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诗教学设计
古诗三首《马诗》教案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练习。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古诗中的情感表达”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见解,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引导者,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情感内涵,并提出一些开放性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创作体验。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诗》的基本内容、情感表达和修辞手法。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的理解和欣赏。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尝试用古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和体验。如果对今天的学习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向我提问。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古诗三首》中的《马诗》。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有没有感受到过诗中描绘的那种壮志豪情?”比如,在体育比赛中,我们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拼搏。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马诗》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古诗中的情感和意境。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比喻和对偶这两个修辞手法,以及它们在诗中的运用。对于难点部分,如“断肠”所蕴含的情感,我会通过对比生活中的情感体验来帮助大家理解。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马诗》中的一个景象或情感,并尝试用现代语言表达出来。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的过程比我预期的要顺利。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启发,展示了自己的成果。但同时我也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时可能过于依赖课本,缺乏独立思考。在以后的教学中,我要鼓励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基础上,勇于提出自己的见解。
马诗教学设计(共6篇)
马诗教学设计(共6篇)同学们,现在开头上课。
这个单元的主题是《马》,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首提到了马的古诗。
自由读读,结合你的理解,想想诗中写的各是什么环境下的马?出示: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
——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乱花渐入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草枯鹰眼疾,雪尽马蹄轻。
——王维《观猎》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哪首诗中的马和我们今日要学习的《马诗》中的一样呢?你们猜猜。
看你们的眼神应当是自己心里都了答案。
想知道真正的答案么?就让我们学习《马诗》。
老师来检查一下?指导正音:燕似关于字读音有没什么问题?一般人都认为燕山与燕国有关系,传奇是由于周代的诸侯国有一个国家叫燕国。
其实不是这样的,历史上的燕山后有燕国。
燕山处在河北省的北部,这座连海拔400到1000米,北面是山南面是平原,地势落差大,一条大河滦河穿山而过,形成了一条狭长的孔道,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字音的问题解决了,老师也想读一读。
一边听,一边试着画画节奏。
按着自己画的节奏,再读读,看看能不能读出点味道来。
找七八个同学读文。
留下两个读的节奏快慢比较明显不同。
你们喜爱哪种朗读?说说缘由。
1.明确是环境描写,起到烘托衬托的作用。
第2篇:《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学会4个生字,认识2个生字。
2、过程与方法:有感情的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3、情感与价值观吧:了解古诗大意,体会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难点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体会诗中的情感。
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关于马的古诗,导入新课1、我们已经学过不少的古诗,谁能背诵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呢?今日我们再来学习一首和马有关的古诗。
齐读课题。
2、同学们见过马吗?在古代战场上,两军交战时,大将军都是骑着战马,威猛得很。
今日我们要学习的《马诗》就是写古代战马的。
六年级下册马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
六年级下册马诗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与反思教案:
课题:马诗
教学目标:
1. 了解马诗的特点和历史背景。
2. 分析马诗的意境和艺术表达手法。
3. 鉴赏并朗读一些优秀的马诗作品。
教学重点:
1. 分析马诗的形式和意境。
2. 理解和欣赏马诗的艺术表达。
教学难点:
1. 准确理解马诗中的抽象意象。
2. 理解马诗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教学过程:
一、导入(5分钟)
向学生介绍马诗的起源和发展,引发学生对马诗的兴趣。
二、讲解(10分钟)
1. 分析马诗的形式和意境,如韵脚、押韵等。
2. 解读一些经典的马诗作品,让学生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三、示范(10分钟)
朗读一些优秀的马诗作品给学生听,并解读其中的意义和表达手法。
四、练习(15分钟)
让学生分为小组,选择一首马诗进行朗读和欣赏,并在小组内讨论其意象和意境。
五、展示(10分钟)
每个小组派一位代表分享他们选择的马诗,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提问。
六、总结(5分钟)
总结马诗的特点和艺术表达手法,并让学生回答一些问题进行检测。
反思:
这节课学生对马诗的兴趣比较浓厚,并且他们也能比较准确地理解其中的意境和情感表达。
但是在练习环节,由于时间的限制,学生展示的机会不太多,可以在以后的课堂上增加学生的练习和展示时间。
另外,在总结环节可以增加一些思考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和总结所学到的知识。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2. 教学难点: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对马的喜爱之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的重点和难点,帮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2. 朗读法:指导学生朗读古诗,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4.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情感和意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提问学生:“你们觉得马是一种怎样的动物?”引导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
2. 讲授新课初读古诗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跟读。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字音和停顿。
理解古诗的意思教师讲解古诗的主要内容,帮助学生理解。
学生分组讨论古诗中的问题,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
体会诗人的情感教师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怎样的情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派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学生的发言,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教师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注意读出诗人的情感。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
请几位学生朗读古诗,其他学生评价。
3. 课堂练习让学生默写古诗。
让学生说说自己对马的喜爱之情。
4. 课堂小结让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们学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关于马的古诗——《马诗》,了解了古诗的主要内容,理解了古诗的意思,体会了诗人的情感。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
《马诗》优秀教学设计(优秀3篇)《马诗》教学反思篇一在百度里打入马诗,李贺,跳出来的是一大段李贺的诗,仔细一看,我们所学的四句诗是其中的一部分: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其基本意思为:大漠的沙像雪一样铺天盖地,燕山的月亮像一弯银钩(兵器)。
什么时候能够给马套上镶金的笼头,在凉爽的秋天飞快地奔驰在疆场。
这是一种意境,表现的比较抽象,在网上查找了许多动画课件,都是一些比较虚幻的一些画面,如何让孩子学习这首马诗,如何使孩子尽快理解记忆呢?一、听充分调动孩子的听觉器官,集中注意力,表达自己所听到的,可以是简单的诗名、诗人名字,或最自己印象最深、最喜欢的一句诗。
在第一遍欣赏时,孩子能说出诗名和诗人名字,但最其中的诗句还是模糊,没关系,那就进行第二次倾听,听之前,提出要求,让倾听成为有目的活动,这样,就比较容易的记忆了其中有印象的一句或者几句。
二、说在听的基础上鼓励孩子大胆的说,说错了,边上朋友帮助,在比较完整说出诗句后,再请孩子根据自己的理解来说说对诗句的意思,同时,老师给予一定的指导和纠正。
这些孩子已经有了一定的欣赏古诗的能力,对古诗有一定的敏感度,因此,他们表达的古诗的意思有着自己的见解,很多时候表达能够比较到位,这就对记忆有了很大的帮助。
一、记记忆古诗,是在理解的基础上,但一开始,容易记了上句忘了下句,这个时候,如何提醒呢?我的方法是,用动作。
根据每一句古诗意思,简单的和孩子商量好用什么动作表现,在孩子不记得的时候,只要稍作动作,孩子便能很容易的记得下一句。
二、比这是我和孩子们在学习古诗中常用的方法。
在孩子们基本掌握后,分男女组、小组、个别等进行比赛,比赛的要求很简单:响亮、流利,而评委就是其余的孩子,赢得胜利的总能得到一张小贴纸或者一颗爱心。
孩子们兴趣极高,很快就熟练掌握了古诗。
马的优秀教学设计篇二一、教学导入:(2分钟)提问:猜谜语四蹄飞奔鬃毛抖,拉车驮货多面手,农民夸它好伙伴,骑兵爱它如战友。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搜集查找关于李贺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千古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2、古人对李贺的评价3、知诗人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讲授新课(一)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初读诗文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四)理解诗题“马诗”即描写马的诗歌,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这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
李贺写作马诗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明诗意品读一、二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第10课古诗三首《马诗》教案
3.提高思维品质:分析《马诗》的修辞手法和艺术特点,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
4.增强语言表达能力:通过朗读、背诵、创作等环节,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发他们对诗歌创作的热情;
-介绍李贺的生平,让学生了解其创作背景。
-分析李贺的诗歌风格,如浪漫主义特点,以及与同时期诗人的区别。
2.教学难点
(1)对古诗意境的理解和把握。
-马的形象在诗中具有象征意义,学生需理解其深层含义。
-指导学生如何从字面意义深入挖掘诗歌的内涵,体会诗人的情感。
(2)古诗中修辞手法的运用和识别。
-学生在识别和运用修辞手法时,可能会遇到困难。
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古诗的韵律特点和修辞手法掌握程度不一。在讲解过程中,我尽量通过具体实例进行分析,但可能由于时间关系,部分学生还未完全消化吸收。考虑到这一点,我计划在下一节课的前几分钟,对今天讲解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帮助学生巩固记忆。
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在分组讨论和创作练习中表现积极。但我注意到,有些小组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参与度不高。为了提高全体学生的参与度,我将在下一次活动中,加强对每个小组的指导和关注,鼓励学生们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马诗》的基本概念、韵律特点、修辞手法和诗人的情感表达。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加深了对古诗中马的形象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发现美、创造美。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到学生们对《马诗》这一章节的学习表现出较高的兴趣。通过引导他们探索古诗中的马的形象,我发现学生们能够逐渐体会到诗人的情感和意境。然而,教学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共同反思。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学设计【第1篇】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2、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3、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1、了解诗人,了解诗人的创作背景。
2、结合注释了解古诗大意,体会托物言志的表达方法。
感悟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搜集查找关于李贺的材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千古名句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2、古人对李贺的评价3、知诗人李贺(约公元790年—约817年),字长吉,世称李长吉、鬼才、诗鬼等,与李白、李商隐三人并称唐代“三李”。
祖籍陇西,生于福昌县昌谷(今河南洛阳宜阳县)。
一生愁苦多病,仅做过3年从九品微官奉礼郎,因病27岁卒,李贺是中唐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又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
讲授新课(一)写作背景: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初读诗文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四)理解诗题“马诗”即描写马的诗歌,是中唐诗人李贺所作的一组五言绝句。
这是历来写马之作中的经典,也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次以“马”为题写作的组诗。
李贺写作马诗并非只是为了描绘马的外形,更多的是通过咏马、赞马或慨叹马的命运来表现志士的奇才异质、远大抱负及不遇于时的感慨与愤懑,其表现方法属比体。
而此诗在比兴手法运用上却特有意味。
李贺共写了二十三首马诗,这是其中的第五首。
明诗意品读一、二句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今蒙古国境内杭爱山,这里借指边塞。
马诗优质教案
马诗优质教案教案标题:马诗优质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和理解马诗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能够欣赏和分析马诗的艺术魅力。
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创作自己的马诗。
教学重点:1. 马诗的基本知识和特点。
2. 马诗的欣赏和分析。
3. 马诗的创作。
教学准备:1. 马诗的相关资料和文本。
2. 课堂展示材料,如图片、视频等。
3. 学生的写作工具和纸张。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马的形象,引起学生对马的兴趣。
2. 提问:你们对马有什么了解?你们喜欢马吗?二、知识讲解(15分钟)1. 介绍马诗的起源和发展背景。
2. 讲解马诗的基本特点,如形式、题材、意境等。
3. 分析一首经典的马诗,解读其中的意象和表达方式。
三、欣赏与分析(15分钟)1. 分发几首优秀的马诗给学生,让他们阅读和欣赏。
2. 引导学生分析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和意境,以及诗人所运用的修辞手法。
四、创作实践(20分钟)1. 提供一些关于马的素材,如图片、文字描述等。
2. 激发学生创作马诗的兴趣,并给予他们一定的创作自由。
3. 引导学生在创作中注意运用所学的马诗知识和技巧。
五、展示与分享(10分钟)1. 邀请学生将自己的马诗朗读出来,或将作品展示在课堂上。
2. 学生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鼓励积极反馈和建设性意见。
六、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回顾本节课所学的马诗知识和技巧。
2. 学生分享自己在创作中的收获和困惑。
3. 教师给予学生总结性的指导和建议。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继续阅读和欣赏更多的马诗作品,拓宽视野。
2. 组织学生参观相关的文化艺术展览,深入了解马诗的文化背景。
3. 给予学生更多的创作机会,鼓励他们在写作中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评价:1. 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2. 收集学生的创作作品,对其进行评价和指导。
3. 学生之间的互相评价和反馈。
《马诗》经典教案
《马诗》经典教案教学目标:1. 认识“漠、燕、梭、何、限、度”6个生字,会写“燕、融、锲、塞、碣、璃、谓、鞭、驱、驰”10个生字。
正确读写“融化、锲而不舍、塞外、碣石、玻璃、渭河、谓、基础、鞭策、奔驰”等词语。
2. 背诵古诗,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感受诗人渴望建功立业,怀才不遇的悲愤心情。
教学准备:教师:制作《马诗》的课件学生:搜集有关马的诗句。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 同学们,你们都喜欢什么样的动物?2. 看来大家都很喜欢马,谁能说一说你喜欢马的什么?3. 你们说的都很好,我也和你们一样,特别喜欢马,因为马是骏马、是宝马神骏,它不但有日行千里的非凡气力,更有不怕困难,甘当主人的战斗精神。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赞美宝马的古诗《马诗》。
二、初读古诗,整体感知1. 自由读诗,注意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
2. 同桌互相读诗,纠正字音后练习把诗读流利。
3. 指名读诗,正音。
4. 齐读古诗。
三、品读古诗,感悟意境1. 请你再读读这首诗,边读边想,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2. 你喜欢这首诗中的哪一句?为什么?学生交流后,再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教师小结:寒冷的秋夜,一望无际的大漠上,沙白如雪,燕山新月初上,弯如金钩。
这边塞争战之处,正是良马和英雄大显身手之地;然而,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制辔脑,飞奔在清秋的大地上?本诗语言明快,风格健爽。
前两句写景,写适于骏马驰骋的燕山原野的景色;后两句抒情,自比为良马,期望自己受到重用,一展雄才大志。
三、拓展延伸,积累实践1.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马的诗句?背给同学们听一听。
2. 总结:同学们,古诗是我们中华民族文学宝库里的瑰宝,而唐朝又是我国古代诗歌创作的黄金时代。
一首诗就是一幅画,一首诗就是一曲歌。
课后请同学们再收集一些有关马的古诗,下一节课,我们举行一个赛诗会,看谁收集的多,看谁背诵的好。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与反思(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重点:1.学习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通过朗读并结合插图了解古诗的大致意思,感受诗人的豪情壮志和一幅渴望立功报国的赤子之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教师启发谈话:《马诗》是一组以马诗为题材的组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
这首诗为组诗中的第五首,诗人借咏马来抒写自己的情怀。
2.板书课题,生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教师范读,使学生整体感受,激起兴趣。
自己试读课文。
对照格里的生字画出文中的生字,同桌间互相读一读,读准字音。
出示生字卡,开火车读生字。
三、细读课文,读懂诗句。
你一定想把这首诗读给同学们听吧,那你可得多读几遍。
(生自由读诗句)指名学生读诗句。
(请读的好的学生配上音乐再读一读)你可以看着图也可以看着诗,你想到了什么(诗中一、二句展现出边疆战场的景色:连绵的燕山山岭上,一弯明月当空;平沙万里,在月光下像铺上一层白皑皑的霜雪。
构成了一幅立体的图画,这是一幅任凭千里马奔驰飞腾的“画卷”。
平沙如雪的疆场寒气凛凛,但它是英雄用武之地。
三、四句借马以抒情:何时战马才能配上金络脑,快步驰骋在清秋的大地上)男、女生进行比赛,看谁读的好。
四、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集体背诵古诗。
五、课外延伸,注重积累。
你还收集了哪些和马有关的古诗背给同学们听听吧!板书设计:马诗李贺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石灰吟》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学生通过学习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马诗》的诗意,体会诗人通过诗歌所表达的情感。
2、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马诗》。
3、帮助学生学习诗歌中借物喻人的写作手法。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2)感受古诗的语言美和意境美,引导学生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
2、教学难点领悟借物喻人的表达手法,体会诗人怀才不遇的愤懑之情。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朗读法、讨论法、情境教学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在古代,马不仅是重要的交通工具,还是战场上的勇士。
许多诗人都写过与马有关的诗歌。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唐代诗人李贺的《马诗》。
(二)作者简介李贺(约公元 790 年约 817 年),字长吉,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
他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运用神话传说来托古寓今,后人常称他为“诗鬼”。
(三)初读古诗1、教师范读,学生注意字音和节奏。
2、学生自由朗读,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指名朗读,正音。
(四)理解诗意1、结合注释,小组讨论诗句的意思。
2、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
”广阔的沙漠在月光下像铺上了一层霜雪,燕山山岭上的新月,像一把弯弯的钩子。
“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什么时候才能给马戴上金络头,在秋高气爽的疆场上驰骋,建立功勋呢?(五)体会情感1、引导学生思考:诗人通过描绘这些景象,想要表达怎样的情感?(诗人借马抒情,渴望自己能像骏马一样被重用,施展才华,为国建功立业。
但现实中却不被赏识,怀才不遇,心中充满了愤懑。
)2、让学生再次朗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情感。
(六)赏析写作手法1、提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借物喻人。
诗人以马自喻,借写骏马渴望套上金络脑驰骋沙场,来表达自己渴望被重用、施展抱负的心情。
)2、举例说明借物喻人的手法在其他古诗中的运用,加深学生的理解。
(七)拓展延伸1、让学生交流自己所知道的与马有关的诗句。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情感。
教学难点:感受马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爱国情怀。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古诗的生字词、重点句子和段落,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
讨论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朗读法: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通过朗读体会其中的韵律和节奏。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古诗的意境,加深对其的理解。
多媒体教学法:运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古诗的相关图片、视频等资料,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马的视频,让学生观看。
(2)提问学生:你们知道马有什么特点吗? (3)引出课题:《马诗》。
初读古诗 (1)让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圈出生字词,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检查学生的生字词认读情况,重点指导“络、锤、凿、焚”等字的读音。
(3)让学生分段朗读古诗,检查学生的朗读情况,纠正读音和停顿。
精读古诗 (1)让学生默读古诗,思考以下问题: ① 古诗主要写了什么内容? ②诗人通过哪些词语来描写马的? ③ 诗人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在讨论中交流思想,共同解决问题。
(3)检查学生的讨论情况,让学生汇报讨论结果。
(4)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情况,进行总结和归纳。
拓展延伸 (1)让学生说说自己在生活中遇到过哪些关于马的故事或传说。
(2)让学生欣赏一些关于马的图片和视频,感受马的精神。
课堂小结 (1)让学生说说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马的精神和诗人的情感。
1. 2. 3. 1. 2. 1. 2. 3. 4. 5. 1. 2. 3. 4. 5.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把古诗背给爸爸妈妈听。
六年级语文古诗《马诗》教案
六年级语文古诗《马诗》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掌握古诗中的生字词,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想象、品味、感悟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古诗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赤子之心,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掌握生字词,理解诗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赤子之心,感受诗中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课件、生字卡片。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及作品背景。
四、教学过程(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教师通过启发谈话,引导学生进入课题。
介绍《马诗》是一组以马为题材的古诗,共有二十三首,名为咏马,实则咏人。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第五首。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整体感知古诗的节奏和韵律。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认读生字,纠正字音。
4.学生自由练读课文,注意节奏和韵律。
(三)深入理解,品味意境1.学生结合注释,逐句阅读理解古诗内容,并用自己的话描述诗句所表现的画面。
教师引导学生展开想象,感受诗中的意境美。
2.交流讨论: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你从哪些诗句中体会到的?引导学生体会诗人的豪情壮志和赤子之心。
3.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美和意境美,背诵古诗。
(四)拓展延伸,积累语言1.教师引导学生积累与马有关的成语、名句或诗句等。
学生交流自己搜集到的资料,加深对马的理解和认识。
2.学生自由背诵其他与马有关的诗句或文段,拓展学生的知识面。
3.教师出示一些有关马的图片或资料,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马的形象和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表达能力。
4.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创作一篇与马有关的短文或诗歌,展示自己的写作才能。
《马诗》教学设计
《马诗》教学设计《马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马诗》。
学生能够理解古诗《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生能够背诵古诗《马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通过讲解和讨论,让学生理解古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通过拓展阅读和写作,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古诗的兴趣和热爱,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理解古诗《马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背诵古诗《马诗》。
2. 教学难点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理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古诗《马诗》的作者、背景、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讲解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2. 朗读法教师范读古诗《马诗》,让学生感受古诗的韵律和节奏。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马诗》,让学生体会古诗的意境和情感。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马诗》,让学生互相交流和学习。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古诗《马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组织学生讨论古诗中的意象和象征意义。
4. 拓展阅读法推荐学生阅读其他有关马的古诗,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古诗的文化内涵和艺术价值。
推荐学生阅读有关李贺的其他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诗人的创作风格和思想感情。
5.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古诗《马诗》的意境和情感,写一篇短文或诗歌。
让学生根据古诗《马诗》的意象和象征意义,画一幅画或制作一件手工艺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有关马的视频或图片,让学生观察马的外形、动作和神态。
提问学生:你们喜欢马吗?为什么?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有关马的古诗《马诗》。
2. 讲授新课介绍古诗《马诗》的作者李贺。
讲解古诗《马诗》的背景。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这是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是优秀的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文章,供老师家长们参考学习。
部编版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掌握一类生字4个,二类生字2个,能够正确拼读和书写。
2.感悟诗歌大意,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诗句。
3.在学习过程中体会马的形象,感受马的精神。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了解诗的大意。
教学准备:多媒体、生字卡教学时数:二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朗读诗文,感悟诗意,学习生字。
教学过程:配乐范读,感受诗句。
默读,画出4个一类生字,强调燕、络的读音。
边讲读诗文,边学习生字。
(一)介绍诗题及作者。
(二)讲读第一、第二句。
1.解词: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描绘了战场环境。
2.指导朗读。
3.学习燕、钩。
燕:多音字,本课读yān,指地名:燕山。
先查灬再查12画上中下结构yn字义:鸟名;古书里有时用作宴。
组词:燕尾服、燕子、燕窝、燕居、燕好钩gōu先查钅旁再查4画左右结构字义:悬挂或探取东西用的`器具,形状弯曲,头端尖锐;形状像钩子的;汉字的一种笔形;用钩状物探取;同勾;一种缝纫法,多指缝合衣边。
组词:秤钩、鱼钩、挂钩、钩子(三)讲读第三、第四句。
1.解词: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
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诗意:我何时才能骑上头戴金络头的骏马,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自由地驰骋在疆场上建功立业呢?2.指导朗读。
3.学习络、踏。
络先查纟旁再查6画左右结构lu字义:像网子那样的东西;用网状物兜住,笼罩;缠绕;指马的辔头。
组词:脉络、经络、络绎不绝、橘络、络纱lo字义:用于一些口语词。
踏先查足字旁再查8画左右结构t字义:用脚踩,大步地前进。
组词:踏进、踏平、踏步、踏板、踏勘、踏看tā字义:切实,不浮躁;(情绪)安定,安稳。
组词:踏实。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3篇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3篇教育是石,撞击生命的火花。
教育是灯,照亮夜行者踽踽独行的路。
教育是路,引领人类走向黎明。
因为有教育,一切才都那么美好,因为有教育,人类才有无穷的希望。
今天小编为大家带来的是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希望可以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语文下册《马诗》教案优质范文一课堂小问题一( )当先 ( )到成功老( )识途千军万( )万( )奔腾快( )加鞭诗人简介李贺(790~816),唐代诗人。
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人。
他是唐朝宗室郑王后裔,但家族已经没落。
他才华横溢,壮志凌云,满腹傲气,迫切地想为国家人民奉献,但因为他的父亲叫李晋肃,“晋”“进”同音,与李贺争名的人,就说他应避讳父亲的名讳不举进士,使得他终不得登第。
李贺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27岁时在郁闷悲苦中去逝。
他生不逢时,又不愿媚俗取宠,因而饱受世事的嘲弄。
这种情绪直接影响了他的性格,融进了诗作使他的诗平添了一层冷艳神秘的色彩,因而人们称他为“诗鬼”。
作者所处的贞元、元和之际,正是作者不得志之时。
而“燕山”一带又是藩镇肆虐为时最久,为祸最烈的地方。
本诗正是当时所写。
自学提示:1、自由朗读古诗三遍,注意节奏。
2、找出不认识的字,与同桌讨论后还不认识的,提问。
请同学朗诵明韵律马诗大漠 / 沙如雪,燕山 / 月似钩。
何当 / 金络脑,快走 / 踏清秋。
朗读古诗,同桌互相交流你明白了些什么?你不明白什么?在这之中你最想知道什么,思考并组织好语言互相提问并回答。
温馨提示:联系注释理解词语以及诗句意思词语点拨: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山名。
在现在河北省的北部。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钩:弯刀,是古代的一种兵器。
形似月牙。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够。
金络脑: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说明马具的华贵。
快走:迅速地跑,痛快地跑。
清秋:金秋,天气凉爽的秋天。
自读前两句,小组讨论:1、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2、这是什么描写?写了些什么景物?有什么作用?3、作者为什么特意描写“大漠”“燕山”这些地方?这对表现马有什么特别的意义?1、题目是《马诗》,但诗中不见一个马字,是否跑题了?为什么?2、“金络脑”是指什么?为什么不是铁、木、竹呢?由此说明了这是一匹怎样的马?3、“何当”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心情?(表达了作者盼望建功立业的抱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优选3篇)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优选3篇)【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马诗教案第1篇】【课前聊天】师:这节课,我们挑个内容来学,读题。
生齐:马诗,唐,李贺。
师:为什么单单挑这首诗呢,随便猜个理由吧。
生1:因为有人来听课。
生2:诶……生3:嗯,就是你安排什么我们就学什么。
(其他人都安静了)师:这可太听话了,我更希望你们能多问几个为什么。
好吧,能在书中找到这首诗吗?(生通过目录找到这首诗。
)师:那我们开始上课。
第一个理由一匹驰骋的战马1.读准,读顺。
一读师:请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生自由读了好几遍,其后反馈。
生1:大漠沙如雪,燕(yàn)山月似(shì)钩。
何当(dàng)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师:(忍住内心的惊讶)谁来帮忙指正?生2:他读错了几个字,这两句的字音要读准确,我来读读:燕(y ān)山月似(sì)钩。
何当(dāng)金络脑。
师:(指生1)请你再来读。
生1:燕(yān)山月似(sì)钩,何当(dāng)金络脑。
师:这好!我们来齐读一遍。
生齐读全诗,读准字音。
二读师:那看看这几个词语能否单独读好,注意读准字音。
(课件出示:大漠燕山金络脑踏清秋。
)指名读、齐读。
师:谁知道“金络脑”是什么意思?生:就是用黄金装饰的马笼头。
(课件出示。
)师:这就是“金络脑”,用线编织而成,所以“络”是绞丝旁。
在草稿纸上写三遍,扩写四个词语。
生在草稿本上写字、写词语。
(课件出示词语,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帮助:脉络经络联络网络)生再读这些词语,对不懂的词语进行质疑。
三读师生合作读:师:看看我们是否有默契,我们一起读。
(师)大漠(生)沙如雪,(师)燕山(生)月似钩。
(师)何当(生)金络脑,(师)快走(生)踏清秋。
师:像这样读好停顿、读出节奏,齐!生齐读全诗,读出节奏。
2.读懂诗句的意思。
师:同桌合作,借助注释,读懂诗句。
同桌合作学习。
(7分钟)师:你读懂了哪句,来和我们说说。
马诗-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
马诗-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教案一、课程简介《马诗》是一篇优美的文言文,它是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初中)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本教案将围绕该课文展开,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该课文的内容和意义。
二、教学目标1.掌握《马诗》的基本知识和文学特点。
2.理解《马诗》的重要意义,领悟其所抒发的感情和思想。
3.锻炼学生文学鉴赏能力和表达能力,提高理解和评价文学作品的能力。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了解《马诗》的艺术魅力,理解其所抒发的情感和思想。
2.活用文言文的基本语言技能,尤其是对句式、词汇和语法的理解和应用。
3.表达对文学作品的个人见解,培养良好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文学表达能力。
四、教学内容第一节:导入通过展示马的形象、图片或者爱马仕等品牌标志等,引出对马的认知和情感,并说明《马诗》的主题内容。
第二节:文本阅读1.学生阅读《马诗》的原文,并让他们朗读全文,体验文言文的优美和韵律感。
2.教师突出文本的精彩和典雅之处,引导学生理解文言文中的词汇、句式和语法等。
3.教师解释或点拨文本细节,帮助学生彻底理解文本的丰富内涵和深刻意义。
4.教师指导学生领会和理解诗歌中所抒发的情感、思想和哲学思考,引导学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
第三节:诗歌鉴赏1.学生对《马诗》进行个人鉴赏,提出个人意见和观点,阐释诗歌的意味。
2.教师指导学生把握文学鉴赏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如对整体、细节和比喻、象征等的分析和理解。
3.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思考,培养独立思考和分析能力,能够更好的评价文学作品。
第四节:话题延伸1.学生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我喜欢哪种动物”这个话题。
学生可以采用比喻、象征等手段进行创作,为诗歌增添生动情趣,加深体验。
2.教师可以出示读者园地中一些相似的作品,让学生有更多的参照和了解,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思考范围。
五、教学反思以上就是本教案的主要内容,希望能够有效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马诗》这篇课文。
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与学生保持良好的互动和沟通,关注学生的表达和思考,进行及时的纠正和引导,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马诗》教学设计《
[
$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会写4个字。
2、理解诗句的内容,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点:
理解古诗意思,背诵积累古诗。
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
1、查找有关李贺的资料。
2、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
1、(出示图片)同学们,看!这是什么(马)你们都知道哪
些有关马的知识呢同学们说的真好,那你们喜欢马吗(喜欢)是呀,不但同学们喜欢马,古代人也很喜欢马,他们通过不同的方式歌咏马,赞美马。
其中在众多歌咏马的名篇中,有一首诗独树一帜,千古流传,表达了许多人的共同愿望,你们想知道是哪首诗吗(想)好,今天,我们今天就来学习这首诗。
2、板书课题——马诗
3、齐读课题:马诗
二、学习新课
(一)回忆一下,学习古诗的方法有哪些
%
1、学生汇报:1看诗题明对象,2看作者知背景3看诗文
解大意4看资料(注释)悟诗情5反复诵读入诗境。
2、师:好,我们就用这些方法来学习《马诗》。
好,我们
再次齐读诗题——《马诗》。
同学们,通过看诗题,我们
知道,这首诗,诗人描写的对象是什么(马)
3、师:同学们回答的非常好,那这首诗的作者是谁呢指
名(李贺)课前,老师让大家预习这首古诗,现在,谁来
汇报一下,你收集的有关李贺的资料
4、学生汇报。
(出示幻灯片)教师补充
(二)初读古诗,读准字音。
1、师:我们已经明确了这首诗的描写对象,又知道了诗人的背景,现在,让我们一起走进古诗,一起看看诗文写了什么。
首先请同学们听老师范读古诗,注意听清每个字的读音。
2、下面,请同学们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把本课的生字圈出来,加上拼音,不熟的地方多读几遍。
3、圈好生字了吗请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记一记这些生字,然后把你的识字方法和同桌说一说。
4、本课的生字你都认识了吗老师把这些生字请到大屏幕
上来,你们还能认识他们吗(课件出示)(燕钩络踏漠)指名读,齐读。
“燕”除了yan这个读音,还读什么能组成哪些词在这些字中,“燕”最容易写错。
同学们请看,“燕”的部首是草字头吗那是什么对了,这个字nian,指二十,但廿不是燕的部首,谁知道,燕的部首是什么呢好,我们一定要记住,燕的部首是四点底。
现在,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燕字各笔画在虚宫格中的位置,然后工工整整的写一个燕字,展示作业。
这是***写的字,看他写的多好,我们要向他学习,把字也写得这样好。
下面,谁能为这些生字组些词呢同桌之间比一比,赛一赛,看谁组的词语多。
5、我们再把这些生字带到古诗中读一读好吗课件出示,指名读。
(1)名
6、五言古诗,朗读时怎样停顿比较好呢学生汇报。
好,谁能按照这样的停顿再读一读。
(2~3)名。
我们一起读一遍。
7、自读诗文,启迪质疑。
用学过的方法,自读,思考: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自己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3、汇报交流,教师点拨。
4、品读第一、二句。
理解:大漠:广阔无边的大沙漠。
燕山:指燕然山,一说燕山。
古代一直是边疆征战之地。
钩:战场上用的武器。
这两句诗中,哪些词语两两相对这样写,看起来怎样读起来呢在这里,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还把什么比喻成了什么?
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意思。
(漠漠旷野,沙石像雪一样晶莹洁白,燕山顶挂着一弯金钩似的新月。
)
指导朗读。
赏析前两句的含义,师生共议“沙如雪”、“月似钩”的丰富意蕴,这是一番怎样的情景你的眼前出现了怎样的画面引导学生展开想象,肯定学生富有创意的个性化理解。
《
是呀,一弯冷月下,大漠闪现出如雪般的清辉,是那么清冷,悲凉,气氛是何其肃杀,此时此刻,你仿佛听到了什么你心里在想什么你马上要做什么
边关战事一触即发的形势下,本是良马驰骋关山的时刻,可是,情况却是如此吗(不是)所以,诗人情不自禁的发出这样的呼喊:
学生(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
)
5、品读三、四句。
何当:什么时候才能,安得,希翼之意。
络脑:马络头。
金络脑:说明这是一匹被人看重的骏马。
走:跑。
清秋:金秋,取自秋高气爽之意。
这是一匹怎样的马(引导学生抓住“金络脑”、“快
走”,形象暗示出骏马轻捷矫健的风姿。
)
这两句诗是什么意思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什么时候才能够带上黄金的笼头,在秋高气爽的战场上奔驰杀敌呢)
谁能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的内容
是呀,一匹千里之驹,纵有广阔天地,但不能肆意纵横,驰骋关山;一个虽有一腔抱负之人,但不能施展宏才,为国立功,有所作为。
这其中的壮志未酬,怀才不遇,异常愤懑的心境又能与谁人说联想到自己的身世,境遇,人、马何其相像!这真是,马,即是人,人,即是马,马和人早已浑然一体!好一首《马诗》,写的分明就是诗人自己呀!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渴望,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企盼,让我们齐读这首诗;一个“何”字,包含了诗人多少愤懑,让我们再次齐读这首诗!
《马诗》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呢?
三、朗读背诵,体会感情。
指导学生背诵古诗。
会背这首古诗了吗先自己试一试吧。
指名学生背诵。
分四人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
四、小结:李贺的这首诗,既是写马,也是写人。
马,希望纵横大漠、快踏清秋,在广阔无边的天地里自由地奔驰;人,也希望有施展自己才能的机会。
板书设计:
马诗
大漠沙如雪,
燕山月似钩。
写景
何当金络脑,抒情施展才华
快走踏清秋。
为国立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