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米涧油区地层特征及储层精细对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米涧油区地层特征及储层精细对比
【摘要】杨米涧油区地层自下而上依次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10-长1段);侏罗系富县组、延安组、直罗组、安定组;下白垩系洛河组和新生界第四系地层。各组之间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加强对该油区的地层划分及储层精细对比,将对该地区储层有利区带的预测研究及指导进一步的勘探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杨米涧油区地层划分储层精细对比
1 地层特征研究
1.1 地层的划分及其依据
钻井揭示杨米涧油区中生界三叠系延长组(长10-长1段),各组之间地层均为不整合接触。大部分油井完钻层位为长6油层组,有部分钻至延长组下组合的井。
延长组长6油层为油区开发的主要目的层之一。长62含油区主要分布在研究东部的砂带上,油层顶面埋深1770m左右,一般含油层段约55-65m。
杨米涧油区三叠系延长组普遍发育着k0—k9十个标志层。其中有五个标志层(k1、k2、k3、k5、k9)分布稳定,特征明显,是划分、对比延长组地层的主要标志。标志层k2(长6、长7分界)、k3(长62与长63分界)的岩性为凝灰岩或凝灰质泥岩,标志层的厚度一般为2m~5m,测井曲线均表现为高时差、高伽玛、低电阻等特征。根据以上标志层再结合沉积旋回、组合特征将三叠系延长组自上而下可划分为十个油层组:即长1~长10。研究区多数井完钻层位在长6底部,个别井钻延长组下组合。
1.2 地层的对比特征
利用精细地层对比成果,提取平面构造图、研究小层砂体平面展布特征及沉积微相特征。由于研究区目的层属陆相盆地沉积,储层发育的共同特点是岩性及厚度变化大,不同区块的沉积相类型,剖面特征有差异,要单纯采用统一层组划分对比方案是有一定难度,因此本次小层划分与对比过程中,首先选择用于划分地层的典型井,典型井资料较全,曲线特征明显。从典型井出发选择了6条骨架剖面组成骨架网,向外延伸,逐步控制全区,最终建立了16条地层对比剖面,进行小层划分与对比。
1.3 地层特征
长6油层组总厚度约150m,根据凝灰岩及沉积旋回、参考含油性的特征,将其划分为长61,长62,长63三个小层。
长61主要由灰绿色、灰色块状中-细粒长石砂岩、灰色、灰绿色粉砂岩与灰绿色、深灰色粉砂质泥岩、页岩不等厚互层。
长62主要为浅灰、灰色、灰白色厚-中层细粒长石砂岩夹灰色、灰绿色泥岩砂质泥岩、凝灰岩。地层厚度在55-65m之间,本层是长6中砂体发育最好的段。
总体发育上下两套厚层砂体,大部分井中之间为薄层的泥岩(凝灰岩)分隔,也是本区的主力产油层。长62所划分的长62-1、长62-2厚度均为30-38m。长62-1含油性较62-2要好。
长63主要为灰色、深灰色、黑色泥岩、泥质砂岩、砂质泥岩与灰绿色薄层长石细砂岩、粉细砂岩、粉砂岩组成,夹数层薄的灰绿色凝灰岩。钻穿该层的井较少,该段沉积厚度较稳定,为45~50m。砂岩单层厚度小,一般小于20m,少数可达10~15m。砂体连通性差。在本区基本不含油,即使有也一般以差油层和含油水层为主。
2 储层细分对比
在油层组及其砂岩组划分对比的基础上,以岩性资料为基础,岩性组合为依据,沉积理论作指导,充分考虑分流河道相厚油层相互切割叠置的特点,利用测井曲线,在标志层控制下旋回对比,分级控制,曲线形态相似,校斜后厚度比例大致相等,全区闭合验证的研究区主力油层组长61、长62、长63进行储层细分对比,建立与目前油田开发适应的分层方案。
具体对比方法和步骤为:
(1)划分四级旋回,追踪小层连续性。
(2)追踪砂层组内夹层,明确其岩电特征。
(3)逐级控制、面积对比、全区统层。
4+5层和长6层。为适应油田开发的需要,对长6油层自上而下,按沉积旋回结合电性特征细分为长61、长62和长63,其中长61
储集层中基本不含油,而长62和长63两个含油层系则是杨米涧的组成部分。其中长62油藏则由两个油砂体长62-1和长62-2组成,油井资料统计,长62-1平均单井有效厚度为5.2米,长62-2
单井有效厚度为0.4-15.1m,平均为5.5米,长62平均单井有效
厚度为7.3m。表明杨米涧油区的主力油层长62(表1)。
参考文献
[1] 宋国初,李克勤等.陕甘宁盆地大油田形成与分布[m].张文昭主编.中国陆相大油田,石油工业出版社,1997
[2] 陈全红.安塞地区三叠系延长组层序地层分析[j].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36(05):784一787
[3] 苏洁,陈恭洋,张路崎,李会.白豹-坪庄地区长6油层组沉积相特征.断块油气田,1005-8907(2009)02-029-03
[4] 王公江,黄祖新,张兴良,陆军.杨米涧一大路沟鼻褶群油藏投产评价,2003.9.25.3,江汉石油学院学报
[5] 叶博,杨米涧.大路沟地区储层展布特征与有利区带预测研究.西北大学研究生论文库,2008:22-35
[6] 李斌,朱永铭,童孝华等,靖安油田上三叠统长6储集层成岩作用[j].新疆石油地质,2003,24(4):292~295
[7] 朱玉双,曲志浩,孔令荣,等.安塞油田坪桥区一王窑区长6油层储层特征及驱油效率分析[j].沉积学报,2000,18(2):279一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