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阅读试题及答案汇编(42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7.(2018·吉林)(甲)阅读下面文章,完成8-12题。
(10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朗,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子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欤!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8.本文作者范仲淹是_______(朝代)文学家。
(1分)
答案:宋(或北宋)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知识。
范仲淹生于989年8月29日,卒于1052年5月20日。
字希文,汉族。
苏州吴县人。
北宋杰出的思想家、政治家、文学家。
9.与“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执策而临.之
B.东临.碣石
C.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D.临.溪而渔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实词释义。
‚把酒临风‛中的‚临‛意思是‚面对‛。
A项中‚执策而临之‛中的‚临‛是面对的意思。
整句的意思是‚拿着马鞭子面对着千里马‛。
B项中‚东临碣石‛的‚临‛是登临的意思。
C项中‚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的‚临‛是‚将要‛的意思。
D 项中的‚临溪而渔‛中的‚临‛是‚靠近‛的意思。
10.“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中“衔”“吞”二字有何妙处?(3分)
答案:围绕‚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化静为动,‚衔‛形象地写出湖与江的关系,‚吞‛形象地写出了湖与江的关系,突出了洞庭湖湖面广阔,水势盛大的特点‚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修辞赏析能力。
赏析文言文中的词语,可以从词语的具体含义入手,体会词语运用的妙处,如‚衔‛是‚用嘴含着‛的意
思,‚吞‛是‚不嚼或不细嚼而咽入‛的意思。
然后看词语所在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从修辞角度进行赏析。
句中这两个字用于写人的吃相,用来写洞庭湖,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洞庭湖将远方的山脉含在嘴里,吞吐着长江的流水,可见湖面的辽阔与水势的盛大。
11.本文表现了范仲淹怎样的精神境界?(2分)
答案:围绕‚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政治抱负;积极向上,奋发有为的思想;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高尚的品德‛回答即可。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题的理解。
作者的思想境界是指作者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
在文章中能反映出作者的思想觉悟和精神修养的内容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从‚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忧后乐‛的人生态度上看,作者不把自己的得失放在心中,而是以天下为己任,心忧天下,这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思想境界。
12.请自拟一副对联,表达你对本文的理解或感悟。
(每联不少于5字)(2分)
上联:_____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_____
答案:示例1:上联:乐以天下胸怀广下联:忧因苍生气度宏
示例2:上联:或喜或悲迁客意下联:亦忧亦乐贤臣心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联能力。
注意题干在对联内容上的要求:本文作者借写岳阳楼,抒发自己‚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阔达胸襟和‚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这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在对联的内容上要体现出这一重点。
写出自己对作者胸襟与抱负的理解与感悟。
在对联的形式要求方面注意上下联字数相等,词性相同相对,节奏一致,主题统一,字数不可以少于5个字等方面的要求。
18.(2018·山东威海)阅读下面语段,完成7-9题。
(6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
缘溪行,忘路之.远近。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渔人甚异.之。
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便舍船,从口入。
初极狭,才通人。
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
具答之。
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述,不复得路。
7.下列句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2分)
A.①渔人甚异.之②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B.①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②属.予作文以记之
C.①此中人语.云②卒中往往语.
D.①便扶向.路,处处志之②向.吾不为斯役,则久已病矣【答案】A(2分)
【解析】本题考查古汉语中一词多义。
A,都是认为……奇异。
B,类/通“嘱”,叮嘱。
C,对……说/谈论。
D,先前的/假设,假如。
8.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2分)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答案】田间小路交错相通,村落间鸡鸣狗叫之声可以互相听到。
(意思对1分,语句通順1分)
【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翻译。
翻译时注意语句通顺,同时重点词语的意思准确译出。
“阡陌”翻译成田间小路,“交通”古今异义,翻译成交错相通。
9.如何辩证地看待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2分)
【答案】作者虚构出的理想社会,表达了古代人民对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不可能实现。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看法。
题目中要求“辩证地看待”,即一分为二地看待,有利也有弊。
虚构的理想社会,表达了作者的美好蓝图,没有剥削与压迫。
但在当时是不可能实现的,不切实际,只能是空想。
19.(2018·山西)8.下列句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B.君问归期.未有期期.年乏后,虽欲言,无可进者C.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D.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闲达于诸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汉字的读音。
A项,两者都读“jiàn”;B项,前者读“qī”,后者读“jī”;C项,前者读“sù”,后者读“shuò”;D项,前者读“hòu”,后者读“hóu”。
9.下列句中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斯,这,指河水。
(《论语》十二章)
B.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白,酒杯。
(《湖心亭看雪》张岱)
C.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怒,愤怒,生气。
(《庄子》一则)
D.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要,通“邀”,邀请。
(《桃花源记》陶潜)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实词的理解。
解释文言文词语,一定不能能脱离语境,文言实词的释义一般情况下较固定,义项不会很多,可以联系上下文,选择具体的释义,给出合理的解释。
此题要根据句子的理解,放在具体的语境当中进行解释。
C项翻译成“当它奋起而飞的时候,
那展开的双翅就像挂在天边的云彩”,据此判断“怒”在这里应该翻译成“振奋”。
10.下列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故曰:教学相长也。
(《礼记》一则)
所以说:教与学是互相推动,互相促进的。
B.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杂说(四)》韩愈)
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恐怕是真不认识千里马吧。
C.濯清涟而不妖。
(《爱莲说》周敦颐)
在清水里洗涤过,但是并不显得妖媚。
D.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醉翁亭记》欧阳修)
树阴里,到处是鸟雀在鸣叫,游人去了树林,鸟雀们就更快乐了。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句子的翻译。
翻译时首先要对文段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最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
本句注意“翳”是“昏暗”,“去”是“离开”的意思,整个句子翻译成“树林里变得昏暗了,上上下下一片鸟啼声,游人离去后,鸟儿欢乐起来”。
20.(2018·四川宜宾)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
B.同舍生皆被.绮绣将军身被.坚执锐
C.闻.寡人之耳者吾从北方闻.子为梯
D.亲.贤臣,远小人亲.旧知其如此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多义词的意义的能力。
B项,两个“被”均为通假字,通“披”,穿;A项的“亡”,前者通“无”,后者为“逃亡”;C项,前者为“使……听到”,后者为“听说”;D项,前者名词作动词,为“亲近”之义,后者为名词,是“亲戚”的意思。
9.下列加点词用法和意义相同
..的一项是()(2分)
A.皆以美于.徐公所欲有甚于.生者
B.因以.为号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年且.九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D.乃.不知有汉乃.悟前狼假寐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判断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项均为“比”;B前为“把”,后为“因为”;C前为“将近”,后为“况且”;D前为“竟然”,后为“才”。
10.下列断句不准确
...的一项是()(2分)
A.虽然/受地于先王/愿终守之/弗敢易
B.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C.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D.并有乘骑弄旗标枪舞刀于水面者/如履平地
【答案】C
【解析】本题判断断句正误,考查理解和正确朗读文言句子的能力。
断句,就是把具有独立意义的句子划分开来,所以断句是根据意义来划分句子。
C句意思是:后羿没有到达那里,在路上口渴而死。
他把手杖扔了,手杖变成一片邓林。
所以正确断句应是“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21.(2018·甘肃兰州)阅读《出师表》选段,完成10~12题。
(10分)
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
受命以来,夙夜忧叹,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故五月渡泸,深入不毛,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北定中原,庶竭驽钝,攘除奸凶,兴复汉室,还于旧都。
此臣所以报先帝而忠陛下之职分也。
至于斟酌损益,进尽忠言,则攸之、祎、允之任也。
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
若无兴德之言,则责攸之、祎、允等之慢,以彰其咎;陛下亦宜自谋,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
深追先帝遗诏,臣不胜受恩感激。
10.解释下列加点词语的意思。
(3分)
(1)夙夜忧叹夙:___ (2)斟酌损益损:___(3)咨诹善道诹:___
10. (1)早,早晨 (2)除去 (3)询问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的掌握。
“夙夜”连用是强调忧虑的时间长,夙是早晨;斟酌损益是斟情酌理、有所兴办。
“损”是减少、损害;咨诹是同义复词,诹也是询问的意思。
课内文章中的词语,理解没有难度。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徒以.有先生也
B.还于.旧都安陵君受地于.先王而守之
C.以彰其.咎望其.旗靡
D.以伤先帝之.明欲报之.于陛下也
11. C【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虚词的掌握。
A项,以:把,拿;因为。
B项,于:到;从。
C项,他们的。
D项,助词,的;代词。
12.选文中,诸葛亮为说明出师的理由,多次提到“先帝”,其用意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①说明出师伐魏是为了完成先帝遗诏;②情感上打动君主刘禅,认同出师伐魏的决策。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内容的理解能力。
多次提到先帝,是因为引先帝所说的话更能说服刘禅,同时也希望刘禅能继承先帝遗志。
诸葛之周到:顾其主面,又表臣心,突显出诸葛亮的高明。
22.(2018·云南)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7题。
(12分)
岳阳楼记
范仲淹
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耀,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4.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2分)
(1)百废具.兴具:
(2)宠.辱偕忘宠:
14.(1)具:同“俱”,全,都,皆。
(2)宠:荣耀。
【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理解能力。
解答时要注意词语在特定语言环境中的意思以及词语古今意义的联系和变化。
第(1)题“百废俱兴”中“俱”是通假字,解释的时候,先要明确通哪个字,再理解其意思。
第(2)题“宠辱偕忘”的“宠”是古今异义字,“荣耀”的意思。
1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4分)
(1)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译文:
(2)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译文:
15.(1)观赏这里的自然景物而触发的感情,大概会有所不同吧?(2)岸上的小草,小洲上的兰花,香气浓郁,颜色青翠。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理解与翻译。
解答要准确理解每一个词语的意思,把每个词语都翻译出来,然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的句子。
对第(1)句的翻译,要注意“览”(观看,欣赏)、“得无……乎”(大概……吧)这几个字词的意思。
第(2)句的翻译,要注意“汀”(小洲,水边平地)、“郁郁(形容草木茂盛)”几个词语的意思。
16. 请从修辞的角度对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作简要赏析。
(3分)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
16.运用拟人、夸张的手法,表现出洞庭湖湖面广阔浩渺、湖水波澜壮阔的宏伟气势。
【解析】本题考查重点句子的赏析能力。
解答此题,分析题干可知要求从修辞角度进行分析,然后细读这句话,“衔远山,吞长江”中的“衔”“吞”是拟人手法,同时,一衔一吞,一远山,一长江,是对偶手法,从空间角度写尽了洞庭湖的壮观景象。
17.本文“后天下之乐而乐.”中加点的“乐”和《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乐”,有何异同?请简要分析。
(3分)
17.答题示例:两个“乐”,都体现了作者心系天下,把百姓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的思想。
二者的不同在于欧阳修的“乐”,还包含有山水之乐、宴酣之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比较能力。
解答此题,分析题干可知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和情感的把握,这篇文章通过写岳阳楼的景色,以及阴雨和晴朗时带给人的不同感受,表达了诗人那种吃苦在前,享乐在后的品质。
《醉翁亭记》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体现的作者的与民同乐。
但二者都是借景抒情,都心
系百姓,表达对百姓的关心。
23.(2018·湖南娄底)
岳阳楼记
范仲淹
①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
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乃重修岳阳楼,增其旧制,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属予作文以记之。
②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
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
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③若夫霪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
(隐曜一作:隐耀;霪雨通:淫雨)
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
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
⑤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
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⑥时六年九月十五日。
10.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A.若夫/霪雨霏霏
B.潭中/鱼可百许头
C.策之/不以其道
D.山行/六七里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朗读的能力,也是考查准确理解句子意思的能力。
确定朗读的节奏,既要考虑句意,也要参照语法特点。
B项,“潭中鱼可百许头”意思是“潭里的鱼约莫有一百来头”,“潭中鱼”是主语,“可百许头”是谓语。
所以正确的朗读节奏是“潭中鱼/可百许头”。
1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率妻子
..邑人来此绝境(专指男人的配偶)
B.属.予作文以记之(通“嘱”,嘱咐)
C.如其.言,果得于数里外(他的)
D.人不知而.不愠(转折连词“但是”)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理解词语意思的能力。
这道题词语主要有古今异义、通假字、常见实词和虚词。
A项,“妻子”,“专指男人的配偶”是今义。
在这个句子里,“妻子”用古义,即“妻子和孩子”。
12.下列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三段和第四段着力描写天气或阴或晴时洞庭湖不同的景色。
B.本文是一篇表达自己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的借物言志的文章。
C.文章在语言上很讲究句式的运用,散句、骈句、长句、短句错落有致,富有音乐美。
D.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进而由景入情,因情入理,环环相扣,层层蓄势。
【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正确赏析文章的内容、主题、语言特点、表达手法等能力。
D项,“本文先写景,后叙事”,说法错误。
原文第一段叙事,叙事滕子京在岳阳的作为、作者写作本文的原因,第二三、四段写景。
所以,“本文先写景,后叙事”应是“本文先叙事,后写景”。
13.将下列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1)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2)微斯人,吾谁与归?
【答案】(1)不因外物(好坏)和自己(得失)而或喜或悲。
(2)(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本题考查翻译句子的能力。
翻译句子,最好采用直译的方式逐字落实意思,做到准确、通顺即可。
本题中(1)的关键词“以”的意思是“因为”,(2)的关键词“微”“斯”“归”的意思依次是“没有”“这”“同路”。
14.本文哪一句话最能体现作者的伟大政治抱负?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为了实现民族复兴,请联系本文,谈谈我们应该怎么做?(5分)
【答案】示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①现代社会竞
争激烈,成败得失是人生常事,需要我们摆正心态、豁达面对,练就
一颗平常心。
②虽然我们身处和平年代,但是还会面临许多困难,需
要我们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解析】本题考查赏析、感悟主题的能力。
第一问,《岳阳楼记》开
篇叙事,赞扬滕子京虽贬黜,但仍奋发有为的精神;之后写景,表现
迁客骚人的不同人生观;最后赞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
乐”的理想抱负,表达主题。
第二问,谈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
下之乐而乐”的认识,也就是谈我们青少年在新时代也需要这样的远
大理想和抱负,并为此而努力奋斗,以天下为己任,居安思危,吃苦
在前,享受在后。
24.(2018·浙江宁波)给下列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义项。
(4分)
(1) 寡廉鲜.耻,而俗不长厚也。
(司马相如《喻巴蜀檄》)
(▲)
A.少。
例:陶后鲜有闻
B.新鲜。
例:芳草鲜美
(2) 苟.志于仁矣,无恶也。
(《论语》) (▲)
A.苟且。
例:故不为苟得也
B.如果。
例:苟富贵,
无相忘
(3) 人孰.无过?改之为贵。
(王阳明《寄诸弟》)
(▲)
A.仔细。
例:明日徐公来,孰视之
B.谁。
例:吾孰与徐公美
(4) 或.生而知之,或学而知之……(《中庸》)(▲)
A.有人。
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
B.有时。
例:或置酒而招之
【答案】(1)A (2)B (3)B (4)A
【解析】本题考查解释文言词语的能力。
句(1)中的“鲜”是“少”,选择A;句(2)的“苟”是“如果”,所以选择B;句(3)的“孰”是“谁”,故选择B;句(4)的“或”是“有人”,故选择A选项。
25.(2018·浙江宁波)
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是进亦忧,退亦忧。
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选自范仲淹《岳阳楼记》) 【与知识连结,更懂“记”】
14.初中已学的“记”有“修造记”“游览记”“器物记”,下面分
类正确的一项是(▲)(2分)
①《岳阳楼记》②《核舟记》③《醉翁亭记》④《满井游记》⑤《小石潭记》
A.①③/④⑤/②
B. ①②/③④/⑤
C. ①③/④/②⑤
D.
④⑤/②③/①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对文言文写作内容的分类。
①《岳阳楼记》和③《醉翁亭记》是“修造记”;④《满井游记》和⑤《小石潭记》是属于“游览记”;②《核舟记》属于“器物记”,所以选择A选项。
【与篇章连结,更懂“情”】
15.根据要求,完成题目。
(5分)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
▲
(2)“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包含了作者哪些感叹?
▲
【答案】 15. (1)(如果)没有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对文段的意思有整体的理解和把握,然后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准确理解每个词意,最后结合句式特点连缀成完整句子。
该句中重点字词“微”是“没有”的意思,“斯”是“这、这种”的意思,“吾谁与归”是倒装句,翻译的时候,正常语序应该是“吾与谁归”。
(2)【示例1】有对世人的感叹,有对朋友的感叹,也有对自己的感叹。
【示例2】当今世上志同道合的人何其少啊!老朋友啊,让我们一起努力,追寻古仁人的脚步!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文言文主旨的理解。
解答此题时,首先要将这句话放置到全文中去理解,这句话表明了自己高远的志向,以“古仁人”为学习榜样的决心。
这里的“斯人”,从文字上看是“古仁人”,实际上也指滕子京,至少是希望滕子京也成为这样的人。
所以这句话也包含了正面规劝,勉励好友的意思。
【与材料连结,更懂“人”】
16.阅读下面《宋史·范仲淹传》中的材料,完成相关任务。
(9分)
材料一:(范仲淹)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妻子衣食,仅能自充。
而好施予,置义庄里中,以赡族人。
材料二:夷简①再入相,帝谕仲淹使释前憾。
仲淹顿首谢曰:“臣乡论盖国家事,于夷简无憾也。
”
材料三:延州②诸砦③多失守,仲淹自请行,迁户部郎中兼知延州。
【注释】①夷简:人名。
②延州:地名。
③砦,同“寨”。
【任务一】材料一中画线句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B.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
C.以母在时方贫/其后/虽贵非/宾客不重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