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1.3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高二:3-1-1空间向量及其线性运算
4.理解空间向量的正交分解及其坐标的表示,掌握空间 向量的坐标运算及数量积的坐标表示,会判断两个向量平行或 垂直;掌握两个向量的夹角公式和向量长度的坐标计算公式, 并会用这些公式解决有关问题.
5.理解平面的法向量,能用向量语言表述线线、线面、 面面的垂直、平行关系.
6.能用向量方法证明有关线、面位置关系,能够用向量 方法解决线线、线面、面面的夹角及其长度问题.
向量那样,从某点
O
出
发
,
逐
一
引
向
量
→ OA1
=
a1
,
→ A1A2
=
a2,……An-1An=an,于是以所得折线 OA1A2……的起点 O 为
起点,终点 An 为终点的向量O→An,就是 a1,a2,……,an 的和,
即
O→An=O→A1+A→1A2+……An-1An=a1+a2+……+an. 用折线作向量的和时,有可能折线的终点恰恰重合到起点 上,这时的和向量就为零向量. 2.向量减法满足三角形法则:“同始连终、指向被减”. 即以同一点 O 作始点,作O→A=a,O→B=b,连结终点 A,B, 则A→B=b-a,B→A=a-b.
[答案] B
[分析] 给出的命题都是对向量的有关概念及加减法的理 解,解答本题应紧扣向量及其加减运算的有关概念进行.
[解析] |a|=|b|,说明 a 与 b 模相等,但方向不确定,由 a 的相反向量 b=-a,故|a|=|b|,从而 B 正确.只定义加法具有 结合律,减法不具有结合律,一般的四边形不具有A→B+A→D= A→C,只有平行四边形才能成立.故 A、C、D 均不正确.
[解析] B→C1=B→C+B→B1=A→A1+A→D=b+c, A→C1=A→C+C→C1=A→B+A→D+C→C1=a+b+c, B→D1=A→D1-A→B=A→D+A→A1-A→B=b+c-a, C→O=C→C1+C→1O=A→A1+12C→1A1 =A→A1+12(C→1D1+C→1B1) =A→A1+12(-A→B-A→D)=c-12a-12b.
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本章整合3 .pdf
+
������������
+
1 2
(������������
+
������������1 )
1
1
= 2 ������������ + ������������ + 2 (−������������ + ������������1)
1
1
1
= 2 ������������ + 2 ������������ + 2 ������������1.
-9-
本章整合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三
知识建构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解:(1)∵EF⊥平面AEB,AE⊂平面AEB,BE⊂平面AEB, ∴EF⊥AE,EF⊥BE. 又AE⊥EB,∴EB,EF,EA两两垂直.
以点E为坐标原点,EB,EF,EA分别为x,y,z轴建立如图所示的空间 直角坐标系.
由已知,得点A(0,0,2),B(2,0,0),C(2,4,0),F(0,3,0),D(0,2,2),G(2,2,0),
设������������
=a,
������������
=b, ������������1
=c,则������������
=
1 2
(a+b+c).
又������������ = ������������ − ������������ =b-a,
∴ ������������ ·������������ = 1 (a+b+c)·(b-a)
同理可证A1B∥D1C. 又BD∩A1B=B,B1D1∩D1C=D1, 故平面A1BD∥平面B1CD1.
பைடு நூலகம்
2019-2020学年新素养同步人教A版数学选修2-1课件:3.1.3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运算
2 .
答案:3-52 2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一分。
课堂探究 互动讲练 类型一 空间向量的数量积的运算 [例 1] 如图所示,在棱长为 1 的正四面体 ABCD 中,E,F 分别是 AB,AD 的中点,求值: (1)E→F·B→A; (2)E→F·B→D; (3)E→F·D→C;
→→ (4)AB·CD.
类型三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证明垂直 [例 3] 已知空间四边形 ABCD 中,AB⊥CD,AC⊥BD,求 证:AD⊥BC.
第二十四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一分。
【证明】 ∵AB⊥CD,AC⊥BD, ∴A→B·C→D=0,A→C·B→D=0. ∴A→D·B→C=(A→B+B→D)·(A→C-A→B) =A→B·A→C+B→D·A→C-A→B2-A→B·B→D =A→B·A→C-A→B2-A→B·B→D =A→B·(A→C-A→B-B→D)=A→B·D→C=0. ∴A→D⊥B→C,从而 AD⊥BC.
第二十一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一分。
跟踪训练 2 如图,在直三棱柱 ABC-A1B1C1 中,∠ABC =90°,AB=BC=1,AA1= 2,求异面直线 BA1 与 AC 所成角的 余弦值.
第二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一分。
解析:∵B→A1=B→A+A→A1=B→A+B→B1,A→1A+A→O =A→1A+21(A→B+A→D)=c+12a+12b,B→D=A→D-A→B=b-a, O→G=O→C+O→G=21(A→B+A→D)+12C→C1=21a+12b-12c.
第二十八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一分。
∴A→1O·B→D=c+12a+12b·(b·a)=c·b-c·a+21a·b-12a2+12b2-12b·a=12(b2- a2)=12(|b|2-|a|2)=0.
2019-学年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复习课件:3.1.2(共35张PPT)教育精品.ppt
(1)考察是否存在实数 λ,使������������=λ������������;
(2)考察对空间任意一点 O,是否有������������ = ������������+t������������;
(3)考察对空间任意一点 O,是否有������������=x������������+y������������(x+y=1).
①分配律:λ(a+b)=λa+λb;(λ+μ)a=λa+μa; ②结合律:λ(μa)=(λμ)a.
名师点拨 对空间向量数乘运算的理解 (1)λa是一个向量. (2)λa=0⇔λ=0或a=0. (3)因为a,b可以平移到同一平面内,所以λa,μb,a+b,λa+μb都在这 个平面内,因而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律适用于空间向量.
∴x=2,y=-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反思感悟 1.对向量进行分解或对向量表达式进行化简时,要准确
运用空间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要熟悉数乘向量运算的几何
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将相关向量向选定的向量进行转化.
2.在△ABC中,若D为BC边的中点,则 ������������
=
1 2
(������������
−
2 3
������������1
=12
������������
−
1 2
������������
−
2 3
������������1
,
所以 x=12,y=-12,z=-2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空间共线向量定理及其应用
【例 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 在 A1D1
(2)考察对空间任意一点 O,是否有������������ = ������������+t������������;
(3)考察对空间任意一点 O,是否有������������=x������������+y������������(x+y=1).
①分配律:λ(a+b)=λa+λb;(λ+μ)a=λa+μa; ②结合律:λ(μa)=(λμ)a.
名师点拨 对空间向量数乘运算的理解 (1)λa是一个向量. (2)λa=0⇔λ=0或a=0. (3)因为a,b可以平移到同一平面内,所以λa,μb,a+b,λa+μb都在这 个平面内,因而平面向量的数乘运算律适用于空间向量.
∴x=2,y=-2.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反思感悟 1.对向量进行分解或对向量表达式进行化简时,要准确
运用空间向量加法、减法的运算法则,要熟悉数乘向量运算的几何
意义,同时还要注意将相关向量向选定的向量进行转化.
2.在△ABC中,若D为BC边的中点,则 ������������
=
1 2
(������������
−
2 3
������������1
=12
������������
−
1 2
������������
−
2 3
������������1
,
所以 x=12,y=-12,z=-23.
探究一
探究二
探究三 思维辨析
空间共线向量定理及其应用
【例 2】如图所示,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点 E 在 A1D1
数学:3.1.3《空间向量及其运算--数量积》课件(新人教a版-选修2-1)
M A AD DN
A
证明:因为 M N 所以
AB M N AB (M A AD DN ) AB M A AB AD AB DN
M
D B N C
1 2
a
2
1 4
a
2
1 4
a
2
0
MN AB
同理,M N
CD
3.已知空间四边形 O A B C
OA ,求证:
设 OA a , 则有向线段 已知空间两个向量 记作:a b , 即 a b a b cos a , b OA 的长度叫做向量 a的长度或模 , 记作: a
a , b,则 a b cos a , b 叫做向量
a , b的数量积,
注意: ①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而不是向量. ②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
4 3 5 2 ( 0 1 0 7 .5 ) 85
2
2
2
A
B
| A C |
85
BD 1.已知线段 A B 、B D 在平面 内,
A B ,线段 A C
,如果
C
AB a , BD b , AC c
,求 C 、D 之间的距离.
解:∵
| C D | (C A A B B D )
、典型例题
l
l
g
g n n m
m
例2:已知:在空间四边形OABC中,OA⊥BC, OB⊥AC,求证:OC⊥AB
证明:由已知
O
所以
OA B C ,OB AC
OA BC 0 , OB AC 0 OA ( OC OB ) 0
A
证明:因为 M N 所以
AB M N AB (M A AD DN ) AB M A AB AD AB DN
M
D B N C
1 2
a
2
1 4
a
2
1 4
a
2
0
MN AB
同理,M N
CD
3.已知空间四边形 O A B C
OA ,求证:
设 OA a , 则有向线段 已知空间两个向量 记作:a b , 即 a b a b cos a , b OA 的长度叫做向量 a的长度或模 , 记作: a
a , b,则 a b cos a , b 叫做向量
a , b的数量积,
注意: ①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而不是向量. ②零向量与任意向量的数量积等于零。
4 3 5 2 ( 0 1 0 7 .5 ) 85
2
2
2
A
B
| A C |
85
BD 1.已知线段 A B 、B D 在平面 内,
A B ,线段 A C
,如果
C
AB a , BD b , AC c
,求 C 、D 之间的距离.
解:∵
| C D | (C A A B B D )
、典型例题
l
l
g
g n n m
m
例2:已知:在空间四边形OABC中,OA⊥BC, OB⊥AC,求证:OC⊥AB
证明:由已知
O
所以
OA B C ,OB AC
OA BC 0 , OB AC 0 OA ( OC OB ) 0
2019-2020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曲线与方程优质课件
k
由(1)(2)可知与两条坐标轴的距离的积是常数(>0)的
点的轨迹方程是。
k
k
xy k
归纳: 证明已知曲线的方程的方法和步骤
第一步,设M(x0,y0)是曲线C上任一点,证明 (x0,y0)是f(x,y)=0的解;
第二步,设(x0,y0)是f(x,y)=0的解,证明点 M(x0,y0)在曲线C上.
x2 4 0
解析
由已知∴ y
2
4
, 0
x 2
y
2
即或或xy 或22.
x 2 x 2 x 2
y
2
y
2
y
2
答案 B
8.下面四组方程表示同一条曲线的一组是 ( ).
A.y2=x与y= x
B.y=lgx2与y=2lgx
高中数学课件
精心整理 欢迎使用
2.1.1曲线与方程
画一画:
• 1.第一、三象限夹角平分线l • 2.画出以(a,b)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C
如图,是直线表示y=x(x∈Z) 的图象么?
y l ①满足y=x(x∈Z)的每一 对有序实数对(x,y)都在直
0 x 线上;
②直线上每一个点(x,y)都 满足方程y=x(x∈Z).
答案 C
2.下列选项中方程表示图中曲线的是( ).
解析 对于A,x2+y2=1表示一个整圆;对于B, x2-y2=(x+y)(x-y)=0,表示两条相 交直线;对于D,由lgx+lgy=0知x>0,y>0. 答案 C
3.方程x2+xy=x表示的曲线是( ). A.一个点B.一条直线 C.两条直线D.一个点和一条直线
高二数学人教版A版选修2-1课件:第三章 空间向量与立体几何 3.1.3
解析答
― → ― → ― → (2)| OA + OB + OC |.
解 = =
― → ― → ― → | OA + OB + OC | →+― →+― →2 ― OA OB OC →2 ― →2 ― →2 ― →― → ― →― → ― →― → OA + OB + OC +2 OA · OB + OB · OC + OA · OC
= 12+12+12+21×1×cos 60° ×3= 6.
解析答
类型二
例2
利用数量积求夹角
BB1⊥平面ABC,且△ABC是∠B=90°的等腰直角三角形,▱ABB1A1、▱BB1C1C的对角线都分
别相互垂直且相等,若AB=a,求异面直线BA1与AC所成的角.
反思与
解析答
跟踪训练2
且l⊥OA.
其中正确的有(
A.①② C.③④
)
D B.②③ D.②④
解析 结合向量的数量积运算律,只有②④正确.
解析答
1
2 3 4 5
― → ― → ― → 2.已知正方体 ABCD-A′B′C′D′的棱长为 a,设 AB =a,AD =b, AA′ ― ― → ― ― ― → =c,则〈A′B, B′D ′〉等于( A.30° C.90° B.60°
当堂训练
问题导学 知识点一 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思考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 OABC 中,OA=8,
AB=6,AC=4,BC=5,∠OAC=45° ,∠OAB=60° , ― → ― → 类比平面向量有关运算,如何求向量 OA 与 BC 的数量 积?并总结求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方法.
梳理
(1)定义:已知两个非零向量a,b,则|a||b|cos〈a,b〉叫做a,b的数量积,记作a·b.
2019-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 1.3.2 或 课件
真
命题﹁p的真假判断方法:
当p为真命题时,则﹁p为 假命题;当p为假 命题时,则﹁p为真命题 .
一句话概括: 真假相反
p ﹁p 真假 假真
即时训练
1、分别指出下列命题的形式并判断命题的真假. • (1)8≥7; • (2)2是偶数且2是质数; • (3)π 不是整数。 2、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p且q”及 “非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假. (1)p:3是质数, q:3是偶数;
p q p∧q p∨q ¬p 真真真真假 真假假真假 假真假真真 假假假假真
p且q p或q 非p
全真才真,一假必假 一真必真,全假才假
真假相反
布置作业
1.逻辑联结词“且”“或”“非”与集合的“交”“并” “补”之间有关系吗? 2.课本 P18:习题1.3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编后语
老师上课都有一定的思路,抓住老师的思路就能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在上一小节中已经提及听课中要跟随老师的思路,这里再进一步论述听课时如何 抓住老师的思路。
P: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假
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真
p∧q:矩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假
P:6是奇数;
假
q:6是素数;
假
p∧q:6是奇数且是素数.
假
命题p∧q的真假判断方法:
一般地,我们规定:当p,q都是真命 题时,p∧q是 真命题 ;当p,q两个命题 中有一个命题是假命题时,p∧q是假命题.
假假假
例题分析
例3: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2≤2; (2)集合A是A∩B的子集或是A∪B的子集; (3)周长相等的两个三角形全等或面积相等的两个三 角形全等.
解:(1)p:2=2 ;q:2<2 ∵ p是真命题,∴p∨q是真命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空间向量运算的坐标表示
=12a2-12a2cos
60°+a2cos
60°-12a2cos
60°
=12a2-a42+a22-a42=a22.
又∵|A→N|=|M→C|= 23a,
∴A→N·M→C=|A→N||M→C|cos θ= 23a× 23a×cos θ=a22.
∴cos θ=23.
∴向量
A→N
②设P(x,y,z),则A→P=(x-2,y+1,z-2).
x-2=3, ∵A→P=12(A→B-A→C)=3,32,-2,∴y+1=32,
z-2=-2,
解得x=5,y=21,z=0,则点P的坐标为5,12,0.
1.一个向量的坐标等于表示这个向量的有向线段的终点坐标减 去起点坐标.
2.在确定了向量的坐标后,使用空间向量的加减、数乘、数量 积的坐标运算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了,但要熟练应用下列有关乘法 公式:(1)(a+b)2=a2+2a·b+b2;(2)(a+b)·(a-b)=a2-b2.
m+1=3λ,
∴n-2=-λ, -2=λ,
解得λ=-2,m=-7,n=4.
∴m+n=-3.]
4.已知a=(- 2,2, 3),b=(3 2,6,0),则|a|=________, a与b夹角的余弦值等于________.
3
6 9
[|a|= - 22+22+ 32= 9=3,
cos〈a,b〉=|aa|·|bb|=3× -36+2122+62= 96.]
(4)∵2a=(4,-2,-4), ∴2a·(-b)=(4,-2,-4)·(0,1,-4) =4×0+(-2)×1+(-4)×(-4)=14. (5)(a+b)·(a-b)=a2-b2=4+1+4-(0+1+16)=-8.
利用向量的坐标运算解决平行、垂直问题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空间正交基向量
高中数学课件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特别提示:对于基底{a,b,c},除了应知道a,b,c不共面,
还应明确: (1)任意不共面的三个向量都可做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2019/5/25
二、距离与夹角
1.距离公式 (1)向量的长度(模)公式
| a |2 a a a12 a22 a32
| b |2 b b b12 b22 b32
注意:此公式的几何意义是表示长方体的对 角线的长度。
(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x1 , y1 , z1) 、
a (a1,a2,a3),( R) ;
a b a1b1 a2b2 a3b3 ;
a // b a1 b1,a2 b2 ,a3 b3( R) ; a1 / b1 a2 / b2 a2 / b2 .
a b a1b1 a2b2 a3b3 0 ;
(2)由于可视为与0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
个非零向量共面,所以三个向量不共面,就隐含着它们
都不是。 0
(3)一个基底是指一个向量组,一个基向量是指基 底中的某一个向量,二者是相关连的不同概念。
推论:设O、A、B、C是不共线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 点P,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OP xOA yOB zOC.
点O叫做原点,向量e1,e2,e3都叫做坐标向量. 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金戈铁骑 整理制作)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特别提示:对于基底{a,b,c},除了应知道a,b,c不共面,
还应明确: (1)任意不共面的三个向量都可做为空间的一个基底。
2019/5/25
二、距离与夹角
1.距离公式 (1)向量的长度(模)公式
| a |2 a a a12 a22 a32
| b |2 b b b12 b22 b32
注意:此公式的几何意义是表示长方体的对 角线的长度。
(2)空间两点间的距离公式 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已知 A(x1 , y1 , z1) 、
a (a1,a2,a3),( R) ;
a b a1b1 a2b2 a3b3 ;
a // b a1 b1,a2 b2 ,a3 b3( R) ; a1 / b1 a2 / b2 a2 / b2 .
a b a1b1 a2b2 a3b3 0 ;
(2)由于可视为与0任意一个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
个非零向量共面,所以三个向量不共面,就隐含着它们
都不是。 0
(3)一个基底是指一个向量组,一个基向量是指基 底中的某一个向量,二者是相关连的不同概念。
推论:设O、A、B、C是不共线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 点P,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x,y,z},使
OP xOA yOB zOC.
点O叫做原点,向量e1,e2,e3都叫做坐标向量. 通过每两个坐标轴的平面叫做坐标平面。
3.空间向量基本定理 a、b、c不共面 p xa yb zc ( x、y、z存在且唯一) {a,b,c} : 基底 a,b,c:基向量
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课件3-1-3
=|P→A|2+|A→D|2+|D→C|2+2P→A·A→D+2A→D·D→C+2D→C·P→A =62+42+32+2|A→D||D→C|cos 120°
=61-12=49.
∴|P→C|=7 即 PC=7. 方法点评把线段的长转化为向量的模是解决该类问题常用 的解题方法.用已知向量表示目标向量是解决该类问题的 关键.
从而使问题得证.
(2)向量垂直只对非零向量有意义,在证明或判断 a⊥b 时,一定要
指明 a,b 为非零向量.
【变式如3图】所示,正四面体ABCD的每条棱长 都等于a,点M,N分别是AB,CD的中 点,求证:MN⊥AB,MN⊥CD.
证明 M→N·A→B=(M→B+B→C+C→N)·A→B=(M→B+B→C+12C→D)·A→B =(M→B+B→C+12A→D-12A→C)·A→B
-3 123=-23. 2 ·2
所以,异面直线 SM 与 BN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题型二 利用数量积求两点间的距离
【例2如】图所示,平行六面体ABCD- A1B1C1D1中,AB=1,AD=2,AA1= 3,∠BAD=90°,∠BAA1=∠DAA1= 60°,求AC1的长. [思路探索] 利用|A→C1|2=A→C12=(A→B+A→D+A→A1)2 求解. 解 因为A→C1=A→B+A→D+A→A1, 所以A→C12=(A→B+A→D+A→A1)2 =A→B2+A→D2+A→A12+2(A→B·A→D+A→B·A→A1+A→D·A→A1). 因为∠BAD=90°,∠BAA1=∠DAA1=60°,
c 三个向量两两夹角均为 60°,
∴a·b=b·c=a·c=12.
∵S→M·B→N=12(S→A+S→B)·(S→N-S→B)
=12(a+b)·(12c-b)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1.3.1且(and)课件(15张)-优质PPT课件
a 1 5 ,或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0,1 ). 2
练习2.命题p : 方程x2+mx+1=0有两个 不相等的负实数根;命题q : 方程 4x2 +4(m-2)x+1=0无实数根.若命题 p q为真命题,求实数m的取值范围.
课堂小结
1、掌握逻辑联结词“且”的含义;
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相等; (2)p: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
q: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p:35是15的倍数,
q:35是7的倍数. 解:(1)p∧q: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且相等.
∵ p是真命题, q是假命题,∴p∧q是假命题. (2)p∧q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p、q都是真命题, ∴ p∧q是真命题. (3) p∧q : 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问题情境
问题1: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一般地,用逻辑联结词 “且”把 命题p和命题q联结起来.就得到一个新 命题,记作
pq
读作“ p且q”.
问题2:下面的“且”有何不一样? (1)话还没说完,你且慢走。
(2)且不谈考试成绩,就是平时 作业他也属全班第一。
交于不同的两点,如果p q为真命题,
求实数a的取值范围.
解:若命题p为真命题,则0 a 1;
若命题q为真命题,则=(2a-3)2 4 0,
即4a2 12a 5 0, a 5 ,或a 1 .
2
2
又 p q为真命题,命题p, q都是真命题.
0 a
(3)年且九十。
在逻辑联结词中,“且”我们 主要取它做联词的作用,“并且”, “而且”,是“同时满足”之意。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21张)1-优质PPT课件
3. 已知 F1(5, 0), F2 (5, 0), 动点 P 到 F1、F2 的 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6,求点 P 的轨迹方程.
解: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 P的轨迹是双曲线.因为
双曲线的焦点在 x 轴上,所以设它的标准方程为
x2 y2 1(a 0,b 0) a2 b2
由已知 22ca==160
F1 o F2
(2)常数要小于|F1F2|大于0
0<2a<2c
试说明在下列条件下动点M的轨迹各是什么图形? (F1、F2是两定点, |MF1|-|MF2| =2a, |F1F2| =2c (0<a<c)
当|MF1|-|MF2|=2a时,点M的轨迹 双曲线的右支
;
当|MF2|-|MF1|=2a时,点M的轨迹 双曲线的左支 ;
判断:x2
16
y2 9
1与
y2 9
x2 16
1的焦点位置?
结论:看 x2 , y2前的系数,哪一个为正,则
在哪一个轴上。
4.例题讲解
1.已知方程 x2 y2 1 表示椭圆,则 m
的取值范围m是_1___2___m_____.
解:m 1 0
2 m 0 m 1 2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两条射线 C.双曲线一支和一条直线 D.双曲线一支和一条射线
3.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线建段系F.1F以如2的F何1中,F求2点所这为在优原的美点直的建线曲立为线直X的轴角方,坐程? 标系
2.设点.设M(x , y),双曲线的焦
距为2c(c>0),F1(-c,0),F2(c,0)
一.授新课:1.画双曲线
P= {M ||MF1 | - | MF2| = 2a } P= {M ||MF1 | - | MF2| =-2a } P= {M |||MF1 | - | MF2| |=2a }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2.3.1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课件(27张)2-优质PPT课件
c2 a2 b2
x2 a2
y2 b2
1(a
0, b
0)
此即为焦 点在x轴 上的双曲 线的标准
方程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在 x 轴上
焦点在 y 轴上
标准方程
x2 a2
−
yb22=1(a>0,b>0)
y2 a2
−
xb22=1(a>0,b>0)
焦点坐标 (±c,0) a,b,c 的关系 c2=a2+b2
(0,±c)
一、双曲线的定义
迁移与应用 1.动点 P 到点 M(1,0)及点 N(3,0)的距离之差为 2,则点 P 的轨迹是 (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一支 C.两条射线 D.一条射线 答案:D 解析:依题意|PM|-|PN|=2=|MN|,所以点 P 的轨迹不是双曲线,而是 一条射线.
2.已知两定点 F1(-5,0),F2(5,0),动点 P 满足|PF1|-|PF2|=2a,则当 a=3 和 5 时,P 点的轨迹分别是( ).
三、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活动与探究 3 求满足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已知双曲线的焦点在 y 轴上,并且双曲线过点(3,-4
2)和
9 4
,5
;
(2)与双曲线1������62 − ���4���2=1 有公共焦点,且过点(3 2,2).
思路分析:可先设出双曲线的标准方程,再构造关于 a,b 的方程组, 求得 a,b,从而求得双曲线的标准方程.注意平方关系 c2=a2+b2 的运用.
北京摩天大楼
巴西利亚大教堂
法拉利主题公园
花瓶
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求曲线方程的步骤: 1. 建系. 2.设点.
2019-2020学年度最新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1.3.1且(and)课件(22张)-优质PPT课件
q:正方形是菱形. (2) p: 3是奇数
q: 3是正数.
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1、“非p”形式的命题
(1) p: 3是正数; 非p:3不是正数.
(2) p:1是偶数. 非p:1不是偶数.
p 非p 真假 假真
真假相且q的形式的命题
(1) p:1是奇数; q:2是偶数. p且q :1是奇数且2是偶数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苹果是长在树上或苹果是长在地里 真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真
(3) 实数的平方不小于0
真
3、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 “p且q”以及“非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 假. (1) p:2是正整数,
q: 1是有理数. (2) p:3是9的约数,
不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 的是假话
不是张文 雅做的
矛盾!
张文雅说 的是假话
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是张文雅做的”; 张文雅说:“不是我做的”; 曾仕玲说:“不是我做的”。
张文雅说 的是真话
不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 的是假话
不是张文 雅做的
不矛盾!
曾仕玲说 的是假话
是我做的
1、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的含义
(2)“4 ≥4”的含义是:“4>4或4=4”,其中 “4 =4”是真命题,所以“4 ≥4”是真命题
(3)“4 ≥5”的含义是:“4>5或4=5”,其中 “4 >5”与“4=5”都是假命题,所以“4 ≥5”是假命题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 (1)把复合命题分解为简单命题; (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D.“非q”是真命题
5.(1)如果命题“p或q”和“非p”都是真命题,则命题q
q: 3是正数.
命题真假的判断方法
1、“非p”形式的命题
(1) p: 3是正数; 非p:3不是正数.
(2) p:1是偶数. 非p:1不是偶数.
p 非p 真假 假真
真假相且q的形式的命题
(1) p:1是奇数; q:2是偶数. p且q :1是奇数且2是偶数
2、判断下列命题的真假:
(1)苹果是长在树上或苹果是长在地里 真
(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 真
(3) 实数的平方不小于0
真
3、分别写出由下列各组命题构成的“p或q”、 “p且q”以及“非p”形式的命题,并判断它们的真 假. (1) p:2是正整数,
q: 1是有理数. (2) p:3是9的约数,
不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 的是假话
不是张文 雅做的
矛盾!
张文雅说 的是假话
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是张文雅做的”; 张文雅说:“不是我做的”; 曾仕玲说:“不是我做的”。
张文雅说 的是真话
不是我做的
刘满霞说 的是假话
不是张文 雅做的
不矛盾!
曾仕玲说 的是假话
是我做的
1、逻辑联结词 “或”、“且”、“非”的含义
(2)“4 ≥4”的含义是:“4>4或4=4”,其中 “4 =4”是真命题,所以“4 ≥4”是真命题
(3)“4 ≥5”的含义是:“4>5或4=5”,其中 “4 >5”与“4=5”都是假命题,所以“4 ≥5”是假命题
判断复合命题真假的步骤: (1)把复合命题分解为简单命题; (2)判断简单命题的真假; (3)根据真值表判断复合命题的真假.
D.“非q”是真命题
5.(1)如果命题“p或q”和“非p”都是真命题,则命题q
2019-2020学年高二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本章整合1
≠2,真命题.
-+1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十七分。
知识建构
本章整合
1
2
3
4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真题放送
5
1(2018天津高考)设x∈R,则“x3>8”是“|x|>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x3>8,得x>2.由|x|>2,得x>2或x<-2.故由x3>8可以推出|x|>2,而由
真题放送
5
5(2018北京高考)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
[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
.
解析:画出 f(x)=
,0 ≤ ≤ 1,
1
3
- 2 + 2 ,1 < ≤ 2
的图象如图所示,
满足f(x)>f(0),x∈(0,2].
但f(x)在[0,2]上不是增函数.
答案:f(x)=
,0 ≤ ≤ 1,
1
3
- 2 + 2 ,1 < ≤ 2
(答案不唯一)
-1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十七分。
)
B.p∧(
q)
D.( p)∧( q)
解析:对∀x>0,都有x+1>1,所以ln(x+1)>0,故p为真命题.
又1>-2,但12<(-2)2,故q为假命题,所以 q为真命题,故p∧( q)为真命题.
故选B.
答案:B
-+1
-12-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十七分。
知识建构
本章整合
1
2
3
4
综合应用
真题放送
真题放送
5
1(2018天津高考)设x∈R,则“x3>8”是“|x|>2”的(
)
A.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B.必要而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解析:由x3>8,得x>2.由|x|>2,得x>2或x<-2.故由x3>8可以推出|x|>2,而由
真题放送
5
5(2018北京高考)能说明“若f(x)>f(0)对任意的x∈(0,2]都成立,则f(x)在
[0,2]上是增函数”为假命题的一个函数是
.
解析:画出 f(x)=
,0 ≤ ≤ 1,
1
3
- 2 + 2 ,1 < ≤ 2
的图象如图所示,
满足f(x)>f(0),x∈(0,2].
但f(x)在[0,2]上不是增函数.
答案:f(x)=
,0 ≤ ≤ 1,
1
3
- 2 + 2 ,1 < ≤ 2
(答案不唯一)
-17-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日:点 十七分。
)
B.p∧(
q)
D.( p)∧( q)
解析:对∀x>0,都有x+1>1,所以ln(x+1)>0,故p为真命题.
又1>-2,但12<(-2)2,故q为假命题,所以 q为真命题,故p∧( q)为真命题.
故选B.
答案:B
2019-2020学年同步人教A版高中数学选修2-1素养课件:3.1 3.1.1 空间向量及其加减运
第十七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2)①由于长方体的高为 1,所以长方体 4 条高所对应的A→A1, A→1A,B→B1,B→1B,C→C1,C→1C,D→D1,D→1D这 8 个向量都是单 位向量,而其他向量的模均不为 1,故单位向量共有 8 个. ②由于这个长方体的左、右两侧的对角线长均为 5,故模为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解析:①正确;②正确,因为A→A1与C→1C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互为相反向量,所以A→A1=-C→1C;③|a|=|b|,不能确定其 方向,所以 a 与 b 的方向不能确定;④中只有当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时,才有A→B+A→D=A→C. 综上可知,正确命题为①②. 答案:①②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名师点拨 平面向量中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空间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加法运算是对有限个向量求和,交换 相加向量的顺序,其和不变.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 ) (2)两个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 ) (3)在空间中,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进行平移.( √ ) (4)空间两非零向量相加时 ,一定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运 算.( ×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4)特殊向量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名师点拨 (1)单位向量、零向量都只是规定了向量的模长而没有规定向 量的方向.单位向量有无数个,它们的方向不确定,因此, 它们不一定相等;零向量也有无数个,它们的方向任意,但 规定所有的零向量都相等. (2)空间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及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 量和相等向量的概念都与平面向量相同,因此可以进行类比 学习.
(2)①由于长方体的高为 1,所以长方体 4 条高所对应的A→A1, A→1A,B→B1,B→1B,C→C1,C→1C,D→D1,D→1D这 8 个向量都是单 位向量,而其他向量的模均不为 1,故单位向量共有 8 个. ②由于这个长方体的左、右两侧的对角线长均为 5,故模为
第二十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解析:①正确;②正确,因为A→A1与C→1C的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即互为相反向量,所以A→A1=-C→1C;③|a|=|b|,不能确定其 方向,所以 a 与 b 的方向不能确定;④中只有当四边形 ABCD 是平行四边形时,才有A→B+A→D=A→C. 综上可知,正确命题为①②. 答案:①②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名师点拨 平面向量中的三角形法则和平行四边形法则同样适用于空间 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加法运算是对有限个向量求和,交换 相加向量的顺序,其和不变.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判断(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两个有共同起点且相等的向量,其终点必相同.( √ ) (2)两个有公共终点的向量,一定是共线向量.( × ) (3)在空间中,任意一个向量都可以进行平移.( √ ) (4)空间两非零向量相加时 ,一定可用平行四边形法则运 算.( ×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4)特殊向量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六:二十三点 四十九分。
■名师点拨 (1)单位向量、零向量都只是规定了向量的模长而没有规定向 量的方向.单位向量有无数个,它们的方向不确定,因此, 它们不一定相等;零向量也有无数个,它们的方向任意,但 规定所有的零向量都相等. (2)空间向量的定义、表示方法及零向量、单位向量、相反向 量和相等向量的概念都与平面向量相同,因此可以进行类比 学习.
2019-2020年高中数学人教A版选修2-1课件: 1.3.1 且 课件2
2019/7/18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18
1:命题p:函数 y x3 是奇函数;
真
命题q:函数 y x3 在定义域内是减函数;
假
命题p∨q:函数 y x 3是奇函数或在定义域内
真
是减函数。
2:命题p: 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假
命题q: 相似三角形的周长相等;
假
命题p∨q:相似三角形的面积相等或周长相等。 假
3:命题p:三边对应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简单的逻辑联结词(一)
思考?
下列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为了叙述简便,今后常用小写字母
p,q,r,s…表示命题.
思考 下面三个命题间有什么关系?
(1)12能被3整除;
(2)12能被4整除;
(3)12能被3整除且能被4整除。
① 根据课堂提问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在讲课过程中往往会提出一些问题,有的要求回答,有的则是自问自答。一般来说,老师深入思考,就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② 根据自己预习时理解过的逻辑结构抓住老师的思路。老师讲课在多数情况下是根据教材本身的知识结构展开的,若把自己预习时所理解过的知识 逻辑结构与老师的讲解过程进行比较,便可以抓住老师的思路。
解(3)p∧q: 35是15的倍数且是7的倍数. 由于p是假命题, q是真命题, 故p∧q是假命题
例2用逻辑联结词”且”改写下列命题,并判断它
们的真假: (1)1既是奇数,又是素数; (2)2和3都是素数.
解:(1)命题“1既是奇数,也是素数”可以改 写为“1是奇数且1是素数”.
因为“1是素数”是假命题,所以这个命题是 假命题. 解:(2)命题“2和3都是素数”可以改写为 “2是素数且3是素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os〈O→E,B→F〉=|O→O→EE|··B|→B→FF|=
-12 23×
3=-23, 2
∴OE 与 BF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23.
题型三 利用空间向量的数量积解决垂直问题 【例 3】 如图,已知在空间四边形 OACB 中,OB=OC,AB =AC,求证:OA⊥BC.
思路点拨:要证 OA⊥BC,只需证明O→A·B→C=0 即可,关键是 充分利用已有条件进行转化.
预习测评 1.对于向量 a,b,c 和实数 λ,下列命题中的真命题是( ) A.若 a·b=0,则 a=0 或 b=0 B.若 λa=0,则 λ=0 或 a=0 C.若 a2=b2,则 a=b 或 a=-b D.若 a·b=a·c,则 b=c
【答案】B 【解析】对于 A,可举反例:当 a⊥b 时,a·b=0;对于 C, a2=b2,只能推得|a|=|b|,而不能推出 a=±b;对于 D,a·b=a·c 可以移项整理推得 a⊥(b-c).
错因分析:向量A→O与B→C的夹角找的不对.
正解: 作 CD⊥平面 α,则∠DBC=30°, ∴∠BCD=60°,∴〈B→C,C→D〉=120°,即〈A→O,B→C〉=120°. ∴|A→C|2=3a2+2·a2·cos 120°=2a2,∴|A→C|= 2a. 即 AC= 2a.
课堂总结 1.利用向量的模求线段的长度,可避免画图,很方便. 2.利用向量的夹角求异面直线所成角. 3.重视数学思想、方法的运用,优化解题思维、简化解题过 程. (1)方程思想:在解题过程中会引入一些相互联系、相互制约 的量,使得在已知向量及未知向量之间构成函数方程关系,整体处 理,简化解题运算量. (2)数形结合思想:根据平面几何知识易于发现各量之间的关 系,将位置关系用向量表达. (3)化归转化思想:注意空间向平面的转化.
要点阐释 1.空间向量数量积的概念 ①两向量的数量积,其结果是个数量,而不是向量,它的值为 两向量的模与两向量夹角的余弦的乘积,其符号由夹角的余弦值决 定;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是两个向量之间的一种乘法,与以前学过 的数的乘法是有区别的;③当 a≠0 时,由 a·b=0 不能推出 b 一定 是零向量,这是因为任一个与 a 垂直的非零向量 b,都有 a·b=0; ④a·b 的几何意义:数量积 a·b 等于 a 的长度|a|与|b|在 a 的方向上的 投影|b|cos θ 的乘积.
【证明】
∵OB=OC,AB=AC,OA=OA, ∴△OAC≌△OAB. ∴∠AOC=∠AOB. ∵O→A·B→C=O→A·(O→C-O→B)=O→A·O→C-O→A·O→B =|O→A||O→C|cos∠AOC-|O→A||O→B|cos∠AOB=0, ∴OA⊥BC.
方法点评: 证明两直线垂直可转化为证明两直线的方向向量垂直.如本题 证明 OA⊥BC,就是要证明O→A⊥B→C,即证O→A·B→C=0.在本题中, 因为已知 OB=OC(AB=AC),所以B→C最好用O→B,O→C表示(或用A→B, A→C表示),然后代入O→A·B→C中,根据分配律证明O→A·B→C=0,从而证 明 OA⊥BC.
若 a·b=k,没有 a=bk或 b=ak.
典例剖析 题型一 求向量的模 【例 1】 已知|a|=1,|b|=2,|c|=3,a·b=b·c=c·a=0,求|a +b+c|的值. 思路点拨: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运算.
【解析】|a+b+c|2=(a+b+c)2=a2+b2+c2+2(a·b+a·c+b·c) =1+4+9=14,所以|a+b+c|= 14.
3.如图,在正方体 ABCD-A1B1C1D1 中,CD1 和 DC1 相交于 点 O,连结 AO.
求证:AO⊥CD1.
【证明】
∵A→O=A→C+C→O=A→B+A→D+12C→D1=A→B+A→D+12(C→D+D→D1)
=A→B+A→D+12C→D+12D→D1=12A→B+A→D+12D→D1,
误区解密
【例 4】 如图,AO⊥平面 α,BC⊥OB,BC 与平面 α 夹角为 30°,AO=BO=BC=a,求 AC 长 .
错解:A→C=A→O+O→B+B→C, ∴|A→C|2=|A→O|2+|O→B|2+|B→C|2+2A→O·O→B+2O→B·B→C+2A→O·B→C. ∵AO⊥OB,OB⊥BC,BC 与平面 α 夹角 30°, ∴〈A→O,B→C〉=60°. ∴|A→C|2=4a2,∴|A→C|=2a.
高中数学课件
精心整理 欢迎使用
1.掌握空间向量夹角的概念及表示方法,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 概念、性质和计算方法及运算规律. 2.掌握两个向量的数量积的主要用途,会用它解决立体几何中一些 简单的问题.
自学导引 1.空间向量的夹角
如果〈a,b〉=π2,那么向量 a,b_互__相__垂__直_,记作 a⊥b.
2.如图,已知空间四边形每条边和对角线长都等于 a,点 E, F,G 分别是 AB,AD,DC 的中点,则下列向量的数量积等于 a2 的是( )
A.2B→A·A→C B.2A→D·D→B C.2F→G·A→C D.2E→F·C→B
【答案】C 【解析】2B→A·A→C=-a2,故 A 错;2A→D·D→B=-a2,故 B 错; 2E→F·C→B=-12a2,故 D 错,只有 C 正确.
3.空间向量数量积的运算律: ①(结合律)(λa)·b=λ(a·b); ②(交换律)a·b=b·a; ③(分配律)a·(b+c)=a·b+a·c.
注意: ①数量积运算不满足消去律
a·b=b·c(b≠0) a=c.
②数量积运算不满足结合律 数量积的运算只适合交换律,分配律及数乘结合律,但不适合 乘法结合律,即(a·b)·c 不一定等于 a·(b·c).这是由于(a·b)·c 表示一 个与 c 共线的向量,而 a·(b·c)表示一个与 a 共线的向量,而 c 与 a 不一定共线. ③空间向量没有除法运算
积的性 特别地:a·a=|a|2 或|a|=____a_·_a____. a·b
质 (3)若 θ 为 a,b 的夹角,则 cos θ=____|a_|·_|b_|___. (4)|a·b|≤___|a_|_·|_b_| ___
应用
(1)可以求向量的模或夹角,进而求两点间距离或两直 线所成角. (2)可证明两非零向量垂直,进而证明两直线垂直
1.已知|a|=13,|b|=19,|a+b|=24,则|a-b|等于( ) A.22 B.48 C. 46 D.32
【答案】A 【解析】设(a-b)2=a2+b2-2a·b=x,(a+b)2=a2+b2+2a·b =242,两式相加得,2(a2+b2)=x+242,∴x=484.故|a-b|=22.
4.已知空间四边形 OABC,OB=OC,∠AOB=∠AOC=θ, 则 OA 与 BC 的位置关系为________.
【答案】OA⊥BC 【解析】O→A·B→C=O→A·(O→C-O→B)=O→A·O→C-O→A·O→B=|O→A|·|O→C |·cos θ-|O→A|·|O→B|cos θ,因为 OB=OC,所以O→A·B→C=0,所以 OA ⊥BC.
2.两个向量数量积的性质:若 a、b 是非零向量,则 ①a⊥b⇔a·b=0; ②若 a 与 b 同向,则 a·b=|a|·|b|;若 a 与 b 反向则 a·b=-|a|·|b|. 特别地:a·a=|a|2 或|a|= a·a; ③若 θ 为 a,b 的夹角,则 cos θ=|aa|·|bb|; ④|a·b|≤|a||b|.
3.已知|a|=3 2,|b|=4,m=a+b,n=a+λb,〈a,b〉=135°, m⊥n,则 λ=________.
【答案】-32 【解析】由 m⊥n,得(a+b)·(a+λb)=0,∴a2+(1+λ)·a·b+λb2 =0,∴18+(λ+1)×3 2×4cos 135°+16λ=0,即 4λ+6=0,∴λ =-32.
【解析】
设O→A=a,O→B=b,O→C=c,则 a·b=b·c=c·a=12,|a|=|b|=|c|
=1,O→E=12(a+b),B→F=12c-b,
O→E
·B→F
=
1 2
(a
+
b)·12c-b
=
1 2
12a·c+12b·c-a·b-|b|2
=
1 2
×14+14-12-1=-12,
C→D1=C→D+D→D1=-A→B+D→D1,Leabharlann ∴A→O·C→D1
=
12A→B+A→D+12D→D1
·(-
A→B
+
D→D1
)
=
-
1 2
A→B
·A→B
-
A→D·A→B-12D→D1·A→B+12A→B·D→D1+A→D·D→D1+12D→D1·D→D1=0,
∴A→O⊥C→D1,即 AO⊥CD1.
题型二 求两直线所成的角 【例 2】 如图所示,在空间四边形 OABC 中,OA=8,AB =6,AC=4,BC=5,∠OAC=45°,∠OAB=60°,求 OA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 思路点拨:利用向量数量积公式的逆用进行计算.
【解析】
∵B→C=A→C-A→B,
∴O→A·B→C=O→A·A→C-O→A·A→B=|O→A|·|A→C|·cos〈O→A,A→C〉-|O→A||A→B
|·cos〈O→A,A→B〉=8×4×cos 135°-8×6×cos 120°=24-16 2.
∴cos〈O→A,B→C〉=|O→O→AA|··B|→B→CC|=24-8×165
2=3-52
2 .
∴OA 与 BC 所成角的余弦值为3-52
2 .
2.如图,已知点 O 是正三角形 ABC 所在平面外的一点,若 OA=OB=OC=AB=1,E,F 分别是 AB,OC 的中点,试求 OE 与 BF 所成角的余弦值.
自主探究 1.〈a,b〉与〈b,a〉的关系是怎样的?〈a,b〉与〈a,-b〉 的关系呢? 【答案】〈a,b〉=〈b,a〉〈a,-b〉=π-〈a,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