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https://img.taocdn.com/s3/m/ac3b9dcf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db.png)
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过程,在漫长的岁月中,人类从原始社会逐步发展并形成了今天的现代社会。
本文将从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四个阶段,探讨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
一、原始社会在人类社会的起源阶段,人类生活在原始社会中。
原始社会是一个人类社会的最早形态,人们主要通过采集、狩猎和渔猎来获取食物,生活方式以及社会组织非常简单。
原始社会的人们生活在小群体中,没有固定的居住地点,随着资源的减少,他们会迁徙到新的地方。
二、农耕社会农耕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二个演变阶段,它出现在约一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
农耕社会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开始从采集、狩猎的生活方式转向农业生产。
人们开始耕种土地,养殖家畜,由于农业的发展带来了剩余物质的产生,人们逐渐形成了家族、部落等更为复杂的社会组织形式。
农耕社会也促进了技术的发展,首先是农具的创新,如耕牛、犁等工具的出现,使农业生产更加高效。
三、工业社会工业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三个演变阶段,它起源于18世纪的英国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推动了农业向工业化的转变,人类社会开始进入了机械化时代。
蒸汽机、纺织机械等发明的出现,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使得工业化进程快速推进。
工业化带来了大规模的城市化,人们开始从农村迁往城市,形成了现代城市社会。
同时,交通工具的发展也进一步加速了社会的进程。
四、信息社会信息社会是人类社会的当前演变阶段,它始于20世纪的信息革命。
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的普及,使得信息传递和共享变得更加便捷和快速。
人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社交媒体和网络搜索等方式获取各种信息,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也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模式和社会组织形式。
信息社会注重知识和技术的创新,促进了全球化和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总结起来,人类社会的历史演变经历了原始社会、农耕社会、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四个阶段。
每个阶段都代表着人类社会的不同发展水平和生活方式。
在未来,人类社会可能会继续演变,迎接新的挑战和机遇。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五段论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五段论](https://img.taocdn.com/s3/m/3d750b0f0740be1e650e9a84.png)
13064033
中国古代社会形态五段论
社会形态是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性质的外在表现形式,是指同生产力发展的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包括经济形态、政治形态、意识形态。
斯大林认为,社会形态可以划分为五种,即历史五段论: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社会。
几千年来,中华民族依次经历了上述的五段论。
一、中国经历的原始社会,起自于大约170万年前的元谋人时期,直到公元前21世纪,由夏王朝的建立宣告结束。
二、随后,中华民族迈入奴隶社会(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包括夏、商、周和春秋:形成于夏,发展于商,强盛于西周,瓦解于春秋。
三、封建社会是对中国社会形态演变影响最大一个时期(公元前221年到公元1912年),萌发于先秦,发展与秦汉,成熟于隋唐,强化于宋元,最终衰败于明清。
从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后步入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截止于1912年中华民国的建立。
四、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后,封建社会彻底完结,中国由此步入了短暂的资本主义社会时期(1912年——1949年)。
五、1949年,中国共产党一举击退国民党,结束内战,中华人民共和国从此建立,中华民族走入了又一个全新的时代——社会主义。
在一步又一步的发展进程中,中华民族一步步的从最初野蛮的原始社会发展到今天的文明社会。
或许到以后的某一天,还会有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代替今天的形态,但是人民追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心态永不会变,并将为之不懈努力。
中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中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1aa3eec1856a561252d36fa9.png)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 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 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封建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曹魏】屯田制和【魏晋】均田制 【唐后期】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后期】“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封 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知识回顾
中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 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回顾
中国历史上曾建立过哪些王朝?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 度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476年)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制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
评价:原始共产主义
特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劳动产品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特 点
【奴隶社会】井田制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权) 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 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 劳动产品 。 (使用权) 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 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以家庭为生产、生 解题关键:小农经济。 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 思路引领:家庭为单位;精耕 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 细作;自然经济。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
五大社会发展形态
![五大社会发展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acfcb4f7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74.png)
五大社会发展形态
1、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2、奴隶社会
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
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4、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资本主义(capitalism)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
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共产主义社会
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广大共识范围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有序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
![中国历史社会形态划分一览](https://img.taocdn.com/s3/m/9d3ccb9e16fc700abb68fca6.png)
化治中 制国 度早
分封制 西周: 全盛 宗法制:核心
礼乐制
互 为 表 里
制中 度国 的早 特期
春秋战国: 逐渐解体
王位世袭制 延续到1912年清朝灭亡
分封制
西周末期逐渐瓦解,秦朝废除,以后时断时续
宗法制
是核心;影响深远,至今仍有所体现
课堂检测
▪ (07年广东)右图是明清古建筑中的一幅 牌匾,与它有关联的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是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
(宗法制:亲贵合一、家国一体)
材料三:早期的国家是从部落制中脱胎出来……
王权不可避免的受到各方面的制约。据史载, “禹会诸侯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殷汤受 命,其能存者三千余国”;西周实行分封制, “尚有千八百国”。这些诸侯国在自己的领地内 都享有极大的权力,当其羽翼丰满或王室衰微时, 它们往往会起来反对王室,“夏桀为有仍之会, 有缗叛之;商纣为黎东之薮,东夷叛之;周幽为 大室之盟,戎狄叛之.”……王国维在谈到早期 国家权力时说:“盖诸侯之于天子,犹后世诸侯 之于盟主,未有君臣之分也。”
王权与神权的紧密结合 (祭祀、天子、占卜、巫)
材料二:禹的儿子启继承了禹的地位,政治权力
由 “传贤”演化为“传子”,“家天下”的制度 由此开始。……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 行宗法制,各个宗族都是政治实体。……西周政 治的典型特征,是实行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 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宗法制。整个国家政权就是 由 “大宗”“小宗”的宗法血缘关系组织的。组 织中的等级是对应统一的,这就形成了亲贵合一、 家国一体的政治体制。
有人说,禅让制体现了一定的民主,王位世 袭制体现了一定的专制。那么王位世袭制代替 禅让制是历史的进步还是倒退?
历史学家翦伯赞:有许多人都认为‘公天下’ 要优于‘私天下’,但我们不得不承认王位 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人类进步的一大标志。
中国社会发生的十大变化
![中国社会发生的十大变化](https://img.taocdn.com/s3/m/4f5eb672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0d.png)
中国社会发生的十大变化
一、中国已从温饱社会全面进入小康社会,,彻底消除了贫困,人均国民生产总值站上一万美元台阶。
二、中国已从生态污染较重的国家进入生态环境友好国家。
整体生态环境持续向好,美丽中国可期。
三、中国已从交通落后国家进入交道便利国家,高速公路、高速'铁路建设里程都已居世界第一,实现了村村道柏油路、水泥络,航空四通八达,极大方便了人民的出行。
汽车已进入千家万户,成为日常用品,而非奢侈品。
四、中国已从现金支付国家变成了无现金支付国家,人民交易支付的方式变得方便、快捷、安全、高效,极大地方便了民众。
五、中国已从信息较落后社会进入5G互联互通时代,人民充分享受到信息互联带来的便利。
全民获取的知识量呈爆炸性增长。
六、中国已从物流较落后社会进入物流发达时代,人民充分享受着物流高效、便捷、便利带来的红利。
在家吃便当、在家享服务不再是奢想。
七、中国已从社会保障较落后的社会进入全民社保的社会,人民抵御风险的能力显著提高,人民的幸福感、获得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八,中国已从住房短缺社会进入住房相对宽裕社会,居住条件的环境、面积、功能、舒适度都大大提高,住宅类型选择更加多样化。
九、中国已从贸易大国转变为贸易强国,成了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第一贸易国。
贸易盈余稳据世界第一。
世界已离不开“made china”。
十、中国已从经济、科技、军事相对落后的国家变成经济、科技、军事强大的国家,西方不断炒作的“中国威胁论”论调正是这种实力增强的现实反映,也极大地增强了国人的民族自信心,自豪感。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https://img.taocdn.com/s3/m/1cce0244cf84b9d528ea7ae3.png)
中国社会形态的四个层面及其历史分期摘要:社会形态可分为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社会政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四个自下而上的层面。
一般意义上的社会形态与历史分期为社会政治形态及其演变阶段,而社会经济形态、社会关系形态和社会意识形态是通过社会政治形态来影响以至决定社会基本面貌的。
据此,中国自有文明以来,经历了圣权时代、王权时代、霸权时代、皇权时代和民权时代五种社会形态和相应的五个发展阶段。
关键词:中国社会形态;历史分期;改革开放引言社会形态及其演变不但是历史学的基本问题,也是人文社会科学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
切实地研究这个问题,对于正确认识我们所处的时代与未来社会的走向,具有重大意义。
关于中国的社会形态及其演变,目前占主导地位的仍然是马克思根据西方历史提出并由斯大林总结的五种生产方式论。
但是,这种学说是否符合中国历史的实际,却一直受到怀疑,五六十年代和八十年代都曾有热烈讨论。
目前,这个问题重新成为学术界的热点。
我以为,在讨论这个问题之前,首先应该明确判定社会形态的标准与根据。
顾名思义,五种生产方式论主要是按照生产方式来判定社会形态的。
最近,刘泽华先生提出了分层次地把握社会形态的新设想。
他认为有三个层次的问题:其一是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形态问题。
基础性的社会关系即阶级关系以及其他各种社会关系。
它是由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状况决定的,而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基本面貌。
其二是社会控制与运行机制形态问题。
马克思说过,行政权力支配社会,这对认识中国传统社会有提纲挈领的指导意义。
中国传统社会的最大特点是“王权支配社会”。
其三是社会意识形态与范式问题,王权主义是整个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核心。
刘先生按照这三个层次论述了中国社会形态的特点,但没有把这个问题和历史分期联系起来[1]。
尽管我不能完全赞成刘先生的具体论述,但他这种分层研究社会形态的方法可谓有识。
我进而认为,不但可以从不同层面把握社会形态,而且还可以把社会形态本身分为若干层面。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fe851934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207fe4d.png)
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稿子一嘿,朋友!今天咱们来聊聊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
你知道吗,原始社会那可是人类最初的阶段。
那时候啊,大家一起打猎、采集,没啥私有财产的概念,都为了生存一起努力。
判断是不是原始社会,就看大家是不是共同劳动,平均分配,工具也简单得很。
再到封建社会,地主阶级出现啦!农民租种地主的土地,要给地主交租。
判断是不是封建社会,就看土地是不是被地主掌控,农民是不是被束缚在土地上。
资本主义社会就不一样咯!工厂、企业到处都是,生产资料归资本家所有,工人给资本家打工挣钱。
这个社会形态的划分,重点看生产资料的归属和经济运行的方式。
怎么样,是不是对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有点了解啦?稿子二亲,咱们来唠唠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呗!一开始是原始社会,大家都光溜溜地在大自然里找吃的,一起住山洞,一起对付野兽。
这个时候,没有谁比谁高贵,没有谁能多占东西,大家一起干活一起分,这就是原始社会的样子。
然后呢,到了奴隶社会,一些人变得特别厉害,能抓住好多人当奴隶,让奴隶拼命干活,自己享受。
要是看到一群人被另外一群人管得死死的,没有一点自由,那八成就是奴隶社会啦。
再往后走,封建社会来了。
地主们有大片的土地,农民们得求着地主给地种,还得交好多粮食。
就看土地在谁手里,农民是不是得听地主的,就能知道是不是封建社会。
资本主义社会可就复杂啦!到处是工厂,到处是买卖。
钱和机器都在资本家手里,工人只能靠干活挣钱,还经常被剥削。
看谁掌握着钱和生产的东西,就能明白是不是资本主义社会。
要说的共产主义社会,那可美啦!东西多得用不完,大家想要啥就有啥,不用为了钱发愁,也不用争来争去。
虽然现在还没完全实现,但咱们可以想象那得多好呀!好啦,说了这么多,这五种社会形态的划分标准你清楚点没?。
我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共36页
![我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共36页](https://img.taocdn.com/s3/m/bd2b955d84868762cbaed52d.png)
1、战鼓一响,法律无声。——英国 2、任何法律的根本;不,不成文法本 身就是 讲道理 ……法 律,也 ----即 明示道 理。— —爱·科 克
3、法律是最保险的头盔。——爱·科 克 4、一个国家如果纲纪不正,其国风一 定颓败 。—— 塞内加 5、法律不能使人人平等,但是在法律 面前人 人是平 等的。 ——波 洛克
1、最灵繁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人也看不见自己的背脊。——非洲 2、最困难的事情就是认识自己。——希腊 3、有勇气承担命运这才是英雄好汉。——黑塞 4、与肝胆人共事,无字句处读书。——周恩来 5、阅读使人充实,会谈使人敏捷,写作使人精确。——培根
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
![社会至今经历了哪几种社会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102be635650e52ea55189893.png)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多熟种植 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玉米、甘 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 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5)明清时期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 化的? 答案提示: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 和收获,后来采用刀耕火种,随着耒耜等 解题关键:以生产工具的发展为线 生产工具的出现,七八千年前,中国农业 索。 进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 思路引领:刀耕火种;耜耕或石器 周时期出现了少量青铜农具和中耕农具, 锄耕;铁犁牛耕。 掌握了排灌、施肥、除草和灭虫等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 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夏、商、周
秦
清朝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一单元
第 1课 精耕细作的 古代农业
一、耕作方式的进步
阅读课文找出古代耕作方式经历了怎 样的发展变化?
1、原始农业出现 2、刀耕火种(火耕)
3、石器锄耕(耜耕) 4、铁犁牛耕
想一想: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答案提示:以家庭为生产、生 解题关键:小农经济。 活的基本单位,农民占有少量 思路引领:家庭为单位;精耕 的生产资料,精耕细作;农业 细作;自然经济。 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 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六个社会历史形态
![六个社会历史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6ef0fe41b307e87101f696d0.png)
六个社会历史形态[作者:刘永佶转贴自:本站原创点击数:13 更新时间:2005-1-19 文章录入:admin ]1、哲学教科书中所谈唯物史观规定的历史发展的五个阶段,主要根据欧洲的情况,实际上,更多地是根据俄国。
2、实际上,马克思用“亚细亚的、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来规定社会形态的历史阶段,其中“封建的”、“资本主义的”或者“资产阶级的”,这些都是比较准确的,是概念性规定,而“亚细亚的”、“古代的”、“日耳曼的”,都不是准确的概念。
3、20世纪学术界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问题的争论,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种观点:(1)原始公社社会论,在中国以郭沫若为代表;(2)过渡形态论,主要由苏联学者哈雷德提出,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是原始公社向奴隶制过渡的形态;(3)阶级社会开端论,由学者相川春喜在《历史科学的方法论》(1935年)中提出;(4)东方国家奴隶制度论,由吕振羽于1940年在《亚细亚生产方式与所谓中国社会“停滞性”问题》一文中提出;(5)东方封建制论,由苏联学者歌德斯提出,认为“亚细亚生产方式”就是东方社会的封建制度;(6)东方或亚洲独特社会形态论,其代表人物是普列汉诺夫和苏联学者马加尔。
他们认为,氏族组织崩溃后,东方或亚洲没有过渡到奴隶制,而是进入一个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或东方社会。
正是后一种观点在中国影响较大,或者说在对中国历史的研究中影响较大,直到现在,依然有不少国内外学者据此立论,将中国在20世纪以前的社会经济制度称为“亚细亚生产方式”。
“亚细亚生产方式”的讨论的启示,是明确了中国历史的特殊性,中国古代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其根据就在中国古代社会的经济关系,在于劳动者的权利和地位,在于统治劳动者的阶级,在于阶级统治的矛盾和关系,而不在马克思的论述。
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个提法,是用来指称人类第一个社会经济形态,其特点就是“公社所有制”,他之所以用“亚细亚”这个洲名来称谓“公社所有制”,就是要说这种所有制不仅在欧洲有过,而且在现今的“亚细亚洲”的一部分地区还有残存。
五大社会形态是指什么
![五大社会形态是指什么](https://img.taocdn.com/s3/m/601840a0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29.png)
五大社会形态是指什么
五种社会形态分别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
社会形态以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为标准,把人类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划分社会形态的基本方法。
恩格斯提出了“五种社会形态说”,即原始氏族社会、古代奴隶制社会、中世纪农奴制社会、近代雇佣劳动制(资本主义)社会、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
1846年,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出了五种所有制形式的构想在《共产党宣言》、《雇佣劳动与资本》中,都讲到奴隶制社会、封建制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
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关于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理论,与历史唯心主义相对,指出了历史的所有事件发生的根本原因是物质的丰富程度,并且有其固有的客观规律。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
![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ef50c93a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04.png)
分封制
宗法制
目的
巩固统治
保证王权的稳定
分封对象: 王族、功臣、先代贵族 由来: 原始社会父系家长制
内 容
重要诸侯国:齐、鲁、晋、燕 等 诸侯国义务:服从、镇守、随从、纳贡
直接发展而来 基础: 血缘关系 核心内容:嫡长子继承制(特点)
诸侯国权利:世袭统治权:设置官吏、 建立军队、征赋等
内部关系:宗法等级关系
舜后代(陈)
尧后代(蓟)
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3、分封内容
“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 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 《左传》
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平民 奴隶
特点 统治阶级 层 (奴隶主贵 层 族阶级) 分
封 、 等 级 森 被统治阶级 严
3、有利于维护贵族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
1)根据 血缘 关系的亲疏,形成了“周天子 —诸侯
卿大—夫— 士 —
”的宗法等级。
2)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和士都实行 嫡长子继承 制,
其宗法等级关系有大、小宗之分。嫡长子为 大宗 ,
其余诸子(庶子)为 小宗 。
3)特点:以 血缘关系 为纽带;
【探究活动】宗法制和分封制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
诸
侯
出
战国七雄齐、楚、燕、韩、赵、
魏、秦
材料一:王夺郑伯政,郑伯不朝.秋,王以诸侯伐郑,
郑伯击之……王卒大败,……射王中肩。
分封材制料的二消:极“影楚响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现王象西使:周王春末孙秋期满战,劳国王楚时室子期衰出,楚微现子,战问诸乱鼎侯和之强分大大裂小,;轻诸(重侯争焉不霸”再战听争《命)左于传周》 材原天料因子一:,引.王二发室反春衰映秋微当战,时国诸出时侯现期强了长大什期,么的诸现国侯象家不?战再原乱听因和命是分于什裂周么;天?(子争。霸
重新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
![重新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https://img.taocdn.com/s3/m/7720263a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64bd39d.png)
重新描述人类社会历史的五种社会形态马克思把人类社会历史划分为依次更替的五种社会形态: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是它的第一阶段)。
五种社会形态划分的依据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严格来讲,是人类的生存关系,就是人类社会人与人之间在生存生活中的关系。
生存资源的分配不公,改变了人的生存关系,尤其是其中的生产资料分配不公,改变了人的生产关系。
这种关系的改变,生存资源产生了私有财产,进而巩固成私有制,私有制产生了剥削,剥削产生了生存矛盾,生存矛盾形成了阶级。
阶级之间的生存矛盾就叫阶级矛盾。
阶级矛盾,是由于生存利益的不同或对立而引起的。
阶级矛盾不仅表现在经济方面,还表现在政治和思想方面。
政治方面和思想方面的阶级矛盾,又是经济方面阶级矛盾的表现和反映。
在阶级社会中,各个社会的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成为这个社会的主要矛盾。
如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
这些基本阶级之间的矛盾,是与该社会占统治地位的生产方式直接联系在一起的。
那么,有人就问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主要矛盾是什么,我们现在几乎是全民打工时代,我们的阶级矛盾是什么?我们是共产主义社会的第一阶段,我们没有阶级矛盾,城里人看不起乡下人,体制内的人比体制外的人有优越感,常驻人口福利优先外来人口等等,这些都是人民内部矛盾,不在此讨论范围。
马克思当时划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强调资本家与工人之间的阶级矛盾时,正处于资本主义社会工人闹革命时期,将无有生产资料的工人阶级定性为无产阶级,占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定性为资产阶级。
工人与资本家就是这两大阶级的代表人物。
人类社会,在二百多年来的资本主义国家和近百年的社会主义国家共同发展下,迈入人类生产力迅猛增长的新时代。
工业化社会早已不是当初的工厂化社会。
工人和资本家的划分,代表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已太片面,跟不上新时代,不适应新社会,不能准确描述生产关系。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间轴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间轴](https://img.taocdn.com/s3/m/07fd833bba68a98271fe910ef12d2af90242a862.png)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时间轴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及土地所有制形式的历史时间轴:历史时间轴•原始社会:公元前170万年前的元谋人到夏朝前•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春秋(公元前2070 -公元前475)•封建社会:战国、秦、汉、三国、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元、明、清(公元前475 - 1840)•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末、中华民国(1840 - 1949)•新民主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初期(1949 - 1956)•社会主义社会:中华人民共和国(1956 - 至今)一、原始社会我国是世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历史可追溯到几十万年乃至170万年前的原始社会早期阶段。
原始社会原始社会(公元前170万年~到夏朝前),它的历史可分为原始人群和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三个时期。
从考古角度看,原始社会相当于石器时代。
石器时代主要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期,前者为打制石器,后者为磨制石器,另外,陶器的出现也是进入新石器时代的一个标志。
猿人生活在旧石器时代早期。
新石器时代的早、中期,正是母系氏族社会的发展和繁荣时期,后期为父系氏族社会时期。
原始社会的土地是公有制。
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由全公社的人一起耕种,获得的产品在全体公社成员之间平均分配。
二、奴隶社会奴隶社会夏王朝,是我国奴隶社会的开端。
公元前21世纪,夏破坏了传统的民主选举首领的惯例,佣兵自立,建立起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
奴隶社会以国王为中心的官僚机构,军队、监狱等国家统治工具已经建立,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人剥削人的制度,奴隶主享有一切权力,奴隶只是奴隶主的一种会说话的工具,是奴隶主的私有财产,可以任意买卖。
奴隶社会的土地是井田制。
西周时期,道路和渠道纵横交错,把土地分隔成方块,形状像“井”字,因此称做“井田”。
井田属周王所有,分配给庶民使用。
领主不得买卖和转让井田,还要交一定的贡赋。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https://img.taocdn.com/s3/m/612970ae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58.png)
中国古代的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表中国古代社会形态及朝代简述一、社会形态中国古代社会形态经历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三个主要阶段。
在奴隶社会中,以夏、商、周为代表的朝代相继兴起。
奴隶社会的特点是劳动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奴隶成为统治阶级的财产。
随着奴隶制的衰落,封建社会逐渐形成。
春秋时期和战国时期是封建社会的过渡时期,诸侯割据,中央政权弱化。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进入封建社会的新阶段。
封建社会的特点是封建地主阶级对农民进行剥削,实行封建等级制度。
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朝代,也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体现。
清朝时期,中国沦为列强的半殖民地,国家政权受到外国势力的控制。
二、朝代简表1. 夏朝(约公元前2070年-约公元前1600年):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个朝代,开创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2. 商朝(约公元前1600年-约公元前1046年):奴隶社会时期的代表,商朝的王朝制度为后来的中国王朝奠定了基础。
3. 周朝(约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256年):分为西周和东周,东周时期出现了封建制度,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开端。
4. 秦朝(公元前221年-公元前206年):秦始皇统一中国,结束了分裂的春秋战国时期,开创了中国封建社会的新纪元。
5. 汉朝(公元前206年-公元220年):中国历史上最长的一个朝代,统一了大部分中国领土,实行封建制度。
6. 魏晋南北朝(220年-589年):中国进入分裂的时期,分为三国、西晋、东晋、南北朝等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7. 隋朝(581年-618年):统一了南北朝,恢复了中央集权,实行科举制度,奠定了中国封建社会的基础。
8. 唐朝(618年-907年):中国历史上最繁荣的朝代之一,统一了大部分亚洲地区,对外交往频繁,文化繁盛。
9. 宋朝(960年-1279年):北宋和南宋两个时期,北方辽金与南方南宋并存,科技文化发达,出现了宋代文人的风貌。
10. 元朝(1271年-1368年):蒙古族建立的朝代,成为中国历史上的外族统治者,实行蒙古人的官僚制度。
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
![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https://img.taocdn.com/s3/m/4fc394f2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c33ba55.png)
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人类社会发展有哪五个发展阶段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及其高阶阶段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的五种社会形态是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
上述五种社会形态是根据生产关系的不同性质划分的。
1、原始社会原始社会(约前170万年--公元前21世纪)是人类从猿类分化出来之后所建立的第一个共同体,也就是人类历史的第一阶段。
2、奴隶社会随着私有制的产生,社会上出现了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原始社会开始解体,奴隶社会产生。
从公元前21世纪夏朝建立开始,到公元前476年春秋时期结束,是中国的奴隶社会。
3、封建社会封建社会是指实行封建制度的社会状态。
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封建社会"是指地主或领主占有土地并剥削农民或农奴的社会形态,西方学者的"封建社会"指由共主或中央王朝给王室成员、王族和功臣分封领地,是一种国家管理"制度"而不是一种"社会",属于政治制度范畴。
4、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历程中的一个阶段。
资本主义(capitali *** )就是生产资料私有制和雇佣关系。
资本家通过雇佣关系剥削劳动者的剩余价值。
以资本家占有生产资料和剥削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社会制度。
5、共产主义社会共产主义社会是指在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和最广大共识范围的基础上,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原则的劳动者有序自由联合的社会经济形态。
划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最终的标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社会最后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社会发展五个阶段西方国家认可吗西方现在其实也不承认,因为马克思说资本以后就是共产,但是苏联完蛋了,直接说明了马克思的学说是错误的,我国就更不承认了,我国的史学界现在已经达成了共识,五种社会形态学说只适合于西方,不适合于中国,中国的封建社会之后直接是君主专制社会,后来又半封建半殖民,所以这个学说只适合西方,中国不是,而且西方也不承认。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37a296c9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d.png)
中国社会发展历程近代中国的社会发展历程非常复杂,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型和革命。
本文将以五四运动为分界线,简要介绍中国社会的发展历程。
中国社会在近代以前主要是以封建社会为主,封建思想深深影响了中国的社会结构。
此时,社会阶级分化严重,统治阶级专权,而普通百姓则生活贫困困苦。
19世纪中叶,西方列强入侵中国,中国逐渐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境地。
中国社会出现了莫名的苦难和动荡。
1911年辛亥革命后,中国进入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时期。
在孙中山领导下,国民党发起了北伐战争,推翻了清朝封建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
然而,由于国内外的种种原因,革命局面并未能持续下去,国民党内部也出现了分裂,中国陷入了各种内战和混乱。
五四运动是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转折点。
在这一时期,中国知识分子开始接触到西方的先进思想和科学知识,激发了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反感封建传统的意识。
这一运动不仅推动了言论自由和平等权利的要求,还引发了对封建社会的挑战。
五四运动推动着中国智识界的思想解放和社会变革。
1949年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中国进入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期。
在这一时期,中国经历了大规模的土地改革和社会主义革命运动,解决了经济和社会不平等问题。
60年代末,中国又进入了文化大革命,这是一个深刻的社会动荡时期,给中国社会造成了很大的破坏。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再次进行了重大的改革开放。
中国政府实施了经济改革政策,促进了国内经济的快速发展。
与此同时,中国社会也发生了巨大的变革,社会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了显著提高。
21世纪初,中国社会继续向前发展。
随着经济的全面崛起,中国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重要一环。
同时,中国面临着一系列新问题和挑战,例如环境问题、社会不平等、农村城市差距等。
近年来,中国在经济、科技、文化等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中国社会正在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入全面深化改革的阶段,各个领域都在进行结构优化和创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隋唐时期
江东地区出现曲辕犁,至此中国牛耕 技术已相当完善,一直为后世沿用。
发明于唐代的曲辕犁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4)宋元时期
精耕细作技术进入全面成熟期,北方 出现了耧锄;南方稻麦两熟制出现 农作物品种交流非常广泛,从越南引 进的占城稻传播到江淮地区,江浙地 区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苏湖熟,天 下足”,东北、西北地区得到发展。
2.中国农业生产工具演变的趋势是 ()
A.木器——石器——青铜器——铁器 B.石器——木器——青铜器——铁器 C.木器——石器——铁器——青铜器 D.石器——木器——铁器——青铜器
3.按因果关系排列下列各项的先后顺序( ) (1)铁器牛耕的使用(2)贵族采用新的剥削方式(3) 私田主人不向国君交纳私田产品(4)公元前594年鲁国
本原因是什么?
生产力的发展
表现为生产工具的改进和以施肥、 灌溉为代表的生产技术的提高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封建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曹魏】屯田制和【魏晋】均田制 【唐后期】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后期】“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封 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
地由国有向私有的转化。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战国时期,以商鞅变法为代表的各诸侯国通过变法活动,以法律 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唐后期起,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进一 步发展。明朝中后期起,土地高度集中,农民纷纷丧失土地,封 建土地所有制已成为农业发展的桎梏。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3.中国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形
成
【封建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封 建 土
①大大小小的封建地主占有全国大部分土地, 并利用政治经济特权,大量兼并农民土地。
地
所 ②广大农民只有很少土地,或完全没有土地, 有 受到封建国家和地主的残酷剥削和压迫。
制
特 ③封建政府和皇帝还直接掌握一部分土地。
点
精央集权 制
(封建社会)
(公元前221年 —1912年)
秦
清朝
夏商周的政治制度
第一单元
古代中国经济的 基本结构与特点
第1课 精耕细作的
古代农业
一、耕作方式的进步 阅读课文找出古代耕作方式经历了怎 样的发展变化?
1、原始农业出现
2、刀耕火种(火耕)
3、石器锄耕(耜耕)
4、铁犁牛耕
想一想:推动整个发展过程的根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奴隶社会】井田制的瓦解 瓦解的时间、根本原因、 标志
新的封建土地所有制形成了。
【封建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封 战国时期,在新兴的封建地主阶级
建 土
的推动下,各诸侯国先后进行了变
地 法活动,封建制度最终在各国确立。
所
有 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较为彻底,以
制 的
法律形式确立封建土地所有制。
④封建政府为保证财源,明智的统治者大都 采取重农政策。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影响小农经济发展的不利因素:
①小农经济规模小、条件简陋,缺乏必要的 积累和储备能力,抗御天灾人祸的能力十分 薄弱。 ②由于小农经济规模小和条件简陋,加之封 建剥削的沉重,农业始终维持着简单再生产, 顽固地保持着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形态。 ③封建政府统治的腐朽、剥削的沉重及社会 的动荡。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的结果 评价:原始共产主义 特点:土地属于氏族公社所有, 公社成员集体耕种,平均分配 劳动产品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奴隶社会】井田制
特 一切土地属于国王。(所有权) 点 诸侯、卿大夫强迫奴隶和庶
民集体耕种,并支配所有的 劳动产品 。(使用权) 西周时期,耕地阡陌纵横, 形同井字,称为井田 。
春秋战国时期的桔槔
出现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耕作方法── 垄作法 《氾胜之书》 汉代发明耧车 赵过推广耦犁和代田法 汉代还出现区田法,耕作制度以连年种 植制为主。
汉代耧车的发明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2)魏晋南北朝时期 《齐民要术》、轮作和绿肥种植 比欧洲早一千多年 江南和成都平原农业的发展,江 南经济的发展为唐宋时期经济重 心的逐步南移打下了基础。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三、小农经济的艰难成长
形成的条件:
铁犁牛耕技术的出现和普及 封建土地所有制的确立
特点:
①以家庭为生产、生活的基本单位,具有分散性 ②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自给自足,少有交换, 具有封闭性 ③注重精耕细作,相对简单的生产工具、长期不变的 生产技术和容易满足的社会心理状态,具有落后性
春秋战国时期铁器、牛耕的使用和推广、 施肥和灌溉技术的发展,标志着铁犁牛耕 这种中国古代农业的传统耕作方式形成。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2.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是怎样演变的?
答案提示:原始社会,由于生产力水平的极端低下,人类过着原
解始题共产关主义键的:生活以,土生地产属于力氏族的公发社所展有,为公线社成索员集。体耕种, 平均分配。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原始社会解体。 奴隶社会实行
知识回顾
中国社会至今经历了哪 几种社会形态?
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 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 社会主义社会
知识回顾
中国历史上曾建立过哪些王朝?
夏商周; 秦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唐; 五代十国; 宋元; 明清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早期国家政治制 度
(奴隶社会)
(公元前2070 年—公元前476年)
夏、商、周
答案提示:以家庭为生产、生 活的和的生家解思细题作路基产庭关;引本资手键自领单料工: 然:位,业小 经家,精相农 济庭农耕结经 。为民细合济单占作,。位有;自;少农给精量业自耕 足的自然经济。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耕作方式演变的趋势是 ()
A.刀耕火种——石器锄耕——铁犁牛耕 B.石器锄耕——刀耕火种——铁犁牛耕 C.铁犁牛耕——刀耕火种——石器锄耕 D.石器锄耕——铁犁牛耕——刀耕火种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发展的条件:
①铁犁牛耕的普及,生产技术的提高,促进 了小农经济的发展。
②小农经济之下,农民不同程度地拥有一定 数量的生产资料,拥有一定的生产自主权, 能支配一部分劳动产品,具有生产积极性。
③小农经济规模小,促使农民努力提高耕作 技术,尽可能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促进精 耕细作的农业的发展。
进行税制改革 A.(1)(2)(3)(4) B.(1)(3) (2)(4) C.(1)(3)(4) (2) D.(3)(1) (4) (2)
4.春秋战国时期没,我国农用动力的革命是指( ) A.铁器时代的到来 B.牛耕的使用 C.铁犁的使用 D.灌溉事业的发展
思土有路地土的地引国,有然领制后:分─配─原给井大田始小制社奴,隶国会主王使代的用表公。整春个有秋奴时隶制期主;,阶随级奴着占铁有隶犁全牛国耕所 社的动会出力现减的。少在,井井井田田 田之制制外日出益;现瓦封大解量。建私以田鲁社。国会由 为于代地战表争的主频各阶繁诸,侯级井国田为的上增的加劳收 土地私有制。 入,进行税制改革,无论公田、私田,一律按亩纳税,促使了土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四、精耕细作技术的成熟
1、精耕细作的含义(P8)
2、精耕细作技术的发展
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出现精耕细作技术 魏晋南北朝时期--精耕细作技术日臻成熟 隋唐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发展 宋元时期--精耕细作技术全面成熟 明清时期--精耕细作技术继续发展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春秋战国和秦汉时期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5)明清时期
多熟种植 大量农作物新品种培育,玉米、甘 薯等高产作物引进 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还形成一 些专业生产区域 《农政全书》和《天工开物》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1.中国古代农业的耕作方式是如何发展变 化的?
答案提示:原始农业的产生最初只是播种
和生解收产题获工关,具键后的:来出采现以用,生刀七产耕八工火千具种 年的,前发随,展着中为耒国线耜农等业 进索入。了“耜耕”或“石器锄耕”时代;商 周思时路期引出领现:了少刀量耕青火铜种农;具耜和耕中或耕石农器具, 掌锄握耕了;排铁灌犁、施牛肥耕、。除草和灭虫等技术;
是封建国家在不同时期管理和使 用政府控制的土地的形式。
屯田制是曹魏政权以军事强制形式 将农民束缚在土地上进行地租剥削 的一种土地制度。 屯田区的土地所有权属于封建国家。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均田制定义
不是平分田地
均田制开始实行于北魏时期,隋唐 时期进一步发展。是我国历史上较 完备的一种土地制度。
均田制
作 均田制的实行在一定程度上使农民拥有少量 用 土地,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
纳绢代役保证了农民的劳动时间 使荒地得到开垦,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随着土地兼并的日益严重和土地买卖的 频繁,加之安史之乱,均田制逐渐瓦解。
精耕细作的古代农业
二、土地制度的演变
【原始社会】氏族公社所有 【奴隶社会】井田制 【封建社会】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所有制确立 【曹魏】屯田制和【魏晋】均田制 【唐后期】地主土地所有制进一步发展 【明后期】“均田免粮”的口号反映了封 建土地制度已经成为农业生产发展的桎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