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范畴 悲剧与喜剧

合集下载

美原 第十章:悲剧与喜剧

美原 第十章:悲剧与喜剧

叔本华: 悲剧是以表现人生可怕的一面为目的
的,是要在我们面前演出难以形容的痛苦、 悲伤,演出邪恶的胜利,嘲笑统治着人的偶 然性,演出正直、无辜的人们不可挽救的失 陷。
“所有悲剧能够那样奇特地引人振奋,是 因为逐渐认识到人世、生命不能彻底满足我们, 因而不值得我们苦苦依恋。正是这一点构成悲 剧的精神,也因此引向淡薄宁静……”
悲剧的审美特征:1,悲剧是由人物的行 为造成的;2,悲剧借助引起人的怜悯与恐惧 这种情感,使人的精神世界得到陶冶。
黑格尔:
悲剧的实质就是伦理实体的自我分裂与 重新和解,伦理实体的分裂是悲剧冲突产 生的根源,悲剧冲突是两种片面的伦理实 体的交锋。
黑格尔认为的冲突有:自然的冲突、人 与外界的冲突、心灵的自我冲突,在这三种 冲突中,心灵的自我冲突是最高冲突。
欣赏《少林足球》片段
喜剧中艺术表现特点
1、倒错是喜剧艺术表现的一个特点 欣赏《出水芙蓉》片段和《唐伯虎
点秋香》片段 2、夸张是喜剧艺术表现的另一个特点
欣赏周星驰《九品芝麻官》片段
尼采:
古希腊艺术产生于日神冲动和酒神冲动。 悲剧产生于二者的结合。悲剧是不断地走向 日神形象世界的酒神歌队。
(二)悲剧的审美特征
1、悲剧能够引起人的怜悯和同情
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 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它 的主人公大都是人们理想、愿望的代表者。悲剧 以悲惨的结局,来揭示生活中的罪恶,用鲁迅的 话说,“悲剧即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 看”,从而激起观众的悲愤及崇敬,产生怜悯和 同情。
2、悲剧发人深省
悲剧在某种程度上能给予人深刻的启 示,让人对社会、生活、自我有更深入的 认识。
《俄狄浦斯王》
3、悲剧具有崇高美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P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浅析悲剧与喜剧的美学观

浅析悲剧与喜剧的美学观

浅析悲剧与喜剧的美学观摘要:就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生活中,我们常常把悲剧说成是不幸的痛苦的事件,然而严格说来,这只是一些“悲惨的事件”,并不是美学意义上的悲剧。

文学中的悲喜剧有他们自己的羡学观。

关键词:文学艺术悲剧喜剧审美一、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审美(1)我们常说的悲剧,他是一个非常严格的艺术审美形态,其首要任务是描写尖锐激烈的社会冲突,并且能代表进步正义的一方的暂时毁灭,以激发人们崇高的审美感。

(2)艺术中悲剧都涉及人与人或人与社会之间的冲突,悲剧的发生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3)艺术中的悲剧主人公必然代表正义的力量,策略上可能有缺陷,但伦理人格上必须是完善的。

总之,我们可以给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内涵作如下陈述:悲剧体现了历史的必然要求和这个要求实际上不可能实现之间的悲剧性冲突。

其中,“历史的必然要求”是指那些符合社会发展规律,代表民意的正义、进步的力量,或是善良、光明、美好的杰出代表,就是那种既符合真、又体现善的崇高势力;“这个要求的实际上不可能实现”,是指在一定历史条件下,旧势力暂时占据优势,阻止代表“历史必然要求”的理想的实现与追求,并使它们遭受暂时的挫折与失败,使其合理要求得不到实现。

鲁迅先生关于悲剧也有过一句著名的论断:“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

”这是从悲剧的最终结果上来认识悲剧的本质的,悲剧最终是以“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的“毁灭”而结束的。

“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正是符合历史必然要求的东西,正是这种有价值的人生的被毁灭,客观上赋予了人生以一种非常严肃的意义,进而使人们在同情与怜悯之中萌生了对善良、正义和真理的渴望,形成了一种悲剧性的审美效果。

二、文学艺术中的喜剧审美喜剧属于戏剧的一种类型,他有自己特定的美学涵义:(1)他是社会生活和艺术领域中一切喜剧性的审美现象。

同悲剧一样,现实生活中的喜剧与艺术美学中的喜剧也是不一样的,艺术中的喜剧具有强烈的审美形态,既表现了现实中的喜剧性冲突,又表现了主体的审美态度(2)剧情发生排除偶然性,并且集中表现喜剧性本质(3)艺术中的喜剧具有鲜明的否定性与批判性,它是美对丑,善对恶的彻底胜利。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

《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阅读答案审美范畴中的悲剧性和喜剧性(节选)朱光潜从西方戏剧发展史来看,我感到把悲剧和喜剧截然分开在今天已不妥当。

希腊罗马时代固然把悲剧和喜剧的界限划得很严,其中原因之一确实是阶级的划分。

上层领导人物才做悲剧主角,而中下层人物大半只能侧身于喜剧。

到了文艺复兴时代资产阶级(所谓“中层阶级”)已日渐登上政治舞台,也就要求登上文艺舞台了,民众的力量日益增强了,于是悲剧和喜剧的严格划分就站不住了。

英国的莎士比亚和意大利的瓜里尼(G·Guarini)不约而同地创造出悲喜混杂剧来。

爪里尼还写过一篇《悲喜混杂剧林诗的纲领》,把悲喜混杂剧比作“寡头政体和民主政体相结合的共和政体”。

这就反映出当时意大利城邦一般人民要和封建贵族分享政权的要求。

莎士比亚的悲喜混杂剧大半在主情节(main plot)之中穿插一个副情节(Sub-plot),上层人物占主情节,中下层人物则侧居副情节。

如果主角是君主,他身旁一般还有一两个喜剧性的小丑,正如塞万提斯的传奇中堂·吉诃德之旁还有个桑柯·邦查。

这部传奇最足以说明悲剧与喜剧不可分。

堂·吉诃德本人既是一个喜剧人物,又是一个十分可悲的人物。

到了启蒙运动时在狄德罗和莱辛的影响之下,市民剧起来了,从此就很少有人写古典型的悲剧了。

狄德罗主张用“严肃剧”来代替悲剧,只要题材重要就行,常用的主角不是达官贵人而是一般市民,有时所谓重题材也不过是家庭纠纷。

愈到近代,科学和理智日渐占上风,戏剧已不再纠缠在人的命运或诗的正义这些方面的矛盾,而要解决现实世界所面临的一些问题,于是易卜生和肖伯纳式的“问题剧”就应运而起。

近代文艺思想日益侧重现实主义,现实世界的矛盾本来很复杂,纵横交错,很难严格区分为悲喜两个类型。

就主观方面来说,有人偏重情感,有人偏重理智,对戏剧的反应也有大差别。

我想起法国人有一句名言:“世界对爱动情感的人是个悲剧,对爱思考的人是个喜剧。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讲解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 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 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 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 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 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 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 皮笑肉不笑的嘲讽, 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 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 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 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 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 体现了人的非本质, 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 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 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 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 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 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 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审美基本知识简介

审美基本知识简介

审美基本知识简介审美范畴审美范畴,指美学中概括审美对象各种主要属性的一些基本概念,如优美、丑、崇高、悲剧性、喜剧性(滑稽)等。

研究审美范畴是美学的基本任务之一,它从不同的角度揭示美和审美的本质。

近代西方美学界出现两种不同意见:一种主张扩大传统审美范畴,把美学涉及的审美理想、趣味、审美尺度、形象思维、戏剧性等,都作为审美范畴加以归类研究;另一种不承认有美、崇高、悲剧、喜剧等范畴,主张由“表现”、“表现力”、“审美价值”等新概念取代。

中国美学界则基本承认传统审美范畴。

现实生活中各审美范畴所概括反映的客观对象往往是错综复杂的,它们相互联系,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又不断相互渗透和转化。

例如马克思曾说:“黑格尔在某个地方说过,一切伟大的世界历史事变和人物,可以说都出现两次。

他忘记补充一条:第一次是作为悲剧出现,第二次是作为笑剧出现。

”这就是悲喜剧转化的历史必然性。

悲喜剧这两个审美范畴所包含的现实内容都是一定历史发展中的两个必然环节,具有内在本质联系。

崇高与喜剧性也常常与丑相联系。

因此,研究各审美范畴之间的内在联系也是一项极其重要的任务。

优美优美,又称“秀美”,是审美范畴之一,与崇高和壮美相对,是美的具体表现形态之一。

优美的审美对象在形式方面一般都具有小巧、柔和、淡雅、细腻、光滑、圆润、精致、轻盈、舒缓、嫩弱、绚丽、微妙、渐次的流动变化等特征;在内容方面一般都不呈现激烈的矛盾冲突,而表现为矛盾双方的暂时相对静止状态。

在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上则表现为十分协调。

就整体而言,优美对象的基本特征是内外关系的和谐(参见“和谐”)。

具体审美过程中,人对优美对象的感受,也在主体和客观对象融合无间的和谐关系中进行。

例如人对自然(清风朗日、乌语花香、小桥流水、湖光山色、幽谷小径、云霞虹霓等)和艺术(婉约诗词、舒缓乐曲、工笔绘画等)中优美对象的感受,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不会出现惊惧、突冗、紧张、急迫和不可遏制的情绪激动,而是产生一种平缓、亲切、轻松、随和、舒坦、闲适、宁静、愉快等心旷神恰的心境。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二张点古希腊时期,有链接;第五张点笔筒;之后的那张点德国古典美学时期;第10张点关于喜剧发生的探讨;第14张点左小角图片;之后点第三点;就完了,按照稿子的顺序讲,你自己再看看稿子和P P t,尽快把两者结合起来!《美学》中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西方的审美形态在诞生之日就与艺术体裁密切相连,如悲剧和喜剧开始时都是戏剧剧种,后来才上升为相对稳定的审美形态,这种情况导致了西方的审美形态比较容易界定的特点。

但除了这种有形的体裁特点外,西方的审美形态仍然有其深厚的人生境界的底蕴。

我们今天将来探讨西方基本审美形态中的悲剧与喜剧。

一、悲剧理论与喜剧理论的历史回顾(一)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悲剧艺术在西方有着悠久的历史传统。

早在古希腊时代,悲剧创作就取得了很高的艺术成就,产生了一大批优秀的悲剧家,以后在近代乃至现代,悲剧艺术仍然历久不衰。

与悲剧艺术的繁荣相适应,西方的悲剧理论也十分丰富和发达。

其中,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以及马克思等人都对悲剧理论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古希腊时期,在西方美学史上,出现了真正奠定悲剧理论基础的亚里士多德。

他在《诗学》中对古希腊的悲剧艺术进行了系统的理论总结,对于悲剧的情节、人物以及悲剧艺术的审美特征等问题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探讨。

他认为,“悲剧是对于一个严肃、完整、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模仿”,这可以说是悲剧理论史上第一个较为完整的定义。

当然,从今天的眼光看来,这个定义有着明显的时代烙印,因为亚里士多德之所以如此强调行动的重要性,显然是由于古希腊悲剧对于人物行动的描写远远超过了对于性格的塑造,这一点显然并不适用于解释近现代的悲剧艺术。

但无论如何,这种概括反映了当时的悲剧创作所取得的艺术成就。

亚里士多德对于悲剧理论的另一个重要贡献在于他对悲剧艺术带给人们的审美体验的深刻分析。

他认为,悲剧能够借助于引起人们的怜悯和恐惧之情来使人们的灵魂得到净化和陶冶。

其所以如此,是因为悲剧主人公遭受到的痛苦并不是由于他的罪恶,而是由于他的某种过失或弱点,因此他的遭遇就会引起我们的同情和怜悯;而他又不是好到极点,而是和我们类似的,因此才会使我们担心自己由于同样的错误或弱点而受到惩罚,由此就产生了强烈的恐惧和不安。

审美范畴 悲剧与喜剧

审美范畴 悲剧与喜剧

阿里斯托芬和索福克勒斯双头像
悲剧的概念
• 自然界没有悲剧。 •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辞典里没有诗,采石场里 没有雕塑作品一样。”——朱光潜 • 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喜剧与悲剧都是一种审美意象,离不开 审美主体,需要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
一、悲剧的概念
广义的悲剧(作为审美范畴之一) 狭义的悲剧(戏剧样式之一)
彩陶瓶上描绘的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 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悲剧的起源希腊人认可的是 “ 命运说”, 他们习惯用命运来解释悲剧的根源,认为 命运是超越于人之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亚里士多 德抛弃了命运说,提出“过失说”作为悲剧的根源, 不是在外在的力量中,而是在人自身内部寻求悲剧的 原因,这比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深刻揭示悲剧 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那就是发展中新旧势力的矛 盾、冲突的结果。
→恐惧
→思考 →成熟 悲剧的意义:人性的完整和深刻
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看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 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 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 原因之一。 ——朱光潜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支撑人生活的动力来自三
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感情: • 对爱情的渴望; • 对知识的渴求; • 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的怜悯;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五、中国的悲剧:
中国古代悲剧 显示的命运感有着 不同的历史、文化 内涵。
黛 玉 葬 花
六、喜剧的意蕴的核心:时间感
喜剧体现一种时间感。
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 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 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 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 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审美的范畴

审美的范畴

审美的范畴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中所涉及的各种美的类型和范围。

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中,审美的范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一般来说,审美的范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优美:优美是审美中最为常见和广泛的表现形式之一,通常指柔和、细腻、轻盈、婉约等美感。

优美的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品、文学作品等,给人们带来平静、舒适和愉悦的感受。

2.壮美:壮美是指宏伟、壮观、雄浑、豪放等美感的表现形式。

壮美的对象通常是具有强烈视觉冲击力和震撼力的自然景观或人造建筑,如高山、大河、巨大的雕塑等,给人们带来崇高、庄严和敬畏的感受。

3.悲剧美:悲剧美是指通过描绘人物的悲惨命运和英勇牺牲来引发观众的悲痛、同情和崇高感的审美表现形式。

悲剧美通常在文学、戏剧、音乐等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给人们带来深刻的思考和感悟。

4.喜剧美:喜剧美是指通过幽默、讽刺、戏谑等手法来引发观众的欢笑和愉悦感的审美表现形式。

喜剧美通常在电影、电视剧、相声等艺术形式中表现出来,给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感受。

5.丑陋:丑陋是指审美中不和谐、怪异、畸形等美感的表现形式。

丑陋的对象可以是自然景观、艺术品、文学作品等,给人们带来厌恶、反感或不安的感受。

审美的范畴是一个复杂而多维的概念,它涉及到美学、心理学、文化学等多个领域。

在不同的文化和时代中,审美的范畴可能会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它们都是人们对于美的感知和认知的表现形式。

谈谈你对审美范畴内悲剧的理解

谈谈你对审美范畴内悲剧的理解

谈谈你对审美范畴内悲剧的理解审美范畴,是主体在审美活动中所产生的感受形式,具有一定的范式性。

人类的审美范畴在漫长的演变经历中,形成了优美、崇高、悲剧、喜剧、丑、荒诞这六种基本的审美价值形态。

在高中语文审美教育中,“通过六种审美范畴的欣赏、把握,有利于丰富情感体验,开阔审美趣味,增强审美能力。

”一般说法,悲剧这个词有三种含义:一是作为戏剧的主要类别或题材之一,以表现主人公和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悲惨性结局为基本特点;二是日常生活用语中的悲剧,用来比喻不幸的遭遇;三是作为审美范畴的悲剧,它是作为美的一种存在形态,即具有悲剧因素的客体对象[1]。

审美范畴问题是美学原理中极为重要的部分,因此我们有必要对作为审美的悲剧的相关问题加以澄清和整理。

悲剧这一审美范畴与现实中的“悲剧”,和作为一种艺术类型的戏剧中的悲剧的概念不同,为了区分不同的悲剧概念,审美范畴中的悲剧又常常被写成“悲剧性”或者“悲剧美”。

但三者之间又存在着复杂的而又密切的现实与逻辑关系。

日常生活中的悲剧,指的是比如车祸、地震、洪灾等令人感到不幸、同情乃至伤感的悲惨的遭遇与苦难。

显然车祸等日常生活中所遭遇的悲剧不能等同于审美范畴中的“悲剧”,也不等于戏剧中悲剧题材,但是为这二者提供了创作的素材和现实背景。

审美意义的悲剧范畴所注重的不在于艺术作品是不是有特定的艺术形式,而在于它作为一种艺术,或者一种艺术作品,其中所反映的实质性的内容,是不是具有悲剧性的矛盾冲突。

有了这种悲剧性的冲突,无论戏剧、小说、诗歌、电影、绘画、雕塑等,同样可以反映出悲剧性的内蕴。

审美范畴的悲剧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对艺术类型的悲剧以及现实生活中的悲剧的哲学概括和艺术提升。

分析各种悲剧人物,悲剧主角可以大致分为两种,一种是悲剧主角以超前出现的强烈个性姿态与客观环境的对抗,因为其目的脱离了规律条件所以表现为不能实现的理想愿望;悲剧主角目的无法实现的绝望境况与其执着追求目的的理想的强烈个性构成了悲剧与崇高的交叉状态,是一种“崇高悲剧”。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

二、悲剧的本质
古希腊人将悲剧与命运联系在一起。 由个人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 灾难却要由某个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构成 真正的悲剧。
包列夫《论悲》
俄罗斯美学家包列夫在《论悲》(莫斯科1961 年版)中悲剧的源头——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 祭祀中发现了悲的“最原始、最简单的细胞”。 狄奥尼索斯的崇拜者的祭祀行为:他们穿着兽 皮,在长笛和响鼓的伴奏下,在激烈的舞蹈中 使自己达到疯狂的状态。他们把代表狄奥尼索 斯的动物碎成几段,把动物肉生吃下去,表示 对神的皈依。然后,他们把狄奥尼索斯复活, 爱抚着像小孩一样躺在摇篮里的他。
《济金根》
1859年德国的拉萨尔写作一部历史悲剧《弗兰 茨· 封· 济金根》,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6世纪德意志 帝国的骑士济金根属于中下层贵族,他发动了骑士起 义,反对封建割据的诸侯,企图建立以骑士阶层(特 殊的军人阶层)为核心的君主国。结果起义失败,济 金根本人也战死。《济金根》完稿后,拉萨尔分别致 信马克思、恩格斯,谈了他写作这部悲剧的情况,把 济金根的失败归结为“个人的失策”、“外交的错 误”、智力和伦理上的过失。马克思和恩格斯都指出 了他悲剧观上的不足。恩格斯指出,济金根反对诸侯 和贵族的起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孤军作战,得 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广大农民不可能站在残酷压迫 他们的骑士和贵族一边。
一、对悲剧的解释
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学者,对悲剧有着各 不相同的看法
1、亚里士多德
在美学史上第一次对悲剧下定义的是亚里 士多德。 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形成的基础是 希腊灿烂的悲剧艺术。希腊悲剧最早起源 于每年秋季举行的对酒神狄奥尼索斯的祭 祀活动中的歌舞表演,即“酒神颂”。
亚里士多德在《诗学》 第6章中对悲剧下了 定义:“悲剧是对于 一个严肃、完整、有 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 仿;它的媒介是语言, 具有各种悦耳之音, 分别在剧的各部分使 用;摹仿方式是借人 物的动作来表达,而 不是采用叙述法;借 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 这些情绪得到净化。”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1.审美形态:又称审美范畴,指研究美和美感的种类和表现形态,指在特定的社会文化环境中产生的某一类型的审美意象的共有品格,主要有崇高、优美、丑、荒诞、喜剧和悲剧。

2.符号说:由美国哲学家苏珊朗格提出,认为艺术是人类情感的符号形式,是一种非逻辑非抽象的符号,能表现与人的生命本质相关联的普遍情感。

3.模仿说:是古希腊柏拉图、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关于艺术本质的著名理论,认为艺术是再现和认识世界的特殊方式,强调艺术的本质是对现实世界的模仿。

4.期待视野:是由德国接受美学代表人物姚斯提出的,指在文本阅读之前及文本阅读过程中,接受者由于已有的经历经验,包括先天禀赋及后天获得的知识修养、情感体验、思维方式、欣赏习惯所形成的审美期待。

5.审美领悟:审美主体用感性形式对审美对象的意韵的直接的整体把握和领会,渗透在审美知觉和审美想象之中。

6.时间艺术:指艺术作品所塑造的人物形象、事件或情感思想必须在一定的时间进程中才得以展开它,主要述诸我们的视觉和听觉,音乐是纯粹的时间艺术。

7.空间艺术: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媒介,按照一定的组织形式和结构规律描绘并列于空间中的人物形象和性格,它主要述诸人们的视觉,并具有相对稳定的空间结构,雕塑就是典型的立体空间艺术。

8.审美态度:一个人要想获得美感,,就必须从主客二分的思维模式跳出来,这是获得美感的主观方面的前条件。

1.美学:是一门关于人的审美价值的人文学科。

主要研究的是人类独有的审美活动和审美现象。

2.艺术美:指存在于艺术世界的美,存在于艺术活动中,是一种高级形态的美,是人类审美意识的最集中的体现,其目的主要是满足人们的审美需要。

3.崇高:实质是主客体在对立冲突中趋向统一,它应当是在面对强大的异己对象时,主体受到压抑与恐惧,但主体又反过来通过不断提升自身的本质力量而超越对象,进而来实现对自己的肯定。

4.优美:主题面对对象时所产生的主体与客体之间的统一,两者之间没有经历排斥和斗争。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悲剧与喜剧

审美形态的形成离不开文化背景的制约: 西方主客对立的思维方式和征服自然的文化背景, 导致了悲剧剧种的产生和发达,也导致了作为审美形态 的悲剧的很早确立并拥有了很高的地位。 相反,中国古代的中和思想和人与自然和谐的文 化背景,往往使具有悲剧性的剧情最终走向大团圆的结 局,导致中和的审美形态的产生。主客对立、天人两立 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导向崇高与崇高感的产生;主客统 一、天人合一的文化背景,更多地导致优美和典雅。而 文化的民族差异性和人类共同性所构成的审美价值二重 性,又使得优美、喜剧、丑怪、荒诞等审美形态成为世 界各民族共同的审美形态。 总之,审美形态是建立在人生样态和人生境界基础 上的多种审美因素的感性凝聚和显现。
二、悲剧理论的历史考察(自学教材) 1、亚里士多德的悲剧理论 2、黑格尔的悲剧理论 3、尼采的悲剧理论 4、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理论
第三节
喜剧
一、喜剧的审美特征 1、对喜剧发生原因的认识 (1)心理效应说 (2)人生实践说 2、喜剧的审美特征 (1)喜剧具有不谐和的、背谬的形式特征 (2)喜剧使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 (3)喜剧以笑为特征 3、喜剧的审美意义
第三章 西方的基本审美形态 悲剧与喜剧
第一节 第二节 第三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悲剧 喜剧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一、审美形态的性质 二、审美形态的特点
第一节 审美形态的基本内涵 一、审美形态的性质
对审美形态我们应该做何理解呢?
我们感受 “玉壶买春,赏雨茆屋。坐中佳士, 左右修竹。白云初晴,幽鸟相逐。眠琴绿荫,上有飞 瀑。落花无言,人淡如菊。书之岁华,其曰可 读。”——顿生“典雅”的感叹! 我们诵读“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腾蛇乘雾,终 神龟虽寿, 神龟虽寿 犹有竟时。腾蛇乘雾, 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殆之福,可得永年。 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殆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 歌以咏志。 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哉,歌以咏志。”——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会对如此作品产生多少崇高 壮怀的美赞! 壮怀的美赞! ------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美学原理  马工程第09章 悲剧与喜剧

推荐书目
• 1.朱光潜:《悲剧心理学》,张隆溪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 • 2.[德]尼采:《悲剧的诞生:尼采美学文选》,周国平译,三联书店1986年
版。 • 3.[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罗念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年版。
思考题
• 1.悲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2.悲剧审美与崇高审美有何联系与区别?试举例说明。 • 3.喜剧的审美特征是什么?试结合已有的著名观点及悲剧实例予以说明。 • 4.在悲剧审美与喜剧审美之间,你更喜欢哪一种?为什么?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2.喜剧的美学界说 • 喜剧(comedy)是指有这样那样的弱点、缺陷甚至虚假丑恶特性的事物,在特
定的矛盾冲突或不和谐情境事件中暴露出自身的不协调与自相矛盾性,从而令 人产生笑等相关情感反应的审美形态。 • 作为审美形态的喜剧的生发、展开过程即喜剧审美,此过程中所获得的美即 喜剧美。
• 4.喜剧效果的愉悦性 • 愉悦性是优美为代表的审美经验共同的情感基调,即便是以悲伤为主旋律的
悲剧审美,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悲剧理论家也承认其中必然存在的审美快感。 • 不过,相较而言,喜剧的愉悦性则来得更直接、更强烈,更有大众性、更受
青睐,也更显其审美的本质特征。 • 对喜剧人物虚假性的暴露、嘲弄或批判的同时,对审美者面对引人发笑的喜
•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二、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特征
第二节 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
莎士比亚《威尼斯商人》
王实甫《西厢记》
一、作为审美范畴的喜剧的本质
• 1.喜剧概念的三种含义 • (1)作为戏剧艺术类型的喜剧:与悲剧、正剧相对 • (2)作为日常话语的喜剧:指令人高兴或感到可笑、滑稽的事情 • (3)作为美学范畴与审美形态的喜剧:与悲剧、优美、崇高等相对

浅谈悲剧、喜剧的审美异同

浅谈悲剧、喜剧的审美异同

浅谈悲剧、喜剧的审美异同摘要:作为文学样式的悲剧、喜剧不同于生活中的悲喜剧.运用马克思主义实践美学理论,通过对历史上不同的悲剧与喜剧观点的比较分析,从而得出悲剧与喜剧均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社会实践;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在创作上悲喜剧可熔于一炉.参6.关键词:文艺美学;悲剧;喜剧;本质悲剧、喜剧植根于人类社会实践,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作为审美意义的悲剧、喜剧不同于生活中的悲剧、喜剧.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和喜剧与生活中的悲喜剧,以及作为文学样式的悲喜剧是不同的.美学上谈悲剧和喜剧是从人民的审美需要来讲的.本文就此谈谈作为美学意义上的悲剧、喜剧的异同.1、美学史上的悲剧、喜剧观鲁迅先生说过,“悲剧是把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喜剧是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1]在美学史上主要有两种悲剧概念:一种是亚里士多德;一种是黑格尔的悲剧观.有关喜剧的说法主要有二种,一是康德把剧看作是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二是伯克森运用生命机械化学说解释喜剧.作为戏剧的悲剧、喜剧并不单纯等于悲剧、喜剧,美学上的悲剧、喜剧除此之外还有其他的形式,比如,电影、电视、小说、诗歌等.1. 1关于悲剧观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的直接效果是哀伤怜悯,但最后的效果是净化,就是使我们丢掉悲伤的情绪,造成审美的升华,审美的愉快.他的悲剧观基本内容是:悲剧的根本因素在于情节,悲剧是有一种长度的行动.他认为,美具有整一性,太大与太小都不易于观察,一定长度的行动就是情节.[2]在具体讲到情节方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种悲剧的情节是按必然律与可能律要发生的事情.他认为悲剧的主人公是比我们好一点的一种人的落难,这里的好人不是高不可攀的人,也不是坏人,这种好人是比我们好一点的人.因为比我们好一点的人与我们相类似,必然引起我们的联想.这种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悲剧情节发生的必然机制,抓住了悲剧主人公的基本特征.亚里士多德的悲剧观是古希腊悲剧思想典范,它从摹仿说入手,隐约接触到审美对象的悲剧,悲剧来于生活,是对生活悲剧的摹仿,但是它有最大的不足,这就是不能从人类的实践来探讨美的根源与本质.黑格尔从哲学思想出发研究悲剧问题,其悲剧观是基于哲学思想的,他认为哲学思想是绝对精神的自我孕造、自我异化、自我复归.在他看来,悲剧之所以产生,是由于两种伦理力量矛盾冲突,这两种既合理又片面伦理力量矛盾冲突导致悲剧,而且这两种必然要冲突斗争.[3]黑格尔认为《安提戈尼》是最好的悲剧例子.其大致内容是克瑞翁杀死波吕涅克斯以后不准人收尸体,克瑞翁代表合理又片面的力量,而波吕涅克斯的妹妹不顾法令的要求,埋葬了波吕涅克斯,克瑞翁囚禁了安提戈尼并处死其未婚夫,海蒙是克瑞翁的儿子,听到安提戈尼的不幸消息而自杀,海蒙的母亲已自杀而死.安提戈尼的所作所为是即合理又片面的,从亲情层面来说是合理的,但违抗了国王的命令,他的作为又是片面的.在黑格尔看来,两种合理而又片面的矛盾冲突,必然导致悲剧.安提戈尼的悲剧没有胜利者,如果有的话,这是绝对精神,因为两种伦理力量再这场悲剧中升华了.黑格尔的悲剧观揭示了悲剧的必然性与辩证法,它的不足之处是在历史上是悲剧的庸俗观念,它扬弃了片面性,抹杀了正义与非正义的区别.1. 2关于喜剧观早在古希腊时期人开始对悲剧进行探讨.亚里士多德认为“喜剧是对于比较坏的人的摹仿,然而…坏‟不是指一切恶而言,而是指丑而言,其中一种是滑稽.”[2]康德把喜剧看作是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4]康德的看法指出了喜剧的心理特征.比如,他引用这样一个例子:说有一个印第安人去参加宴会,在筵席上看到一个坛子打开时,啤酒沫喷出来,大声惊呼不已.别人问他为什么惊呼,他指着酒坛说:我不是笑泡沫,而是在想泡沫是怎样装进去的.康德认为,人们听了这件事会大笑,笑的原因并不是认为自己比这个无知的人更聪明,而是由于紧张的期待突然转化为虚无,在紧张的期待中得到的却是印第安人这样一个令人意想不到的回答.印弟安人开啤酒,有人开怀大笑,康德的理论仅是从笑的效果来看,脱离的人类生活的进程,没有从人的自由创作来看,所以存在不足.伯克森的用生命机械化学说来解释喜剧,比如在人不该倒,但笨拙的动作摔倒,或者本来是平稳的时候摔倒了,为什么会产生?这就是生命的机械.它的不足之处与康德一样,脱离的人类生活的进程,没有从人的自由创造来看,所以存在不足.马克思、恩格斯把喜剧奠定在现实的社会矛盾冲突之上,提出了喜剧“用另外一个本质的假象来把自己的本质掩盖起来”.2、从实践美学来看悲剧与喜剧的实质2. 1悲剧与喜剧均产生于人类的社会社会实践从实质来看,是人类在社会实践中产生了悲剧与喜剧,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悲剧、喜剧的根源,悲剧、喜剧体现生活中矛盾的冲突,悲剧的悲伤、哀怜来自于人类创造活动暂时无法超越,喜剧的笑声来自人类创造活动的超越.我们必须引用马克思理论关于此问题的说法.作为审美对象来看,我们理解悲剧与喜剧,要从人类的自由创造来看.这就是人的自由创造,对自然规律的把握.当人类还处在幼稚的童年时代,由于社会实践还不够深入,许多自然与社会规律还没有把握,对于自然灾害还没有找到有效的办法来控制,于是人类就要付出痛苦甚至是牺牲生命的代价,这样便产生了悲剧.这表明悲剧产生的实质是人在自然与社会规律面前的暂时束手无策.当人民掌握规律,并懂得利用规律来征服与改造自然的时候,人类的某些悲剧就变成喜剧.马克思指出:“人类历史经过很多变化,经过很多形式,发展到最后才将陈旧生活方式送进坟墓,历史出现两次,第一次以悲剧形式,第二次以喜剧形式出现,这就是说世界历史发展最后阶段就是将陈旧的生活方式送进坟墓”.[5]人类的生活实践最初阶段都会经受各种挫折时代,易出现悲剧,所以世界历史早期最初阶段是新生事物必然遭受挫折失败,新生事物经受发展走向成熟,走向陈旧方式,要被别的事物所取代,当新生事物变为陈旧的事物时,历史也大大发展了,所以发展将陈旧事物送进坟墓,新生事物最初是以悲剧的方式出现,经过漫长的发展,变成陈旧的事物或者是陈旧的生活方式,最终退出历史舞台,而被别的事物所取代,这是一种社会现象,在最后阶段它是被嘲笑的.从上述表述我们可以从审美角度来看:悲剧是美在前台表演,是丑对美的压倒;喜剧是丑在前台表演,是美对丑的压倒,美在背后嘲笑丑,喜剧是自由的超越形态,自由的超越地位.2. 2悲剧、戏剧作为审美范畴不同于生活中的悲惨世界和欢乐世界悲剧、喜剧是引起观赏的审美,生活的悲剧、戏剧是一种直接的伦理态度,生活中的悲剧事情是一种纯粹的悲惨的感受.可是悲剧、喜剧确能引起我们的美感.鲁迅曾说过:生活中的痛不是悲剧,痛定思痛才是悲剧.悲剧作为审美对象,它不是艺术品种,而作为戏剧的悲剧则是艺术品种,作为戏剧的悲剧不仅仅是审美对象的悲剧的一种形式,作为审美对象的悲剧可在其他艺术形态中表现,比如雕塑、音乐.喜剧用夸张手法讽刺和嘲笑丑恶、落后的现象,突出这种现象本身的矛盾和它与健康事物的冲突,对正常的人生和美好的理想予以肯定.喜剧的特征是以强烈的夸张手法,展示丑恶、落后与美好、进步事物之间的矛盾,并以滑稽可笑的艺术形式,对被否定的事物加以辛辣的讽刺.即把那些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们看,以引起人们的憎恶和自省.常常在嘲笑丑恶与落后现象的同时,还利用现实中广泛存在的美好事物与之对照,来显示被否定事物的渺小和必然灭亡的规律.讽刺大多用于否定性的内容,它是以真实而夸张或真实而巧妙之类的手段,极其简练地把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启发人们从中得到否定和贬斥丑的精神和情感愉悦.但是,尽管讽刺的笑是具有否定性,由于讽刺的对象不同,讽刺者所持立场态度不同,笑的否定性性质和程度也不会一样,因而它们的美学意义也是不能一概而论的.幽默也是喜剧表现形式的一种独特形态.它不像讽刺那样辛辣,而是把内容和形式中美与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列宁认为:“幽默是一种优美的、健康的品质.”车尔尼雪夫斯基认为“幽默感是自尊、自嘲与自鄙之间的混合”.[6]幽默所引发的笑,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美、丑因素的不同配置组合,又可以塑造出不同的幽默形象.以前者为主导,构成风趣潇洒、可亲可佩的正面形象;以后者为主导,则构成鄙陋可笑却不无可爱之处的反面形象.因此,幽默突出地反映了人们洞察事物本质和坚信历史发展趋向的乐观精神,这种鲜明的美学特征也正突出地表现了喜剧美学的一个主要方面.3、悲剧与喜剧的联系3. 1创作上悲剧、喜剧可熔于一炉悲剧与喜剧不同,悲剧的直接效果是引起人民的哀怜与悲伤.喜剧的基本特征是笑,笑是深度的笑,也不是生物性反应,深度在于笑中发现旧的事物退出历史舞台,旧的东西埋进坟墓,笑有嘲笑,是讽刺喜剧呈现出来的就是将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们看.因为我们已处在优越地位,但是还有一种对有缺点的人的笑是一种善意的笑,人类的第一个个体并不是完整的,这些缺点存在不足为怪,我们的笑是与缺点告别,这就是“寓庄于谐”.创作上,悲喜剧可熔于一炉,比如《阿Q正传》以喜写悲,有些局限可以用喜写悲,也可以用悲写喜,比如林黛玉时刻用怀疑的眼光打量周围,林黛玉临死前的一笑,生命有若游丝,笑比哭更有深度.3. 2悲剧、喜剧都是人类创造的活动的展现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讽刺喜剧的客观基础,新生事物在发展中,会走向旧事物的一面,体现这些陈旧生活方式的代表人物是丑角,喜剧的主角体现着人生无价值的东西,违背历史发展的必然要求,代表着陈旧生活方式,喜剧的主角按历史的必然退出历史舞台,走向历史的坟墓,而被其他新生事物所取代,但喜剧的主角往往不被自行退出历史舞台,还要以假相表演,以抗拒必然灭亡的趋势,这就是喜剧的情景.生活中的矛盾冲突是产生悲剧、喜剧的根源,悲剧、喜剧体现生活中矛盾的冲突,悲剧的悲伤、哀怜来自于人类创造活动暂时无法超越,喜剧的笑声来自人类创造活动的超越.喜剧的主角体现人生无价值的东西撕破给人看,悲剧所表现的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人类的社会实践最初阶段都会经受各种挫折.人类历史早期,新生事物必然遭受磨难,新生事物的失败,从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英雄遭受磨难.当人类历史的脚步前行了,新生事物变成了就事物,悲剧主角应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以假象表演,喜剧就是把假相撕破,比如《唐吉诃德》,喜剧跟悲剧恰好揭示了人类实践的最初阶段和最后阶段,喜剧是美取得优势地位的表演,悲剧是美在前台表演,喜剧是美对前台表演的丑的嘲笑,喜剧的美处在优势的角度上,这就是喜剧产生的根源与实质.参考文献:[1]鲁迅.鲁迅全集(第一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2]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诗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2.[3]黑格尔.美学(第一卷)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4]蒋孔阳,朱立元.美学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5]马克思,恩科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 [俄]车尔尼雪夫斯基.艺术与现实的审美学[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

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关于美学中悲剧和喜剧的思考摘要:审美源自人的自我实现。

作为审美个体的人通过不同的人生体验,得到对不同事物的审美判断,喜剧、悲剧就是反映人生命价值或意义的不同审美意识形态。

文学艺术中的悲剧和喜剧而言,他们都根源现实生活,是现实生活的反映和表现。

然而,又不能简单地等同于现实生活,是对现实生活的总结和艺术感悟。

关键词:悲剧喜剧审美(一)、喜剧的分类1、行为喜剧:这一类喜剧主要是讽刺人们不合理的言行举止、道德观念、处世哲学和生活方式。

这种形式于17世纪由莫里哀首创,此后形成道德喜剧。

2、低级喜剧:它不完全是一种喜剧形式,而是各种滑稽材料或即兴说口、互打、追逐、争吵、醉态、讲笑话和恶作剧等手段换取观众笑声的“杂耍”。

演出自始至终都没有严肃的场面。

3、幽默喜剧:这种喜剧往往把人的某一种品质夸张到极致,如嫉妒、贪婪、或饶舌,这种高度类型化手段使人物性格显得单一而鲜明。

4、浪漫喜剧:这种喜剧多以浪漫爱情为题材,如莎士比亚的《仲夏夜之梦》、《第十二夜》等。

5、黑色喜剧:这种喜剧寓幽默于恐惧或避讳的情境之中,制造冷笑料。

在中国,属于这种风格的主要是冯小刚的喜剧电影系列。

它的特征是冷冷的调侃,皮笑肉不笑的嘲讽,面无表情的戏谑。

6、悲喜剧:这种喜剧包含着悲剧因素。

这个形式是欧里庇得斯在他的《阿尔塞斯特》中首创的。

易卜生在19世纪末就曾坚定的表示,悲喜剧比悲剧更能发人深省。

(二)、喜剧的本质和审美效果1、喜剧的本质是美的本质在审美形态的渗透和展开,是审美对象和审美主体在矛盾运动状态的某一特定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审美形态。

喜剧是在审美对象与审美主体的矛盾运动中,主体以压倒的优势对审美对象进行无情的嘲讽与揶揄时所表现的一种审美形态。

具体来说,①历史上陈旧生活方式的灭亡是喜剧得以形成的客观基础;②喜剧中表现的人物是历史的丑角,体现了人的非本质,他们用另一个本质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自己的本质遮掩起来;③喜剧是一个不断的解蔽奇珍的过程,充满了思想性和智慧性;④从喜剧艺术的审美心理而言,喜剧艺术给你更多的带有愉悦性,迎合了人们趋乐避苦的心理本能;⑤就喜剧艺术的审美效果而言,喜剧艺术的本质还在于它的可笑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俄狄浦斯王
• 在雅典卫城建造了能容纳数万人的半圆形 露天剧场,执政官伯利克里向群众发放观 剧津贴。每年的春季和冬季都举办盛大的 戏剧比赛。国家的大力提倡和人民的普遍 参与使希腊悲剧在公元前五世纪达到空前 的繁荣,出现了最有名的三大悲剧家:埃 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
彩陶瓶上描绘的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 悲剧是“历史 的必然要求和 这个要求的实 际上不可能实 现之间的悲剧 性的冲突。”

鲁迅先生有一句名言 常常为人援引:“悲剧 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 灭给人看。” 死亡和痛苦的悲剧意 义在于,它们以某种方 式代表、体现和肯定了 某种理想、某种价值。

二、悲剧的分类
• 第一种类型的悲剧是英雄人物的悲剧。 • 第二种类型的悲剧是普通人日常生活中 的不幸和苦难。 • 第三种类型的悲剧是旧事物的悲剧。旧 事物必然灭亡,但本身它的存在在一定 程度还没有完全丧失历史合理性,所以 它的灭亡旧使人产生同情和怜悯。
悲剧的美感:
悲剧始终渗透着深刻的命运感,然而从 不畏缩和颓丧;它赞扬艰苦的努力和英勇的 反抗。它恰恰在描绘人的渺小无力的同时, 表现人的伟大和崇高。悲剧毫无疑问带有悲 观和忧郁的色彩,然而它又以深刻的真理、 壮丽的诗情和英雄的格调使我们深受鼓舞。 ——朱光潜
悲剧的审美效果: 命运感(人生的严峻)
一、悲剧的概念
广义的悲剧(作为审美范畴之一) 狭义的悲剧(戏剧样式之一)
1、亚里士多德对悲剧的解释:
悲剧是人的行为造成的, 但与悲剧主角的道德因素无关。 他们不是因为做了坏事,而是 由于自己的过失而陷入厄运或 遭到灭顶之灾,这是命运的捉 弄。因此引起人们对悲剧主角 的怜悯和对命运的恐惧。
悲剧引起怜悯和恐惧而使人得 到净化。
喜剧的美感:同情感、智慧感、新奇感
• 低下卑劣的东西以高尚堂皇的面貌出现 • 无足轻重的东西以异常严重的面貌出现
• 两 可 的 绘 画 : 男 人 脑 子 里 想 的 是 什 么 ?
The End
俄狄浦斯与斯芬克斯

《俄狄浦斯王》描写了个人意志和命运的冲突。在 亚里士多德以前,关于悲剧的起源希腊人认可的是 “ 命运说”, 他们习惯用命运来解释悲剧的根源,认为 命运是超越于人之外的,不可抗拒的力量。亚里士多 德抛弃了命运说,提出“过失说”作为悲剧的根源, 不是在外在的力量中,而是在人自身内部寻求悲剧的 原因,这比命运说前进了一步,但没有深刻揭示悲剧 的社会本质和社会根源:那就是发展中新旧势力的矛 盾、冲突的结果。
大学美育
悲剧与喜剧
悲剧与喜剧
• • • • • • 一、对悲剧的解释:亚里士多德、黑格尔、尼采、恩格斯 二、悲剧的分类 三、悲剧的本质 四、悲剧的美感 五、中国的悲剧 六、喜剧的美感
阿里斯托芬和索福克勒斯双头像
悲剧的概念
• 自然界没有悲剧。 • “现实生活中并没有悲剧,正如辞典里没有诗,采石场里 没有雕塑作品一样。”——朱光潜 • 社会生活领域里的喜剧与悲剧都是一种审美意象,离不开 审美主体,需要人的意识去发现它、唤醒它、照亮它。
陀思妥耶夫斯基
五、中国的悲剧:
中国古代悲剧 显示的命运感有着 不同的历史、文化 内涵。
黛 玉 葬 花
六、喜剧的意蕴的核心:时间感
喜剧体现一种时间感。
整个世界是一个新陈代谢、辞旧迎 新的过程,是一个不断更新和再生的过 程。旧的死亡了,新的又会产生。旧的 东西,丧失了生命力的即将死亡的东西, 总显得滑稽可笑,于是产生了喜剧。
安提戈涅和波吕涅刻斯的尸体
俄狄浦斯与安提戈涅
2.黑格尔对悲剧的解释:
悲剧所表现的是两种对立的理想或“普遍力量”的冲 突与调解,使代表片面理想的人物遭受痛苦或毁灭。 就悲剧主角个人而言,他的牺牲好像是无辜的;但就 整个世界秩序而言,他个人虽遭到毁灭,他所代表的理想 却不因此而毁灭。所以悲剧的结局虽是一种灾难和痛苦, 但悲剧所产生的心理效果不只是亚里士多德所说的“怜悯 和恐惧”,而是愉快和振奋。
《普罗米修斯》封面
三、悲剧的本质:命运感
命运是悲剧意象世界的意蕴的核心。并非生活 中的一切灾难和痛苦都构成悲剧,只有那种由个人 不能支配的力量(命运)所引起的灾难却要由某个 个人来承担责任,这才构成真正的悲剧。
拉奥孔
四、悲剧的美感:
• 怜悯:无论情节多么可怕的悲剧,其中总隐含一点柔 情,总有一点使我们动心的东西,使我们为结局的灾 难感到惋惜的东西。 • 恐惧:悲剧的恐惧不是别的,正是在压倒一切的命运 的力量之前,我们那种自觉无力和渺小的感觉。 • 振奋: 在悲剧观赏之中,随着感到人的渺小之后, 会突然有一种自我扩张感,在一阵恐惧之后,会有惊 奇和赞叹的感情。
→恐惧
→思考 →成熟 悲剧的意义:人性的完整和深刻
悲剧的主角只是生命看狂澜中一点一滴,他牺牲了性命也不过 一点一滴的水归原到无涯的大海。在个体生命的无常中显出永 恒生命的不朽,这是悲剧的最大使命,也就是悲剧使人快意的 原因之一。 ——朱光潜
• 英国哲学家罗素说过,支撑人生活的动力来自三
种单纯而又极其强烈的感情: • 对爱情的渴望; • 对知识的渴求; • 对人类苦难痛彻肺腑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作品就浸透着对人类苦难痛 彻肺腑的同情。这位19世纪俄国文学殿堂里无与伦比的艺 术大师,在其文学的世界中以其梦魇般的笔触为我们勾勒 出了一个令人惊恐、战栗、窒息、压抑、绝望的现实,如 同白夜里绽放住了一朵令人眩晕的黑色之花,闪烁着阴郁 与寒冷的光华。 • 《罪与罚》《白痴》《群魔》《卡拉马佐夫兄弟》
3.尼采:日神精神和酒神精神
悲剧是日神和酒神的结合,但本质上是 酒神精神。悲剧给人的美感是痛苦与狂喜 交融的迷狂状态,是一种“形而上的慰 藉”。
酒 神 狄 俄 尼 索 斯
日神阿波罗
4、恩格斯
• 拉莎尔:历史悲剧《弗兰茨· 封· 济金根》
• 恩格斯指出,济金根反对诸侯和贵族的起 义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他们孤军作战,得 不到广大农民的支持,广大农民不可能站 在残酷压迫他们的骑士和贵族一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