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章平面任意力系

合集下载

工程力学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1)

工程力学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1)

Y 0
M PR X O P tg
YO P
33
[负号表示力的方向与图中所设方向相反]
受力图:只画外力,不画内力!
27
解决物体系平衡问题的基本思想(依据):
① 整体系统平衡 系统中每个单独的物体都处于平衡状态。
② 系统独立平衡方程个数=所有单个物体的独立平衡方程个数之和。
③ 系统独立平衡方程个数,决定了能求解的未知量个数。(静定和超静定) 静定问题的一般解法:
对每个单独的物体作受力分析,画出受力图,列出所有的平衡方程, 联立一定可解。 可解不等于容易求解,联立方程过多,手工计算难度大,只能交给计 算机求解。 手工计算:通过恰当分析得到合适的方程(组),使方程(组)中未知量个 数少,如果一个方程含一个未知量或者两个方程含两个未知量,则好解。 解题技巧:恰当地选择研究对象(整体、单个物体、多个物体的组合)
③RA方向不定可用正交
分力YA, XA表示; ④ YA, XA, MA为固定端 约束反力; ⑤ YA, XA限制物体平动,
MA为限制转动。
9
简化结果分析
简化结果: 主矢 R' ,主矩 MO ,下面分别讨论。 ① R'=0, MO =0,则力系平衡,下节专门讨论。 ② R' =0,MO≠0 即简化结果为一合力偶, MO=M 此时刚
qa m 200.8 16 RB 2 P 22012( kN) 2 a 2 0.8 YA P qa RB 20 200.81224(kN)
19
[例] 已知:塔式起重机 P=700kN, W=200kN (最大起重量),尺寸如 图。求:①保证满载和空载时不 致翻倒,平衡块Q=? ②当
23
受力图(力系)

3平面任意力系

3平面任意力系
A B C
A、B、C 三点不共线。 三点不共线。
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 运用平衡条件求解未知力的步骤为: 1、合理确定研究对象并画该研究对象的受 力图; 力图; 2、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由平衡条件建立平衡方程; 3、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由平衡方程求解未知力。 实际计算时,通常规定与坐标轴正向一 实际计算时, 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 致的力为正。即水平力向右为正,垂直力向 上为正。 上为正。
合力矩定理 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 矩,等于这个力系中的各个力对同一点的矩的 代数和。 代数和。
mo (F) = ∑mo (F ) i
y
mo (F) = mo (Fx ) + mo (Fy )
mo (Fx ) = −yFx
y
O
Fy
A x
B
F
F x
x
mo (Fy ) = xF y
在长方形平板的O 例题 3-1 在长方形平板的 、A、B、C 点上分别作 用着有四个力: 用着有四个力:F1=1kN,F2=2kN,F3=F4=3kN(如 , , ( 图),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 的简化结果, ),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O 的简化结果, 试求以上四个力构成的力系对点 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 以及该力系的最后的合成结果。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及其应用
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伸臂AB 重 例题 3-2 伸臂式起重机如图所示,匀质伸臂 P=2200N,吊车 、E 连同吊起重物各重 ,吊车D QD=QE=4000N。有关尺寸为:l = 4.3m,a = 1.5m,b 。有关尺寸为: , , = 0.9m,c = 0.15m, α=25°。试求铰链 对臂 , ° 试求铰链A 对臂AB 的水 平和垂直反力,以及拉索BF 的拉力。 的拉力。 平和垂直反力,以及拉索 y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三次矩式
A,B,C三点不共线
21
二、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Fx 0 Fy 0 M A 0
M A 0 M B 0
各力不得与投 影轴垂直
两点连线不得与各力平行
22
例3-2:已知:AC=CB=l,F=10kN,各杆自重不计。求:CD杆
及铰链A处的约束反力。
52
例3-8
53
解:
取塔轮及重物C,画受力图。
M

B
0 Ft R P r 0
Fr tan 20 Ft
Pr Ft 10 P 1 R
Fr Ft tan20 3.64P 1
F
x
y
0
0
FBx Fr 0
FBy P P2 Ft 0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该力系的主矢
若选择不同的简化 中心,对主矢和 主矩有无影响?
Fi Fi FR
MO Mi M O ( Fi )
7
该力系对 简化中心 的主矩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主矢和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简化,一般可以得 到一力和一力偶,该力作用于简化中心,其大小及方向 等于平面力系的主矢,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平面力系对 于简化中心的主矩。
'
MO 0
' R
平衡
必要条件: 平衡
F = 0 MO 0
1. 2. 合力或合力偶 一个合力
19
一、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 FR =0
MO 0
M O M O ( Fi )
( Fx )2 ( Fy )2 FR

工程力学教学课件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工程力学教学课件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A
MA
FAx
A
简 化
2021/7/22
FAy
11
一、简化结果分析
3.2

面 任
F1
A1
F2
O A n A2
M O FR'
O

Fn

系 的 简 化
1 . F R ' 0 ,M o 0
2 . F R ' 0 ,M O 0
结 果
3 . F R ' 0 ,M O 0 4 . F R ' 0 ,M O 0
的 简 化
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3、主矢不等于零,主矩等于零 (F R ' 0 ,M O 0 )
结 果
此时平面力系简化为一合力,作用在简化
中心,其大小和方向等于原力系的主矢,即
FRF
2021/7/22
13
一、简化结果分析
3.2 4、主矢和主矩均不等于零 (F R ' 0 ,M O 0 )

此时还可进一步简化为一合力。


FR'
FR'
FR
FR
意 力
O M O O
O
d
O
O
O
d
系 的 简 化
FR'' M O m O ( F R ) F R d F R 'd 于是
d M
F
由主矩的定义知:M O m O (F i)
O ' R
结 所以:
m O (F R ) m O (F i)
果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
杆所受的力。
A
45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1)详解

静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1)详解

合力
合力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充要条件:力系的主矢和对任
意点的主矩都等于零。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
一般式
二矩式
三矩式
Fx Fy
0 0
MO 0
F x
0
M A 0
M B 0
M A 0 M B 0 M C 0
两个取矩点连线, 不得与投影轴垂直
三个取矩点, 不得共线
解得: P3max=350kN
P3
P1
P2
75kN P3 350kN A
B
FA
FB
当 P3=180kN 时(平面平行力系):
M A 0 4 P3 2 P1 14 P2 4 FB 0 P3
P1
P2
Fy 0 FA FB P1 P2 P3 0
解得: FA=210kN FB=870kN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只有三个,只能求三 个未知数。
三个特例:
平面汇交力系: Fx 0, Fy 0 平面力偶系: M o 0
平面平行力系: Fy 0, M o 0 或者 M A 0, M B 0
3.4 物体系统的平衡
静定问题:系统未知量数目等于独立的平衡方程数目。 超静定问题(静不定问题):系统未知量数目超过独
其中:M B M B (F ) Fd
3.2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主矢:矢量和 FR Fi 主矩: 代数和 M O M O (Fi )
主矢与简化中心无关,而主矩一般与简化中心有关.
主矩简化什么情况下与简化位置无关?
平面任意力系应用:平面固定端约束
=
=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
(1) FR 0, M O 0

理论力学课件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理论力学课件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Mo
FR´ o´ o
FR´
FR o´ o
d
FR o´
o
d
FR´ ´
FR´ = FR =-FR´´
d MO FR '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合力矢等于主矢;合力的作用 线在点O的那一侧,根据主矢和主矩的方向确定;合力作用线到 点O的距离为d。
(3)平面任意力系平衡 FR´= 0,Mo = 0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

FAx
FAy p Fsin30 300kN

1 MA M q 3l l Fsin30 l Fcos30 3l 1188kN 2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如图:物体受平面平行力系 F1 ,F2 , …, Fn的作用。
y F1 Fn
例3-1 已知F1=150N,F2=200N , F3=300N , F= F´ =200N 。求力系向点O的简化结果,并求力系合力 的大小及其与原点O的距离。 解
Fx
y
F1cos45 F2
1 10
j
F
1 3
F
´
x
1
2
2 F3 437.6 N 5 3 F2 Fy F1sin45 10 1 F3 161.6 N 5
F2 F3
O i 200
F1
1 1
100
FR′ 437.6i 161.6 j
MO MO( F ) F1sin45 0.1 1 F3 0.2 0.08F 21.44 N m 5 得力系向点O的简化结果如图(b);
y
F
1 3
F
´
x
1 2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P
B
MA A
FAy FAx
P
B
FB
★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 机 静构 定 不问 定题 问题
思考:指出下列问题属于静定问题还是超静定问题
P
P
(a)
(c)
P
P
(b)
(d)
★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物体系统的独立平衡方程数= 各物体独立平衡方程数之和
★ 物体系统的平衡问题
例3-4 已知:P=6kN ,
l
桁架各杆件均为二力杆
★ 桁架内力的计算
1. 节点法 2. 截面法
* 以节点为研究对象; * 由平面汇交力系平衡 方程求解。 * 用假想截面将桁架截开; * 研究局部桁架的平衡, 直接求得杆件的内力。
例3-8已知铅垂力F1=4
kN,水平力F2= 2kN 。
求杆EF、CE、CD 内力。A
解:法1 节点法
MA
FAy M
FAAyy
+
FBB
sin
60DD

2ql

F
cos
30DD
=
0
FAx
A
∑MAA(F ) = 0,
l
q
30D
F
C
B 60D D
FB
l
l
l
MAA − M − 2ql × 2l + FBB sin 60DD ×3l − F cos30DD × 4l = 0
解方程得: FAAxx =32. 89 kN, FAAyy =−2. 32 kN, MAA =10. 37 kN⋅m
★ 静定和超静定的概念 静定问题 (statically determinate problem) —由静力学平衡方程可解出全部未知数。 超静定问题(statically indeterminate problem) — 仅由平衡方程无法求出全部未知数。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一、要求1、掌握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

会应用解析法求主矢和主矩。

熟知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的结果。

2、深入理解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及平衡方程的三种形式。

3、能熟练地计算在平面任意力系作用下物体和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4、理解简单桁架的简化假设,掌握计算其杆件内力的节点法和截面法。

二、重点、难点1、本章重点: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力系的简化结果。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的解析条件,平衡方程的各种形式。

物体及物体系平衡问题的解法。

2、本章难点:主矢与主矩的概念。

物体系的平衡问题。

三、学习指导1、力的平移定理,是力系向一点简化的理论基础。

一个力平移后,它对物体的作用效果发生了改变,要想保持原来力的作用效果,必须附加一个力偶。

2、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的方法: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是依据力的平移定理,将作用在物体上的各力向任一点(称为简化中心)平移,得到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一个平面汇交力系和平面力偶系(附加力偶系)。

两个力系合在一起与原力系等效。

这样,一个复杂的力系就分解成了两个简单的力系。

然后,分别求平面汇交力系的合力和平面力偶系的合力偶,则原力系由作用在简化中心的一个力和一个力偶所代替,该力的大小和方向等于力系的主矢,该力偶的力偶矩等于力系的主矩。

于是,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就成了计算力系的主矢和主矩的问题。

3、主矢和主矩: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力系的主矢,即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对于简化中心的力矩的代数和称为力系的主矩,即关于主矢和主矩,需要弄清楚以下几点:(1)主矢不是力,主矩不是力偶。

主矢和主矩是描述平面任意力系对物体作用效果的量。

(2)主矢是自由矢量,只有大小和方向,描述平面任意力系使物体平动的作用效果。

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矩是代数量,只有大小和正负,描述平面任意力系使物体绕点转动的作用效果。

(3)主矢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无关。

从这个意义上讲,主矢是力系的一个不变量。

主矩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第03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03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3.2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与平衡方程3.3 物体系统的平衡·静定与静不定问题3.4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3.1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主矢与主矩所谓平面任意力系是指力系中各力的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且任意分布的力系,简称平面力系。

在实际工程中经常会遇到平面任意力系的情形,例如,下图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受力F ,矩为M 1,M 2的力偶以及支座反力F Ax ,F Ay 和F N 的作用,这些力及力偶构成平面任意力系。

3、固定端(或插入端)约束FAxFAyM AA4、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1)简化为一个力偶当F R = 0,M O ≠0则原力系合成为合力偶,其矩为∑=)(i O O M M F 此时主矩与简化中心选择无关,主矩变为原力系合力偶。

由此很容易证得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

即∑=)()(R i O O M M F F 当F R ’= 0,M O = 0则原力系平衡。

(3)平面力系平衡例题3-3考虑一小型砌石坝的1m长坝段,受重力和的静水压力作用。

已知h = 8 m,a= 1.5 m,b= 1 m,P1=600 kN,P2=300 kN,单位体积的水重γ = 9.8 kN/m3。

求(1)将重力和水压力向O点简化的结果,(2)合力与基线OA的交点到点O的距离x,以及合力作用线方程。

解:(1)以点O 为简化中心,求主矢∑=′x RxF F ()()kNF F yxR1.95322=+=′∑∑F 329.0cos =′=∑RxF F θ944.0cos −=′=∑RyF F β°±=79.70θ°±°=21.19180β故主矢在第四象限内,与x 轴的夹角为°−79.70F R ’M O θβkN 6.313=22121h qh γ==kN P P F F y Ry 90021−=−−==′∑(2)以点O 为简化中心,求主矩F R ’M O θβ()()()q M P M P M M O O O O ++=21bP a P hh 212321−+×−=γmkN ⋅−= 27.236表明主矩的方向与假设方向相反,及主矩的方向为顺时针。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3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各力的作用线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力系称为平面力系。

平面力系包括平面汇交力系平面平行力系平面任意力系平面任意力系为力的作用线既不全部相交于一点,也不全部平行的平面力系。

本章主要研究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和平衡条件以及平衡问题的解法。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一、力的平移定理定理作用在刚体上点A的力可以平行移动到刚体内任一点B,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其力偶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之矩。

证明设一力F作用于刚体上A点。

在刚体上任取一点B,在B点加上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且与力F平行的两个力F′和F″,并使F′=F″=F 。

由静力学公理二可知,力系(F、F′、F″)与力F是等效的。

而力系(F、F′、F″)可看作是一个作用在B点的力F′和一个力偶(F、F″)。

于是原来作用在A 点的力F,现在被一个作用在B点的力F′和一个力偶(F、F″)所代替。

此附M = F·d即为原力F对B点之矩M B(F)=F·d,所以M=M B(F)例如:(1)丝锥攻丝,(2)打乒乓螺旋球二、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简化主矢和主矩设在刚体上作用有平面任意力系(F1、F2、……、F n),在力系所在的平面内任取一点O,称为简化中心。

根据力线平移定理,将各力平移到O点。

于是得到一个汇交于O点的平面汇交力系F′1、F′2、…、F′n),及一个力偶矩分别为M1、M2、…、M n的附加平面力偶系,。

平面汇交力系可以合成为一个作用于O点的合力F′R,F′R等于力F′1、F′2、…、F′n的矢量和。

由于F1= F′1、F2=F′2、…、F n =F′n则F R′=F1 + F2 +……+ F n力矢F′R称为原平面任意力系的主矢。

主矢的大小和方向可用解析法确定。

取直角坐标系Oxy,根据合力投影定理可得F Rx′= F x1 + F x2 + … + F xn = ∑F xF Ry′= F y1 + F y2+ … + F yn = ∑F y主矢的大小和方向余弦为'=''='+='∑∑∑∑RyRRxRy x R F F j F F F i F F F F ),cos(,),cos()()(22对于附加力偶系,可将其合成为一个力偶, M O 等于各附加力偶矩的代数M O = M 1 + M 2 + … + M n又因 M 1= M O (F 1),M 2= M O (F 2),…,M n = M O (F n所以 M O = M O (F 1)+ M O (F 2)+…+M O (F n )= ∑M O (F )M O 称为原力系的主矩。

工程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工程力学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水平尾翼的约束。
车刀
利用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讨论固定端约束(以雨搭为例):
Fi
A
雨搭
雨搭
简化为一个平面任意力系
MA
A
FA
雨搭
FAy
MA
A
FAx
雨搭
向A处简化,简化结果是 一个主矢加一个主矩
主矢方向待定,用两正交分 量表示
例1:已知F1=150N,F2=200N,F3=300N,F=F ́=200N。求此力 系向原点O简化的结果,并求力系的合力。
2
M=0
FR′≠0
3
M=0
合力
合力
合力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合力作用线距离简化中心距离
4
M≠0
d M O / FR
第三种和第四种结果属于同一种情形。是简化中心选择的不同 引起的。
四、合力矩定理
可以证明,M O ( FR ) M O ( Fi )
i 1
n
由于简化中心可任取,因此上式有普遍意义,可描述为:平 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之矩等于力系中各分力 对于同一点之矩的代数和。
4、在列平衡方程时,最好将力矩方程的矩心取为两个未知力的 交点,而对投影方程的投影轴的选取,应尽可能使其与某些未知 力垂直,为什么? 答:避免解联立方程,使方程尽量简单。
5、在等腰直角三角形上的A、B、C三点分别作用三个力,各力 的大小和方向如图所示。问该力系是否平衡?为什么?
问题引入:平面任意力系研究物体或物系在受到相关力系作用
下的平衡问题。
吊车:工程中吊车的
起重载荷如何进行计
算?
破碎机:鄂式破碎机是矿山机械中常见的机械设备,颚板作用 给矿石的作用力应如何进行计算?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用,已知载荷集度q = 100N/m,力偶矩大小M =
500 N•m。长度AB = 3m,DB=1m。求活动铰支D 和固
定铰支A 旳反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q
M
A
D
B
2m
1m
y
M
NAy
Q
A
NAx
CD
B
x
解:
ND
1、取梁AB为研究对象。
2、受力分析如图,其中Q=q.AB=100×3=300N;作
用在AB旳中点C 。
§3–5 平面任意力系旳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
各个力旳作用线在同一平面内, 但不汇交于一点,也不都平行旳力 系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3–1 力对点之矩
第 §3–2 力旳平移定理 三 章 §3–3 平面任意力系旳简化•主矢与主矩
平 §3–4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成果旳讨论.合力矩定理
面 任
§3–5 平面任意力系旳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22
B
F3
2m
R Rx2 Ry2 0.794
cosR、x Rx 0.614
R
R , x 526'
cosR、y
R y
0.789
R
R , y 3754'
F1
O
3m
y A
R
O
F4 C 30° x
B
C
x
§3–4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成果旳讨论.合力矩定理
② 求主矩:
LO mo F
y
F2
阐明如下:
R
LO
O
=
R R
Lo
OR A

理论力学3—平面任意力系

理论力学3—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汇交力系力,FR′ 平面力 偶 系力偶,MO
(主矢,作用在简化中心) (主矩,作用在该平面上)
3.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平面任意力系中各力的矢量和称为平面任意力系 的主矢。主矢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FR x + FR y Fx i Fy j FR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3 平面任意力系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的简化

• •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物体系统的平衡· 静定和超静定问题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3.1.1 力线平移定理
定理: 可以把作用在刚体上点 A 的力 F 平行
移到任一点 B ,但必须同时附加一个力偶,这 个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来的力F对新作用点B的 矩。
2 2 FR ( Fx ) ( Fy )
Fx , i) cos( FR FR Fy , j) cos( FR FR
3.1.2 平面任意力系向一点简化· 主矢与主矩
原力系各力对简化中心力矩的代数和称为原力系 对简化中心的主矩。一般来说,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 置有关。
′ FR O MO O′ O ′ FR O′ FR FR
d
O
d
O′
″ FR
MO d FR
3.1.4 平面任意力系简化结果分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
M O (FR ) FR d M O
由主矩的定义知:
O
FR d O′
MO MO (Fi )
所以
M O (FR ) M O (Fi )
结论:平面任意力系的合力对作用面内任一点的矩等 于力系中各力对同一点的矩的代数和。这就是平面任 意力系的合力矩定理。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第三章-平面任意力系

1作用在刚体上的一个力,可以从原来的作用位置平行移动到该刚体内任意指定点,但必须附加一个力偶,附加力偶的矩等于原力对指定点的矩。

()2某一平面力系,如其力多边形不封闭,则该力系一定有合力,合力作用线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3平面任意力系,只要主矢R≠0,最后必可简化为一合力。

()4平面力系向某点简化之主矢为零,主矩不为零。

则此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合力偶,且此力系向任一点简化之主矩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5若平面力系对一点的主矩为零,则此力系不可能合成为一个合力。

()1答:对2答:错3答:对4答:对5答:错1已知F1、F2、F3、F4为作用于刚体上的平面共点力系,其力矢关系如图所示为平行四边形,由此。

A.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偶;B.力系可合成为一个力;C.力系简化为一个力和一个力偶;D.力系的合力为零,力系平衡。

2已知杆AB长2m,C是其中点。

分别受图示四个力系作用,则和是等效力系。

A.图(a)所示的力系;B.图(b)所示的力系;C.图(c)所示的力系;D.图(d)所示的力系。

3某平面任意力系向O点简化,得到如图所示的一个力R 和一个力偶矩为Mo的力偶,则该力系的最后合成结果为。

A.作用在O点的一个合力;B.合力偶;C.作用在O点左边某点的一个合力;D.作用在O点右边某点的一个合力。

4图示三铰刚架受力F作用,则A支座反力的大小为,B支座反力的大小为。

A.F/2;B.F/2;C.F;D.2F;⑤2F。

5图示结构受力P作用,杆重不计,则A支座约束力的大小为。

3P;A.P/2;B.3/C.P;O。

1答:A2答:C D3答:C4答:B B5答:B1两直角刚杆ABC、DEF在F处铰接,并支承如图。

若各杆重不计,则当垂直BC边的力P从B点移动到C点的过程中,A处约束力的作用线与AB方向的夹角从度变化到度。

2图示结构受矩为M=10KN.m的力偶作用。

若a=1m,各杆自重不计。

则固定铰支座D的反力的大小为,方向。

3杆AB、BC、CD用铰B、C连结并支承如图,受矩为M=10KN.m的力偶作用,不计各杆自重,则支座D处反力的大小为,方向。

03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03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D2 cos 0 12
F
力对点之矩
力偶与力矩
力偶的等效
合成与平衡
小 结
第二节 力偶与力偶矩
一、力偶的概念
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 用线互相平行的两个 力叫做力偶。并记为 (F,F´)。 力偶中两个力所在的 平面叫力偶作用面。 两个力作用线间的垂 直距离叫力臂
第三章 平面任意力系
第 三 章 平 面 汇 交 力 系
§3-1 平面力对点之矩
§3-2 力偶 §3-3 力线平移定理 §3-4 平面任意力系向已知点的简化 力系的主矢和主矩
§3-5 简化结果的讨论 合力矩定理
§3-6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
第一节 平面力对点之矩
• 1 力F对O点之矩不仅取决于力的 大小,同时还与矩心的位置有关。 • 2 力F对任一点之矩,不会因该 力沿其作用线移动而改变,因为此 时力臂和力的大小均未改变。 • 3 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时,力矩 等于零。 • 4 互相平衡的二力对同一点之矩 的代数和等于零。 • 5 作用于物体上的力可以对物体 内外任意点取矩计算。
q 2 q x dx 0 x 0 l x dx
l l
:如图示,求合力作用线的位置。
3
解:分布力对A点矩:
q x 1 2 ql l 3 0 3 根据合力矩定理得:
Qxc 1 2 ql 3
l
力对点之矩
力偶与力矩
力偶的等效
ql 2 故 xc 3Q 1 Q ql 2 ql 2 ql 2 2 xc l 1 3Q 3 3 ql 2 合成与平衡 小 结
(3)若 R´ 0, Lo0
则力系仍然可以简化为一个合力。
d=L0 /R´
力对点之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r ∑ M B (F ) = 0
y
A
FC ⋅ 2a − M = 0
M FC = 2a
a Da
B
z
E
M
F
x
a a
r FBx
C
∑Y = 0
∑X =0
FBy + FC = 0
FBx = 0
M FBy = − 2a
r FBy
r FC
r FAy
对AB件:
r ∑ M D (F ) = 0
A
− FAx a + FBx a = 0
∑X
i
=0
∑Y
i
=0
∑M
0
(F i ) = 0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平面平行力系的平衡方程 r ∑Yi = 0 ∑ M 0 (Fi ) = 0
L 二矩式方程
r ∑ M A ( F ) = 0 r ∑ M B ( F ) = 0
条件:AB不垂直各力线
L
平面汇交力系
L
平面力偶系
∑ X = 0 ∑Y = 0
D
r (1) FDy
r (1) FDx
B MB
r ( 2) FDy
r r FBx FBy
(4)分析力系 (5)列平衡方程解未知力
A
y q C l 2l D 2l z M B
对于AD件
r ∑ M D (F ) = 0
x
− FA ⋅ 3l + q ⋅ 2l ⋅ l = 0
FA =
2ql 3
A C
D
r FA
r ′ FDy
E r
M F
′ FEy
FBx = 0
M FBy = − 2a M M ′ = FDy ′ =− FEy a a
FDx = 0
′ FEx = 0
FAx = 0
a Da
B
z
y
A
E
M
F
x
a a C r r FBy FC r FAy r A FAx r FDy r D FDx r B r FBx FBy
∑m = 0
平面平行力系
r ∑ M A (F ) = 0 ∑ X = 0 Y =0 ∑
L
平面一般力系
L
r ∑ M A (F ) = 0 ∑Y = 0
§3-5物体系的平衡 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物体系的平衡
一、静定和静不定问题 如果一个结构由几个构件组成,当结构平衡时,每个构件也 平衡,所以可分别写出独立的平衡方程数,最多为3n个。 静定:平衡方程数=未知反力数 即所有的未知反力可有平衡方程求出。 超静定:平衡方程数<未知反力数 即平衡方程不能求出全部未知反力,要加补充方程。 例:P118 思考题3-13
r ∑ M D (F ) = 0
A
y q
C l 2l
M D
2l
B
− FA ⋅ 3l + q ⋅ 2l ⋅ l = 0
FA =
2ql 3
z
x
∑X =0 ∑Y = 0
FDx = 0
FA + FDy − q ⋅ 2l = 0
A C
D
对DB件:
r ∑ M B (F ) = 0
4ql FDy = 3
3 2 M B = − ql 8
r F′
B M
二、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 平面任意力系向平面内一点简化 步骤:1、按力线平移定理,将力系中每个力平移到简化中心O 点,并附加一力偶,这样,形成二个基本力系(平面汇交,平 面力偶) 2、分别简化:汇交力系合成为一主矢,作用于简化中心, 其值与简化中心的位置无关。
′ ′ ′ 用解析法: FRX = X 1′ + X 2 + L + X n = ∑ X i′ = ∑ X i
原力系与一力等效,该力与简化中心距离为
M0 d= FR′
FR = ∑ Fi
4、F'R=0 M0=0
平衡状态
§3-3 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条件和平衡方程
一、平衡的充要条件:F'R=0 M0=0 平衡的充要条件: 二、平衡方程: 平衡方程:
∑X
i
=0
∑Y
i
=0
∑m
0
(F i ) = 0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 平面任意力系平衡方程的其它形式: r L 三矩式方程 L 二矩式方程 ∑ M A ( F ) = 0 r ∑ M B ( F ) = 0 ∑ X = 0 (∑Y = 0) 条件:AB不垂直X轴
FCy
(1)
− F1 = 0
1 6 2 = F1 − F2 − F2 4 4 4
r ( 2) FC r FAx
30 0
D A r
30 0
BC杆:
FC
( 2)
3 6 2 = FB = F1 ⋅ + F2 ⋅ − F2 6 6 2
FAy
返回
r FB
例: 一个杆结构,如图所示,由三 个杆件AB,AC和DF组成,DF上作 用力偶,试求A,B,D支座反力。 解: (1)建立坐标系如图,(注意整个系统 用一个坐标系) (2)受力分析:
∑X =0
3 2 M B = − ql 8
r (1) r ′ FDy ′( FDx1) r (2) r ( 2) ′ FDx ′ FDy r ( 2) FDx
D B MB
∑Y = 0
FBy + FDy
(2)
FBx = 0
=0
4 2 FBy = ql 3
r ( 2) FDy
r r FBx FBy
联结点处无主动力 对于AD件
y q A z
C l 2l
M D
2l
B
x
y
(3)受力分析 AD(1号件)上CD段上作用主动力q (分布载荷)
z
q A
C l 2l
M D
2l
B
x
A C
D
DB(2号件)上作用主动力M,
r FA
D点
r ( 2) FDx
r (1) r ′ FDy ′( FDx1) r (2) r ( 2) ′ FDx ′ FDy
返回AB件:
r FBx
∑Y = 0
FDy + FAy + FBy = 0
FAy = − M 2a
r r ′ ′ FDx D FEx
r ′ FDy
E r
M F
′ FEy
返回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3-6 平面简单桁架的内力计算
一、定义和假设 1.定义:桁架是一种由杆件彼此在 两端用铰链连接而成的结构。 杆件在受力后几何形状不变。 杆件的连接点称为节点。 2.为简化桁架的计算,工程实际采用以下几个假设: 1)桁架的杆件都是直杆; 2)桁架的杆件用光滑铰链连接; 3)桁架所受载荷都作用在节点上; 4)不计杆件重量或重量平均分配在杆件的两端节点上。 即桁架中各杆均为二力杆。 3.静力学所研究的桁架均为静定桁架,即各杆件内力可由静 力平衡方程全部求出。
FAx = 0 FDx = 0
∑X =0
FAx + FBx + FDx = 0
r FDy D r FBx
r FAx r FDx
B r FBy
FBx = 0
M FBy = − 2a
r FAy
A
r FDy D r FBx
FAx = 0 FDx = 0
r FAx r FDx
y A
a Da
B
z
E
M
F
x
a a
i =1
n
§3-2 平面任意力系的简化结果分析
1、F'R=0 M0≠0 原力系与一力偶等效,该力偶矩与简化中 n M 0 = ∑ m0 ( Fi ) 心位置无关。
i =1
2、F'R≠0 M0=0
原力系与一力等效,该力作用线通过简化中心,
FR = ∑ Fi
3、F'R≠0 M0≠0
(简化中心取得恰好)
y
对于D点
∑X =0
FDx + FDx
(1) ( 2)
q
M D B
2l
=0
FDx
( 2)
=0
4ql =− 3
A z
C l 2l
x
∑Y = 0
FDy
(1)
+ FDy
( 2)
=0
FDy
( 2)
A C
D
对DB件:
( 2)
r ∑ M B (F ) = 0
r FA
r (1) FDy
r (1) FDx
− FDy 2l − ql 2 + M B = 0
AC杆:
r C F y r 2
F1
45 0
∑X =0
FAx + FCx
(1)
=0
FCx
(1)
= −(
3 1 2 F1 + F2 + F2 ) 12 12 4
FAy + FCy
(1)
r FAx
D
30 0 30 0
zA
r FAy
x
B
r (1) FCy r F1 C r (1) FCx
r FB
∑Y = 0
桁架内力计算例题 桁架内力计算例题 例题
§3-1 平面任意力系向作用面内一点简化
一、力线平移定理: 力线平移定理 作用在刚体上的力可以平移到刚体的任意一点,但需要 附加一个力偶,此力偶矩等于原力对新的作用点之矩。 证明:
r F A
r F′ r F ′′
r F B A
r F′ r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