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816宏微观经济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武汉大学816宏微观经济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科目名称:宏微观经济学
一、名词解释(翻译术语后作答,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dominantstrategies
2、symmetricinformation
3、increasingreturnstoscale
4、automaticstabilizers
5、GDPdeflator
6、inflationtax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2、消费者的编辑替代率(MRSxy)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通常是递减的?
3、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和在?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姿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个人消费支出而减少私人投资支出,但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试问应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并用IS-LM模型图示这一政策组合建议。

4、什么是滞涨?请用两种经济分析框架阐释这一宏观经济现象。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已知销售商品x之总收益(R=PQ)方程为: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为0时的点价格弹性。

2、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05Q。

计算利润为极大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3、假定政府决定减少转移支付,但同时等量增加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即它变更其财政政策,使△g=-△tr。

(1)假定开始时,边际消费倾向β=0.8,比例税率t=0.25;而均衡收入y=600,现在令△g=10。

问均衡收入的变化△y是多少?
(2)政府预算盈余BS如何变化?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人均生产函数为y=f(k)=k-0.5k3,人均储蓄率为0.6,人口增长率为0.06,求:
(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值。

(2)与黄金律相对应的人均资本存量。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

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2、试述开放经济条件下调整内部与外部同时均衡的具体思路与政策;假定某经济体处于就业过度且有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状态,请利用相关宏观经济学模型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政策协调以实现内外同时均衡目标?
4.9.1 武汉大学816宏微观经济学2008年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名词解释(翻译术语后作答,共6小题,每小题5分,共30分)
1、dominantstrategies:每一个博弈中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不止一个竞争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构成了该企业的策略集。

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则称其为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与之相对的其他策略则为劣势策略。

占优策略是博弈论(game theory)中的专业术语,所谓的占优策略就是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反应都属于本企业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

2、symmetricinformation:每一个博弈中的企业通常都拥有不止一个竞争策略,其所有策略的集合构成了该企业的策略集。

在企业各自的策略集中,如果存在一个与其他竞争对手可能采取的策略无关的最优选择,则称其为占优策略(Dominant Strategy),与之相对的其他策略则为劣势策略。

占优策略是博弈论(game theory)中的专业术语,所谓的占优策略就是指无论竞争对手如何反应都属于本企业最佳选择的竞争策略。

3、increasingreturnstoscale:规模报酬(Returns to scale)是指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企业内部各种生产要素按相同比例变化时所带来的产量变化。

企业的规模报酬变化可以分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不变和规模报酬递减三种情况。

产量增加的比例大于生产要素增加的比例,这种情形叫做规模报酬递增。

4、automaticstabilizers:是指经济系统本身存在的一种减少各种干扰对国民收入冲击的机制,能够在经济繁荣时期自动抑制膨胀,在经济衰退时期自动减轻萧条,无须政府采取任何行动。

5、GDPdeflator:GDP折算指数,是指没有剔除物价变动前的GDP(现价GDP)增长与剔除了物价变动后的GDP(即不变价GDP(constant-price GDP)或实质GDP)增长之商。

该指数也用来计算GDP的组成部分,如个人消费开支。

它的计算基础比CPI更广泛,涉及全部商品和服务,除消费外,还包括生产资料和资本、进出口商品和劳务等。

因此,这一指数能够更加准确地反映一般物价水平走向,是对价格水平最宏观测量。

6、inflationtax:是指在通货膨胀条件下的一种隐蔽性的税收。

在经济出现通货膨胀时,由于受通货膨胀的影响,人们的名义货币收入增加,导致纳税人应纳税所得自动地划入较高的所得级距,形成档次爬升,从而按较高适用税率纳税。

这种由通货膨胀引起的隐蔽性的增税,
被称之为“通货膨胀税”。

二、简答(共4小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为什么利润极大化原则MC=MR在完全竞争条件下可表达为MC=P?
答:厂商从事生产或出售商品不仅要求获取利润,而且要求获取最大利润,厂商利润最大化原则就是产量的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的原则。

即MR=MC。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大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大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仍有利可图,因而会增加产量。

如果厂商的边际收益小于边际成本,意味着厂商每多生产一单位的产品用于销售所增加的收益小于因多生产这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厂商会亏损,因而会减少产量。

无论是边际收益大于还是小于边际成本,厂商都会改变产量,以使利润增加,只有在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时,厂商才不会调整产量。

两者都是根据利润最大化原则,也就是MC=MR,不过在完全竞争里,P=MC。

完全竞争厂商的边际成本曲线(MC)、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的关系显示,它还表示出市场价格(P)、市场价格等于边际收益(MR)和平均收益(Art)。

在产量为Q1时,边际收益MR1大于边际成本MC1,因此,增加产量增加了利润。

在产量为Q2时,边际成本MC2大于边际收益MR2,因此,减少产量会增加利润。

利润最大化产量是在水平价格线与边际成本曲线相交之处。

利润最大化的逻辑意味着一个竞争性厂商的供给函数必定是产品价格的增函数,而每种要素的需求函数必然是要素价格的减函数。

2、消费者的边际替代率(MRSxy)的涵义是什么?为什么它通常是递减的?
消费者边际替代率是在保持同等效用水平的条件下,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可以代替的另一种商品的消费量。

它是无差异曲线的斜率。

随着对X消费数量的不断增加,由于该商品所能带来的边际效用不断减少,增加一单位的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的数量不断减少。

也即消费者为了得到一个单位的X所愿意放弃的商品Y的数量不断减少。

这也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

可以看出,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的存在是由于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所致。

这实质上也是典型的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的根本原因。

3、IS-LM模型的政策含义何在?假定经济起初处于充分就业状态,现在政府要改变总需求构成,增加个人消费支出而减少私人投资支出,但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试问应采取什么样的宏观经济政策搭配?并用IS-LM模型图示这一政策组合建议。

IS-LM模型是宏观经济分析的一个重要工具,是描述产品市场和货币之间相互联系的理论结
构。

在产品市场上,国民收入决定于消费C、投资I、政府支出G和净出口X-M加合起来的总支出或者说总需求水平,而总需求尤其是投资需求要受到利率r影响,利率则由货币市场供求情况决定,就是说,货币市场要影响产品市场;
另一方面,产品市场上所决定的国民收入又会影响货币需求,从而影响利率,这又是产品市场对货币市场的影响,可见,产品市场和货币市场是相互联系的,相互作用的,而收入和利率也只有在这种相互联系,相互作用中才能决定。

当ISLM模型处于均衡时,如果政府计划改变需求结构,制订有利于促进消费的经济政策,减少个人投资,个人储蓄将会减,投资下降,IS曲线将会向左下方移动,引起国民收入水平和利率下降。

如果需要保持总需求水平不变,需要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引导企业扩大投资,增加政府购买,扩大出口,在保持利率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增加国民收入。

4、什么是滞涨?请用两种经济分析框架阐释这一宏观经济现象。

滞胀全称停滞性通货膨胀(Stagflation),在经济学,特别是宏观经济学中,特指经济停滞(Stagnation)与高通货膨胀(Inflation),失业以及不景气同时存在的经济现象。

通俗的说就是指物价上升,但经济停滞不前。

它是通货膨胀长期发展的结果。

长期以来,资本主义国家经济一般表现为:物价上涨时期经济繁荣、失业率较低或下降,而经济衰退或萧条时期的特点则是物价下跌。

滞胀包括两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经济停滞,包括危机期间的生产下降和非危机期间的经济增长缓慢和波动,以及由此引起的大量失业;另一方面是持久的通货膨胀,以及由此引起的物价上涨。

这两种现象互相交织并发,贯穿于资本主义再生产周期的各个阶段,并成为所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共同经济现象。

西方经济学家把停滞(stagnation)和通货膨胀(inflation)两词合起来,构成停滞膨胀(stagflation)这一新概念,就表明两者是紧密地结合在一起的。

“滞涨”的实质,是在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到一定时期以后,特别是70年代
以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经济上的一种新的特殊的表现形式。

较高的失业率、经济增长停滞和通货膨胀并存的经济现象。

成因从一般通货膨胀理论分析,滞胀是需求膨胀后各经济主体的预期变化及其行为调整所导致的商业周期现象,如图:图中横轴Y为产量,纵轴P为价格,D为总需求曲线,Sn()表示对应于不同的预期通货膨胀率的供给曲线。

当总需求曲线由D0移到D1时,表示总需求增加,导致商品供求缺口AA′出现。

与A′点对应的产量水平是不可能达到的,因为它偏离了短期供给曲线S0。

企业只是在S0上(较低工资水平上)才愿意生产较高产量。

此时短期均衡点是B,即D1和S0(的交点,表示较高价格水平和较高实际产量。

但B点不可能是长期均衡点。

短期供给曲线S0是根据预期价格水平给出的,而与B点对应的实际价格P1高于P0。

在短期均衡中,企业主满意了,但工人不满意。

当工人知道实际价格P1高于预期价格时,他们将修正预期,=P1,并要求增加工资,于是,供给曲线由S0()移至S1与D1的交点C,该点意味着价格上升(P1升为P2)和产量下降(从Y1降至Y2),这就进入了“滞胀”阶段。

但在C点,实际价格水平P2又高于预期价格,工人感到被欺骗,并会再次要求名义工资提高以保持实际工资水平,总供给曲线将再次向左上方移动。

只要S与D的交点(短期均衡)在Y0线右边,实际价格就会比预期价格水平高,上述调整过程就会继续。

如果总需求D1不变,只有在N点,即Sn与D1的交点,才能实现长期均衡,此时产量Y0与初始均衡产量(即A点)相同,但Sn反映了货币工资对较高价格水平的充分调整,实际工资与在A点时的实际工资一样。

上述过程可以分两个阶段。

A→B是扩张阶段,需求增加表现为暂时的通货膨胀,产量增加和就业增加同步。

B→N是滞胀阶段,此时通货膨胀上爬,但供给函数根据较高成本而调整,产量下降就业则减少。

除上述被多数人接受的一般理论外,西方经济学家关于“滞胀”产生原因还有各种解释。

这些观点彼此间具有互补性,有些已被包括在上述一般理论中,反映了20世纪70年代理论的发展。

劳工市场上的均衡与失衡说新综合派经济学家和等人认为,传统的刚性理论(工资刚性、价格刚性)虽然可以说明持久性通货膨胀的原因,但不足以说明为什么通货膨胀和失业会同时并存。

指出,失业可归因于劳工市场失衡,非自愿失业说明劳工市场不均衡的存在。

与此同时,货币工资未能在各行业间迅速调整。

这样,在劳工市场上,过度供给表现为失业存在,过度需求表现为岗位空缺,无论何时,劳工市场都在两者之间变化着。

因此,经济总体上就显示出既有空位又有失业的现象。

他们断定,在任一劳工市场上,货币工资增长率都是两种成分,即均衡成分和失衡成分的总和。

由于空位存在,势必减弱失业增量降低通货膨胀的影响,同时,工资刚性也使失业对货币工资率下降的作用力减小;但工作空位存在却会使货币
工资迅速上升。

这样,失业与空位并存,就转化为失业与工资率上升并存,进而转化为失业与通货膨胀并发。

市场操纵说 等人反对只根据货币供应增量来说明通货膨胀。

三、计算题(共4小题,共40分)
1、已知销售商品x 之总收益(R=PQ )方程为:R=100Q-2Q2,计算当边际收益(MR )为0时的点价格弹性。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反需求函数为:P=100-2Q ,dQ/dp=-(1/2),当MR=0时,则有,100-4Q=0,Q=25,则当边际收益MR 为0时的点价格弹性为(dq/dp )(p/q )=(-1/2)(50/25)=-1
2、已知某垄断者的成本函数为TC=0.5Q2+10Q ,产品的需求函数为P=90-0.05Q 。

计算利润为极大的产量、价格和利润。

解:由已知条件可得,厂商的收益函数为TR=90Q-0.05Q2,因此利润函数为L=90Q-0.05Q2-0.5Q2-10Q
通过求利润函数的最大化值可得,该厂商的利润极大化的产量Q=800/11,P=950/11,利润L=64000/121
3、假定政府决定减少转移支付,但同时等量增加政府对商品与劳务的购买支出,即它变更其财政政策,使△g=-△tr 。

(1)假定开始时,边际消费倾向β=0.8,比例税率t=0.25;而均衡收入y=600,现在令△g=10。

问均衡收入的变化△y 是多少?
(2)政府预算盈余BS 如何变化?
解:(1)由已经知可得,△c=0.8△y=△tr=△g ,即有,△y=12.5,(2)政府预算盈余为612.5*0.25-10=143.125
4、在新古典增长模型中,集约化生产函数为
2()20.5,Y f k k k ==-人均储蓄率为0.3,设人口增长率为3%,求:(1)使经济均衡增长的k 值;
(2)黄金分割律所要求的人均资本量。

解:(1)经济均衡增长时,()sY n k nk δ=+=(假设折旧δ为0)将0.3,3%s n ==代入得:
220.3(20.5)0.03205k k k
k k k ⨯-=-=
k =3.8
(3)按黄金分割律要求,对每个人的资本量的选择应使得资本的边际产品等于劳动的增长
率,即
()
f k n
'=
,于是有:2-K=0.03
可得k=1.97
四、论述题(共2小题,每小题20分,共40分)
1、如何解决效率与公平之间的矛盾,对此,西方学者并无一致的答案。

然而,大体的说来,他们较为普遍的思路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论述效率优先的涵义。

①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个原则。

效率优先,实质就是发展生产力优先,有两层含义:一、把个人劳动报酬同劳动效率挂钩。

二、把生产要素的收益和各要素的经济效率挂钩。

坚持效率优先,就必然要求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

当然,强调效率优先的同时,也要兼顾社会公平,不能出现两极分化,这是效率优先原则实现的社会条件。

②我国现阶段的收入政策时,既要有利于善于经营的企业和诚实劳动的个人先富起来,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要防止贫富悬殊,坚持共同富裕的方向,在促进效率的前提下体现公平。

效率,是指人们工作中所消耗的劳动量与所获得的劳动成果的比率。

公平,是伦理学的概念,是指如何处理社会经济中各种利益关系,也就是所谓合理分配。

提高效率主要通过发挥市场机制优化资源配置的基础性作用来实现,实现公平则主要依靠政府对收入的宏观调控。

效率与公平上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从统一性来看,效率是公平的基础,公平的最终实现要以效率的较大提高为基础。

另一方面,公平是提高效率的重要条件,公平合理的收入分配有利于形成稳定的社会环境,从而调动各方面的生产积极性,促进效率的提高。

从对立性方面看,两者存在着此长彼消,此消彼长的一面。

收入差距较小,固然公平了,但对经济社会中的主体刺激作用不大,不利于效率的提高。

收入差距过大,固然能刺激效率的提高,但又会出现社会的不稳定与不和谐,反过来又会影响效率。

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处理好三个关系:(1)、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分配政策的关系;(2)、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两极分化的关系;(3)、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的关系。

国民收入初次分配应注重效率,发挥市场的作用,鼓励一部分人通过诚实劳动,合法经营先富起来。

国民收入再分配应注重公平,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职能,调节差距过大的收入。

具体措施:①保护合法收入,②取缔非法收入,③整顿不合理收入;④调节过高收入。

通过以上措施逐步形成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占少数,中等收入者占多数的收入分配格局。

处理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要把握好“度”,效率优先的度是不能发生两极分化,兼顾公平的度
是不能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从现实的情况看,效率优先主要应从微观分配过程中体现出来;兼顾公平主要应依靠国家的宏观调控来实现。

2、试述开放经济条件下调整内部与外部同时均衡的具体思路与政策;假定某经济体处于就业过度且有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状态,请利用相关宏观经济学模型说明政府应该如何进行政策协调以实现内外同时均衡目标?
答:内部均衡是指假设在开放条件下,如果一国经济划分为生产贸易品的贸易部门与生产非贸易品的非贸易部门,内部均衡是指对国内商品和劳务的需求足以保证非通货膨胀下的充分就业,即非贸易市场处于供求均衡状态,也就是国内经济处于无通货膨胀的充分就业状态,外部均衡应当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理想的国际收支平衡或理想的国际收支状态,它不但表现为高水平的(国际贸易和国际资本流动的最佳规模状态)国际收支基本平衡,而且表现为内部均衡基础上或以较小的调节成本为代价的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外部均或国际收支均稀衡总目标又被分解为若干子目标,如经济常账户差额、贸易账户差额、外汇储备账户差额以及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等均被列入外部均衡目标的范畴,外部均衡可以理解为与一国宏观经济发展相适应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合理的国际收支结构不是短期的各项目收支平衡的概念,而是长期的、动态的各项目收支差额之间的协调查与平衡。

在开放经济条件下,国际收支与国民收入、国民支出的关系可通地以下关系式联系起来:国民收入(Y)=消费(C)+投资(I)+[出口(X)-进口(M)],移项得X-M=Y-(C+I),其中将贸易收支差额(X-M)用B表示,简称为经常项目差额,将(C+I)用A表示,称为国内总支出,即国民收入中被国内吸收的部分,由此,国际收支差额(经常项目差额)实际上就可由国民收入(Y)与国内吸收(A)之间的差额来表示,即B=Y-A。

当国民收入大于总吸收时,经常项目为顺差;当国民收入小于总吸收时,经济项目为逆差。

当国民收入等于总吸收时,经常项目平衡,同时假定某一经济体系初始状态为内上均稀。

同时,假定某一经济体系初始状态为内外部均衡,即B=Y-A=0。

从内部经济决定外部经济的角度看,国际收支盈余往往是国内经济发展状况的外在表现。

假定某经济体处于就业过度且有国际收支巨额顺差的状态,国内经济出现高速增长,风外部需求旺盛,如果超出本国的供给能力,则需要增加进口来弥补供求缺口,此时,即导致经常项目顺差缩小甚至出现逆差。

当国内价格水平较平稳或较低时,外贸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同时外资大量流入,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可能会出现双逆差。

从外部经济对内部经济的影响或反作用看,一般而言,在不考虑其它因素的情况下,国际收支顺差会增加有效需求,在国
内供给不变的条件下,会导致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提高了国内产品市场的价格水平,从而提高厂商的利润率,促进了国内的生产和投资,推动了经济快速增长;反之,国际收支逆差会增加国内市场的有效供给,在国内需求不变时,会导致总供给大于总需求,降低国内的价格水平,尤其是降低产品市场的价格水平,从而会降低厂商的利润率,进而抑制国内的生产和投资,严重时会促使经济衰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