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文化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题
印度教徒为了防止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对种姓制度作了更严格的规定,使低级种姓的人深受其害而改信了伊斯兰教。因此,低级种姓的数量有所减少,使印度教种姓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3)对婚姻的影响。
为防止印度教徒与伊斯兰教徒通婚,想出了四种办法:
第一,实行童婚。第二,在高级和中级种姓中流行戴面罩的习俗。
第三,对寡妇再婚作了严格规定。第四,大力宣传寡妇为夫殉葬。
哲学:
希伯来文明在哲学上的成就主要表现在神学思考上。斐洛是第一个指出上帝的存在的可知性与上帝本质的不可知性是有区别的,将犹太神学与柏拉图的理念说调和起来的人,被视为“基督教之父”。希伯来文明的信仰体系不仅直接为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所吸收和继承,而且传遍全世界。希伯来文明也就当仁不让地成为西方文明来源之一。2.试论述古希腊的文明成就:
简答题
1.简述世界文化体系是如何划分的:
在研究世界文化时,要按照不同的文化区域对国家民族进行划分,这种划分以地域文化或行政区域等方面为标准。季羡林将世界文化归为四个体系:
1、xx文化体系;
2、xx文化体系;
3、xx、xxxx文化体系;
4、欧类文化体系。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编写的《世界文化报告----文化的多样性,冲突与多元共存
中世纪的骑士精神对现代欧洲的民族性格的塑造起着极其重大的作用。从后冷兵器时代起,骑士精神逐渐转化成了绅士风度,一种富有浪漫色彩的侠义精神,使现代欧洲人民族性格中既含有优雅的贵族气质成分,又兼具信守诺言,乐于助人,为理想和荣誉牺牲的豪爽武人品格。这种由骑士精神转变而来的绅士风度,已经成了现代文明生活中男人的基本人格准则,甚至某种意义上成了男人素质的象征,并推而广之蔓延到了全世界。
与启蒙思想家一样,浪漫主义者也以人和人性为关注焦点。但不同的是,启蒙思想家关注的是整体意义上的人和为所有人共同分享的人性特征,而浪漫主义者所强调的是人的独特性,即将这个人与那个人区分开来的独特性。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哪个不是古埃及文明的标志? A. 金字塔 B. 狮身人面像 C. 甲骨文 D. 神秘的神话故事正确答案是:C. 甲骨文。

2、以下哪个是古希腊哲学家? A. 孔子 B. 柏拉图 C. 孟子 D. 老子正确答案是:B. 柏拉图。

3、以下哪个不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遗产? A.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B. 米开朗基罗的《圣母像》 C. 拉斐尔的《西斯廷圣母》 D.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正确答案是:D. 贝多芬的《第九交响曲》。

4、以下哪个是现代主义文学的代表作? A. 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 B. 杜拉斯的《情人》 C.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D. 奥斯汀的《傲慢与偏见》正确答案是:C. 贝克特的《等待戈多》。

5、以下哪个是北美印第安人的传统文化? A. 毛利文化 B. 阿兹特克文化 C. 苏族文化 D. 爱斯基摩文化正确答案是:C. 苏族文化。

二、简答题1、请简述古希腊神话中命运三女神的故事。

答:古希腊神话中的命运三女神分别是克洛托、拉刻西斯和阿特洛波斯。

克洛托负责纺织生命线,拉刻西斯负责维护生命线,阿特洛波斯负责切断生命线。

她们的象征是剪刀、轮子和纺锤。

故事中,她们决定了人的命运,但也受到了俄尔甫斯的质疑和挑战。

2、请阐述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和影响。

答:佛教是在西汉时期从印度传入中国的。

经过长期的发展和融合,佛教在中国形成了独特的禅宗和净土宗等流派。

佛教对中国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包括对哲学、文学、艺术和建筑等方面的影响。

例如,佛教的因果报应和轮回观念影响了中国人的生死观和道德观。

同时,佛教也在中国历史上扮演了重要的社会角色,如维护社会稳定和促进民族融合。

3、请介绍现代主义文学在20世纪初的欧洲背景和主要特征。

答:20世纪初的欧洲处于社会动荡和思想变革的时期,现代主义文学在这种背景下兴起。

现代主义文学的主要特征包括反传统、强调个人体验和内心世界、运用非线性叙述和意识流等创新手法。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   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答案简答一.文化与文明有什么区别?1.文化通常与自然相对应,而文明一般与野蛮相对应。

2.从时间上来看,文化的产生早于文明的产生,可以说,文明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后形成的。

3.从空间上来看,文明没有明确的边界,它是跨民族的,跨国界的;而广义的文化泛指全人类的文化,相对性的文化概念是指某一个民族或社群的文化。

4.从形态上来看,文化偏重于精神和规范;文明偏重于物质和技术。

5.从承载者的角度来看,文化的承载者是民族或族群,每个民族或族群都有属于自己的文化;而文明的承载者是一个地域。

6.从词义来看,“文化”是中性的,使用范围很广;而文明是褒性的,使用范围较窄。

二.简述两河流域宗教的主要特征:1.多神论:信奉多个神,早期的神大都和天文有关,后期则多数应乎人事。

2.拟人性:赋予神以人性,神也有喜怒哀乐,有善有恶的特点。

3.现实性:从未有过灵魂不朽之说。

所祈求的是现实福祉而非永生和来世的享乐。

4.盛行祖先崇拜。

三.简述古埃及人宗教信仰的特点:1.从多神教向一神教转化2.强烈的来世观念3.初步的伦理意义四.简述犹太教的基本教义:1. 一神观2. 契约观3. 神选观4. 弥赛亚救世观五.佛教的发展和传播经历了哪几个阶段?①原始佛教时期(前六世纪——公元前四世纪中叶)②部派佛教时期(前四世纪中叶——公元一世纪中叶)③大乘佛教时期(一世纪——七世纪)④密教时期(七世纪——十二世纪)六.简述婆罗门教的基本教义:(1)认为世界上有一个绝对存在物主宰着世界,即“梵”。

(2)认为现世的物质世界是灵魂的体现,是不真实的。

(3)人生是一种轮回,前世行善,下世可以升迁;前世作恶,下世降级。

(4)若想摆脱人生苦恼,就要争取与绝对存在物合为一体,即与“梵”合为一体,所谓“梵我合一”。

七.简述古希腊史学成就:1.希罗多德(前484—前425)《历史》(《希波战争史》)2.修昔底德(前460—前400)《伯罗奔尼撒战争史》3.色诺芬(约前430—前355)《希腊史》、《万人军远征记》八.简述古希腊的文学成就:1.荷马史诗:伊利亚诗奥德赛2.戏剧: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前525-前456)《被缚的普罗米修斯》、《波斯人》索福克勒斯(前496-前406)《俄狄浦斯王》欧里庇德斯(前485-前406)《美狄亚》喜剧:阿里斯托芬(前446-前385)《阿卡奈人》《骑士》九.简述古希腊时代自然科学方面的成就:①天文学:亚里塔斯克(前310—230)②数学:欧几里德(前323年—285)③地理学:埃斯托拉特尼(前276—195)④物理学:阿基米德(前287—212)十.简述古希腊宗教信仰的特征:1.多神崇拜2.神的人性化3.世俗性十一希腊文化对罗马文化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一)文学1.拉丁字母2.诗歌与戏剧安得罗尼库斯(约公元前284—前204年)是罗马第一位诗人。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文学概论》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共4页 第3页 共4页 第4页一、 填空题(每题2分,共26分)1. 毛泽东在1958年提出了 和 相结合的创作思想,是对社会主义文学创作方法的理论概括。

2.审美意识形态的复杂组合包括 、 、 。

3.西方现代主义文学中所表现出来的异化思想,概括地说,主要表现在 、 、 和人与自然等四个方面。

4.古希腊的文艺理论家 ,在谈到悲剧时,曾说悲剧有"净化"作用;古罗马的贺拉斯则认为文艺的功能在于 。

二、 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文学创作中,运用的主要思维方式是( )A. 抽象思维B. 创造思维C. 形象思维D. 情感思维 2. 根据马克思主义社会实践的观点,文艺起源于( ) A. 劳动 B. 游戏 C. 摹仿 D. 宗教 3. 文学的倾向性受制于作家的( )A. 创作目的B. 审美理想C. 表现手法D. 语言运用 4.历史上关于雅与俗的两种表述方式是:( )A.寓庄于谐B.阳春白雪C.曲高和寡D.下里巴人E.文以载道 5.文学抒情在本质上属于:( )A.现实评价B.自我表现C.审美体验D.情感宣泄E.艺术形式 6.表现文学风格的具体话语情境包括:( )A.词语运用B.体裁选择C.结构安排D.形象创造E.社会状况 7.文学阅读活动对读者的要求是( )A.期待视野B.对话欲望C.思想正确D.情感丰富E.见仁见智8.形象思维的基本特征是( )A.直感性B.理念性C.蕴情性D.想象性E.审美性9.文学之所以具有社会性,是因为( )A.文学是人类意识活动的艺术结晶B.文学的对象是人和人的社会生活C.文学造型的语言是社会交际工具D.创作者的审美意识带有社会印记E.接受者的审美需求含有社会因素10.在文学活动中,当情与理不一致的时候,恰当的做法是( ) A.牵情就理 B.存情去理 C.牵理就情 D.存理去情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5分) 1. 主题2.典型人物的共性 3.期待视野四、简答题(每题8分,共24分) 1.简述文学意境的含义及其特征。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世界经济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级世界经济史试卷一、选择题(20分)1. 阅读“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对比表,对表格数据解读正确的是()世界工业生产相对份额(1750-1900年)(单位:﹪)A.工业革命的完成使英国工业领跑世界B.独立战争促进了美国工业的迅猛发展C.闭关锁国造成了中国工业的严重落后D.制度创新是各国工业发展的共同原因2.英国工业革命被誉为“被解放的普罗米修斯”,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了一副烟囱多于教堂尖顶的图景。

这主要说明英国工业革命()A.比古代神话还传奇 B.沉重打击了宗教势力C.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D.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3. 1700年至1800年间,欧洲人口由1.05亿增长到1.8亿,19世纪剧增到3.9亿。

欧洲人口的剧增从本质上反映了()A.社会制度重大变革改善了人类的生存状况B.工业化的发展为人类的生存创造了良好的条件C.殖民扩张的发展扩大了欧洲人的生存空间D.欧洲逐渐成为全世界人口流动和迁移的目的地4. 19世纪60年代到20世纪初,从纽约运往英国的小麦或从孟买运往英国的棉花等主要商品的运价降低了三分之二左右。

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全球化进程刚刚起步 B.英国殖民掠夺的加剧C.工业革命带动交通运输业的发展 D.资产阶级革命的影响5. “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

”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6. 据蒋孟引《英国史》载:“1835年,英国棉纺织业中18岁以下的童工9.5万人,占全部工人的43.3%;女工11.9万人,占全部工人的54.3%。

1839年,在英国的419560名工人中,除了23%是成年男工之外,其余都是女工和儿童。

”这一记载反映出()A.女工相对于男工更适合从事棉纺织业B.资本家的本质是惟利是图C.工业革命导致年轻人独立意识增强D.工业革命期间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增7. 19世纪,一位到英国旅游的加拿大人面对煤燃烧造成的遮天蔽日的烟雾,感觉到与她家乡那种“单调的纯净”不同,这种舒服的烟雾“为空气增加了一种可靠性和营养,让你似乎能感觉到肺在咀嚼它”。

大一上学期世界通史期末考试答案

大一上学期世界通史期末考试答案

大一上学期世界通史期末考试答案第一章人类的史前时代重点名词:1.血缘家族(1)血缘家族是旧石器时代早期和中期的社会组织。

(2)是人类的第一个社会组织形式、第一个家庭形态(3)实行同辈婚,禁止杂交(4)关系是平等的,人们集体生产,共同消费。

2、旧石器时代(1)旧石器时代是以使用打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2)时期划分一般采用三分法,即旧石器时代早期、中期和晚期(3)旧石器时代出现了复合工具和复合武器。

3、新石器时代(1)石器时代中的最后一个阶段。

(2)是以用磨制石器为标志的人类物质文化发展阶段。

(3)出现了农业和畜牧业。

(4)是母系氏族的全盛时期。

(5)定居生活4、氏族(1)原始社会以共同血缘关系结合而成的一种血族团体。

(2)约相当于旧石器中、晚期,经过母系和父系两个阶段。

(3)以族外婚为前提,以血缘关系为纽带。

(4)起源于一个老祖母,有特定的氏族名号。

5、军事民主制(1)原始社会末期(2)由于部落之间的战争,在部落设置军事领袖,氏族大会,氏族议事会为领带机构,以决定大事,组织指挥战争,这种制度就是军事民主制(3)是一种由氏族公社向阶级社会过渡时期的制度简答题1、按照恩格斯的划分方法,人类起源经过哪些主要阶段?其主要化石代表是什么?第一阶段:从古猿到人猿相别,距今约2300万年--180万年。

典型代表有森林古猿、南方古猿。

第二阶段:从人猿相别到智人。

距今约180万年—4万年前,人类进化经历了能人、直立人、早期智人、晚期智人四个时期。

恩格斯认为,人类起源和发展经历了“攀树的猿群”“正在形成的人”和“完全形成的人”三个阶段。

攀树的猿群是指生活在树上的古猿,1911年在埃及法雍地区发现的原上猿,1966年在法雍发现的埃及猿,法国发现的森林古猿。

正在形成的人是指从猿到人过渡期间的生物,腊玛古猿,南方古猿。

而完全形成的人是指已经能够制造工具的人,“能人”,元谋人、兰田人和北京人。

2、氏族公社是怎样产生的?(1)氏族公社是继原始群之后出现的以血缘为纽带的人类共同体,是原始社会的高级阶段(2)氏族公社的历史分为母系氏族公社和父系氏族公社两个阶段(3)由原始群进入母系氏族公社的根本原因是由于农业的出现和人们开始了定居生活(4)农业、定居生活使人们认识到血缘近亲婚姻的危害,从而实行族外婚,这样就进入了氏族公社。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教育学 (1)》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教育学 (1)》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3页 共 6 页第4页 共 6 页级 教育学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30分)1.马克思主义教育学在教育起源问题上坚持( )。

A.劳动起源论; B.生物起源论; C.心理起源论; D.生物进化论2.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思想的提出始自党的 ( )。

A.十五大; B.十四大; C.十三大; D.十二大3.北京师范大学学制研究小组于1981年在其附属中小学开始进行的学制实验是( )。

A.六三制; B.双轨制; C.分支型; D.五四制 4.教学从本质上说,是一种( )。

A.认识活动;B.教师教的活动;C.学生学的活动;D.课堂活动 5.小学阶段是发展学生个性( )。

A.并不重要的时期;B.非常重要的奠基时期;C.没有效果的时期;D.最不会受外界影响的时期 6.在1951年提出“范例教学”主张的是( )。

A.赫尔巴特; B.瓦·根舍因 C.怀特海 D.克伯屈 7.教育内容是教育者与受教育者共同认识的( )。

A.主体; B.客体; C.教的主体; D.学的主体 8.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主要是由( )因素决定的。

A.政治 B.经济 C.文化 D 。

军事 9.学生集体是教育的( )。

A.主体B.客体C.权威D.主人 10.我国中小学课程(教学)计划的最基本部分是( )。

A.学科设置B.课时分配C.学科顺序D.学周安排 11.思想品德培养是从学生的( )出发的。

A.认识 B. 情感 C.行动 D.实际12.以教师的语言为主要媒介系统、连贯地向学生传授知识、表达情感和价值观念的教育方法是( )A.演示法B.讲授法C.谈话法D.陶冶 13.在学校教育体系中处于核心地位的是( )A.后勤工作B.管理工作C.教学工作D.科研工作 14.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盛于( )A.商周B.春秋战国C.秦汉D.隋唐 15.下列属于原始社会教育特征的是( )A.系统性B.制度性C.无阶级性D.等级性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文化发展对学校课程产生的影响主要体现在( )。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中国文化史》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国当代文学史》第 1 页 共 2 页2018学年 第一 学期 成人函授《中国文化史》考试试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填空题(每题1分,20分)1、1949年,( )的成立,标志着中国文学新的纪元的开始,一般称为 ( )文学。

2、从50年代初期起,以赵树理的( )、柳青的( )等为代表的农村题材小说是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3、50年代中期,由于一批“ ( )”以及描写爱情的作品相受到批判,现实题材的作品一度受到冷落,许多作家纷纷转向 ( )题材。

4、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是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老舍的话剧( ),而后有田汉的话剧( )、姚雪垠的长篇小说( )(第一卷)。

5、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以革命战争时期的历史为题材的一大批长篇小说相继涌现,形成了当代文学创作的第一个高潮,作家作品有杨沫的( )、曲波的( )、吴强的( )、冯德英的( )、梁斌的( )、欧阳山的( )以及稍后出现的罗广斌杨益言的( )等。

6、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诗歌的代表诗人是:( )、( )、闻捷和李瑛等。

7、50年代中后期和60年代前期,散文作家以 ( ) 、杨郑 、秦牧 、吴伯箫等人的成就最高。

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50年代前期,当时文坛上最具代表性的农村题材作品是()。

A.赵树理的《小二黑结婚》和《三里湾》 B.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和周立波《山乡巨变》 C.赵树理的《三里湾》和柳青的《创业史》 D.周立波的《山乡巨变》和《暴风骤雨》2、50年代中期,在历史题材方面最先取得重大成就的是()。

A.田汉的《关汉卿》 B.老舍的《茶馆》 C.姚雪垠的《李自成》(第一卷) D.曹禺的《胆剑篇》3、所谓"新时期文学"一般是指()。

A.1949年建国后的文学B.抗日战争后的文学C.新文化运动以来的文学D.1976年10月粉碎"四人帮"之后的文学 4、新时期,首先出现的创作潮流是()。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这就是攀树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中的人。

2、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化石是腊玛古猿。

3、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字母文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字的发音系统和书写系统的完美结合。

4、腓尼基人利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音符字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5、著名诗作《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当时文学上的最高成就。

6、“亡灵书”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现的比较独特的祭祀文学。

7、通常所说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8、希罗多德被称为“史学之父”,施洛塞尔被称为“世界史之父”。

9、古希腊具有三代师承关系的思想巨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将古希腊的哲学推向顶峰。

10、古罗马人维吉尔的作品有《伊尼特》、《牧歌》、《农事诗》。

11、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著名的理性主义史学家爱德华 .吉本所作。

12、罗马时代著名的科学家是普林尼,他所著的《自然史》共37卷。

13、婆罗门教的圣书是《吠陀》,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最早记载。

14、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和热烈的情感,主要的艺术代表是弗拉戈纳。

15、古代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在古代史书上称为安息帝国。

16、中国古籍《大唐西域记》将古代印度的瓦尔那译为种姓。

17、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是犹太教。

18、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所制定的所有基督教徒必须遵守的教义是尼西亚信条。

19、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的代表作是《神学大全》。

20、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创始人是默罕默德。

21、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因其独特地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成为中世纪向欧洲传播。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外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通化师范成人教育《外国文学》期末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学校 层次 专 姓名外国文学 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列那狐传奇》中的列那狐是( )A .市民的典型B .无产阶级的典型C .封建贵族的典型D .神职人员的典型 2、塞万提斯的代表作是( )A .《小癞子》B .《汤姆·琼斯》C .《堂·吉诃德》D .《巨人传》 3、《玩偶之家》中娜拉出走的原因是( ) A .逃避柯洛克斯泰以“冒名借债”之事对她的要挟B .保全丈夫的名誉,自己承担“冒名借债”的责任C .逃避“冒名借债”的责任,让丈夫“挑起那副担子”D .看穿了丈夫的伪善,认清了自己的处境 4、《荒原》的作者是( )A .T·S·艾略特B .庞德C .叶芝D .马雅可夫斯基 5、法国浪漫主义文学之父是( )A.雨果B.夏多布里昂C.大仲马D.拉马丁 6、《双城记》中的“双城”指的是( )A.巴黎、伦敦B.巴黎、都柏林C.伦敦、纽约D.曼彻斯特、柏林 7、肖洛霍夫对苏联卫国战争题材文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小说是( )A.《顿河故事》B.《被开垦的处女地》C.《一个人的遭遇》D.《静静的顿河》 8、加西亚·马尔克斯最重要的代表作是( )A.《枯枝败叶》B.《百年孤独》C.《恶时辰》D.《家长的没落》 9、歌德的诗剧《浮士德》的基本情节是( ) A .两幕序曲,一个赌赛,半生追求,一生悲剧 B .两幕序曲,一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喜剧 C .一幕序曲,两个赌赛,终生追求,五幕悲剧 D .一幕序曲,两个赌赛,半生追求,一生喜剧10、美国最早提倡现实主义文学的作家是( )A .马克·吐温B .杰克·伦敦C .德莱塞D .威廉·豪威尔斯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美国浪漫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有( )A 、华盛顿·欧文B 、库柏C 、爱伦·坡D 、爱默生E 、霍桑 2、雨果作品较突出的思想和艺术特征有( )A 、人道主义B 、浪漫主义C 、自然主义D 、美丑对照E 、唯美主义 3、20世纪后半期西方文坛最重要的文学流派有( )A.魔幻现实主义B.未来派C.表现主义D.象征主义E.荒诞派戏剧 4、欧·亨利的代表性作品有( )A.《警察与赞美诗》B.《热爱生命》C.《麦琪的礼物》D.《最后一片藤叶》E.《大街》5、印度著名作家泰戈尔的宗教哲理诗《吉檀迦利》思想内涵很丰富,主要有( ) A.超人思想 B.泛神论思想 C.一神教思想 D.神秘主义思想 E.英雄主义思想三、名词解释 (每题5分,共20分)1、古典主义2、自然主义文学3、《人间喜剧》4、意识流小说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14分)1、简述《巴黎圣母院》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成人高考世界文化与交流考核试卷

成人高考世界文化与交流考核试卷
1.以下哪些国家属于G7国家?()
A.美国
B.英国
C.法国
D.俄罗斯
2.以下哪些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的世界文化遗产?()
A.帕特农神庙
B.威尼斯
C.京都神社
D.自由女神像
3.以下哪些是伊斯兰教的圣地?()
A.麦加
B.麦地那
C.耶路撒冷
D.罗马
4.以下哪些国家的官方语言是葡萄牙语?()
A.巴西
B.葡萄牙
5. √
6. √
7. ×
8. √
9. ×
10. √
五、主观题(参考)
1.丝绸之路通过连接东西方的贸易,促进了商品和文化交流,有助于世界各地的文明互鉴。
2.英语成为国际通用语言得益于英国历史上的殖民扩张和美国的全球影响力,它促进了国际交流,但也可能导致其他语言的边缘化。
3.日本动漫文化通过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和丰富的主题在全球范围内产生影响,反映了日本社会的价值观和创新精神。
11. BC
12. ABC
13. ABC
14. AB
15. ABC
16. ABCD
17. ABCD
18. ABC
19. ABC
2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ABC
三、填空题
1.活字印刷术
2.独立日
3.《麦克白》
4.俄罗斯
5.尼罗河
6.中国
7.英国
8. 1946
9. 1901
10.北京
四、判断题
1. √
2. √
3. ×
4. √
B.巴黎
C.北京
D.纽约
3.以下哪个节日是日本的传统节日?()
A.元宵节
B.情人节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

《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全)《世界文化史》期末复习提纲一、客观题1、人类最早进入文明的地区:两河流域和尼罗河流域2、世界四大语系:1、闪米特-含米特语系(现主要分布于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包括希伯来语(犹太人)、阿拉伯语、埃塞俄比亚语等);2、印欧语系(现主要分布于亚洲的印度、伊朗、欧洲和美洲等);3、阿尔泰语系(现主要分布于中国、蒙古、阿富汗、伊朗、土耳其和前苏联地区);4、汉藏语系(分布于中国、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和印度等国)。

3、"图腾"的原意:来源于印第安语,意为"他的亲属",“他的标记”。

4、古埃及文字的造字法:三部分,表意符号,表音符号和限定符号。

5、两河流域早期文学的最高成就:史诗《吉尔伽美什》6、世界最早的一神教:犹太教7、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8、西方"史学之父":希罗多德(代表作为九卷本《历史》,记载了希波战争的历史。

)9、罗马最古老的成文法:《十二铜表法》10、文艺复兴的发祥地:意大利11、最早开展工业革命的国家:英国二、主观题(一)古希腊文化达到古代社会高峰的原因(3条)1、奴隶主民主政治为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条件。

古希腊的民主政治创造了有力文化发展的环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公民的积极性,积极参与政治活动和文化创造。

2、奴隶制经济的繁荣是希腊文化昌盛的保证。

古希腊奴隶制经济一直呈上升态势,发达的奴隶制经济构成古希腊文化雄厚的基础。

3、埃及、西亚历史悠久的文化为古希腊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遗产。

古希腊文化发展过程中,利用开放的海洋文明优势,不断吸收外来的先进文化。

(二)古希腊建筑的三种柱式(3种)1、多立克柱式:粗大雄壮、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纹、柱头没有装修,被称为男性柱。

如巴特农神庙立柱。

2、爱奥尼柱式:优雅高贵、纤细秀美、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被称为女性柱。

世界文化史整理期末复习

世界文化史整理期末复习

世界⽂化史整理期末复习世界⽂化史⼀、填空题(5个*1)⼆、名词解释(6个*5)三、列举题(3个*5)四、简答题(2个*10)五、论述题(2选1*30)绪论1、⽂化(中国传统意义上的⽂化——⽂治教化)狭义:精神创造活动及其结果⼴义:⼈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2、⽂明狭义:与野蛮相对的理性的社会体系⼴义:⽂化发展积极成果的总和3、⼴义的“⽂化”与⼴义的“⽂明”之⽐较⽂化⽂明内容总和精华时间⼈类⽣存的始终有⽂字以后的历史表现形态动态的渐进的不间断的相对稳定的静态的跳跃式修辞中性褒义第⼀讲史前⽂化◎“史前”——[英]丹尔尼?威尔逊1、农业的起源※最早起源于美索不达⽶亚※原因:⽓候变化※三⼤中⼼:东亚、西亚、美洲※⽡巴纳基⼈“⽟⽶的传说”2、史前⼈类的家庭组织和精神世界最主要的依据:①19c70s L. H. 摩尔根《古代社会》——源于对易洛魁⼈的考察②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宗教观——万物有灵(泛灵论)出⾃拉丁⽂Anima(灵魂)3、⼈类的天赋——绘画阿尔塔⽶拉壁画(西班⽛);拉斯哥⽯窟(法国);沧源岩画;阴⼭岩画;贺兰⼭岩画轴⼼时代:雅斯贝尔斯[德]在《历史的起源与⽬标》中提出,BC800⾄BC200年之间,尤其是BC600⾄BC300年间,是⼈类⽂明的“轴⼼时代”,地区⼤概是在北纬30度上下。

这段时期是⼈类⽂明的重⼤突破时期,如古希腊的苏格拉底、古印度释迦摩尼、中国的孔孟庄周等,提出的思想塑造了不同的⽂化传统和体系,⼀直影响着⼈类的⽣活,决定了今天西⽅、印度、中国、伊斯兰不同的⽂化形态。

第⼆讲上古西亚⽂化◎“美索不达⽶亚”习称两河流域,指西亚的幼发拉底河和底格⾥斯河流域1、⽂字、法律和铁器的发明楔形⽂字:象形⽂字之⼀,由两河流域居民苏美尔⼈于BC4000左右发明,是⽤芦苇做成的带有三⾓形笔尖的笔,在泥板上刻划⽽成的楔形符号组成的。

后来成为西亚⼴泛使⽤的⽂字。

楔形⽂字⼀度成为死⽂字,直到19世纪,英国“亚述学之⽗”罗林森根据波斯王⼤流⼠记功碑将其成功释读。

世界文化史 试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 试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第一章神話思維的時代一、單選題(20題每題2分共40分)( ) 1. 中國古代認為統治者具有「授民以時」的義務,這表示當時的社會應該是以哪種經濟生產方式為主?(A)採集(B)狩獵(C)農耕(D)打漁。

( ) 2. 現代學者發現巨石文化分布的範圍很廣,包括今天的愛爾蘭、蘇格蘭、法國、地中海沿岸、中東、印度、中南半島,一直到南太洋地區和中南美洲等地。

其中在臺灣的哪一處古文化,也發現不少石像、岩棺、石壁等造型巨大的岩石?(A)清水牛罵頭文化(B)高雄蔦松文化(C)臺北十三行文化(D)臺東麒麟文化。

( ) 3. 上古時期,有一個地區若有商人將穀物或任何貨物借給一個販子出售,這個販子應立約說明貨物價值,並且償還商人,同時也應取得他付錢給商人的收據。

這個地區應是?(A)埃及(B)兩河流域(C)波斯(D)印度。

( ) 4. 「……死亡不是生命的結束,而是永恆的開端……你看,春去秋來,無非等著收成,死亡或復活,不過是宇宙秩序的一部分罷了,有什麼好擔憂呢?」從上述的內容可研判,最能符合哪種民族的思維?(A)腓尼基人(B)克里特人(C)蘇美人(D)埃及人。

( ) 5. 《聖經‧舊約》裡曾提到大洪水的故事,而在兩河流域的蘇美文明、巴比倫文明也有類似的洪水神話。

關於上述,以下何者是正確的認識?(A)神話所述均屬怪力亂神,不具討論價值(B)可見蘇美人一定是巴比倫人和猶太人的先祖(C)洪水來襲的神話內容獨獨出現在西亞地區(D)《聖經》繼承了兩河流域文明的部分元素。

( ) 6. 若從「物質材料的使用對文明發展產生影響」這個角度來看,古埃及的國力衰弱即是因為欠缺了什麼材料,導致在西元前1090前以後多次遭外族入侵統治?(A)金(B)銀(C)銅(D)鐵。

( ) 7. 古代有一民族相信世界有始無終,世界原是一片混沌,經創世神的創造和整頓,世界才開始存在。

他們看到太陽每天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第二天又從東方升起;河水每年定期氾濫,從不間斷,谷地的植物綠了變枯,枯了變綠。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

《世界文化史》复习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1876年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一文中,提出了关于人类起源和发展的三个科学概念,这就是攀树猿、正在形成中的人和完全形成中的人。

2、目前所知道的最早的正在形成中的人的化石是腊玛古猿。

3、文字在语言的基础上产生的,字母文字的出现则标志着文字的发音系统和书写系统的完美结合。

4、腓尼基人利用古埃及象形文字中的音符字母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套拼音字母。

5、著名诗作《吉尔伽美什史诗》是两河流域当时文学上的最高成就。

6、“亡灵书”是古埃及新王国时期出现的比较独特的祭祀文学。

7、通常所说的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8、希罗多德被称为“史学之父”,施洛塞尔被称为“世界史之父”。

9、古希腊具有三代师承关系的思想巨人是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他们将古希腊的哲学推向顶峰。

10、古罗马人维吉尔的作品有《伊尼特》、《牧歌》、《农事诗》。

11、史学名著《罗马帝国衰亡史》是由著名的理性主义史学家爱德华 .吉本所作。

12、罗马时代著名的科学家是普林尼,他所著的《自然史》共37卷。

13、婆罗门教的圣书是《吠陀》,是雅利安人入侵印度的最早记载。

14、巴洛克追求不规则形式、起伏的线条和热烈的情感,主要的艺术代表是弗拉戈纳。

15、古代伊朗高原的帕提亚帝国在古代史书上称为安息帝国。

16、中国古籍《大唐西域记》将古代印度的瓦尔那译为种姓。

17、世界上最早的一神教是犹太教。

18、基督教历史上第一次宗教大集结所制定的所有基督教徒必须遵守的教义是尼西亚信条。

19、意大利神学家托马斯.阿奎的代表作是《神学大全》。

20、伊斯兰教的经典是《古兰经》,创始人是默罕默德。

21、地中海的西西里岛因其独特地地理位置和文化底蕴,成为中世纪向欧洲传播。

通化市2022年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通化市2022年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

通化市2022年高二上册历史期末考试带答案与解析选择题一般来说,当人对社会变迁感到难以适应时,可能采取不同的反应方式:①利用原有的行为规范②提出自己的行为方式并努力使它为社会所采用③用各种反社会的言论和行为以攻击现存的社会秩序孔子采取的方式是A. ①B. ②C. ①②D. ①②③【答案】A【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孔子的思想的核心是“仁”“礼”,只有①符合孔子的主张;②③不符合孔子的思想,排除;因此正确答案选A。

选择题下图形象地反映了古代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

下列对其中四个时期儒家思想的发展状况解读正确的是A. a点: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之一B. b点:秦汉时期发展成为主流思想C. c点:隋唐时期受到佛教和道教的挑战D. d点:两宋时期进一步巩固其主体地位【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处是秦朝“焚书坑儒”,故A项错误;b处是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成为主流思想,故B项正确;c处是魏晋南北朝隋唐“三教合一”,故C项错误;d处是宋明理学,故D项错误。

选择题从西汉至明清我国历代节妇烈女人数逐渐增多的主要原因是A. 专制统治的加强B. 商品经济的繁荣C. 科考制度的影响D. 思想控制的强化【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专制统治的强化主要影响政治权力,不是导致妇女注重贞洁的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商品经济繁荣会促使社会拜金逐利之风,冲击传统道德观念,不会导致贞洁妇女数量增加,故B项错误;科举考试主要影响的是士人的价值取向,与妇女关联不大,故C项错误;贞节妇女增多是儒家封建理学影响深入人心的表现,故D项正确。

选择题宋明理学思想包含了“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成贤成圣”的境界论,“齐家平天下”的功名论。

这说明宋明理学A. 以提高个人修养为根本目的B. 注重培养经世致用人才C. 使儒学逐渐完整并走向成熟D. 受到当时统治者的推崇【答案】C【解析】宋明理学家强调“存天理,灭人欲”等伦理道德,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社会秩序,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统治秩序,这一思想促使儒学系统的完善,故选C。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级世界文化史试卷
1、为什么说远古人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文明史的滥觞?
2、简述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表现及其文化内涵?
3、为什么说金属工具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4、农业的诞生对人类文明的确立与发展有何重大意义?
5、简述罗马帝国初期奴隶制物质文明兴盛的概况。

为什么说远古人类的形成标志着世界文明史的滥觞?
答:1 原始人类为了生存与发展而不断的与大自然进行抗争。

通过各种生产工具的发明与采集、狩猎经验的积累,产生了原始的农业与畜牧业。

2 原始人类在改变其生存环境的同时,也不断的改变着人本身,人的体质
状况、思维方式与认知能力随着生产实践活动而日益进化,进而组织
起氏族部落社会,并开始了文化领域的初始性创造。

原始人类的社会文明尽管还十分低下与粗陋,但它毕竟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坚定了第一块基石。

简述原始宗教观念的主要表现及其文化内涵?
答:原始宗教的表现形式主要有:自然崇拜、图腾崇拜、原始巫术、生殖器崇拜、祖先崇拜
为什么说金属工具的使用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标志?
答:金属器具尤其是铁器的使用,在推动人类社会文明的方面意义重大。

1、金属工具远比石器锋利、坚固的多,它的使用,使人类有了征服自然
的更有力的武器。

在此情况下,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发生了其早期历
史上的三次社会大分工。

2、金属武器特别是铁制武器的出现,极大地强化了武器的杀伤力,再配
之以大型驼畜的参战,其威力更加显著。

增加了战争的规模和激烈程
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