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P波离散度和QT离散度的影响

合集下载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P波离散度相关性的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与P波离散度相关性的研究

时限(m n 之间的差值(d P a—mn 。 P i) P = m xP i)本研究 旨在 研究 P d与冠 状动 脉慢 血 流现 象是 否存 在 相 关性 。
1 对 象 与方 法
11 研 究 对 象 20 . 0 2年 2月 至 2 0 06年 8月 在本 院 心 内科 住 院 的进 行 冠 脉 造 影 发 现 冠 状 动 脉 慢 血 流 现 象 的患 者 5 为 I , 3 6例 组 男 3例 , 2 女 3例 , 龄 (36 年 6. ±1.) 另选冠脉造影正常无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06岁。 的患 者 7 为 Ⅱ组 ,其 中男 4 8例 6例 ,女 3 2例 ,年 龄 (23-1.) 。 有高 血 压患 者均 符 合 20 6 - 4 01岁 所 - 04年 中 国 高 血 压 防治 指 南 诊 断 标 准 。 收缩 压 ≥10mm 4 Hg和 ( ) 张 压 ≥ 9 mH 或 舒 0m g或正 在服 用 降压 药 物 者 。糖 尿病 的诊 断按 照 1 9 9 8年 WH 的诊 断标 准 。充 血 性 O 心 力 衰 竭 患者 均 为 心功 能 N A分 级 Ⅱ~ YH Ⅳ级 。 室 左 射 血 分数 <04 。两 组 均排 除 电解 质紊 乱 、 .5 束支 传 导 阻滞 、 病态 窦 房 结 综 合 征 、 他 器 质 性 心 脑 血 管 疾 病 其 或 全身 性疾 病 患者 。 1 方 法 所 有 患 者 常 规检 查 血 糖 、 脂 及 电解 质 。 . 2 血 并 检查 血压 和 1 联 心 电图 、 2导 心脏 彩 超 。 有 患者 在 所
冠状动脉造影正 常但存在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 患者 5 6例为 I , 3 例 . 2 组 男 3 女 3例。冠状 动脉 造影正常无冠状动脉 慢血流 的患者 7 8例为 Ⅱ组 . 4 男 6例 , 3 。冠状动脉血流情 况按 照校 正的 TMI 女 2例 I 血流分级 方法评 估。P波最 大 值 (ma )P波最小值 ( m n 、d从体 表 1 P x、 P i) P 2导联 心电图测得。 结果 : 两组年龄 、 性别 、 高血压病 、 心力衰竭、 糖尿病 、

QT离散度临床意义

QT离散度临床意义

QT离散度临床意义
QT离散度是指心电图中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可以反映心脏电生理
的稳定性和异常程度。

这项检测可以通过心电图检查来进行,常见于
心律失常、药物或重金属中毒等情况下。

QT离散度的临床意义:
1. 帮助诊断心律失常
QT离散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心律失常的发生情况,因此医生可以据此进
行评估和诊断。

QT离散度较高时,可能预示患者存在心律失常的风险。

2. 评价药物及治疗的效果
部分药物会对QT间期产生影响,而QT离散度的变化可以反映出这一
影响是否存在,从而评价药物的疗效。

此外,通过对治疗后QT离散度的改善,也可以评估治疗的效果。

3. 监测药物及治疗的安全性
一些药物可能会影响心脏电生理的稳定性,从而产生一定的风险。


过监测QT离散度,医生可以及时发现相关的异常变化,从而保障治疗
的安全性。

4. 判定重金属中毒程度
相比较其他检测手段,QT离散度检测在判定重金属中毒程度方面更为准确。

当QT离散度明显增高时,可能提示重金属中毒的情况存在。

需要注意的是,虽然QT离散度在临床上的应用具有广泛性,但它的检测结果并不能完全代表患者的心脏健康状况。

离散度异常时,应适当进行其他检查手段的辅助诊断。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综述).doc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究进展(综述).doc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诊断及研宄进展(综述)冯红兵柳铁中心医院心内科545007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作为一种内皮功能不全引起的微血管功能障碍性疾病,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临床诊断被逐渐重视。

木文对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临床表现、发病机制等进行深入的研究和综述,为临床的诊断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诊断;发病机制;研究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SFP)临床中以发作性胸痛为主要表现特征,且伴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类似表现,随着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在临床中被视为一种新的心脏综合征[1-2]。

其特点是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未见冠状动脉明显变化,但远端的血流灌注存在着延迟的现象。

自Tamble等在1972年对部分有胸痛症状的患者进行此类报道以后,临床中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逐渐被人们认识及深入研宄[3]。

木文就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进行相关的综述。

1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以及临床表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断目前仍旧使用冠状动脉造影技术,在检查的过程中, 正常情况下3个心动周期内造影能够将末端的血管充分充盈[4]。

Gibson等研究表明,冠状动脉血流的速度的定量评价可以采用TFC以及校正的TIMI帧数进行,行冠状动脉造影时,将图像的釆集速度设为每秒30帧,这样定量计算,右冠状动脉为23.5帧左右,前降支为38.6帧左右,左旋支为26.3帧左右。

因左前降支帧数较多,因此在运用时将TFC除以1.7, CSFP诊断标准为:(1)有胸痛或者胸闷史;(2)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冠状动脉正常或者狭窄长度不超过40%; (3)造影时至少有一支冠状动脉TIMI血流≤2级,或者至少1个冠状动脉分支CTFO27 帧;(4)远端血管充盈需要至少3个或者3个以上的周期[5-7]。

冠状动脉慢血流临床主要表现为反复的胸痛或者胸闷,可以是情绪激动或者劳动吋诱发不适,需要经过休息或者含服硝酸酯类药物才能够缓解,正常持续的吋间长达30分钟以上。

QT间期离散度

QT间期离散度

1.QT间期离散度(QTd)为体表12导联心电图上最大QT间期与最小QT间期之差值,反映心室肌复极不均一性或电活动不稳定性。

用Bazett公式计算出QTc=QT/RR2√。

最长QTc与最短QTc之差即为QTd。

2.T波电交替(TWA)指在规律心律时,体表心电图上T波振幅及形态甚至极性的逐搏交替变化,它与恶性心律失常的发生密切相关。

3.冠状动脉左主干病变危险程度大死亡率高,曾被称为“寡妇制造者”。

正常冠状动脉包括左冠状动脉和右冠状动脉,而左冠状动脉主干又可分为左前降支和左回旋支。

左主干前降支:前间壁前壁前侧壁高侧壁回旋支:前侧壁高侧壁下壁后壁右冠状动脉:下壁后壁右室。

心电图的正后壁和左心房常常由左回旋支供血,变异比较小。

心电图的正后壁(V7-9)与前间壁(V1-3)大致形成镜像关系。

左主干闭塞时,正后壁的ST段抬高会抵消前间壁的ST段抬高,呈现不典型的前壁心肌梗死,表现在V1-3导联ST段抬高程度明显小于V4-6导联。

而左前降支闭塞引起的前壁心肌梗死,ST段抬高最明显的部位是V3.V2导联。

因此,在急性前壁心肌梗死患者的12导联心电图上,如果以V4-6导联ST段抬高为主,不应单纯考虑是前壁心肌梗死,还可能存在左主干病变引起的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加正后壁心肌梗死。

此时应该加做V7-9导联的心电图可以进一步明确诊断。

与左,前降支近端阻塞引起的前壁心肌梗死心电图比较左主干闭塞引起的急性心肌梗死中,除了下壁导联的ST段下移较明显外,V1.V2导联的ST段抬高不太明显。

4.心房梗死的心电图表现变化主要在PR段偏移。

一旦出现心房梗死,则反映心肌梗死的面积大,并可合并快速性房性心律失常甚至肺栓塞等并发症。

S5.如果出现ST2升高>ST升高及Q波时限二导大于三导时提示下壁心肌梗死是由左回旋支闭塞引起的。

6.长短周期现象:多种原因可引起心电图中出现较长的心动周期,而长周期后的期前收缩联律间期较短(构成短周期),两者前后形成长短周期毗邻,此种情况下,期前收缩容易诱发快速性心律失常,包括室性或房性快速心律失常,此现象称为长短周期现象。

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急性肺栓塞是一种危及生命的疾病,如不能及时确诊和治疗,病情
会迅速恶化,甚至可导致死亡。

目前急性肺栓塞的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
现和影像学检查,如CT肺动脉造影等。

但是,这些检查存在诊断难度大、费用高以及辐射剂量大等问题。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作用。

QT离散度是指心电图中不同导联的QT间期差异,其值越大表示心脏电活动的不稳定性越大。

一些研究表明,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预测危险等级中具有很高的灵敏性和特异性,
可以为临床医生提供可靠的辅助诊断信息。

因此,本研究旨在探讨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临床意义,为急性肺栓塞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更有效的指导和支持。

二、研究内容和方法
本研究将采用文献研究和病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相关文献进行
系统性的综述和分析,收集医院内部的急性肺栓塞病例资料,分析QT离散度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效果等因素的关系。

三、研究预期成果
本研究预计能够深入分析QT离散度在急性肺栓塞中的作用机制和临床应用,探讨其与其他临床指标的关系,为急性肺栓塞的早期诊断和有
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四、研究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研究中可能存在文献收集和病例数据获取方面的困难和不足,解决
办法是加强团队合作,依靠多种途径和渠道来获取和整理相关资料。

五、研究的重要性和实际意义
本研究对于提高急性肺栓塞的诊疗水平和预后评估能力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可为临床医生提供重要的指导和支持,同时也将为相关学科领域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和方向。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研究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临床研究随着冠脉造影的日益增多,从事心内科介入的医师经常会发现一种情况:部分患者自觉阵发性胸痛、胸闷,但冠脉造影检查心脏血管未见明显病变,仅血流速度较正常减慢。

这种现象经常在临床经常被发现,我们称之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Coronary Slow Flow Phenomenon,CSFP)是一种临床比较常见情况,患者往往有典型的心绞痛症状,安静状态心电图提示异常缺血改变,运动负荷试验显示阳性,但是冠脉造影显示心外膜下冠状动脉没有明显病变,而对比剂在远端血管的充盈和排空速度却明显减慢,或者经过3个甚至以上心动周期才能灌注到血管远端。

慢血流现象可以累积一支冠脉血管,也可以累及所有的冠脉血管,这种现象在临床并不少见,在行冠脉造影人群中发生率在1~7%[1]左右,尤其常见于吸烟的年轻男性患者。

CSFP患者临床表现多样,有的表现为稳定性心绞痛(多为静息心绞痛),有的还可以表现为不稳定心绞痛、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或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超过80%CSFP病人可能经历反复加重的心绞痛发作。

另外,部分病人也可能出现室性心律失常、间歇性左束支传导阻滞等,也有部分CSFP患者QT离散度异常,这可以解释室性心律失常或心源性猝死的发生。

Saya[2]等也报道一例反复室性心动过速发作伴有QT离散度异常增加的病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为慢血流现象,经潘生丁药物治疗后完全缓解。

Dogan[3]等研究发现,CSFP患者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间期增加明显,而且,平均TIMI帧数与P波离散度及最大P波间期呈显著正相关。

CSF现象临床危害较大,对其发病机制及影响因素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有利于早期干预。

1.冠状动脉血流速度的评价指标目前用来评价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方法是TIMI血流分级,反映了对比剂在冠状动脉中经过及清除的速度,是一种半定量指标,可分成四级,及TIMI0级到TIMI3级。

Q—T离散度测定中的错误概念

Q—T离散度测定中的错误概念

Q—T离散度测定中的错误概念何秉贤【期刊名称】《心电学杂志》【年(卷),期】1997(016)002【摘要】1985年Campbell等提出Q-Td的概念(Q-T dispersion)。

1990年Day等与Campbell提出应用测定12导联心电图中最长Q-T(Q-Tmax)与最短Q-T(Q-Tmin)之差代表Q-Td。

从那以后,国内外争相报告各种情况的Q-Td,并证实Q-Td异常者(多数定为≥50ms)发生心室颤动和心脏性猝死的多。

心室肌复极不一致,即Q-Td确实是存在的,从心室内多部位测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可证实此问题。

但应用体表心电图来测定,认为各导联的Q-T间期是反映其所在部位心室肌的激动和恢复时间,这一概念却是错误的。

同步12导联的体表心电图,是同一个心动周期立体心向量图在各个心电图导联轴上的投影,在这一周期中只有一个整体的Q-T间期,而各个导联并不能反映某局部的心肌除极和复极,这与心肌梗死的心电图形可在某导联反映出来的机制是不相同的。

QRS-T向量在某导联轴上投影大,则Q-T 长;反之则短,此点可用所有实例心电图和心向量图来说明,例如图1。

【总页数】2页(P87-88)【作者】何秉贤【作者单位】新疆医学院附属一院心内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04【相关文献】1.测亩仪在农田面积测定中的精度研究 [J], 石天琪;吴玉德2.天体赤纬测定中的度盘精确定位与测微器精度研究 [J], 朱紫3.测最不确定度的评定中的蒙特卡罗方法 [J], 陈雅4.平面度误差评定中离散min-max问题研究与软件设计 [J], 林翔5.NT-proBNP水平与P波离散度在阵发性房颤患者诊断和预后判定中的价值 [J], 闫超;王玲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冠心病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分析

冠心病与P波离散度的关系分析
感染 鉴别 。
作者单位 :
黑 龙 江 省 大 兴 安 岭 地 区林 业 集 团 总 医 院 内 科 1 500 6 0
冠 心病 与 P波 离散度 的关 系分析
王 宇
【 图分类号 】 R 0 中 4 4 5 1 【 献标 识 码】 A 文 【 文章编 号】 1 4—7 8 ( 1 ) 5 0 8 — 0 0 4 42 0 — 0 0 00 7 心 绞痛 反复 发作病 史 的患 者 PD有 明 显的 增火 亦有 报道 。然 而至 今 P D的 常 值尚未 统一 。 更无判 断冠心 病的标 准 。本 文分析 的 5 0例 冠心病 有稳定 型心绞痛 反复发作病 史的患者 有 P D增大的是 患者心肌 缺 【的一 种心 电图表现 。S o tn对冠心 病患者进 行心房起 搏诱发心 缸 p ro 绞 痛或 缺 血型 S T段下 移时发 现伴 有 P 和 QT 的增加…。 D D 冠心 病患者 心肌 缺血致 心绞痛 发作 时 P D、P x均明 显长 于对 ma 照组 , 冠状 动脉 粥样硬 化性心 脏病 发作时 的 P D值较 缓解后 明显 增高
脏病 、使 用 抗 心 律 失 常 药者 。 1 2 方法 .
采用 SCHI ER AT-l LL 0心 电T作站 P D全 自动 记录 、分 析软
高, 与正 常心肌细胞 之间存在 K+浓度 差 ; 酸聚集 使对 A P敏感 的 K+ T
流 激活 , 对抗内 向C ; 缸 a 流 缺』 区心肌细胞 耦联 连接处 松散 , 构改变 , 结 电阻增加 导致 传导抑 , I。Di v r  ̄ l l l e 研究 最示急性 弥漫性 缺血 与局部 a 缺血 相比 , D ma P 、P x值 明显增 加 ; F 4 %患 者较 E >4 %患者 P E < 5 F 5 D 值 明显增 大f 3 。故冠心 病患者 特别是 有稳定 型心绞痛 反复发 作病史 的 患者 P x延 长 、P ma D增大 能反映 心房缺 血及 病变严 重程 度_。冠心 4 I 病患者 特别是 有稳定 型心绞痛 反复发作病 史的患者 心肌缺 f 时 P l l L D增 大, 则房颤 发生 可能性 大 , 预后 差 。本研 究发现 冠心 病患 者特 别是 有 稳定 型心绞 痛反复 发作病 史的患 者其 P 增大 、P x延长 , D ma 观察其 变化 , 反映冠心 病患者 特别是 有稳 定型心 绞痛 反复发 作病史 的患者 对

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肺动脉压、心电指标的关系

冠心病患者心功能与肺动脉压、心电指标的关系

s n(d, Tit vl T, Tdses n(T )Tpa —e dit vl p e a dcr c dQ Q c, orc dQ d(T d, i P )Q e a( )Q i r o Q d, ek t e a( — ) n or t T(T )cr t T Q e) o nr Q p i n nr T ee ee
Th lt n hp b t e a t n t n Pum o a yAr r I e s r n e Rea i s i ewe n He r Fu c i 。 l n r t l o o e a Pr s u e a d
E CG n c sj t n swi r n r ar Die s Idie Pa i t t Co o ay He t s a e n e h
2 31
1 研 究方法 患者住 院后 即行彩 色多普勒超声 、 . 2 胸片 、 心 电图 等检查 。患者 安静 平卧位 , 用 1 采 2导联 心 电图同 步记
录, 纸速 2 rs 电压为 1 /m, 5 d, mr c 选取基 线平稳 图形清 晰的 mV 心动周期进行测 量 , 以得到 P 、 T间期 ( T 、 T 、 可 dQ Q ) Q d T波峰一 末 间期 ( p e 和 经 纠正 后 的 Q Q c 、 T ( T d 、 p e T— ) T( T ) Q d Q c ) T —
cr c d p eT -/R ) e o pr t e t e g usR sl : hr wr sn cn df ecsnP P P, o et - ( e ̄ w r cm a d e en h e r p. eus T e e gi at i r e i A , d eT p , e e b w r o t e e i f f n i e

QT离散度

QT离散度

QT离散度QT离散度QTd或称QT间期离散度,是指同步12导联心电图上不同导联最大QT间期(QTmax)与最小QT间期(QTmin)之差,单位为ms。

数10年前人们就发现QT间期存在着导联间的差异,但一直被视为导联伪差而未予以重视,1985年campbell等发现不同导联间的QT 间期的差异有其规律性,从而提出QT的概念,1990年Day等人测量12导联ECG中各导联间QT间期的差别,并命名为QTd。

一、QTd的电生理基础QTd和QT间期延长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QTd的电生理基础是心肌细胞离子通道的相互关系,其中3位相是一个重要的电生理时期,各个心肌细胞复极恢复早晚是形成QTd的细胞电生理基础,心肌细胞的炎症,缺血及遗传基因等均可影响心肌细胞离子电流平衡,从而影响QT间期。

心肌细胞复极不一致可能是动作电位时间不均匀或局部传导缓慢所造成的动物实验中用心内膜单相动作电位(MAP)标测证明室颤阈值降低与动作电位不均匀有关,此种MAP的时间差异,在体表心电图不同的导联上有所反映,即不同的导联QT间期不同。

QTd 能间接反映心室肌复极的不均一性,可代表心室肌兴奋性恢复时间不一致的程度,或心室肌不应期差异的程度。

相邻心肌复极时间的差异或心肌不应期的差异是形成折返的重要条件,而折返是大多数严重心律失常的发生机制,如室速、室朴及室颤等恶性心律失常,甚至猝死。

因此,QTd检测是一种简便、无创性检测心肌复极不均一性,识别严重心律失常事件高危患者的重要指标。

二、测量方法(一)计算公式1、QTd QTd= Qtmax- QTmin2、QT cd 为用心率校正的QTd,QT cd= Qtcmax- QtcminQtcmax= Qtmax/(R-R)1/2 Qtcmin= QTmin/(R-R)1/23、AdQTd为调整的QTd,在QT测量中,某些导联由于T波终点不清无法测量时而被放弃,由于实测导联数减少,有可能导致最大或最小QT间期的丢失,造成QT d的误差,Day建议用实测导联数(n)的平方根进行校正,可克服QTd的误差。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

QT离散度的临床应用价值心肌细胞的复极过程并非完全同步,因而产生了心肌细胞不应期的不均一性,反映在体表心电图上即QT离散度(QTdispersion;QTd),是指一份心电图标准十二导联中QT最大值(QTmax)与QT最小值(QTmin)之间的差值,是一个反映心室兴奋恢复的不同步性或心室复极的不均一性的概念。

它反映心室复极的离散情况,从而探测发生室性心律紊乱的可能性。

正常人生理性心室复极不一致所造成的QTd很小,而在病理状态下QTd就会明显增大。

QTd作为一种无创性预测室性心律失常的指标,已被很多专业人士作了广泛深入的研究,现就有关测量方法及临床应用价值作一综述。

1 测量方法QTd的测量依赖于QT间期的测量。

心电图记录有各导联同步与非同步之分。

同步心电图可以观察同一心动周期的波形,减少心率变异的影响,提高准确性。

在测量时,以Q波的始点(无Q波时以R 波始点)为起点,T波终点为其终点。

其T波终点的判定有三种方法:(1)T波与等电位线的交点;(2)当T波后有U波时,取T波与U波之间的最低点;(3)当T波双向时,以T波最后回到等电位线为终点。

连续测定3个心动周期取其均值。

当某一导联T波判断不清时可以省略该导联,但总的测量导联数不应少于7个。

心电图的走纸速度可以用25mm/s、50mm/s或100mm/s。

一般认为50~100mm/s为佳,可以减少测量的系统误差[1]。

也有文献指出走纸速度50mm/s有时使T波判断不清[2]。

由于QT间期受心率影响较大,故常用心率校正的QT间期(QTc),常用Bazzet公式QTc=QT/RR1/2进行校正。

据此QTd也作相应改变即:QTcd=QTcmax-QTcmin。

但QT离散度是否需要象QT间期一样进行心率校正尚不清楚。

所谓导联校正的QTd即QTda=QTd/(测量导联数)1/2。

因各导联对QTmax及QTmin的影响并非一致,故其意义受到一定质疑[3]。

2 临床应用2.1 QT延长综合征Linker等研究发现[4],QT延长综合征患者QT离散度显著高于正常对照;Priori等研究显示,对β-阻滞剂治疗有效的QT延长综合征患者,其QT离散度较前减小,而对β-阻滞剂无效的QT延长综合征患者,其QT离散度保持原来高值,但后者行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后,其QT离散度则恢复正常。

健康成人qt离散度的正常值探讨

健康成人qt离散度的正常值探讨

健康成人qt离散度的正常值探讨一、QT离散度的定义和意义QT离散度是指心电图中QT间期的变异程度,它反映了心脏复极化过程的稳定性。

QT间期是指心脏电搏中,从心脏复极化开始到心室肌复极化完成的时间间隔。

QT离散度是判断心脏电活动是否正常的重要指标之一。

正常的QT间期范围是0.36-0.44秒,QT离散度在50毫秒以内被认为是正常的。

二、QT离散度的影响因素1. 年龄:随着年龄的增长,QT离散度会逐渐增加。

这是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心脏肌肉的纤维变得不够健康,从而影响了心脏的电活动。

2. 性别:女性的QT离散度通常比男性要大。

这是因为女性的心脏复极化过程相对较慢。

3. 药物:某些药物如抗心律失常药物、抗精神病药物等会影响心脏的电活动,导致QT离散度增加。

4. 疾病:某些心脏疾病如心肌炎、心肌梗死等会导致心脏电活动异常,QT离散度增加。

三、QT离散度与心脏健康的关系1. 高QT离散度可能是心律失常的前兆。

心律失常是指心脏节律异常,可能导致心脏骤停等严重后果。

高QT离散度意味着心脏电活动的不稳定,增加了心律失常的风险。

2. 高QT离散度与猝死的关联。

一些研究发现,高QT离散度与猝死的风险增加有一定的关联。

猝死是指突然死亡,通常发生在无预警的情况下,高QT离散度可能是猝死的一个危险因素。

四、如何降低QT离散度1. 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适量运动,避免过度劳累和压力过大,戒烟限酒等,有助于降低QT离散度。

2. 注意药物使用:如果正在使用某些药物,特别是抗心律失常药物等,应遵医嘱使用,并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避免药物对心脏电活动的不良影响。

3.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心电图检查,以及其他相关检查,能够及早发现心脏问题,及时干预和治疗,降低QT离散度。

QT离散度是反映心脏电活动稳定性的重要指标之一。

了解QT离散度的正常值范围及其影响因素对于评估心脏健康状况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合理的生活方式和定期体检,可以降低QT离散度,保持心脏健康。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术患者P波离散度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通冠胶囊对冠心病冠脉介入术患者P波离散度及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Mi— o D p r e tfH at dc e T M si lf o g ogP o ic, u n zo 1 1  ̄ C ia nz u( e at n e rMe in , C Hopt G n d n rv e G a g h u 02 hn ) h m o i ao n 5
til r o r b o l ci d.The d fe e e bewe n t g o s ra g up we e o v usy de l i ne i r nc t e wo r up wa m a k d.CMI] s r e C1 n The [ U ̄
Ah嘣
:Obet eT My e P wa e ds e so (d n T ds e so ( d o h a e t ih jci o m ̄ z v ip rin P )a d Q ip rin QT ) ft e p t n sw t v i
c n n r e r ie s CHD) eo ea d atrp rut e u o o ay i tr e t n (C )a d t v l t o o ay h a tds a e( b fr fe ec a o sc rn r ev n o P I n oe auae n n n i
He r s s e Tr ae y P r u a e u r n r n e v m / n C O —i,Y G a g HA a tDle s e t d b e c t n o s Co o a y I tr e o A Ai n AN Gun ,Z NG q
【 d 0 CHD p t n ste td b C1 r i d d it et lgo p (o g u p u e4 we k + e 岫o 0 6 a e t rae y P edv e n o t na r u T n g a Ca s e s i we i h n l c n e t n se e ii e n d c n r lg o p ( n e t n se dc e a d ml.P d o v n o a we tr m dc )a o to u c v ni a wetr me i )r o y d a i l n n r o ol n i n n n QT / c ft o p eo ea d atrte mt e twee me s rd 髑哪 P d Q d Q c ft e d QT d o wo g u s b fr e ra m n r a u e .R № d a T / T d o r n f n h

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相关性研究

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相关性研究目的:观察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与心脏运动负荷试验结果的相关性。

方法:入选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的冠状动脉慢血流共21例,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 d行心电图运动负荷实验并分析结果。

结果:10例心电图运动实验阳性,占47.6%。

结论: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与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阳性相关。

标签:冠状动脉造影;慢血流现象;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很早就被发现,但对它的认识还很局限,无论是发病原因、机制还是临床表现都不十分清楚。

冠状动脉造影仍然是发现这一现象的唯一有效手段。

有报道显示心肌核素扫描和心脏运动负荷实验有助于这类病人病情的评价[1-3]。

为明确心脏运动负荷实验对评价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的价值,本文对负荷实验与缺血范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1资料与方法1.1研究对象入选我院2005年1月-2006年12月因胸痛行冠状动脉造影发现冠状动脉慢血流的病例,共21例。

1.2入选标准发作性胸痛且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外膜冠状动脉正常,三支冠状动脉中任何一支或数支血流缓慢,冠状动脉造影时造影剂全段染色计数帧数大于40帧。

1.3排出标准任何一支冠状动脉狭窄,心功能不全射血分数小于50%或NYHA分级Ⅱ级以上,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血栓,冠状动脉夹层,冠状动脉瘤,不能或禁忌运动负荷实验,严重肝肾疾病。

1.4冠状动脉血流速度测量方法INNOV A2000血管造影机,5F多功能造影导管经桡动脉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于工作站分析图像资料并计数冠状动脉全段造影剂染色的摄影帧数;冠状动脉造影术后3 d行心脏运动负荷实验。

1.5统计方法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2.1临床资料特征年龄(51±9)岁,其中男13例,女8例;吸烟7例,高血压8例,糖尿病3例,高脂血症7例,阵发性睡眠呼吸暂停2例;其中1例安静时心电图V1-6导联ST段压低0.2-0.4 mV,其余心电图正常;超声提示心室部分室壁运动减低3例,左室射血分数(61±9.2)%。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疗策略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疗策略

冠状动脉慢血流的诊疗策略什么是冠状动脉慢血流(CSFP)?1972年,Tamble等提出CSFP。

CSFP是指在冠状动脉造影中,没有发现冠状动脉存在明显病变,但在远端发生血流灌注延迟的现象,应除外溶栓治疗、冠状动脉成形术后,冠状动脉痉挛、冠状动脉扩张、心肌病、瓣膜病等。

CSFP被视为一种新的心脏综合征,为区分于X综合征,又被称为Y综合征。

在进行冠脉造影的患者中,CSFP的发生率在1%-7%左右,尤其是常见于吸烟的年轻男性患者。

慢血流现象发生的最初原因考虑与微血管功能障碍相关。

冠脉微循环结构CSFP评价指标1. TIMI血流分级TIMI分级为半定量指标,可分为四级。

血液经过>3个心动周期到达,称为TIMI2级,为慢血流现象。

其最大的局限性是观察者间变异较大,重复性较差。

2. 校正的TIMI血流帧数(CTFC)1996年,Gibson提出了TIMI血流帧数的方法,具有较好的重要性和客观性,是更简单,更快速的冠状动脉血流的量化方法。

TIMI血流帧数方法以30帧/s速度采集图像计数,造影剂从进入某支冠状动脉至其到达该支冠状动脉远端标记处的帧数。

其中,前降支的解剖标志位于心尖分叉处;回旋支的解剖标志位于其主干或分支的最远分叉处;右冠的解剖标志位于左室后支的第一个分支处;前降支较长,所以此血管的TIMI帧数除以1.7得到校正的TIMI帧。

经校正后,前降支为36.2±2.6帧,回旋支为22.2±4.1帧,右冠脉为20.4±3帧。

冠脉血流速度在已公布的血流流速2个标准差以内的为正常流速,>2个标准差时即为慢血流。

3. 放射性核素负荷灌注检查(SPECT)30%-75%进行SPECT检查的CSFP患者,存在异常心肌核素负荷灌注显像。

4. 心电图静息心电图有异常缺血改变;运动负荷试验阳性。

研究发现,CSFP患者P波和QT离散度可明显改变,冠状动脉慢血流患者的心肌缺血现象较为广泛,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

冠脉慢血流对Pd、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

冠脉慢血流对Pd、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

冠脉慢血流对Pd、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王燕芳;刘志宏;韩雅君【摘要】目的:探讨冠状动脉慢血流(CSF)现象对P波离散度(Pd)、QT离散度(QTd)及ST段改变的影响及与TIMI帧数值的相关性,作为评价心律失常及心脏性猝死风险增加的一个指标。

方法:入选因疑似冠心病就诊我院行冠脉造影,示冠脉"正常"者。

以TIMI帧数法评价冠状动脉血流速度,分为慢血流(CSF)组46人,正常血流(NCF)组47人,分别测量静息同步12导心电图的Pd、QTd及ST段改变并比较变化。

结果:CSF组病人Pd、QTd及QTcd与NSF组病人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Pmax、QTmin、ST段改变与NSF组病人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Pmin及QTmax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

除外Pd与LAD 无相关性(P=0.03)外,两组的Pd,QTd,QTcd与TIMI帧数均有正相关性(P 〈0.01),ST段改变LAD、LCX及TIMI帧数均值具有正相关(P〈0.01),但与右冠状动脉(RCA)无相关性(P=0.158)。

其中QTd,QTcd与三支冠状动脉及TIMI帧数均值相关关系密切(r〉0.3)。

结论:CSF现象可能与心肌缺血有密切的关系。

可引起心肌电活动的不均质性改变,在体表心电图表现为Pd,QTd及QTcd值的显著增加。

Pd,QTd,QTcd值的增加与TIMI帧数值有显著相关性。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年(卷),期】2018(040)003【总页数】6页(P262-267)【关键词】冠状动脉慢血流;P波离散度;QT离散度;ST段;TIMI帧数【作者】王燕芳;刘志宏;韩雅君【作者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老年心血管内科,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7;【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3.3冠状动脉慢血流(coronary slow flow,CSF)现象是Tambe 等[1]于1972年首次提出,是指CAG检查过程中,发现非阻塞性冠状动脉性疾病存在末端冠状动脉血管延迟显影[2]。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

冠心病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研究古丽尼格尔·吾布力;夏木西娅·哈德尔;印纹源;郭永忠【期刊名称】《陕西医学杂志》【年(卷),期】2024(53)5【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CHD)患者动态心电图检查中P波离散度(Pd)、T波峰-末(Tp-Te)间期的变化及诊断价值。

方法:选取CHD患者203例作为研究组,其中,心肌缺血95例作为心肌缺血组,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108例作为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

另取同期体检健康者90例作为对照组。

所有受试者均接受动态心电图检查,并记录Pd、Tp-Te间期情况。

比较研究组和对照组以及心肌缺血组和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

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分析Pd、Tp-Te间期对CHD及CHD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

结果:研究组Pd、Tp-Te间期大于对照组(均P<0.05)。

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

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组Pd、Tp-Te间期大于心肌缺血组(均P<0.05)。

Pd、Tp-Te间期联合诊断CHD患者心律失常的AUC高于两者单独诊断的AUC(均P<0.05)。

结论:CHD患者动态心电图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且心肌缺血合并心律失常患者Pd增加及Tp-Te间期延长较心肌缺血患者更为明显,两者联合对CHD及CHD心律失常诊断价值较高。

【总页数】4页(P620-623)【作者】古丽尼格尔·吾布力;夏木西娅·哈德尔;印纹源;郭永忠【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电学科;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心外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541.4【相关文献】1.急诊PCI前后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和缺血性J波的变化及意义2.QT离散度、T波峰末间期及血清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对冠心病恶性心律失常的诊断价值分析3.T波峰-末间期和TP-Te间期离散度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价值4.运动平板试验中疑似冠心病患者T波峰-末间期、QT间期变化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5.心电图T波峰末间期及QT间期离散程度与冠心病严重程度相关性分析及其诊断价值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P波离散度的分布规律

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P波离散度的分布规律

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P波离散度的分布规律
原昕
【期刊名称】《徐州医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3(023)006
【摘要】目的探讨体表心电图P波离散度(Pd)在不同年龄组中的分布规律.方法观察测量150例健康体检者Pd、P波最大时限(Pmax).结果 Pd平均值与年龄有密切关系,随年龄增大而增大;从性别上看,Pd平均值男性>女性.结论 Pd是预测心房纤颤、房性心律失常的一个无创而又可靠的新指标.
【总页数】2页(P534-535)
【作者】原昕
【作者单位】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心电图室,江苏,徐州,22100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540.4+1
【相关文献】
1.344例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的正常值 [J], 翁梅芳;项春媛;占爱君
2.100例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分析 [J], 刘仁光;周红丽
3.100例正常心电图不同年龄组QTP、JT间期离散度的分布规律及比较 [J], 范宇鸣
4.健康成人P波离散度与性别关系分析 [J], 刘月霞
5.健康成人不同年龄组QT离散度的分布规律 [J], 顾福宝;姚依群;崔吉君;邱元福;刘巧玉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冠状 动 脉 慢 血 流 现 象 ( ooa l o h— C r r s w fwp e ny o l nm nn C F ) 指 除 外严 重 的 冠 状 动 脉狭 窄 、 o eo ,S P 是 冠 状 动脉 成型术 后 、 冠状 动 脉 造 影术 中冠 状 动脉 内气 体 栓塞 等原 因后 , 冠状 动 脉 造 影 中没 有 发 现 冠状 在 动 脉存 在 明显 病 变 , 远 端 血 流 灌 注 延 迟 的现 象 。 而 目前 已 认 识 到 慢 血 流 可 导 致 心 肌 缺 血 的 症 状 发 生… , 对心 肌 电活动 的影 响 目前 报 道 较少 。本 文 但
pri ( T ) e o Q d .Meh d h t・n ai t wt sset ooaya eyd es n ew n crnr a e g gah s n to sT iyoept ns i upc dcrnr r r i aeud ret o ay r r a i rp y r e h e t s o t y n o ( A ndcrnr ag ga s e nt t om l ooaya e e dcrnr o o hn m nn 1 ・ a i 1 C G)a ooayn i r mos a dnr a crnr tr s ooays wf wpe o eo ,2l ds . om d re r i a n l l e mu t eu oysr c l t cri rm w sr o e e r C G. oysxaem t e ujc i om l o n r a- a osbd uf eee r ado a a e r dbf e A Fr e・g・ a h sbet wt nr a cr ay r n a co g cd o t cd s h o tr s dnr l o nr o e no e o t 1 e u sP n T f l o hnm n ngopw r s nf e e oma cr ayfw w r e rlda cnr .R s l dadQ do o f wp eo e o u e i i・ i a n o l e l s o t sw l r e gi
A s at Obe teT vsgt tee et o r a l o hnmeo nPw v i e i ( d n T ds b t c: jci oi et a f cs f oo r s wf w pe o nno ・ aeds r o P )adQ i r v n i eh c ny o l p sn .
d a ef so d ic a e t e h t rg n i f o a d a l t c la t i . il r in a n r s ee o e e t o c r i l e r a ci t p u n e h y my ec i vy
K yw r sC rnr l o hnmeo ; -aedse i ; Tds ro e od :ooays wf w pe o nn Pw v i r o Q p s n o l ps n ie i
[ 关键词 ]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 ;P波离散度 ; T离散度 Q [ 中图法分类号 ] R 4 . 5 14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 10 -6 4 2 0 ) 30 3 -3 0697 ( 0 8 0 - 70 2
Z O n, A H U Mig C O
T eE et o oo aySo lw P e o n no - a eDses n a dQT Ds rin h f c f rn r lw Fo h n me o nP w v i ri n i s o s C p o e p
Y ・ug WA G C o g un WA G Jnf g X E J n ( eatetf C rioy T ieH si l Y nag Mei l ah , N hn ・ a , N u ・ n , I i D p r n o ado g , ah o t , uy n dc n q e a m l pa a C lg ,h a , ue 42 0 , hn ) o ee S @ n H bi 00 C i l a
维普资讯
周 明等. 冠状动脉慢血流现象对 P波离散度和 Q T离散度 的影响
・23 ・ 7
冠 状 动 脉 慢血 流现 象对 P波 离散 度 和 Q T离 散 度 的 影 响
周 明 , 曹亚红 , 王 崇全 , 王 俊峰 , 谢 建
组( 4) n= 0 。对两组进行 同步 1 2导联心 电图监测 , 比较 P d与 Q d的变化 。结果 : T 慢血 流组与正 常血流组 比较 ,d P 显著延长( 5± s s 5±1 sP< .5 ,T 4 9m v3 1 , 0 0 ) Q d明显延 长(6± 5ms s 9±1 , 0 0 ) 结论 : m 5 1 v3 3msP< .5 。 冠状动脉的 慢 血流影响心肌灌注 , 使心肌电活动的非均质性增加。
c d ce e a oeo r l o nr o ru ( 00 ) o cu inS wcrnr o ol a et y a n a yi rad tn t yf wcu f c m o r n s h h n o l o o l d c -
( 阳医学院附属太和 医院心血管内科 , 郧 湖北 十堰 4 20 ) 4 0 0 [ 摘 要] 目的: 探讨 “ 正常” 冠状动脉的慢血流现象对 P波离散 度( d 和 Q P ) T离 散度 ( T ) Q d 的影 响。方法 : 因疑
诊 冠心病行 冠状 动脉造影检查未发现冠状动脉管径狭窄 的患者 , 根据血流 情况分为慢 血流组 ( n=3 ) 1 和正常 血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