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姆莱特》单元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高二语文下册《哈姆莱特》教案三篇

高二语文下册《哈姆莱特》教案三篇

【导语】教案是教师为顺利⽽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课程标准,教学⼤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法等进⾏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种实⽤性教学⽂书。

®⽆忧考⽹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篇⼀ 【教材】 ⼈教版⾼中必修4第⼀单元第4课《哈姆莱特》 背景《普通⾼中语⽂课程标准》要求学⽣“根据⾃⼰的学习⽬标,选读经典名著”,“与⽂本展开对话”,“通过阅读和思考,领悟其丰富内涵,探讨⼈⽣价值和时代精神,以利于逐步形成⾃⼰的思想”,“养成独⽴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增强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其中必修课程部分的“阅读与鉴赏”要求“发展独⽴阅读能⼒”,“注重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的⽣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地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

为此,我们在指导阅读的时候应引导学⽣贴近⽂本,从⽂本出发去体会⼈物的内⼼,把握⼈物形象,理解作品的意义。

⽽现实是⽂学经典名著是历经时间的考验⽽流传⾄今的,由于时间和空间的原因必然导致阅读的难度,我们的学⽣⾯对⽂学经典名著时难免有⼀种畏惧的⼼理,特别是其中的长篇⼤作,更让学⽣感觉到⽂本阅读费时费精⼒;同时⽂学经典名著在流传的过程中历经历代⼤家的解读,因此经典的背后是极其强势的解读⾔论,这些⾔论对学⽣有着很强的震慑⼒。

于是很多学⽣放弃了对⽂本的细致阅读,。

⽽选择了对强势的解读⾔论的认同,努⼒在⽂本与评论之间架起⼀座理解的桥梁。

这样的阅读既背离了⽂本,更远离的学⽣⾃⼰的⼼灵,与《普通⾼中语⽂课程标准》对学⽣个性化阅读能⼒发展的要求相违背。

问题的提出2007年5⽉9⽇上午,在⾼⼀(3)(4)班上《哈姆莱特》,这是必修(4)第⼀单元的第四篇课⽂。

这⼀单元学习中国古代戏曲和中外话剧,话剧的学习任务是把握剧中的主要⽭盾冲突,品味富于个性化的⼈物语⾔,初步了解⼈物形象的意义。

【教学设计】 如下: 〖教学⽬标〗 了解哈姆莱特的性格,初步了解⼈物形象的意义。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哈姆莱特》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1.1.2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1.1.3 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1.1.4 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1.2 教学内容1.2.1 剧情介绍: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复仇而展开的故事。

1.2.2 人物分析:哈姆莱特、奥菲莉亚、克劳狄斯等主要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命运。

1.2.3 主题探讨:人性的善恶、命运的无常、道德的困境等。

1.2.4 文学鉴赏:分析剧本的语言、结构、戏剧手法等。

第二章:教学重点与难点2.1 教学重点2.1.1 掌握《哈姆莱特》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1.2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2.1.3 理解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2.2 教学难点2.2.1 理解哈姆莱特的矛盾心理和复杂性格。

2.2.2 分析剧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戏剧结构。

2.2.3 对剧本进行深度解读和批判性思考。

第三章:教学方法与手段3.1 教学方法3.1.1 讲授法:讲解剧情、人物分析、主题探讨等。

3.1.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角色扮演、问题解答等。

3.1.3 案例分析法:分析经典片段,深入解读剧本。

3.2 教学手段3.2.1 多媒体课件:展示剧本原文、图片、视频等。

3.2.2 戏剧表演: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增强体验感。

3.2.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进行教学拓展。

第四章:教学进程与安排4.1 第一课时4.1.1 介绍《哈姆莱特》的背景和作者莎士比亚。

4.1.2 概述剧情,介绍主要人物关系。

4.1.3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世界。

4.2 第二课时4.2.1 分析奥菲莉亚和克劳狄斯等人物的性格特征。

4.2.2 探讨剧本的主题思想和文学价值。

4.2.3 解读剧本中的象征手法和戏剧结构。

4.3 第三课时4.3.1 分析经典片段,深入解读剧本。

4.3.2 组织学生进行互动讨论和角色扮演。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

高中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

中学语文《哈姆雷特》教案两篇《哈姆莱特》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识记莎士比亚及其剧作的有关学问。

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归纳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把握惊慌、激烈的情节,分析人物性格。

探讨、总结品读人物的方法。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正确相识哈姆莱特报仇的意义,汲取人文主义思想中的精华。

教学重点:1.把握惊慌激烈的冲突冲突,初步分析人物性格的某些侧面,正确相识哈姆莱特报仇的意义,了解《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

2.体会比剑中主要人物间的困难关系是如何推动情节发展的。

教学难点:哈姆莱特困难的性格特点。

教学方法:以学生活动为主,以问题引入法带动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绽开探讨,学生总结,老师点拨。

以查找法搜寻有效而经典的台词,用语言评析法深化分析人物语言,多角度、多层面分析人物形象。

教具打算:PPT课件、《哈姆雷特》视屏资料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内容与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在西方,每家都必备两本书,一本是《圣经》,另一本大家知道是什么吗?(《莎士比亚全集》),对,一个是宗教的神,一个是艺术的神。

而这个艺术之神的创建者,马克思称其为人类最宏大的戏剧天才,同时代人本琼生称誉他是时代的灵魂,说他不属于一个时代,而属于全部的世纪。

他是谁?莎士比亚!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近作者莎士比亚!二、走近莎士比亚【参见《语文》(必修4)第96页《莎士比亚戏剧》】威廉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杰出的戏剧家、诗人。

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1564年诞生于一个富商家庭。

他曾经在文法学校读书,后因父亲破产,中途辍学。

21岁时到伦敦剧院工作,很快就登台演戏,并起先创作剧本和诗歌。

他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高兴》《无事生非》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此外还有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莎士比亚四大悲剧,故事均取自欧洲的历史传闻。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哈姆雷特课程:高中英语文学欣赏目标:通过对《哈姆雷特》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理解并分析该作品的主题,并能够运用文学概念和批判性思维来研究该作品。

课堂活动:1.导入:为学生展示《哈姆雷特》的电影片段或播放音频剧的片段,让学生进入故事情节的氛围中。

2.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并讨论《哈姆雷特》的主题。

提出以下问题,并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和观点进行讨论:-《哈姆雷特》的主要主题是什么?-哈姆雷特的性格如何影响了他的行动和决策?-哈姆雷特和其他人物之间的关系如何揭示了悲剧的主题?3.小组讨论:分成小组让学生讨论并分析该作品的一个特定主题。

每个小组将被分配一个主题,例如父子关系、复仇、玩世不恭、疯狂等。

每个小组应该通过找到与该主题相关的具体情节和对话来支持他们的分析。

4.小组展示:让每个小组分享他们的主题分析,并展示他们找到的支持素材。

其他学生可以提问或发表评论。

5.文学概念讲解:引入一些文学概念,如悲剧、角色发展、意象等。

解释这些概念并与学生分享与《哈姆雷特》相关的例子。

6.阅读和讨论:让学生阅读《哈姆雷特》中的一个特定场景或对话,并与同桌讨论此场景或对话的重要性,这将帮助学生深入了解文本。

鼓励学生在讨论中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见解。

7.写作任务:为学生分配一个写作任务,要求他们根据学习的内容和讨论的主题写一篇关于《哈姆雷特》的文章。

鼓励学生使用文学概念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评价该作品。

8.合作评估:让学生相互交换并评估对方的文章,提供反馈和建议。

同时也根据学生的写作能力给予评估和评分。

9.结课讨论:课堂结束时,引导学生回顾他们对《哈姆雷特》的理解和分析,并与整个班级共享他们的观点。

鼓励学生互相提问和评论彼此的观点。

评估方式:-学生参与度:学生的活跃参与和讨论,能够提出问题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小组展示:小组呈现的主题分析的深度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写作任务:学生的文章能够运用文学概念和批判性思维来分析和评价《哈姆雷特》。

培养批判思维的《哈姆莱特》教案

培养批判思维的《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作为世界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无疑是很多学生学习英文的必修课程之一。

仅仅阅读这本小说是不够的,更重要的是学生应该通过学习这本书,培养批判思维能力。

本文将致力于为教师编制《哈姆莱特》教案,以帮助学生充分理解小说,并培养他们的批判思维能力。

第一步:课前准备在课前,教师应该做一些准备工作,以确保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并且可以最大化地吸收课程内容。

教师可以开始与学生分享一个概述《哈姆莱特》的简短故事梗概,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如:- 你认为为什么哈姆莱特呈现出如此复杂的情感状态?- 你认为尼米尔女士是谁,她对《哈姆莱特》的故事线起了什么作用?- 为什么其他角色无法理解哈姆莱特的情感?他们是如何看待哈姆莱特的?这些问题将有助于学生在了解情节的同时充分思考角色、情感和文本内容。

第二步:深入剖析在学生学习小说之后,教师可以用一些手段深入剖析《哈姆莱特》。

例如,可以帮助学生理解情节的起伏、角色发展和小说中各种官僚和王国间的政治复杂关系。

但是,通过一个重点讲解和讨论,教师应该强调批判思维的能力,而不是纯粹的知识积累。

例如,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讨论小说是否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如果是,这种反映是直接、间接还是隐含的?- 分享一些与学生有关的价值观或信仰,例如背景、性别或政治观点。

这将有助于学生了解不同角色的思维模式,以及人们如何根据许多因素形成看法。

- 挑战学生思维方式。

例如,提出一些证据以挑战学生的想法,将有助于学生发展其推理和分析能力,更全面地理解小说。

第三步:针对学生情绪的反馈根据谈话的过程,学生可能会感到困惑或迷惑。

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在课堂上激发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思考和提出问题,并提供方向性建议。

例如,教师可以建立一个预期结果并鼓励学生破除期望来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

或者,教师可以将学生分组并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特定问题,从而提供增进学生的思维方式和技巧的机会。

为了培养学生批判思维的能力,学生需要参与讨论、反思和注释。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2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剧情简介与背景知识1.1 简介《哈姆莱特》的作者威廉·莎士比亚及其作品特点1.2 概述《哈姆莱特》的剧情梗概1.3 分析剧中的主要角色及其关系1.4 了解《哈姆莱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环境第二章:文学特色分析2.1 分析《哈姆莱特》的戏剧结构与叙事方式2.2 探讨莎士比亚在对话与独白中使用的修辞手法2.3 研究《哈姆莱特》中的象征元素及其意义2.4 讨论剧本中的矛盾冲突与解决方式第三章:人物解析3.1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及其内心冲突3.2 探讨奥菲莉亚的角色定位及其命运3.3 研究克劳狄斯的阴谋与性格特征3.4 分析其他主要角色如波洛涅斯、雷欧提斯等人物的作用与关系第四章:主题探讨4.1 探讨《哈姆莱特》中的复仇主题及其表现4.2 分析权力与腐败在剧中的体现4.3 研究生与死、存在与虚无的主题讨论4.4 探讨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无常第五章:表演与创作5.1 分析剧本中的表演元素,如语言、动作、表情等5.2 探讨如何创作角色,包括语音、身体语言、情感等5.3 研究导演在排演《哈姆莱特》时需要考虑的问题5.4 分析舞台设计、灯光、音效等舞台元素在表演中的作用第六章:文本细读与分析6.1 细读剧本的开头部分,分析其设定的氛围和主题6.2 深入分析哈姆莱特的第一场独白,理解其内心世界6.3 通过选段细读,探讨不同角色的语言特点和性格特征6.4 结合文本,探讨剧中的象征手法及其对主题的暗示作用第七章:批判性思维训练7.1 引导学生对哈姆莱特的复仇行为进行批判性思考7.2 分析克劳狄斯的权力欲望对剧情的推动作用7.3 讨论剧本中女性角色的地位和形象塑造7.4 引导学生思考剧本在现代社会的意义和影响第八章:比较研究与跨文化视角8.1 比较《哈姆莱特》与其他莎士比亚作品的相似与差异8.2 分析《哈姆莱特》在不同文化和时代背景下的解读8.3 探讨改编作品对原著的传承与创新之处8.4 讨论跨文化视角下对《哈姆莱特》的新解读第九章:课堂活动与讨论9.1 设计课堂活动,如角色扮演、场景模拟等,增强学生的参与感9.2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对剧本的理解和感悟9.3 安排辩论赛,让学生就剧本中的道德问题进行辩论9.4 举办剧本创作比赛,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改编或续写剧本第十章:总结与评价10.1 总结本册教案的教学目标和达成情况10.2 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包括知识掌握和技能提升10.3 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有效方法和需要改进之处10.4 展望未来学习计划,为学生提供进一步发展的建议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环节1:剧情简介与背景知识补充说明:通过提供莎士比亚的生平和作品简介,以及《哈姆莱特》创作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建立起对剧本的整体认识。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5篇)《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5篇)高二《哈姆莱特》教案篇一[教学目标]一、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二、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

三、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

[教学设想]一、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

二、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为课上配音和排课本剧做准备。

三、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

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

谁来为大家举例?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

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

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简要了解剧情。

二、明确:第一幕:老王鬼魂显现,告知哈姆莱特自己是被克罗迪斯害死的,这是复仇的缘起。

第二幕,国王克罗迪斯心怀鬼胎,派原为哈姆莱特之友的罗森格兰兹等人对他展开试探。

第三幕:克罗迪斯进一步利用哈姆莱特的恋人奥菲利娅对哈姆莱特试探的同时,哈姆莱特佯装疯癫,通过俳优所演的戏证实了克罗迪斯的恶行,并为复仇误杀了正在偷听的弄臣波格涅斯。

第四幕:克罗迪斯为除后患,迫哈姆莱特去英国,欲借英王之手将他杀死,反被哈姆莱特抓住机会,假英王之手杀死了派去监视他的朝臣,返回丹麦。

第五幕:奥菲利娅忧伤而死,其兄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比剑。

哈姆莱特在王后误服毒酒而死、雷欧提斯当众揭露国王害人阴谋后,将国王杀死,自己也中剑而亡。

三、戏剧是一种在舞台上表演且综合性很强的艺术形式,它主要通过剧中人物台词来体现和推动情节发展,而情节又是人物性格发展的历史——是由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和作用而产生的人物的行动和事件。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第一章:课程简介1.1 课程背景《哈姆莱特》是英国著名剧作家莎士比亚创作的一部悲剧剧本,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的巅峰之作。

该剧通过描绘主人公哈姆莱特的复仇历程,探讨了人性、道德、权力、亲情、友谊等众多主题。

1.2 教学目标1. 了解《哈姆莱特》的作者、时代背景及文学地位;2. 把握剧本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3. 分析剧本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思想;4. 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审美能力。

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情景教学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体验作品魅力。

第二章:情节梳理2.1 剧本概述简要介绍《哈姆莱特》的故事背景、主要情节和人物关系。

2.2 重点情节解析1. 哈姆莱特父亲的鬼魂出现,告诉他叔父克劳狄斯的罪行;2. 哈姆莱特装疯,以迷惑克劳狄斯;3. 奥菲莉亚的悲剧;4. 雷欧提斯的复仇;5. 哈姆莱特的复仇高潮。

2.3 课堂活动1. 学生分角色朗读剧本选段;2. 讨论重点情节中的冲突和人物心理。

第三章:人物形象分析3.1 哈姆莱特1. 性格特点:犹豫不决、敏感多疑、深沉思考;2. 人物分析:探讨哈姆莱特复仇心理的发展过程。

3.2 克劳狄斯1. 性格特点:狡诈、残忍、权力欲望强烈;2. 人物分析:分析克劳狄斯对哈姆莱特的影响。

3.3 奥菲莉亚1. 性格特点:纯真、善良、柔弱;2. 人物分析:探讨奥菲莉亚在剧情中的作用。

3.4 其他人物分析剧本中其他主要人物的性格特点和人物关系。

第四章:主题探讨4.1 复仇主题1. 分析哈姆莱特复仇的原因和过程;2. 探讨复仇主题在剧本中的象征意义。

4.2 人性的探讨1. 分析剧本中人物性格的复杂性;2. 探讨人性的善恶与命运的关系。

4.3 道德与权力1. 分析剧本中道德观念的冲突;2. 探讨权力对人性的腐蚀作用。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评价通过课堂讨论、作业完成情况等方面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自主学习能力。

5.2 分析与鉴赏能力评价通过学生对剧本情节、人物形象、主题思想的分析与鉴赏,评价其文学鉴赏能力。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教案:《哈姆莱特》一、教学内容本课教学内容选自高中语文教材《外国文学名著选读》中的《哈姆莱特》。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小说的背景介绍、人物关系图、文本、重要章节解析、主题探讨等。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哈姆莱特》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作品背景,把握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2. 分析并欣赏小说中的语言艺术和戏剧结构,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3. 深入理解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探讨其复仇心理、人文主义思想及悲剧命运。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理解小说中的象征手法、戏剧结构以及人物内心活动。

2. 重点: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理解其复仇心理和人文主义思想。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播放《哈姆莱特》的片段,引起学生对作品的兴趣,引导学生思考悲剧的内涵。

2. 文本阅读: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

3. 章节解析:对教材中的重要章节进行详细解析,分析作品的语言艺术和戏剧结构。

4. 人物分析:以哈姆莱特为例,引导学生分析其人物形象,探讨其复仇心理和人文主义思想。

5. 主题探讨: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讨作品的主题思想和现实意义。

6. 实践环节:让学生选取感兴趣的章节进行角色扮演,体会作品中的情感冲突。

六、板书设计1. 《哈姆莱特》作者:莎士比亚2. 人物关系图3. 哈姆莱特复仇心理分析4. 哈姆莱特人文主义思想5. 作品主题思想探讨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结合教材,分析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

2. 作业答案: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塑造的一位充满矛盾冲突的人物。

他既有着复仇的决心,又深受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这使得他在复仇过程中不断挣扎、矛盾重重。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阅读《哈姆莱特》,使学生了解了作品的基本情节和人物关系,分析了哈姆莱特的人物形象,探讨了作品的主题思想。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哈姆莱特》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与内容1.1 教学目标1.1.1 理解《哈姆莱特》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

1.1.2 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矛盾。

1.1.3 欣赏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和语言表达。

1.1.4 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批判思维能力。

1.2 教学内容1.2.1 剧情简介:介绍《哈姆莱特》的故事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发展。

1.2.2 人物分析:重点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矛盾心理和行为动机。

1.2.3 文学特色:探讨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语言风格和象征手法。

1.2.4 批判思维:引导学生思考哈姆莱特所面临的问题和道德抉择。

第二章:教学方法与手段2.1 教学方法2.1.1 讲授法:讲解剧情、人物和文学特色。

2.1.2 互动讨论法:分组讨论、分享观点、提问解答。

2.1.3 情境体验法:角色扮演、情景模拟、创意写作。

2.2 教学手段2.2.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哈姆莱特》文本。

2.2.2 多媒体:PPT、视频、音频等教学资源。

2.2.3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评论、演出视频等。

第三章:教学安排与过程3.1 教学安排3.1.1 第1-2课时:介绍剧情和人物关系。

3.1.2 第3-4课时:分析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矛盾。

3.1.3 第5-6课时:探讨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和语言风格。

3.1.4 第7-8课时:引导学生思考哈姆莱特所面临的问题和道德抉择。

3.2 教学过程3.2.1 导入:通过问题引发学生对《哈姆莱特》的兴趣。

3.2.2 讲解:详细讲解剧情、人物和文学特色。

3.2.3 讨论:分组讨论哈姆莱特的性格特点和内心矛盾。

3.2.4 实践:进行角色扮演或创意写作,让学生深入体验作品。

第四章:评价与反馈4.1 评价方式4.1.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讨论、提问等环节的积极性。

4.1.2 作业完成情况:评估学生的课后作业和练习。

4.1.3 表现展示: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创意写作等环节的表现。

人教版高二下册《哈姆莱特》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哈姆莱特》教案

人教版高二下册《哈姆莱特》教案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哈姆莱特》这部经典戏剧,使学生能够理解并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以及戏剧的结构和语言特点。

2. 帮助学生培养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通过阅读和讨论,学习思考和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内容:1. 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2. 学习阅读和解析戏剧文本;3. 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教学过程:第一课:了解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预习阶段)1. 学生阅读《哈姆莱特》的简介,了解该戏剧的背景和作者的创作意图。

2. 老师通过讲解、讨论和问题引导的形式,向学生介绍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如舞台表演、对白、台词等。

3. 学生完成小组讨论任务:请同学们就自己最喜欢的电影或戏剧片段进行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情节和人物性格,并与他人分享自己的观点。

第二课:学习阅读和解析戏剧文本(导学阶段)1. 老师示范如何阅读和解析戏剧文本,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 学生自主阅读《哈姆莱特》的剧本,并标记出关键的情节、人物以及他们之间的关系。

第三课:分析戏剧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探究阶段)1. 学生自主或小组合作完成以下任务:a. 分析戏剧中的主要人物形象,如哈姆莱特、克劳狄斯、奥菲利亚等,包括他们的性格特点、情感和行为。

b. 分析戏剧中的情节发展,如哈姆莱特对父亲死亡的反应、他与克劳狄斯之间的冲突等。

2. 学生就自己的分析结果进行展示,并和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交流。

第四课:总结和评价(回顾阶段)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并就以下问题进行思考和讨论:a. 你对《哈姆莱特》中的哪个人物形象印象最深?b. 你认为该剧的主题是什么?它给你什么启示?c. 你学到了哪些阅读戏剧文本的方法和技巧?2. 学生可以写下对该戏剧的个人评价,并与他人分享。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戏剧的基本概念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掌握了如何阅读和解析戏剧文本的方法。

他们通过分析《哈姆莱特》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培养了自己的批判性思维和文学鉴赏能力。

《哈姆雷特》优秀教案(通用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案(通用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案《哈姆雷特》优秀教案(通用5篇)作为一位优秀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哈姆雷特》优秀教案,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哈姆雷特》优秀教案篇1学习目标1、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2、掌握品读人物的方法,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3、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

教学重点戏剧人物、戏剧语言的分析教学难点个性化的语言(人物思想性格)教学过程一、作家作品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1564年4月26日他出生了,默默无闻。

1616年4月26日他去世了,举世闻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历史剧:《亨利四世》(上下)《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无事生非》《皆大欢喜》悲剧:《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白》《麦克白》传奇剧:《辛白林》《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哈姆莱特》是莎士比亚著名悲剧之一。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将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毁给人看。

”(鲁迅)二、剧情梗概和人物简介1、剧情梗概《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

写的是丹麦王子哈姆莱特为父报仇的故事。

具体情节略。

哈姆莱特的形象代表了当时进步的人文主义的思想和愿望,是世界文学名著中著名的艺术典型之一。

2、节选剧情结构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3、剧中人物关系哈姆莱特(丹麦王子)克劳狄斯(丹麦国王)王后(哈姆莱特之母)波洛涅斯(御前大臣)奥菲利亚(波洛涅斯之女)霍拉旭(哈姆雷特之友)多森格兰兹(朝臣)吉尔登斯吞(朝臣)奥斯克里(宫廷大臣)四、欣赏1、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问题: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问题: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2、尖锐的矛盾冲突问题:“比剑决斗”一共有多少矛盾冲突?3、动作化的语言哈姆雷特(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哈姆雷特:得意,纳闷雷欧提斯:激怒,激起斗志)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

《哈姆莱特》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哈姆莱特》的作者莎士比亚及其时代背景,提高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鉴赏能力。

2. 通过分析哈姆莱特的形象,培养学生对人性的深入思考,提升道德素养。

3. 通过对剧本的深入学习,提高学生的戏剧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背景介绍2. 哈姆莱特角色的分析3. 剧本情节的解读4. 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5. 团队协作与角色分配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背景知识,分析哈姆莱特角色特点。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剧本中的具体情节,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哈姆莱特的人性内涵。

3. 实践教学法:组织学生进行戏剧表演,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4. 小组讨论法:鼓励学生在小组内交流心得,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安排1. 第一课时:莎士比亚及《哈姆莱特》的背景介绍2. 第二课时:哈姆莱特角色的分析3. 第三课时:剧本情节的解读4. 第四课时:戏剧表演的基本技巧5. 第五课时:团队协作与角色分配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价学生的积极性。

2. 剧本解析:评估学生对哈姆莱特角色的理解深度和剧本情节的把握程度。

3. 戏剧表演:通过学生的戏剧表演,评价其在表演技巧和团队协作方面的进步。

4. 课后作业:通过学生的课后作业,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内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活动设计1. 观看《哈姆莱特》电影片段,让学生直观感受戏剧的魅力。

2. 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配,鼓励学生发挥创意,自由选择心仪的角色。

3. 分组进行剧本排练,指导学生掌握基本的表演技巧,如语言表达、情感传递等。

4. 开展“戏剧沙龙”,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分享自己的表演心得。

5. 邀请专业戏剧教师进行点评,为学生提供专业的表演指导。

七、教学难点与对策1. 难点:哈姆莱特角色的复杂性,难以理解其内心世界。

对策:通过深入分析剧本,引导学生关注哈姆莱特的行为动机和心理变化,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角色。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

《哈姆雷特》优秀教学设计优秀5篇篇一:高二《哈姆莱特》教案篇一【教材分析】1、单元分析:本剧居于本单元的最后一课,教材中将其定为自读课,应当是在学生学习了中国戏剧的前提下,了解一下西方戏剧大师莎士比亚的名篇,以开阔眼界,亲近经典,故本剧的学习应主要立足在了解之上而非深入研讨。

2、教材分析:课文节选的是《哈》剧的第五幕第二场,是全局的高潮部分。

鉴于《哈》剧较复杂的剧情和人物关系,须在进入文本学习前先向学生简介剧情,此其一;又因节选部分不能很好的表现哈姆莱特的主要性格,所以学生要想真正走进这一人物的内心尚有困难,无法自主研讨课后的思考题,故教师须向学生课前下发资料(或要求学生查阅资料),但即便如此,本节课的定位应仍是了解名著而非欣赏名著,教师的作用更多的是介绍或讲解而非只是引导。

3、教法分析:有两种课型可供选择:一是在程度较好的班级下发一定量的资料,让学生自主了解剧情和探讨人物性格,课上重点研讨人物和提出质疑,教师主要答疑。

但在程度较弱的班级想要学有所得,教师仍要起主导作用,组织有效的教学环节和活动。

【课时安排】2课时。

【课前准备】下发歌德对哈姆莱特性格的细致分析的评价文章。

【教学过程】注:第二种教法。

1、由学生简介莎士比亚导入2、教师(学生)简介前四幕剧情3、了解本场情节的发展及戏剧冲突师生共同画出冲突示意图,明确本场情节是如何走向高潮的,主要的矛盾冲突是什么?4、体会人物的性格和命运:问:哈姆莱特最终没有摆脱死亡,你认为这样的结局符合人物性格吗?(引导学生再读剧本,分析本场中哈姆莱特的性格)本场中的哈姆莱特:虽然机智,但为人坦荡,具有英国绅士的风度,更主要的是他悲观,相信宿命,缺少行动的主动性。

他的对手国王:奸诈阴险,善用诡计,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结论:以君子来对小人,君子总是要失败的。

哈的悲剧命运是不可避免的。

注:教师一定要在以上分析中及时补充出哈姆莱特忧郁、延宕的性格内核,帮助学生明白其悲剧命运的必然性。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哈姆莱特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

高中语文第一单元3哈姆莱特教案2新人教版必修

哈姆莱特【教学目标】1.品读个性化语言,梳理尖锐戏剧冲突,分析哈姆莱特人物性格2.感受《哈姆莱特》剧本的悲剧力量,寻找本剧的悲剧根源【教学重点】通过个性化语言和戏剧冲突,分析哈姆莱特人物性格【教学难点】《哈姆莱特》的悲剧根源【教学方法】品读、梳理、探究【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初读剧本,感受哈姆莱特人物性格1.“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那么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是什么样的?敏感机智、尖酸刻薄(嫉恶如仇)、草率冒失、真诚坦荡……2.戏剧塑造人物的方法:人物个性化语言;尖锐的戏剧冲突3.品读人物个性化语言三.再读剧本,梳理剧中尖锐的戏剧冲突1.梳理尖锐的戏剧冲突①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思②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2.分析戏剧冲突的作用①推动情节发展②塑造人物形象四.三读剧本,探究《哈姆莱特》的悲剧之美1.探究《哈姆莱特》的悲剧之美“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鲁迅《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

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

”——王晓旭《美的奥秘》哈姆莱特命运不幸——不幸哈姆莱特最终死了——毁灭哈姆莱特有许多美好的品质——有价值哈姆莱特处境艰难,但是不放弃复仇——抗争小结:鲁迅先生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再论雷峰塔的倒掉》”我想,我们被悲剧打动,不仅仅是悲剧主人公的命运不幸,更在于悲剧主人公不懈地抗争。

2.判断拓展事例若干①祥林嫂人世间的惨事,不惨在狼吃阿毛,而惨在礼教吃祥林嫂——许寿裳②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触怒了主神宙斯,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最后坠入深渊。

五.课堂总结我们喜欢欣赏悲剧,但没有人希望自己卷入悲剧。

因为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时,时空的间隔会让我们从容地欣赏。

甚至我们会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感受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6《哈姆莱特(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6《哈姆莱特(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教案编辑专员:《哈姆莱特(节选)》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理解《哈姆莱特》的背景知识,如作者、时代、文学地位等。

学生能够把握戏剧的基本特点,如对话、独白、场景等。

学生能够分析人物形象,如哈姆莱特、奥菲莉亚、克劳狄斯等。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分析等方式,深入理解剧本内容。

通过表演、辩论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理解作品对人性的探讨,如复仇、疯狂、背叛等。

学生能够认识到作品在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培养对文学的热爱。

第二章:教学重点、难点2.1 教学重点:《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人物关系和性格特点。

作品的艺术特色,如对白的韵律、象征手法等。

2.2 教学难点:对人物内心活动的深入理解,如哈姆莱特的犹豫、矛盾等。

对作品深层主题的探讨,如生与死、道德与伦理等。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导入:通过播放《哈姆莱特》的片段,激发学生的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戏剧与小说的区别。

3.2 自主学习:学生自主阅读剧本,了解基本情节。

学生分析人物形象,填写人物关系表格。

3.3 课堂讨论:分组讨论,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全班讨论,探讨作品的艺术特色。

3.4 实践活动:学生分组表演剧本片段。

学生进行辩论,如“哈姆莱特是否应该复仇”。

3.5 总结:教师总结课堂内容,强调重点难点。

布置作业,如分析某一人物的心理活动。

第四章: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实践活动和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注学生在讨论和表演中的表现,如表达能力、团队协作等。

评价学生对作品深层主题的理解程度。

第五章:教学资源5.1 教材: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哈姆莱特(节选)》。

5.2 影视资源:《哈姆莱特》电影、电视剧片段。

5.3 网络资源:相关论文、评论、解读等。

5.4 其他资源:相关文学作品、戏剧表演技巧书籍等。

第六章:教学方法6.1 讲授法:教师对《哈姆莱特》的背景知识、人物关系、情节等进行详细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全面的认识。

《哈姆莱特》教案7篇

《哈姆莱特》教案7篇

《哈姆莱特》教案《哈姆莱特》教案7篇《哈姆莱特》教案1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读懂课文的字面意义和深层含义,体会课文通过尖锐的戏剧冲突、曲折的故事情节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

2.用心品味课文丰富多彩而又个性化的艺术语言。

3.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学习重难点】1.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2.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3.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4.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学法点睛】诵读、探究。

【知识积累】一、莎士比亚(1564-1616):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人文主义最杰出的代表,近代欧洲文学的奠基者之一。

在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作品:四大悲剧:《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悲喜剧:《罗密欧与朱丽叶》四大喜剧:《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皆大欢喜》《无事生非》历史剧:《亨利四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理查二世》《理查三世》《约翰王》传奇剧:《冬天的故事》《暴风雨》《辛白林》二、人文主义:是文艺复兴时期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斗争中形成的思想体系、世界观或思想武器,也是这一时期资产阶级进步文学的中心思想。

它主张一切以人为本,反对神的权威,把人从中世纪的神学枷锁下解放出来。

宣扬个性解放,追求现实人生幸福:追求自由平等,反对等级观念:崇尚理性,反对蒙昧。

三、关于《哈姆莱特》:1.《哈姆莱特》又名《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最负盛名,且被人引用最多的一部剧本。

2.剧情简介:丹麦王子哈姆莱特在德国威登堡大学求学。

他是个乐观、充满理想的青年。

但是,父王老哈姆莱特突然身亡、叔父克劳狄斯登上王位、母亲改嫁新王等一连串不幸的消息,沉重地打击了他。

他对这个世界感到厌倦,更使他烦恼的是,他不清楚父亲的死因。

哈姆莱特回国奔丧,父亲的鬼魂告诉他:自己是被弟弟克劳狄斯害死的。

克劳狄斯趁国王午睡时,用毒草汁滴入他的耳朵里,毒死国王。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3篇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3篇

《哈姆莱特》教学设计1【三维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莎士比亚及其作品。

2.理解本剧的主题。

3.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4.通过诵读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反复朗读、分角色朗读,让学生仔细揣摩,理清哈姆莱特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品味人物诗化的语言。

2.通过讨论、探究、交流,教师点拨,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结合人物的语言分析人物的心理。

难点是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理解本剧充溢的人文主义理想及强烈的反封建意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了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成双翩飞的蝴蝶,寄托着梁山伯与祝英台生死相依的恋情;相向哀鸣的鸳鸯,传递着刘兰芝与焦仲卿双双殉情的悲音;酷暑六月的飞雪,昭示着窦娥那感天动地的冤情……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莎士比亚创作的震撼世界数百年的经典悲剧——《哈姆莱特》二、作家作品马克思称他是“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本琼斯称他是“时代的灵魂”。

莎翁对自己作品的评价:“给自然照一面镜子,给德行看一看自己的面目,给荒唐看一看自己的姿态,给时代和社会看一看自己的形象和印记。

”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最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

他出生了,默默无闻。

他去世了,举世闻名。

在整整52年的生涯中,他为世人留下了37个剧本,一卷14行诗和两部叙事长诗。

1564年4月26日,莎士比亚出生于英国沃里克郡斯特拉福镇的一位富裕的市民家庭。

他少年时代曾在当地的一所主要教授拉丁文的“文学学校”学习,掌握了写作的基本技巧与较丰富的知识,但因他的父亲破产,未能毕业就走上独自谋生之路。

他当过肉店学徒,也曾在乡村学校教过书,还干过其他各种职业,这使他增长了许多社会阅历。

高二下册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案

高二下册语文《哈姆莱特》优秀教案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四《哈姆莱特》单元,主要包括《哈姆莱特》第一幕、第二幕的内容。

详细内容为:第一幕,哈姆莱特与父亲的鬼魂相遇,得知父亲被叔叔克劳狄斯杀害的真相;第二幕,哈姆莱特安排“戏中戏”试探克劳狄斯,证实其罪行。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分析哈姆莱特、克劳狄斯等人物形象。

2. 掌握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领会作者的创作意图。

3. 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审美情趣,激发学生对古典戏剧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人物性格分析。

教学重点:《哈姆莱特》的主要情节,作者的创作意图。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播放一段关于《哈姆莱特》的短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课文阅读:学生自主阅读第一幕、第二幕,理解剧情发展,了解人物关系。

3. 讲解:教师针对课文内容进行讲解,分析哈姆莱特、克劳狄斯等人物形象,解读莎士比亚戏剧的语言特点。

4. 实践情景引入:分组讨论,让学生设想自己是哈姆莱特,面对父亲被杀的真相,会如何行动。

5. 例题讲解:分析“戏中戏”中哈姆莱特的智慧,以及克劳狄斯的罪行。

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第三幕、第四幕的情节发展。

六、板书设计1. 《哈姆莱特》第一幕、第二幕2. 人物形象:哈姆莱特、克劳狄斯3. 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特点4. “戏中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分析第三幕、第四幕的情节发展,探讨哈姆莱特的心理变化。

答案:(1)第三幕:哈姆莱特在“戏中戏”中证实克劳狄斯的罪行,决心为父报仇。

(2)第四幕:哈姆莱特误杀波洛涅斯,被克劳狄斯陷害,流亡国外。

2. 作业要求:字迹工整,不少于600字。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等多种教学方法,使学生较好地理解了《哈姆莱特》的剧情和人物形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姆莱特》单元教学设计设计者:袁朝文【教学目标】一、知识和能力:1.认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思想。

2.体会莎土比亚悲剧的特点。

3.体会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

二、过程和方法:1.从了解情节入手,了解悲剧发生的过程,进一步分析悲剧产生的原因,分析文章主旨。

2.注重读台词,理清心理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和性格。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1.认识作品深刻的社会意义。

2.体味莎土比亚诗化的语言,欣赏其节奏的跌宕性和音韵的和谐性,以及体味用形象生动的词语表达的强烈的激情。

【教学重点】体会莎士比亚悲剧的特点及其戏剧语言的艺术特点,体会课文通过跌宕曲折的故事情节、尖锐的戏剧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写作特点【教学难点】阅读汉姆莱特的台词,理清他心情变化的过程,从而把握人物的思想与性格。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学习引导1、激情导入《雷雨》的作者曹禺先生被称为“中国的莎士比亚”,莎士比亚不仅是英国不朽的文化宣传大使,也是西方戏剧之父,他所创作的丰富的文学作品更是全世界人民的精神文化宝藏。

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千百年来一直感染着读者。

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思考和启迪。

悲剧《哈姆莱特》就是这样一部作品,读者们凭借自己的人生阅历来感受和理解着哈姆莱特内心的酸甜苦辣,所以有了“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之说,我们班上有62名同学,你们每个人心中也应该有一个哈姆莱特的形象,这些形象相差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莎士比亚的代表作《哈姆莱特》的节选片断。

2、明确本单元学习目标及重难点见教学目标、教学重点、教学难点二、先学自研学生课前查阅有关资料,了解积累与课文有关的知识1、了解作者及其戏剧创作的特点。

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

创作的大部分是诗剧,主要作品有《李尔王》、《哈姆雷特》、《奥赛罗》、《麦克白》(四大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悲喜剧)、《威尼斯商人》、《仲夏夜之梦》(喜剧),是人文主义文学的杰出代表。

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

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

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

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

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

2、全剧剧情及人物关系《哈姆莱特》全剧是以哈姆莱特和克劳狄斯之间你死我活的斗争为线索展开的。

主要剧情是:从老国王哈姆莱特的鬼魂那里,哈姆莱特得知了克劳狄斯阴谋杀害兄长、篡夺王位的罪行;哈姆莱特装疯,克劳狄斯怀疑哈姆莱特知道些什么,便派人刺探他;哈姆莱特用一出有“谋杀”情节,并且所用手段和克劳狄斯杀害老国王的手段相类似的戏剧,来试探克劳狄斯,以此判断鬼魂所说的话是否真实;克劳狄斯果然露出了马脚,心里对哈姆莱特十分忌惮;不明底细的王后乔特鲁德找哈姆莱特谈话,哈姆莱特误杀躲在旁边偷听的大臣波洛涅斯,克劳狄斯借机立即派他到英国去,并在公文里让英国国王处死哈姆莱特;哈姆莱特半路上回来了,克劳狄斯已经设计好毒计,让哈姆莱特和波洛涅斯的儿子雷欧提斯比剑。

课文节选的是第五幕第二场(未完),主要情节是哈姆莱特和雷欧提斯比剑,这是全剧的高潮。

剧情发展到这里,克劳狄斯和哈姆莱特都清楚知道了对方要置自己于死地,他们谁都不能再回避、耽搁,形势刻不容缓。

老辣狠毒的克劳狄斯抢占了先机,安排了看上去万无一失的“比剑”的圈套。

主要人物关系:人物哈姆莱特王子克劳狄斯王子的叔父,弑君篡位者乔特鲁德王后波洛涅斯大臣雷欧提斯波洛涅斯之子奥菲莉娅波洛涅斯之女霍拉旭王子挚友罗森格兰兹王子同学,后背叛王子吉尔登斯吞王子同学,后背叛王子奥斯里克大臣三、互动探究学生讨论探究课后思考练习(一)。

1、探究课文节选部分情节(1)概述节选部分的主要情节第一部分(从开头到“霍拉旭不要作声!谁来了?”)回述哈姆莱特逃回丹麦的经过。

第二部分(从“奥斯里克上”到“他们的水泡就破灭了”)哈姆莱特对奥斯里克的嘲讽。

第三部分(从“一贵族上”到结束)哈姆莱特与雷欧提斯比剑决斗,中了克劳狄斯的圈套。

(2)节选部分安排了哪些悬念呢?①哈姆莱特从前往英国的途中逃回丹麦,等待他的将是怎样的命运?②哈姆莱特是否答应与雷欧提斯比剑?③哈姆莱特是否已经觉察到雷欧提斯使用的剑有毒?④雷欧提斯是否会按照克劳狄斯事先设计的计划行事?问题:这样悬念迭生的情节安排有什么好处?明确:每一个悬念围绕着和克劳狄斯的毒计是否能得逞和哈姆雷特能否避免厄运来展开,这样处理能紧紧扣住读者(观众)的心,使读者(观众)的心始终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之中。

2、品评人物形象在你的眼中,哈姆莱特是一个怎样的人?学生讨论,各抒己见教师指导:善良忧郁的王子愁容满面沉默寡言性格也有明朗的一面,诙谐幽默忧郁厌世、软弱迟疑、优柔寡断聪明机智,有勇有谋,敢爱敢恨从开头和结尾可见,哈姆莱特是冷静而理智的。

哈姆莱特具有坚定的信念,富有责任心。

从哈姆莱特的语言可见, 他的善良,叔父的奸诈。

从情节分析,哈姆莱特是个有思想的人。

从语言上看,哈姆莱特复仇为的是尊严的重建,复仇是他生存的目的。

从全篇情节看,哈姆莱特是一个悲惨的英雄,是一个罪人。

哈姆莱特是一个敢爱敢恨有勇有谋的热血青年。

从“戏中戏”可见,哈姆莱特的聪明机智。

哈姆莱特勇敢的承担了扭转乾坤的任务,他是一个矛盾、孝顺、懦弱、可悲的人。

从他的话可见,哈姆莱特是一个厉害的批评家。

雷欧提斯与哈姆莱特复仇之比较,两点相同,三点不同,由此可见哈姆莱特行动上的消极。

从他的语言看出,哈姆莱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

总结:哈姆莱特是一个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的典型。

他是个有理想、好思索的人文主义者。

基本特征:身穿墨黑的外套,脸色悲苦沮丧,酷爱思索而又一再延误行动的忧郁的王子。

父亲给他的责任是复仇,现实要求他的行动。

哈姆莱特意识到,他的责任不是单纯地复仇,杀死一个克劳狄斯,而是要重整乾坤,消灭一切罪恶,按照人文主义的理想来改造现实。

所以有人称他为延宕的王子。

后用“哈姆莱特”来比喻那些遇事犹豫不决、顾虑重重的人。

他与以克劳狄斯为首的宫廷集团的斗争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先进人物与社会恶势力之间的斗争,这是萌芽状态的先进力量与强大的恶势力之间的矛盾。

同时他所代表的人文主义思想本身具有局限性(只想依靠个人的力量来完成改造社会的巨大任务),以及他本人在个性上善于思考而不善于行动的弱点,也是他导致悲剧的重要原因。

四、点拨讲解鉴赏本文的戏剧语言1、动作化的语言哈姆雷特(二人比剑)又是一剑;你怎么说?(哈姆雷特:得意,纳闷雷欧提斯:激怒,激起斗志)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雷欧提斯还不能下定决心杀死哈姆雷特,希望从国王那里获得勇气。

)奥斯里克两边都没有中。

(体现奥斯里克胆小谨慎的个性。

)国王我怕你击不中他。

(克劳狄斯使用激将法,迫使雷欧提斯下定决心杀死哈姆雷特。

)哈姆雷特你怎么一点也不起劲?请你使出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哈姆雷特的话激怒了雷欧提斯,使他刺出致命的一剑。

)2、个性化的语言哈姆雷特的语言:直率,不加掩饰;喜欢用比喻,喜欢嘲弄人,很多话有一针见血的效果。

克劳狄斯的语言:亲热,和善,阴毒,足见其是一个言不由衷、笑里藏刀的家伙。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四、训练内化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文后问题王后:他身体太胖,有些喘不过气来。

来,哈姆莱特,把我的手巾拿去,揩干你额上的汗。

王后为你饮下这一杯酒,祝你的胜利了,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好妈妈!国王:乔特鲁德,不要喝。

王后:我要喝的,陛下;请您原谅我。

国王(旁白)这一杯酒里有毒;太迟了!哈姆莱特:母亲,我现在还不敢喝酒;等一等再喝吧。

王后:来,让我擦干你的脸。

雷欧提斯:陛下,现在我一定要击中他了。

王后:我怕你击不中他。

雷欧提斯(旁白)可是我的良心却不赞成我干这件事。

哈姆莱特:来,该第三个回合了,雷欧提斯。

你怎么一点不起劲?请你使出你全身的本领来吧;我怕你在开我的玩笑哩。

雷欧提斯:你这样说吗?来。

(二人比剑。

)奥斯里克:两边都没有中。

雷欧提斯:受我这一剑!(雷欧提斯挺剑刺伤哈姆莱特;二人在争夺中彼此手中之剑备为对方夺去,哈姆莱特以夺来之剑刺雷欧提斯,雷欧提斯亦受伤。

)国王:分开他们!他们动起火来了。

哈姆莱特:来,再试一下。

(王后倒地。

)奥斯里克:嗳哟,瞧王后怎么啦!霍拉旭:他们两人都在流血。

您怎么啦,殿下?奥斯里克:您怎么啦,雷欧提斯?雷欧提斯:唉,奥斯里克,正像一只自投罗网的山鹬,我用诡计害人,反而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哈姆莱特:王后怎么啦?国王:她看见他们流血,昏了过去了。

王后:不,不,那杯酒,那杯酒——啊,我的亲爱的哈姆莱特!那杯酒,那杯酒;我中毒了。

(死。

)哈姆莱特:啊,奸恶的阴谋!喂!把门锁上!阴谋!查出来是哪一个人干的。

(雷欧提斯倒地。

)雷欧提斯:凶手就在这儿,哈姆莱特。

哈姆莱特,你已经不能活命了;世上没有一种药可以救治你,不到半小时,你就要死去。

那杀人的凶器就在你的手里,它的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

这奸恶的诡计已经回转来害了我自己;瞧!我躺在这儿,再也不会站起来了。

你的母亲也中了毒。

我说不下去了。

国王——国王——都是他一个人的罪恶。

哈姆莱特锋利的刃上还涂着毒药!——好,毒药,发挥你的力量吧!(刺国王。

)雷欧提斯:他死得应该;这毒药是他亲手调下的。

尊贵的哈姆莱特,让我们互相宽恕;我不怪你杀死我和我的父亲,你也不要怪我杀死你!(死。

)1.王后替哈姆莱特拭汗和饮毒酒,表现了王后怎样的心理?答:2.从这一选段中,可以看出国王克劳狄斯是怎样的一个人?答:3.雷欧提斯为什么说出父亲的阴谋和请求互相宽恕呢?答:六、诊断反思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我把伪造的国书照着原来的样子折好,签上名字,盖上印玺,把它小心封好,归还原处,一点没有露出破碇。

B.如果我不去箭除这一个戕害天性的蟊贼,让他继续为非作恶,岂不是该受天谴吗?C.要是你们两人交起手来,在十二个回合之中,他至多不过多嬴您三着;可是他却觉得他可以稳嬴九个回合。

D.那不过是一种傻气的心理;可是一个女人也许会因为这种莫名其妙的疑虑而惶惑。

2.依次填入下列各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两国之间的友谊,必须让它像棕榈树一样繁茂,因为和平女神永远戴着她的荣冠,彼此的情感。

②他杀死了我的父王,奸污了我的母亲,了我的嗣位的权利,我是不是应该亲手向他复仇雪恨?③我用诡计害人,害了自己,这也是我应得的报应。

A.沟通撺掇反而B.勾通篡夺从而C.沟通篡夺反而D.勾通撺掇从而3.下列各句中,熟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近十年来,这座城市的“夜景观”建设琳琅满目,发展十分迅速。

B.两个强敌猛烈争斗的时候,不自量力的微弱之辈,却去插身在他们的刀剑中间,这样的事情是最危险不过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