杂草种子、虫卵及病菌,农家肥与床土比例是1:5-10,破碎过细筛6-8毫米;将食用白醋用水稀释到 pH值3左右的酸化水,用稀释的酸化水浇拌盘土,使盘土pH值达到4.5-5.5之间。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

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摘要】水稻生产中常见减产因素包括病虫害防治不力、土壤质量下降和水肥管理不当。

针对这些问题,可以采取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防控和土壤改良技术等应对措施。

通过这些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障粮食安全。

展望未来,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水稻产量将会进一步提高,农民收益也将会有所增加。

研究和应用这些措施对于提升水稻生产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水稻生产、减产因素、病虫害、土壤质量、水肥管理、应对措施、施肥、病虫害防控、土壤改良技术、引言、正文、结论。

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社会价值。

由于种植技术、环境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水稻生产中常常出现减产的情况,给农民和社会带来一定的影响。

在水稻生产过程中,存在着诸多减产因素,其中主要包括病虫害防治不力、土壤质量下降、水肥管理不当等问题。

由于病虫害的侵害,农作物生长受到严重影响,导致产量减少。

土壤质量下降也是影响水稻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土壤肥力减弱会影响水稻吸收养分的能力,进而影响产量。

水肥管理不当也会导致水稻生长不良,影响产量。

针对水稻生产中的这些减产因素,需要采取一系列有效的应对措施来加以解决。

比如合理施肥,根据土壤的实际情况和作物需求来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加强病虫害防控,定期喷施农药或采用生物防治方法来控制病虫害的发生;还可以通过土壤改良技术来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环境,促进水稻生长。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应对水稻生产中的常见减产因素,提高水稻产量,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1.2 研究意义水稻是我国主食作物之一,对于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保障农民利益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水稻产量逐渐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导致减产现象频发。

研究水稻生产中常见的减产因素及应对措施,对于提高水稻产量、改善农田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了解水稻生产中的常见减产因素有助于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提高水稻产量。

浅谈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

浅谈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摘要】邳州市是一个水稻种植重镇,如何实现水稻的绿色高产栽培一直是该地区农业领域的关注焦点。

本文旨在探讨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对现有水稻栽培现状的分析,介绍了种植密度控制、肥料施用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关键技术,为实现水稻的高产高质提供了有效途径。

在文章展望了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推广前景,提出了发展建议,并对所述技术进行了总结。

本文旨在为邳州市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为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实现农业增效做出贡献。

【关键词】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种植密度、肥料施用、病虫害防治、推广前景、发展建议、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邳州市位于江苏省中部,是一个水稻种植面积较大的地区,水稻是当地农民的主要粮食作物。

传统的水稻种植方式存在着一些问题,如过度施用化肥农药、种植密度不合理等,导致了环境污染和水稻产量不稳定的情况。

开展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邳州市水稻种植现状显示,农民在水稻种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着一些误区和不合理的做法,如盲目施肥、依赖化学农药等。

这不仅增加了生产成本,还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

急需开展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引导农民正确科学地种植水稻,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保护环境,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

通过深入研究和总结现有的水稻栽培技术和经验,结合当地的气候、土壤等特点,探索适合邳州市的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将对促进当地农业生产的发展,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产生积极的影响。

对于邳州市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进行研究和探讨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邳州市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通过对水稻栽培现状的分析,揭示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提高水稻产量、质量和增加农民收入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

通过研究水稻绿色高产栽培技术的介绍、种植密度控制、肥料施用技术和病虫害防治措施等方面的内容,为农民提供实用的栽培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邳州市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

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

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档案记录一、概述二、作物种植情况2.1 小麦种植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

根据数据统计,小麦在去年的播种期为3月,收获期为7月,种植面积达到了10000亩,总产量为20000吨。

2.2 玉米种植玉米是全球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

根据数据统计,玉米在去年的播种期为4月,收获期为9月,种植面积达到了15000亩,总产量为30000吨。

2.3 水稻种植水稻是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主要分布在南方地区。

根据数据统计,水稻在去年的播种期为5月,收获期为10月,种植面积达到了20000亩,总产量为40000吨。

三、生产档案记录3.1 播种阶段在播种阶段,通过对土地进行耕种和施肥,为作物的生长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

播种阶段的记录包括播种时间、播种数量以及播种地点等信息。

作物播种时间播种数量(亩)播种地点 --小麦 3月1日 5000 A地 -玉米 4月1日 7500 B地 -水稻 5月1日 10000 C地 -3.2 生长阶段生长阶段是作物从种子发芽到成熟的过程,包括生长的时间、生长的地点以及生长的情况等信息。

下表为各作物生长阶段的记录信息。

小麦生长期:3月1日至7月1日生长地点:A地生长情况: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现象玉米生长期:4月1日至9月1日生长地点:B地生长情况: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现象水稻生长期:5月1日至10月1日生长地点:C地生长情况:生长良好,无病虫害现象3.3 收获阶段收获阶段是作物生长到成熟后的采摘过程,包括收获时间、收获数量以及收获地点等信息。

下表为各作物收获阶段的记录信息。

作物收获时间收获数量(吨)收获地点 --小麦 7月1日 10000 A地 -玉米 9月1日 15000 B地 -水稻 10月1日 20000 C地 -四、通过对种植业农产品生产档案的记录和统计,我们可以了解到小麦、玉米和水稻的种植情况、生长情况以及收获情况。

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

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

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1.引言1.1 概述盐城市位于中国江苏省东部,是一个以农业为主导的地区。

玉米、小麦和水稻是盐城市的主要农作物,其种植制度对于该地区的农业发展至关重要。

玉米种植制度是指在盐城市农田中对于玉米种植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在盐城市的农田中占据了广阔的种植面积。

盐城市的土地和气候条件适宜玉米的生长,因此,玉米种植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盐城市玉米产量、质量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小麦种植制度则是指在盐城市农田中对于小麦种植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小麦是盐城市的重要经济作物之一,盐城市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适宜小麦的生长,因此小麦种植制度的实施对提高盐城市的小麦产量、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水稻种植制度是指在盐城市农田中对于水稻种植的一系列规范和措施。

水稻作为盐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中国农业的支柱作物之一,种植制度的实施对于提高盐城市水稻的产量、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盐城市拥有丰富的水源和沃土,为水稻的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综上所述,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实施是为了提高农作物的产量、质量,并促进盐城市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规范和控制种植过程,可以更好地利用盐城市的土地资源和气候条件,优化种植结构,提高农产品的竞争力,增加农民的收入,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可以包括以下信息: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引言部分主要包括概述、文章结构和目的三个方面的内容。

在概述中,可以简要介绍盐城市作为一个重要的农业产区,玉米、小麦、水稻是盐城市的重要农作物之一。

文章结构部分首先说明本文的整体结构,即引言、正文和结论,以便读者可以清楚地了解文章的组成部分。

然后,说明每个部分的内容和重点。

正文部分将详细介绍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相关情况,包括各个农作物的种植技术、管理方法以及相关政策。

结论部分将对本文的主要内容进行总结,并对未来盐城市玉米、小麦、水稻种植制度的发展进行展望。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

冷凉地区优质水稻高产栽培技术1. 引言1.1 概述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冷凉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技术,一直是种植者们关注的焦点。

冷凉地区气温低,日照时间短,降水较少,这些因素给水稻的生长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和挑战。

通过科学施肥、精细管理、防治病虫害等措施,冷凉地区的水稻高产栽培是完全可以实现的。

合理选择适应冷凉地区环境的水稻品种是冷凉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首要任务。

只有选择适应环境的品种,才能更好地抵御恶劣环境的影响,确保水稻的正常生长。

科学施肥也是冷凉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重要环节。

通过合理施用氮、磷、钾等养分,可以提高水稻的养分利用率,从而增加产量。

精细管理是冷凉地区水稻高产栽培的关键,包括及时浇灌、密植、杂草控制等。

通过精细管理,可以保证水稻生长的正常进行,提高产量。

冷凉地区水稻病虫害较多,防治病虫害也是关键。

选择合适的防治方法,及时发现并处理病虫害,可以有效减少损失,提高产量。

水稻收割技术也是冷凉地区水稻高产栽培中不可忽视的一环。

合理的收割时间、方法可以保证水稻粮食的品质,提高产量。

冷凉地区水稻高产栽培技术需要综合考虑品种选择、施肥、管理、防治病虫害等多个方面,才能取得理想的产量。

【概述】1.2 水稻栽培背景冷凉地区是指气温较低,降水充沛的地区,水稻的生长环境在这样的地区常常面临着一些特殊的挑战。

在冷凉地区进行水稻栽培,需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采取一系列科学的栽培技术,以提高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水稻作为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冷凉地区的农民来说具有重要的经济和生活意义。

在冷凉地区进行水稻栽培并非易事,因为低温会影响水稻的生长和发育,降水量过多则容易导致病虫害的发生。

冷凉地区的水稻种植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以应对种种挑战。

在冷凉地区水稻栽培背景下,种植户需要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的水稻品种,合理施肥,加强病虫害的防治,实行精细的田间管理,并掌握水稻的收割技术,以确保水稻的高产高质。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水稻各生育期图谱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水稻各生育期图谱(2011-03-3011:18:41)水稻的一生,包括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两个阶段,一般以幼穗开始分化作为生殖生长开始的标志。

2.1.1营养生长阶段是水稻营养体的增长,它分为幼苗期和分蘖期。

在生产上又分为秧田期和大(本)田期(从移栽返青到拔节)。

2.1.2生殖生长阶段是结实器官的增长,从幼穗分化到开花结实,又分为长穗期和开花结实期。

幼穗分化到抽穗是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抽穗后基本上是生殖生长期。

长穗期从幼穗分化开始到抽穗止,一般30天左右。

结实期从抽穗开花到谷粒成熟,因气候和品种而异一般25?/FONT>50天之间。

2.1.3水稻生育类型(幼穗分化和拔节的关系)早、中、晚稻品种各异,早稻品种先幼穗分化后拔节,称重叠生育型;中稻品种,拔节和幼穗分化同时进行,称衔接生育型;晚稻品种拔节后隔一段时间再幼穗分化,称分离生育型。

2.2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和可变性水稻品种的生育期受自身遗传特性的控制,又受环境条件的影响。

2.2.1水稻品种生育期的稳定性同一品种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不同年份栽培,由于年际间都处于相似的生态条件下,其生育期相对稳定,早熟品种总是表现早熟,迟熟品种总是表现迟熟。

这种稳定性主要受遗传因子所支配。

因此在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品种生育期长短划分为早稻,全生育期100?/FONT>125天,中稻130?/FONT>150天,连作晚恼120?/FONT>140天,一季晚稻150?/FONT>170天,还可把早、中、迟熟稻中生育期长短差异划分为早、中、迟熟品种,以适应不同地区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的需要,从而保证农业生产在一定时期内的相对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2.2.2水稻品种生育期的可变性随着生态环境和栽培条件不同而变化,同一品种在不同地区栽培时,表现出随纬度和海拔的升高而生育期延长,相反,随纬度和海拔高度的降低,生育期缩短;同一品种在不同的季节里栽培表现出随播种季节推迟生育期缩短,播种季节提早其生育期延长。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1. 引言1.1 背景介绍水稻是我国的重要粮食作物,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农业生产方式的转变,传统的人工劳动已经无法满足水稻生产的需求。

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显得尤为迫切。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可以有效提高水稻生产的效率和质量,减轻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也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生产的竞争力。

在推广和应用机械化技术的过程中,可以有效解决人力短缺、节约劳动力成本等问题,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和稳定性。

目前,我国已经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方面取得了一些阶段性的成果,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

进一步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发展前景。

通过本文对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旨在为我国水稻生产的现代化提供重要参考和指导。

1.2 问题意义水稻是我国人民的主食作物,水稻生产对于国家粮食安全和农民生计具有重要意义。

传统的水稻生产方式存在着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下、成本高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水稻生产的可持续发展。

推广和应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提高水稻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已成为当前水稻生产领域的热点问题。

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不仅可以减轻农民的劳动负担,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也能够促进水稻产业的发展,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探索机械化技术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意义重大,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3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深入探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推广与应用,分析其在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成本、改善生产环境等方面的作用和意义。

通过研究,旨在总结目前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现状和进展,探讨其在不同环节中的应用情况和效果,为进一步推动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参考和指导。

借鉴国内外先进经验和技术,探讨未来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发展趋势,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促进我国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的持续创新和优化,推动现代农业发展,实现农业现代化目标。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

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作者:来源:《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4年第01期作为中国主要粮食作物之一,水稻在中国粮食生产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近年来,受气候变化、土地资源紧张及农业劳动力流失等因素的影响,为水稻种植产业带来了许多挑战。

在此背景下,为了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和生态环境稳定,研究并提出适应新时代的水稻种植技术与田间管理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1水稻种植技术1.1选种及种子处理在中国,水稻种植历史悠久,选种对于水稻产量和品质至关重要。

在选种过程中,要选择高产、优质、抗病、适应性强的水稻品种。

各地区应根据实际情况,引进和筛选适合本地种植的优质水稻品种。

此外,还需关注市场需求,选用口感、营养价值等方面具有竞争优势的品种,以提高农民收入。

同时,为了确保种子质量,种子处理环节必不可少。

种子处理包括消毒、催芽等步骤。

消毒可以有效杀灭种子表面病菌,降低病害发生风险。

催芽则是为了促使种子迅速发芽,提高发芽率。

经过处理的种子有利于提高水稻出苗率,为丰收打下基础。

1.2土地整理水稻种植对土地要求较高,土地整理是确保水稻生长良好的关键。

适合水稻生长的土壤应具备良好的保水、保肥、通气性能。

首先,必须对土壤进行深度松耕,此举在于打破土壤板结,提高土壤孔隙度,从而为水稻根系生长发育创造有利条件。

同时,要关注土壤酸碱度、有机质含量等因素,采取相应措施调节土壤环境,有利于水稻生长。

其次,应合理安排轮作制度,以防止连续种植同一种作物导致土壤养分失衡和病虫害问题加剧。

此外,还要对土地进行翻耕,通常,土地翻耕深度控制在20~30 cm,以利于水稻根系向下延伸。

1.3播种及育苗水稻播种与育苗是水稻种植的基础环节,关系到秧苗质量和后期产量。

首先,播种前,要选择适当的播种期,确保秧苗生长周期与当地气候条件相适应。

其次,注重种子处理,消毒、精选、拌种等环节必不可少,以保证秧苗整齐、出苗率高。

在播种时,需保证播种量适中,避免过多或过少。

稻渔综合种养五种模式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五种模式介绍

稻渔综合种养五种模式介绍1. 引言1.1 稻渔综合种养的背景稻渔综合种养是一种将水稻种植与养殖业相结合的新型农业模式,旨在通过最大限度地利用农田资源,实现水稻与水产品的生产共生互利。

稻渔综合种养的背景可以追溯到古代农耕文明,当时农民在水稻田中同时养殖鱼类和鸭子,以增加水稻的产量和提高农田的综合利用率。

随着人口增长和环境污染的加剧,传统农业面临着种植和养殖分开的生产方式无法满足需求的困境。

稻渔综合种养应运而生,成为农业生产的新趋势和解决方案。

通过水稻与养殖业的有机结合,不仅可以提高农田的产出效率,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减少农业污染、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意义。

稻渔综合种养的兴起,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新的模式和路径,对于推动农业现代化、实现农业增效、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1.2 稻渔综合种养的意义稻渔综合种养的意义在于整合了水稻种植和养殖业两大产业,实现了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增值。

稻渔综合种养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效率,同时减少单一农业生产模式对土壤的过度耗损。

这种种养模式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收入,还可以提升农业的综合效益。

通过种养结合,可以有效地循环利用资源,节约土地和水资源。

稻渔综合种养还可以促进农业结构调整,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和转型。

通过引入新的种养模式,可以为农业提供更多的创新动力,加快农业的现代化进程。

稻渔综合种养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经济效益上,更在于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2. 正文2.1 水稻与养殖业的结合水稻与养殖业的结合是指在同一个农田或农业生产系统中同时种植水稻和开展养殖业的一种农业生产模式。

这种模式的出现主要是为了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可以有效提高农田的综合效益。

水稻作为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可以提供丰富的主食资源。

而养殖业则可以提供丰富的蛋白质来源,比如虾、鱼、牛等。

将水稻种植和养殖业结合起来,可以实现不同农业生产方式之间的协同效应,提高农田的生产力。

浅谈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浅谈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浅谈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案1. 引言1.1 水稻种植的重要性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的原产地之一,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居世界前列。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的原产地之一,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居世界前列。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是世界上水稻的原产地之一,历史悠久,种植面积广泛,产量居世界前列。

1.2 存在的问题水稻种植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水稻生长周期短、水稻易感病虫害、土壤肥力下降、水稻生长环境恶劣和水稻种子质量低下。

水稻生长周期短导致生长期过短,影响了水稻的产量和品质;水稻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害,严重影响了水稻的生长和产量;土壤肥力下降使得水稻生长缺乏养分支持,导致产量下降;恶劣的生长环境如干旱、水浸等都会对水稻生长产生负面影响;水稻种子质量的低下也是造成种植问题的一个重要因素。

解决这些问题,对于提高水稻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需要制定科学的种植管理策略、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并不断优化种植技术,以确保水稻种植的稳定和高效。

1.3 解决方案解决方案是水稻种植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针对水稻生长周期短的问题,种植者可以采取合理的播种时间和周期管理措施,以确保水稻充分生长发育。

对于水稻易感病虫害的情况,科学施用农药和加强田间观察监测可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加强土壤管理和合理施肥可以帮助延缓土壤肥力下降的问题,保证水稻的正常生长。

针对水稻生长环境恶劣的现象,种植者可以选择适应性更强的品种或者采取温室种植等技术手段改善环境条件。

提升水稻种子质量也是解决方案之一,种植者可以选择高质量的种子,提高水稻产量和品质。

在解决方案的实施过程中,科学种植管理策略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加强技术培训和支持也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1. 引言1.1 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水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许多人类的主要粮食来源。

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水稻种植的现状和发展前景备受关注。

目前,水稻种植面积广泛分布在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等地区,其中中国、印度和印度尼西亚是世界上主要的水稻种植国家。

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高,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产量也在稳步增长。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约束的压力加大,水稻种植面临着诸多挑战,如土壤质量下降、病虫害防治困难、耕地资源匮乏等问题。

未来,随着科技创新的不断推进,水稻种植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如基因编辑技术的应用、数字农业的推广等。

生态友好型水稻种植模式也将成为未来的发展趋势,促进水稻产量的稳定增长,保护生态环境。

水稻种植的未来发展方向需要更多关注和投入,以确保全球粮食安全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2. 正文2.1 水稻种植的现状水稻是中国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主要的粮食之一,是全球最主要的三大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的生长环境受气候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在中国主要分布在长江流域、珠江流域、黄河中下游平原和闽赣平原等地区。

水稻种植的规模和产量在中国居世界前列,中国的水稻总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40%左右,是全球最大的水稻生产国。

但水稻种植面临着很多问题,如土地资源短缺、人力成本高、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使得水稻产量增长放缓,国内市场供需矛盾加剧。

我国水稻种植中也存在一些不合理的种植方式和管理机制,如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导致的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等问题。

水稻种植在生产技术和管理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需要加大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

水稻种植的现状虽然有一定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才能够实现水稻产量增长、质量提升和生态环境保护的目标。

2.2 水稻种植的挑战气候变化对水稻生长产量的影响。

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水稻种植受到了严重影响。

极端高温、干旱和暴雨等极端天气事件导致水稻生长受阻,产量减少。

水稻种植业的教案

水稻种植业的教案

水稻种植业的教案第一章:水稻种植业概述1.1 水稻种植业的概念1.2 水稻种植业的重要性1.3 水稻种植业的分布与特点第二章:水稻种植技术2.1 水稻种子选择与处理2.2 水稻播种与育秧2.3 水稻移栽与种植2.4 水稻灌溉与排水第三章:水稻田间管理3.1 水稻施肥技术3.2 水稻病虫害防治3.3 水稻植株调整与保护3.4 水稻生长监测与评估第四章:水稻收割与储存4.1 水稻收割时间与方法4.2 水稻晾晒与脱粒4.3 水稻储存与管理第五章: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5.1 水稻种植业的环境保护5.2 水稻种植业的科技创新5.3 水稻种植业的产业升级与转型5.4 水稻种植业的政策支持与市场分析第六章:水稻种植业的历史6.1 水稻种植的起源与发展6.2 中国水稻种植业的历史变迁6.3 世界其他地区水稻种植业的历史第七章:水稻种植文化7.1 水稻种植与地域文化的交融7.2 水稻种植习俗与节日7.3 水稻种植文化的影响与传承第八章:水稻种植业的经济价值8.1 水稻种植业的产值与贡献8.2 水稻种植业的市场分析8.3 水稻种植业的产业关联与带动第九章:水稻种植业的社会影响9.1 水稻种植业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9.2 水稻种植业与农村经济发展的关系9.3 水稻种植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第十章:水稻种植业的未来发展趋势10.1 水稻种植业科技创新的趋势10.2 水稻种植业可持续发展的路径10.3 水稻种植业面临的挑战与机遇第十一章:水稻种植业的科技创新11.1 水稻育种技术的进展11.2 水稻种植机械化的应用11.3 水稻病虫害防控技术的发展11.4 水稻种植环境监测与适应性技术第十二章:水稻种植业的区域差异12.1 不同地区水稻种植的适应性12.2 水稻种植业的区域布局与优化12.3 区域水稻种植业的竞争力分析第十三章:水稻种植业的生态环境影响13.1 水稻种植与水资源的利用与保护13.2 水稻种植对土壤健康的影响13.3 水稻种植业的环境友好型技术第十四章:水稻种植业的全球合作与交流14.1 国际水稻种植业的发展现状14.2 国际水稻种植技术的交流与合作14.3 全球水稻市场的变化与挑战第十五章:水稻种植业的未来挑战与对策15.1 气候变化对水稻种植业的影响15.2 人口增长与粮食安全的问题15.3 水稻种植业的可持续发展策略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水稻种植业的概念、重要性及其分布与特点。

水稻秋整地作业技术要点

水稻秋整地作业技术要点

水稻秋整地作业技术要点作者:严桂华来源:《吉林农业》2012年第12期稻田秋整地是水稻种植全程机械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水稻生产的高产、优质、高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秋整地的作业时间为了延长晒垡时间,秋整地时间应尽量提早。

当土壤耕层的含水量下降到25%左右,耕垡不起泥条时即可开始作业。

为了提早进行秋整地,在水稻收割前要彻底疏通各级排水渠道降低地下水位,增强土壤渗透性,加速减少土壤含水量,并要及时腾地、晾地,为及时秋整地创造条件,做到早干早耕,提高耕地质量,加快耕地速度,力争在大地封冻前全部耕完。

2.秋整地的技术要求2.1建立轮耕制稻田耕作采取翻地、旋耕和深松相结合的耕作体制。

地势低洼、排水条件差的沼泽土、草甸土,可采取深翻两年,旋耙耕两年;地势高燥、排水条件好的,采取深翻1年,旋耙耕两年的轮耕制度。

2.2秋整地深度垦区多年种水田一般整地深度标准为深翻20~22cm,旋耙耕14~16cm,深松20~25cm。

稻田秋整地深度一般要因地制宜,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制定。

对排水良好、肥力较高的老稻田,一般耕深18~22cm为宜,此深度可保证秸秆残茬有效掩埋,加大耕作层,为水稻高产创造良好的基础条件。

另一方面一般高产水稻的根系主要分布在0~18cm的土层内,约占总根量的90%以上,耕深18~22cm完全能够满足高产水稻根系发育要求;对沙碱地、旱改水地和排水不良的低湿田,要适当浅耕,一般12~15cm为宜。

因为砂碱地和旱改水地土壤细碎松散,如耕得过深,不容易风干熟化,也容易造成漏水漏肥。

低湿田由于土壤长期处于还原状态,土壤养分不易分解释放,而且容易窝盐窝碱,适当浅耕能够把表土风干晒透,以利于通气供氧、释放地力和洗净盐碱;对重盐碱地和新开荒地,必须浅耕,一般耕深10~12cm为宜。

因浅耕能使表层土壤风干晒透,有利于脱净盐碱,创造出10cm左右的土壤淡化层,保证插秧后正常缓秧,然后通过加强灌溉管理,不断淡化土层,能保证中后期水稻生长发育,如果耕得过深,耕层盐碱淋洗不净,插秧后很难保苗成活。

水稻田出草规律

水稻田出草规律

水稻田出草规律1. 引言水稻是中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生长过程中,杂草对水稻的生长发育会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了解水稻田中杂草的出草规律对于进行有效的除草管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水稻田出草规律的时间、空间和种类等方面进行详细探讨。

2. 时间上的规律2.1 种植期水稻田中的杂草在不同的生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出草规律。

在种植期,由于土壤表面被水淹没,大部分杂草无法生长。

然而,在土壤湿润且有氧供应时,一些耐涝性较强的杂草仍能够萌发。

2.2 生育期随着水稻生长进入生育期,土壤湿度逐渐减少,并且灌溉频率也相应降低。

这时,一些浅根性、喜光性和早熟性的杂草开始快速生长,并与水稻竞争养分和光线资源。

2.3 成熟期水稻成熟期是杂草生长的最后阶段。

此时,水稻茎秆逐渐枯黄,田间光线增强,为一些耐寒性和耐干旱的杂草提供了理想的生长条件。

因此,在水稻成熟期后期需要加强除草措施,以避免杂草对水稻产量造成影响。

3. 空间上的规律3.1 田间分布在水稻田中,杂草并非均匀分布。

通常情况下,杂草更容易在靠近田埂、灌溉渠道和水稻植株周围等地方出现。

这是因为灌溉渠道和田埂附近土壤湿度较高,并且这些区域较少受到农民除草的干扰。

3.2 种类差异不同种类的杂草对于不同环境条件有着不同的适应性。

一些喜欢湿润环境的杂草更容易在低洼地区出现,而一些耐旱性较强的杂草则更容易在高处或干燥地区生长。

因此,在实施除草措施时,需要根据不同种类的杂草进行有针对性的管理。

4. 种类上的规律4.1 禾本科杂草禾本科杂草是水稻田中最常见的杂草之一。

它们具有与水稻相似的生长习性,竞争力较强。

常见的禾本科杂草有稗草、稻麦、黍草等。

4.2 杂禾类杂草杂禾类杂草是水稻田中另一类常见的杂草。

它们在水稻生育期间生长迅速,并能够抢占养分和光线资源。

常见的杂禾类杂草有稗子、早熟禾、狗尾草等。

4.3 阔叶杂草阔叶杂草在水稻田中也常常出现。

它们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竞争力,对于水稻生长发育产生较大影响。

水稻研学课程设计

水稻研学课程设计

水稻研学课程设计一、引言水稻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也是世界上最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

水稻研学课程设计旨在通过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培育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课程目标1. 了解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需求。

2. 掌握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3. 学习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

5. 培养学生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三、课程内容1. 水稻的生长环境和生长需求1.1 水稻的适宜温度和光照需求1.2 水稻的土壤要求和水分需求1.3 水稻的肥料需求和病虫害防治2. 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2.1 水稻的品种选择和育种技术2.2 水稻的播种和栽培技术2.3 水稻的灌溉和施肥技术2.4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技术2.5 水稻的田间管理和收割技术3. 水稻的生长过程和生理特点3.1 水稻的萌发和幼苗期3.2 水稻的分蘖和生长期3.3 水稻的开花和结实期3.4 水稻的成熟和收获期4. 实践活动设计4.1 田间观察水稻的生长过程4.2 水稻的栽培实验和管理实践4.3 水稻的病虫害防治实验4.4 水稻的收获和加工实践四、教学方法1. 课堂讲授:通过教师讲解、PPT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水稻的生长环境、种植技术和生长过程。

2.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田间观察、栽培实验和病虫害防治实验,让学生亲身参与水稻的种植和管理。

3. 小组讨论:安排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水稻的种植技术和管理方法。

五、评价方式1. 实践报告:要求学生完成实践活动,并撰写实践报告,总结实践过程和结果。

2. 口头表达:要求学生在课堂上进行口头表达,分享实践经验和心得体会。

3.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度和贡献。

六、课程总结水稻研学课程设计通过实践活动和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学生全面了解水稻的生长过程、培育技术和农业科学知识。

通过参与实践活动,学生能够培养实践能力和科学思维,同时也能够培养对农业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第二节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地域类型
第一课时水稻种植业
制作车桂香审核高一地理组编号 15 2017.04
【学习目标】
1、通过读图,分析评价水稻种植的区位条件。

2、通过计算,分析水稻种植业的特点;通过东北水稻种植业的分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水稻
种植业的特点。

【预习导航】
一、季风水田农业
1、概况:
季风水田农业主要分布在_________。

农业以______为主,作物以______为主,_____是世界上最大的稻米生产国。

2、季风水田区水稻种植业的特点:
(1) _______经营。

以家庭为单位,人均耕地少。

(2)单位面积产量_______,但商品率_________。

(3)机械化和科技水平比较__________。

(4)水利工程量_________。

【问题探究】【探究1】亚洲水稻种植业的形成条件:
材料1:教材第47页图3.11。

材料2:三种气候类型柱状图
A B C
材料3:水稻喜高温、多湿、短日照,对土壤要求不严,水稻土最好。

幼苗发芽最低温度10~12℃,最适28~32℃。

低温使枝梗和颖花分化延长。

抽穗适温25~35℃。

开花最适温30℃左右,相对湿度50~90%为宜。

抽穗结实期需大量水分和矿质营养;每形成1千克稻谷约需水500~800千克。

【问题探究1】说出图A图B图C分别代的气候类型,总结其气候特征;找出共同点。

【问题探究2】为什么水稻种植业集中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笔记栏】
【问题探究3】评价这些地区的区位因素。

【探究2】水稻种植业的生产特点:
材料4:李守田家住在江淮平原上。

全家六口人,上有两位老人,下有两个上学
的小孩。

李守田承包了8块地,共0.5公顷,农活主要由他和妻子来做。

李守田家
与另外5家村邻共同购买了一台手扶拖拉机、一台水泵,其他小型农具各家自备。

一般情况下,李守田用0.3公顷田种双季稻,0.1公顷田种单季稻,0.1公顷田种
其他作物。

他家每年约收稻谷3800千克(双季稻产量为10500千克每公顷,单季
稻产量为6500千克每公顷),其中2500千克留作家庭口粮、饲料用粮,其余的
1300千克到市场上出售。

(注:单季稻:一年只种一季稻的一种稻作制度。

双季稻:在同一块稻田里,一
年中种植和收获两季水稻的一种稻作制度。

1 公顷= 15 亩)
【问题探究4】李守田家水稻生产的产量是每亩多少千克?商品率(出售的稻谷
量占稻谷总产量的比重,用%表示)是多少?如果让李守田家耕种的稻田扩大到5
公顷,且全部种植双季稻,其稻谷的总产量和商品率分别是多少?对于这种可能
性,谈谈你的看法。

【问题探究5】李守田家要实现水稻耕作的机械化,有哪些限制性条件?
【问题探究6】为了保证每年水稻种植都能获得高产,除精耕细作外,还应采取
哪些措施?
材料5:受热量限制,历史上我国水稻仅分布在南方,形成“南稻北麦”格局。

由于全球变暖,随着水稻育种、种植技术进步和机械化生产的实现,东北平原大
规模种植水稻的条件已经成熟。

近年来南方水稻生产难以满足我国日益增长的粮
食需求,而东北土壤肥沃,单季稻生长期长,稻米质量上乘,故东北已成为目前
重要的商品性水稻生产基地。

其粳稻生产机械化程度高,种植面积占全国的46%,
产量占50%以上,商品率超过70%。

【问题探究7】试分析东北平原近年成为我国最重要的水稻商品性生产基地的原
因。

自我总结:
【作业】分析水稻生产对水、土壤和地形等地理要素的影响。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