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版《环境教育》教案

合集下载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

环境教育教案(通用教案名称: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环境教育》的第1章,详细内容包括: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学具: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引起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知识点讲解:讲解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实践。

4. 随堂练习:分发练习题,让学生结合所学内容,进行实际操作和思考。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为。

6. 分享与展示:每组派代表分享自己的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六、板书设计: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列举自己在生活中可以实践的环保行为,并说明原因。

答案:例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减少一次性用品使用等。

2. 作业题目:查找一种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法。

答案:例如:空气污染问题,解决方法:减少化石能源使用,发展清洁能源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可以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如植树、清理垃圾等,将所学内容付诸实践。

同时,可以让学生关注环保新闻,了解当前环保形势,提高环保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材章节为《环境教育》的第1章,详细内容包括: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基础,需要重点掌握。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的定义和特点,认识到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2. 培养学生热爱环境,保护环境的意识;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环境的定义、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影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难点:环境问题的解决方法和环保行为的养成。

环境教育的教案

环境教育的教案

《环境教育的教案》一、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环境教育的方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培养环境保护意识,从而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主动参与,提高环境素养。

教案适用于中小学环境教育课程或相关社会实践活动。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问题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 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 培养保护环境的态度和价值观;4. 提高学生的环境意识和推动环境保护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方法1. 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掌握通过课堂讲授、小组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认识环境问题的形成原因、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以及环境恶化可能带来的后果。

2. 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学习组织学生参观环保设施、查阅相关资料,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原则和方法,了解环境保护行动的重要性。

3. 环境实践活动的开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校园清洁、植树活动等,让学生亲身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4. 环境主题的创作与表达鼓励学生通过作文、绘画、宣传海报等方式,以环境保护为主题进行创作和表达,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过程1. 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讲授通过教师讲授、多媒体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环境问题的背景知识,并引发学生思考和互动讨论。

2. 环境保护知识学习教师通过讲解、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如节约能源、减少废物、保护水资源等。

3. 环境实践活动组织教师组织学生参与环境实践活动,如组织学生清理校园垃圾、参加社区植树活动等,通过实践感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4. 环境主题创作与表达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创造力,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环境主题的创作和表达,如绘画、写作、设计宣传海报等。

五、教学评价与反馈1. 学生参与度评价老师通过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实践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程度和参与意愿。

2. 学习成果评价教师通过学生的作品、书面报告、小组讨论记录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掌握情况和表达能力。

初中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初中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教案名称:初中环境教育备课教案课时:1课时年级:初中教材:《环境教育》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环境的情感。

3. 引导学生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教学重点:1. 环境问题的现状。

2. 环保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1. 如何让学生从自我做起,积极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教学准备:1. 教材《环境教育》。

2. PPT课件。

3. 环保活动案例。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播放PPT课件,展示美丽的自然风光,引导学生感受大自然的魅力。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大自然的印象和感受。

二、新课导入(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教材内容,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如气候变化、水资源短缺、生物多样性丧失等。

2. 学生讨论环境问题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

三、案例分析(15分钟)1. 教师展示环保活动案例,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

2. 学生分组讨论,分析案例中环保活动的意义和作用。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如何从自我做起,参与环保实践活动。

2. 每组选代表进行分享,总结讨论成果。

五、实践活动(10分钟)1. 教师提出环保实践活动要求,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用电等。

2. 学生承诺并签订环保实践活动协议。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巩固环保意识。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教学评价:1. 学生对环境问题现状的了解程度。

2. 学生对环保意识重要性的认识。

3. 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讨论环保活动的意义,以及签订环保实践活动协议,旨在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力。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确保教学效果。

同时,要注重课后跟进,了解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的实际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

环境教育备课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理解:使学生掌握环境问题的基本概念、分类及产生原因,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技能与能力:培养学生分析环境问题的能力,能够提出解决方案,并倡导环保行为。

态度与价值观:树立学生的环保意识,形成积极参与环保活动的态度和习惯,促进可持续发展观念的形成。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措施。

难点:学生对于环境问题深层次原因的理解和分析。

如何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环保行动。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对于环境保护的兴趣。

提问学生:“你们认为这些环境问题是如何产生的?我们应该如何面对和解决?”2. 知识讲解阐述环境问题的定义、分类及产生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包括生态平衡、资源可持续利用、人类健康等方面。

3. 案例分析选择典型的环境污染案例,如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详细分析案例发生的原因、影响和解决方案。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你是环保部门的负责人,你会如何处理这个案例?”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环境相关的主题,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

小组成员共同收集资料,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和补充。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形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PPT、视频等,辅助教学讲解。

结合案例分析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五、课堂练习、作业与评价方式课堂练习:设计一些环境问题相关的选择题和简答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

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保的短文,可以是自己的环保实践经历,也可以是对某个环境问题的深入分析。

评价方式:对于学生的课堂练习,根据答案的正确性和完整性进行评价。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1)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1)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特点”,第三节“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二、教学目标1. 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

2. 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环境恶化的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引入本节课主题。

教师活动:展示图片,提问:“同学们,我们生活的地球环境正在恶化,那么作为地球上的居民,我们应该如何保护我们的家园呢?”学生活动:思考问题,回答问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师活动: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活动:以我国某一地区的自然资源利用为例,引导学生分析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

学生活动: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4. 例题讲解教师活动:选取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及方法。

学生活动:认真听讲,理解解题过程。

5. 随堂练习教师活动:布置随堂练习,检查学生对课堂知识的掌握。

学生活动:独立完成练习,相互交流讨论。

学生活动:回顾所学内容,加深理解。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3. 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意义与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自然资源的概念及分类。

(2)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的特点。

(3)举例说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措施。

2. 答案:(1)自然资源是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物质和能量。

(2)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总量丰富,但人均占有量不足;分布不均,东多西少。

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版《环境教育》教案七年级

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版《环境教育》教案七年级
2、体会生活中与绿色文化相关的方方面面。
3、了解绿色的生活方式,是最为倡导的生活方式。
习得与领会
具体了解绿色文化在不同领域的呈现:1、绿色标志2、绿色消费3、绿色包装4、绿色住宅5、绿色文学6、绿色设计等等。
思考练习
学习了这课后,你会如何处理你家的旧手机?你家的旧手机以前是如何处理的?
课后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学习内容
第三课雾霾知多少
时间
第七周
主备
任钰
个备
共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什么叫雾霾,造成的原因,有何危害,如何防止。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和内容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
三、习得与领会
四、拓展训练
引入
用关于雾霾的相关报道进行引入,让同学们知道雾霾的严重性和灾害性。
展示学习目标
经过学习后应该要知道关于雾霾的概念、了解雾霾形成的原因、并了解雾霾形成的危害。
七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
第五课城市森林——再生纸
时间
第十三周
主备
任钰
个备
共备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目标
让同学们了解废纸回收的重要意义,且养成节约用纸的习惯。
教学步骤
教学流程和内容
个性化设计
一、导入
二、明确目标
三、参与与演示
四、习得与领会
导入
直接介绍再生纸的生产流程,从而引入新课,
确定学习目标
了解废纸回收的重要意义,知道再生纸的概念和用途,以及如何制作的再生纸,树立回收废旧纸张的意识。
二、展示感知
三、习得与体会
四、思考与行动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优秀5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提高环保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和措施。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

教学重点: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学生环保意识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上的美丽自然风光,引发学生对自然资源的关注,提出问题:“什么是自然资源?它们有什么重要性?”2. 新课导入: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让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对人类的重要性。

3. 讲解:分析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提出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并进行分享。

5. 例题讲解: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为例,讲解如何实现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我国水资源利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2. 我国自然资源的特点与问题3. 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与措施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所学内容,分析家乡的自然资源利用情况,并提出改进措施。

2. 答案:要求学生结合教材内容,从实际出发,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改进措施。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讨论、实践等形式,使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培养了学生的环保意识。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在课后关注我国自然资源利用方面的新闻和案例,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同时,组织学生参加环保活动,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中。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

环境教育课教案(精选8篇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概述”,第二节“自然资源的分类与分布”,第三节“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和分布,提高学生对自然资源的认识。

2. 培养学生树立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学生的环保素养。

3. 引导学生掌握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自然资源的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引导学生关注自然资源的现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细节:教师展示地球自然资源分布图,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

细节:教师讲解教材内容,学生认真听讲,做好笔记。

3.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细节: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回指导。

4. 例题讲解:讲解关于自然资源合理利用的例题。

细节:教师讲解例题,学生跟随思路,共同解答。

5. 随堂练习:布置关于自然资源分类、分布及合理利用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学习效果。

细节: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批改并反馈。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设计一份关于“我身边的自然资源”的调查报告。

答案:学生根据教材内容,结合生活实际,完成调查报告。

2. 作业题目:谈谈你对“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认识。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方法。

2. 拓展延伸:推荐学生阅读关于环境保护的书籍,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细节:教师推荐书籍,学生利用课余时间阅读,分享心得。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课堂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教学难点:如何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和责任感,如何引导学生将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通过教师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组讨论法: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交流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践教学,让学生将环境保护的知识和技能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通过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关注。

(2)提问学生对环境污染的了解和认识,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的影响。

讲授新课 (1)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原因 ①介绍全球环境问题的现状,如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生物多样性减少等。

②分析环境问题的原因,如人口增长、工业化、城市化、资源过度开发等。

(2)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①介绍环境保护的概念和意义,如可持续发展、生态平衡等。

②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如垃圾分类、节约用水、节约用电等。

(3)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 ①介绍我国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如《环境保护法》、《大气污染防治法》、《水污染防治法》等。

②讲解环境保护的法律法规和政策的重要性和作用,如保护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经济发展等。

1. 2. 3. 1. 2. 1. 2. 3. 4. 1. 2.(4)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和行动 ①介绍国际环境保护的合作和行动,如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黎协定等。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教案

《环境教育》优秀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节约资源的习惯。

3. 引导学生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4. 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3. 环保技术与方法4. 环保行动与实践5. 环保意识与道德教育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危害、法律法规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环境案例,引导学生深入思考。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环保行动与实践,促进学生互动交流。

4.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参加环保实践,提高环保技能。

5. 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独立思考能力。

四、教学准备1. 教材或教学资源:《环境教育》相关教材、案例、视频等。

2. 教学设施:投影仪、电脑、白板、黑板等。

3. 实践活动材料:环保宣传资料、工具等。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讨论、实践活动等。

2. 学生满意度: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满意程度。

3. 学生环保行为变化: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环保行为,如节约用水、垃圾分类等。

4. 学生环保知识掌握程度:通过测试、作业等方式评估学生对环保知识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安排1. 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第1-2课时)2.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第3-4课时)3. 环保技术与方法(第5-6课时)4. 环保行动与实践(第7-8课时)5. 环保意识与道德教育(第9-10课时)七、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环保技术与方法、环保行动与实践、环保意识与道德教育。

2. 教学难点:环保技术与方法的的实际应用、环保行动与实践的组织与实施、环保意识与道德教育的深入理解。

八、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展示环境问题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关注。

2. 讲解:详细讲解环境问题的现状与危害、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与政策、环保技术与方法。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

一年级上册《环境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3. 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激发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家园的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环境的概念:介绍环境的定义,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通过实例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关注周围环境: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发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5. 热爱大自然: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了解大自然,培养他们热爱大自然、保护家园的情感。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发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环境的概念、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等知识点。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3.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如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五、教学准备1. 课件:准备与环境教育相关的课件,图文并茂,生动形象。

2. 实物:准备一些环保实物,如节水龙头、分类垃圾桶等,让学生直观感受。

3. 作业:准备一些与环境教育相关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短的环境保护动画短片,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讲解环境的概念,让学生认识到环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3. 知识讲解:讲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让学生明白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4. 实例分析:通过具体的环保实例,让学生了解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

5.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各自的环保经验和想法。

6. 实践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如进行垃圾分类、节约用水等。

7. 总结提升: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进行评价,引导学生关注周围环境,发现环境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七、教学反思1. 学生对环境保护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学生环保行为习惯的培养情况。

3. 学生对周围环境的关注程度以及提出解决方案的能力。

八、作业布置1. 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观察家庭和学校的环保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环境教育教案完整版

环境教育教案完整版

环境教育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第三节“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

教学内容主要包括: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现状、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措施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水行动。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重要性,认识到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的重要性。

2. 使学生掌握我国水资源现状,了解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措施。

3.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践行节水行动的意识和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措施,以及如何在生活中实践节水行动。

教学重点:水资源的重要性,我国水资源现状,以及节水行动的实际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教学视频、节水宣传海报。

学具:笔记本、笔。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干旱地区缺水的图片,引发学生对水资源的关注,提出问题:“为什么我们要保护水资源?如何节约用水?”2. 新课内容:(1)水资源的重要性通过讲解和实例,让学生了解水资源对人类生活和自然环境的重要性。

(2)我国水资源现状介绍我国水资源总量、分布特点,以及面临的问题。

(3)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措施①讲解水资源保护的政策法规、②介绍节水技术、③展示节水行动的实际案例。

(4)生活中的节水实践让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节水经验,讨论如何更好地节约用水。

3. 例题讲解:分析一道关于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的例题,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4. 随堂练习:让学生完成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强调本节课的重点内容,提醒学生在生活中注意节约用水。

六、板书设计1. 板书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2. 内容:(1)水资源的重要性(2)我国水资源现状(3)水资源的保护与节约措施(4)生活中的节水实践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水资源的重要性。

(2)列举我国水资源现状的特点。

(3)谈谈你在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用水的。

2. 答案:(1)水资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对农业生产、工业生产、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

环境教育的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环境教育》教材第四章“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详细内容包括:第一节“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与分类”,第二节“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其问题”,第三节“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措施”。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2. 培养学生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的意识。

3. 使学生掌握自然资源合理利用与保护的基本方法,具备一定的实践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自然资源的分类、我国自然资源现状、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从实际案例中认识到自然资源的重要性,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我国自然风光图片,引导学生欣赏,并提出问题:“我们国家拥有这么丰富的自然资源,你们知道它们都有哪些吗?这些资源是如何分类的?”从而引出本节课的内容。

2. 知识讲解(20分钟)(1)讲解自然资源的基本概念、分类及我国自然资源现状。

(2)分析我国自然资源存在的问题,如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等。

(3)介绍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

3.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分组讨论:请学生们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谈对自然资源的认识,以及如何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

4. 例题讲解(15分钟)选取教材中的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5. 随堂练习(10分钟)布置与例题相似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巩固所学知识。

7. 课后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现状,并提出保护措施。

六、板书设计1. 自然资源的概念、分类2. 我国自然资源现状及问题3. 自然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分析自己家乡的自然资源现状,并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

2. 答案:(1)家乡的自然资源种类及现状。

环境教育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

环境教育工作教案模板及范文

一、教案模板【课程名称】环境教育【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水平,增强环保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环保知识普及3. 环保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环境问题,引起学生兴趣。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学生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三、环保知识普及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保知识。

四、环保实践活动1. 教师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实践活动,如植树造林、清洁家园等。

2.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活动,分享活动心得。

五、总结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环保的重要性。

2. 学生分享自己的环保心得。

六、作业1. 学生撰写一篇关于环保的作文。

2. 学生向家人、朋友宣传环保知识。

二、范文【课程名称】环境教育【课时】2课时【教学对象】小学四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关注身边环境,自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提高学生的环保知识水平,增强环保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问题的严重性2. 环保知识普及3. 环保实践活动【教学过程】一、导入1. 教师展示一组环境问题图片,如污染的河流、破坏的森林等,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 学生分享自己对环境问题的看法,如“我觉得环境污染很严重,我们要保护环境。

”二、新课1. 教师讲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2. 学生讨论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如工业排放、农业污染、生活垃圾等。

三、环保知识普及1. 教师讲解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节能减排、水资源保护等。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环保知识,如“垃圾分类可以减少环境污染,节约资源。

最新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版《环境教育》教案

最新中国环境出版社第二版《环境教育》教案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仁怀市周林学校20XX年秋季学期《中学部环境教育教案》主备教师:任钰仁怀市周林学校20XX年9月1日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学习内容第一课:旅游与环境时间第三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目标了解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这些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一、引入二、预习探究三、展示四、习得与领会五、总结六、思考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仁怀某地区旅游景区的情况,从而导出旅游与环境这一主题。

预习探究:让学生们收集附近的旅游点,将班上的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每一组选出一位组长和四位辩手。

展示:开展一个辩论赛,谈论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

正方和反方分别提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精彩的辩论。

习得与领会: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对水质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对旅游景物的破坏,对旅游景观和谐的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让游览区往日的宁静消失。

所以要教学生正确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做一名文明的观光者。

总结: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的。

最后谈论习得与体会,总结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采取措施保护景区环境。

与行动思考与行动:通过两个事件:在旅游景区的河里捞到烟盒,游客在马尔代夫捞珊瑚。

让学生回想自己旅游以及自己身边旅游者的表现,问他们以后去旅游应该怎么做?课后反思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学习内容第二课:自然保护区时间第五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教学准备课件教学目标了解我国参与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部分自然保护区,认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培养保护自然的习惯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一、引入二、预习探究三、展示四、总结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从而导出自然保护区这一主题。

预习探究: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自然保护区,通过收集资料,向大家汇报自己的收获。

环境教育课教案

环境教育课教案

环境教育课教案教案标题:探索自然,保护环境——环境教育课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环境教育的重要性,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和责任感。

2. 帮助学生认识自然界的美好,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3.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践和思考,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教育的概念和意义2. 自然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3. 环境污染及其影响4.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方法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环境教育的重要性,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

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环境问题,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1. 导入环境教育的话题,让学生展开讨论,引发学生对环境问题的思考。

2.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让学生感受自然界的美好和环境问题的严重性。

3. 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地考察,观察和记录周围环境的变化和问题。

4. 分组讨论环境保护的方法和意义,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和建议。

5. 设计小组活动或项目,让学生通过实际行动参与环境保护,如组织垃圾分类、植树活动等。

6. 总结本节课的内容,鼓励学生表达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承诺。

教学手段:1. 多媒体课件、图片、视频等辅助教学材料2. 户外实地考察工具和记录表3. 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4. 学生参与的环境保护项目设计教学评估:1. 学生的参与度和表现2. 学生的讨论和提问3. 学生的实地考察记录和小组活动成果4. 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态度和承诺表达教学延伸:1. 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义务植树、垃圾分类等2. 鼓励学生通过写作、绘画等形式表达对环境的关注和爱护3. 组织学生参观环保展览或参与相关讲座活动,拓展学生的环保知识和视野。

环境教育(第二版)

环境教育(第二版)

环境教育(第二版)
佚名
【期刊名称】《环境教育》
【年(卷),期】2016(0)8
【摘要】《环境教育(第二版)》教材由环境保护部组织编写,由北京师范大学知名教授亲自主笔,视角多样、内容新颖。

本套教材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二年级共11册,以生态文明的理念贯穿始终。

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强调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以生态文明为基本理念来编写本教材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发展要求。

【总页数】1页(P104-104)
【关键词】环境教育;生态文明;人与自然;绿色生活;环境意识;讨论环境;国际环境;热点新闻;教育发展;政策法规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062.2
【相关文献】
1.评《环境教育(第二版)》 [J], 王庆礼
2.兴奋在突触的传递——浙科版高中生物必修3《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二节《神经系统的结构与功能》 [J], 李辛陶;
3.企业环境中人力资源管理创新——评《企业环境管理(第二版)》 [J], 王秀卓
4.黑龙江省命名第七批绿色学校(幼儿园)表彰优秀环境教育教师黑龙江省按照~2009年全省中小学环境教育工作要点的通知》要求,经各市(地)环保、教育
部门推荐,授予哈尔滨市第五十七中学校等50所中学,哈尔滨市雷锋小学校等58所小学、哈尔滨师范大学附属第二幼儿园等7所幼儿园,共115所中小学校(含幼儿园)“绿色学校(绿色幼儿园)”称号。

同时授予哈尔滨市第九中学校石永春等115名在2009年度环境教育中表现突出的同志“环境教育优秀教师”称号。

[J],
5.推进环境教育,建设生态文明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环境教育》第二版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市
仁怀市周林学校20XX年秋季学期
《中学部环境教育教案》主备教师:任钰
仁怀市周林学校
20XX年9月1日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一课:旅游与环境时间第三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旅游活动中环境问题的表现以及产生的原因,分析这些旅游业产生的环境问题的解决途径。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预习探究三、展示
四、习得与领会
五、总结
六、思考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仁怀某地区旅游景区的情况,从而导出旅游与环境这一主题。

预习探究:让学生们收集附近的旅游点,将班上的同学分为正方和反方,每一组选出一位组长和四位辩手。

展示:开展一个辩论赛,谈论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到底是利还是弊。

正方和反方分别提出自己的论点,论据进行精彩的辩论。

习得与领会:旅游对环境的影响:对水质的污染,对大气的污染,对旅游景物的破坏,对旅游景观和谐的破坏,打破了生态平衡,让游览区往日的宁静消失。

所以要教学生正确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做一名文明的观光者。

总结: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是有利也有弊的。

最后谈论习得与体会,总结旅游对环境的影响,以及如何正确处理旅游与环境的关系,采取措施保护景区环境。

与行动思考与行动:通过两个事件:在旅游
景区的河里捞到烟盒,游客在马尔代夫捞
珊瑚。

让学生回想自己旅游以及自己身边
旅游者的表现,问他们以后去旅游应该怎
么做?
课后反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二课:自然保护区时间第五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参与了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的部分自然保护区,认识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意义,提高保护自然的意识,培养保护自然的习惯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预习探究三、展示
四、总结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一些自然保护区的动物,从而导出自然保护区这一主题。

预习探究:将全班分为10个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自然保护区,
通过收集资料,向大家汇报自己的收获。

展示:展示保护区实例,比如扎龙自然保护区中翱翔的丹顶鹤,游客在景区观
鸟等图片,自然保护区现目前存在的生态
资源方面的问题。

随后提出以及提出我国
参与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的自然保护区。

总结:自然保护区的概括,自然保护区的作用,自然保护区的类型。

最后让学
生思考除了建立自然保护区还有什么其他
方式吗?想一想秦宁船岩洞如何开发最好?
课后反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三课:世界遗产时间第七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增进对于世界遗产的认识,了解其特点,培养尊重和保护世界遗产的观念。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展示
三、习得与领会
四、思考与行动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四川九寨沟的瀑布景观,从而引出世界遗产这一概念,由于让学生预习时已经收集了世界遗产地的资料,所以现在可以把时间交给学生进行讲解。

展示:以小组为单位展示世界自然遗产和世界文化遗产,即丹霞地貌和秦始皇陵。

习得与领会:什么是世界遗产,包括哪些,以及联合国为什么设定世界遗产,世界遗产有多少以及我国的世界遗产。

思考与行动:给学生展现黄龙风景区的图片,思考黄龙风景区为什么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
课后反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四课:地震与地质灾害时间第九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了解我国地质灾害的类型分布,了解地震发生的前兆,培养防震意识,掌握其预防,自救,互救的措施。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预习探究三、展示
四、习得与领会
五、总结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某地区地震的图片,房屋坍塌的情况,从而引出地震这一主题。

预习探究:把生活中的异样现象提出来共同思考,引出灾害前兆的谚语,并说明其意义。

展示:给出5·12地震的伤亡情况以及8·7泥石流灾害时的房屋受损情况。

让学生意识到自然灾害对人类生活产生的及其恶劣的影响。

习得与领会:教授地震发生的原因,我国地震带的区域。

分析我国大陆及邻区进入地震的相对活跃期。

总结:地质灾害的类型,并大体上讲解这些地质灾害发生的原因,从而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地质灾害,认真学习其防范,自救的措施。

学生交流部分将留到思考与行动的环节去讨论,在讨论中增强记忆效果。

课后反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五课:民俗旅游时间第十三周
主备任钰个备共备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通过收集资料增进对民俗的理解,培养尊重民俗旅游的观念,在旅游中注意自己的行为举止。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展示
三、习得与体会
四、总结
五、总结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云南香格里拉松赞林寺,从而提出民俗旅游这一概念。

提出民俗旅游属于高层次的旅游。

展示:展示各个地区的面条,通过PPT,视频等多种形式介绍不同地区的面条特色。

因为面条是民俗文化中绕不开的一种饮食。

习得与体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与提高,民俗旅游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失的一部分。

它符合游客回归自然的需求。

总结:民俗旅游的基本含义,民俗旅游的分类,民俗文化旅游建设存在的问题,其中重点讲解民俗旅游的分类:山水风光民俗游,居民风情游,饮食文化游,礼仪活动游,节庆民俗风情游。

思考与行动:以山西社火为例,提出民俗文化的重要性,因为民俗旅游的灵魂是民俗文化。

所以应该思考应该怎样保护民俗文化。

课后反思
仁怀市周林学校初中部“高效课堂”教案
八年级学科:环境教育
学习内容第六课:冰雪文化时间第十五周主备任钰个备共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的能力,加深对旅游中环境与文化的理解,感受冰雪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步骤教学流程和内容个性化设计
一、引入
二、预习与探究
三、展示
四、习得与领会五、总结
六、思考与行动
引入:通过图片展示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从而导出冰雪文化这一主题。

预习与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让同学们收集与该主题相关的图片,资料越丰富越好,并要对自己收集到的资料进行讲解。

从而锻炼学生收集资料以及口头表达的能力。

展示:将学生们展示的图片贴在教室的墙壁上,每组推荐一名同学对其进行归纳总结,总结冰雪文化的内涵和其所包括的内容。

习得与领会:冰雪文化是指在冰雪自然环境中从事日常生活的人们,具有冰雪符号的生活方式。

总结:以哈尔滨冰雪节,冰灯艺术,雾凇,冰雪体育运动等活动现象为本课的冰雪世界的学习做总结,从而感受旅游对提高人们生活品质起到的作用。

思考与行动:让学生们自主学习,通过书上对制作冰灯的步骤讲解,回家后自己制作一个冰灯,作为家庭作业。

课后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