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通信课件第七章new

合集下载

自我沟通培训课件

自我沟通培训课件
自我沟通
第一节 自我沟通理论 一、自我沟通概述 自我沟通也称内向传播,自身传播,或称自身交流,是指发生在一个人体内的信息交流过程,即信息传播的主体(信息传播者和信息受传者)是同一个人的沟通活动。
自我沟通的表现形式,一般表现为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陶醉、自我安慰、自我消遣、自我发泄、自言自语、自问自答等各种形式。经过这些形式,调整好自己的情绪,使自己充满自信地投入工作。
(三)自我管理 自我管理是进行自律,目的是完善自我,超越自我。 自律是社会的需要与自我的需要。 目标与管理:自我设计好生活目标,人际关系,职业理想等。 心理管理:培养意志力和自信心,进行心理调节,保持积极乐观向上的良好心态。 时间管理:合理安排时间,减少消耗,有限时间里尽可能多做有益的事。 信息管理:收集和使用信息,区别适用和冗余信息,建立和完善个人信息系统。
3.商务工作者情绪产生的心理基础 工商管理人员产生的各种情绪还源于自身的权力心理与自尊、自信。 (1)权力心理与情绪 (2)工商管理中的自信和自尊与情绪
第二节 自我沟通实务
一、情绪自控和调适 (一)发怒 1.发怒的作用 沟通时发怒并不都是情绪失控、举止失态、缺少教养的表现。发怒的作用当一分为二看待,有积极作用,更有消极作用。
情感与情绪是人对客观信息及其同自己的需要之间的关系的反应。 情感与情绪是人对外界的反应,都是感情,虽两者有联系,但也有区别。 情绪和情感都是感情,两者有区别也有联系。 其区别有三点: 首先,情绪是人与动物共有的,而情感则是人所特有的; 其次,情绪是一个人从婴儿期就具有的,而情感则要以个人成长到一定阶段才有的; 再其次,两者相对而言,情绪是不够稳定的,而情感则比较稳定。但是,两者很给截然分开,因为情绪和情感有着密切的联系:情感受情感制约,情感体现在情绪中。

通信概论7章-移动通信PPT课件

通信概论7章-移动通信PPT课件

9
7. 1 . 1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5/7)
无绳电话系统
❖ 由座机(基站)和手机组成 ❖ 典型系统:CT-2,CT-3,小灵通
06.11.2020
《现代通信概论》第7章 移动通信
10
7. 1 . 1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6/7)
MANET网络
MANET的定义:MANET为由若干能够随意移动的 节点组成的自治系统,该系统即可以孤立操作,也 可以通过网关与固定网相连。通常MANET以末端 子网(Stub Network)的形式接入Internet。考 虑到MANET的特性,MANET一般不用作承载网, 它只允许产生于或目的地为MANET内部节点的信 息进出,而不允许其他信息穿越本网络。
从本质上说,通过MANET(Mobile Ad hoc
Networking)技术,使若干移动节点组成一个自
治系统,而MANET是移动网络的移动路由基础设
施。
06.11.2020
《现代通信概论》第7章 移动通信
11
7. 1 . 1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7/7)
Internet
06.11.2020
《现代通信概论》第7章 移动通信
Copyright ?1996 Northern Telecom
06.11.2020
《现代通信概论》第7章 移动通信
5
7. 1. 1 移动通信系统的分类(1/7)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
至其他PSTN
至其他交换机 服务区域
基地台
PSTN 06.11.2020
交换机
移动交 换中心
《现代通信概论》第7章 移动通信
18
7.1.3 移动通信的工作方式(2/6)
单工制 ❖ 优点:不需要天线共用装置。 组网方便。 耗电少,设备简单,造价便宜。 ❖ 缺点:频率利用率低。 操作不方便。 同频基站间干扰较大。 ❖ 适用范围:适用于用户少,专业性强的通信系统中。

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大纲06-07

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大纲06-07

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课程名称:移动通信与个人通信课程编号:F3801课程英文译名:Mobile Communications and Personal Communications一、课内学时:51学时学分:3二、适用专业:信息与通信系统、信号与信息处理专业三、先修课程:通信原理、随机过程四、教学目的:移动通信及个人通信在全球及我国发展十分迅速,其技术更是日新月异。

移动通信及个人通信是为通信专业及相应硕士研究生专业开设的必修课。

目的是开拓他们的知识面,让他们对移动通信及个人通信有一个较系统全面的认识。

五、大纲内容及学时分配本课程内容:第一章概述(书第1章)移动通信的概念与特点;移动通信的发展历史;PCS结构,微功率(无绳电话和低层PCS)与宏功率(蜂窝)系统介绍。

第二章移动性管理(书第2-4章)切换:基站间切换;系统间切换漫游管理7号信令下的漫游管理切换管理:检测与分配(书第3章);切换管理:无线链路转换(书第4章)。

第三章IS-41网络信令(书第5-6章)7号信令系统;互联和消息路由;采用TCAP进行移动性管理;采用ISUP进行PCN/PSTN呼叫控制。

IS-41系统间切换和认证(书第6章)第四章GSM系统(书第9-14章)书第9章:GSM系统结构;位置跟踪和呼叫建立书第10章:GSM网络信令书第11章:GSM移动性管理书第12章:GSM短消息业务(SMS)书第13章:GSM国际漫游第五章移动号码便携性(书第15章)分3类:位置便携性:用户不用更改电话号码就可以从一个位置移动到另一个位置。

这一类便携性已在移动电话业务中得到实现。

业务便携性:用户可以在改变电信业务时同时保持同一个电话号码。

由于我国移动电话号码与固定电话业务区号不同,丧失了业务便携性的功能。

运营商便携性:用户可以不用更改其电话号码就可以变更运营商或业务提供商。

我国目前在本地网实现号码携带业务:本地网号码携带业务(LNP)包括运营商携带、位置携带和业务携带。

无线个人通信7of8

无线个人通信7of8

全球国家移动公用商用住宅通用信息接入网络宽带信息传输网络个人通信业务管理智能信令控制网络统一网络管理呼叫控制功能业务交换功能呼叫控制代理功能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代理功能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功能呼叫控制代理功能(FPLMTS)•7号信令(SS7)网络结构–独立网络,与PSTN平行。

–三部分组成•业务交换点(SSP)–一个电话交换机,它们由SS7链路互连,完成在其它交换机上发起、转移或到达呼叫的呼叫处理。

–PCN的SSP称为移动交换中心(MSC)。

•信令传输点(STP)–网络交换机和数据库之间中转SS7消息的交换机。

–根据SS7消息的地址域,将消息送到正确的输出链路上。

–成对提供。

•业务控制点(SCP)–提供增强型业务的数据库,接收SSP的查询,并返回所需的消息给SSP。

–移动通信中SCP可以包括一个HLR或一个VLR。

MSC已收到该呼叫所需的路示、端到端协议要求。

MSC–MSC A向候选MSC B发送一个越区切换测量请求消息(通过信令链路①和②),并等请求消息后,它选择BS2作为越区切换的候选基站,并发给MSC A一个越区切换请求消–在有中继链路和移动台没有进行太多越区切换的情况下,MSC A向MSCB发送一个设备指令,来查询BS2有–若BS2可以接纳,则MSC B向MSC A发送一个设备指令返回查询结果。

如果MSC A收到正确的查询结果,MSC–在移动台与BS2相连后,MSC B向MSCA发送移动台在信道上的消息,并且信令消息的传送都是通过信令链路(①②),越区切换前的话音通路是③<->④<->⑤,越区切换后的话音通路是③<->④<->⑥<->⑦。

通信课件ppt

通信课件ppt
无线网卡
内置于笔记本电脑和其他移动设备中, 用于无线接入互联网。
无线路由器
提供无线局域网连接,使多台设备可以 同时接入互联网。
基站
用于建立和维持无线通信网络,包括宏 基站和微基站。
卫星通信设备
01
02
03
04
卫星接收器
用于接收来自卫星的信号,常 用于电视接收和远程通信。
卫星电话
通过卫星进行通信,可在偏远 地区使用。
通信系统的组成
发送设备
将信息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号 ,如调制器等。
接收设备
将传输的信号转换为原始信息 ,如解调器等。
信息源
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可以是 声音、图像、文字、数据等。
传输媒介
用于传输信号的介质,如光纤 、无线电波等。
目的地
信息到达的目的地,如电话、 计算机等。
通信网络的发展历程
模拟通信网络
加密技术
密钥管理
数字签名
加密技术是通信保密的核心技术,通过加 密算法将明文信息转换为密文信息,以保 护信息的机密性。
密钥管理是实现加密技术的重要环节,包 括密钥的生成、分发、存储和销毁等过程 。
数字签名用于验证信息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通过加密算法生成数字签名,以防止信 息被篡改。
通信网络防护技术
防火墙技术
SMTP与POP3协议
总结词
SMTP和POP3是用于电子邮件传输的两种主要协议。
详细描述
SMTP(简单邮件传输协议)用于发送电子邮件,它定义了邮件服务器之间的信息交互方式。POP3(邮局协议版 本3)用于从邮件服务器下载邮件到本地计算机,它允许用户从服务器上下载邮件并保存在本地。这两种协议共 同保证了电子邮件能够在互联网上可靠地传输。

通讯员培训课件完整版

通讯员培训课件完整版

面对挑战和解决问题策略
分析问题
对遇到的问题进行深入分析,识别问题的本 质和根源。
制定解决方案
根据问题分析结果,制定相应的解决方案, 并评估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寻求支持
在解决问题过程中,积极寻求团队成员或相 关领域的专家支持和帮助。
总结经验教训
在问题解决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避免类 似问题再次发生。
网络传播的权利与义务
违法行为的法律责任
网络传播中涉及侵犯他人权益、散布 虚假信息等违法行为将承担相应法律 责任。
网络传播者享有言论自由、信息获取 等权利,同时需履行信息真实、保护 他人权益等义务。
伦理道德原则及实践应用
尊重原则
尊重他人的权利和尊严,不发 表攻击性、侮辱性言论。
不伤害原则
避免传播可能对他人造成伤害 的信息,如不实报道、恶意炒 作等。
岗位职责与任务
01
任务
02
03
04
及时发现和捕捉新闻线索,迅 速赶赴现场进行采访和报道。
根据新闻事件的重要性和紧急 性,合理安排采访和写作计划

对采访所得的信息进行整理、 分析和提炼,撰写出高质量的
新闻报道。
素质要求与职业道德
素质要求 敏锐的观察力和洞察力,能够迅速发现新闻线索和热点话题。
良好的沟通能力和表达能力,能够与不同背景的人进行有效交流。
素质要求与职业道德
• 扎实的写作功底和编辑能力,能够撰写出准确、 生动、有深度的新闻报道。
素质要求与职业道德
职业道德 尊重他人的隐私权和名誉权,不进行恶意炒作和攻击。
坚守新闻真实性原则,不编造、不传播虚假信息。
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新闻职业道德规范,不泄露国家机 密和商业机密。

个人通信

个人通信

技术问题
个人通信刚进入初级阶段,实现个人通信需要研究解决网路、无线系统、信息处理以及部件和材料等技术问 题。
①网路包括网路体系结构、接口标准、个人通信号码编号方案、数据库配置、网路智能、位置登记和服务质 量等。
②无线系统包括频率分配、微小区结构配置、微小区和宏小区的结合、无线终端超小型化、高增益天线等。 ③信息处理包括智能化响应、低速话音编码等。 ④部件和材料包括高效能电池、小型电源、大规模集成电路等。
网络结构
可分为智能层、运送层和接入层。智能层包含个人数据库、管理控制和业务控制节点。通过它完成定义业务、 用户身份识别、控制位置登记和跟踪交换局等工作。运送层就是现有的公用**网或综合业务数字网。它完成信息 的传输、交换和信令的传送功能。接入层包括有线接入和无线接入,完成用户进网、获得服务所需的功能。
CDMA与GSM一样,也是属于个人通信系统的一种技术,CDMA的运作是利用扩频(SpreadSpectrum)技术,所 谓的扩频就是将所想要传递的信息加入一个特定的信号后,在一个比原来信号还大的宽带上传输开来。当基地接 受到信号后,再将此特定信号删除还原成原来的信号。这样做的好处在于其隐密性与安全性好。与使用Time- DivisionMultiplexing(TDM)的竞争对手(如GSM)不同,CDMA并不给每一个通话者分配一个确定的频率,而 是让每一个频道使用所能提供的全部频谱。CDMA数字网具有以下几个优势:高效的频带利用率和更大的网络容量、 简化网络规化、提高通话质量、增强保密性、提高覆盖特性、延长用户通话时间、软音量和“软”切换,另外 CDMA手机话音清晰,接近有线**,信号覆盖好,不易掉话。另外CDMA系统采用编码技术,其编码有4.4亿种数字 排列,每部手机的编码还随时变化,使盗码只能成为理论上的可能,一部CDMA手机与其它手机并机的可能性是微 乎其微的。

通信原理第7版第7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通信原理第7版第7章PPT课件(樊昌信版)

实验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实验目的
掌握数字调制与解调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法。
实验内容
设计并实现一个数字调制与解调系统,包括调制器、解调器和信道等部分。
实验二:数字调制与解调实验
01
实验步骤
02
1. 选择合适的数字调制方式,如2ASK、2FSK、2PSK等。
03
2. 设计并实现调制器,将数字基带信号转换为已调信号。
循环码
编码原理
01
循环码是一种具有循环特性的线性分组码,其任意码字的循环
移位仍然是该码的码字。
生成多项式与校验多项式
02
生成多项式用于描述循环码的编码规则,而校验多项式则用于
检测接收码字中的错误。
编码效率与纠错能力
03
循环码的编码效率与线性分组码相当,但纠错能力更强,可以
纠正多个错误。
卷积码
编码原理
06
同步原理与技术
载波同步技术
载波同步的定义
在通信系统中,使本地产生的载波频率和相位与接收到的信号载波保持一致的过程。
载波同步的方法
包括直接法、插入导频法和同步法。直接法利用接收信号中的载波分量进行同步;插入导频法在发送端插入一个导频 信号,接收端利用导频信号进行同步;同步法则是通过特定的同步信号或同步头来实现同步。
归零码(RZ)
在码元间隔内电平回归到零,有利于时钟提取。
差分码(Differential Cod…
利用相邻码元电平的相对变化来表示信息,抗干扰能力强。
眼图与误码率分析
眼图概念
通过示波器观察到的数字基带信号的一种图形表示,可以 直观地反映信号的质量和传输性能。
眼图参数
包括眼睛张开度、眼睛高度、眼睛宽度和交叉点位置等, 用于评估信号的定时误差、幅度失真和噪声影响等。

人体通信简介PPT课件

人体通信简介PPT课件
作为wsn的分支和物联网的重要组成部分bsn通过应用泛在计算智能信息处理和新型网络化等技术来提高人民医疗保健的水平markov模型66面临挑战自组织映射som的不稳定性和训练数据依可穿戴可移动bsn网络可靠和安全的bsn网络进一步与物联网相融合将是bsn未来的应用方向智能化传感器节点微型化可移动可穿戴可植入和强交互性bsn对人体生理参数的检测70技术发展趋势density
精选ppt
29
Equivalent circuit that models the Cole-Cole equation
精选ppt
30
DIELECTRIC PROPERTIES OF THE HUMAN TISSUE
精选ppt
31
arm with the three tissuelayers skin,
精选ppt
46
精选ppt
47
人体生物学特征提取原则
• 普遍性:即必须每个人都具备这种特征。 • 唯一性:即任何两个人提取的生物特征是有很大区别的。 • 可测量性:即特征是可以用医学仪器测量的,特别地,在
躯域传感器中,还要求该生物学特征能方便地由生物传感 器所测得。 • 隐秘性:需要一定的特殊测量设备并在特定的环境下才能 测量获得,且对于潜在的攻击者是不可见的。 • 鲁棒性:即特征在一段时间内保持稳定。因为在生物传感 器中,无法存储实时从生命特征中提取出来的密钥。
人体通信在医疗领域规模应用
• 移动医疗 • 监护 • 诊断 • 介入式治疗 • 数据通信
精选ppt
17
ID识别
• 目前,生物识别技术最可靠的是指纹和虹膜识 别,已开始应用于机场、银行和各种电子设备 。但两项技术并非无懈可击,仍有漏洞。如指 纹识别容易磨损和被盗取,虹膜识别虽是当前 应用最方便和精确的一种识别技术,但弊端在 于眼睛极难读取,而且识别设备成本高昂。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件第07章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件第07章
1.A接口 2.Abis接口 3.Um接口
•图7-3 GSM系统的主要接口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7.2.2 网络子系统的内部接口
•图7-4 网络子系统内部接口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7.2.2 网络子系统的内部接口
1.移动终端 2.SIM卡 3.D接口 4.E接口 5.F接口 6.G接口
1.移动终端 2.SIM卡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7.2 GSM网络接口与协议
为了保证网络运营部门能在充满竞争的市场条 件下灵活选择不同供应商提供的数字蜂窝移动通 信设备,GSM系统在制定技术规范时就对其子系 统之间及各功能实体之间的接口和协议作了比较 具体的定义,使不同供应商提供的GSM系统基础 设备能够符合统一的GSM技术规范而达到互通、 组网的目的。为使GSM系统实现国际漫游功能和 在业务上迈入面向ISDN的数据通信业务,必须建 立规范和统一的信令网络以传递与移动业务有关 的数据和各种信令信息。GSM系统的公用陆地移 动通信网的信令系统是以7号信令网络为基础的。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图7-7 IMSI的组成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2)IMSI的分配原则
IMSI最多只能包含15个0~9的数字,MCC由ITU-T管 理,在世界范围内统一分配,具体的分配情况请参阅 E.212。NMSI的分配由各国的电信监管部门负责,如果 在一个国家有不止一个GSM PLMN网络,应该给每个网 络分配不同的MNC码。进行IMSI分配时,要遵循国外 PLMN最多分析MCC+MNC就可寻址的原则。
移动通信原理人民邮电出版社电子课 件第07章

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通信基础知识PPT课件

a
17
• 无线通信基本流程是: • MS通过无线接口UM到BTS基
站再经过A-bis接口到BSC基站 控制器再通过A接口到MSC.
a
18
a
19
a
20
a
21
移动通信系统组成
• NSS:交换子系统
HLR/AUC MSC/VLR
• BSS:基站子系统
BSC(无线资源的控制与管理) RNC(无线网络控制器) BTS(发送和接收无线信息的站点)->NODEB(无线终端UE)
a
38
a
39
3G应用
截至2004年8月 超过45个国家和地区的110个3G商用网络投入使用 WCDMA网络为35个 CDMA2000 1x商用网络67个 CDMA2000 1x EVDO网络8个 截至2004年6月 全球共发放IMT2000核心频段的3G牌照114个 WCDMA为112个 CDMA2000为2个 3G市场全面启动 亚洲:日本和韩国是世界推出3G业务最早的国家 欧洲:和记电讯是3G发展最好的运营商 美国:Spring PCS,Verizon Wireless和AT&T公司使用3G
a
22
移动通信系统各部分功能
• HLR/AUC(位置归属寄存器/鉴权中心) HLR是一个存储本地用户资料的数据库,它的主要功能如
下:
• 1、用户的号码 MSISDN(手机号+86)、IMSI(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查 看归属HLR)等
• 2、用户的业务类型 国际长权、SMS、呼叫转移、来电显示、漫游、呼叫限制
的移动性管理程序。
a
48
GPRS系统的演进——WCDMA
• 无线接口引入CDMA技术 • 核心网向全IP过渡,目前黑龙江联通基本完

个人通信课件第七章new

个人通信课件第七章new

2020/7/17
3

码分多址(CDMA)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了各自特定的地址码,利用同一个载频,同一频带传输
信息。CDMA系统的地址码相互具有准正交性,以区别地址,而在频率、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重叠。
系统的接收端必须有本地地址码,用来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相关检测。其他使用不同码型的用户信号因
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型不同而不能被解调。
为目前公认的主流技术,它包括频分双工(FDD)方式:CDMA2000和WCDMA;时分双工(TDD)
方式:TD -SCDMA。

WCDMA和TD -SCDMA相关标准主要由3GPP(3G伙伴计划)制定,CDMA2000的相关标
准主要由3GPP2制定。
2020/7/17
21
•1.CDMA2000

北美电信标准化组织TIA/EIA向ITU提出的RTT方案称为CDMA2000,其核心是由Lucent、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
•7 . 1 . 1 第 三 代 移 动 通 信 系 统 简 介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
❖ 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 ❖ 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 ❖ 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 高频谱效率 ❖ 高服务质量
2020/7/17
2
2、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CDMA收发系统如图所示。图中d1~dN分别为用户的信息数据,各用户对应的地址码分别为 W1~ WN。
19
系统模型
bk 2n
空时
编码
bk
2n1 空 时 编码
bk 2n ,1
sk 1
bk 2 n1,1
bk 2n,2
sk 2
bk 2n1, 2
Tx1
Rx

通信工程个人工作总结PPT

通信工程个人工作总结PPT

加快网络升级和业务创新,提高公司数字 化服务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加强网络安全建设
关注绿色通信发展
建立完善网络安全体系,提高公司网络安 全防护能力,保障客户数据安全。
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关注绿色通信发展, 推动公司节能减排、绿色发展。
个人职业发展机遇与挑战
提高专业技能
紧跟行业发展趋势,学习新技术、新业务,提高个人专业技能水 平。
要求不断提高。
市场竞争激烈
通信工程市场竞争激烈,各大通信 运营商和设备厂商都在积极投入资 源进行技术研发和市场拓展。
政策法规影响
政府对通信行业的监管政策以及相 关法律法规的调整,对通信工程的 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个人工作职责与任务
01
02
03
04
负责通信设备调试
根据项目需求,负责通信设备 的硬件调试和软件配置,确保
技术瓶颈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我遇到了技术瓶颈,导致部 分功能实现困难,影响了项目进度。
沟通不畅
团队内部及客户沟通存在障碍,导致部分需求理 解偏差,增加了不必要的修改成本。
改进措施及优化建议
加强项目管理
对项目进度、资源、风险等进行严格管理, 确保项目按时交付。
提升个人技能
持续学习新技术、新方法,提升个人技能水 平,为项目提供更好的技术支持。
02
CATALOGUE
工作完成情况分析
项目进度控制
严格按照项目计划执行
在项目周期内,按照任务分解和进度安排,确保各项任务按时完 成。
有效应对突发状况
在项目执行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时,及时调整资源和工作计划, 确保项目进度不受影响。
沟通与协调
加强与其他部门和团队的沟通协调,确保项目进度顺利推进。

人体通信ppt-副本-PPT课件

人体通信ppt-副本-PPT课件
目录 人体通信技术简介 优点及用途 基本工作原理
安全性
未来展望 结束
人体通信
人体通信
人体通信技术简介
众所周知人体可以导电,能导电就能传输信号。
所谓人体通信就是利用人体作为传输介质在设备之间发 送和接收信号。人类不仅是共享信息的受众,同时也将成为 信息传输的载体。 传统通信大多是与远程对象交流。因此,传送介质主要 使用电波及包括光在内的电磁波。而近来,面向极短距离, 节能且小型化甚至微细化的通信技术的需求逐渐增多,人体 通信技术就是短距离通信技术的一种。
用途
。。。
智能家居
交换名片
无线耳机
。。。
人体通信的应用太广泛了,不仅能很好的解决本章前面提出的两个问题,还能应 用于安全驾驶;人体保健;智能家居;握手或接近的人所持有的便携终端间相互交换 名片信息、文件及照片数据等;手机与耳机间的音频通信;只需伸手就可以检票以及 电子锁的开关等;此外,“将体脂肪计中的数据传到手机上等保健用途,以及基于人 体动作的游戏。。。。。。
播放视频(备用地址)
基本原理
人体通信是利用人体作为信道进行教据通信的一种通信方式。 人体通信方式依据不同的传输方式可以划分为3种粪型:
1、电流耦合方式
2、电容耦合方式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3、表面波导方式
基本原理
1、电流耦合方式
在电流耦合方式下人体在 整个过程中作为一个导电体。 让一定大小的电流流经人体, 从接收端检测接收信号的大 小.从而实现通信. 如常见的脂肪计就是采 用这种方式。 该方法的优点是易于实 现、原理较为简单:缺点是 通信效果因人而异,不能进 行高速度数据传输。
基本原理
3、表面波导方式
表面波导方式是将人体 作为波导的一种通信方式。 耦合电流经由一对电极进入 人体在人体中以表面爬波的 方式传播,在接收端由一对 电极以差分方式检出。

《通信课件》PPT课件

《通信课件》PPT课件
精选课件ppt181023通信网中的交换技术技术基点是存储转发不管发送数据的长度是多少都把它作为一个逻辑单元加上目的地址源地址控制信息等组成一个报文如节点设备把一份份报文暂时存储在它的缓存器中确定路由后等待线路的空闲出现空闲立即发送出去
第 10 章 通 信 网 基 础
❖ 通信网是在用户之间提供通信功能的网络, 众多用户之间通信要依靠通信网来实现。
❖ 组成:通信网由用户终端、交换设备、集线器以及连接它们的传输介质 等组成。为了保证网络正确合理地运行,还必须有管理网络运行的软件 (如标准、协议、信令等)。
❖ 通信网的节点:交换设备、集线器、终端等。 ❖ 链路:连接节点的传输介质。 ❖ 链路的功能:为信息传输提供通路。 ❖ 节点的功能:为信息的输入、输出或交换提供场所。 ❖ 通信网的基本任务:为网络用户提供信息传输路径,使处于不同地理位
❖ 本章介绍通信网的一些基础知识。
精选课件ppt
1
10.1 概述
❖ 10.1.1 通信网的概念 ❖ 通信的最基本形式是在信源和信宿之间建立起一条传输的通道。 ❖ n个终端,需要建立n(n-1)/2条传输通道,每个终端要有(n-1)个I/O端口。 ❖ 解决办法:把所有终端接到一个网络上,网络在它们之间能提供多条路径。
的计算机通过一定的媒介相互连接构成的集合,它们彼此之间能够相互 通信,实现硬件、软件和数据资源的共享。
精选课件ppt
6
10.1.4 通信网的类型
❖ 有线电视网:主要用于传输视频和音频信号。目前主要是以广播形式出 现。
❖ 电信网:主要有公用电话网(PSTN)、公用分组交换数据网、数字数据 网(DDN)和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
不需要预先建立连接。 ❖ 虚电路方式, 报文分组发送前,需要在收发之

个人通信章节件一章节-PPT精品

个人通信章节件一章节-PPT精品

23.03.2021
8
1.1 个人通信基本概念
3.影响其发展的主要技术因素和市场因素 (1)网络技术和智能网技术 (2)多址接入技术 (3)成本问题
23.03.2021
9
1.2 个人通信提出的背景
未来个人通信必将是多种通信手段的综合运用,作为 将发展的个人通信网必须达到下列基本要求: 1.必须是全数字化; 2.要和PSTN(公共交换电信网)、PDN(公共数据网)和 ISDN(综合业务数字网)相连接; 3.具有用户定位、越区、漫游等现代移动通信的各种功能; 4.单位面积所提供业务量可根据用户密度进行调整; 5.用户设备体积小、重量轻、价廉、可靠等。
OEIC 基础技术
1970 11
1980
1990
2000年
1.3 个人通信的主要系统
作为迈向个人通信的重要步骤,就是建立一个全球移 动通信网,该网在ITU中称为FPLMTS(the public land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在欧洲称为UMTS( universal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system)。这是一种以 全球个人通信为目标的系统,它的主要特征是以最终实现 与ISDN、PSDN等固定网结合成一个世界规模的整体为前提 ,把数字无绳电话系统和数字蜂窝汽车电话系统综合为一 体,实现任何地方均可以用的地面系统,并通过卫星系统 实现在船上和飞机上的用户通信。卫星系统可以是对地静 止,或倾斜的椭圆轨道,或对地球低轨道的卫星。因此可 以认为它是一个以蜂窝网、无绳电话系统和移动卫星通信 系统为基础的个人通信系统。
2.DECT系统 DECT的最初含义是欧洲数字无绳电话(Digital
European Cordless Telephone)。早在1988年,CEPT就 开始进行该系统的研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8/10
17
多用户检测器的主要优点
2020/8/10
14
空时编码技术
空时编码是无线通信的一种新的编码和信号处理技术, 使用多个发射和接收天线进行信息的发射与接收,可以 大大改善系统的信息容量和信息率,在不牺牲带宽的情 况下获得更高的编码增益。空时码集多天线分集和编码 于一体。目前,空时码主要分为以下几种:
BLAST(Bell Labs Layered Space-Time Architecture)- Bell大实验室分层空时结构, 由Foschini等人提出。
软切换类型 ❖软切换 不同基站的小区、不同基站的扇区间 ❖更软切换 同一基站不同扇区之间,切换中不需要
MSC参与。
2020/8/10
9
什么是硬切换? 移动台在不同频道间的切换,是先断后连上,若时长
超过200ms将引起掉话。
切换类型 同一MSC的不同CDMA频道间的切换 不同MSC的不同CDMA频道间的切换 CDMA到模拟系统的切换
Rake接收机的功能: ▪ 把多径信号分离 ▪ 将分离后的多径信号合并获得更强的合并信号 ▪ 化信号干扰为信号增益
2020/8/10
13
发射分集与时空编码
使用多个发射天线、多个 接收天线可以在不降低频 率利用率的条件下实现天 线分集。
考虑到设备的成本、体积、 和功率等因素,发射分集 一般适用于下行链路。
7.1 第三代移动通信
7.1.1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简介 1、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特征
❖ 全球无缝漫游的系统。 ❖ 具有支持多媒体业务的能力。 ❖ 抗干扰能力强、保密性好。 ❖ 高频谱效率 ❖ 高服务质量
2020/8/10
2
2、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基本原理
CDMA收发系统如图所示。图中d1~dN分别为用户 的信息数据,各用户对应的地址码分别为W1~ WN。
2020/8/10
3
码分多址(CDMA)系统为每个用户分配了各自特定的 地址码,利用同一个载频,同一频带传输信息。CDMA 系统的地址码相互具有准正交性,以区别地址,而在频 率、时间和空间上都可能重叠。系统的接收端必须有本 地地址码,用来对接收的信号进行相关检测。其他使用 不同码型的用户信号因为和接收机本地产生的码型不同 而不能被解调。
2020/8/10
7
3、第三代移动通信的关键技术
完善的功率控制 地址码的选择 软切换 分集技术 语音编码 多用户检测
2020/8/10
8
软切换
什么是软切换? 所谓软切换就是当移动台需要跟一个新的基站通信时,
并不先中断与原基站的联系。软切换不需改变频率,只是 在短码的相位上作调整。
软切换使切换引起掉话的概率大大降低,从而保证了 通信的可靠性。
空时编码是多天线系统的 实现方式,可以在不牺牲 带宽的情况下获得明显的 编码增益。
1st Tx
h11
h1N
h12
1st Rx
2st Tx
h21 h1N h22
2st Rx
M st Tx
hM1 hM2 hMN
Nst Rx
多天线收发信道(MIMO)是在无线 链路两端使用多元天线阵列的模
型。图为M根发射天线和N根接收 天线的MIMO信道模型。
空间位置分集包括多天线发射分集和多天线接收分集, 采用多个天线接收是一种经典有效的抗慢衰落的技术, 而多天线发射分集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提高数据传输速 率和频谱效率以及抗衰落的一种新技术。
2020/8/10
12Biblioteka ❖ 时间分集:信道编码和交织通常可以提供时间上的分集。除此之 外,CDMA系统的时间分集主要是采用了 Rake接收机技 术。
空时格栅码(STTC),由Tarokh等人提出。
空时分组码(STBC),由Alamouti等人提出。
2020/8/10
15
空时分组码原理
信息源
空时块码编码器
b1 b2
bb12
b2* b1*
映射器 映射器
STBC定义为:把输入符号的分组映射到空域和时域,产生 正交序列,通过不同的发送天线发送。接收机由信道估计、 合并(空域和时域)和最大似然判决。
2020/8/10
16
语音编码
卷积编码:
卷积编码率为1/2,约束长度为9。简单的说就是输入 一个数据比特,输出二个码符号,且在输入数据比特流 中相连的9 个比特是相关的。
多用户检测
多用户检测是一种从接收机端设计入手的干扰抑制方 法,它要解决的基本问题是:如何从相互干扰的数字信息 串中可靠地解调出某个特定用户的信号。通常用估计算法 得到各个信号之间的互相关系数、用户功率等信息,充分 利用这些信息估计出其它用户带来的多址干扰,从而消除 这种干扰,实现多用户检测。
2020/8/10
4
自相关特性
R
T2
lim T T 2
f
t
f
t
0 常数
0 0
ct ct 1
例 MS1 MS2 BS
当P足够长
2020/8/10
ct ct 1P
发 d1t ct
发 d2 t ct
收 d1t ct d2 t ct ct
d1 t
d2
t
1 P
d2 t
2020/8/10
10
分集技术
分集技术是指系统能同时接收两个或多个输入信号, 这些输入信号的衰落互不相关。
CDMA系统综合地利用频率分集、空间分集和时间分 集来抵抗衰落对信号的影响,获得高质量的通信性能。
❖ 频率分集: 信号使用不同的频率经历不同的路径和独立的衰落,
利用两个间隔较大的频率同时发射,在接收端分别接收并 进行合并,这样产生了频率分集。
1 P
0
可取出d1t
5
扩频技术抗干扰原理
2020/8/10
6
扩频通信:用来传输信息的信号带宽BW远远 大于信息本身带宽BS的一种通信。
扩频增益:GP= BW/BS 理论依据:C=Blog2(1+S/N) 扩频方式:DS(直接序列扩频)
FH(跳频扩频) 解扩: 利用接收信号和一个与发端同步的
扩频码进行相关处理完成。 多址干扰:多用户干扰
2020/8/10
11
❖ 空间分集:空间位置分集和空间角度分集。
在空间角度分集中,智能天线技术是一种提高移动通信 容量、抗多址干扰的一种新技术,又被称为空分 多址 SDMA,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产生空间定向波束, 使天线主波束对准用户信号到达方向,旁瓣或零陷对准 干扰信号到达方向,达到充分高效利用移动用户信号并 删除或抑制干扰信号的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