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论词汇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合集下载

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词汇

古代汉语第一册通论词汇

1、同义连用

双音词形成过程中,大多数都经历了同义 临时连用的阶段。具体表现为组合没有固 定的形式,古人对同义单音节词常加区别。
名词+名词



①殷商 殷商之旅,其会如林《诗经*大雅*大明》 ②朋友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 《论语*学而》“
(郑玄注《周礼*地官》,朋,同门曰朋,友:同志曰友。)
通論(四)
詞的本義和引申義
(一)词的本义

本义,也就只是文献语言能够证明的最初 意义。

纲 1、网上的总绳 若网在纲,有条有紊。(《尚书盘庚上》) 2、事物的总要 为政贵当举纲。(《北史源贺传附源怀》) 3、国家的法纪 近习用事,渐乱国纲。(《晋书五行志下》
(二)、探求词的本义依据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 是就词义系统讲的。
(2)词义的发展的,同义关系是可变 的。
“窮”和“貧”在今天是同義詞,但古代 “窮”是 指的仕途坎坷不順,是與“達”相對的一個 詞。
(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 别。


一個詞的泛指和特指會決定它與別的詞的 同義關係, 例如,頁92舉到的“禾”,泛指與“穀” 同義,特指與“粟”同義,“稻”泛指與 “米”同義,特指卻是“糯米”。
2、偶辞偏指、偏义复词

由上面连用现象同时产生还有一种特殊的 语用现象,即古代汉语中的偏义现象,在 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由两个近义或反义语素 组成,其中一个语素在本来意义成为该复 音词的意义,另一个语素只是作为陪衬。
注意

上古这种偏义只有结合具体语境才能体现 一类:缓急、得失、休祲、长短、利害 另一类:面目、风雨、国家、市朝、车马、 园圃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韩非子·五蠹》)(王天下:统治天下。

通论一 2古汉语词汇构成 4

通论一 2古汉语词汇构成 4

(2) 偏正式合成词偏正式合成词的两个语素之间,具有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

例如:天下、足下、陛下、先生、天子、君子、公子、童子、小人、没人(会潜水的人)、白鹭、黄鹂、太医、太史、太守、县长、县令、屯长、亭长、寡人、寡君,等等。

这类合成词是由词组凝固而来,结构稳定,整体表义。

(3) 附加式合成词是以一个实义语素为中心,在它前面或后面加上一个虚义语素组成的。

根据虚义语素的位置,可分为:前加式后加式①前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前加上词头。

古汉语中常见的词头有:有、其、言、于、薄、阿等。

有,常用于专有名词、一般名词、形容词之前。

如:有周、有夏、有殷、有虞;有政、有帝;有忡、有洸、有溃。

其,一般用于形容词、不及物动词前面。

如:(诗经):北风其凉,雨雪其雱。

(诗经):八月其获,十月陨蘀。

言,用于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言告师氏,言告言归。

(诗经):陟彼南山,言采其蕨。

于,用在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君子于役,不知其期。

(诗经):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薄,也用在动词之前。

例如:(诗经):薄污我私,薄澣我衣。

阿,一般用于名词前,例如:阿爷、阿母、阿叔、阿姊、阿兄、阿弟、阿妹、阿子、阿公、阿姑、阿姨、阿娇(人名)、阿瞒(曹操小名)、阿蒙(人名)、阿环(仙女名)。

②后加式即在实义语素后添加词尾。

古汉语中常用的词尾有:然、乎、焉、尔、如、若一般用在形容词动词之后,带词尾的双音词几乎都是形容词。

例如:潸然、喟然、欣然、飘然、勃然、沛然、填然、焕乎、确乎、惄焉、率尔、莞尔、荣如、辱如、纷若、沃若。

◎词尾也可用在双音词之后,构成三音节的形容词,如:飘飘然、欣欣然、恂恂如、徐徐焉。

(4)其它格式合成双音词除了上述偏正式、联合式、附加式三类外,还有其他一些结构形式,如:动宾式(将军、司马、司徒、司空、执事)述补式(匡正、扑灭)主谓式(人定)………………这些数量相对较少,个别结构产生较晚。

(5)复杂格式也有少数双音词与典故有关,其结构比较复杂,难以用正常方法分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习之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指南、词类分析、词典归类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习之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指南、词类分析、词典归类
——始于 2005,中国考研专业课权威机构
汉语国际教育硕士复习之古代汉语通论复习、重点指
南、词类分析、词典归类
复习重点:
可以参考王力的《古代汉语》第一、二册,每个单元后面的常用词,及语法通论。
王力版古代汉语通论复习
通论一:怎样查字典辞书
一、汉语字典辞书编排方式:
1.音序编排(平水韵 106 韵排列), 2.部首和笔划(《说文》首创 540 部首), 3.编码(四角号码用了很长一段时间)
通论四:词的 本义和引申义
词汇和词义是不断发展的,古汉语词汇又以单音词为主,这就不可避免地形成一词多义的现 象,如: 亡 ①逃亡。《陈涉起义》:“今亡亦死,举大义亦死,等死,死国可乎?” ②出外。不在家《论语》:“孔子时其亡也,而往拜之。” ③失去,丢失。《韩非子》:“醉寐而亡其裘。” ④死亡。《韩非子》:“兵弱于敌,国贫于内,而不亡者,未之有也。” ⑤通“无”。贾谊《论积贮疏》:“生之有时而用之亡度,则物力必屈。” 一个词不管有多少义项,归纳起来不外乎两类,本义和引申义,本义是纲,其他义项是目, 抓住本义,就可纲举目张。 一、词的本义 1、什么叫本义 本义是指词的本来意义,一般是词在文字产生时的意义,即文字形体结构的反映的并有史料 证明的意义。 2、为什么要探求词的本义 ①掌握本义帮助我们正确理解词古书中词的意义,古书中不少词用的是本义。如《诗经豳风 七月》“九月叔苴” “塞向墐户”中的“叔”和“向”。 ②掌握本义可以以简驭繁,理清词义的相互关系。如“理” 治玉→纹理→条理,规律→道理。 3、如何探求本义? 主要通过分析汉字的字形结构并结合文献材料来证明。如: 行,象形。如“遵彼微行”(诗经)。 本,指事。如“伐木不自其本而复生”(国语)。 盥,会意。如“奉匝沃盥”(左传)。 造,形声。如“不幸有疾,不能造朝”(战国策)。 二、词的引申义 1、什么叫引申义 由本义派生出来的意义叫做引申义。如: 向 朝北窗户→朝着、对着 道 道路→途径→正当手段→规律,学说 2、引申义是怎样派生出来的? ①直接引申(辐射式引申)

古代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

古代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
单音节语素:天、地、人 双音节语素:葫芦、糊涂 多音节语素:马克思主义、中华人民共和国
(一)、单纯复音词
1、联绵词
(1)双声联绵词: 参差 仿佛 伶俐 陆离 坎坷 犹豫 唐突 匍匐 踌躇 倜傥
(2)叠韵联绵词: 窈窕 彷徨 依稀 从容 须臾 蹉跎 徘徊 龙钟 逶 逍遥
(3)双声兼叠韵联绵词: 辗转 缤纷 缱绻 优游
又如“平伐其功曰以为非我莫能为 也,”《屈原列传》,“曰以为”三 字一词,就是“说”的意思。
分析下面句中的同义复用词: 1 吾既已言之矣。 2 宦官惧其毁己,皆共构之。 3 此其近者祸及其身,远者及其子
孙。 4 立诛杀曹无伤。 5 臣请往如楚 6冀幸君之一悟也。
值得注意的是在文言文的翻译中, 能把每个字译出的就要译出,不要误 把两个看似同义其实各有实义的字误 为同义合用而漏译。如:
(4)重言联绵词: 摹拟声音: 坎坎 溅溅 潺潺 淙淙 辚辚 萧萧 嘤嘤 关关 描绘状貌: 夭夭 灼灼 蚩蚩 冉冉 历历 萋萋 悠悠 依依
(5)非双声叠韵联绵词: 芙蓉 玛瑙 珊瑚 陵迟 铿锵 滂沱 狼狈 跋扈 狼藉 跳踉
关于联绵词,应注意以下几点:
[1]从语音方面看,绝大多数连绵词前后两个音 节在语音上有联系。
6《出师表》: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此 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7 廉公失权势,门馆有盈虚。 8 民望之,若大旱之望云霓也。 9 魏其之东朝,盛推灌夫之善,言其
醉饱得过,乃丞相以他诬罪之。 10 君之功高,明主所知。人臣执事,
何长短而自言乎? 11父子异部,更相毁誉。 12 博闻强志,明于治乱。
13.趋走不足以逃利害。 14.无羽毛以御寒暑。 15.(凤姐)只因素性好胜,惟恐落
⑥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出师

古代汉语唐子恒

古代汉语唐子恒

古代汉语唐子恒
《古代汉语》由通论和文选两部分组成。

通论部分包括古代汉语的汉字、词汇、语法、音韵等方面的基础知识,并根据文献语言的特点,介绍古书的句读标点和注解常识,以及部分古代语言文字学专书。

通论部分尽量不采用文选中出现过的句子作例句,以求扩大学习者接触文言语料的范围。

文选部分,中学已学过的文言文尽量不选。

对选文的注解与标点,随着学习者阅读能力的提高,分为两个部分:第1部分注解以今注为主,采用部分古注;第二部分全用古注,且没有标点。

这样做是为了让学习者对古书的注解、标点有很多直接了解。

《古代汉语》主要适用于高校中文专业的基础课教学;其他专业的学习者,只要想直接了解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或从事与之有关的工作或学习也可使用。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

古汉语通论(三)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我们研究古代汉语的时候,需要了解单音词和复音词的关系,复音词和同义词的关系,因为这有助於我们更彻底地了解古代汉语。

我们随便把一篇古文翻译成为现代汉语,就会发现译文比原文长了许多。

这主要是因为古代汉语的词汇以单音词为主,而现代汉语的词汇以复音词(主要是双音词)为主。

例如“蹇叔之子与师”(《左传》僖公三十二年)这一个句子中,“子”字在现代一般总说成“儿子”,“与师”更非译成两个复音词“参加军队”不可。

古代单音词和现代复音词的对比,主要有三种情况:第一种情况是换了完全不同的词,例如“与”变成“参加”,“师”变成“军队”;第二种情况是加上词尾词头,如“虎”变成“老虎”,“杯”变成“杯子”,“石”变成“石头”;第三种情况是利用两个同义词作为词素,构成一个复音词,例如“儿”和“子”是同义词,合起来成为复音词“儿子”。

最值得注意的是第三种情况。

有许多古代的单音词,作为词来看,可以认为已经死去了;但是作为词素来看,它们还留存在现代汉语里。

举例来说,古代汉语有单音词“虑”字。

《论语·卫灵公》:“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诗经·小雅·无雨》:“弗虑弗图”。

但是,在现代汉语里,“虑”字只作为词素留存在“顾虑”、“考虑”等双音词里,或者只出现在“深谋远虑”,“深思熟虑”等成语里,而不能作为单词自由运用了。

汉语大部分的双音词都是经过同义词临时组合的阶段的。

这就是说,在最初的时候,只是两个同义词的并列,还没有凝结成为一个整体,一个单词。

这可以从两方面证明:第一,最初某些同义词的组合没有固定的形式,几个同义词可以自由组合,甚至可以颠倒。

例如“险”“阻”“隘”(注:“隘”单用时,是狭的意思,同“险”“阻”的区别较大。

)是同义词,在上古常常单用,又可以互相组合。

《左传》僖公二十二年,既有“隘而不列”,“阻而鼓之”,又有“不以阻隘也”,“阻隘可也”。

后两句“阻”和“隘”虽然连在一起,但显然还是两个词。

通论

通论

古代汉语通论词汇的构成与特点一、单音词:由一个音节构成的词,叫做单音词。

古代汉语以单音词占绝对优势,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词为主古汉语的单音词两大特点:(1)单音词的多义性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②均之二策,宁许以负秦曲。

③秦贪,负其强,以空言求璧。

④相如度秦王虽斋,决负约不偿城。

⑤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2)单音词的能产性汉语单音词演进为复音词的方式主要有三种情况:①在原单音词上加词头或词尾。

(这类词我们称之为附音词)如:爷——阿爷一——第一夏——有夏 母—阿母欣——欣然燕——燕子石——石头率—率尔②以原单音词为一个语素,再加一个相关语素构成复音词。

或利用两个单音的同义词作语素,构成复音词。

如:艰——艰难恐——恐惧知——知道 将——将军洪——洪水减——减少道、路—道路朋、友—朋友③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如:途——道路伐——攻打好——漂亮师—-军队息——呼吸御——抵挡池——护城河亡—丢失、逃跑古代汉语两个单音词的组合,有些表面上很像现代汉语的双音词,但二者所指不同,不能以今释古。

1、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

2、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3、天地盈虚,与时消息。

4、屈原行至江滨,被发行吟泽畔,颜色憔悴,形容枯槁。

5、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6、彼兵者,所以禁暴除害也,非争夺也。

7、盖世必有非常之人,然后有非常之事。

8、令行禁止,王者之事毕矣。

9、祁奚请老。

晋侯问嗣焉,称解狐——其雠也。

将立之而卒。

又问焉,对曰:‘午也可。

’于是羊舌职死矣。

晋侯曰:‘孰可以代之?’对曰:‘赤也可。

’于是使祁午为中军尉,羊舌赤佐之。

10、尧有不慈之名,舜有卑父之谤,汤武有放弑之事,五伯有暴乱之谋,是故君子不责备于一人。

复音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音节构成的词,叫复音词。

复音词可分为两类:只含有一个语素的是单纯复音词,又称为单纯词含有两个以上语素的是合成复音词,又称为复合词(一)单纯复音词特点:记录单纯复音词的每个字都只起标志音节的作用;各自不为义,不能拆开逐字解释;几个字作为一个整体才能表示该词的意义。

《通论:古汉语词汇》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通论:古汉语词汇》古汉语单音词与复音词

(池,水池;塘,堤岸。《庄子达生》;“被发行 水池; 堤岸。 庄子达生》 思考: 而游于塘下。 防坊堤隄塘唐坟坋” 思考:,而游于塘下。“防坊堤隄塘唐坟坋”在堤坝这 歌 个意义上同义。) 个意义上同义。)
①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谢灵运《登池上楼》 生春草 秋水》 ②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秋水》 消息盈虚,终则有始《庄子 秋水 盈虚
知道 艰—艰难 恐—恐惧 知—知道 将—将军 艰难 恐惧 知道 将军 洪—洪水 减—减少 道、路—道路 朋、友—朋友 洪水 减少 道路 朋友
⑶、原单音词换成词形全异的复音词
途—道路 伐—攻打 好—漂亮 师—军队 道路 攻打 漂亮 军队 息—呼吸 御—抵挡 呼吸 抵挡 丢失、 池—护城河 护城河 亡—丢失、逃跑 丢失
4、不要把古代连用的两个单音词误解为现代一个 、 双音词
学记》 ①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礼记学记》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 知道。 礼记 学记 ②合散消息兮,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合散消息兮 安有常则?(贾谊《鵩鸟赋》 消息 ?(贾谊 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 味不同。 晏子春秋 内篇杂下 内篇杂下》 味不同。《晏子春秋内篇杂下》 霍光传》 ④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汉书霍光传》 光与左将军桀结婚相亲。 汉书 霍光传 结婚相亲 ⑤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元稹《离思》 沧海难为水 。(元稹 城市, 。(张俞 ⑥昨日入城市,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昨日入城市 归来泪满巾。(张俞《蚕妇》 ⑦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未尝不叹息痛恨于桓灵也《出师表》 痛恨于桓灵也 性行淑均, 于昔日, ⑧将军向宠,性行淑均,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先帝称 将军向宠 性行淑均 长晓军事,试用于昔日 之曰能。(同上) 之曰能。(同上) 。(同上

汉语通论复习资料

汉语通论复习资料

汉语通论一、填空1.语言的三要素是指(语音)、(词汇 )和( 语法 )。

2.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合成词分为(派生词)和(复合词)两大类。

3.书面语体包括:(1) (文艺)语体;(2) (公文)语体;(3) (科技)语体;(4) (政论)语体。

4.东汉许慎所编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完备的字典。

1.国际音标是国际语音学会于1888年制定公布的记音符号,已成为最通用的记音工具。

2.现代汉字有三种基本结构模式,即:(1)上下关系;(2)左右关系;(3)包围关系。

3.成语的特点主要体现为:结构定型形式整齐含义丰富4.词义的历时变化主要有三种情况:(1)词义的扩大;(2)词义的缩小; (3)词义的转移。

1.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是汉语。

2.国际音标具有以下特点:(1)精确性;(2)通用性;(3)实用性;(4)开放性。

4.按其构造方式的不同,可将词分为单纯词和合成词两大类。

1.汉语属于汉藏语系。

2.声音的四个构成要素是指音高音强音长音色3.基本词的特点主要体现为:(1)全民常用性;(2)历史稳固性;(3)构词能产性。

4.按照意义相同的程度,可把同义词分为两类:一类是等义,一类是近义.3.相同的语音形式表达不同的意义内容,就形成了同音词和多义词,不同的话音形式表达相同或相近的意义内窖,就形成了同义词.1.语言符号主要具有两大特点:(1)任意性;(2)线性。

2.“六书”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前四种是造字法,后两种是用字法。

2.构词语素在词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有区别的,表示实在的词汇意义的语素是词根,表示附加意义的虚语素是词缀。

二、选择1.四川话属于(川方言区)。

1.南京话属于(北方方言区)。

2.《汉语拼音方案》是采用国际通用的(拉丁) 字母制订的。

3.从文字的体制也即文字同语言的关系来看,汉字属于(语素文字)。

2.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是(语素 )。

2.决定汉语声调的声音要素主要是(音高)。

2.汉字所记录的语音单位一般是(音节)。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二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二单元通论补充

古代汉语王力第一册二单元通论补充通论(五)——汉字的构造阅读古书,主要是词汇问题,因为古汉语的词大多数是多义词,而这些多义词与现代汉语又有很大的差异,要一一记住常用词的每一个义项,有一定的困难。

尤其是词的本义,由于年代久远,往往被压在多个义项的最底层。

汉字是表意体系的文字,字形与意义之间有密切的关系,尤其是造字时代,字形与本义的关系更密切,而弄清了本义,可以理清多义词的引申线索,有助于对词义的掌握。

因而,有必要了解汉字形体的结构。

一、关于“六书”汉字的结构可以根据不同需要进行不同的分析,如“徒”“行”“章”三个字,启蒙教学和书法教学从记忆字形和安排结构考虑,前两个认为是左右结构,后一个认为是上立下早的上下结构。

但如果要从造字意图来分析,就不会这样分析,我们的古人早就学会从造字意图来对汉字进行分析,这就是传统语言文字学即“小学”所说的“六书”,下面我们进行介绍。

(一)“六书”三家说“六书”这个名称最早见于《周礼·地官·保氏》;“保氏掌谏王恶,养国以道,乃教之六艺。

一曰五礼,二曰六乐,三曰五射,四曰五艺,五曰六书,六曰九数。

”六书是六艺之一,但书中没有说明六书的内容。

到了汉代,才有人对六书进行了阐述,有三家,其名称和次序如下:班固:形象、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郑众:象形、会意、转注、处事、转注、谐声许慎: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从三家所解说来看,“六书”的内容基本是相同的,只是名称稍异,次序也不同。

清代以后,一般人在名称上采用许慎的,次序上采用班固的,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

(二)许慎给六书下的定义和字例三家中,班固和郑众只说出了“六书”的名称,而没有给“六书”下定义,也没有举出字例。

只有许慎不但有理论,而且有实践,其理论和实践就在他花21年心血写成的《说文解字》一书中。

其理论主要在《说文解字叙》中,在叙中,许慎给六书下了定义,还各举了两个字为例。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  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教材:《古代汉语》,王宁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授课内容:包括导言、通论和文选三部分。

一、导言。

介绍课程性质与学习方法。

二、通论。

包括汉字、词汇、音韵、实词短语与句子、虚词、古书阅读常识等6 部分。

三、文选。

文选的教学分精讲和泛读两部分。

精讲古代诗文19篇,着重于字、词、句有关知识的讲解,部分篇目要求学生背诵;泛读古代诗文 20 篇,供学生课余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课时:通论 42 课时;文选54 课时。

总计 96 学时。

导言教学目标:讲解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介绍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主要内容,明确学习本课程的目的、要求,提供一些可以借鉴的学习方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教学时数: 2一、古代汉语课的性质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和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

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课的性质:( 1 )基础理论课——理论性(体现在通论);( 2 )工具课——实践性(体现在文献阅读)。

二、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和内容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 (1) 文言文; (2) 古白话。

古代汉语课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即以先秦口语为基础形成的上古汉语书面语言。

内容包括两大方面:( 1 )原始文献材料,即文选;( 2 )有关语言文字规律的理论,即通论。

三、古代汉语课的教学目的与要求:•使学生牢固掌握古汉语字、词、句等方面的基本知识。

•培养学生阅读古代文献的综合能力,以继承古代优秀的文化遗产。

•提高学生运用与分析现代汉语的能力。

四、古代汉语课的学习方法:学习古代汉语必须遵循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感性与理性相统一的原则,将通论的学习和文选的学习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一章汉字教学目标:了解汉字发展的历史;认识汉字的性质和构造;掌握因形求义的基本方法;熟悉假借字、分化字、异体字、繁简字的特点。

教学重点:汉字构造类型的判断;因形求义方法的运用;几种用字方法的识别。

教学时数:8第一节汉字形体的演变一、汉字形体演变的几个阶段及其代表字体汉字形体演变的六个阶段 : 甲骨文、金文、战国文字、小篆、隶书、楷书。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

古代汉语通论笔记(一)词类活用古代汉语通论(一)――词类活用词类活用的定义:汉语词类的划分古今基本一致,可分为实词和虚词两大类,实词包括名、动词、形容词;虚词包括副词、介词、连词、语气词。

词类的基本功能古今也基本一致。

但是,在古代汉语尤其是上古汉语中,有些词可以按照一定的表达习惯灵活运用,在句子中临时改变它的词性和基本功能,这类语法现象叫做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兼类不同,兼类是一个词兼有不同词类的句法功能,这些功能是经常的而不是临时的。

而活用则是在一定的条件下,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表现出来的某种功能。

离开了这种语境该功能不复存在。

词类活用的类型:词类活用主要是实词的活用,即动词、名词、形容词的活用。

具体而言包括动词的使动用法,形容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名词用做一般动词,使动和意动用法以及做状语。

使动用法:是指谓语动词使宾语具有什么样的特点意思,它用一种动宾式来表达兼语结构的内容,使结构显得简练。

在上古兼语结构很罕见。

意动用法:是指谓语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或者把宾语看作什么的意思。

凡是由意动词构成的句式都是以主谓词组做宾语的句式。

可变换为“以??为??”或“把??看作??”。

二者的区别在于使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发生了变化,意动用法是宾语客观上没有发生变化而主语主观上认为它发生了变化或者对待的方式有所改变。

第一节词类活用的鉴别鉴别一个词是不是活用成另一类词,可以从语义和句法两个方面来考察。

通常词类活用会伴随词汇意义的改变。

如果一个词语按照平常的意义解释不通时就要考虑是否为词类活用。

另外,语法特征尤其重要:比如词语在句子中所处的地位,跟那些词语组合,构成什么样的句法结构等。

名词、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名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以及名词用如动词,都是活用为动词。

1、两个名词连用。

如果两个名词连用,既不是并列关系,也不是偏正关系,则其中必有一个名词或用为动词,一般是前一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遂王天下。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

《古代汉语》课程标准1.课程说明《古代汉语》课程标准课程编码〔14060034〕承担单位〔师范学院〕制定〔〕制定日期〔〕审核〔〕审核日期〔〕批准〔〕批准日期〔〕(1)课程性质:《古代汉语》是小学教育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

主要是讲授以先秦口语为基础而形成的文言文的文字、词汇、语法、修辞、音韵等基本知识,精讲若干有代表性的古代范文。

本课程体系完全与小学教育专业“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具有宽广的基础知识和厚实的专业知识,有一定的科研能力和较强的社会实践能力的九年义务教育阶段的语文教师和能从事小学语文教育等工作的高素质、技能型的人才”的培养规格和培养目标,以及与语文教育专业和文秘等相关技术领域专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

(2)课程任务:培养、提高学生运用古代汉语知识和阅读古代文言作品的能力,能借助工具书读懂中等难度的、没有今人注释的文言文;使学生能比较扎实全面地掌握古代汉语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正确分析和讲授文言作品;初步学会科研方法,注意联系各类语言现象,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加深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为进一步研究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与此同时,对学生进行传统文化的教育,树立起对中华民族的深切感情。

(3)课程衔接:在课程设置上,前导课程有现代汉语,后续课程有中国古代文学。

2.学习目标古代汉语是小学教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它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和工具性。

本课程通过古代汉语基础知识的讲授、古代文选的讲读,以及讲读练的结合,提高学生的古书阅读能力、古代汉语语言现象的分析能力,以及文言文的讲解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素质和文化修养,促进相关学科的学习。

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

理论知识的传授把握深入浅出的原则,贯穿小学文言文教育理念,指导学生把大专古代汉语理论知识活学活用,更好、更快、更实际、更有效地运用到未来的小学教育中,真正做到以学促学,以学促教、以学促改。

要教好小学语文,教师本身必须具备扎实的语文功底。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

《古代汉语》教学大纲本课程在二年级开设一年,教学总时数为105课时(共上课35周,每周3课时)。

其中文选占48课时(可略有增减),6课时为机动掌握。

以下是通论部分的内容、要点和时间安排。

绪论:(共2课时)一.什么是古代汉语古代汉语是相对与现代汉语的;古代汉语的两种书面语言——文言和古白话;《古代汉语》的教学重点是文言。

二.《古代汉语》的课程的性质、教学目的、教学内容:1.性质:基础课、工具课、专业课。

2.目的:提高阅读文言作品能力;胜任中学文言文的教学工作;为进一步深造打下基础。

3.教学内容:文选、通论、常用词。

三.《古代汉语》的教学原则:理论联系实际。

实行几个结合。

四.其他具体要求及说明:学习方法,学习时间,作业,考核,参考书等第一章工具书(共6课时)本章教育目的、要求:了解古汉语工具书的大致类别、编排体例、检字方法和部分重要工具书,能熟练掌握使用1—2部大型工具书。

一.工具书在古汉语学习中的地位和作用二.字典、辞书:1.字典中汉字的编排方式按音序排列、按部首笔画排列、按号码排列。

2.常用字典、辞书简介:《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新华字典》、《现代汉语字典》、《辞海》、《辞源》、《古汉语常用字字典》、《联绵字典》、《辞通》。

3.古汉语字词专著简介:(1)《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注》、《说文通训定声》、《说文解字诂林》。

(2)《而雅》、《而雅义疏》、《广雅疏证》、《广雅诂林》。

、(3)《经籍纂诂》(4)《广韵》、《广韵声系》(5)《助字辨略》、《经传释词》、《词诠》、《古书虚字集释》(6)《诗词曲语辞汇释》第二章文字(共10课时)本章教学目的,要求:了解“六书”理论,掌握汉字结构知识,能通过字形分析了解字的本义:弄懂六书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异形字,繁简字等概念,并能进行具体分析。

一.汉字的特点:表意系统的文字;每个字都是形、音、义的统一体。

二.“六书”原理:1,“六书“的提出及次第2,许慎对“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的阐述。

(整理)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整理)古代汉语通论笔记(全)

古代汉语通论第一单元词义&一、古汉语常用工具书(一)工具书:是根据一定的社会需要,以特定的编排形式和检索方法,为人们迅速提供某方面基本知识或数据线索,专供查阅的特定类型的图书。

(二)工具书的编排方式:1、按义序排列2、按部首、笔划排列3、按号码排列4、按音序排列《关于字典和词典⑴字典:《康熙字典》《中华大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汉语大字典》《新华字典》⑵词(辞)典:《辞源》《辞海》《汉语大词典》《现代汉语词典》《中国人名大辞典》《中国古今地名大词典》(三)古代的注音方法:1、譬况法用打比方的办法,通过描写性、说明性的叙述来指示发音。

《公羊传》:《春秋》伐者为客,伐者为主。

东汉何休注:伐人者为客,读伐长言之,齐人语也,见伐者为主,读伐短之。

齐人语也。

譬况法注音或对声音长短进行说明,或描写其发音部位,或描写其发音方法,但都不是正式的注音方法。

2、读若法(也叫“读如”)用一个和被注字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

《礼记·少仪》:祭祀之美,齐齐皇皇。

郑玄注:“皇,读如归往之往”。

读若法仍是比况被释字的读音,只求近似,所标的音仍不十分准确。

“读若、读如”也用于破假借字,如《礼记》:起居竟信其志。

郑玄注:信,读如屈伸之伸,假借字也3、直音法汉代末年始用直音法注音。

指用同音字注音,常见格式“某音某,某音某某之某,某音某某”。

盅,音古;毕,音必;畔,音叛。

贯掼,关去。

梧,从木吾声。

局限性:⑴无同音字,如“蹭、糗、欸”。

⑵同音字比较生僻,注之无意义。

如“然”的同音字“燃、蚺、髯”。

4、反切注音某某切,唐以前称“某某反(或翻)”。

利用汉语双声、迭韵原理,用两个字注另一个字的音,反切上字与所切字的声母相同,反切下字与所切字的韵母和声调相同。

!红,胡笼切;毛,莫袍切;送,苏弄切;东,德红切从东汉末年到1918年注音字母公布,反切法一直被作为汉字注音的主要方法。

5、注音字母中国第一套法定的汉字形式的标注汉字的拼音字母,又称国音字母、注音符号、注音字符。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808《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

中国传媒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考试大纲一、考试的总体要求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古代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

中国古代语言文学基础知识包含了汉语言文学大学本科的两门主要基础课:古代汉语和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

语言部分主要考查古代汉语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以及应用古代汉语阅读和翻译古代文章的能力,文学部分主要是考查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和欣赏能力以及相关知识。

要求学生掌握运用古代汉语和古代文学作品的一些基本概念和理论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考试的内容第一部分古代汉语(一)古汉语通论:汉字学方面的知识1.传统“六书”理论2.汉字的形体演变与结构方式3.古今字、通假字、假借字4.汉字的繁简、异体问题5.汉字形体构造与词的本义问题重点内容:用六书说分析汉字的形体结构;六书说的价值及局限;汉字形体的演变规律;异体字问题。

(二)古汉语通论:词汇及词义方面的知识1.古今词义的异同2.单音词、复音词、同义词3.词的本义和引申义重点内容:本义的确定;引申的类型;引申序列的确定。

(三)古汉语通论:古代汉语语法方面的知识1.古代汉语的一些基本句式2.古代汉语的特殊语法重点内容:宾语前置句的类型与条件;被动句的发展。

(四)古汉语通论:文史类工具书的知识重点内容;文史类基本工具书的概况;相关工具书的使用方法。

(五)古汉语通论:古书的传承与古代的注疏1.古书版本的基本知识2.古代注疏的基本体例(六)古汉语通论:古代文化常识1.古人的衣食住行2.古人的姓氏名号3.古代官职及天文地理知识4.古代的婚丧嫁娶重点内容:古代名物制度;古人姓氏名字的关系及反映的精神观念。

(七)古汉语通论:汉语音韵学知识1.反切2.四声(八)古汉语通论:文体、修辞与声律1.赋的构成2.古汉语的修辞3.诗的格律问题4.词牌及词律问题5.曲律与元杂剧问题重点内容:诗律;词律;元曲曲律;元曲用词特色。

说明:古代汉语考试内容详参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北京:中华书局,1981.第二部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先秦部分(一)诗歌《诗经》(四首)氓[卫风]七月[豳风]采薇[小雅]何草不黄[小雅](二)文1.历史散文尚书(一篇)无逸左传(三篇)宫之奇谏假道秦晋肴之战郑子产相国国语(一篇)邵公谏弭谤战国策(三篇)苏秦始将连横冯谖客孟尝君鲁仲连义不帝秦2.诸子散文论语(两章)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长沮桀溺耦而耕章孟子(二章)有为神农之言者许行章鱼我所欲也章荀子(一篇)劝学篇庄子(一篇)养生主[节录]韩非子(二篇)内储上[节录]说难[节录]3.辞赋楚辞(三篇)湘君湘夫人哀郢秦汉部分(一)辞赋贾谊赋(一篇)鵩鸟赋(二)诗歌乐府民歌(五首)战城南有所思陌上桑十五从军征焦仲卿妻[并序]古诗十九首(录三首)行行重行行涉江采芙蓉明月何皎皎(三)文司马迁文(二篇)魏其武安侯列传李将军列传[节录]班固文(一篇)苏武传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一)辞赋王粲赋(一篇)登楼赋陶渊明辞(一篇)归去来兮辞[并序]鲍照赋(一篇)芜城赋(二)诗歌曹操诗(三首)短歌行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神龟虽寿]蔡琰诗(一首)悲愤诗曹植诗(三首)送应氏[步登北邙阪]赠白马王彪野田黄雀行阮籍诗(三首)咏怀诗[夜中不能寐][嘉树下成蹊][洪生资制度]左思诗(二首)咏史[郁郁涧底松][皓天舒白日]陶渊明诗(五首)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饮酒[结庐在人境][清晨闻叩门]杂诗[白日沦西阿]读山海经[精卫衔微木] 谢灵运诗(一首)石壁精舍还湖中作鲍照诗(三首)梅花落拟行路难[写水置平地][对案不能食]谢脁诗(二首)玉阶怨晚登三山还望京邑庾信诗(二首)寄王琳重别周尚书[阳关万里道]乐府民歌(七首)子夜歌[始欲识郎时][今夕已欢别]读曲歌[打杀长鸣鸡]西洲曲企喻歌辞[放马大泽中]琅琊王歌辞[新买五尺刀][敕勒歌](三)文诸葛亮文(一篇)出师表孔稚珪文(一篇)北山移文郦道元文(一篇)江水[三峡](四)小说干宝《搜神记》(一则)李寄刘义庆《世说新语》(四则)过江诸人周处王子猷居山阴石崇要客燕集唐五代部分(一)诗歌王维诗(二首)渭川田家山居秋暝高适诗(一首)燕歌行岑参诗(一首)走马川行奉送封大夫出师西征李白诗(四首)蜀道难峨眉山月歌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梦游天姥吟留别杜甫诗(四首)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春望新安吏登高韩愈诗(一首)谒衡岳庙遂宿岳寺题门楼柳宗元(一首)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刺史刘禹锡诗(一首)西塞山怀古白居易诗(二首)上阳白发人琵琶行李贺诗(一首)雁门太守行杜牧诗(二首)过华清宫泊秦淮李商隐诗(一首)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 杜荀鹤诗(一首)山中寡妇(二)文王勃文(一篇)秋日登洪府滕王阁饯别序韩愈文(四篇)师说进学解张中丞传后叙柳子厚墓志铭柳宗元文封建论种树郭橐驼传三戒[并序]钴鉧潭西小丘记陆龟蒙文(一篇)野庙碑[并诗](三)传奇李朝威传奇(一篇)柳毅传(四)词李白词(一首)菩萨蛮[平林漠漠]温庭筠词(一首)菩萨蛮[小山重叠]冯延巳词(一首)谒金门[风乍起]李煜词(二首)浪淘沙[往事只堪哀]虞美人[春花秋月]宋金部分(一)词范仲淹词(一首)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晏殊词(一首)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 欧阳修词(一首)踏莎行[候馆梅残]柳永词(二首)雨霖铃[寒蝉凄切]望海潮[东南形胜]王安石词(一首)桂枝香[登临送目]苏轼词(四首)江城子[老夫聊发少年狂]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念奴娇[大江东去]水龙吟[似花还似非花]秦观词(二首)鹊桥仙[纤云弄巧]踏莎行[雾失楼台]周邦彦词(二首)六丑[正单衣试酒]苏幕遮[燎沉香]李清照词(二首)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声声慢[寻寻觅觅]张元干词(一首)贺新郎[梦绕神州路]陆游词(一首)清商怨[江头日暮痛饮] 辛弃疾词(四首)水龙吟[楚天千里清秋]摸鱼儿[更能消几番风雨]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永遇乐[千古江山]姜夔词(一首)扬州慢[淮左名都]张炎词解连环[楚江空晚] (二)诗歌梅尧臣诗(二首)田家语汝坟贫女王安石诗(二首)河北民泊船瓜洲苏轼诗(三首)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黑云翻墨未遮山]吴中田妇叹题西林壁黄庭坚诗(二首)雨中登岳阳楼望君山[投荒万死鬓毛斑][满川风雨独凭栏]范成大诗(二首)后催租行四时田园杂兴[新筑场泥镜面平]杨万里诗(二首)插秧歌初入淮河[船离洪泽岸头沙]陆游诗(四首)剑门道中遇微雨书愤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三万里河东入海]示儿文天祥诗(一首)正气歌元好问诗(一首)壬辰十二月车驾东狩后即事[惨淡龙蛇日斗争] (三)文范仲淹文(一篇)岳阳楼记欧阳修文(三篇)五代史伶官传序醉翁亭记秋声赋王安石文(一篇)答司马谏议书苏轼文(三篇)留侯论喜雨亭记前赤壁赋(四)话本碾玉观音元代部分(一)诗歌刘因诗(一首)白沟赵孟頫(一首)岳鄂王墓萨都剌诗(一首)早发黄河即事杨维桢诗(一首)题苏武牧羊图(二)文吴澄文(一篇)送何太虚北游序李孝光文(一篇)雁山十记[大龙湫记](三)戏曲关汉卿杂剧(一种)感天动地窦娥冤[第三折]马致远杂剧(一种)破幽梦孤雁汉宫秋[第三折]王实甫杂剧(一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第四本第三折] 高明戏文(一种)琵琶记(糟糠自厌)(四)散曲马致远散曲(一首)天净沙[秋思]张养浩散曲(一首)山坡羊[潼关怀古]睢景臣散曲(一首)般涉调•哨遍[高祖还乡]明代部份(一)诗歌高启诗(一首)登金陵雨花台望大江李梦阳诗(一诗)秋望何景明诗(一首)鲥鱼王世贞诗(一首)登太白楼陈子龙诗(一首)易水歌夏完淳诗(一首)别云间(二)文宋濂文(一篇)送东阳马生序刘基文(一篇)卖柑者言归有光文(一篇)项脊轩志宗臣文(一篇)报刘一丈书袁宏道文(一篇)徐文长传徐弘祖文(一篇)游黄山后记张岱文(一篇)柳敬亭说书张溥文(一篇)五人墓碑记(三)小说冯梦龙小说(一篇)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四)戏曲汤显祖传奇(一种)牡丹亭[惊梦]李玉传奇(一种)清忠谱(五)散曲王磐散曲(一首)朝天子[咏喇叭]陈铎散曲(一首)水仙子[瓦匠]冯惟敏散曲(一首)玉芙蓉[喜雨]薛论道散曲(一首)黄莺儿[塞上重阳]清代部份(一)诗歌吴伟业诗(一首)捉船行顾炎武诗(一首)流转吴嘉纪诗(三首)海潮叹船中曲[侬是船中生][断梗不怨风]王士禛诗(三首)秦淮杂诗[年来肠断秣陵舟]真州绝句[晓上江楼是上层][江干多是钓人居]郑燮诗(一首)渔家袁枚诗(二首)马嵬[莫唱当年长恨歌]渡江大风蒋士铨诗(一首)岁暮到家汪中诗(一首)白门感旧黄景仁诗(一诗)圈虎行阮元诗(一首)苏堤春晓(二)词陈维崧词(二首)点绛唇[晴髻离离]醉落魄[寒山几堵]朱彝尊词(二首)桂殿秋[思往事]解佩令[十年磨剑]顾贞观词(二首)金缕曲[季子平安否][我亦飘零久]纳兰性德词(二首)长相思[山一程]如梦令[万帐穹庐人醉] 张惠言词(二首)木兰花慢[尽飘零尽了]水调歌头[今日非昨日](三)小说蒲松龄小说(三篇)青凤窦氏黄英(四)戏曲洪昇传奇(一种)长生殿[惊变]孔尚任传奇(一种)桃花扇[馀韵]本部分考试内容详参朱东润主编六卷本《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上海古籍出版社,2002修订版。

古代汉语 教材

古代汉语 教材

古代汉语教材
以下是一些古代汉语教材:
1. 《古代汉语》王力主编,中华书局出版。

该教材是建国后首部由国家组织编写、全国通用的古代汉语教材。

教材把文选、常用词、通论三者结合起来,强调以文选为纲,辅以常用词释义和通论阐发。

在文选方面,书中所选多为历代名篇,具有语法教学和文学赏析的代表性。

在常用词编写方面,坚持义类组合并兼顾与文选相配合的原则,并附以检索字表。

在通论方面,以基本知识为主,包括辞书及古书注解、词汇、语法、音韵、修辞、文体六个部分。

该教材在古代汉语教材建设方面具有开创性、里程碑式的意义,是目前全国最通行的教材。

2. 《古代汉语》郭锡良主编,商务印书馆出版。

该教材坚持了王力首创的文选、常用词、通论相结合的体例,并有所创新,增加了练习。

韵文部分指出了韵脚字,并对韵部进行了归纳。

3. 《古代汉语》沈祥源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

该教材在整体布局上采用了通论、文选、参阅三板块结合的格局。

以上教材各有特色,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和喜好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也轻慢不敬。”
2020/6/27
古今词语比较
古代汉语中,单音词占多数。 单音词与现代复音词意义有继承性。 同样的意义,古代用一个词,现代用另外的
词或短语来表示。
如:畴-谁;胤子-嗣子;启明-开明
同样的词,古代表示一种意义,现代表示另 一种意义。
古今词义有联系(如讼:争辩-诉讼) 古今词义截然不同(如克:能够-攻克)☆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時登庸?」 堯曰:“誰可順此事?” 尧帝说:“谁能顺应天时被提升任用呢?”
放齊曰:「胤子朱,啟明。」 放齊曰:“嗣子丹朱開明。” 放齐说:“您的儿子丹朱很开明。”
帝曰:「吁!嚚yin2訟,可乎?」 堯曰:“吁!頑凶,不用。” 尧帝说:“唉,他说话虚妄,又好争辩,可以吗?”
2020/6/27
《尧典》《五帝本纪》及现代汉语比较
帝曰:「疇咨若予采?」 堯又曰:“誰可者?” 尧帝说:“谁善于处理政务呢?”
驩兜曰:「都!共工方鳩僝zhuàn功。」 驩兜曰:“共工旁聚布功,可用。” 驩兜说:“嗯,共工防救水灾,已具功绩。”
帝曰:「吁!靜言庸違,象恭滔天。」 堯曰:“共工善言,其用僻,似恭漫天,不可。” 尧帝说:“哼!他花言巧语,阳奉阴违,貌似恭敬,其实对上
2020/6/27
词汇部分的主要内容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第二节 古汉语词汇的发展 第三节 古今词义的异同 第四节 词的本义、引申义和词义引申 第五节 同义词
2020/6/27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一、词和词汇 1 词汇:词汇是语言里词和词的等价物(如固定语)的 总汇。 2 词:词是一种完备的语言建筑材料单位,是具有独立 而确定的语音形式、表示稳定而单纯的意义内容、能够 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的最小的语言符号。简言之, 词就是形式、意义、功能和结构四位一体的语言符号。 3 固定语:固定语是比词大但作用相当于词的语言建筑 材料单位。
整体,具有单纯性。
2020/6/27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3从结构上看
是构成句子的建筑材料单位;作为造句的单位,它们 是不可再分的
2.4从功能上看
能在语法规则支配下自由运用
2.5 词与字的区分
字不等于词,两者性质不同。研究古汉语词汇要以词 为单位,而不能以字为单位。
但古汉语中,单音节词占多数,表现在书面文献中, 就是一个个的“字”。
2020/6/27
1.联合式复合词
(1)同义复词:两个语素意义相同或相近
社稷:能执干戈以卫社稷,虽欲勿殇也,不亦可乎? (《礼记·檀弓下》 )
比较:天子祭天地,诸侯祭社稷。 (《礼记·王制》) 寻常: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曲江二
首》) 比较:夫目之察也,不过步武尺寸之间,其察色也,
不过墨丈寻常之间。 (《国语·周语下》)☆
2020/6/27
1.联合式复合词
(2)对义复词:语素意义相对或相反 春秋:今楚王之春秋高矣,而君之封地,不可不早
定也。(《战国策·楚策》)
比较:春秋以木铎修火禁。(《周礼》)
消息:遣所亲二人诈降嶷,实取消息。 (《三国 志·蜀志·张嶷传》 )
比较: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盈虚,与时消息,而 况于人乎? (《周易·彖辞》)
夫阴阳、儒、墨、名、法、道德……儒者博 而寡要,劳而少功,是以其事难尽从;…… 墨家俭而难遵,是其事不可偏循;……法家 严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 矣。……(太史公论六家之要指) (程度的 不别)
2020/6/27
(2)灵活性
②在具体的语境中往往产生特殊的意义, 表现出词义的灵活性。如: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庄子》)
大叔又收贰以为己邑,至于廪延。子封曰: “可矣,厚将得众。”公曰:“不义不暱, 厚将崩。”(《左传·隐公元年》) (范畴的 转移)
2020之有同义、近义、反义、类义、上下义 关系的单音语素构成复合词:
2020/6/27
2020/6/27
2020/6/27
(1)多义性
比较:从同一个词来看,古代的义项多于 现代。单音词过去的部分义项,现代也往 往保留在现代复音词的语素义中。
提示:
在阅读古书时要谨慎地选择意义对当或者基 本对等的现代复音词(双音词)去理解。
2020/6/27
(2)灵活性
①单音词意义较多,而每一个意义的表达 上存在着一定的模糊性。如:
追逐 饥饿 始终 矛盾 妇女
以之为中心语素构成复合词
兵器 兵法 兵权 尖兵 甲兵 士兵 书信 书札 书简 书启 派生
2020/6/27
(二)复音词
古汉语中复音词大多是双音节的。可分为两 类:
1.复合词(合成词):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语 素复合而成的词。
2.单纯词:由一个语素构成的词。
2020/6/27
2020/6/27
(一)单音词
古代汉语单音词占优势 单音词的特点
(1)多义性(参见) (2)灵活性(参见) (3)能产性(参见) 思考题:阅读《鼠璞不辨》,思考文中的单 音词的特点。
2020/6/27
比较:举
《新华字典》: ①向上抬,向上托:高~(红旗)|~重。 ②提出:~例|列~。 ③推选,推荐:推~|公~他作学习组长。 ④全:~国欢腾|~世闻名。
2.6词与字的关系:多种对应。
2020/6/27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二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以重要性划分:基本词 一般词 以应用率划分:常用词 非常用词 以音节划分:单音词 复音词 以词义的多寡分:单义词 多义词 以词的来源分:本族词 外来语词;同源 异源 以语素划分:单纯词 合成词 功能:实词 虚词
敢告不敏,摄官承乏。(《鞌之战》)
2020/6/27
第一节 古汉语词汇的构成
2.1从语音方面看
词一般都有固定的音节,各音节有固定的声韵调 词在和别的语言单位的联结处(无论是前是后),
一般会有小小的停顿。
2.2 从语义方面看
词义跟语言一样是约定俗成的,具有稳定性 词的意义(就词的一个义位而言)是一个融合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