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与思考

合集下载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本节教学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单式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的,我把本节课的重点设计是:让学生能自主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并根据图进行数据分析;难点是:让学生体会出从单式条形统计图到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势。

人教版的教材对统计知识按照螺旋上升的方式编排,从一年级开始就逐渐深入、分阶段学习,所以本单元知识的学习,实际上是对单式条形统计图相关知识进行的巩固与扩充。

由于学生学过了单式条形统计图,并且掌握了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

因此在本单元的教学中我把了解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会看复式条形统计图,能从图中获取信息、分析问题定位为本单元的教学重点。

教学中选择贴近生活、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作为开展统计活动的素材;让学生体验收集、整理数据之后,在分析数据时能有话可说。

而把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放在练习课中交给学生自己去学习。

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对单式条形统计图进行回忆,进一步明确制作条形统计图的一般步骤,为新知做好铺垫。

通过城乡人口数量的统计,逐步出示单式和复式两种统计图,通过两份单式统计图的展示、比较,逐渐引导过渡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教学。

让学生发现单式统计图的不足和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完善。

在此过程中,自然地引出图例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概念,比较两种统计图的异同。

在这一环节中,通过提问,让学生在感受到信息的同时,也发现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既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又能直观地发现不同事物之间的关系和比较。

让学生自己体会到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两种数量是需要区分的,每个数量之间需要挨得近一点的,这样更便于比较数量的多少变化。

让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和理解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优点和特点。

从而掌握了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方法和步骤。

结合本学期的.教学内容,重视制图过程,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

这学期学生已经学会了画垂线、画平行线。

具备了一定的作图能力。

在制作条形统计图时,提出一个问题:怎样做才能使我们制作的条形统计图整洁、美观、漂亮?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与空间,寻找绘制方法。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教材110页例2、试一试、练一练。

二、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学习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2.提高学生根据图中数据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发展数学应用意识。

三、教学重点: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四、教学难点:确定图中直条的高度,在提供的表格中准确绘制统计图。

五、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同学们上一周我们学习了复式统计表,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统计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统计图。

板书:统计图(二)教学新课:1、生成复式条形统计图。

(1)复习单式条形统计图各部分名称及特点。

(2)回答问题:你还能一眼看出这两个城市哪一季度的平均气温相差最小吗?(3)合并统计图。

(4)比较单式和复式条形统计图的区别,揭示课题2、分析统计图(1)观察比较复式条形统计图与单式条形统计图的不同。

(学生说出两者的不同点)(2)引导学生从复式条形统计图中获取信息。

(3)学生完成课本第110页的问题。

【评:在这里,教师担任的是引导者与促进者的角色,让学生在调动已学过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相关认知与经验的基础上,尝试解决复式条形统计图这个新问题并理解它的相关知识,进而培养他们从已有知识探索新知识的能力。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1、完成P111“试一试”。

2、出示27—29届奥运会部分国家金牌数量统计图,根据条形统计图获取信息回答相关问题。

【评:这道题跟学生密切相关,学生感兴趣,调动起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让学习变得更有效。

另外,在例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学生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解答有关的问题。

本题设计的问题能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可以让他们充分展示自己的创新思维,让学习变得更灵活。

】(四)小结评价这节课你学得开心吗?有什么收获?教学反思:这节课是在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整个过程使学生亲身经历了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与表达的过程,从中体会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体现了课程标准所提出的“引导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体验知识的发生和发展的过程”的新理念。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材分析:本次教学主要内容是条形统计图,它是将以前的单式条形统计图的内容重新梳理,整合为一个单元进行教学的。

教材安排了三个例题,例1是1个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而例2和例3分别学习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本节课教学是从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和特点入手,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并在统计图与统计表的对比中体验条形表示数量时更直观,便于比较的优势,为第2、3个例题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学生已经学会用简单的方式(图画、文字、表格等)来描述数据了,并能根据统计表提出简单的问题加以解决,建立了初步的统计概念,本次教学让学生较为系统的认识条形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这阶段的学生的思维水平正处于形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过渡期,求知欲望强及好奇心极强,好奇心是学生学习的内部动机因此本节课多采用学生动手,直观感知知识的由来。

四年级的孩子学习任务与活动范围无论是广度还是深度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学习活动的游戏性特征减少,学习过程的组织性、认知过程的规范性、严谨性更强。

教学中运用直观的教学手段,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各种感官协同活动。

教学中让学生一边摆一边思考可以怎么去数,做到在观察中思考,在思考中操作。

教学目标:1、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能对数据做简单的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2、合作、讨论、经历数字、图形、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来表示数量不同方式的对比过程,体验条形统计图的直观、形象化作用。

3、认识学习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培养学生观察条形统计图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习惯,提高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了解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征和表示数量的方法。

教学难点:能做简要的数据分析,能根据要求准确地画出条形。

教学学时:第一课时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用具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1、师生问好2、情境激趣①谈话师:很高兴和同学们一块学习,今天的天气可真好,看看窗外阳光明媚、树木郁郁葱葱……金秋十月,瓜果飘香老师仿佛闻到了空气中弥漫的水果香味(做闻东西气味的样子)。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6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6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6篇)作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的工作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借助教学反思我们可以学习到很多讲课技巧,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反思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也基本顺利完成,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从师生的互动与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本节课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基础底子,能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达到较好的效果,与第一次公开课相比,不论是教态,教学课件,板书设计还是语言逻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节课并非十分完美,仍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更加突出强调条形统计图在制作时的规范性及要注意的事项:?不超格;要涂满格;用尺子画。

因此作业中出现了各种作图不规范不美观现象,因此在作业评讲时应加强训练2、教学课堂上学生活跃程度仍有欠缺,语音语调相对毕竟平稳,没有起伏,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强调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日后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调动积极性,尽可能地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练就一把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声音。

3、虽然语言方面有所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精炼程度,日后还需加强练习。

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欢迎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2这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也是第一次教学生手把手的画统计图。

教后感觉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这册教学让学生绘制的统计图一般都是在方格中,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2、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里所包含的信息。

学生问题:1、学生对于一小格代表几个单位还是能准确把握的,有时代表2个单位,有时可以代表5个单位,有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代表100甚至1000个单位。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2023年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

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优选3篇)〖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案与反思第【1】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二、教学新课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

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5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p110~111例2、"试一试"、练习二十一、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寻找"最近发展区"1、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师:观察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哪个班男生人数最多?2、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女生人数统计图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多?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1、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1)合并统计图师:这两幅统计图每1厘米长的条形表示的人数相等,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能不能看出二班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呢?这样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板书:便于比较和分析)(2)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师:这时统计图的名称还能像这样表示吗?为什么?该怎么表示?师:别人能不能从这幅统计图中看出二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怎样表示就能让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呢?用两种颜色表示就能看出来了吗?这样能看得出来吗?如果像这样表示能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小结: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

(板书)(3)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师:看现在这幅统计图,再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我们的什么统计知识很相似?想到了条形统计图,感觉这幅统计图是不是还缺少点儿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1 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
本节课是在学生已有的基础上初步认识统计图——条形统计图。

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

教学时让学生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能力。

2 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反思
1.条形图,关键是掌握好画图的步骤:为了使图形大小适当,先要确定横轴和纵轴的长度并画出来;确定单位长度,根据要表示的数据大小和数据种类,确定两个轴的单位长度,在横、纵轴上从0开始等距离分段,用长短不同的直条来表示具体数量,直条的宽度要适当,每个直条的宽度要相等,直条之间的距离也要相等;要注明各直条所表示的统计对象、单位和数量,写上统计图的名称、制图日期。

2.通过让学生经历数据收集、描述、分析的全过程,使他们深切地体会到统计活动的意义。

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含反思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案,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如何把教案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幼儿园大班优质数学教案《条形统计图》含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活动目标】1.通过观察条形统计图,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构图特征:横坐标是统计的物品种类、纵坐标是统计的物品数量。

2.能根据前后统计图的对比,明白条形统计图一眼就能看出数量的多少,并能独立制作完成条形统计图。

3.体验统计活动的乐趣。

4.培养幼儿有礼貌、爱劳动的品质。

【活动准备】1.每组桌面玩具:齿轮积木8个、雪花积木5个、子弹积木7个、圆圈3个、聪明棒6个。

2.条形统计图范例一幅;3.小统计图人手一张,水彩笔,空白条形统计图。

【活动过程】1、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学习统计的兴趣。

师:小朋友,你们有没有发现在你们身后的桌子上有很多的积木啊?那我们怎样才能知道桌上有哪些积木?他们有多少个呢?小结:哦,像这种先把要统计的物品分一分类,再数一数,最后再把统计结果记录下来,就是统计。

2、运用已有经验进行统计。

(1)幼儿按要求尝试用自己的方法统计出物品的数量。

师:在统计的时候呢,一桌5个小朋友,担会请小朋友自己去选择,统计一下你们桌上的东西并把统计结果记录在桌上的统计图上。

在统计的时候可要细心一点,别统计错了。

(2)交流统计结果,巩固、复习简单的统计方法。

师:请一个小朋友说说你的统计结果。

(老师把他的统计结果记录在大的统计表里)小结:从这张图上你们能看出统计了哪些东西?他有多少吗?(一起看图说一说)3、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1)出示条形统计图,引导幼儿观察、认识条形统计图。

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统计记录方法,看,这里也有一张统计图,你能看懂这张图吗?你从图上看到了什么?他表示什么意思?有什么用?(重点引导孩子从横纵坐标上看出物品的数量)(2)比较前后两张统计图。

师:这张统计图和刚才我们画的统计图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要用条形来制作统计表呢?(通过观察条形的高矮可以一眼就看出哪种物品数量多,哪种数量少)小结:小朋友们的眼睛真厉害。

【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条形统计图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教学提升方案

【教学反思】小学四年级条形统计图课堂教学的反思和教学提升方案

的。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需求,教育水平的提高和教学质量的改善已经成为教育事业中的重要方面。

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我们需要深刻反思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提升方案,从而为学生提供更好的学习体验和帮助。

一、教学反思1.教学设计不充分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自己的教学设计没有做到充分和周全。

有时候,我没有能准确地把握学生掌握的基础,难度设置不当,属于“铺教案”式的教学,容易让学生不能透彻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2.师生互动缺乏在课堂上,我很少给学生机会,更多是单向传授知识,忽略了师生互动的重要性。

这样,学生缺乏表达自己看法和评价能力,无法准确掌握条形统计图的本质。

3.教师讲解不够灵活在教学中,我认为讲解部分是至关重要的。

然而,我的讲解方式并不够灵活,只采取了一种固定的教学手法,忽略了学生的思维方式和认知规律。

这种情况下,学生往往难以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提升方案1.教学设计必须充分在教学设计方面,我应该认真审视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基础,逐步提高课堂活动的难度,不断让学生适应。

此外,必须适时调整教学目标和内容,以适应整体教学进度。

2.重视师生互动在教学中,我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思维方式和存在感,给他们充足的时间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思考成果。

通过讲解知识要点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相结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

3.改进教学方式在条形统计图课堂教学中,我应该采用更加灵活、富有激情、简洁明了的讲解方式,通过数据分析和案例解析来帮助学生更加深入、充分地理解条形统计图的概念和操作方法。

此外,我还应该运用多媒体技术,让学生尽可能地亲身体验和操作,从而增强实际学习的体验,达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

在小学四年级学习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只有通过深入反思教学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提升方案,才能更好地满足学生的需求,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实效。

通过这样的不断探索和实践,我们可以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提供良好的保障。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在现在的社会生活中,我们的任务之一就是课堂教学,反思过往之事,活在当下之时。

怎样写反思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店铺整理的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1本节课是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知识,是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简单条形统计图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统计相关的知识。

通过实践教学,这节课的教学目标明确,教学任务也基本顺利完成,教态自然亲切,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从师生的互动与回答问题的情况来看,本节课的内容符合学生的基础底子,能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进行教学设计与教学实施,达到较好的效果,与第一次公开课相比,不论是教态,教学课件,板书设计还是语言逻辑上都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这节课并非十分完美,仍发现存在以下几个问题:1.没有更加突出强调条形统计图在制作时的规范性及要注意的事项:?不超格;要涂满格;用尺子画。

因此作业中出现了各种作图不规范不美观现象,因此在作业评讲时应加强训练2.教学课堂上学生活跃程度仍有欠缺,语音语调相对毕竟平稳,没有起伏,不利于引起学生的注意、课堂教学重点的突出强调以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等,日后可以通过一些活动来调动积极性,尽可能地锻炼自身的口语能力,练就一把吸引学生学习的好声音。

3.虽然语言方面有所进步,但是还没有达到一定的精炼程度,日后还需加强练习通过这次教学反思,我会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以上是我的教学反思,欢迎提出宝贵的建议和意见。

四年级数学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2这周第一次让学生认识了条形统计图,也是第一次教学生手把手的画统计图。

教后感觉有以下几点需要注意:1、这册教学让学生绘制的统计图一般都是在方格中,一格可以代表多个单位。

2、会根据条形统计图分析数据里所包含的信息。

学生问题:1、学生对于一小格代表几个单位还是能准确把握的,有时代表2个单位,有时可以代表5个单位,有时根据实际情况还可以代表100甚至1000个单位。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8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8篇)作为一名到岗不久的人民教师,我们都希望有一流的课堂教学能力,教学反思能很好的记录下我们的课堂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1本课的教学重点是使学生掌握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并从中进行观察、分析。

由于学生是第一次接触条形统计图,对于条形统计图的制作方法、分析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给学生的思维也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本课的教学设计力求体现:数学问题生活化,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性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思维发散能力。

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我认为比较成功的有以下几点:1、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兴趣是探究的起点,要根据所学内容,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

课本从北京市20xx年8月的天气情况开始先让学生统计各种天气的天数,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然后同时出示统计图和统计表,让学生通过自己对表和图的第一印象来说说感受,然后引出课题。

2、小组合作,自主探究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教学不但因两者有不可分割的渊源,互为依存,而且这种整合也是数学应用思想的延续和发展。

在教学条形统计图的组成时,我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以学生为主体展开教学。

而制作条形统计图,教材上主要是要求学生会制作简单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中我充分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让学生直观感知统计图的结构,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学生通过操作学习,尝试着自己来制作条形统计图。

这种自学探究活动的开展,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学生之间的合作意识,是学生进行“终身学习”和“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基础载体。

学生能学的教师绝对不讲。

借助于信息技术这一软件载体来学习统计图的制作、分析,通过信息技术的链接、转换功能表现得淋漓尽致。

在观察、比较、思考中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并且丰富了原有的知识结构,增加了对知识深层面联系的感知。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_2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_2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5篇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教学内容:苏教版五上p110~111例2、"试一试"、练习二十一、补充练习。

教学目标: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产生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的需要;能看懂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复式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有条理的思考和简单的分析,同时提出合适的问题加以解决。

2、能根据收集、整理的数据完成复式条形统计图;并能用数据来说明、解释一些简单的生活现象;体会统计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3、在认识、分析、绘制复式条形统计图的过程中,体会条形统计图的优点,感受到统计的广泛应用价值,进一步理解统计方法,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形成统计的思想。

教学准备: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一、寻找"最近发展区"1、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男生人数统计图师:观察大屏幕,你看到了什么?哪个班男生人数最多?2、出示北小五年级各班女生人数统计图师:你还看到了什么?哪个班的女生人数最多?二、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1、体会复式条形统计图知识的产生、发展过程(1)合并统计图师:这两幅统计图每1厘米长的条形表示的人数相等,从这两幅统计图中,你能不能看出二班男生人数多还是女生人数多?能想出什么办法来比较呢?这样合并在一起有什么好处呢?(板书:便于比较和分析)(2)感受复式统计图的特点(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师:这时统计图的名称还能像这样表示吗?为什么?该怎么表示?师:别人能不能从这幅统计图中看出二班是男生多还是女生多?怎样表示就能让别人很容易就看得出来呢?用两种颜色表示就能看出来了吗?这样能看得出来吗?如果像这样表示能看得懂吗?你看懂了什么?小结: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条形来表示两组数量。

(板书)(3)认识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结构师:看现在这幅统计图,再回忆一下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统计的知识,和我们的什么统计知识很相似?想到了条形统计图,感觉这幅统计图是不是还缺少点儿什么?根据学生的回答分别出示。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1一、教材分析:《条形统计图》是人教版新课改中四年级上册的内容。

学生在第一学段已经初步体验了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统计图表表示统计的结果,能够根据统计图表提出一些简单的问题,初步经历了用统计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了解了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和意义,并初步建立了统计观念。

本单元教材是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认识两种复式条形统计图。

并继续注意结合实际问题,进一步教学根据统计图表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作出合理的判断。

这样就把数据分析与解决问题结合在一起,使学生更好地理解统计在解决问题中的作用,逐步形成统计观念。

让学生完成两个纵向单式条形统计图,并引导学生把两个统计图合二为一,然后介绍这就是纵向复式条形统计图。

通过提问:“它与单式条形统计图有什么区别?”引起学生的讨论和交流,一方面让学生从更高更宽的角度认识新的统计图和统计量,体会新知识与旧知识的联系和区别,进一步建立统计观念;另一方面引导学生怎样根据新的统计图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二、教材处理:根据这节课的内容及学生的认知特点,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实际情况出发设置问题情境,打破原有知识结构,促使学生重新思考,自主构建新的知识结构。

在此过程中,本课以主题情境为主线,有意识的根据统计图对数据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在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中,进一步体会统计的现实意义。

具体地说,本课的设计主要有以下特点:(一)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挖掘教材深层的内涵。

通过例题,我认为,本课的教材编排从学生已有知识出发,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然而,对于农村的四年级学生而言,城乡的人口发展问题毕竟是个“遥远”的.情境。

所以,我从调查学生体育活动的爱好为素材。

让学生经历统计的全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及复式条形统计图产生的必要性。

《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

《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身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我们要有很强的课堂教学能力,对学到的教学新方法,我们可以记录在教学反思中,快来参考教学反思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范文(通用7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条形统计图》的课后教学反思1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觉得能体现以下两点: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反思、探究的过程中主动获取知识,提高能力。

要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就要使学生从“要我学”转为“我要学”。

(一)学习目标让学生来制定。

当老师提出: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条形统计图,你想了解条形统计图哪些方面的内容?学生纷纷提出了自己想要获得的知识:条形统计图怎么画、怎么用、为什么需要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怎么看。

(二)问题的解决让学生来探究。

在尝试制作统计图的过程中,采用了小组合作的方式,不同的人看事物看到的是事物的不同方面,通过合作交流,学生可以了解到不同的观点和认识角度。

让学生在争辩中解决制图难点,产生思维的碰撞。

当学生制图后,让学生互相评价,在反思中掌握制作条形统计图既要注意科学性,又要注意美观性。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能动性和创造性得到了发展,学生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二、注重生活与数学的联系,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

在内容的选择上我由学生身边的事引出的数学问题,熟悉的生活事例自然地对学生产生一种情感上的亲和力和感召力,增强了学生的自主参与性,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紧密和谐的关系。

通过观察、操作、思考、合作与交流等数学活动过程,使学生不仅掌握了解决问题的必要的数学工具,让学生充分体验统计的必要性。

让学生感受统计的思想和方法在日常生活中有十分广泛的运用,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21世纪,学好统计的初步知识显得日益重要。

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自我生存的关系。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与思考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与思考

为学生酿一方自主建构的沃土——《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与思考【课前思考】“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某个月的天气情况,利用统计表、象形图进行统计后,在呈现条形图,通过将三者进行对比,感受条形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特点。

并让学生通过统计感受到当数据增大时,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因此例题2突出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同时,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因此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

并通过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以及不同条形图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条形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到逻辑思维转变的活动,但对条形统计图并不陌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是不是让学生只停留在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以及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水平呢?数据分析观念在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上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在教学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哪些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呢?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文本研读,虽然教材有目的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但由于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对条形统计图有一个整体的初步认知。

而在课内,则将重点集中在了如何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并在拓展部分充分利用了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使他们体会到不同的条形统计图需要统一标准才能进行比较的必要性,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发他们将两幅图合并成一起的想法,为将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作铺垫。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精选10篇)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作为一名优秀的人民教师,课堂教学是我们的工作之一,通过教学反思可以快速积累我们的教学经验,那么教学反思应该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条形统计图教学反思篇1以往在学习统计图时,学生往往不经过思考让画条形统计图学生却画折线统计图。

这次教学之前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改变以往的状况?经过思考后得出了结论:学生对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的理解不够。

我决定本次教学一定要让学生理解透彻各种统计图的特点,并加以区分。

我是这样设计教学活动的:1、课前:学生收集统计图,了解统计图有广泛应用。

2、课上:学生汇报、交流信息,并感受统计图有哪些种类及各自的特点;再具体学习三种统计图。

学生搜索的信息很丰富,我很兴奋,交流的过程中学生体会了条形图便于比较,折线图可以看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扇形图可看出各种量间的关系。

学生的兴趣很浓,汇报起来有些刹不住闸,什么“心电图”“股票图”“温度统计图”“中国领土与其它国家统计图”“某厂第二季度产品产量统计图”等等。

学生在叙述中谈出了自己的理解、感受。

我暗自庆幸把学习的自主权交给学生会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于是学习条形统计图时我也改变了主意,让组内(4人)拿出一幅条形统计图,让学生观察画条形统计图应包括哪些项目。

学生观察很仔细,讨论很激烈,甚至组内争执不休,我在巡视的过程中,参与讨论学生跟我争,我故意和他们辩论。

学生总结出了八条,超出了我的想象。

这节课我感觉到,谁说学生这样不行,那样不行?只不过老师是不是为学生提供发挥潜能机会而矣!教学活动的设计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已有的体验的和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知识,学生会主动建构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

让学生在探索活动中,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

为学生提供充分的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丰富的现实情境,使学生在亲身体验和探索中认识数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学生酿一方自主建构的沃土
——《条形统计图》教学实录与思考【课前思考】
“条形统计图”是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

在第一学段,学生已经初步经历了简单的数据整理过程,能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文字、图画、简单的统计表等)呈现分类计数的结果。

教材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学习经验,让学生通过观察某个月的天气情况,利用统计表、象形图进行统计后,在呈现条形图,通过将三者进行对比,感受条形图(1格代表1个单位)的特点。

并让学生通过统计感受到当数据增大时,1格表示1个单位就不方便了,因此例题2突出了“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同时,教材为了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观念和应用意识,培养数据分析观念,因此创设了贴近生活的情境,让学生完整地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和分析数据的过程,逐步学会提出用数据表达的问题。

并通过与统计表、象形图的对比以及不同条形图的对比,让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条形图的特点。

由于学生正处于从直观思维到逻辑思维转变的活动,但对条形统计图并不陌生,那么在课堂教学中,是不是让学生只停留在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制作条形统计图以及能读懂条形统计图中数据的水平呢?数据分析观念在条形统计图这一内容上的具体表现又是什么呢?在教学这一内容的过程中,教师应设计哪些学习活动来帮助学生建立数据分析观念呢?
带着这些问题,笔者进行了文本研读,虽然教材有目的引导学生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但由于课堂的时间非常有限,因此利用微视频,让学生课前通过观看微视频了解条形统计图各部分的名称,对条形统计图有一个整体的初步认知。

而在课内,则将重点集中在了如何通过对比让学生感受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的必要性及其特点。

并在拓展部分充分利用了课堂即时生成的资源,使他们体会到不同的条形统计图需要统一标准才能进行比较的必要性,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引发他们将两幅图合并成一起的想法,为将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作铺垫。

使学生真正关注到数据整体,体会到数据中蕴涵的信息、根据数据做简单的分析和判断,让学生初步感受统计的实际价值,并使他们建立起
“用数据说话”的意识,建立起良好的数据分析观念。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上课前一天,教师为学生播放了一个《条形统计图》的微视频(如图1)。

图1
课前,教师发给每个学生如下预学单(如图2)。

图2 【片段回放】
《条形统计图》预学工作单
1、请你试着完成下面的条形统计图,并回答问题。

从图中,我知道了: 2、比一比:条形统计图与象形图、统计表比较有什么优点? 我的想法是:
3、我还有不明白的地方是:
片段一:创设情境凸显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师:我们已经学习了象形图和统计表,那为什么还要学习条形统计图呢?
生1:我认为因为象形图要一格一格地数,条形统计图左边的纵轴就能直接看到数量的多少了,所以条形统计图比象形图要方便得多。

生2:我认为条形统计图能一眼就看出哪种数量最多,哪种数量最少。

生3:我不同意,统计表也能一眼就看出多少啊,你看晴天有9天,多云也有9天,就是雷阵雨只有2天。

生4:这里可以看出谁多谁少,可以如果数量很大就要慢慢比较了。

师:好像有点道理哦,老师这里就有一组数据,你能马上告诉大家,哪个省的人数最多,哪个省的人数最少吗?
学生都在心里进行比较。

师:那如果老师根据数据制成这幅条形统计图呢?
生5:条形统计图能够一眼就看出哪个省的人口最多,哪个省的人口最少。

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进行板书:容易比较。

……
片段二:制造冲突产生“以一当二”的需求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通过统计现场收集到了下面的数据:
下面请你完成手中的条形统计图:
这时学生纷纷举手提问。

生1:老师,我发现了问题,这里的格子不够了。

生2:喜欢牛奶的有15人,这个条形图最多也只有9个,所以不够格子了。

师:对啊!格子不够了,该怎么办呢?下面请四人小组内互相讨论一下吧!
学生在小组内交流
生3:我们觉得可以拐弯涂,不够格子就在它的旁边再涂一列。

生4:我们小组觉得可以在上面加格子,继续往上涂。

生5:我们小组讨论了,觉得可以一格代表2个人就可以了。

师:大家都有不同的想法,那你们觉得哪种方法更好一些呢?为什么?
生6:我觉得生5的方法更好,因为拐弯涂的话,就会分不清是豆浆的人数还是牛奶的人数了。

生7:如果继续往上加格子的话,再不够怎么办呢?如果数据很大的话那不是要加很多的格子吗?
师:看来大家一致认为用一格代表2这种方法比较合适了。

生8:我有个问题,那15格怎么涂呢?没有左边没有15这个数啊?
生9:就涂到14和16的中间,涂半格就可以了。

师:那如果我们收集到的数据有一项比18还要大怎么办呢?
生10:就可以一格代表3或者4、5……
师:同学们,你们真了不起,能够发现用一格表示2或一格表示几来解决格子不
够涂的问题,确实在数学上,条形统计图纵轴上的数字可以一格表示几来设计,这样就能解决许多问题了。

片段三:在真实情境中探索,成就数据分析的思想
师:同学们,今天大家的表现都特别地棒,下面我们来看看每一个小组获得的红旗数各是多少呢?下面我们将各小组的红旗数输入到电脑里面。

看看生成了怎样的条形统计图?
师:为什么4-6组的条形统计图显示出来的情况明显要比1-3组获的红旗数量要多呢?那是不是4-6组的红旗数量就真的比1-3组要多呢?
生1:不是,虽然看上去好像4-6组的红旗数多,但实际不是。

因为1-3组的条形统计图是1格表示2,而4-6组的条形统计图是1格表示1,所以4-6组涂出的格子数就比1-3组的要多。

师:那怎么制作这个条形统计图才合理呢?
生2:要统一一格都表示二,就可以了。

生3:或者把他们合并成一个条形统计图也行。

师:好,下面我们就把它们画到同一个条形统计图中:
师:同学们你们太棒了,想到了解决问题的方法,其实在我们日常生活中,还有许多问题都可以用条形统计图来进行处理数据。

(播放微视频介绍各种条形统计图……)
反思:
一、沿着学生思维路径,提供真实情境,促使改变学习方式
探究性学习,需要教师通过有效的问题进行引导,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从被动学习转变成主动学习,在片段一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教材选取了学生较为熟悉的情境——天气情况为载体,让学生通过统计表以及象形图与条形统计图进行对比,意图让学生在比较的过程中对条形统计图进行深刻的理解,但教材仅仅为学生提供了北京市某个月份的天气情况统计表,由于统计的数据比较小,因此学生在对比的过程中并没有深刻的感受,为此教师进一步选取了学生在第一单元就接触过的北京、黑龙江以及四川的人口数据,通过大数据的呈现让学生深刻地感受到了条形统计图象形、直观的特点,为进一步学习统计图奠定基础。

同时教师通过提出“大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象形图和统计表,那为什么还要学习条形统计图呢?使学生在不断的质疑、解答、比较、归纳的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探索新知,使他们逐步地养成了遇到问题可以多提问、多比较、多分析、多交流的习惯,成功地改变了以往被动学习的状态,大胆地尝试自主解决问题。

二、经历完整的统计过程,发现问题冲突,产生探究需求
在片段二中,教师通过创设学生熟悉的“学校附近的早餐店做什么早餐最受同学们欢迎”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数据整理在统计表中,使学生经历了完整的统计过程,而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发现由于统计表的格子不够,而造成问题冲突,因此教师及时进行导学,通过小组讨论、交流、
展示汇报等一系列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解决方法,教师进一步引导学生进行优化、比较,通过思考“你认为哪种方式表示数据比较合适”,让学生直观地体验到“以一当二”的必要性,为后面学习“以一当几”的统计图奠定基础。

三、在真实情境中探索,激发创新思维,感悟数据分析思想
在片段三种,教师通过让学生统计1-3组及4-6组小红旗的数量,让学生发现统一标准的必要性,当问题一抛出,学生纷纷发表自己的见解,通过对比、分析找到问题所在——标准没有统一。

这时教师及时抓住导学时机,让学生谈谈如何修改才能真实地比较出两者获红旗数的情况,让学生在对比中体现数据分析的价值,从中体会数据分析的意义和作用,同时让引发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分别用两幅图来对比研究比较的时候不太方便,从而引发他们将两幅图合并成一起的想法,激发他们的创新思维,为将来学习复式条形统计图作铺垫。

最后,通过微视频,让学生解读生活中各式各样的条形统计图,既培养了学生的读图能力,又丰富了学生对条形统计图的认识,为学生提供相关统计的阅读资料,则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统计知识的热情。

数学课堂不因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与技能而存在,更要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意识而存在,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任,为自己而学,为创新而学,这便需要数学教师有意识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关注他们的核心素养,为学生酿一方自主建构的沃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