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一、代入法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巧解】联立与得,则中点,设线段 的中点坐标为,则,即,又点在曲线上, ∴化简可得,又点是上的任一点, 且不与点和点重合,则,即, ∴中点的轨迹方程为().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作双曲线12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m。
过点A ),(t s P 2x y =2+=x y 2,1=-=B A x x AB )25,21(Q PQ M ),(y x 225,221ty s x +=+=252,212-=-=y t x s P C 2)212(252-=-x y 8112+-=x x y P L A B 22121<-<-x 4541<<-x M 8112+-=x x y 4541<<-x作直线0=-yx的垂线,垂足为N,试求AMN∆的重心G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B x y,由已知得到120y y≠,且22111x y-=,22221x y-=,(1)垂线AN的方程为:11y y x x-=-+,由11y y x xx y-=-+⎧⎨-=⎩得垂足1111(,)22x y x yN++,设重心(,)G x y所以11111111()321(0)32x yx xmx yy y+⎧=++⎪⎪⎨+⎪=++⎪⎩解得1139341934x ymxy xmy⎧--⎪=⎪⎪⎨⎪-+⎪=⎪⎩由22111x y-=可得11(33)(33)2x y x ym m--+-=即2212()39x ym--=为重心G所在曲线方程巧练一:(2005年,江西卷)如图,设抛物线2:xyC=的焦点为F,动点P在直线02:=--yxl上运动,过P作抛物线C的两条切线PA、PB,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B两点.,求△APB的重心G的轨迹方程.巧练二:(2006年,全国I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有一个以)3,0(1-F和)3,0(2F为焦点、离心率为2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动点P在C上,C在点P处的切线与x、y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且向量OBOAOM+=,求点M 的轨迹方程二、直接法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必备19篇)
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1篇(1)利用y=sin x和y=cos x的值域直接求.(2)把所给的三角函数式变换成y=A sin(ωx+φ)+b(或y=A cos(ωx+φ)+b)的形式求值域.(3)把sin x或cos x看作一个整体,将原函数转换成二次函数求值域.(4)利用sin x±cos x和sin x cos x的关系将原函数转换成二次函数求值域.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2篇(1)分组转化求和法一个数列的通项公式是由若干个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或可求和的数列组成,则求和时可用分组求和法,分别求和后再相加减.(2)裂项相消法把数列的通项拆成两项之差,在求和时中间的一些项可以相互抵消,从而求得其和.(3)错位相减法如果一个数列的各项是由一个等差数列和一个等比数列的对应项之积构成的,那么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此法来求,如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就是用此法推导的.(4)倒序相加法如果一个数列{an}的前n项中首末两端等“距离”的两项的和相等或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求这个数列的前n项和即可用倒序相加法,如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即是用此法推导的.(5)并项法一个数列的前n项和中,可两两结合求和,称为并项法求和,形如:(-1)nf(n)类型,可考虑利用并项法求和.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3篇先根据已知条件求出数列的前几项,确定数列的周期,再根据周期性求值.推断数列的通项公式解答此类问题的具体步骤:(1)分式中分子、分母的特征;(2)相邻项的变化特征;(3)拆项后的特征;(4)各项的符号特征和绝对值特征;(5)化异为同,对于分式还可以考虑对分子、分母各个击破,或寻找分子、分母之间的关系;(6)对于符号交替出现的情况,可用(-1)k或(-1)k+1,k∈N*处理.高中数学解题技巧方法总结第4篇以退求进,立足特殊发散一般对于一个较一般的问题,若一时不能取得一般思路,可以采取化一般为特殊(如用特殊法解选择题),化抽象为具体,化整体为局部,化参量为常量,化较弱条件为较强条件,等等。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技巧全汇总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根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展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局部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 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围的思路列欲求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化简二次根式根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观察法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那么是:(1)按照类型求解(2)根据需要讨论(3)分类写出结论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
《数学巧学巧解大全》《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目录第一部分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第一篇数学具体解题方法代入法直接法定义法参数法交轨法几何法弦中点轨迹求法比较法基本不等式法综合法分析法放缩法反证法换元法构造法数学归纳法配方法判别式法序轴标根法向量平行法向量垂直法同一法累加法累乘法倒序相加法分组法公式法错位相减法裂项法迭代法角的变换法公式的变形及逆用法降幂法升幂法“1”的代换法引入辅助角法三角函数线法构造对偶式法构造三角形法估算法待定系数法特殊优先法先选后排法捆绑法插空法间接法筛选法(排除法)数形结合法特殊值法回代法(验证法)特殊图形法分类法运算转换法结构转换法割补转换法导数法象限分析法补集法距离法变更主元法差异分析法反例法阅读理解法信息迁移法类比联想法抽象概括法逻辑推理法等价转化法根的分布法分离参数法抽签法随机数表法第二篇数学思想方法函数与方程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化归转化思想整体思想第三篇数学逻辑方法比较法综合法分析法反证法归纳法抽象与概括类比法第二部分部分难点巧学一、看清“身份”始作答——分清集合的代表元素是解决集合问题的关键二、集合对实数说:你能运算,我也能!——集合的运算(交、并、补、子等)三、巧用集合知识确定充分、必要条件四、活用德摩根定律,巧解集合问题五、“补集”帮你突破——巧用“补集思想”解题六、在等与不等中实现等价转化——融函数、方程和不等式为一体七、逻辑趣题欣赏八、多角度、全方位理解概念——谈对映射概念的掌握九、函数问题的灵魂——定义域十、函数表达式的“不求”艺术十一、奇、偶函数定义的变式应用十二、巧记图象、轻松解题十三、特殊化思想十四、逆推思想十五、构造思想十六、分类思想十七、转化与化归思想十八、向量不同于数量、向量的数量积是数量十九、定比分点公式中应注意λ的含义二十、平移公式中的新旧坐标要分清二十一、解斜三解形问题,须掌握三角关系式二十二、活用倒数法则巧作不等变换——不等式的性质和应用二十三、小小等号也有大作为——绝对值不等式的应用二十四、“抓两头,看中间”,巧解“双或不等式”——不等式的解法二十五、巧用均值不等式的变形式解证不等式二十六、不等式中解题方法的类比应用二十七、吃透重点概念,解几学习巧入门二十八、把握性质变化,解几特点早领悟二十九、重点知识外延,概念的应用拓展三十、把握基本特点,稳步提高解题能力三十一、巧记圆锥曲线的标准方程——确定圆锥曲线方程的焦点位置三十二、巧用圆锥曲线的焦半径公式三十三、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问题三十四、求轨迹的常用方法三十五、与圆锥曲线有关的最值问题、定值问题、参数范围问题三十六、空间问题向平面转化的基础——平面的基本性质三十七、既不平行,也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异面三十八、从“低(维)”到“高(维)”,判定线面、面面的平行,应用性质则相反三十九、相互转化——研究空间线线、线面、面面垂直的“利器”四十、找(与所求角有关的线)、作(所缺线)、证(为所求)、算(其值)——解空间角问题的步骤四十一、作(或找垂线段)、证(为所求)、算(长度)——解距离问题的基本原则四十二、直线平面性质集中展示的大舞台——棱柱、棱锥四十三、突出球心、展示大圆、巧作截面——解有关球问题的要点四十四、排列、组合问题的巧解策略四十五、二项式定理的要点透析四十六、正确理解频率与概率的联系与区别四十七、要正确理解事件、准确判定事件属性四十八、求随机事件的概率的方法步骤四十九、重要的概率模型五十、抓住关键巧判断——试验、随机试验、随机变量的判断五十一、随机变量与函数的关系五十二、离散型随机变量分布列的两条性质的巧用五十三、理解是学习数学的上方宝剑——数学期望的巧妙理解五十四、x与Eξ的本质区别五十五、巧用公式快计算——公式Dξ=Eξ2-(Eξ)2的理解与应用五十六、公式的比较与巧记五十七、化难为易、化繁为简巧归纳五十八、凑结论,一锤定音五十九、取特殊,直接代换六十、巧设问,判断函数的连续性六十一、注意理解曲线y=f (x) 在一点p ( x0, y0 )的切线概念六十二、加强理解函数y=f (x)在(a ,b)上的导函数六十三、利用导数判断函数的单调性六十四、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六十五、函数y=f (x)在点x=x0处的极值理解六十六、求可导函数y=f (x)在区间(a ,b)上的极值方法六十七、分清实部与虚部,转化为方程或不等式是判定复数类型的基本方法六十八、利用复数相等条件转化为方程组,复数问题实数化是求复数的基本方法六十九、记住常用结论,简化复数运算七十、应用复数的几何意义,数形结合求与复数有关的问题郑重声明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本书版权所有,任何人或单位都不得仿冒《高中理科巧学巧解大全》从事图书出版活动,不得擅自抄袭本书的研究成果,不得盗版及销售盗版图书,一旦发现,将违法图书寄往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和工商行政管理总局,并将采取法律手段,使侵权者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一套好书,一片好光盘,可以送一个孩子上好大学!花158元买一套《大全》,高考多考80分你赚了多少?多考150分你又赚了多少?划得来啊!有付出,必有回报,你一定会考上理想大学!金榜题名! 2009年10月18日 库锡桃写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一、代入法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高中数学技巧大全80个小绝招
(原创实用版3篇)编制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核人员:_______________审批人员: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月___日序言下面是本店铺为大家精心编写的3篇《高中数学技巧大全80个小绝招》,供大家借鉴与参考。
下载后,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谢射!(3篇)《高中数学技巧大全80个小绝招》篇1以下是一些高中数学技巧的小绝招:1. 熟记各种公式和定理,掌握它们的推导过程。
2. 熟练掌握基本运算法则,包括加减、乘除、乘方、开方等。
3. 解方程时,注意等式两边的对齐,以及解出的根是否满足原方程。
4. 解不等式时,注意解集的表示方法和不等式的基本性质。
5. 解绝对值不等式时,注意使用零点分段法。
6. 解一次函数和二次函数的图像问题,掌握函数图像的平移、拉伸、翻折等变换。
7. 解指数函数和对数函数问题,注意底数的取值范围和函数的定义域。
8. 解对数方程和对数不等式,注意对数函数的单调性。
9. 解三角函数问题,掌握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和基本公式。
10. 解向量问题,注意向量的加减、数乘、向量积等运算。
11. 解平面几何问题,掌握三角形的基本性质、面积公式以及四边形的相关概念。
12. 解立体几何问题,注意空间几何体的表面积和体积公式。
13. 解排列组合问题,掌握排列组合公式和递推关系。
14. 解二项式定理问题,掌握二项式展开式的通项公式。
15. 解概率统计问题,注意随机事件、概率和期望的计算。
16. 解线性规划问题,掌握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和求解方法。
17. 解导数问题,注意导数的定义、性质和基本公式。
18. 解常用函数的导数,如幂函数、指数函数、对数函数、三角函数等。
19. 解导数的应用问题,如最值、单调性、凸凹性等。
20. 解积分问题,注意积分的基本性质、常见函数的积分公式和分部积分法。
21. 解定积分问题,掌握定积分的计算和基本性质。
高考数学破题三十六计之1-9计
第1计 芝麻开门 点到成功●计名释义七品芝麻官,说的是这个官很小,就是芝麻那么小的一点. 《阿里巴巴》用“芝麻开门”,讲的是“以小见大”. 就是那点芝麻,竟把那个庞然大门给“点”开了.数学中,以点成线、以点带面、两线交点、三线共点、还有顶点、焦点、极限点等等,这些足以说明“点”的重要性. 因此,以点破题,点到成功就成了自然之中、情理之中的事了.●典例示范[例题] (2006年鄂卷第15题)将杨辉三角中的每一个数rn C 都换成分数rnC n )1(1+,就得到一个如下图所示的分数三角形,称来莱布尼茨三角形. 从莱布尼茨三角形可以看出rn x n r n nC C n C n 11)1(1)1(1-=+++,其中=x . 令221)1(1160130112131n n n C n nC a +++++++=- ,则=∞→n n a lim .[分析] 一看此题,图文并举,篇幅很大,还有省略号省去的有无穷之多,真乃是个庞然大物. 从何处破门呢?我们仍然在“点”上打主意.莱布三角形,它虽然没有底边,但有个顶点,我们就打这个顶点11的主意.[解Ⅰ] 将等式rn x n r n nC C n C n 11)1(1)1(1-=+++与右边的顶点三角形对应(图右),自然有21)1(1=+rnC n 21)1(1=+x n C n 1111=-r n nC 对此,心算可以得到:n =1,r =0,x =1对一般情况讲,就是x = r +1 这就是本题第1空的答案.[插语] 本题是填空题,只要结果,不讲道理. 因此没有必要就一般情况进行解析,而是以点带面,点到成功. 要点明的是,这个顶点也可以不选大三角形的顶点. 因为三角形中任一个数,都等于对应的“脚下”两数之和,所以选择任何一个“一头两脚”式的小三角形,都能解出x = r +1.第2道填空,仍考虑以点带面,先抓无穷数列的首项31.[解Ⅱ] 在三角形中先找到了数列首项31,并将和数列 ++++=60130112131n a 中的各项依次“以点连线”(图右实线),实线所串各数之和就是a n . 这个a n ,就等于首项31左上角的那个21. 因为21在向下一分为二进行依次列项时,我们总是“取右舍左”,而舍去的各项(虚线所串)所成数列的极限是0.因此得到=∞→n n a lim 21这就是本题第2空的答案.[点评] 解题的关键是“以点破门”,这里的点是一个具体的数31,采用的方法是以点串线——三角形中的实线,实线上端折线所对的那个数21就是问题的答案. 事实上,三角形中的任何一个数(点)都有这个性质. 例如从201这个数开始,向左下连线(无穷射线),所连各数之和(的极限)就是201这个数的左上角的那个数121. 用等式表示就是1211401601201=⋯+++[链接] 本题型为填空题,若改编成解答题,那就不是只有4分的小题,而是一个10分以上的大题. 有关解答附录如下.[法1] 由rn r n r n nC C n C n 111)1(1)1(1-+=+++知,可用合项的办法,将n a 的和式逐步合项. 221)1(1130112131nn n C n nC a ++++++=- 11221242322)1(1)1(1)1(11514131nn n n C n C n C n nC C C C +-⎥⎦⎤⎢⎣⎡++++++++=- 11121242322)1(111514131n n n C n nC nC C C C +-⎪⎪⎭⎫ ⎝⎛+++++=-- 11222)1(13131n C n C C +-⎪⎪⎭⎫ ⎝⎛+=111)1(121n C n C +-=n n )1(121+-=→21[法2] 第二问实质上是求莱布尼茨三角形中从第三行起每一行的倒数的和,即231241302)1(11514131---++++++=n nn n n C n nC C C C a 根据第一问所推出的结论只需在原式基础上增加一项1)1(1-+n nC n ,则由每一行中的任一数都等于其“脚下”两数的和,结合给出的数表可逐次向上求和为21,故1)1(121---=n n n C n a ,从而21)1(121lim lim 1=⎥⎥⎦⎤⎢⎢⎣⎡+-=-∞→∞→n n n n n C n a[法3] (2)将1+=r x 代入条件式,并变形得rnr n r n C n nC C n )1(11)1(111+-=+-+ 取,1=r 令 ,,,3,2n n =得1211223121)12(131C C C -=+= 1312234131)13(1121C C C -=+=, 1413245141)14(1301C C C -=+= … … … 1111211)1(11-----=n n n nC C n nC 1112)1(11)1(1nn n C n nC C n +-=+- 以上诸式两边分别相加,得 )1(121+-=n n a n21 [说明] 以上三法,都是对解答题而言. 如果用在以上填空题中,则是杀鸡动用了牛刀. 为此我们认识到“芝麻开门,点到成功”在使用对象上的真正意义.●对应训练1.如图把椭圆1162522=+y x 的长轴AB 分成8份,过每个分点作x 轴的垂线交椭圆的上半部分于P 1,P 2,…,P 7七个点,F 是椭圆的一个焦点,则|P 1F |+|P 2F |+……+|P 7F |=_______.2.如图所示,直三棱柱ABC —A 1B 1C 1中,P ,Q 分别是侧棱AA 1,CC 1上的点,且A 1P =CQ ,则四棱锥B 1—A 1PQC 1的体积与多面体ABC —PB 1Q 的体积比值为 .●参考解答1.找“点”——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 2.连接P 1F 2 、P 2F 2 、…、P 7F 2,由椭圆的定义FP 5+P 5 F 2 = 2a =10 如此类推FP 1+P 1F 2 = FP 2 + P 2F 2 = … =FP 7 + P 7F 2 = 7×10 = 70→由椭圆的对称性可知,本题的答案是70的一半即35. 2.找“点”——动点P 、Q 的极限点.如图所示,令A 1P = CQ = 0. 即动点P 与A 1重合,动点Q 与C 重合. 则多面体蜕变为四棱锥C —AA 1B 1B ,四棱锥蜕化为三棱锥C —A 1B 1C 1 .显然311 1 1 —=C B A C V V 棱柱. ∴1 1 1 —C B A C V ∶B B AA C V 1 1 —=21 于是奇兵天降——答案为21. [点评] “点到成功”的点,都是非一般的特殊点,它能以点带面,揭示整体,制约全局. 这些特殊点,在没被认识之前,往往是人们的盲点,只是在经过点示之后成为亮点的. 这个“点”字,既是名词,又是动词,是“点亮”和“亮点”的合一.第2计 西瓜开门 滚到成功●计名释义比起“芝麻”来,“西瓜”则不是一个“点”,而一个球. 因为它能够“滚”,所以靠“滚到成功”. 球能不断地变换碰撞面,在滚动中能选出有效的“触面”.数学命题是二维的. 一是知识内容,二是思想方法. 基本的数学思想并不多,只有五种:①函数方程思想,②数形结合思想,③划分讨论思想,④等价交换思想,⑤特殊一般思想. 数学破题,不妨将这五种思想“滚动”一遍,总有一种思想方法能与题目对上号.●典例示范[题1] (2006年赣卷第5题)对于R 上可导的任意函数f (x ),若满足(x -1)f '(x )≥0,则必有 A. f (0)+f (2)< 2f (1) B. f (0)+f (2)≤2 f (1) C. f (0)+f (2)≥ 2f (1) D. f (0)+f (2)>2f (1)[分析] 用五种数学思想进行“滚动”,最容易找到感觉应是③:分类讨论思想. 这点在已条件(x -1)f '(x )≥0中暗示得极为显目.其一,对f '(x )有大于、等于和小于0三种情况; 其二,对x -1,也有大于、等于、小于0三种情况. 因此,本题破门,首先想到的是划分讨论.[解一] (i )若f '(x ) ≡ 0时,则f (x )为常数:此时选项B 、C 符合条件.(ii )若f '(x )不恒为0时. 则f '(x )≥0时有x ≥1,f (x )在[)∞,1上为增函数;f '(x )≤0时x ≤1. 即f (x )在(]1,-∞上为减函数. 此时,选项C 、D 符合条件.综合(i ),(ii ),本题的正确答案为C.[插语] 考场上多见的错误是选D. 忽略了f '(x ) ≡ 0的可能. 以为(x-1)f '(x ) ≥0中等号成立的条件只是x -1=0,其实x-1=0与f '(x )=0的意义是不同的:前者只涉x 的一个值,即x =1,而后是对x 的所有可取值,有f '(x ) ≡ 0.[再析] 本题f (x )是种抽象函数,或者说是满足本题条件的一类函数的集合. 而选择支中,又是一些具体的函数值f (0),f (1),f (2). 因此容易使人联想到数学⑤:一般特殊思想.[解二] (i )若f '(x )=0,可设f (x )=1. 选项B、C符合条件. (ii )f '(x )≠0. 可设f (x ) =(x-1)2又 f '(x )=2(x-1).满足 (x-1) f '(x ) =2 (x-1)2≥0,而对 f (x )= (x-1)2. 有f (0)= f (2)=1,f (1)=0 选项C ,D 符合条件. 综合(i ),(ii )答案为C.[插语] 在这类f (x )的函数中,我们找到了简单的特殊函数(x -1)2. 如果在同类中找到了(x -1)4,(x-1)34 ,自然要麻烦些. 由此看到,特殊化就是简单化.[再析] 本题以函数(及导数)为载体. 数学思想①——“函数方程(不等式)思想”. 贯穿始终,如由f '(x )= 0找最值点x =0,由f '(x )>0(<0)找单调区间,最后的问题是函数比大小的问题.由于函数与图象相联,因此数形结合思想也容易想到.[解三] (i )若f (0)= f (1)= f (2),即选B ,C ,则常数f (x ) = 1符合条件. (右图水平直线) (ii )若f (0)= f (2)< f (1)对应选项A.(右图上拱曲线),但不满足条件(x -1) f '(x )≥0若f (0)= f (2)> f (1)对应选项C ,D (右图下拱曲线). 则满足条件(x -1) f '(x )≥0.[探索] 本题涉及的抽象函数f (x ),没有给出解析式,只给出了它的一个性质:(x -1) f '(x )≥0,并由此可以判定f (0)+ f (2) ≥ f (1). 自然,有这种性质的具体函数是很多的,我们希望再找到一些这样的函数.[变题] 以下函数f (x ),具有性质(x -1) f '(x )≥0从而有f (0)+ f (2) ≥2 f (1)的函数是 A. f (x )= (x-1)3B. f (x )= (x-1)21C. f (x )= (x-1)35D. f (x )= (x-1)20052006[解析] 对A ,f (0)= -1, f (2) =1,f (1)=0,不符合要求;对B ,f (0)无意义; 对C ,f (0)= -1, f (2) =1,f (1)=0,不符合要求; 答案只能是D. 对D , f (0)= 1, f (1) =0,f (2)=1.且f '(x )=20052006(x-1)20051 使得 (x-1) f '(x ) =(x-1)20052006(x-1)20051≥0.[说明] 以x=1为对称轴、开口向上的函数都属这类抽象函数. 如f '(x )=(x-1) 122-m n,其中m ,n都是正整数,且n ≥m .[点评] 解决抽象函数的办法,切忌“一般解决”,只须按给定的具体性质“就事论事”,抽象函数具体化,这是“一般特殊思想”在解题中具体应用.[题2] 已知实数x ,y 满足等式 369422=+y x ,试求分式5-x y的最值。
轻松快捷巧记高中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
轻松快捷巧记高中数学知识与解题方法高中数学是一门考察学生逻辑思维和计算能力的学科,同时也是一门需要记忆大量知识点的科目。
为了帮助大家更轻松地记忆高中数学知识和解题方法,我将从数学的不同分支进行归类,并结合具体的例题进行解析。
一、代数部分代数是高中数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包括方程与不等式、指数与对数、函数等内容。
1.方程与不等式方程与不等式是代数中最基本的概念,通过方程和不等式可以解决数学中的各种问题。
(1)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最简单的方程之一,形如ax + b = 0。
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关键在于理解等式两边运算的可逆性。
例题:求解方程3x + 5 = 8。
解:将方程两边减去5得到3x = 3,再将方程两边除以3得到x= 1,所以方程的解为x = 1。
(2)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是高中数学中较为复杂的方程,形如ax^2 + bx + c = 0。
解一元二次方程的关键在于应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
例题:求解方程x^2 - 2x - 3 = 0。
解:应用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x = (-b±√(b^2-4ac))/(2a),代入方程的系数得到x = (2±√(4+12))/2,化简得到x = 3或x = -1,所以方程的解为x = 3或x = -1。
(3)不等式解不等式的关键在于理解不等式的性质和运算规则。
对于一元不等式,可以通过代数方法或图像法求解。
例题:求解不等式x^2 - x < 0。
解:首先将不等式变形为x^2 - x > 0,然后将不等式化简为(x - 1)x > 0,解这个不等式得到x < 0或x > 1,所以不等式的解为x属于(-∞,0)∪(1,+∞)。
2.指数与对数指数与对数是代数中的重要概念,对于记忆和理解指数与对数的各项性质非常重要。
(1)指数的乘法与除法指数的乘法法则是a^m * a^n = a^(m+n),指数的除法法则是a^m / a^n = a^(m-n)。
高中数学破题36大招(详例精编)
目录目录 (1)第1关:极值点偏移问题--对数不等式法 (2)第2关:参数范围问题—常见解题6法 (6)第3关:数列求和问题—解题策略8法 (9)第4关:绝对值不等式解法问题—7大类型 (13)第5关:三角函数最值问题—解题9法 (19)第6关:求轨迹方程问题—6大常用方法 (24)第7关:参数方程与极坐标问题—“考点”面面看 (37)第8关:均值不等式问题—拼凑8法 (43)第9关:不等式恒成立问题—8种解法探析 (49)第10关:圆锥曲线最值问题—5大方面 (55)第11关:排列组合应用问题—解题21法 (59)第12关:几何概型问题—5类重要题型 (66)第13关:直线中的对称问题—4类对称题型 (69)第14关:利用导数证明不等式问题—4大解题技巧 (71)第15关:函数中易混问题—11对 (76)第16关:三项展开式问题—破解“四法” (82)第17关:由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问题—“不动点”法 (83)第18关:类比推理问题—高考命题新亮点 (87)第19关:函数定义域问题—知识大盘点 (93)第20关:求函数值域问题—7类题型16种方法 (100)第21关:求函数解析式问题—7种求法 (121)第22关:解答立体几何问题—5大数学思想方法 (124)第23关:数列通项公式—常见9种求法 (129)第24关:导数应用问题—9种错解剖析 (141)第25关:三角函数与平面向量综合问题—6种类型 (144)第26关:概率题错解分类剖析—7大类型 (150)第27关:抽象函数问题—分类解析 (153)第28关:三次函数专题—全解全析 (157)第29关: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问题—大盘点 (169)第30关:解析几何与向量综合问题—知识点大扫描 (178)第31关:平面向量与三角形四心知识的交汇 (179)第32关:数学解题的“灵魂变奏曲”—转化思想 (183)第33关:函数零点问题—求解策略 (194)第34关:求离心率取值范围—常见6法 (199)第35关:高考数学选择题—解题策略 (202)第36关:高考数学填空题—解题策略 (211)第1关:极值点偏移问题--对数不等式法我们熟知平均值不等式:即“调和平均数”小于等于“几何平均数”小于等于“算术平均值”小于等于“平方平均值”等号成立的条件是.我们还可以引入另一个平均值:对数平均值:那么上述平均值不等式可变为:对数平均值不等式,以下简单给出证明:不妨设,设,则原不等式变为:以下只要证明上述函数不等式即可.以下我们来看看对数不等式的作用.题目1:(2015长春四模题)已知函数有两个零点,则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有极小值点,且【答案】C【解析】函数导函数:有极值点,而极值,,A正确.有两个零点:,,即:①②①-②得:根据对数平均值不等式:,而,B正确,C错误而①+②得:,即D成立.题目2:(2011辽宁理)已知函数.若函数的图像与轴交于两点,线段中点的横坐标为,证明:【解析】原题目有3问,其中第二问为第三问的解答提供帮助,现在我们利用不等式直接去证明第三问:设,,,则,①②①-②得:,化简得:③而根据对数平均值不等式:③等式代换到上述不等式④根据:(由③得出)∴④式变为:∵,∴,∴在函数单减区间中,即:题目3:(2010天津理)已知函数.如果,且.证明:.【解析】原题目有3问,其中第二问为第三问的解答提供帮助,现在我们利用不等式直接去证明第三问:设,则,,两边取对数①②①-②得:根据对数平均值不等式题目4:(2014江苏南通市二模)设函数,其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且.证明:(为函数的导函数).【解析】根据题意:,移项取对数得:①②①-②得:,即:根据对数平均值不等式:,①+②得:根据均值不等式:∵函数在单调递减∴题目5:已知函数与直线交于两点. 求证:【解析】由,,可得:①,②①-②得:③①+②得:④根据对数平均值不等式利用③④式可得:由题于与交于不同两点,易得出则∴上式简化为:∴第2关:参数范围问题—常见解题6法求解参数的取值范围是一类常见题型.近年来在各地的模拟试题以及高考试题中更是屡屡出现.学生遇到这类问题,较难找到解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下面介绍几种解决这类问题的策略和方法.一、确定“主元”思想常量与变量是相对的,一般地,可把已知范围的那个看作自变量,另一个看作常量.例1.对于满足0的一切实数,不等式x2+px>4x+p-3恒成立,求x的取值范围.分析:习惯上把x当作自变量,记函数y= x2+(p-4)x+3-p,于是问题转化为当p时y>0恒成立,求x的范围.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应用二次函数以及二次方程实根分布原理,这是相当复杂的.若把x与p两个量互换一下角色,即p视为变量,x为常量,则上述问题可转化为在[0,4]内关于p的一次函数大于0恒成立的问题.解:设f(p)=(x-1)p+x2-4x+3,当x=1时显然不满足题意.由题设知当0时f(p)>0恒成立,∴f(0)>0,f(4)>0即x2-4x+3>0且x2-1>0,解得x>3或x<-1.∴x的取值范围为x>3或x<-1.二、分离变量对于一些含参数的不等式问题,如果能够将不等式进行同解变形,将不等式中的变量和参数进行分离,即使变量和参数分别位于不等式的左、右两边,然后通过求函数的值域的方法将问题化归为解关于参数的不等式的问题。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例题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及例题在高中数学学习中,解题方法的灵活运用是学生们提高解题能力的关键。
掌握不同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够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数学知识,提高问题解决的效率。
本文将介绍21种高中数学解题方法,并通过例题进行详细说明,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应用这些方法。
【一、代数运算类解题方法】1. 一元一次方程求解法例题:已知方程2x + 3 = 7,求解x的值。
2. 一次函数的图像法例题:给定函数y = 3x + 2,绘制出其图像,并解析求解函数的相关特征。
3. 因式分解法例题:将方程x² - 4x + 4 = 0进行因式分解,并求解方程。
【二、几何推理类解题方法】4. 同位角性质运用法例题:已知两条平行线被一条截线所交,求解各个角的度数。
5. 对称性运用法例题:已知某几何图形具有对称性,利用对称性进行证明或求解问题。
6. 三角函数运用法例题:利用正弦定理求解三角形的未知边长或角度。
【三、数列与数数法】7. 等差数列求和法例题:已知等差数列的首项为2,公差为3,求解前10项的和。
8. 递推数列求通项法例题:已知数列的前两项为1和2,公差为3,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9. 迭代运算法例题:已知数列递推式为an+1 = 2an - 1, a1 = 1,求解前10项的数值。
【四、概率统计类解题方法】10. 样本空间与事件法例题:已知一枚骰子,求解投掷两次,求得的点数和为9的概率。
11. 求解总数法例题:已知有5个红球和3个蓝球,从中随机抽取2个球,求解两球不同色的概率。
12. 排列组合法例题:有8个人参加篮球比赛,其中3人为前锋,4人为后卫,求解一种排列和组合的方式。
【五、解析几何类解题方法】13. 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法例题:已知直线方程为y = 2x + 1,圆的标准方程为(x-2)² + (y-3)² = 4,求解两者的位置关系。
14. 曲线与切线法例题:已知曲线方程为y = x²,求曲线上某一点的切线斜率。
高中数学52种快速破题方法
高中数学52种快速破题方法在高中数学学习中,有时我们会遇到一些难题需要快速破解。
这篇文章将介绍52种快速破题方法,帮助你提高数学解题的效率和准确性。
1. 简化分式:利用分子分母的公因式进行约分,简化计算过程。
2. 因式分解:将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以简化复杂的运算。
3. 公式代入:当遇到已知条件和需要求解的变量可以通过一个已知公式联系时,直接代入计算。
4. 利用图形:如果问题涉及到几何形状,将其绘制成图形有助于解题。
5. 引入辅助线:在几何题中,通过引入辅助线能够推导出更多关系,简化解题过程。
6. 使用二次函数图像:对于最值问题,可以利用二次函数图像的开口方向来确定最值的位置。
7. 数列求和:对于数列的求和问题,可以利用数列求和公式或巧妙的变形来简化计算。
8. 分类讨论法:对于某些问题,可以将不同情况进行分类讨论来解决。
9. 倒推法:从已知结果倒推出有关条件,以确定解题的方法和步骤。
10. 利用对称性:在一些几何问题中,利用对称性可以简化证明或者找出另一方面的答案。
11. 分情况讨论:对于某些复杂问题,将其分解成几个简单情况分别讨论,最后合并结果。
12. 利用相似三角形:在几何问题中,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以快速求解各种长度和角度。
13. 数字根法:对于整数运算,可以利用数字根法来判断整除性质和进行简单计算。
14. 观察法:对于一些规律性问题,可以通过观察规律和找出特殊性质来解决。
15. 合并同类项:在多项式计算中,将具有相同变量幂次的项进行合并,简化运算过程。
16. 借位法:在计算过程中,若存在进位或借位,可以通过借位法进行加减运算。
17. 利用轴对称性:通过利用轴对称性,可以简化一些图形问题的证明或计算。
18. 利用余角关系:对于三角函数中的角度关系,可以利用余角关系进行简化运算。
19. 勾股定理:在解决直角三角形问题中,可以利用勾股定理确定未知边长。
20. 合理估算:对于某些题目,可以通过合理估算来获得近似的结果,以缩小解题范围。
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
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解题是深化知识、发展智力、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小编给你分享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欢迎阅读。
高中数学九大解题技巧1、配法通过把一个解析式利用恒等变形的方法,把其中的某些项配成一个或几个多项式正整数次幂的和形式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叫配方法。
配方法用的最多的是配成完全平方式,它是数学中一种重要的恒等变形的方法,它的应用十分非常广泛,在因式分解、化简根式、解方程、证明等式和不等式、求函数的极值和解析式等方面都经常用到它。
2、因式分解法因式分解,就是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乘积的形式,是恒等变形的基础,它作为数学的一个有力工具、一种数学方法在代数、几何、三角等的解题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因式分解的方法有许多,除中学课本上介绍的提取公因式法、公式法、分组分解法、十字相乘法等外,还有如利用拆项添项、求根分解、换元、待定系数等等。
3、换元法换元法是数学中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应用十分广泛的解题方法。
通常把未知数或变数称为元,所谓换元法,就是在一个比较复杂的数学式子中,用新的变元去代替原式的一个部分或改造原来的式子,使它简化,使问题易于解决。
4、判别式法与韦达定理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属于R,a≠0)根的判别,△=b2-4ac,不仅用来判定根的性质,而且作为一种解题方法,在代数式变形,解方程(组),解不等式,研究函数乃至几何、三角运算中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韦达定理除了已知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求另一根;已知两个数的和与积,求这两个数等简单应用外,还可以求根的对称函数,计论二次方程根的符号,解对称方程组,以及解一些有关二次曲线的问题等,都有非常广泛的应用。
5、待定系数法在解数学问题时,若先判断所求的结果具有某种确定的形式,其中含有某些待定的系数,而后根据题设条件列出关于待定系数的等式,最后解出这些待定系数的值或找到这些待定系数间的某种关系,从而解答数学问题,这种解题方法称为待定系数法。
高中数学这52种快速解题方法
高中数学这52种快速解题方法1. 引言高中数学是许多学生认为十分棘手的学科之一。
对于许多人来说,数学题目的解答方式似乎总是死记硬背和机械套用公式。
然而,实际上,数学是一门赋予我们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学科,更应该是灵活和多样的。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一下高中数学中的52种快速解题方法,希望能够为大家打开数学解题的新视角。
2. 快速解题方法的意义在高中数学的学习过程中,快速解题方法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知识点,提高解题效率,减少出错的可能性。
常见的数学题目类型包括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在解答这些题目时,掌握不同的快速解题方法就能更加游刃有余地应对。
3. 代数代数是高中数学中的重要部分,包括方程、不等式、函数等内容。
在解答代数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快速解题方法:- 同除法则:对于等式两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式子,以简化问题并减少计算量。
- 奇偶性判定法则:利用奇偶性的特点来解决一些代数问题。
- 异常值法则:排除一些值来帮助我们更快地解题。
4. 几何几何是高中数学中的另一个重要分支,包括线、面、体等概念。
在解答几何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快速解题方法:- 图形相似法则:利用图形相似的特点来简化计算和判断。
- 几何变换法则:利用平移、旋转、对称等几何变换来简化问题。
- 折线法则:对于折线图形,可以利用折线的性质来推断出一些结论。
5. 概率统计概率统计是高中数学中的新内容,包括概率、统计等内容。
在解答概率统计题目时,我们可以利用以下快速解题方法:- 可能性法则:利用可能性的概念来解决概率问题。
- 统计特征法则:利用统计特征来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判断。
- 抽样调查法则:在统计问题中,可以利用抽样调查的方法来得到一些结论。
6. 总结与回顾在本篇文章中,我们通过探讨代数、几何、概率统计等内容,归纳了一些高中数学中的快速解题方法。
这些方法能够帮助我们更快地解答数学问题,提高解题效率。
相信通过不断练习和应用这些方法,我们能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doc
高中数学21种解题方法与技巧全汇总解决绝对值问题主要包括化简、求值、方程、不等式、函数等题,基本思路是:把含绝对值的问题转化为不含绝对值的问题。
具体转化方法有:①分类讨论法:根据绝对值符号中的数或式子的正、零、负分情况去掉绝对值。
②零点分段讨论法:适用于含一个字母的多个绝对值的情况。
③两边平方法:适用于两边非负的方程或不等式。
④几何意义法:适用于有明显几何意义的情况。
因式分解根据项数选择方法和按照一般步骤是顺利进行因式分解的重要技巧。
因式分解的一般步骤是:提取公因式选择用公式十字相乘法分组分解法拆项添项法配方法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把一个式子或部分化为完全平方式就是配方法,它是数学中的重要方法和技巧。
配方法的主要根据有:换元法解某些复杂的特型方程要用到“换元法”。
换元法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是:设元→换元→解元→还元待定系数法待定系数法是在已知对象形式的条件下求对象的一种方法。
适用于求点的坐标、函数解析式、曲线方程等重要问题的解决。
其解题步骤是:①设②列③解④写复杂代数等式复杂代数等式型条件的使用技巧:左边化零,右边变形。
①因式分解型:(-----)(----)=0 两种情况为或型②配成平方型:(----)2+(----)2=0 两种情况为且型数学中两个最伟大的解题思路(1)求值的思路列欲求值字母的方程或方程组(2)求取值范围的思路列欲求范围字母的不等式或不等式组化简二次根式基本思路是:把√m化成完全平方式。
即:观察法代数式求值方法有:(1)直接代入法(2)化简代入法(3)适当变形法(和积代入法)注意:当求值的代数式是字母的“对称式”时,通常可以化为字母“和与积”的形式,从而用“和积代入法”求值。
解含参方程方程中除过未知数以外,含有的其它字母叫参数,这种方程叫含参方程。
解含参方程一般要用‘分类讨论法’,其原则是:(1)按照类型求解(2)根据需要讨论(3)分类写出结论恒相等成立的有用条件(1)ax+b=0对于任意x都成立关于x 的方程ax+b=0有无数个解a=0且b=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数学巧学巧解大全第一部分 高中数学活题巧解方法总论一、代入法若动点),(y x P 依赖于另一动点),(00y x Q 而运动,而Q 点的轨迹方程已知(也可能易于求得)且可建立关系式)(0x f x =,)(0x g y =,于是将这个Q 点的坐标表达式代入已知(或求得)曲线的方程,化简后即得P 点的轨迹方程,这种方法称为代入法,又称转移法或相关点法。
【例1】(2009年高考广东卷)已知曲线C :2x y =与直线l :02=+-y x 交于两点),(A A y x A 和),(B B y x B ,且B A x x <,记曲线C 在点A 和点B 之间那一段L 与线段AB 所围成的平面区域(含边界)为D .设点),(t s 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点P 与点A 和点B 均不重合.若点Q 是线段AB 的中点,试求线段PQ 的中点M 的轨迹方程;【巧解】联立2x y =与2+=x y 得2,1=-=B A x x ,则AB 中点)25,21(Q ,设线段PQ 的中点M 坐标为),(y x ,则225,221t y s x +=+=, 即252,212-=-=y t x s ,又点P 在曲线C 上,∴2)212(252-=-x y 化简可得8112+-=x x y ,又点P 是L 上的任一点,且不与点A 和点B 重合,则22121<-<-x ,即4541<<-x ,∴中点M 的轨迹方程为8112+-=x x y (4541<<-x ).【例2】(2008年,江西卷)设),(00y x P 在直线m x =)10,(<<±≠m m y 上,过点P 作双曲线122=-y x 的两条切线PA 、PB ,切点为A 、B ,定点M )0,(1m 。
过点A 作直线0=-y x 的垂线,垂足为N ,试求AMN ∆的重心G 所在的曲线方程。
【巧解】设1122(,),(,)A x y B x y ,由已知得到120y y ≠,且22111x y -=,22221x y -=,(1)垂线AN 的方程为:11y y x x -=-+, 由110y y x x x y -=-+⎧⎨-=⎩得垂足1111(,)22x y x y N ++,设重心(,)G x y所以11111111()321(0)32x y x x m x y y y +⎧=++⎪⎪⎨+⎪=++⎪⎩解得1139341934x y m x y x m y ⎧--⎪=⎪⎪⎨⎪-+⎪=⎪⎩由22111x y -= 可得11(33)(33)2x y x y m m--+-=即2212()39x y m --=为重心G 所在曲线方程巧练一:(2005年,江西卷)如图,设抛物线2:x y C =的焦点为F ,动点P 在直线02:=--y x l 上运动,过P 作抛物线C 的两条切线PA 、PB ,且与抛物线C 分别相切于A 、B两点.,求△APB 的重心G 的轨迹方程.巧练二:(2006年,全国I 卷)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有一个以)3,0(1-F 和)3,0(2F 为焦点、离心率为23的椭圆,设椭圆在第一象限的部分为曲线C ,动点P 在C 上,C 在点P 处的切线与x 、y 轴的交点分别为A 、B ,且向量OB OA OM +=,求点M 的轨迹方程二、直接法直接从题设的条件出发,利用已知条件、相关公式、公理、定理、法则通过准确的运算、严谨的推理、合理的验证得出正确的结论,从而确定选择支的方法叫直接法。
从近几年全国各地的高考数学试题来看,绝大大部分选择题的解答用的是此法。
但解题时也要“盯住选项特点”灵活做题,一边计算,一边对选项进行分析、验证,或在选项中取值带入题设计算,验证、筛选而迅速确定答案。
【例1】(2009年高考全国II 卷)已知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C 的右焦点为F ,过F 且斜率为3的直线交C 于A 、B 两点。
若FB AF 4=,则C 的离心率为( )(A )56(B )57 (C )58 (D )59 【巧解】设),(11y x A ,),(22y x B ,)0,(c F ,由FB AF 4=,得),(4),(2211y c x y x c -=-- ∴214y y -=,设过F 点斜率为3的直线方程为c y x +=3,由⎪⎩⎪⎨⎧=--+=03222222b a y a x b c y x 消去x 得:032)3(42222=++-b y c b y a b , ∴⎪⎪⎩⎪⎪⎨⎧-=--=+224212222133)3(36a b b y y a b c b y y , 将 214y y -=代入得⎪⎪⎩⎪⎪⎨⎧-=---=-224222222334)3(363a b b y a b cb y 化简得 ⎪⎪⎩⎪⎪⎨⎧--=-=)3(43)3(32224222222a b b y a b cb y ,∴)3(43)3(3422422224a b b a b c b --=-, 化简得:)3(9)3(916222222a c ab ac +-=-=,∴223625a c =,25362=e ,即56=e 。
故本题选(A )【例2】(2008年,四川卷)设定义在R 上的函数)(x f 满足13)2()(=+⋅x f x f ,若2)1(=f ,则=)99(f ( )(A )13(B )2(C )213(D )132 【巧解】∵)(13)2(x f x f =+,∴)()(1313)2(13)4(x f x f x f x f ==+=+∴函数)(x f 为周期函数,且4=T ,∴213)1(13)3()3244()99(===+⨯=f f f f 故选(C )巧练一:(2008年,湖北卷)若),1()2ln(21)(2+∞-++-=在x b x x f 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围是( )A .),1[+∞-B .),1(+∞-C .]1,(--∞D .)1,(--∞巧练二:(2008年,湖南卷)长方体ABCD —A 1B 1C 1D 1的8个顶点在同一个球面上,且AB=2,AD=,3AA 1=1,则顶点A 、B 间的球面距离是( )A .π22B .π2C .22πD .42π三、定义法所谓定义法,就是直接用数学定义解题。
选择题的命题侧重于对圆锥曲线定义的考查,凡题目中涉及焦半径、通径、准线、离心率及离心率的取值范围等问题,用圆锥曲线的第一和第二定义解题,是一种重要的解题策略。
【例1】(2009年高考福建卷,理13)过抛物线)0(22>=p px y 的焦点F 作倾斜角为450的直线交抛物线于A 、B 两点,线段AB 的长为8,则=p .【巧解】依题意直线AB 的方程为2p x y -=,由⎪⎩⎪⎨⎧=-=pxy p x y 222消去y 得:04322=+-p px x ,设),(11y x A ,),(22y x B ,∴p x x 321=+,根据抛物线的定义。
2||2p x BF +=,2||1px AF +=,∴84||21==++=p p x x AB ,∴2=p , 故本题应填2。
【例2】(2008年,山东卷,理10)设椭圆C 1的离心率为135,焦点在x 轴上且长轴长为26. 若曲线C 2上的点到椭圆C 1的两个焦点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8,则曲线C 2的标准方程为( )(A )1342222=-y x(B )15132222=-y x(C )1432222=-y x(D )112132222=-y x【巧解】由题意椭圆的半焦距为5=c ,双曲线2C 上的点P 满足|,|8||||||2121F F PF PF <=- ∴点P 的轨迹是双曲线,其中5=c ,4=a ,∴3=b ,故双曲线方程为1342222=-y x ,∴选(A )巧练一:(2008年,陕西卷)双曲线)0,0(12222>>=-b a by a x 的左、右焦点分别是F 1,F 2,过F 1作倾斜角为30°的直线交双曲线右支于M 点,若MF 2垂直于x 轴,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6B .3C .2D .33巧练二:(2008年,辽宁卷)已知点P 是抛物线x y 22=上的一个动点,则点P 到点(0,2)的距离与P 到该抛物线准线的距离之和的最小值为( ) (A )217(B )3(C )5(D )29四、向量坐标法向量坐标法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通过坐标化,把长度之间的关系转化成坐标之间的关系,使问题易于解决,并从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问题的数学本质。
在解题实践中若能做到多用、巧用和活用,则可源源不断地开发出自己的解题智慧,必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1】(2008年,广东卷)在平行四边形ABCD 中,AC 与BD 交于点O ,E 是线段OD 的中点,AE 的延长线与CD 交于点F . 若AC =a ,BD =b ,则AF =( )A .41a +21b B .32a +31b C .21a +41b D .1a +2b【巧解】如图所示,选取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则)0,2(B ,)2,2(C ,)2,0(D ,)1,1(O ,)23,21(E , ∴直线AE 的方程为x y 3=,联立⎩⎨⎧==23y x y 得)2,32(F∴)2,32(=AF ,设BD y AC x AF +=,则)22,22()2,2()2,2(y x y x y x AF +-=-+=∴⎪⎩⎪⎨⎧=+=-2223222y x y x 解之得32=x ,31=y ,∴b a BD AC AF 31323132+=+=,故本题选B 【例2】已知点O 为ABC ∆内一点,且=++OC OB OA 320,则AOB ∆、AOC ∆、BOC∆的面积之比等于( )A .9:4:1B .1:4:9C .3:2:1D .1:2:3【巧解】不妨设ABC ∆为等腰三角形,090=∠B3==BC AB ,建立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则点)0,0(B)3,0(A ,)0,3(C ,设),(y x O ,∵=++OC OB OA 320,即0,0(),3(3),(2)3,(=--+--+--y x y x y x ∴⎩⎨⎧==3696y x 解之得23=x ,21=y ,即)21,23(O ,又直线AC 的方程为03=-+y x ,则点O到直线AC 的距离2211|32123|22=+-+=h ,∵23||=AC ,因此49||||21=⋅=∆x AB S AOB ,43||||21=⋅=∆y BC S BOC ,23||21=⋅=∆h AC S AOC ,故选C 巧练一:(2008年,湖南卷)设D 、E 、F 分别是△ABC 的三边BC 、CA 、AB 上的点,且,2,2EA CE BD DC ==BC CF BE AD FB AF 与则++=,2( )A .反向平行B .同向平行C .互相垂直D .既不平行也不垂直巧练二:设O 是ABC ∆内部一点,且OB OC OA 2-=+,则AOB ∆与AOC ∆面积之比是 .五、查字典法查字典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我们用类似“查字典”的方法来解决数字排列问题中数字比较大小的问题,避免了用分类讨论法时容易犯的重复和遗漏的错误,给人以“神来之法”的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