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终版题库

合集下载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第一章绪论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是在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以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衰老与凋亡,细胞信号传递,真核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为主要内容的一门学科。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第二章细胞基本知识概要2.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3.细胞:由膜转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电基本的开矿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4.病毒: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5.原核细胞:没有由膜围成的明确的细胞核、体积小、结构简单、进化地位原始的细胞。

第四章细胞膜与细胞表面1.生物膜:把细胞所有膜相结构称为生物膜。

2.细胞外被:又称糖萼,细胞膜外表面覆盖的一层粘多糖物质,实际上是细胞表面与质膜中的蛋白或脂类分子共价结合的寡糖链,是膜正常的结构组分,对膜蛋白起保护作用,在细胞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3.细胞连接:细胞连接是多细胞有机体中相邻细胞之间通过细胞膜相互联系、协同作用的重要组织方式,在结构上常包括质膜下、质膜及质膜外细胞间几个部分,对于维持组织的完整性非常重要,有的还具有细胞通讯作用。

4紧密连接:紧密连接是封闭连接的主要形式,普遍存在于脊椎动物体表及体内各种腔道和腺体上皮细胞之间。

是指相邻细胞质膜直接紧密地连接在一起,能阻止溶液中的分子特别是大分子沿着细胞间的缝隙渗入体内,维持细胞一个稳定的内环境。

5.间隙连接:是动物细胞间最普遍的细胞连接,是在相互接触的细胞之间建立的有孔道的连接结构,允许无机离子及水溶性小分子物质从中通过,从而沟通细胞达到代谢与功能的统一。

6.细胞粘附分子:细胞粘附分子是细胞表面分子,多为糖蛋白,是一类介导细胞之间、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之间粘附作用的膜表面糖蛋白。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试题库--名词解释1.细胞学说:2.细胞生物学4.显微操作技术5.分子杂交6.细胞融合技术7.红细胞血影8.钠钾泵9.主动运输10.内吞作用11.电位门通道12.被动运输13.胞饮作用14.自由扩散15.通道蛋白16.配体门通道17.钙泵18.信号肽19.伴侣分子20.自溶作用21.自体吞噬22.外排作用23.载体蛋白24.离子载体25.M6P受体26.SRP27.SRP受体28.内信号肽29.初级溶酶体30.次级溶酶体31.残余体32.氧化磷酸化33.电子呼吸链34.生物氧化35.化学渗透学说36.解偶联剂37.导肽38.光合磷酸化39.光合膜40.光合作用41.分化学说42.内共生学说43.微管组织中心44.肌动蛋白45.微管46.微丝47.收缩环48.肌球蛋白49.中心体50.驱动蛋白51.胞质动力蛋白52.肌钙蛋白53.踏车运动54.核仁组织者55.兼性异染色质56.结构异染色质57.核层蛋白58.核基质59.核孔复合体60.核小体61.端粒62.动粒63.核定位信号64.着丝粒65.蛋白聚糖66.整合素67.桥粒68.紧密连接69.缝隙连接70.细胞粘合分子71.细胞连接72.钙粘素73.整合素74.选择素75.免疫球蛋白超家族76.胶原蛋白77.纤粘连蛋白78.层粘连蛋白79.蛋白聚糖80.细胞外基质81.半桥粒82.腺苷酸环化酶83.DAG84.IP385.G蛋白86.cAMP87.自分泌88.旁分泌89.细胞通讯90.第一信使91.第二信使92.配体93.受体94.细胞周期95.极微管96.早熟染色体凝集97.MPF98.二价体99.星体微管100.动粒微管101.后期A102.后期B103.细胞周期蛋白104.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激酶105.人工同步化106.Hayflick界限107.细胞凋亡108.衰老109.细胞衰老110.细胞坏死111.原癌基因112.肿瘤113.抑癌基因114.多阶段假说。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终版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整理终版

名词解释1. genome 基因组p235某一个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2. ribozyme 核酶p266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

与一般的反义RNA相比,核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核酶在切断mRNA后,又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它的mRNA分子。

3. signal molecule 信号分子p158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种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以及各种物理信号比如声、光、电和温度变化。

各种化学信号根据其化学性质通常可分为3类:1、气体性信号分子,包括NO、CO,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产生第二信使cGMP,参与体内众多生理过程。

2、疏水性信号分子,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和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3、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蛋白类激素,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的火星,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4. house-keeping gene管家基因p319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如糖酵解酶系基因等。

这类基因一般在细胞周期S期的早期复制。

分化细胞基因组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2中基本类型一类是管家基因,另外一类是组织特异性基因。

5. cis-acting elements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细胞(cell) 细胞是由膜包围着含有细胞核(或拟核)的原生质所组成, 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也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能够通过分裂而增殖,是生物体个体发育和系统发育的基础。

细胞或是独立的作为生命单位, 或是多个细胞组成细胞群体或组织、或器官和机体;细胞还能够进行分裂和繁殖;细胞是遗传的基本单位,并具有遗传的全能性。

2. 细胞质(cell plasma) 是细胞内除核以外的原生质, 即细胞中细胞核以外和细胞膜以内的原生质部分, 包括透明的粘液状的胞质溶胶及悬浮于其中的细胞器。

3. 原生质(protoplasm) 生活细胞中所有的生活物质, 包括细胞核和细胞质。

4. 原生质体(potoplast) 脱去细胞壁的细胞叫原生质体, 是一生物工程学的概念。

如植物细胞和细菌(或其它有细胞壁的细胞)通过酶解使细胞壁溶解而得到的具有质膜的原生质球状体。

动物细胞就相当于原生质体。

5.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 细胞生物学是以细胞为研究对象, 从细胞的整体水平、亚显微水平、分子水平等三个层次,以动态的观点, 研究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细胞的生活史和各种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细胞生物学是现代生命科学的前沿分支学科之一,主要是从细胞的不同结构层次来研究细胞的生命活动的基本规律。

从生命结构层次看,细胞生物学位于分子生物学与发育生物学之间,同它们相互衔接,互相渗透。

6. 细胞学说(cell theory) 细胞学说是1838~1839年间由德国的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所提出,直到1858年才较完善。

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主要内容有:① 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单细胞发育而来,即生物是由细胞和细胞的产物所组成;② 所有细胞在结构和组成上基本相似;③ 新细胞是由已存在的细胞分裂而来;④ 生物的疾病是因为其细胞机能失常。

7. 原生质理论(protoplasm theory) 1861年由舒尔策(Max Schultze)提出, 认为有机体的组织单位是一小团原生质,这种物质在一般有机体中是相似的,并把细胞明确地定义为:“细胞是具有细胞核和细胞膜的活物质”。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     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一、名词解释:1.分辨率:是指能够区分相近两点的最小距离。

2.原代培养:直接从体内获取的组织或细胞进行首次培养。

3.传代培养:当原代细胞经增殖达到一定密度后,将细胞分散,从一个培养器以一定比例移到另一个或几个容器中的扩大培养。

4.细胞系:通常来源于恶性肿瘤组织的细胞能够在体外无限繁殖、传代。

5.细胞膜:是包围在细胞质表面的一层薄膜,又称质膜。

6.内膜系统:是真核细胞的膜相结构中,除了细胞和线粒体外,那些在发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相互联系的膜相细胞器。

7.生物膜:目前把质膜和细胞内膜系统总称为生物膜。

8.单位膜:电子显微镜下,生物膜呈“两暗夹一明”的形态结构。

9.脂质体:为避免双分子层两端疏水尾部与水接触,其游离端往往能自动闭合,形成充满液体的球状小泡。

10.主动运输:细胞膜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来驱动物质的逆浓度梯度的转运。

11.被动运输:多种载体蛋白和通道蛋白介导溶质穿膜转运时不消耗能量。

12.膜转运蛋白:细胞膜中有特定的膜蛋白负责转运细胞代谢产物。

13.Na+-K+泵:又称Na+-K+-ATP酶,是由α亚基和β亚基构成,α亚基分子量为120kD,是一个多次穿膜的膜整合蛋白,具有ATP酶活性。

β亚基分子量为50kD,是具有组织特异性的糖蛋白,并不直接参与离子的穿膜转运。

14.胞吞:细胞摄入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

15.胞吐:细胞排出大分子或颗粒物质的过程。

16.受体介导的胞吞:是细胞通过受体的介导选择性高效摄取细胞外特定大分子物质的过程。

17.微粒体:应用超速分级分离的方法,可从细胞匀浆中分离出直径在100nm左右的球囊状封闭小泡。

18.信号肽:是指导蛋白多肽链在糙面内质网上合成与穿膜转移的决定因素。

19.信号识别颗粒:参与核糖体与内质网的结合以及肽链穿越内质网膜的转移。

20.初级溶酶体:是指通过其形成途径刚刚产生的溶酶体。

21.次级溶酶体:当初级溶酶体经过成熟,接受来自细胞内、外的物质,并与之发生相互作用时,即成为次级溶酶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汇总1. 细胞(cell)是组成包括人类在内的所有生物体的基本单位,这一基本单位的含义即包括结构上的,也包括功能上的。

2. 细胞生物学(cell biology)是在细胞水平上研究生物体的生长、运动、遗传、变异、分化、衰老、死亡等生命现象的学科。

3. 医学细胞生物学(medical cell biology)以人体或医学为对象的细胞生物学研究或学科。

4. 原核细胞(prokaryotic cell)是组成原核生物的细胞,这类细胞主要特征是细胞内没有分化为以膜为基础的具有专门结构与功能的细胞器和细胞核膜,且遗传信息量小,因此进化地位较低。

5. 真核细胞(eukaryotic cell)指含有真核(被核膜包围的核)的细胞,主要特征是有细胞膜、发达的内膜系统和细胞骨架体系。

6. 生物大分子(biological macromolecules)也称多聚体,由许多小分子单体通过共价键连接而成,相对分子质量比较大,包括蛋白质、核酸和多糖等。

7. 多肽链(polypeptide chain)多个氨基酸通过肽键组成的肽称为多肽链。

8. 细胞蛋白质组(proteome)将细胞内基因活动和表达后所产生的全部蛋白质作为一个整体,研究在个体发育的不同阶段,在正常或异常情况下,某种细胞内所有蛋白质的种类、数量、结构和功能状态,从而阐明基因的功能。

9. 拟核(nucleoid)原核细胞没有核膜包被的细胞核,也没有核仁,DNA位于细胞中央的核区就称为拟核。

10. 质粒(plasmid)很多细菌除了基因组DNA外,还有一些小的双链环形DNA分子,称为质粒。

11. 细胞膜(cell membrane)又称质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脂质、蛋白质和糖类所组成的生物膜。

12. 生物膜(biological membrane)人们把生物膜和细胞内各种模性结构统称为生物膜。

13. 单位膜(unit membrane)生物膜在电镜下呈现出较为一致的3层结构,即电子致密度高的内、外两层之间夹着电子密度较低的中间层。

湖南农大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湖南农大细胞生物学复习资料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15个)1.整和膜蛋白(内在膜蛋白)部分或全部镶嵌在细胞膜中或内外两侧,以非极性氨基酸与脂双分子层的非极性疏水区相互作用而结合在质膜上。

2.第一信使细胞间的通讯要通过细胞间的信息传递完成,即由信息细胞释放“第一信使”,经细胞外液影响和作用于其它信息接收细胞。

“第一信使”并不直接参与细胞的物质和能量代谢,而是将信息传递给“第二信使”,进而调节细胞的生理活动和新陈代谢。

3.4.细胞内膜系统指在结构、功能乃至发生上相互关联、由膜包被的细胞器或细胞结构,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胞内体和分泌泡等5.染色质现在认为染色质是细胞间期细胞核内能被碱性染料染色的物质。

染色质的基本化学成分为脱氧核糖核酸核蛋白,它是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和少量RNA组成的复合物。

6.核仁由核仁组织区DNA、RNA和核糖体亚单位等成分组成的球形致密结构。

在电镜下可区分成纤维中心、致密纤维组分和颗粒组分三个区域。

7.原癌基因调控细胞生长和增殖的正常细胞基因。

突变后转化成为致癌的癌基因8.共转移蛋白质在游离核糖体起始合成并在膜旁核糖体继续合成同时向内质网膜转移的方式。

9.桥粒相邻细胞间的一种斑点状黏着连接结构。

其质膜下方有盘状斑,与 10 nm粗的中间丝相连,使相邻细胞的细胞骨架间接地连成骨架网。

10.细胞凋亡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

11.联会复合体 SC)是减数分裂偶线期两条同源染色体之间形成的一种结构,主要由侧生组分、中间区和连接侧生组分与中间区的SC纤维组成,它与染色体的配对,交换和分离密切相关。

12.G期细胞也称休眠细胞。

这些细胞可暂时脱离细胞周期,不进行增殖,去执行一定的生物学功能,但在适当刺激下可重新进入细胞周期。

13.细胞外被(糖萼(glycocalyx)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一层黏多糖物质。

以共价键和膜蛋白或膜脂结合形成糖蛋白或糖脂,对膜蛋白有保护作用,并在分子识别中起重要作用。

细胞生物学 名解和简答

细胞生物学 名解和简答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和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转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工程。

(P1)三、问答题:1、当前细胞生物学研究中的3大基本问题是什么?(P2)研究的三个根本性问题:1)基因组是如何在时间与空间上有序表达的?2)基因表达的产物是如何逐级组装成能行使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体系及各种细胞器的?这种自组装过程的调控程序与调控机制是什么?3)基因及其表达的产物,特别是各种信号分子与活性因子是如何调节诸如细胞的增殖、分化、衰老与调亡等细胞最重要的生命活动过程的?2、细胞生物学的主要研究内容有哪些?(P2-4)1)生物膜与细胞器 6)细胞分化及干细胞生物学2)细胞信号转导 7)细胞死亡3)细胞骨架体系 8)细胞衰老4)细胞核、染色体以及基因表达 9)细胞工程5)细胞增殖及其调控 10)细胞起源与进化3、细胞学说的基本内容是什么?(P5)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组成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单位;细胞通过细胞分裂繁殖后代。

书上答案:①细胞是有机体,一切动植物都是由细胞发育而来,并由细胞和细胞产物所构成。

②每个细胞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位,既有它“自己的”生命,又对其它细胞共同组成的整体的生命有所助益。

③新的细胞可以通过已存在的细胞繁殖产生。

除此之外,施莱登还认识到了细胞核作用的重要性。

第二章细胞的统一性与多样性一、名词解释1、细胞:由膜围成的、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最小原生质团,是生物体最基本的框架结构和生理功能单位。

其基本结构包括: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拟核)。

(P10)它是有机体形态、结构、生理的基本单位,也是生命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命。

2、病毒(virus):迄今发现的最小的、最简单的专性活细胞内寄生的非胞生物体,是仅由一种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构成的核酸蛋白质复合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题库(总共1500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题库(总共1500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总共1470道)1.fluid mosaic model流动镶嵌模型该模型认为细胞膜由流动的脂双层和嵌在其中的蛋白质组成,具有液晶态特性。

磷脂分子以疏水性尾部相对,极性头部朝向水相组成膜骨架;脂双层构成膜的连续主体,既具有晶体分子排列的有序性,又具有液体的流动性;球形蛋白质分子以各种形式与脂质双分子层结合。

糖类附在膜外表面。

强调细胞膜的流动性和不对称性。

2.fluidity细胞膜的流动性是指膜脂和膜蛋白处于不断运动的状态。

这是生物膜的基本特征之一。

3.cell junction 细胞连接多细胞生物的已经丧失了某些独立性,为了促进细胞间的相互联系,相邻细胞膜接触区域特化形成一定的连接结构,称为细胞连接,其作用是加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维持组织结构的完整性,协调细胞间的功能活动。

分为闭锁连接、锚定连接、通讯连接。

4.molecular chaperone分子伴侣是一类能够协助其它多肽进行正常折叠、组装、转运、降解的蛋白,并在DNA的复制、转录、细胞骨架功能、细胞内的信号转导等广泛的领域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理作用。

5.cytoskeleton 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之中的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对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起重要作用。

主要成分为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6.MTOC微管组织中心细胞质中微管组装的起点和核心,包括中心体、基体和着丝点。

对微管的形成、微管极性的确定及细胞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起重要作用。

7.nucleosome核小体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由长约200bp的DNA和5种组蛋白组成,组蛋白H2A,H2B,H3,H4各2分子组成一个八聚体核心,DNA在其外表缠绕1.75圈,其余60bp左右的DNA连接相邻的核小体。

若干核小体重复排列便形成串珠状纤维。

8.chromatin染色质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的存在形式,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等构成的细丝状复合结构,形状不规则,弥散分布于细胞核内。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问答题

1.细胞全能性: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及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特性。

2.支原体:目前发现的最简单的细胞。

3.分辨率:显微镜能区分开两个质点间的最小距离。

4.单克隆抗体:利用不同克隆系在体外或体内培养,从培养液中提纯出针对各种抗原决定簇的化学结构完全相同的单一抗体。

5.胞间连丝:相邻植物细胞之间的联系通道,直接穿过两相邻细胞的细胞壁。

6.细胞外基质:指分布于细胞外空间,由细胞分泌蛋白和多糖所构成的网路结构7.多聚核糖体:具有特殊功能与形态结构的核糖体与mRNA的聚合体。

8.氧化磷酸化:是需氧细胞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ATP生成的主要途径9.多线染色体:核内DNA多次复制而不分开,产生的子染色体并行排列,且时伴有ADP 磷酸化形成ATP,这过程称为多线染色体。

10.灯刷染色体:是卵细胞进行减数第一次分裂时停留在双线期的染色体。

11.周期蛋白框:各种周期蛋白之间有着共同的分子结构特点,但也各有特性,首先,它们均含有一段相当保守的氨基酸序列。

12. CDK激酶:可以与周期蛋白结合,并将周期蛋白作为CDK激酶。

13.细胞分化: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产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

14.干细胞:分化程度相对较低,具有不断增殖和分化能力的细胞。

15.细胞坏死:细胞遇到意外损伤,如极端的物理,化学因素或严重的病理性刺激而发生的细胞被动死亡形式。

16.奢多基因(特化基因):是在各种组织中进行不同的选择性表达的基因。

17.蛋白质分选:依靠蛋白质自身信号序列,从蛋白质起始合成部位转运其功能发挥部位的过程。

18.信号肽:在每一种分泌蛋白的N端都有一个疏水的氧基酸序列19.细胞骨架:是指存在于真核细胞质内的蛋白纤维网架体系。

20.中间纤维:存在于真核细胞质中的,由蛋白质构成的,其直径介于微管和微丝之间,在支持细胞形态、参与物质运输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的纤维状结构。

21.细胞凋亡:一种有序的或程序性的细胞死亡方式。

简答题1为什么说细胞是生物体的结构单位又是进行生命活动的功能单位?答:细胞是有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题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题库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1.17. cadherin (钙粘着蛋白) 是细胞质膜中的细胞粘着分子,但是这种分子介导的细胞粘着受Ca2+的调节。

钙粘着分子家族中比较熟知的属于膜整合糖蛋白的成员有:E-钙粘着蛋白(主要在表皮组织中)、N-钙粘着蛋白(存在神经组织中)、P-钙粘着蛋白(主要存在于胎盘)。

钙粘着蛋白的细胞外部分有600个氨基酸残基,组成四个重复的Ca2+结合结构域,细胞质部分有150个氨基酸。

2.18. DNA methylation(DNA甲基化)是在甲基转移酶的催化下,DNA的CG两个核苷酸的胞嘧啶被选择性地添加甲基,形成5’甲基胞嘧啶,这常见于基因的5'-CG-3'序列。

大多数脊椎动物基因组DNA都有少量的甲基化胞嘧啶,主要集中在基因5'端的非编码区,并成簇存在。

甲基化位点可随DNA的复制而遗传,因为DNA复制后,甲基化酶可将新合成的未甲基化的位点进行甲基化。

DNA的甲基化可引起基因的失活。

3.18. lectin (凝集素) 是动物细胞和植物细胞都能够合成和分泌的、能与糖结合的蛋白质,在细胞识别和粘着反应中起重要作用,主要是促进细胞间的粘着。

凝集素具有一个以上同糖结合的位点,因此能够参与细胞的识别和粘着,将不同的细胞联系起来。

4.19. genomic imprinting(基因组印记) 有不同性别的亲代传给子代的同一染色体或基因,可以引起不同的表型。

5.19. cell adhesion (细胞粘着)在细胞识别的基础上, 同类细胞发生聚集形成细胞团或组织的过程叫细胞粘着。

它对于胚胎发育及成体的正常结构和功能都有重要的作用。

在发育过程中,由于细胞间细胞粘着的强度不同,决定着细胞在内、中、外三胚层的分布。

在器官形成过程中, 通过细胞粘着,使具有相同表面特性的细胞聚集在一起形成器官。

6.20. Alternative splicing (选择性剪接) mRNA前体通过不同的剪接方式产生不同的成熟mRNA , 从而产生不同的蛋白质。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与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一、名词解释1、细胞生物学:是研究和揭示细胞基本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它从显微、亚显微与分子水平上研究细胞结构与功能、细胞增殖、分化、代谢、运动、衰老、死亡,以及细胞信号传导,细胞基因表达与调控,细胞起源与进化等重大生命过程。

2、显微结构:在普通光学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结构,直径大于0.2微米,如细胞的大小及外部形态、染色体、线粒体、中心体、细胞核、核仁等。

3、亚显微结构:在电子显微镜中能够观察到的细胞分子水平以上的结构,直径小于0.2微米,如内质网膜、核膜、微管、微丝、核糖体等。

4、细胞学:研究细胞形态、结构、功能和生活史的科学,细胞学的确立是从Schleiden(1838)和Schwann(1839)的细胞学说的提出开始的,而大部分细胞学的基础知识是在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得到。

5、分子细胞生物学:是细胞的分子生物学,是指在分子水平上探索细胞的基本生命活动规律,主要应用物理的、化学的方法、技术,分析研究细胞各种结构中核酸和蛋白质等大分子的构造、组成的复杂结构、这些结构之间分子的相互作用及遗传性状的表现的控制等。

二、二、简答题1、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什么?它的范围都包括哪些?1、任务:细胞生物学的任务是以细胞为着眼点,与其他学科的重要概念兼容并蓄,来阐明生物各级结构层次生命现象的本质。

2、范围:(1) 细胞的细微结构;(2) 细胞分子水平上的结构;(3) 大分子结构变化与细胞生理活动的关系及分子解剖。

2、细胞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地位:以细胞作为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探索生命活动规律,核心问题是将遗传与发育在细胞水平上的结合。

2、关系:应用现代物理学与化学的技术成就和分子生物学的概念与方法,研究生命现象及其规律。

许多高等学校在生命科学的教学中,将细胞生物学确定为基础课程。

细胞生物学、分子生物学、神经生物学和生态学并列为生命科学的四大基础学科。

细胞生物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交叉渗透日益明显。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和简答题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练习一、名词解释(3分1个,15分)1.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单个受精卵产生的细胞,在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及生化组成等方面,形成明显的稳定性差异过程。

2.微管组织中心:细胞内能够发挥微管成核作用、并使之延伸的细胞结构称为微管组织中心。

3.细胞连接:除结缔组织和血液外,多细胞生物体中的细胞与细胞之间或细胞与细胞外基质会形成细胞连接。

细胞连接是由细胞膜局部区域特化形成的,包括膜特化部分、质膜下的胞质部分及质膜外细胞间的部分;是多细胞生物体相邻细胞间相互联系的重要组织方式,能增强细胞间的机械联系,维持组织的完整性和协调性;其按结构和功能,可分为封闭连接、锚定连接和通讯连接三大类。

4.内膜系统:是位于细胞质中,在结构、功能及其发生上密切相关的一组膜性结构细胞器的总称,主要包括内质网、高尔基复合体、溶酶体、过氧化物酶体、各种参与囊泡转运的小泡及核膜等。

5.核纤层:是位于内核膜内的一层由高电子密度纤维蛋白质组成的网络片状结构。

6.凋亡小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胞膜皱缩内陷,分割包裹胞质,内含DNA物质及细胞器,形成胞状小体。

7.细胞骨架:是真核细胞中由聚合而成的三维纤维状网架体系,由微丝、微管、中间纤维构成。

8.细胞衰老:是指细胞增殖的能力和生理功能逐渐发生衰退的变化过程。

9.膜相结构:指真核细胞中以生物膜为基础形成的所有结构,包括细胞膜(质膜)和细胞内的所有膜性细胞器。

如线粒体、高尔基体、内质网、溶酶体、核膜等。

10.生物大分子:生物大分子是由有机小分子连接而成的多聚体,细胞内大约有3000种大分子,它们的相对分子量为10000到1000000。

11.信号肽:蛋白质中由特定氨基酸组成的连续序列,决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最终定位。

12.基粒:内膜的内表面附着许多突出于内腔的颗粒,称为基粒。

13.细胞呼吸:即细胞特定的细胞器(主要是线粒体)内,在氧的参与下分解各种大分子物质产生二氧化碳。

与此同时,分解代谢所释放的能量储存于ATP中,这一过程称为细胞呼吸。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Na+/K+泵:能水解ATP,使α亚基带上磷酸基团或去磷酸化,将钠离子泵出cell,而将钾离子泵进cell的膜转运载体蛋白。

2、胞间连丝:相邻植物cell之间的连通,直接穿过两相邻cell的细胞壁。

3、受体蛋白:能够识别和选择性的结合某种配体的蛋白质分子。

4、细胞连接:在瞎报质膜的特化区域,通过膜蛋白、支架蛋白或者胞外基质形成的细胞与细胞之间,细胞与胞外基质间的连接结构。

5、过氧化物酶体:真核细胞中含多种活性酶的细胞。

利用分子氧氧化有机物。

6、细胞培养:在合适的环境条件下,对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包括原核生物细胞、真核单细胞植物和动物细胞的培养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病毒的培养。

7、转移小泡:也称小囊泡,直径40—80nm,常散布于扁平囊的形成面,一般认为它是糙面内质网芽生而来,把rER合成的蛋白质转运到扁平囊上,并使扁平囊不断得到补充、更新。

8、Ras 蛋白:单体G蛋白家族成员,在信号从细胞表面传递到细胞核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9、信号序列:蛋白质中有特定氨基酸组成的连续序列,决定蛋白质在细胞中的最终定位。

10、细胞通讯:信号细胞发出的信息传递到靶细胞并与受体相互作用,引起靶细胞产生特异性生物学效应的过程。

11、G-蛋白:GTP结合蛋白,具有GTPase活性,以分子开关的形式通过结合或水解GTP调节自身活性。

有三体和G蛋白两大家族。

12、微丝:由肌动蛋白单体组装而成的细胞骨架纤维。

他们在细胞内与几乎所有形式的运动相关。

13、信号转导:细胞将外部信号转变为自身应答反应的过程。

14、细胞识别:细胞通过其表面的受体与胞外信号物质分子(或配体)选择相互作用,从而导致胞内一系列生理变化,最终表现为细胞整体的生物学效应的过程,它是细胞通讯的一个重要环节。

15、细胞周期:一次细胞分裂结束到下一次分裂完成之间的有序过程。

16、细胞周期检验点:在细胞周期中特异的监控机制,可以鉴别细胞周期进行中的错误,并诱导产生特异的抑制因子,阻止细胞周期进一步运行。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细胞生物学期末复习名词解释

一、名词解释:细胞通讯:信号转导:微管组织中心:细胞衰老:分子伴侣:脂质体:细胞周期:亲核蛋白:细胞培养:核型:受体:第二信使:胞吐作用:生物膜:血影:微粒体:细胞培养:细胞黏着分子的类型:核小体,组蛋白非组蛋白;内质网二、填空:1肝细胞中起解毒作用的细胞器有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过氧化物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 ,溶酶体的标志酶是______________。

3在神经轴突的物质转运过程中,由两种蛋白介导,一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运输小泡由轴突顶端运向胞体;二是________________,介导小泡由胞体运向轴突顶端。

4质子泵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三种类型。

5NOR位于染色体的__________部位,是________基因所在部位,与间期_____________形成有关。

6真核细胞每一个DNA分子被包装成一条____________,每个有机体的全套染色体中所贮存的全部遗传信息称为____________。

7___________赋予组织弹性,___________赋予组织抗张性。

8在组成某些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中存在着分选信号,称之为___________,这种信号在完成蛋白质分选功能以后通常被结合在膜上的__________酶切除。

9质膜又称细胞膜,是指围绕在细胞最外层,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组成的薄膜。

10磷脂酰肌醇信号通路的关键反应是PIP2水解生成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两个第二信使,催化这一反应的酶是_____________,这一信号通路又叫_____________系统。

特别注意:我最后一次课给讲过的那些都没再重复,那些可能更是重点!!!简答与问答:1.列举影响膜流动性的因素。

2.什么是细胞融合,诱导细胞融合的方法有哪些?3.癌细胞的基本特性。

细胞生物考点

细胞生物考点

一:名词解释(概念)1.细胞生物学:是从细胞的显微,亚显微和分子三个水平对细胞的各种生命活动展开研究的学科。

2.细胞学说:是1838~1839 年间由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和动物学家施旺最早提出,直到 1858 年才较完善,它是关于生物有机体组成的学说。

它论证了整个生物界在结构上的统一性,以及在进化上的共同起源,揭示了细胞的统一性。

3.原核细胞:由细胞膜包绕,在细胞内含有 DNA 区域,但无被膜包围 ;结构简单,其细胞质中没有内质网,高尔基体,溶酶体以及线粒体等模性细胞器,但含有核糖体。

4.拟核:细胞质内的DNA 区域,但无被膜包围,该区域一般被称为拟核。

5.鞘磷脂( sphingomyelin,SM):细胞膜上唯一不以甘油为骨架的磷脂,在膜中含量较少,但在神经元细胞中含量较多。

6.糖脂:亲水脂分子,由脂类和寡糖通过共价键结合而成。

7.兼性分子:有一个亲水的极性末端和一个疏水的非极性末端的分子,既具有亲水性,又具有疏水性。

在水溶液中自动聚拢,使亲水的头部暴露在外面与水接触,疏水的尾部埋在里面避开水相。

8.门控通道:配体门控通道,电压门控通道,应力激活通道。

9.协同运输:是一类由 Na+— K+泵(或 H+泵)与载体蛋白协同作用,间接消耗ATP所完成的主动运输方式。

10.多聚核糖体( polyribosome或 polysome):是指合成蛋白质时,多个甚至几十个核糖体串联附着在一条 mRNA 分子上,形成的似念珠状结构。

11.分泌自溶:12.协同翻译转运:13.糖基化(glycosylation):是指单糖或寡糖与蛋白质之间通过共价键的结合形成糖蛋白的过程。

14.细胞骨架:指真核细胞中蛋白质纤维网架体系,对于细胞的形状,细胞的运动,细胞内物质的运输,染色体的分离和细胞分裂等均起重要作用。

细胞骨架的多功能性依赖三类蛋白纤维:微管,微丝和中间纤维。

15.胞质分裂环(收缩环):有丝分裂的动物细胞质膜下皮层由微丝与肌球蛋白 - Ⅱ形成的腰带状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名词解释1. genome 基因组p235某一个生物的细胞中储存于单倍染色体组中的总遗传信息,组成该生物的基因组2. ribozyme 核酶p266核酶是具有催化功能的RNA分子,是生物催化剂,可降解特异的mRNA序列。

核酶又称核酸类酶、酶RNA、核酶类酶RNA。

大多数核酶通过催化转磷酸酯和磷酸二酯键水解反应参与RNA自身剪切、加工过程。

与一般的反义RNA相比,核酶具有较稳定的空间结构,不易受到RNA酶的攻击。

更重要的是,核酶在切断mRNA后,又可从杂交链上解脱下来,重新结合和切割其它的mRNA分子。

3. signal molecule 信号分子p158信号分子是细胞的信息载体,包括化学信号如各种激素,局部介质和神经递质以及各种物理信号比如声、光、电和温度变化。

各种化学信号根据其化学性质通常可分为3类:1、气体性信号分子,包括NO、CO,可以自由扩散,进入细胞直接激活效应酶产生第二信使cGMP,参与体内众多生理过程。

2、疏水性信号分子,这类亲脂性分子小、疏水性强,可穿过细胞质膜进入细胞,与细胞内和核受体结合形成激素-受体复合物,调节基因表达。

3、亲水性信号分子,包括神经递质、局部介质和大多数蛋白类激素,他们不能透过靶细胞质膜,只能通过与靶细胞表面受体结合,经信号转换机制,在细胞内产生第二信使或激活蛋白激酶或蛋白磷酸酶的火星,引起细胞的应答反应。

4. house-keeping gene管家基因p319管家基因是指所有细胞中均表达的一类基因,其产物是维持细胞基本生命活动所需要的,如糖酵解酶系基因等。

这类基因一般在细胞周期S期的早期复制。

分化细胞基因组所表达的基因大致可分为2中基本类型一类是管家基因,另外一类是组织特异性基因。

5. cis-acting elements顺式作用元件存在于基因旁侧序列中能影响基因表达的序列。

顺式作用元件包括启动子、增强子、调控序列和可诱导元件等,它们的作用是参与基因表达的调控。

顺式作用元件本身不编码任何蛋白质,仅仅提供一个作用位点,要与反式作用因子相互作用而起作用。

是指与结构基因串联的特定DNA序列,是转录因子的结合位点,它们通过与转录因子结合而调控基因转录的精确起始和转录效率。

6. epigenetics 表观遗传学p251(重新查!!!1)表观遗传学是研究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不发生改变的情况下,基因表达了可遗传的变化的一门遗传学分支学科。

表观遗传的现象很多,已知的有DNA甲基化,基因组印记,母体效应,基因沉默,核仁显性,休眠转座子激活和RNA编辑等。

是在基因组水平上对表观遗传学改变的研究。

表观遗传现象包括DNA甲基化、RNA干扰、组织蛋白修饰等7. Hayflick limitation Hayflick界线Leonard Hayflick利用来自胚胎和成体的成纤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发现:胚胎的成纤维细胞分裂传代50次后开始衰退和死亡,相反,来自成年组织的成纤维细胞只能培养15~30代就开始死亡。

Hayflick等还发现,动物体细胞在体外可传代的次数,与物种的寿命有关;细胞的分裂能力与个体的年龄有关,由于上述规律是Hayflick研究和发现的,故称为Hayflick 界线。

关于细胞增殖能力和寿命是有限的观点。

细胞,至少是培养的二倍体细胞,不是不死的,而是有一定的寿命;它们的增殖能力不是无限的,而是有一定的界限,这就是Hayflick 界线。

8. proto-oncogene原癌基因p312原癌基因是细胞内与细胞增殖相关的基因,是维持机体正常生命活动所必须的,在进化上高等保守。

当原癌基因的结构或调控区发生变异,基因产物增多或活性增强时,使细胞过度增殖,从而形成肿瘤。

肿瘤细胞中存在着显形作用的癌基因,在正常细胞中有与之同源的正常基因,被称为原癌基因9. telomerase端粒酶p357端粒酶在人的生殖细胞以及能够无限分裂的癌细胞中存在的一种酶称为端粒酶,他能够以自身含有的RNA为模版,逆转录出母链末端的端粒DNA,从而避免了子链端粒序列的缩短,在正常体细胞中,端粒酶处于失活状态。

将活化的端粒酶导入正常的人成纤维细胞中并使其持续表达,结果细胞端粒不再缩短而细胞的复制寿命增加了近5倍。

10. cell differentiation细胞分化p318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一种相同的细胞类型经细胞分裂后逐渐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形成稳定性差异,产生不同的细胞类群的过程称为细胞分化,细胞分化的关键在于不同类型的细胞中特异性的蛋白质的合成,而特异性蛋白质合成的实质是基因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中选择性的表达,细胞分化是多细胞有机体发育的基础。

11. cyclin细胞周期蛋白与真核细胞的细胞周期呈模同步周期性浓度升降的蛋白质,最先是从海胆胚胎中分离鉴定的,为相对分子质量50000蛋白质的一大家族,包括:周期蛋白质A、B、D、E、G及H。

它们关键的蛋白质激酶(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cyclin-dependent kinases,CDKs)结合,并调节它们的酶活性,从而帮助推动和协调细胞周期的进行。

12. active transport主动运输p231主动运输是由载体蛋白所介导的物质逆着电化学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方式,主动运输普遍存在于动、植物细胞和微生物细胞。

根据能量来源的不同,可将主动运输分为:ATP直接提供能量(A TP驱动泵)、间接提供能量(协同转运或者偶联转运蛋白)以及光驱动泵3中基本类型。

是指物质逆浓度梯度,在载体的协助下,在能量的作用下运进或运出细胞膜的过程。

Na+、K+和Ca2+等离子,都不能自由地通过磷脂双分子层,它们从低浓度一侧运输到高浓度一侧,需要载体蛋白的协助,同时还需要消耗细胞内化学反应所释放的能量。

主动运输的特点是:①逆浓度梯度(逆化学梯度)运输;②需要能量(由A TP直接供能)或与释放能量的过程偶联(协同运输),并对代谢毒性敏感;③都有载体蛋白,依赖于膜运输蛋白;④具有选择性和特异性。

13. cell coat细胞被细胞被由碳水化合物形成的覆盖在细胞质膜表面的保护层,称为细胞被,由于这层结构的主要成份是糖,所以又称为糖萼或多糖包被。

细胞被的基本功能是保护如消化道、呼吸道、生殖腺等上皮细胞的外被有助于润滑、防止机械损伤, 同时又可保护上皮组织不受消化酶的作用和细菌的侵袭。

植物和细菌的细胞壁不仅可以保护细胞质膜和细胞器, 同时还赋予细胞以特定的形状。

细胞被还参与细胞与环境的相互作用, 包括细胞与环境的物质交换, 细胞增殖的接触抑制、细胞识别等。

14. secondary lysosome次级溶酶体此类溶酶体中含有水解酶和相应的底物,是一种将要或正在进行消化作用的溶酶体。

根据所消化的物质来源不同,分为自噬性溶酶体、异噬性溶酶体。

溶酶体的功能有二:一是与食物泡融合,将细胞吞噬进的食物或致病菌等大颗粒物质消化成生物大分子,残渣通过外排作用排出细胞;二是在细胞分化过程中,某些衰老细胞器和生物大分子等陷入溶酶体内并被消化掉,这是机体自身重新组织的需要。

位于细胞质内、被单位膜包围、呈球形的细胞器。

15. resolution16. channel protein 通道蛋白p68通道蛋白通过形成亲水性通道实现对特异溶质的跨膜转运。

通道蛋白是衡跨质膜的亲水性通道,允许适当大小的离子顺浓度梯度通过,故又称离子通道。

有些通道蛋白形成的通道通常处于开放状态,如钾泄漏通道,允许钾离子不断外流。

有些通道蛋白平时处于关闭状态,即“门”不是连续开放的,仅在特定刺激下才打开,而且是瞬时开放瞬时关闭,在几毫秒的时间里,一些离子、代谢物或其他溶质顺着浓度梯度自由扩散通过细胞膜,这类通道蛋白又称为门通道。

他有3种类型:离子通道,孔蛋白和水孔蛋白。

离子通道分为电压门通道,配体门通道和应力激活通道。

17. extracellular matrix细胞外基质p372细胞外基质是由细胞分泌的蛋白质和多糖所构成的,细胞外基质在结缔组织种含量最为丰富,主要由成纤维细胞所分泌形成复杂的网状结构,动物细胞外基质成分主要有3种类型:1.结构蛋白包括胶原和弹性蛋白,分别赋予胞外基质强度和韧性,2.蛋白聚糖,由蛋白质和多糖共价形成,具有高度亲水性,从而赋予胞外基质抗压的能力,3.粘连糖蛋白,包括纤连蛋白和层粘连蛋白,有助于细胞粘连到胞外基质上。

胞外基质不仅为组织的构建提供支撑框架,还对与其接触的细胞的存活、发育、迁移、增值、形态以及其他功能产生重要的调控18. immunofluorescence technique免疫荧光技术p40免疫荧光技术就是将免疫学的方法(抗原-抗体特异结合)与荧光标记技术相结合用于研究特异蛋白抗原在细胞内分布的方法,他包括直接和间接免疫荧光技术2种。

实验步骤主要包括:荧光抗体的制备、标本的处理,免疫染色以及观察纪录等。

在过程种应该尽量完好的保持被测蛋白质的抗原性。

19. biomembrane生物膜p54(打过星星)细胞内的膜系统与细胞质膜统称为生物膜。

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主要由脂类、蛋白质和糖类组成。

各成分含量分别约为50%、40%、2%~10%。

其中,脂质的主要成分为磷脂和胆固醇。

此外,细胞膜中还含有少量水分、无机盐与金属离子等。

生物膜(bioligical membrane):镶嵌有蛋白质和糖类(统称糖蛋白)的磷脂双分子层,起着划分和分隔细胞和细胞器作用生物膜,也是与许多能量转化和细胞内通讯有关的重要部位,同时,生物膜上还有大量的酶结合位点。

细胞、细胞器和其环境接界的所有膜结构的总称。

20. liposome脂质体p58脂质体是根据磷脂分子可在水相中形成稳定的脂双层膜的现象二制备的人工膜。

单层脂分子铺展在水面上时,其极性端插入水相而非极性尾部面向空气界面,搅动后形成乳浊液,即形成极性端向外而非极性端在内的脂分子团或形成双层脂分子的球形脂质体。

21. telomere端粒p254端粒是线状染色体末端的DNA重复序列,一个基因组内所有的端粒都是由相同的重复序列组成的,是染色体两个端部特化的结构,是真核染色体两臂末端由特定的DNA重复序列构成的结构,使正常染色体端部间不发生融合,保证每条染色体的完整性。

生物学作用在于维持染色体的完整性和独立性。

22. fluorescent microscope荧光显微镜p32荧光显微镜是利用一个高发光效率的点光源,经过滤色系统发出一定波长的光作为激发光、激发标本内的荧光物质发射出各种不同颜色的荧光后,再通过物镜和目镜的放大进行观察。

这样在强烈的对衬背景下,即使荧光很微弱也易辨认,敏感性高,主要用于细胞结构和功能以及化学成分等的研究。

荧光显微镜的基本构造是由普通光学显微镜加上一些附件(如荧光光源、激发滤片、双色束分离器和阻断滤片等)的基础上组成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